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考研论坛火灾怎么样,考研好考吗,有没有前景

中科大的火灾实验室研究生就业怎么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6,545贴子:
中科大的火灾实验室研究生就业怎么样?收藏
本人打算考科大的研究生,望大神指点~火灾实验室一般都去哪些地方就业?
听着就很叼的样子
是制造火灾的还是救火灾的?
登录百度帐号浙大的高分子系怎么样?中科大的火灾实验室火灾化学研究室怎么样?我是高分专业学生,想考研的
浙大的高分子系怎么样?中科大的火灾实验室火灾化学研究室怎么样?我是高分专业学生,想考研的
09-08-30 &
图书馆借还书规则一、借书
 1.凡我馆读者来馆借阅书刊,一律凭本人借书证。借书证仅供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一旦发现,应予扣证,由本人凭有效证件前来领取。
 2.借书证应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应立即到图书馆挂失。
 3.借阅范围:本馆出借图书以普通图书为限,特藏书(善本书、线装书等)、样本库藏书及参考工具书等仅供室内阅览,概不外借。
 4.外借册数:院士 50 册;教职工、博士、硕士 12 册;访问学者、特殊学生(竺可桢学院、医学院七年制学生、读者协会成员等) 10 册;企编教职工、离退休人员、本专科学生、校外读者 5 册。
 5.外借期限为 40 天,逾期书刊每册每天罚款 0.05 元。与本人专业有关的图书,如有特殊需要,可在到期前来馆办理续借手续,以续借一次为限;凡逾期图书不得再办理续借。
 6.借书时应当面检查,发现有污损、残缺或与书名内容不符等情况,须立即向管理人员声明,并加盖印记,否则,在还书时发现以上情况,应由借书人负责。
 7.馆藏图书不能满足教师、研究生的教学、科研等需要时,可办理有关手续,通过馆际互借解决。 二、还书  1.读者应按期归还图书,逾期按每册每天0.05元罚款。  2.读者归还的图书如有新的污损,应予批评教育,并按&图书馆有关罚款的规定&处理。  --------------------------借书证发放工作细则一、办证
 1.凡我校教工和学生都可凭有关证件办理借书证;为扩大资源共享,校外读者凭有关证件收费后,也可申请办理本馆借书证。
 (1)教职工凭工作证、离退休教职工凭离退休证给予办证;
 (2)学生(含研究生)凭学生证给予办证;新生按学生名册集体办证;
 (3)外籍教师凭系科或外事处证明、国内访问学者凭临时工作证给予办证;
 (4)留学生凭留学生证;成教生、远教生等按学生名册或学生证集体办证,如单独办证则按校外读者办理;
 (5)进修生凭进修证给予办证;
 (6)校外读者凭身份证或单位证明给予办证。
 2.读者须交本人一寸半身脱冒近照一张。
 3.按规定收取借书证成本费 18 元。
 4.下列读者须收押金:
 (1)外籍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留学生、企编教职工等收押金 300 元;
 (2)成教生、远教生、进修生、二级学院转到浙江大学的试读生、校外读者等收押金 200 元。
 上述读者中,校外读者(包括进修生)需要缴纳服务费,服务费收取标准见《图书馆关于校外读者使用本馆资源的规定》。
 5.为便于发证工作的管理,需做好教职工、研究生、学生及其它人员(含外籍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留学生、企编教职工、进修生、成教生、远教生、校外读者等)等领发借书证的登记工作。
 6.核对读者有效证件的内容与借书证的各项内容是否吻合。 二、挂失和补证
 1.读者借书证遗失应及时前来图书馆挂失,否则如造成图书财产损失应负赔偿责任。
 2.挂失登记免收任何费用。
 3.如原证找回,凭工作证、学生证或有效证件和借书证解除挂失。
 4.挂失补证,收取借书证成本费 18 元。
 5.新证补好以后,应及时在电脑中消除原证条形码,并将原证借阅的图书转录到新证上。
 6.借书证请妥善保管,严禁一人持多证,严禁转借他人使用,如果发现非本人使用借书证,图书馆有权扣留此证,并通知借书证持有人凭有效证件前来领取。 三、借书证收回
 1.教职工因调动、离退休、出国进修、探亲等原因办理离校手续时,需全部还清图书以后,收回借书证,然后才能办理离校手续。
 2.学生毕业离校时,在规定日期内,还清所借图书,统一集中办理离校手续。
 3.借书证收回后,应及时在电脑中将其条码注消。
 4.因各种原因失效的借书证,必须在条码处剪角或穿孔,使其报废。
 5.收取押金的读者在还清书后,凭押金收据和借书证退回押金。
 6.读者离校时,如借书证遗失,须交五元手续费。 --------------------------流通书库(图书阅览室)工作内容和职责及工作流程1、工作内容和职责A:主要工作:负责图书的上架。B:负责新书的上架工作。C:参与书库晚上和双休日值班工作。每个时间段由一名工作人员带领数名学生助理工作。D:回答读者的提问,指导学生使用书目和读者信息检索系统。2、图书阅览室图书整理工作总要求A:每天上下午两次从出纳台上将还回的图书拉回至书库。B:书架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整齐。由于读者在开放时间是动态的,要随时随地保证书架上图书的整齐是有难度的。但是书架从齐到不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要求是每天在几个固定的时间段内,保持书架整齐,从而保证在总体上的书刊排架正确和书架整齐。具体要求如下:每天有六个固定时间段要求对图书进行整理,分别是上午、下午、晚上的上下班六个时间。具体来讲是:1) 上午9:30以前整理完成2) 上午11:00以后整理完成3) 下午13:30以后整理完成4) 下午16:15以后整理完成5) 晚上18:00以后整理完成6) 晚上21:45之前整理完成在六次整理中,其中第一次要求进行读架,保证书刊排架的正确,同时保持书架的整齐。其余五次要求是书刊保持整齐。白天的整理工作由工作人员完成,晚上的整理工作由学生助理完成。3、工作流程A:每天上、下午上班(上午8:00、下午13:30)所有书库工作人员把借阅大厅中还回的图书归入书库,放于待上架中或直接开始上架。(注:双休日图书归入书库工作由学生助理完成。)B:每天上午或下午将归还图书拉回后开始上架。上架的要求是当天的图书当天上架。(这个当天是指工作日中24小时以内上架。)C:对书刊的整理要求见第2项期刊和工具书阅览室整理工作总要求。D:晚上值班的工作人员与期刊工作组晚上值班的工作人员共同负责大厅咨询台。书库整理等工作由学生助理完成。工作人员在16:50之前到岗。学生助理在17:45左右到岗。E:晚上开始播放闭馆音乐时间为21:30。工作人员和学生助理下班时间是21:45。学生在闭馆前半小时开始整理书库。在读者离开后开始整理阅览座位上的图书和座位。工作人员应该对学生助理的工作作一定程度的指导和监督。F:21: 45分以后,关闭门窗后下班。(注:晚上下班校车时间为10:00)附:上架要求。A:除I、J、和有组配的类目(主要是H类语言)外,所有的图书要求全细排,即排到著者号的最后一位止。I大类要求排到分类号的最后一位止。J大类图书中的大开本或过薄的图书考虑在工具书阅览室提供阅览服务,其余图书在开架书库提供外借服务。排架要求到分类号的最后一位止。