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三本院校机构代码,想和就业指导方面的机构合作,有吗?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登录/注册
您可以从小木虫客户端获取VIP通行码,无需登录继续浏览
STEP1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新版客户端
(已安装客户端用户请无视)
STEP2登录页面下方获取VIP通行码
VIP通行码: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发送邮件至: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MuCh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我想问问二本和三本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是专科,本科 211以及以上
学费的差别,一个是千,一个是万。
引用61楼 @ 发表的:完蛋了,你居然还高亮,这是确确实实的误导人。一本二本没有大的区别,都是本科。但二本、三本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学历证上写的就不一样,同一所大学,二本学生的毕业证写AA大学,三本会写AA大学某某学院。譬如: &贵州大学、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说别人误导的同时自己也在误导别人……
引用155楼 @ 发表的:怎么说???歧视啊....
在宁波,我还真没发现二本和三本招聘有什么大的差别,除非985级别的或者宁大这样的本土大学有优势以外
你们说的3本到底要读几年?是不是以前的所谓大专?还是三本下面还有专科学校?
引用2楼 @ 发表的:除了学费死贵之外没有根本上的差别逗呢吧,现在很多省直事业单位明确要求二类本科的,银行、事业单位这样的要求很多。
引用47楼 @ 发表的:说区别很大的都是二本的说没啥区别的高考也就400来分,太低了..
引用103楼 @ 发表的:二本三本都是学院,别贴金了,一本才是学校,武汉一堆学院,一本才是某某校我中南民族大学,就是二本啊,毕业证也不会写某某学院啊
二本三本说区别也没区别,但好企业不会来二三本校招………
引用60楼 @ 发表的:你这不是废话?能上二本不上,会去上三本?嫌自己钱太多?我高中同学认定了某个专科学校要比二本好,义无反顾去了,希望他是对的吧
本科与专科的区别,一些职位上来就要求本科
引用96楼 @ 发表的:是本质不同,明眼的人事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有的公司招聘时会表明只要一本、二本毕业生。没见过,只见过三档,985211,本科及以上 ,专科及以上
我作为上海人,高考十几年了已经,老实说我直到最近才知道有三本这回事,上海一直只有一本和二本啊,至于你们说的民办院校算3本?我那时候杉达学院什么的都算二本啊……从来没听到过有三本
引用155楼 @ 发表的:怎么说???尤其复试的时候 会有很大偏见的
我就说一点。现在有不少事业单位招聘虽然写的是(本科学历以上),但资格审查的时候,三本的是直接不要的,也就是说三本的连考试的资格都没。别说我歧视,这是一个现实。
三本就是专科
广东这边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还有北理珠都很不错,好像都不分二本三本了,而且感觉比一些以前的二本什么嘉应学院好多
我以为,好二本和三本差别大,好三本和普通二本差别不大。
引用61楼 @ 发表的:完蛋了,你居然还高亮,这是确确实实的误导人。一本二本没有大的区别,都是本科。但二本、三本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学历证上写的就不一样,同一所大学,二本学生的毕业证写AA大学,三本会写AA大学某某学院。譬如: &贵州大学、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我的学校是2本 上面也是写着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324人参加团购328.00元&699.00元
509人参加团购385.00元&999.00元
81人参加团购226.00元&369.00元
84人参加团购98.00元&599.00元
79人参加团购99.00元&299.00元
281人参加团购299.00元&599.00元
377人参加团购288.00元&849.00元
205人参加团购129.00元&299.00元
330人参加团购256.00元&1099.00元
248人参加团购189.00元&399.00元
567人参加团购299.00元&969.00元
267人参加团购149.00元&299.00元二三本学生实习遭歧视 只能卖苦力_为您服务教育网
              
推荐:      阅读:
热点推荐:    
专题:         
:          
           
