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吗

我们总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其实我们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国外有一个短视频:一群大学新生在草地上准备开始一场比赛,老师对这些学生说:“在比赛开始前,我有几个要求,如果你符合要求,就向前走两步。如果不符合,就呆在原地不动。”“如果你们父母的婚姻持续到了现在,向前两步。”“如果你有机会得到私立学校教育,向前两步。”“如果你请过家教,向前两步。”“如果你从来不用担心手机欠费,向前两步。”“如果你从来不用和爸妈一起担心账单,向前两步。”……当所有要求说完之后,有人还在起跑线上一步没动,但也有人离终点只有40米了。这个时候,老师对学生们说:站在前面的人回头看一下,我说的每一个要求,和你们个人的能力都无关,也都和你做过的事无关,但你们却已经领先了这么多。随后,老师提高分贝喊到:“准备。”“跑。”排在最后起跑的孩子,尽管奋力奔跑、加速、追赶,但他们冲到队伍中间的时候,排在前面的孩子已经冲过了终点。但是也有排在前面的孩子,被后面的孩子给赶超了的。我们总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我们好像忘了,我们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人生不是一场800米的赛跑,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它不是单场的赛跑,而是一场接力赛,是几代人和几代人之间的接力赛。为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的是自己最好的全部;可是这些最好的全部放到世界这把标尺上,总是能丈量出一个排名来;在衣食起居上,那可能是我们的所有了。而孩子的三观建立,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学校素质教育的积累下;以及孩子天性喜爱的动画影视作品的影响中。父母大多时候会为孩子挑选最有营养的食物,最健康的布料服饰,甚至出国旅行丰富见识。尽自己所能选择当地最好的教育,不惜重金买下学区房,挤破脑袋面试名校。却往往忽视了最稀松平常的动画作品挑选上;那么,如何挑选适合思想未建立成熟的孩子观看的动画作品呢?基本符合以下三点的动画作品,父母就可以考虑。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渐包容多元文化的当下,每个人的三观都不同;有人提倡事事争第一,有人推崇淡如菊,生活方式的不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品德修养建设课。动画作品是围绕梦想、爱、勇气,还是一味恶搞捉弄引人发笑;在擅长模仿,并拼命吸收外界信息的成长阶段,孩子终长成参天大树或者歪脖子树,说不定就在动画作品的影响里养成。富有创造力且贴近生活;十分朴素的一句话。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因为看了影视剧,动画片模仿里面的角色言行,受到伤害的新闻。这些的背后,当然有父母的监管不足,但是另一部分就是选择一部健康、益智动画片可以协助做到的了;我们是希望孩子分不清现实和魔法?生活和童话?笔者有个好友,每天陪女儿看动物世界,看到小鹿被老虎叼走吃掉,就会和孩子说:你看,小鹿出门没有跟紧鹿妈妈,所以被老虎吃了。那么你以后出门应该怎么做呢?“跟着爸爸妈妈不乱跑。”看《冰雪奇缘》,会对孩子说,那是艾莎和安娜生活的世界,那个世界有魔法。但是我们生活的世界魔法是不允许随意使用的。每一个目标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去完成。引导孩子的思考能力。直接做到这一点的影视作品不多,反而我们常常能看到孩子盯着电视目不转睛,一脸呆滞。不管原本手上在做什么事情,都会保持原来的动作;仿佛被电视摄了魂魄一般。许多电视节目为了追求抓住观众眼球,使用快速画面转换,从而容易“过度刺激”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使他们无法适应现实世界的慢节奏,觉得现实“没劲”。随之就会导致孩子对生活上的很多事情集中不了注意力,比如阅读、上课等;毕竟成年人都有一定几率被洗脑,利用声音画面激荡起成年人的情绪,引导成年人顺从洗脑者的意向去行动。譬如传销。文末为大家附上干货;继去年《少年师爷》在央视一套首播大受欢迎之后,由浙江特立宙动画出品的《少年师爷之神秘大盗》、《少年师爷之断案传奇》将于在4月24日再次重磅登陆中央电视台,每周一到周五18:00—18:30,央视少儿动画剧场为全国小观众献上这一动漫盛宴。这已经是《少年师爷》第十一次登陆央视,堪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流之作。今年,央视少儿再次将《少年师爷》搬上荧幕,继续讲述关于“仁”、“义”、“礼”、“智”、“信”的中华智慧小故事。《少年师爷》创始人丁立清自从做动画起就认为:“少年儿童作为动漫的最主要受众,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但由于尚未形成独立的思想和辨别能力,需要家长和社会为其纯净的心灵构建保护墙。而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这样一座防护堡垒,它可以为孩子竖立一个行为榜样,引导孩子辨别真善美,在遇到外来暴力、恐怖文化入侵的时候,成为孩子们的心灵支柱。”