有组配号码的图书主要是H类语言,要求排到组配号码第一位。(如H319.4:I要与H319.4:J相区分。H319.4:I5与H319.4:I7不用区分。)B:开架书库的错架率要求在3%以内。(注:两本图书次序换错,算一本图书上架错误。多卷书多册之间次序错误不算错架。)C:每学期将不定期进行错架率的检查评比工作。  --------------------------    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守则1. 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维护图书馆的正常秩序。凭本人胸牌刷卡进馆;无卡的,请在大门咨询台登记后由保安代为刷卡入馆。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不串岗聊天、不大声喧哗。2. 保持室内整洁。工作台和检索台上物品、沙发茶几和窗帘等摆放整齐;每天下班前将阅览椅归位;室内上架书车排放在书库和阅览区域之间,禁放消防卷帘门下;及时上架、整架,做到图书排列有序;坚持每天班前清扫,做到无灰尘、无碎纸果皮、无痰迹。创一流环境,为读者提供一个卫生清爽安静有序的学习场所。3. 图书馆内工作人员书刊借阅规则与读者一致。4. 敬业爱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照岗位标准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禁止在上班时间和服务窗口上网聊天或游戏。5. 保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谦和,诚恳,热情,耐心,客观,公正&的工作作风。对读者的任何提问,无论是否与图书馆事务相关,均应尽自己最大努力予以回答,帮助解决。决不能以不知道敷衍了事。 6.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得与读者争吵,不得拒绝读者的合理要求。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工作。对于有争议及感到难以处理的问题和图书馆的缺点以及读者的建设性意见,应做必要记录并尽快反馈给主管或馆领导。7. 遇到突发事件,业务人员及时从业务工作转向维持秩序、解释说服和人员疏散等工作,主管或组长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理。  --------------------------图书馆预约借书规定1.凡图书馆确有,但已被人借走的图书,研究生和教师以上读者可以要求预约,每次预约一册,借期为一个月。2.读者要求预约借书时,可在网上预约或来图书馆办理预约手续。3.凡预约的图书,借阅者在使用期满后,必须归还,不得续借。 4.预约通知在网上公布一周,读者须在一周内前来办理借阅手续,过期不侯。5.同一本书如有多人预约时,以办理预约手续先后为序。
--------------------------图书馆书刊遗失赔偿规定图书馆的书刊是国家财产, 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读者应自觉爱护,妥善保管。如有遗失,读者须负赔偿责任。(一)凡遗失书刊者,应主动在借期内到有关部门说明情况,办理遗失申报手续。书刊逾期两周,确实无法找回者,应到赔书处办理赔书手续。(二)遗失书刊,可以赔偿相同版本或新版图书,并缴纳5元材料加工费。(三)如抵赔原版书刊确有困难,按下列规定赔偿:1.5个复本以上普通中文图书,按原价3-5倍赔偿;2.普通单本中文图书、影印图书、艺术类图书等按原价5-10倍赔偿;3.进口原版图书1987年以前按原价10倍赔偿;1987年以后按原价3-5倍赔偿;4.港台版图书、五年前出版的图书按原价5-7倍赔偿;5.早期图书(1987年以前)、辞典等综合类图书按原价的10倍偿;底价不足1元按1元计,再赔10倍;6.多卷书则按以上1-5条内容整套书价加倍赔偿;7.单本期刊,按该刊全年价格的1-3倍赔偿;8.单份报纸,按该报季价的3倍赔偿;9.合订本报刊,按该报刊全年订价的3-5倍赔偿,另加装订费6元;10.珍贵书刊、报纸、期刊、解放前出版的古旧图书、线装书,根据以上各条款内容,再加倍赔偿。(四)读者如果在一个月内找到了已赔偿的原书,可凭收据办理退款手续,退款时须交手续费2元。用新书抵赔的不能退还。  --------------------------图书馆关于罚款的规定    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关于“要教育读者遵守规章制度,爱护文献资料。对违章或污损、盗窃文献资料者,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赔偿、罚款以及行政处分等不同处理”的规定,为保护国家财产,保证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根据学校《关于同意调整图书赔偿、文献检索 及查新等收费标准的通知》浙大校办(2000)5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收费项目
一、图书赔偿等
1、污损(批注、涂划、圈点)书刊
视污损情况处理
2、撕页、开天窗
书刊原价的1-100倍
3、损坏条形码
4、恶意私自修改或损坏计算机管理软件
5、外借图书超期
0.05元/天·册
6、阅览室书刊外借超期
1元/工作段·册 (上午、下午、晚上各为1个工作段)
7、遗失书刊、电子文献,以相同版本或新版本赔偿者
5元/册(加工费)
8、办理挂失、赔款退款、补证
2元/证·次
9、偷窃书刊
200元/本(册)
10、偷窃电子出版物、计算机和视听等设备
二、文献检索、查新
1、中文文献检索(专刊、文献、成果)
200元/课题
2、中、外文文献检索(专刊、文献-联机、光盘)
500元/课题
3、国内查新报告
400-600元/课题
4、国内、外查新报告
700-1200元/课题
三、电子文献利用
1、人工助网费
2、自行上机费
3元/小时(上午2元/小时) 二人一机加收1元/次
四、其它 在图书馆任意吐痰、乱丢纸屑、果壳、抽烟 罚款5元
--------------------------紫金港图书馆文明守则1. 自觉遵守本馆的规章制度,支持工作人员按章办事。禁止从事与本馆职责无关的任何活动。2. 凭本人借书证刷卡进馆,严禁借用他人借书证入馆;校外读者凭介绍信及本人有效证件于咨询台联系入馆。门禁出馆。3. 自觉维护馆内秩序,不违规侵占存包柜,不用书包等物品抢占位置。禁止随意挪动阅览桌椅。4. 读者举止文明,衣装整齐。禁止穿背心、拖鞋进馆。5. 保持大楼清洁。禁止在阅览室内吃零食;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6. 保持安静。不高声喧哗或朗读;入馆时请将通讯工具设置为振动。7. 爱护公物。严禁随意涂抹刻画和破坏设备;禁止在图书和报刊上涂画、撕页、开天窗;禁止将未办理出借手续的书刊带出图书馆。未经许可,禁止在馆内张贴或散发广告及其他宣传品。8. 馆内严禁吸烟、用火及违章用电。9. 如违反上述规定,将受到批评、教育,直至校纪处罚(按学校日发的浙大发学(2003)47号《浙江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的通知和《图书馆关于罚款》的规定执行)。  --------------------------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紫金港校区图书馆处理突发事件的总协调人为行政干事)--------------------------------------------------------------------------------停电的处理程序1. 接到有关部门(水电中心)的停电通知后,及时在大门口的公告栏上张贴“图书馆停止借、还图书和办证”的通告2. 遇到临时停电或电力故障,物业公司、图书馆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白天拨打 晚上拨打)并通报总馆和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物业公司立即检查电梯等系统,并解救被困人员;业务人员及时从业务工作转向维持秩序和解释说明工作。 3. 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及时估计损失或送伤员到附近医院(急救电话)。协助有关部门一起找出停电原因,认定责任人,追究责任,并索赔损失。4. 恢复供电后,及时协助物业公司调试电梯、三相设备等容易引发危险的设备,主机房由陈振宇作安全检查,确定正常使用后报总馆。5. 双休日、节假日发生停电或电力故障,还应及时通知不在馆里的相关人员,包括分馆馆长、行政干事、网络技术主管、流通主管,联系方式在总咨询台备查。(注:分馆馆长、行政干事、网络技术主管、流通主管)--------------------------------------------------------------------------------网络故障处理流程1. horizon系统不通(包括门禁),能浏览行政办公网、图书馆主页吗,如果可以正常浏览,说明网络是通的,问题出在horizon服务器上,打电话与系统部联系,电话,找老宓或陈敏俐,说明故障原因。2. horizon系统不通(包括门禁),且不能浏览行政办公网等玉泉校区的网页,在电脑上PING一下本地的网关10.71.84.254,10.71.85.254,10.71.86.254,10.71.87.254,如果是通的,再PING一下10.10.71.2,看通不通,若不通,就打校区通讯中心电话; PING本地的网关不通,也请拔打通讯中心,并将故障情况报给通讯中心。3. horizon系统不通(包括门禁),不能浏览行政办公网,但能PING通10.10.71.2,找本校区网办刘老师,电话。4. horizon系统不通,不能正常浏览行政办公网(感觉速度非常慢)但门禁是通的,PING本地的网关时有丢包,包括在不同的网段访问本分馆的WWW主页也很慢,检查交换机上信号灯情况,是否闪烁得很历害。请排除网络广播与局域网内病毒情况。5. 能浏览行政办公网,但门禁连不上,与系统部联系。Horizon主机没问题,则检查门禁的应用软件,可以先将软件关闭后,再重新启动一下。6. 访问校外是通的,但感觉较慢,这是由于校网的出口的带宽问题,此问题一时是无法解决的。访问新校区的其它的网关的延时如何,若都是在10ms以内,则是正常的。7. 无法查询的拨打(行政楼1楼108室)。注:IP10.10.71.2为电信与校网办相连的一个口子。附:电话清单紫金港校区网办:刘老师 浙大快威 朱深花 转 董 颖 转 中辰公司 柯广全 中国电信 高 书 校区通讯服务中心 --------------------------------------------------------------------------------发生火灾应急措施1、发现火情立即扑救,火情严重迅速拨打&119&报警电话,同时报告校区保卫办(电话)和本单位领导。2、打开防火安全通道,组织人员疏散,并立即救护受伤人员,待人员撤离后立即关闭火灾楼层的防火安全门,防止火势蔓延。3、切断火灾楼层的电源,并立即启动消防水泵,组织人员灭火。4、待消防部门到达后设立警戒区,以保证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火灾现场的保护。--------------------------------------------------------------------------------水浸事故的处理程序1. 接到报警后,火速派人前往现场观察,查找出水源和控制阀门,并予以关闭。2. 及时联系人员维修(白天拨打 晚上拨打)。3. 组织人员清理现场。4. 有锁的房间,及时联系物业公司并领取钥匙。5. 情况严重时,第一时间拨打。6. 将情况及时通报馆领导和相关部门。--------------------------------------------------------------------------------盗窃应急处理程序1. 遇有(或接报)公开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如打、砸、抢、偷等)强行索取或毁环管理处和师生财物或威胁师生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时,要及时通报大楼保安,协助保安迅速制止犯罪,并及时报警()。2. 保护案发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任何东西,不得让外人进入现场。3. 现场有人受伤,要设法尽快送附近医院(急救电话)。4. 保安值班员必须做好现场记录,并写出书面报告上交图书馆和物业公司。5. 将情况及时通报馆领导和相关部门。--------------------------------------------------------------------------------遇到斗殴的处理程序1. 劝阻双方住手、停口,持有器械斗殴的应先制止持械的一方。2. 将双方或一方劝离现场。3. 有伤员的则先送伤员去医院救治(急救电话)。4. 情况严重的及时拨打。5. 将情况及时通报馆领导和相关部门。--------------------------------------------------------------------------------遇到急症病人的处理程序1. 第一时间赶到病人所在现场,并通报给馆领导和相关部门。2. 在可能的情况下,通知单位、家属,并及时送附近医院。3. 情况危急的速打12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楼上的回答很牛!川大的高分子很好,浙大的也不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考中科大火灾实验室研究生怎么样,出国深造的机会多吗_百度知道
考中科大火灾实验室研究生怎么样,出国深造的机会多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必然,这个实验室是非常强的一个实验室,在国际上也很有声望。你出国,关键就是要别人要你。你借这个牌子能得到国外大学和研究所的青睐。
不多,中国要留住你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出国深造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科技大学!!
