小米钱包支付宝充值IPO 为什么值这么多钱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解读招股书:小米究竟该值多少钱?
来源:作者:curator责编:远洋
日,小米公司正式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成立了8年的小米终于正式开启上市之路。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显示了它的成长性:2015年,小米的经营收入达到668.11亿元,而在传说中困难的2016年,小米仍实现了684.34亿元的总收入。到了2017年,小米的营收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1146 .25亿元。与此同时,小米的盈利也逐年增长:2015年小米亏损3.03亿元,2016年实现净利润18.9亿元,2017年经调整未经审核的净利润达到了53.6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提交招股说明书之前的小米6X发布会上,小米董事长雷军曾公开承诺:小米的硬件综合利润将永远不超过5%。这被一些人视作IPO之前的故意宣示。而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17年小米的综合利润率(含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和智能硬件)是4.7%。一切都是精心的安排。争议性和典型性毫无疑问,小米的IPO将注定成为一次具有高度争议性的IPO,也是一次里程碑意义的IPO。这是香港证券交易所“同股不同权”改革以来,第一家上市的高科技公司。2013年,阿里巴巴曾希望以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在港交所上市,并花费大量心血解释沟通,但香港证监会不为所动,最终阿里巴巴远赴纽交所上市。截至2017年12月,痛失阿里巴巴的港交所通过IPO所募集的资金额已经落后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跌落至第四名。日,港交所宣布启动20年来最大变革,正式放开“同股同权”的股权设置限制,允许实际掌控公司经营方向的公司创始人和主要高层管理者持有的相应股权拥有更高的董事会和股东会投票权重。这有利于在上市之后创始人通过对投票权的控制,继续掌控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方向。招股说明书显示,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和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是“同股不同权”的受益者。小米的上市不仅对于香港股市有重大意义,对于国内A股来说,小米也有望成为第一家通过CDR(中国存托凭证)登陆A股上市的公司,据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也正在研究通过CDR登陆A股的高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具体执行方案。小米的上市,将为后来的科技公司在香港和内地A股上市,提供第一个可以参照的模板。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希望小米IPO成功——哪怕是它的同行和对手们。尽管如此,小米的IPO仍具有很强的争议性。在小米提交招股说明书之前数月,关于小米上市的定价和市值一直存在着诸多分歧甚大的看法:一些看衰小米的人认为小米的市值大约在500亿美元,因为利润率低且身处硬件行业;与此同时,也不乏有小米市值将突破2000亿美元的“捧杀”者,尽管它明显地有违常识。要判断小米的合理价值区间,需要弄清楚小米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并用相应的营收、利润和增长数据进行研判。随着招股说明书的提交,一切信息都透明了。成长性2013年,小米在入股上市公司美的集团的时候,按照规定公开了财务数据:2013年营收约为265.83亿元,营业利润约为4.86亿元,利润总额约为5.24亿元,净利润约为3.47亿元。根据这些数据,小米当时的综合毛利率仅为1.31%。以2013年的几项数据为参照,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小米2015年以来的财务状况,可谓是“翻天覆地”。从经营性收入来看,小米2015年营收为668亿元,2016年为684亿元,增长并不突出。根据媒体的报道,当时小米的供应链出了问题,供货不足导致出货量增长疲软,一度被甩出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前五。而到了2017年,小米手机的销量重返全球前五,小米的营收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1164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销量同比增长87.8%,在全球手机销量中排名第四。如果我们认为小米的供应链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话,假使这样的增长速度在2018年得以持续,它将成为资本市场为小米定价的重要参照依据。小米的盈利增长也颇具戏剧性,2015年是小米业务发展较好的一年,但当年小米并未实现盈利,而是亏损约3.03亿元。到了被称作小米“问题之年”的2016年,反而实现了净利润18.9亿元。到了2017年,小米的净利润达到53.6亿元,综合利润率4.7%,毛利率为13.2%。从2013年的1.31%到2017年的13.2%,小米的毛利率几乎翻了13倍。从这个意义上,无论你喜欢不喜欢这家公司,“不赚钱”的质疑都可以打住了。按照这三年的净利润增长速度,如果我们保守一点,也可以预估小米在2018年的净利润超过120亿元。这应该成为对小米进行市值判断的基本参照。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有了对盈利成长性的判断和预估,它的市盈率该在多少?按什么类型的公司算?是传统硬件公司,还是智能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小米提交的招股书中说:它是“一家以手机和loT智能硬件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这并不新鲜。小米董事长雷军此前多次强调,小米业务由“铁人三项”:硬件、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以loT为核心的新零售和智能硬件)。这也是决定小米市值的三大板块。