声明:凡本网注明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 2009 - 2017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浙新办[2001]19号浙ICP备号
地址:温州公园路日报大厦2110室
值班电话:0
瓯网客服: 1<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 ="var val = Number(jQuery(this).parent().children(':text').val()); if (isNaN(val) || val
1){val = 1;}window.location.href = '/520-520050-detail--0-__id__.html'.replace('__id__', val); ">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句最荼毒家长人心的话。
胖虎的春天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句最荼毒家长人心的话。
近来口碑上佳的印度电影有不少从《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都是一片叫好,评分不俗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这部4月4日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现在,又有一部印度神作诞生了,片名叫《起跑线》,这个译名可谓是相当传神。这是一部幽默讽刺剧,在搞笑中让人们去思考现实。我们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趣的是,看来很多印度人也认同这个观点。换言之,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印度虽然是与中国文化迥异的国家,但也认同这个观点。《起跑线》讲述的就是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拉吉(影片中的男主人)是月光集市一家高档服装店的老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妻子米图娘家家境优渥,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印度,会讲英语,受高等教育,就算是体面的上等人了,可是偏偏拉吉是裁缝出生,连单词都拼不出几个,即使现在住着豪宅,雇着女佣,在别人眼里也是上不了台面的暴发户。米图为此耿耿于怀,她的同学各个在社会上有头有脸,就她是土财主家的老婆,米图也知道拉吉是个好丈夫,就是”败“在他出身不好。所以她把希望都寄托在女儿皮雅身上,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全部。为了孩子的未来,当务之急是“上一所好学校”。这所好学校,代表着孩子不落人后的起跑线。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越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校,越是这场一年一度的择校比赛中竞争激烈的地方,一个入学名额的获取难度,远远超出这对夫妻的想象。他们采用生意人的解决方式。他们求神保佑。他们甚至铤而走险,不惜花重金找门路贿赂教育部门官员。总之,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择校比赛中,他们面对重重关卡勇于各种尝试,也手忙脚乱地制造出诸多笑料,甚至变得有些滑稽。但他们绝对不是“小丑”式的人物,回到初衷,无非是抱着一个极为朴实的愿望,“我只想我的孩子能被录取”。《起跑线》抓住了当代家长的这种心理,刻画了他们的良苦用心,同时又对造成这种心理的根源进行梳理探究,最终把矛头清晰地指向了教育。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呵呵,梁洛施儿子的起点,是大众孩子永远无法触摸的终点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自己啊。。。都是被商家忽悠的。。。
熊猫无毒装修网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想让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那就让自己的孩子是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吧,加油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我们小时候只有学校运动会上跑步时用白石灰画的起跑线-------很简单。。。没有现如今这么复杂,看不见的起跑线打孩子一生下来就牢牢的树立在父母的心田。。。觉得很坑!!!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我们被荼毒并乐此不疲着,这是典型的受虐心理,但当下的社会不都是这样吗?