我的图书馆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科技大学!!
成长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科技大学!!
以下是科大的一个校友写的,我转发,供大家欣赏:&&
中国科技大学当然不是中国最大或者最好的大学,但是毫无疑问在我心里它是中国最应该去报考的大学。我慢慢说吧:&&
  出国率:中科大的学科设置很有意思,某个程度上科大并没有所谓的烂系这样的说法。科大的学科一般越冷门出国率越高,毕业分配越好的系出国率越低。总的来说,科大18个系(我在校的时候),物理方面有3个系,化学方面有5个系,本科出国率都高于60%。像计算机这样的系就差一点,大概只有15%--25%之间(其实在别的大学,20%的出国率已经是惊人的数字了)。某个程度上这个是个优化配置:因为像近代物理和物理这样的专业,在国内的去向上是不太幸福的(如果和科大的计算机之类比较),能够转移到国外去作学术工作也算是给国家减轻就业压力。当然有人会骂我说为什么这些学生不能留下来给国家作贡献。那我老老实实说吧:如果你是那个学生,你读了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而你得到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的全额奖学金,你会不会去读?所谓达则兼济天下,你也要先“达”了再说吧。另外说一句话,因为科大出国率在10多年前就极高的缘故,这两年有很多在海外发展多年的校友回国发展。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想把什么都和国家民族大义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个人觉得他们的做法算是双赢吧。&&
  学风:很多人说科大的学风很好,其实我倒不完全这样看。固然科大的本科高出国率背后是许多学生在英语上的大量时间投入。但是科大的学风实际上是非常宽松的。同样有非常多学生以混毕业为目的,不过多数科大老师的态度是:你不上课可以,有本事你考及格给我就行。所以不管你是不是一个刻苦的学生,你都可以在科大找到你的空间。当然如果你觉得你是一个变态的用功学生,相信我,科大肯定有比你更加变态的。科大是一个绝对可以改变你的地方。&&
  校风:这些年大学教育的名声已经很不好了,但是我可以这样保证,所谓考试送礼这样的事情绝无可能在科大发生(所谓套瓷之类是有可能的,但是老师绝无可能收你的东西)。另外在科大是很少有人要作学校干部的,如果你觉得你有组织才能,你很容易得到你的位置,因为科大学生的观念里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科大的老师往往有些学究气,对学生都是不错的,所以科大是个很干净的学校(我知道科大难免有官僚的方面,世俗的方面,但是科大绝无黑暗的方面)。合肥的消费比较便宜,气氛安静,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根据你学到的东西塑造你自己。科大确确实实是一个能够改变人的地方。&&
  校友:这个在我离开科大以后我才认识到。科大校友是中国最抱团的一群。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不止一次有人和我说他们很羡慕我们科大这个方面。因为那时我在上海工作,自己一个人租了一套房子,有些师兄要出国的就在我那里落脚(有些我实际上不认识),然后一群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校友会聚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一般不喝酒)。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去客户那里,刚好那个客户老板的朋友也过来,老板和我们介绍说是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年龄虽然只比我大一点,但是却工作了不少年了)。他最后请我们2个吃饭,说给师弟初到上海接风。我后来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师兄,但是却非常感动。同是科大人间的那种信任,是别的学校很少见的。我那位同事是95级上交大电子工程毕业的,他说他们班几乎全班都留在上海了,可是他们之间都没有什么联络。如果你到了国外,你更会感觉到科大校友对你的那种认可。那种默认的自豪感是很打动人的。&&
  最后说一说很多人谈论中科大和其它学校之间比较的问题,作为一所年龄不长的大学,科大一直以加州理工为榜样,所以它的规模一直很小,1996年,科大毕业了只有不到600本科生,1997年,科大毕业了不到700本科生。同年清华毕业的学生是科大的5-6倍。从年的40年,中科大一共才毕业了20000出头的学生(其中9000海外校友),这个数字大概只够今天的华中科大和浙大3-4年的毕业学生数。即使这样,中科大取得的学术成绩上仍然可以和国内顶尖高校一争长短。不过因为科大学生较少,出国率又高,所以在国内发展的学生要远远少于其它高校,所以显得影响力较小(和上交大这样的学校比,科大的国内校友数不知道有没有他们的10%)。每次看到有人拿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之类的和中科大作比较,我就觉得很奇怪,就好像拿一个野战军和一支特种部队作比较,其实有什么可比性。&&