从目前的业务构成来看,小米兼具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公司这两重属性。招股书说明书显示:2017年小米的收入构成中,以手机为核心的硬件业务占比为70.3%,互联网服务占8.6%,新零售(物联网和智能硬件)占了20.5%。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的占比在逐年提高。2015年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占比仍在80.4%。两年的时间,智能手机给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服务“让”出了超过10%的份额。这让小米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了。互联网服务决定了小米和其他手机公司的不同。而小米的互联网收入主要来自于游戏联运和MIUI广告。招股书显示:最新的小米软件界面——MIUI用户月活达到了1.9亿。MIUI不仅做联运,还拥有自己的游戏开发者接口,包括帐户体系、支付体系,在小米游戏中心,不少游戏还会专门标出“小米版”。这样庞大的用户量也让MIUI获得了可观的广告收入。路透社此前的报道说:MIUI的广告为小米的互联网业务贡献了接近1/3的收入。而loT(Internet of things)业务现在被小米冠以了“新零售”的时髦称谓——它离不开小米生态链企业。它让小米成为了一家电商公司——电商平台“小米网”以及2017年以来小米主推的线下体验店——“小米之家”承载了小米的智能硬件和物联网业务——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小米都走低价和多品类的模式。在小米网上,从小米配件到其它智能数码产品,再到非数码类的生活消费品牌,总共有数百个产品品类,在线下零售店小米之家,长期销售的品类也超过400个。小米官方数据显示:小米的(年)坪效已经达到了27万元/平米,仅次于苹果专卖店的40万/平米,是其他手机专卖店的很多倍。按照8%的毛利来计算,现存的超过180家小米之家,其毛利足以覆盖运营成本。虽然各家手机厂商都会在官方商城和线下店卖配件,但是小米的优势是投资了十几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并掌握了设计和定价的主导权。依托于“生态链模式”,小米不需要自己生产上百种产品。截至日,小米之家全国范围内门店数突破300家。雷军在深圳小米之家旗舰店开业时表示,预计2018年年底将开到500家,2019年达到1000家,真正形成销售规模。当然,小米收入的“大头”还是在智能手机上。在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颇值得圈点的是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2015年的平均售价是807.2元,2016年是879.9元,2017年是881.3元。增长幅度很小——如果它是一家只靠卖手机才能赚钱的公司,这样的情况是难以为继的。是时候下结论了——资本市场有极大概率按照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市盈率为小米定价。而通常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市盈率是其预期利润的40-60倍。亚马逊的市盈率曾一度在120倍以上——它也是一家既提供零售服务,又生产硬件同时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利润率也很低,当然如果按照亚马逊的市盈率计算小米的话,那就太疯狂和不靠谱了。其它的想象力除此之外,小米还有什么想象力?其一是小米经常提及的“国际化”——印度和东南亚是其主要国际化阵地,也是国际化市场的拓展,让小米跻身全球市场份额前四。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三星,达到了23.9%,成为印度销量排名第一的手机品牌。此外,小米还在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市场积极拓展。在那里它面对的是同样来自中国的宿敌们——华为、OPPO和vivo等公司也在那里。至少,从数据上看,小米的国际化已经体现在收入构成的变化上。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海外收入只占小米总收入的6.1%。2016年上升至13.4%。2017年,小米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达到28%——每年一倍以上的增长。未来小米的收入有多少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市场?40%?50%还是60%?这是个有想象空间的事。其二是小米作为一家“投资公司”的属性。“生态链企业”是小米和雷军控制的另一家股权投资机构——顺为资本对外投资的重要标的,目前小米投资的生态链企业中,已经上市了包括华米科技在内的四家公司。小米还斥巨资持股了多家上市公司,包括迅雷和美的等。IT桔子数据显示:目前顺为资本投资了288家企业,小米科技投资了161家,加起来超过了400家企业。这些企业在未来都可能给小米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而资本市场对一家“投资公司”的印象总不至于太差,看看腾讯就知道了。所以,小米到底该值多少钱?小米是一家国际化的智能手机公司,小米是一家互联网软件公司,小米还是一家电商和新零售公司。当一家公司“什么都是”的时候,它很容易被当成是一家泡沫公司。但是,小米在上述任何一个业务维度上,都有增长的数据作为支撑,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资本市场从来没拒绝过泡沫,更不会拒绝在讲概念的时候还能拿出来数据的公司。按小米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年净利润的增长状况,可以预计2018年小米的净利润将超过120亿元。参照同样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腾讯58倍的市盈率,小米的估值为6960亿元,按照当前汇率换算,大约为1100亿美元。可能太乐观了。以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行事风格,他恐怕会给这个估值打个折。我们再最后大胆地估计一下:小米IPO的市值在800-1000亿美元之间。当然,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推荐阅读:《》《》《》《》《》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几句“白话”告诉你,小米估值为何太高?_【快资讯】
几句“白话”告诉你,小米估值为何太高?
