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腰穿是降低颅内压压之后发高烧和抖动是怎么回事

低颅压如何治疗,已住院一月,做了ct,磁共振,没有其他问题,做腰穿是...
低颅压如何治疗,已住院一月,做了ct,磁...
低颅压如何治疗,已住院一月,做了ct,磁共振,没有其他问题,做腰穿是用注射器吸出来的,压力很低,现在卧床还可以,起床还是头痛,怎麽办,救救我吧,我的电话是 0833 3985599            13540571313.谢谢.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三叉神经痛、头痛等神经科疾病
擅长:帕金森、脑萎缩等各类神经科疾病
擅长:面瘫、脑瘫、帕金森等神经科疾病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胃炎
&&已帮助用户:318866
不清楚你有没有外伤?治疗上首先,在于积极予防和治疗各种原发病。对症治疗则可使用除吗啡类以外的止痛药物,如各种解热止痛剂,可根据病情顿服或短期2-3次/d服用,严重者可少量服用可待因、颅痛定或二氢埃托啡等。可酌情加用各种镇静剂或安定剂,对焦虑烦躁者尤宜。有抑郁表现者,加用抗抑郁剂。以上均可参考精神病学讲义。在治疗上,也可针对头痛发生的机理进行,例如:①纠正颅内压:如颅内压高者给以脱水、利尿剂;低颅压者,静脉给以低渗液等。②收缩扩张的血管:如偏头痛发作时,及早使用麦角制剂。对非偏头痛类血管性头痛,则常用含有咖啡因的复方解热止痛药,如APC、索米通、米格来宁等以改善血管张力。③松弛收缩的肌肉:适用于肌收缩性头痛,如按摩、热疗、痛点奴佛卡因封闭等,或服用弱效安定剂如安定、安宁等,既有助松弛肌肉,也有助于解除精神紧张
专长:失眠、抑郁、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在临床和科研中,独...
&&已帮助用户:6451
低颅压头痛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力降低后,脑脊液的“液垫”作用减弱,脑组织下沉移位,使颅底的痛觉敏感结构和硬脑膜、动脉、静脉、神经等受牵拉所致。此外低颅压性头痛还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检查可发现颈部有不同程度的抵抗。
问北京如何治疗神经性头疼呢?
专长: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
&&已帮助用户:227303
病情分析:你好,神经性头痛又称精神性头疼,神经性头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长期的神经活动处于紧张与疲劳状态或者强烈的精神创伤之后引起的大脑功能活动紊乱所致。意见建议:患了神经性头痛要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消除精神上的焦虑、紧张,如经检查无器质性疾病存在,就不必过分忧虑,就应放松精神,头痛也会自然减轻。合理安排作息,要确保每天都有放松时间,每天保证睡眠充足。
问长春市如何治疗神经性头疼?
专长: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
&&已帮助用户:227303
病情分析:您好,神经性头痛属于功能性疾病,仪器检查无异常,但疾病确实存在,常伴有视觉先兆和恶心呕吐的症状,大多数由长期情绪紧张焦虑,压力大,脑力劳动过度,思虑过度,环境噪杂人多,睡眠休息不好,风寒刺激等原因刺激血管引起的,治疗以放松神经肌肉,提高大脑供血,改善微循环为主,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结合电针灸和物理治疗。意见建议:可以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减轻症状,包括均衡膳食注意各种营养的摄取,保证睡眠充足尽量放松精神消除焦虑,坚持锻炼增强体质适当自我按摩。
问右耳后面的脑痛,每次晨起后比较明显
职称:医师
专长:头痛,中风,腰痛
&&已帮助用户:170205
指导意见:你好,可能是三叉神经疼,这情况需要结合临床医生进一步检查看看,明确诊断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治疗即可恢复健康,可以服用卡马西平治疗。
问神经性头疼太阳穴
职称:医师
专长:全科医生
&&已帮助用户:27904
问题分析:像你这种情况神经性头疼吃正天丸一般效果很不错的。意见建议:鉴于你的情况大夫已经给你开没有?以上两种药也可以吃,建议你先吃吃看效果怎么样如果不行的话,在吃正天丸。
问神经性头疼如何治疗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急性脑梗死的急救和早期康复,急性脑出血的微创血肿抽吸治疗,脑血管病的预防,颅内感染性疾病、癫痫、头痛、头晕及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0
问题分析:头痛有几年了?有一种病叫做头外伤后神经反应,也可以出现反复头痛。另外部分病人外伤后出现心理障碍,可到心理科就诊。
问神经性头疼如何治疗?