少年班:我常常觉得很多人对于少年班有偏见。科大少年班被叫做所谓中国神童部落,某个程度上被寄托了太多希望。大家要记住,并不是全中国在用举国之力投资少年班,只是中科大自己对少年班教学有所倾斜而已。希望少年班出什么牛顿、爱因斯坦是不公平的(这种人不是靠培养出来的)。对于少年班本身的学生来说,他们完全对得起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如果我们把少年班看作一个系的话,那么从过去20年取得的成绩来看,少年班无疑是中国第一系(虽然这个系只有一个班)。另外因为少年班学生年龄较小的缘故,少年班20年里毕业的大多数学生今年还不到30,本来也还没有到出成绩的时候(你如果要讨论经商发财之类的,那么当我没有说,那本来不是少年班的目的所在)。像张亚勤,他已经是少年班第一届学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IEEE院士,他还不到35(也就算说,少年班最大的学学生今天也不过35左右)。所以大家也许再过10年,就会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了。即使这样,今天少年班第一届学生也足以和中国任何一个班级进行比较了。当我们讨论一个学校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首富,一个主席的概念。&&
  最后关于高考志愿:这个拿我当年来做比方吧,当初我填科大是很偶然的。本来清华,上交大,中科大都在考虑之内。不过上交大有拖拉机专业(我虽然很有自信,但是实在不能想像万一高考失手,读拖拉机专业是个什么情形),另外我记得当时上交大还有一大堆不知所谓的专业,不过现在好像取消了。权衡了半天,科大来招生的老师力劝我读科大,他是近代物理系的副系主任,他说实在运气不好,进不了计算机或电子工程,最差不过是去读他的物理系(我当时听他说这个的时候,觉得他真的很幽默,这样形容自己的系),5年后还可以去美国前10的学校读博士,也许我还能做出点什么成绩。我给蒙的晕头转向,就填了。事后证明这个老师没有骗我(虽然我进了计算机,但是他说的情况确实发生了,我的另外一个中学同学进来物理系,现在在斯坦福)。&&
  人生是由一次次选择组成,对于今天的我来讲,我的第一个重要选择就是选择了中科大,虽然人生不能假设,但是如果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仍然会选择中科大(最后我的高考成绩,足以在清华任选一系),因为当我毕业的时候,我发现我对中国剩下的大学,并没有任何憧憬。
这个是我以前在一个网站上看到的文章,给我的震撼也很大,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科大的,我觉得如果一个学校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请看全文:&&
“林彪的一号通令,大家都得搬,文革中科大较不合作,我母亲那时正在北京一所师范学院上大学,她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科大是真正地搬,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被赶出了北京.科大最初也不知道自己搬到哪里.用黄吉虎老师的话说:"设备和人装了一火车,被人押解着周游了大半个中国",没人愿要,最后落脚合肥,没有地方,占用了合肥师范学院(现安师大)的地方.整个搬迁工程历时很长,设备几乎损失殆尽,师资流失也很严重.文革后,全校没有设备,号称有四个教授,不及北大一个系的零头.所以当时有人主张解散.一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事情:文革当中,方老师躲在地下室里和几个年轻教师成立了一个天体物理研究小组,偷偷进行科研,而且还出了一些成果.(科大的校风从此可见一斑).&&
科大建西区很晚,就是因为一直想搬回去,玉泉路的地方也一直没给别人.(被高能所占了一块).在合肥这样的环境中,在一个危机感时时都很强烈的地方,大家自然就会对母校特别认同,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到了科大你就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母校已经够难的了,我们还苛求做什么.刚到美国时,一位毕业于中国一所著名大学的学生和我说:你们科大的学生普遍特别认同你们学校,很奇怪,我就没这种感觉.&&
这使我想起来一件事:毕业时,每天去火车站送同学.尽管合肥的七月份炎热无比,但那一天(好象是7月4号)大雨滂沱,大家在站台上等着等待火车的开动,心理不是很好受,基本上清一色的男生,所以谁也不会哭,为了调节气氛,大家开着玩笑,但谁也笑不出来,就强忍着笑几声.站台上人很多,也有其他系的,见面都觉得面熟.当然也有其他学校的,也有其他为亲友或同事送行的人.火车开动的一刹那,不知哪个系的学生突然喊了一句:中科大万岁!所有站台上的素不相识的科大学生都这样喊起来,"中科大万岁"的声音震耳欲聋.其他学校的人,站台里的工作人员,火车上的乘客都惊呆了.我直到今天还记得那一幕,不知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让我们喊起来那句话,可能我们这一届的五年恰好是科大最萎靡不振的五年,退步最快的五年,大家都为母校着急,焦心,大家不甘心科大就这样一蹶不振,大家都相信我们的母校一定能够很快地振作起来.这口号实际上是一种焦虑,期盼,眷恋,不服输!----我们走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忘记我们的母校.对母校的牵挂,关心将时时萦绕着我们.