  您当前位置:>&>
>&二三本学生实习遭歧视 只能卖苦力
二三本学生实习遭歧视 只能卖苦力
        中国青年报
  □面对985、211等高校学生的“有形”竞争和对二三本院校的“无形”歧视,想找一个实习岗位“难”,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更是“难上加难”
  □想想真觉得害怕,连实习都会给我们竖起一道门槛,以后如何咸鱼翻生
  □他们口口声声说着高考要改革,不能一考定终身,但现实中人们还是在用高考成绩当标杆
  今年寒假,张涵终于有了一份“像样儿”的实习工作。
  对于这个来自河北一所二本院校的大四学生来说,毕业实习能进入北京一家中型企业做行政助理着实不易。此前的假期,她曾两次来到北京寻找实习机会,可结果都难以接受――没有一家“正规单位”抛出橄榄枝。就连这次毕业实习,还是姐姐的朋友托关系“走了后门”的。
  相比之下,姐姐的经历令她羡慕不已。张涵的姐姐毕业于北京一所211高校,大学期间曾在两家市级媒体和1家知名的公关公司实习过。而姐姐大学同学的实习经历更是“高大上”――中央级媒体、国家部委直属单位、全球十大公关公司……在张涵眼里,这些单位都是遥不可及的。
  “为什么找不到一个‘正规’的单位实习?”无数次投简历和面试的经历告诉张涵,“我们的‘娘校’太不给力。”
  求职就业遇到“院校歧视”、考重点大学研究生“翻身”的通道越来越窄……这些早已被师兄师姐挂在嘴边、属于二三本高校学生的“痛”她早已心知肚明。可让她意外的是,如今,就连找个“像样儿”的实习岗位也会撞上这堵“歧视墙”,更别提像姐姐一样,找一个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
  实习难,找个“对口”的实习难上加难
  在每一次投简历、面试的过程中,张涵都会被问到一个像是用人单位“串通好的”问题:“你学校是二本吧?”甚至有面试官脱口而出:“你这什么学校啊?”“这学校在哪里,怎么没听说过?”……
  接下来的问答可想而知。稍有耐心的,再多问个诸如“以前都在哪儿实习”之类的问题敷衍一下,而没耐心的直接一句“知道了,谢谢你”,便把简历放到一旁。可结果都是一样:没有回复的“等待”。
  张涵很郁闷:从上大学第一天起,老师就不断强调“实践很重要”,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辅导员告诉她,既然学历起点比不上重点高校学生,就一定要多实习多实践,“特别是去大城市、大公司开眼界、练实操”,不然,“就只能宅在自习室学习,争取考到985、211大学读研究生。”
  可当“张涵们”鼓起勇气往外闯时,才发现那堵“歧视墙”无形又坚硬地立在眼前,“想要通过实习打翻身仗,哪那么容易?”
  更让张涵感到无力的,是一些大企业、大单位甚至在实习生招聘要求里都会明确提到“限211、985高校学生”“限一本统招应届毕业生”……
  王寒来自武汉一所二本高校,和张涵一样,他发现,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几乎不可能。今年寒假,他所在的班级里,没有一个同学找到了“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有一个男生去了工厂剥橘子,还有女生进了达利园干包装工”。
  在他看来,自己所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个“尴尬的工科专业”,“甚至在武汉都不知道会有哪些公司需要我们”。此前,他也曾去过工厂实习,被要求在流水线上“手拧螺丝”,“要知道现在早就电子化了,这种工作简直是折磨我们”。学历、专业带来的挫败感一直困扰着他,“一头扎进社会才发现自己毫无出路,只能继续往上读”。
  就读于湖北一所二本大学的王怡是翻译专业的大二学生,她的大多数同学能找到的“实习”无非是在培训机构当老师。而同样的专业,换到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流大学里,国家级会议、大型活动等同声传译的实习机会常常主动“找上门”,而这些,王怡“想都不敢想”。
  用她的话来说,一个因高考失利而身处二本或三本院校的学生,经过无数拒绝与刁难才有机会获得一个中小型企业的实习机会。而一个身处985或211高校的学生,连校门都不用出,就可以轻易拿到大型国有企业或者世界500强的实习机会。
  在她眼里,在当今社会,面对985、211等高校学生的“有形”竞争和对二三本院校的“无形”歧视,想找一个实习岗位“难”,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更是“难上加难”。
  实习成了打工兼职,卖苦力能“长知识”吗
  两次假期来到北京,张涵都没有找到与其所学的管理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四处海投简历的她,找到的几乎都是销售、导购等兼职工作。
  无奈之下,她只好选择了一个工资相对较高、工作较为体面的“兼职”――在一家快餐店点餐收银。
  “许多二三本学校学生的实习其实就是兼职,在肯德基麦当劳收银、上街发传单……如果学校在二三线城市,就更没资源了,几乎都是做家教,也只有家教可以做。”张涵有些疑惑,“兼职”和“实习”能一样吗?