职称:医师
专长:肠胃炎。小孩发烧,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20984
病情分析: 你好,可选择养血清脑颗粒、镇脑宁胶囊或正天丸,神经性头痛,意见建议:这可考虑吃些调理脑神经功能的药物,配合针灸治疗将会更好,注意生活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平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脑梗塞容易复发,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上海蓝十字医生在线为您分析病情……
医学上有很多分类,让上海蓝十字医生帮您一一解析
孩子脑瘫多年,上海治疗脑瘫医生点击咨询》》
可以预防一些合并症的发生,所以越早越好
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避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我父亲44岁,手经常不自觉抖动,是帕金森吗?
脑萎缩一直困扰,久治不愈,请咨询上海神经科医生》》
脑瘫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最大的敌人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
建议不要用药物治疗,可以先就医,上海神经科医生在线》》
百度联盟推广
头痛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如何预防腰穿引起的低颅压性头痛
专辑:低颅压性头痛
扫描二维码获取播放地址
如何预防腰穿引起的低颅压性头痛
张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视频摘要:预防腰椎穿刺引起的低颅压性头痛,首先在操作时手法要熟练,选用细针,对于营养不良、年纪比较大或有脑萎缩的病人,在放液时,要严格控制放出脑脊液的量;术后要强调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头低足高位。基本介绍/腰椎穿刺
腰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对、等颅内疾患的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腰椎穿刺术 患儿为了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也需要定期腰穿并注入特效药物。
腰穿的部位选在腰部(腰部相邻两个脊椎的间隙),穿刺针与肌肉注射针的粗细差不多。通过穿刺针,脑脊液可自然流出。正常脑脊液外观与清水一样透明。仅取几毫升标本送验就够了。
腰椎穿刺不会对小孩的脑子和带来任何影响,更不可能损伤,也不是“抽脊髓”。医生会根据需要做腰穿,操作本身是很安全的。有人说腰穿会使小孩变傻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至于有些颅内疾患本身影响了小孩,那与腰穿是无关的。腰椎穿刺既可用于诊断又可用于治疗。
穿刺方法/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术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网膜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术后平卧4-6小时。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与盖洞贴,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逐层作局部浸润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0.69-1.764kPa或40-50滴/min。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做Queckenstedt试验。即在测定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则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凡颅内压增高者,禁作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术后患者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h,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适应症/腰椎穿刺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化脓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
腰椎穿刺术
2、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脑梗死、下腔出血等。
3、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
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
5、椎管内给药。
注意事项/腰椎穿刺
腰穿以后不要枕枕头,平卧6小时以上。过早地抬头与起床可以出现
,只要按要求平卧6小时以
,穿刺后是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的。 腰椎穿刺综合起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然后再等量转换性注入药液。
4、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进针要缓慢,以免用力过猛时刺伤马尾神经或,以致产生下肢疼痛或使脑脊液混人血液影响结果的判断。&