我看“科大精神”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邓小平同志也强调:“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精神是什么?精神是一种信念、信仰,是一种品格、修养,是一种道德、理想,是一种态度和情怀,是一种文化传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文化准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骨气度,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精神图腾,一个组织有一个组织的品格信条。&&
对于一所大学来讲,在历史的积淀中升华出独特的精神文化,是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这样的精神文化应该是长期酿就的一种基本的品性和传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其核心部分应该不会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变迁和自身发展而摇动、变质,可谓根脉不变、经久弥新,如源头活水汩汩而流,滋润和熏陶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一代代后来者,使得他们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认同感、归属感。&&
显然,并不是所有大学都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这既有时间的原因,也有观念的问题,更有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认识高度的问题。&&
相对而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凝结,可以说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特殊性。一是她的建校历史短,从1958年建校,迄今不到50年,却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二是她作为基本纯理工科的大学,其文化积淀具有独特的路径;三是其科学文化的底蕴与人文文化的高度融合。由此,中国科大的文化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标本意义,值得深入做全方位的探究。本文则主要就科大精神的内涵试作阐述,以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专家的进一步探讨。
具体说来,我认为,科大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精神的核心部分是价值观,谈科大精神,最本质的东西当然是回答“科大是什么?科大为什么?科大向何处去?”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等于明确了科大价值观。&&
笔者认为,答案就是“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这八个字。这八个字是早已溶入科大人血脉当中的气质,也是科大生生不息的源泉。前进的道路有风有雨,但那代代相传的科大精神,必将如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前方的道路。&&
科大是为新中国的科技进步、国防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而建立的,目的在于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尖端人才、贡献尖端科技,因此,围绕国家目标,创造一流业绩,达到一流水准,从来就是科大人的历史使命。说科大人骨子里流淌着一种精英意识,永远拒绝平庸,大约并不为过。&&
1958年,在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上,郭沫若指出:“希望我校的同学们人人都能成为多面手,我们不仅要掌握尖端,而且要有深厚的基础、广博的知识、丰富多彩的技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除了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外,还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在教学上选用最深、最难的基础课教材,专业课教材一律新编,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当时,华罗庚副校长亲自担任教材审查委员会主任,各系成立教材编审小组,做好教材编审工作。学校还在国内大学中率先将外语列入全校基础课,“数、理、化,外、电、图”从此成为中国科大教学的理论基石。&&
科大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学校,从来不靠规模创一流。她不象其他大型学校那样用工业社会的流水线批量制造学生,也不像其他学校那样以科技成果的产出数量而著称,而是强调小而精,小而强,小而美。在人才培养上,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规模,特别是在近年来全国高校普遍扩招的前提下,她的本科生招生规模一直维持在1860名左右。这样可以以相对优越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科大的科技成果产出数量也不是最高的,但原创性成果、高水平论文的产出量却在高校中屈指可数。
追求卓越的信念衍生出两个极具科大特点的品格:一是拼搏精神,二是永不言败的韧劲。&&
拼搏精神&&
创校初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遇到很大困难,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科大学子,并没有丧失进取拼搏之志,他们以科大为荣,以攀登科学高峰为己任,克服种种困难,全心全意地投身到学习中。当时,学校初建,各方面条件还很简陋。1958年9月初,在北京考区录取的150名新生提前报到,参加建校义务劳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同学穿着补丁衣服,有些同学甚至还光着脚板步行到校。58级学生黄吉虎后来特意写了《一根扁担上科大》的回忆文章,记述了他从北京前门火车站花了4个小时硬是挑着行李走到玉泉路的经历。在1959年的开学典礼上,郭沫若以《勤奋学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为题作了长篇演讲,希望同学们“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强调“勤奋学习”、“理实交融”,继承抗大优良传统,创立艰苦朴素的良好学风。在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中国科大“勤奋学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的优良校风得以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学校重要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不要命的上科大”更是成为科大人拼命三郎精神的生动写照。这句话在青年学子中一届一届流传。年近四十岁的教师们“不要命”地学外语,争取走出国门,汲取先进知识。学生们对知识充满渴望根据学生要求,学校开设了通宵教室。通宵教室开一间不够用,再开一间仍不够用,学生们用“不要命”的精神拼命学习,取得骄人成绩。1977年后入学的科大历届毕业生中,有60%以上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在年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赴美留学生中,中国科大学生共考取237人,占录取总数的25.8%,为全国之冠。在历年全国大学四、六级统考中,中国科大学生平均成绩一直名列榜首。美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多次访问中国科大,并担任中国科大理学院名誉院长。他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拥有最好的青年学生、富有活力、充满希望的大学之一。近年来,中国科大本科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高达77%,硕士生考取国内外博士生的比例达70%,博士生被选聘为博士后的比例则达36%。科大更是以排名全国高校30多名的资源拥有量,创造出一流的业绩来。&&
永不言败&&
科大曾经历了数次挫折和磨难,但科大人没有一蹶不振,科大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在逆境中奋起,在自强不息中再创辉煌。&&
1969年底,由于“文革”破坏,科大刚刚建立没多久就被迫背井离乡,离开北京。起初本来想在郑州市立足,不料被拒绝。科大就象一个弃儿一样到处流浪,最后还是安徽省接受了这位中国科学院的“落难公子”。当时,科大各院系散落在马鞍山、淮南、合肥等地,学生和老师天天被红卫兵折磨。在缺乏资金、没有实验室、实验仪器大量损坏情况的下,许多老师、学生一起动手建立实验室,集电工、管道工、泥瓦工、搬运工、装修工和采购员于一身,以“不要命”的精神,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了教学和科研。科大人在合肥等于重新创办了一所大学。&&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遍中国大地的时候,科大这所在废墟上重新建起来的大学,竟然奇迹般地走在了中国高校的前列。不但在改革创新中勇立潮头,而且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独占鳌头。80年代,中国科大和清华、北大、复旦一起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四大高校,在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研究生(CUSPEA)项目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实力。&&
80年代中后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科大再次受到严重挫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科大在办学资源的争取、招生质量、社会影响等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是,永不言败的科大人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痛定思痛,苦修内功,在挫折中再度崛起。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科大无论在人才培养质量,还是科学研究成果,都取得丰硕的成果,科大的社会声誉和办学实力进一步恢复、提升。&&