  徐昕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贵州一所三本大学里,许多学生的“专业实习”与专业本身毫不相干,甚至从未有过“专业实习”。以他所在的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全班约40个人,在学校要求的大四毕业实习中,几乎所有人都是“托关系”找人盖章。而大学期间学生们的“实践”经历也几乎都是“兼职”,“找不到专业相关的工作,不如兼职打工,还可以赚一些‘零花钱’。”
  身边的朋友,有的会去咖啡馆当服务生,有的去商场超市收银,还有的甚至去街上发传单……当徐昕通过父亲关系找到一家商业银行去实习时,室友还嘲笑他:“何必呢?还不是给别人打杂,真的让你‘坐柜’(当银行柜员)吗?”甚至开玩笑称,“其实,在超市收银不也和‘财务管理’专业对口吗?”
  北京一家中央媒体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发现一个现象:不少“非名校”学生的简历中,实习经历一栏几乎没有“专业”实习,取而代之的是广告公司销售、培训机构助教等,甚至有同学把献血也写进去。“我后来一问才知道,其实广告公司销售就是发传单、培训机构助教就是当家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辅导员张帆也发现,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确实很难找。不少同学最后会选择在自己平时兼职和打工的地方实习,“起码占到50%”。
  前不久,王怡还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某三本学校要求全校2000余名学生前往一家企业工厂进行两个月“实习”。而所谓“实习”,“说白了就是假期工”。在她看来,“或许我们无法到大城市的高平台去锻炼,但如果只是‘卖苦力’打工兼职,那实习还有什么意义?能‘长知识’吗?以后找工作,人家会认可这些经历吗?”
  “虽然难找,但还是应该去尽力找。”北京一所三本高校的教师裴少岩表示,他不主张学生用兼职来替代实习。“这样的岗位对学生不会有太多专业技能上的锻炼,虽然可以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但这在大一大二就可以通过兼职做到,经过近4年的专业学习之后还去做兼职,是对之前学习的浪费。”
  “歧视墙”推不倒,二三本院校学生如何咸鱼“翻生”
  王怡不否认,与名校学生相比,二三本院校的学生在专业技能、视野、知识面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可她不理解的是,为何现在连实习也会遭受“歧视”?
  当年高考失利后,妈妈安慰她说,要相信“能力比学历重要”,但当放弃复读选择了二本院校后,她却悲哀地发现,“连实习的机会都没有,去哪里锻炼能力?”
  在王怡周围,能够依靠自身能力获得和名校学生相等的实习机会、平台的学生太少,除非老师和父母有人脉。
  然而,这群或通过自身努力、或通过人脉推荐找到实习岗位的“幸运者”,在和名校学生站到了同一个平台上后,往往又会遭遇现实带来的沉重一击。
  湖北科技学院的陈晨就是“幸运者”之一。在今年毕业实习之前,他已经有多次在本地各类媒体实习的经历了,“大都是学校老师推荐的”。
  尽管如此,二本院校的出身依然不可避免地给他带来烦恼,他自嘲地称自己来自“第三世界院校”。“大二暑假曾在一家媒体的记者站实习,记者们都喜欢带武大、华科的学生外出采访,我们这些第三世界院校的都是坐冷板凳的后备军,人手不够了才想到你,平常都在打字吹空调加收稿子”。
  有企业的HR质疑,二三本院校学生自身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更高的平台?对此,一个二本院校的女生回答说:很多人否定了我们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可能性。“他们口口声声说着高考要改革,不能一考定终身,但现实中人们还是在用高考成绩当标杆。”
  这名女生告诉记者,学校的实习合作基地少得可怜,且都是本地的小企业,即使去了,也是“打酱油”。她靠自己的努力终于进入了北京一家知名企业实习,其间勤奋刻苦,得到了所在部门同事的认可,但当这家企业进行校园招聘时,她还是被拒之门外。“投简历的不仅有北大清华的,还有从国外名校回来的海归,我怎么争得过?”她说,“这是二三本院校学生的常态,他们必须不断去适应这种不被接受和不断努力也换不来收获的现状。”
  “想想真觉得害怕,连实习都会给我们竖起一道门槛,以后如何咸鱼翻生?”王怡说。
  和王怡一样,不少二三本院校学生都有一个疑问,“学历和能力,到底哪个更重要?”
  在裴少岩看来,这个已经被讨论了无数次的话题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如果抛开其他,只看这两个指标,当然能力比学历重要。”但对用人单位来说,在无法确定你的能力时,如果需要在这两者间作一个抉择,“他就选择了学历”。
  (诸葛亚寒 实习生 谢婷婷 杨雨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分享到:      
       
       
 ->  最新推荐
 ->  最新推荐
 ->  最新推荐
   家庭教育+幼儿教育+赏识教育
    为您服务教育网今日推荐
        
为您服务教育网――全心全意为中国教育免费服务(Copyright&  河北?衡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织机构方面的难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