5、凡病人处于、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
6、做气脑检查时,应先缓慢放液10毫升,再注入滤过空气10毫升,如此反复进行达所需量时再行的摄片。
禁忌症/腰椎穿刺
1、可疑颅高压、。
4、穿刺部位有。
5、有严重的患者,如患者等。
并发症/腰椎穿刺
脊柱断面图肥胖的界标很难确定,这对于是一种挑战。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侧凸、腰部手术史、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可能使腰椎穿刺较难完成。对于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请麻醉科医师或介入放射科医师会诊,以提高腰椎穿刺的成功率。&腰椎穿刺的并发症包括脑疝、心肺功能受损、局部或牵涉痛、头痛、出血、感染、蛛网膜下表皮囊肿和CSF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其在腰穿后48小时内的发生率高达36.5%。头痛的原因是CSF从穿刺部位渗漏的速度超过CSF的生成速度。头痛发生率的增加与所用腰穿针的粗细有关。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如果与脊髓腔之间的压力差大,就有可能导致脑疝。在腰椎穿刺过程中,这种压力差可增加,导致脑干疝形成。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可以发现易发生脑疝的高危患者。如果医师对进行腰椎穿刺仍有顾虑,CT可能有帮助,但颅内压升高不一定都能被影像学检查发现。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接受CT检查,因为它可延误诊断和治疗。有出血性素质的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出血,出血可导致脊髓受压。关于凝血障碍程度与出血危险的关系,尚无绝对标准,所以医师必须根据情况进行判断。蛛网膜下表皮囊肿是因皮肤栓子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采用有针芯的穿刺针就可避免其发生。
并发症防治/腰椎穿刺
1、:指侧卧位脑脊液压力在0.58-0.78kPa(60-80mm水柱)以下,较为常见。多因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或术后起床过早,使脑脊液自脊膜穿刺孔不断外流所致患者于坐起后头痛明显加剧,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或眩晕、昏厥、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等即可减轻或缓解。少数尚可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等,约持续一至数日。故应使用细针穿刺,术后去枕平卧(最好俯卧)4-6小时,并多饮开水(忌饮浓茶、糖水)常可预防之,如已发生,除嘱病员继续平卧和多饮开水外,还可酌情静注蒸馏水10-15ml或静滴5%葡萄盐水500-1000ml,1-2次/d,数日,常可治愈。也可再次腰穿在椎管内或硬脊膜外注入生理盐水20-30ml,消除硬脊膜外间隙的负压以阻止脑脊液继续漏出。
2、形成:在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和颞吉占位性病变)时,当腰穿放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故应严加注意和预防。必要时,可在订前先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液250ml等脱水剂后,以细针穿刺,缓慢滴出数滴脑脊液进行化验检查。如不幸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如静脉注射20%甘露醇200-400ml和高渗利尿脱水剂等,必要时还可自脑室穿刺放液和自椎管内快速推注生理盐水40-80ml,但一般较难奏效。
3、原有脊髓、脊神经根症状的突然加重:多见于脊髓压迫症,因腰穿放液后由于压力的改变,导致椎管内、神经根、脑脊液和病变之间的压力平衡改变所致。可使根性疼痛、截瘫及大小便障碍等症状加重,在高颈段脊髓压迫症则可发生呼吸困难与骤停,上述症状不严重者,可先向椎管注入生理盐水30-50ml:疗效不佳时应急请外科考虑手术处理。
此外,并发症中,还可因穿刺不当发生颅内感染和马尾部的神经根损伤等,较少见。
操作方法/腰椎穿刺
器械化腰椎穿刺包内包括进行腰椎穿刺的必需器件:一支带针芯的腰穿针、皮肤、手术巾、和一个测压计。首选22-gauge穿刺针,因为穿刺孔较小可减少发生CSF渗漏的危险。一般说来,婴儿使用1.5英寸(3.8&cm)的针,儿童使用2.5英寸(6.3&cm)的针,成人使用3.5英寸(8.9&cm)的针。体位应采取侧卧位或坐位。为获得准确的开放压并减少穿刺后头痛的,侧卧位较好。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在任何体位接受腰椎穿刺,因此医师要学会在患者左侧、右侧卧位以及直立位时进行该操作。患者的基本一旦确定后,医师应指导患者采取胎儿体位或“像猫一样”弓起腰部,以增加棘突间的间隙。当患者为坐位时,腰椎应与桌面垂直,当患者为侧卧位时,腰椎应与桌面平行。界标
在两侧髂脊上缘之间划一条线,与经过L4棘突的中线相交。在L3与L4或L4与L5之间的间隙进针,因为这些位置点位于脊髓终末段的下方。医师应在消毒皮肤和注射局麻药之前摸清界标,因为这些操作有可能使界标模糊不清。使用皮肤标记笔标出正确的位置。穿刺前准备
医师带上消毒手套后,用适当的消毒剂(聚维酮-碘或含氯己定的溶液)消毒皮肤,从中心开始,一圈一圈向外扩大。然后覆盖消毒巾。止痛和镇静