1<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 ="var val = Number(jQuery(this).parent().children(':text').val()); if (isNaN(val) || val
1){val = 1;}window.location.href = '/520-520050-detail--0-__id__.html'.replace('__id__', val); ">
链接网址:
链接文字:
添加家在水印
不添加家在水印
支持一次选择9张图片上传(使用Ctrl、Shift选中);
支持jpg、png、gif,单张图片不超过10M,png不超过1M,gif不超过300K。
选 择 字 号
看不清? 请点击图片换图
大家都在看
(新房业务)
(二手房业务)
(家居装修业务)
(亲子教育业务)
(家在广告业务)为什么德国人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智力开发|起跑线|知识灌输_新浪育儿_新浪网
为什么德国人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1、不急不躁:在等待中孕育力量
  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
  德国小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
  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
  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
  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
  然而,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
  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
  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
  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师法自然:宪法禁止学前的知识灌输
  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
  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a、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b、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c、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其实,欧洲有关国家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3、静态花开: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人们或许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
  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
  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4、残酷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去“打拼”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措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驱势。某学者为了深入了解现在德国流行的“残酷教育”,走进了幼稚园。
  幼儿园是一座两层小楼。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草地、沙地、石头地……却没有看到国内常见的塑胶地。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
  我发现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却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顶多穿一件绒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裤或短裙。看着我大惊小怪的模样,陪同我的雅娜老师解释说:“幼儿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他们精力旺盛几乎可以用来发电。活动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的活泛性。”
  5、从不包办:给孩子独立探究的机会
  雅娜老师说:“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饿了,自己会主动吃的。格碧妮现在不会自己吃,下次就会了。”
  苏珊娜博士说:“孩子不会做的事,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以言语或者行为上的鼓励和暗示,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什么,也不包揽,因为那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帮他完成某些事,日后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缺乏创造性。”
  6、家庭成员:大人肯向孩子认错
  苏珊娜博士认为,家长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尽量多的爱而不是宠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家长要常把“对不起”、“请原谅”和“谢谢”之类的词挂在嘴边。
  由于得到父母的爱护和尊重,德国的小孩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购买什么样的家用电器、汽车,如何布置房间、处理家务等,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父母一起商讨,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
  7、人权保障:法律严禁父母唠叨
  在德国,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行入法律条款。
  一方面,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另一方面,严禁父母“唠叨、打骂或不爱子女”,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
  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
  8、尊重生命: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
  德国人抱孩子方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只胳膊上,红扑扑的小脸朝外,后背贴着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着,样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在瑟瑟的寒风中,“狠心”的家长不给小孩过多的遮盖,还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儿园。
  苏珊娜博士说:“德国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他们需要自然的生长环境,不可过于控制,给孩子留下尽量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如,抱孩子时孩子的脸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视野基本一样,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动,全身能充分地与阳光和空气接触,这样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环境,茁壮成长。”本文来自心理咨询师孙彩群的博客,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11-1 15:01
查看: 1045
本帖最后由 地引心力 于
16:30 编辑
一直以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众多家长激励自己的口号。有的家长在这句话的振奋之下,开始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征途,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辅导机构,实践着拔苗助长的理论。而有的家长因为这句话而恐慌、焦虑,早早断送了孩子的快乐童年,孩子到三四岁,他们家长就开始琢磨了:上哪个幼儿园?哪个小学?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学什么,就赶紧也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唯恐耽误了孩子。
其实,“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大部分家长不懂其中“起跑线”这三个字的正真含义。大多数家长都人为孩子的起跑线就是各种学习能力和各种艺术特长的提前教育,然后给年纪小小的孩子报了一大堆辅导班,也有些家长以为起跑线就是上好的小学好的初中,于是到处去搜寻哪所学校是好学校,对口的学区房有哪些,哪些楼盘带了双学区。通过这些方式为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自己的钱包瘪了,孩子也快累趴了。
这些家长对于“起跑线”的理解,可以说都是错误的,其实,正真的起跑线是家长们自己呀!