一周前(日),香港交易所官网刊发了小米集团的上市申请,小米将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也被认为将是2014年来全球最大IPO。于是,小米的估值旋即成为市场人士探讨的焦点。此前,外界一直传言其估值将接近千亿美元。而据5月8日《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此次小米股份有限公司的IPO估值目标在700亿至800亿美元之间,该公司计划至少筹集100亿美元的交易。尽管低于此前千亿美元的猜测,最新的估值目标对于目前的小米来说合理吗?我们将以小米财务数据为基础试图探讨小米的估值。资本运作“老司机”,早就打算海外上市2010年初,雷军预感到智能手机时代即将到来,与林斌、黎万强、周光平、刘德、黄江吉、洪锋等人联合创办了小米。2012年加盟的王川成为第八位创始人。而作为此次上市主体的小米集团,其实早于日就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如此看来,雷军等人在创业的第一天就有上市的打算并瞄准了海外资本市场。90天后的4月6日,雷军等人“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始闹革命了”。2010年结束前,雷军及联合创始人合计共持有1.625亿A类普通股和5750万B类普通股,每股面值均为0.0001美元,A类每股可投10票、B类每股可投1票。公司刚一成立,就着手搭建VIE架构,还采用AB股模式,真可谓深谋远虑。小米上市前进行了六轮融资,方式为发行优先股。我们先认识下“优先股”: “优先”二字是对普通股而言的。小米发行优先股的主要条款包括:优先领取股息:和普通一样领取股息(如有)之外,另加按发行价8%计算的年息;转换:日后任何时间转换为B类普通股;赎回:自日起任何时间要求小米赎回(F系列除外);清算优先权:遇公司解散或清盘,于偿清所有债权后先于其它股东获得剩余资产分派。以上诸般“优先”的代价是放弃投票权。不用担心控制权旁落,是许多初创科技公司通过优先股融资的最要原因。前五轮融资顺风顺水。对比较“烧钱”的创业公司,融资是刚性需求,搞钱的经历往往是一部心酸史。携程上市前业绩成长性非常好,加上有沈南鹏,融资顺风顺水。小米2010年—2014年也是这样幸运。日至日,小米进行了六个轮次的融资(其中B、C、E、F包含若干小轮次),合共募集15.8亿美元(其间进行过一次“一拆四”)。每轮融资以首份购股协议签字为开始,以最后一笔投资款到帐为结束。A轮融资从日到日,持续了将近8个月,募集金额定格在1025万美元。这轮的主要外部投资者是晨兴资本,雷军、林斌、周光平等创始人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雷军投入约300万美元,到上市前持有1.25亿A系列优先股。A轮尚未结束,下一轮又开始了。这轮包括B、B+、B++三个小轮次,从日到日持续了大约9个月,合共募集到3085万美元。B轮投资额最高的仍为晨兴资本,其次是启明创投。雷军跟投近300万美元,到上市前持有2450万B系列优先股。B轮刚刚结束两周,C轮、C+轮又接踵而至,募集金额达9010万美元(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从开始到结束历时两个月,可以说相当顺利。C轮投入最多的是刚刚成立的顺为资本,占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最引人注目的投资机构是IDG;启明创投、晨兴资本进行了跟投。2012年下半年,小米再次干净利落的完成D轮融资,募集2.16亿美元(估值提高到40亿美元),DST入局。2013年8月,小米E轮闪电融资1亿美元(估值达100亿美元),历时仅1天,金主还是DST。2010年~2014年,小米业务高速发展。2012年收入突破10亿美元,2014年夺得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第一的桂冠。在这样的背景下融资,自然十分顺利。E系列优先股的认购成本为A系列的70倍、B系列的17.5倍,雷军及顺为资本是最大的赢家。日,小米开始漫长的F轮。这一天签署首份购股协议的F-1轮,认购价为20.168美元/股。雷军在微博宣布:“小米上周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总额11亿美元,公司估值450亿美元。” 投资者All-stars、DST、GIC、厚朴投资和云锋基金等机构。但小米在融资方面的好运气结束了!F轮融资直到日才结束,而F-2轮认购价为17.927美元/股,比F-1轮低11.1%,对应的公司估值刚好是400亿美元。F-1轮与F-2轮相差超过两年且估值走低的原因可能是:F轮优先股分两步发行,大头4879万股按450亿美元估值定价,9.84亿美元第一时间打给小米。