90年代以来,科大人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国家目标,审时度势,确立了以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明确了“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这两个办学方针,在国内高校普遍扩招、合并的巨大压力下,重新定位,坚定不移地走出了精品大学、精英教育的特色之路。同时高扬所系结合大旗,与中科院近百家国立研究院所结成全国最大的科教联盟,办学实力和质量得到迅速提升。&&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科大人就是这样,不断与命运抗争,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在美国Science、法国Research杂志和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副刊》,以及上海交大、武汉大学等学术机构所进行的国内外大学排名中,中国科大一直名列国内高校前四位;每年在国际上发表科技论文及被引用情况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其中在高影响因子等级区域发表论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首位;近5年里有8项成果10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名列第一;是国内建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唯一高校……&&
她的5万名毕业生更是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各领风骚:同期毕业生中当选两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协会会士数,获得“何梁何利奖”、陈省身数学奖、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成就、全美“大学发明家竞赛”大奖数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神舟载人飞船应用系统首任总设计师龚惠兴,“神舟”飞船的副总设计师郑松辉,中国第一款通用中央处理器“龙芯”1号主要设计者胡伟武,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成果屡获国际物理学年度十大进展的潘建伟,首次实现我国芯片产业在一个重要领域内的世界领先地位的中星微电子董事长邓中翰,中国对地球三极进行科学考察的第一人高登义,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等等,这些闪亮的名字,以及国外著名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众多杰出的终身教授,都来自中国科大。
二、“我创新,故我在”&&
如果说“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是科大的价值观的话,那么“我创新,故我在”就是科大人的方法论。追求卓越的目标如何实现,科大人的大案是:创新,创新,还是创新。&&
创新是科大与生俱来的、最本质的品质。纵观科大近50年的办学历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可谓无时不在,正是创新的内在品质造就了科大,成就了科大的辉煌。没有创新,科大在国内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中就没有立足之地,也就没有科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创新之果。时值50年代中后期,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务院制定出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对此后十年科技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并列出若干填补空白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领域。当时中国科学院成立时间不长,虽然拥有众多高级科技人才,但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而大学教育既存在与科学研究分割的问题,也存在人才培养专业方向上的空白,尤其是国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紧缺,不能满足需要。正是在这样情况下,利用中国科学院的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尖端技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科学院领导和许多科学家的共同构想。&&
创新立校。科大的第一次创业在北京,主要是按照创新模式建校。当时国内高校普遍采用苏联模式,讲究理工分家、教学与实践分离,科大一建校,就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创造了全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围绕国家空白薄弱学科和新兴科技领域(如“两弹一星”)设置系科专业;学科建设采用理工结合(即科学与技术相结合);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每个系科都与中科院研究所对口合作;一流科学家为低年级本科生上基础课,高年级学生到中科院各研究所上专业课、做毕业实践。这些创新举措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先例,使科大在建校一年后就成为中国的重点高校。&&
创新发展。1970年,科大下迁安徽合肥,人才和设备等损失惨重,广大师生励志图强,等于是白手起家,重建家园,开始了第二次创业。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好转,骨子里渗透着创新意识的科大人再次崛起,在教育、科研等方面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改革举措:率先面向世界开放办学,选拔200多名青年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赴欧美进修和攻读博士学位;聘请一批国际著名科学家为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首创少年班,采用完新的模式培养,因材施教;创办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兴建我国高校中惟一的大科学工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实行4-2-3分流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和硕博连读体制,等等。正是由于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使得学校得到迅速恢复和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声誉鹊起。&&
创新跨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积极适应国内外教育、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实施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为契机,踏上了第三次创业的征程,走出一条注重内涵式发展的精品大学、精英教育之路。尤其是近年来,在全国高校纷纷扩招、扩大规模的热潮下,科大人不跟风不盲从,始终保持相对适度的办学规模,把目标定位在“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上。在人才培养方面率先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自由选择专业等创新举措,探索创造性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瞄准国际前沿,凝聚目标,整合力量,在纳米科技、量子信息、纳米材料化学等学科领域,以及生命科学、火灾科学与防治技术、极地科学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重要成果和有特色的成果;还在国内高校领先建设了若干面向全校开放的教学、科研公共实验平台,为原始创新萌芽的生长提供肥沃土壤,整体培养和研究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科大人这些创新举措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中国高等教育前进的方向,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和辐射作用。
四、“尊重个性,和而不同”&&
科大是一所理工科大学,按照常规来说,应该是一个技术至上而缺乏文化厚度的学校,可为什么许多创新思维和行动首先诞生在科大呢?对此,高等教育界的不少有识之士感到不解,科大调研的高校专家、领导每每会有此一问。&&
其实,除了骨子里流淌着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血液之外,科大之所以能够有诸多创新,还有一点是十分关键的,那就是她的追求个性独立的传统。可以说,这是激发和呵护科大人创新精神的阳光、水和土壤。&&
创新需要宽容,需要自由的空间,需要信任和激励。再有创新意识的人,生存于一个禁锢的空间,一个相互掣肘、相互拆台、相互指责的环境下,是无法付诸行动或行之不远的。&&
有人说,科大是大师的天地,更是小人物的乐土。相对而言,这里比较少有论资排辈,比较少有学术门户之见,比较少有学术压制。院士、专家的权威与青年才俊的闯劲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只要有思想、有能力、有闯劲、有恒心、有成就,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权威,不论他的年龄多小、资历多浅。因此,科大的年轻学术骨干不受压抑,成长很快,却并不见有年资高的教师有什么怨言。大家都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