有句话说: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指的是,为孩子提供优秀的家庭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可以先不要忙着把孩子送往各个兴趣班辅导班,要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科学施教。要想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多学习,多阅读。提升自我,这才是孩子正真的起跑线,是帮助孩子跑赢人生这场漫长马拉松的重要一步。而不是让孩子小小年纪就认2000个汉字,熟背乘法口诀表,钢琴过了几级...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别让孩子输在家长的手上”。
大家想想,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思想意识觉醒,他们更需要的不是家长给他们报什么兴趣班,而是需要一个人生导师和精神上的知音。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11-2 13:37
最后起跑线永远是家长自己,不是培训机构或学校。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11-1 15:03
简单的说,就是孩子要学,家长也要学。。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7 小时
金币:1000
<em id="authorposton16-11-1 15:22
说的没错 父母才是孩子正真的起跑线!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30 小时
金币:1521
<em id="authorposton16-11-2 10:39
父母才是孩子正真的起跑线!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16 小时
金币:1086
<em id="authorposton16-11-2 10:53
想要教好孩子,首先要体现自己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7 小时
金币:1000
<em id="authorposton16-11-2 11:26
先提神自己,从放下手机开始!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7 小时
金币:1000
<em id="authorposton16-11-2 11:26
提升自己……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11-2 12:04
我就想着到时候也给我自己报培训班,哈哈哈哈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0 小时
金币:1752
<em id="authorposton16-11-2 13:51
要努力成为学习型的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11-2 16:09
最后起跑线永远是家长自己,不是培训机构或学校。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11-2 16:48
sunlihanwei 发表于
要努力成为学习型的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是的!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Powered by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文|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今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在成为最义正词严、最蛊惑人心的口号,制造着全社会和家长的集体恐慌。所有那些无情地威胁、压迫自己孩子的家长,都挥舞着这一长鞭。而起跑线还在不断往前移,已经从“小升初”移到幼儿园升小学了。
那么,孩子究竟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答案其实非常明确:没有一个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因为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只有对刘翔才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只有对短跑是重要的。
而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开始的时候早几步晚几步,早几圈晚几圈根本没有多大关系。在马拉松比赛中,前期的领跑者往往不是最终的胜利者。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孩子到三四岁家长就开始琢磨了:上哪个幼儿园、哪个小学,看别的小朋友都在学什么,赶紧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唯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出现了一大批“疯狂妈妈”,整天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唯恐耽误了孩子。
许多儿童过早透支了体力、精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少孩子累倒、病倒在起跑线上。有些“牛孩”似乎一时辉煌,但能否到达终点,还要画一个问号。上一所名校,小学、初中取得一个名次,并不是什么重要的成就,关键是看能否笑到最后,否则的话,他所谓的成功,不过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家长们面前有一些闪闪发光的成功典型——哈佛女孩、牛津男孩、郎朗,还有虎妈、狼爸之类,闹得每一个母亲心里痒痒的:为什么我不能培养一个郎朗?
可是,许多人不明白这样的道理。第一,为数极少的真正的天才是不可复制的。你让郎朗的爸爸再带一个试试,估计打死也成不了钢琴家!第二,没有一个儿童的成长经历是可以复制的。你让刘亦婷的母亲再带一个孩子看看,看还能不能上哈佛大学?
人的个体差异,是教育学的基本前提。过去一家有几个孩子,家长非常清楚,都是自己亲生的,同样的生长环境,每个却都不一样,五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长呢。老大憨厚,老二聪明,老三捣蛋,老四娇气,有的上学,有的当兵,有的做生意,各得其所。过去农村的老话,“一笼鸡有一个会叫就行了”,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上大学的。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再加上神童、虎妈的忽悠,许多家长丧失了判断力,以为只要自己尽力就可以创造奇迹,把孩子当作神童来培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职业、家庭生活,这其实是很可悲的。