后面1.5亿美元拿多少优先股视小米业绩而定。由于小米2016年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2%,显然没有完成KPI,只能按400亿美元估值对应的价格发行838万优先股。最终,F轮投资者以11.34亿美元获得2.7%股份计算,市值为420亿美元。与美团王兴相似,雷军也想在太平洋里畅游,不着急上岸。2015年,雷军宣称“五年内不上市”。尽管A~E轮优先股持有者有权在日后要求赎回,雷军料想只要小米业绩蒸蒸日上,没有投资者傻到要退出。“五年内不上市”显然基于“小米的高速增长至少保持到2020年”这样的判断。不料2016年小米手机销量竟然下滑了9.2%。更重要的是,2015年—2017年间小米估值不仅一分钱没涨,还从450亿美元回调到420亿美元。2017年,小米手机销量奇迹般逆转。雷军兴奋的夸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的,除了小米!” 2017逆转靠的是能力还是运气,雷军名言“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说明他相信运气这种东西。但假如小米手机销量再次出现下滑,幸运之神还会降临吗?资本是逐利的,在资本眼里业绩下滑是十恶不赦之罪,已上市公司估值要腰斩,未上市公司更弃之如敝屣,不论你有多少情怀,不管你厚不厚道。趁着逆转抓紧时间“上岸”,这应该就是雷军的心态。可以说2016年手机销量的下滑及2017年的逆转是促使他“食言”的关键因素。日,上市前夜的小米向雷军控制的公司按面值发行6396万股B类股票(面值为0.000025美元),“作为雷军对本公司贡献的奖励”。截至提交招股文件,小米总股本为20.94亿股。A-F系列优先股全部转为普通股后,占总股本的50.1%。由于A系列、B系列有雷军、顺为及其它“元老”参与,小米创始人团队控制的股比超过50%。但经过IPO及后续增发融资,雷军团队的控制权将会受到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联交所接受同股不同权是小米选择香港的必要条件。雷军、林斌持股比例分别为31.1%、13.3%,合计44.4%。由于A类股票的投票权十倍于B类股票,两位创始人的投票权分别为55.64%和30.04%,合计达85.64%。截至提交招股文件,小米合共授出2.445亿“B类购股权”。2015年、2016年、2017年股权激励成本分别为6.9亿、8.7亿和9.1亿。小米还是一家主打性价比的硬件公司小米有三大主营业务: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及互联网服务。2017年,手机销售收入806亿元,占总营收的70.3%;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销售收入234亿元,占总营收的20.5%;上述两大硬件业务占营收的90.7%。从营收结构来看,小米明显是一家硬件公司,但小米一再强调自己不是单纯是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判断的关键是小米三大主营业务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投资者要向兽医学习,少听或者干脆不要听企业说什么。2)手机业务小米在五个价格区间皆有手机产品:1)3000元以上,MIX2S、MIX2;2)2000元—2999元,小米6、小米Note 3;3)1300元—1999元,小米Max 2、小米5C、小米5X/小米AI;4)800元—1299元,红米Note5/5Pro;5)799元以下,红米5/5A、红米Note 5A/红米YI。2017年,小米销售手机9141万部、同比增长64.9%;手机销售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65.2%;2016年、2017年,小米手机销售均价分别为880元、881元,几乎没有变化。小米虽然在五个价格区间都有手机产品,但均价880元说明了一切:大部分产品在“799元以下”区间;小部分产品在“800元~1299元”区间;其它三个价格区间的产品主要出现在发布会上。毋庸讳言,小米手机总体上属于中低端产品。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战果引人注目,2017年28%的收入来自于海外市场。特别是在印度,小米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但由于市场及非市场因素,提一步提高市场份额的困难比较大。根据小米引用的IDC数据,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出货量在全球市场及中国市场都排在第四位,在印度市场排第一位。