建校初期,一大批国内著名科学家到校任教,他们带来了民主治校、学术自由的优良作风。比如,数学系有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三龙”并雄,学校安排“华龙”、“关龙”、“吴龙”联袂登台授课,63级学的是吴文俊的教材,64级学的是华罗庚的教材,65级学的是关肇直的教材,让“三龙”按照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培养弟子,在校史上传为佳话。所以,科大接母体之基因,长期以来形成了“尊重个性,和而不同”的人际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创新思维、激发了创新实践、促生了创新成果。&&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国家立项在科大兴建高校中的第一个大科学工程——同步辐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缔造者们不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而是一群从各个院系集中在一起的不起眼的中青年教师。科大并不因为他们甚至连教授都不是,就剥夺他们的创造权力,科大的师生们也没有因此而吹冷风、说凉话,而是一方需要八方支持,和他们同心协力,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帮助和扶持。结果,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中青年教师们硬是把这个硬骨头给啃了下来。&&
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之后,当时40出头的范维澄老师上书国务院总理李鹏,主动请缨,要建设火灾科学实验室。当时,人类对火灾的研究刚刚起步,在国内,几乎还没有人认为火灾可以成为一门学科。可在科大,没有人认为他异想天开,而是充分支持他,给他们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向科技主管部门呼吁。1990年,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终于在科大破土动工。又过了10多年,科大已成为国际著名的火灾科学研究基地。&&
在青年学生的培养中,科大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主张也是显而易见的。科大从一开始建校就强调宽口径招生和培养人才,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近年来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多次自主选择院系专业的机会,还在高校中很早就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以及探究式课堂教学等创新举措,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提出并实践自己的科研主张。这样的一种气氛的熏陶下,不仅仅是锻炼了一批科研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具有探索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科大人。&&
科大人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案例不胜枚举,在日常学校管理中,民主办学的理念也是科大的传统。早在80年代,科大就组建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并每年召开一次,重大决策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提交讨论和表决,教代会成为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集中群众意见和建议的重要场所。多年来,在科大,教代会从来不是为领导评功摆好的场所,而是真正触及学校管理深处的议政议事机构。代表当堂质询校领导是会议设定的程序之一,每每出现代表仗义执言,拍案而起,领导以公仆的姿态回应答疑等令人难以忘记的情节。这样的场面并不代表管理者与教职工的对立和矛盾,而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校务管理这个共同的目标。因此,会上火药味能浓,会下仍然毫无芥蒂。正是因为民主管理的渠道畅通,才能将全校师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改进管理,创新工作。与此同时,科大还是全国高校中最尊重学生意见和观念的大学之一,学校事关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许多工作,都切切实实地征求学生意见,甚至让学生参与其中。&&
科大历经挫折又几度崛起,再度辉煌,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得益于科大的民主传统,可以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特长,能够有畅通的渠道集中众人之智慧,不断创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科大的精神,一言以蔽之曰“敢为天下先”:“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是科大的价值观,已成为科大师生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奋斗目标;“我创新、故我在”是科大的方法论,是科大建校不到50年却创造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奇迹和辉煌的根本原因;而“服膺真理、实事求是”和“尊重个性、和而不同”则是科大保持持续创新活力的力量源泉。&&
作者:蒋家平 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发布时间: 14:52:34
浮华世界的一片静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中国,她是一颗被尘封的明珠.她的知名度和她在学术界的地位远远不相符,因为她的小,因为她的年轻,因为她培养的大多是尖端的科技人才,因为她的不事张扬.但就是她,却被自然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英国《自然》杂志与美国《科学》杂志称赞为"招风的大树",
"在中国最令人鼓舞的学校",
"中国科技精英的摇篮".&&
她,是一所很"小"的学校,因为她只有8243位本科生.但是她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博士生导师312人,教授432人(含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教授564人.这个师生比例,和大家所认为的中国目前最好的大学相差无几.&&
这所年轻的大学,在她45年的历史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同时期国内其他大学相比毫不逊色.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她每年只招收600人左右,有多少人知道,她在世界金融心脏华尔街拥有一个500人的庞大毕业生队伍.有多少人知道,在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1号不到40人的研制群体里?包括首席科学家在内的近20位研究人员都是由她培养的.有多少人知道,在2002年哈佛大学录取的中国大陆的4名物理类的学生,全部是来自她.有多少人知道,这几年,她有70%的毕业生在国内外读研.&&
在她的毕业生中,有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11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张亚勤;有在新兴的量子通信领域与合作者共同发表的论文,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划时代巨作一起被《自然》杂志列为23篇物理学百年经典论文的潘建伟;有向中国公众推广Internet概念,中国Internet的缔造者张树新(毕业于化学系);有成为我国首名赴南极考察的本科生,国家南极科考队员尹雪斌.&&
她有着优秀的人才,她的科研成果同样令人惊叹.&&
在年的5年中,她在纳米科技领域被SCI(包括了世界上90%以上的重要的科技文献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论文达223篇,仅次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226篇),排名世界第二;她在SCI高影响因子区域被选用的论文连续两年名列全国高校榜首;她拥有中国高校中仅有的4个国家实验室当中的2个——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和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所有这些奇迹都是以中科大极高的成才率为标志的,而极高的成才率完全来自于她独树一帜的学风校风,完全精英化的教育模式和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她,不想追求有多大,她坚持一个原则:成为精品大学.&&
也许,很多东西是这样的.公众对大学的了解只是在一种人云亦云的想当然的层面上,很多的东西公众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就如SCI,《科学》,《自然》,有多少人知道它们的意义?在大学排名中,我很奇怪为什么那些机构不算一算人均指标?看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还算人均GDP呢.&&
不事张扬让她失去了很多让公众了解的机会.她的很多特色也不为人所知,当一些学校的转系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时,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她的转系的宽松方便,是全国之最.&&
虽然才短短的45年,但是在几代中科大人的努力下,她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氛围.她有着平等,民主,自由的风气,她强调的就是一种宽松,让学生自我发展.她的学生是最受老师宠爱的,都说她的学生被老师给宠坏了.博士生导师会给大一的本科生上课,暖气是先给学生装上,然后才是老师.她的优良学风是高校中最亮丽,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不要命的上中科大".这句话只有你来到这儿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也正因为这样,她的学生有了深厚的基础.&&
位于合肥的她少了很多尘世的浮华,多了一份宁静.她,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毕竟,上大学不是游山玩水,大学的日子是应该好好读书的时光.是的,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其他大学那么好的就业机会,但是随后他们的职业发展却犹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在大学几年中,她给每一位学子深深地烙上了中科大的烙印.&&
历经波折,她却风采依旧.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科大人去创造一个又一个不为公众所知的奇迹!
馆藏&21657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大计算机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