腰椎穿刺可使患者感到和不安,适合使用最小剂量的局部。如果时间允许,医师可在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前,为其局部使用麻醉药乳膏。在皮肤消毒并铺上消毒巾后,可以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也可以使用全身和。穿刺术
医师再一次摸清界标后,在中线位置、下一个棘突的上缘插入带针芯的穿刺针,针头朝向头部,约呈15度,似乎是向着患者脐部的方向。CSF漏可引起穿刺后头痛,最新资料提示,采用“铅笔头样”针头可降低头痛的发生危险,因为这种针头可使硬脊膜囊的散开,而不会将其切断。如果使用较常用的斜面针头,针头的斜面应位于矢状面,这样也可以使与脊柱轴平行的纤维散开,而不会将其切断。&
如果进针位置正确,穿刺针应依次通过、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突间的棘间、黄韧带、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内椎静脉丛、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并位于马尾神经根之间。当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医师可感觉到一种突破感。此时,应将针芯拔出2&mm,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流出。如果穿刺不成功,并碰到骨,将穿刺针退至皮下组织,但不要退出皮肤,调整好方向后再次进针。针头一旦进入蛛网膜下腔,就有CSF流出。如果穿刺时有创伤,CSF可能稍带血色。收集CSF时,CSF应清澈无血,除非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脑脊液流出不畅,可将针头旋转90度,因为针头开口处可能被根堵塞。开放压
只有侧卧位患者可以测量开放压。用一根将测压计与穿刺针的针座相连。这项操作应在收集任何样本前完成。当液柱不再上升后,读出测量值。您有可能看到因心脏或呼吸运动引起的液面搏动。样本收集
应让CSF滴入收集管内,不应进行抽吸,因为即使是很小的负压,也很易导致出血。收集的液量应限制在最小需要量,通常为3~4&ml。如果患者接受开放压测定,医师应将旋转阀转向患者,让测压计内的CSF流入收集管内,进行CSF样本收集。收集了足量样本后,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随访
应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用覆盖。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卧床休息可降低腰穿后头痛发生率,但事实并非如此。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护理学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0次
参与编辑人数:1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24:38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不可不知 自发性低颅压的 3 种疗法
我的图书馆
不可不知 自发性低颅压的 3 种疗法
自发性硬膜脑脊液漏导致的低颅压诊断率越来越高。患者表现为急性起病的体位性头痛,以及用力后出现头痛或雷击样头痛。诊断可能被延误,或归类为「每日慢性头痛」。头颅 MRI 可见硬膜下积液、垂体充血、脑下垂、静脉窦充盈以及硬膜强化等特征性表现。但高达 20% 的患者头颅 MRI 检查正常,这时需要腰穿或脊柱 MRI 检查以明确诊断。CT 或 MR 脊髓血管造影能够明确脑脊液漏的部位,需要注意的是有一半的患者检查为阴性。那么低颅压的治疗有哪些手段呢?近期,Pract Neurol 杂志发表了一篇述评,阐述了目前自发性低颅压最常见的 3 种治疗方法,一起来看下吧。治疗1.&支持治疗低颅压通常可自行缓解,不需要进一步治疗。通常采用严格卧床休息、增加入量、口服或静脉注射咖啡因、茶碱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但仅仅只是经验上有效。2. 自体血补丁对于采用了保守治疗仍持续出现致残性症状的患者,自体血补丁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血补丁对腰穿后低颅压患者疗效最佳,也可用于自发性低颅压的患者中。当脑脊液漏的位置不明确时,可采用「盲法」的自体腰椎硬膜下血补丁治疗(15~20 mL 血液)。注射较大容积的血液进入腰椎硬膜下,能够覆盖多个脊髓节段,有时甚至可以缓解较远部位的脑脊液漏。如果初次治疗失败,或症状复发,可重复进行腰椎硬膜下血补丁疗法。此外,如果可明确脑脊液漏的位置,可采用「靶向」血补丁疗法;或者在好发部位颈胸段进行注射。荧光造影或 CT 引导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3. 手术治疗对于尝试了 2~3 次血补丁疗法症状仍无缓解的患者,其治疗比较棘手,有时患者可出现多个脑脊液漏的部位。这些患者可尝试手术治疗,包括渗漏的脑膜憩室结扎、硬膜下直接修补、硬膜下填充纤维蛋白胶或硬脑膜成形术。但这些疗法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意识状态的改变甚至昏迷,这是由于严重的脑下垂、硬膜下血肿或静脉窦血栓形成所致。自发性低颅压患者中进行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存在争议,只能在手术纠正了脑脊液漏之后进行。小神急性前庭综合征(AVS)是指快速发作的头晕或眩晕,面对 AVS 患者,除外了前庭神经元炎和脑卒中,那么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关注神经时间,回复「1424」获取答案。编辑:李娜回复口令的正确姿势见下图: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颅内低压综合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