2017年,小米手机业务的战果值得肯定,不仅出货量、营收双双创下新高,毛利润更是破天荒地达到71亿元,毛利润率8.8%。正是这份业绩奠定了小米2018年成功上市的基础。3)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小米在中国大陆销售的硬件产品SKU多达1600种,手机只占一小部分,其余是智能电视、机顶盒、手环、电子秤、电饭锅、插线板、移动电源、自拍杆、摄像头、空气净化器、耳机、数据线,甚至有牙刷、床垫、毛巾、行李箱、电动自行车……小米非手机硬件主打的还是性价比。以下是招股文件例举的部分产品,小米建议零售价比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50%还要低。小米1.45万员工中,销售与服务部有6048人,MIUI及手机部分别有2275人和1292人……没有生产制造岗位。显然,小米不可能生产上千种SKU的产品,甚至没有人力去设计其中绝大多数产品,代工模式是主流。小米是“自营电商”、“OEM/OEM需求发包者”及“投资人”三个角色的复合体。第一重角色通过小米商城、有品平台及天猫旗舰店从事自营业务;第二重角色提出需求由第三方合作伙伴制造产品贴上小米标签;第三重角色对重要的供应商以股权投资为纽带结成利益共同体。2016年、2017年,小米非手机硬件销售的毛利润分别为10.1亿和19.5亿,毛利润率分别为8.2%和8.3%,与手机销售毛利润率高度相近。因为小米手机业务与非手机硬件业务的模式高度相近,前者无非研发费用高些但不计入生产成本、不影响毛利润率。由于小米手机毕竟比小米行李箱出货量大、知名度高,有很大的“规模效益”及少许“品牌溢价”,因此手机业务毛利润率高了几个千分点。与其说小米是硬件的设计者、生产者,不如说是硬件的“生态集成商”,就是把千万种商品吸纳到“小米生态”中来。设想值得一试,但扩张速度不如单纯的直营电商。小米手机购买者既是小米生态的“土壤”又是“种子用户”。如果“小米生态”越来越繁荣,非小米手机用户才会逐步被吸引过来。所以“小米生态”成功基础是小米手机的大卖。4)互联网服务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达99亿,占营收的8.6%。仅仅从占比来看,说小米是互联网公司就难以令人信服。99亿互联网服务收入中,56.1亿来自广告业务,占比56.7%;25.5亿来自游戏代运营,占比25.7%;17.4亿来自游戏之外的其它增值服务,占比17.5%。截至2018年3月,基于安卓的“自有操作系统”MIUI拥有大约1.9亿用户,这个数字与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手机总出货量2.13亿接近但未超出。小米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石”就是它小米手机用户,而不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们的用户。小米互联网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在获客成本:每卖一部手机就“获得一座小矿山的优先开采权”,小米会贴心的预装一批应用,买家至少会使用其中的若干款。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为获客“操碎了心”,小米应用商店、小米音乐、小米视频们超千万的月活用户却唾手可得。但小米互联网服务获客成本低只在有限范围内有效。好比一个公司搞“全员销售”,每位员工最容易获得的客户就是直系亲属、发小、死党……招股文件披露小米拥有18款月活超过5000万的应用、38款月活超过1000万的应用,看来没有超过1亿的,否则一定会单独披露。不说BAT,美图月活用户都接近5亿。小米的合理估值到底是多少?第一条思路是放眼未来,预测小米未来三年的营收、净利润,然后参照对标公司的市销率、市盈率进行估算。假设一:2018年、2019年、2020年小米营收增速保持50%(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保持50%增速,是很乐观的估计),2020年营收接近3870亿。假设二:亿收入中,70%来自硬件销售(2017年为90.7%),净利润率5%;其余30%营收来自互联网服务(这是苹果所达到的比例),净利润率20%。则2020年小米硬件、互联网服务净利润分别为135.45亿和232.2亿,合计368亿。互联网服务贡献的净利润比硬件业务高71%,算得上“主要靠服务赚钱”。首选的参照对象自然是“软硬一体”的鼻祖苹果公司。苹果目前市值对应的市销率、市盈率分别为4倍和18倍。