即便对于那些金光闪闪、少年得志的“天才儿童”,也不妨说点“泄气话”,不妨了解他们的其他一些情况。
警惕“亚裔儿童”的教育奇迹
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出了一本《虎妈战歌》,高调宣传她教子的成功故事。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进入哈佛、耶鲁,亚裔儿童的教育奇迹一直是为人称道和关注的。
但是,凡事都有另外一面。国外有学者长期跟踪这一现象,不久前《中国教育报》有一篇长文,介绍了她的研究。
研究显示,亚裔儿童尽管取得高水平的学业成绩,但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却表现糟糕,父母对学业成绩的过度关注会造成年轻人抑郁和焦虑。据研究,15-24岁的亚裔美国妇女是所有种族中自杀率最高的。1996 年至2006 年10 年间,美国康奈尔大学共有21 名学生自杀,其中亚裔学生13 人,比例高达61.9%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亚裔比例比较高的大学,其本科生的自杀人数是同期美国校园平均自杀人数的3倍。
大量安静而努力工作着的亚裔青年人,承受着严重的抑郁和自杀念头的折磨,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没有能力处理好生活的压力、现实问题和人际关系。
为什么亚裔孩子这个问题特别突出?研究者说: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过程去寻找自己,去发现自己的渴望和动机,并把这些内化为人格力量,形成“自我效能感”。
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必需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面临许多成人的问题,如友谊、恋爱、志趣、独立,能否成功地处理这些问题,有赖于从儿时形成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在交往、玩耍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理解和处理人际差异,等等。
而“虎妈”们则在这个地方“抄了近道”。从小被过度操控、严厉管制的儿童,往往缺乏自信、自尊感和社交技巧,依赖成性或者自我压抑,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崩溃。因此,作者写道:“对每一个中国式家教创造的奇迹,我们都要耐心地等待后续章节的展开,看这种成功能够持续多久。”(参看2011 年3月3日《中国教育报》蒋佩文的《亚裔学生学业成功背后的代价》)
除了“虎妈”,还有“虎妻”。不久前,新泽西的一对华人夫妻之间发生了“铊杀案”。39 岁的王晓晔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纽约从事IT 业,身体不适入院后医生束手无策,后来发现他的症状和当年清华的“朱令铊中毒”症状非常相似,最后果然确诊为铊中毒,但为时已晚。
他的妻子李天乐是北京大学毕业生,在某制药公司工作的化学家,被检方正式以谋杀罪指控。夫妇都是高科技精英,房子、车子、儿子齐全,已经实现了“美国梦”,过上了人们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但最终毁于一旦。为什么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多次发生类似恶性事件?
早在1991 年,北大毕业、在爱荷华大学读博士的卢刚,因为怀疑导师给他的推荐和评价有问题,枪杀了他的导师等6人。可以从这些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中发现部分原因。在他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只有单打独斗,唯我独尊,把同学当竞争对手,战胜别人。在这些“精英”的词典中,是很少有合作、宽容、妥协、人道这样的词汇的,没有人教给他们。
当然,这样极端的悲剧是少数;更多的是对青春和人生的浪费。看看陈女士的故事。她是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被誉为“神童”。她一直为保持这一形象而努力,最后不负众望,在美国读到生物化学的博士。然后,她把博士学位证书寄回给国内的父母,告诉他们,你们要求我做的我已经完成,现在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了。她毅然改行,从事电视主持人工作。她现在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主持人。她只是由于比较聪明,胜任学业不困难,就被视为神童,学习科学,这完全不是她自己的志向和喜好,但最后总算找回了自我。我觉得她是非常勇敢、非常幸运的。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命运,而是许多中国儿童的悲剧。有一个令人纳闷的现象,就是许多当年中国的神童、琴童、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后来都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中国从1985 年参加高中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生理科学竞赛,拿了许多大奖,最近这些年就像打羽毛球、乒乓球一样,金、银、铜牌全包。
问题是十几年之后,当年和中国学生同台竞技的外国学生,很多人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教授、专家。中国的这些天才学生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离开了当年拿金牌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这些领域。他们到哪里去了?
当他们能够选择的时候,他们选择了逃离,去学经济、金融,到华尔街去了。因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根本就不是他们真正的爱好,只不过是高考加分的“敲门砖”。音乐神童也是类似的情况,学钢琴、小提琴的,当年的这些神童应该成为“大家”了,可是很少,绝大多数默默无闻。
少年聪慧没有带来人生新的辉煌,而是过早到达了人生的顶点,没有后来了。和不少科技英才一样,对于许多琴童,学习音乐一开始就不是他的爱好,是他父母的爱好,是成名成家的愿望,是家长的虚荣心。
有多少状元可以成才?