其次是同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酷派,鼎盛时期市销率为0.5倍。有狂热者想用腾讯的市盈率为小米估值,但腾讯微信的地位与小米在中国手机厂商中的地位根本没有可比性。如果非要套用腾讯的估值水平,也不会有人阻拦,“你高兴就好”。鉴于香港恒生指数市盈率在15倍左右,所以2020年财报公布后,以20倍市盈率为小米估值是比较靠谱的。如此算来,2021年上半年,小米乐观的估值为1200亿美元以内。如使用市销率估值,小米取苹果公司的一半(即2倍)已经不低了。因为苹果的净利润率数倍于小米,营收的“含金量”与小米不可同日而语。如此算来,小米2021年上半年估值约为1218亿美元。基于对业绩的乐观预测,按市盈率、市销率两种方式估算,小米在2021年的估值均约为1200亿美元。第二条思路是着眼于现在,用分类加总法 (SOTP) 对小米三大主业分别估值,然后加总,即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还绕开对未来业绩的预测。手机业务PS取2倍,按亿销售收入计算,小米手机业务价值1612亿,约合250亿美元。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可对价格力(000651.SZ)。2017年格力营收1483亿;毛利润、净利润分别为487亿和224亿,最新市值2760亿。2017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销售收入相当于格力的16%,毛利润为格力净利润的千分之四。小米这块业务最多值格力的四分之一,690亿,约合110亿美元。互联网服务参照金山软件(03888.HK)。2017年金山软件营收51.8亿、毛利润30亿,最新市值332亿港元。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99亿、毛利润60亿,估值应为金山的一倍,即664亿港元,约合85亿美元。三大主业合并,小米整体估值约为445亿美元。(Cover计划)您访问的页面迷路啦...秒后跳到首页小米变大米,估值 100 亿美元,为什么小米值这么多钱?
雷军宣布小米估值已达 100 亿美元,为什么小米这么值钱?
Ronnie Xiao,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生者继续前行。
一家上半年销售额过20亿美金(132亿人民币),全年预计销售额近50亿美金(300亿人民币),估值100亿美金,市销率才2.0。如果按照去年底童士豪的说法,小米净利率10%,今年成本摊薄后肯定有增无减,本次融资进入PE不超过20倍。一家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二季度中国市场份额刚刚超过苹果,同比增速100%的现象级公司,有人给出这样的估值毫不奇怪。这还不算上他MIUI和云服务的潜力,以及他在市场渠道上的不断挖掘的能力。何况此次融资,又将进一步扩大小米的生产能量,还可能进一步刺激小米之后的增长。这次事件的意义在于,算上这轮,这已经是小米的第四轮融资了;雷布斯去年说的小米5年内不会上市的承诺到底守不守的住?亦或者,他的目标是想创造有一个IPO时市值即有1000亿美金的巨无霸?
知乎用户,求换工作,RP爆发。
100亿美刀,意味着估值已经超过奇虎、网易及联想这些老牌IT公司的市值。
一、按照手机生产商来说,2013 Q2小米销量超过苹果,是国内第七大出货量的手机厂商,上半年一共售出700多万台,上市以来截至今年7月的总销量是1422万台,预计今年总销量将达2000万台。按市销率来算的话,保守估计也就2.X多。
从百度指数来看,小米的用户关注度远超苹果和三星。
二、MIUI是目前最适合国人使用的ROM。三星、HTC、LG及MOTO这些机子如果不懂数码产品的小白,体验烂的掉渣。优雅地使用三星、HTC等安卓手机有如下步骤:
1、ROOT2、刷机3、简化系统软件4、还有GPS、基带等等需要调调。
只有小米手机可以像苹果这样,不用怎么教,小白自己都会玩。MIUI用户数量用户数量超过2000万台,媒体报道今年4月MIUI的单月收入突破1000万元,目前到了2000万元。随着小米手机的销量进一步上升,消费意愿最强的中低端年轻用户将使得MIUI成为安卓里粘性最强、价值最高的渠道。并且这个渠道,其他做手机应用分发的厂商很难通过预装和刷机来渗入。“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各位留下买路财。谢谢!”三、电子商务。小米的官网的流量已经和当当差不多了。
四、雷军系还可以接入一堆产品,丰富MIUI的生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域名值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