所以,我对神童、状元这些蛊惑人心的教育成就,从来就不迷信,一直不太看好。因为历史就是如此,杰出的历史人物基本不是状元,连进士也不多。
据查,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 年)正式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 年)废止科举的1300 年间,有案可稽、有名有姓的状元共计552 人(也有649人、674人之说),但真正留名青史的,区区数人而已。
有人称知名者仅两人,武状元为唐代的郭子仪,文状元为宋代的文天祥。其实晚清也有一些名状元,如一代帝师翁同龢、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孙家鼐、“状元资本家”张謇等。但绝大多数状元湮没无闻,是基本事实。
安徽省休宁县是中国的“第一状元县”,我去参观过。由宋及清,休宁共产生了19 名状元,的确不少,当地正在大力开发“状元文化”。可惜的是,无一知名,也说不上对社会、历史有什么样的贡献,无非做了一个大官。他们的真正贡献,也许是为家乡留下了一批“状元及第”的徽派建筑。
当代的“状元”如何?一个调查提供了实证数据。《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调查到的高考状元共653 人,占 年状元总数的98% 。基本评价是“考场优秀,职场平庸”。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1)女状元约占51.45% ,男状元约占48.55% ,女性占比上升迅猛。
(2)北大和清华是高考状元就读的“首选”,经济管理专业是状元的“最爱”。
(3)近四成的高考状元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
(4)选择在学界工作的状元最多,约占两成;其次是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部分选择自主创业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部分从事证券金融、媒体工作。
(5)高考状元毕业后“能见度”偏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远低于“社会预期”。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在目前我国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难觅高考状元的身影。
我们的日常经验也是如此,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士,不要说状元了,连清华、北大毕业的都很少。为什么无论古代还是当代,状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优秀?当然,并不是说他们是蠢才,不是“文革”中说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而是考试本身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选拔出的是最善于考试的人,书本知识掌握最好的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是那种循规蹈矩的“规范型”人才,可以当会计师、大管家、总经理,但不是具有创造性、开拓型的人才,干不出别开生面、不同凡响的事。
超越狭义的“成功”
所以,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对孩子的教育,亟待拨乱反正,恢复常识,澄清那些蛊惑人心的炒作。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视为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呢?不是100 分,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是性格,是兴趣和个性、意志力、健康的身体,等等,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能够让人终身受益的。
(一)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里,刻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今天,我们可以明确地说,教育的真谛,就是每个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而不是打造成统一规格的人才。当我们说每个人都能成才、做最好的自己时,它的教育学的前提就是人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最喜爱、最能发挥自己所长的事,才能够学好、做好。因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
(二)情商大于智商,性格决定命运
回顾许多人的成长道路,就会发现青少年时的学习成绩其实没有那么重要。许多优秀人物大多不是考试的优胜者,中外皆然。
什么叫性格决定命运?来看看林肯的故事吧。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多次竞选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因为他没有放弃,最后走进了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三)历经磨难、大器晚成是主流
中国人太迷信早培、速成,提前教育,急不可耐。其实,所谓的神童、早慧儿童,不过是在少年时露出了光彩。如果没有恰当的培养,往往难成大气候。郭沫若说过,家乡历来有这样的民谣:“10 岁的神童,20 岁的才子,30 岁的普通人,40 岁的老而不死。”这样的人到40 岁时就招人讨厌了。
有人比较中西在教育上的区别:中国人喜欢传颂孔融3岁让梨、司马光7岁砸缸、曹冲和曹植等神童故事;美国人则喜欢说爱因斯坦首次投考大学名落孙山、爱迪生从小被认为是不堪造就的笨学生等大器晚成的故事。前者赞誉天资;后者鼓励多数,鼓励努力。
(四)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关于成功、成才,还需要明白:需要比较的是人生,而不是人生的某一阶段。5岁时的成就、8岁时的成绩、15岁的成绩,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包括少年班,别人18岁上大学,你15岁,很了不起吗?你25 岁、28 岁当教授,很了不起吗?这都没有什么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你能不能在你的人生中,为社会进步、为科学发现、为艺术、为文学,乃至为宗教做出独特的贡献,为人类文明增添什么,哪怕一道印记。
笑到最后,才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否则,高中时跳楼了,大学因病退学了……总之,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能走得更远,没有到达巅峰和终点,那是终身的遗憾!
(本文为杨东平教授原创,节选自杨东平教授新著《教育的重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5月)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中国盆景客户端以弘扬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艺,繁荣盆景事业为己任,
开阔视野,提升理念,结交朋友。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