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女性筛查乳腺癌早期筛查

为什么中国女人容易患乳腺癌?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中国女人为什么最可怜?因为除了洗衣服做饭带孩子外,还很容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的“头号杀手”。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乳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中死亡率增长最快的癌症,发病年龄也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中国主要城市10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增长了37%,死亡率增长了38.9%,农村死亡率增长了39.7%。相关资料显示,西方妇女乳腺癌的发病人数高峰期为50岁~55岁,但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年龄,要比西方女性小10岁。我们身边30多岁、40多岁患上乳腺癌的人的确很常见!
为什么中国女人最容易患乳腺癌?
1. 乳房太紧实!
女性乳房小反而更容易患乳腺癌?是的,你没有看错,胸大反而相对安全,因为脂肪多。而亚洲女性乳房的特点是脂肪少、腺体多,很容易发生乳腺癌。
脂肪少、腺体多的乳房,医学上叫“致密性乳腺”。致密性乳腺罹患乳腺癌的几率比非致密性高4~6倍。而中国女人,一半以上是致密性乳腺!难道就没法改变吗?对不起,专家说:“这是基因决定的,改变不了。”知道真相的我真是……
2. 姑娘你太胖!
外国人一般都有固定的健身时间,而中国女性好像除了买菜做饭、洗衣服带孩子,真的没有什么时间去运动。所以很多女性都有肥胖的问题。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与体重不变的女性相比,在18岁后体重增加了25kg的女性,其绝经后,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为1.45。与体重不变的女性相比,绝经后体重增加10kg的女性,其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1.18。
3. 生娃太晚!
据《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中发布的调查数据:没生过孩子的女性比生过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高2.5倍,35岁以上怀第一胎的女性则比20多岁怀孕生孩子的女性要高2倍多。也就是说,正常年龄段怀孕生子会大大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这因为乳腺腺体上皮的永久改变及乳腺细胞的改变与第一次妊娠有关。在妊娠期细胞分化后,上皮细胞变得周期更长,在这一时期允许DNA修复。
4. 不愿意喂娃……
中国很多年轻的妈妈为了保持身材,不愿意母乳喂养。或者由于工作关系,没法继续给孩子哺乳。
然而最近对30个国家的近50项研究的一项汇总分析显示,所有经产妇女每哺乳12个月,其乳腺癌发病风险总体降低4%。哺乳有两个主要生物学机制能引起保护性作用:一是哺乳可能导致乳腺上皮更进一步的分化终止——减少细胞恶变;二是延迟了妊娠后月经周期的恢复——减少内源性性激素对乳腺的刺激次数。
5. 8点后你还在吃吃吃!
日前,JAMA肿瘤分刊(JAMA Oncology)就登了这么一个相当有用的研究——晚上8点以后吃东西,对预防乳腺癌可是极为不妙的。研究发现,晚上八点之后还吃东西的人,乳腺癌复发几率比禁食时间长于13小时的患者要高36%。
中国女人如何才能预防乳腺癌?
中国女人这么可怜,如何才能防乳腺癌啊?咱们可以通过筛查早诊早治啊!!这十多年来,我们国家乳腺癌的死亡率上升明显。但同时期的美国,就通过早诊早治把乳腺癌死亡率降低了近35%,年均下降2%!美国80%的乳腺癌都是早期发现的。
1. 中国女人查乳腺首选超声
首先!中国女人筛查乳癌,首选超声、超声、超声!重要的事说三遍。因为超声普及度高,成像清晰,更适合中国女人的“致密性乳腺”。
2. 查完诊断一定要找超声专家
其次!查完超声,确诊请找超声专家,不要随便找个医生帮你看报告。不过请注意,超声专家一般不会在体检中心或者单位组织的体检出现……
超声便宜,哪都能做,但能给你看好超声结果的人就不好找了!记住,超声专家们一般不会去体检中心,而单位组织的体检,他们出现的几率也不会很大……(这是超声专家告诉我的,一般人我们不说)老老实实去挂个乳腺科的号,开个超声单做个检查吧!
来源: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jksb2013)
此内容已获授权
经邵逸夫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乳腺癌筛查要趁早!
底部请随手点赞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中国妇幼保健》2013年18期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
【摘要】:目的:掌握和了解我国乳腺癌筛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对策,探讨筛查方法。方法:采用乳腺临床检查、乳腺B超和钼靶X线筛查手段,并对体检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筛查参与率和知晓率不高,筛查方法有待改进。结论:贯彻落实国家乳腺癌筛查工作,普及乳腺癌相关知识,建立筛查网络和数据库,提高早诊早治率,减少乳腺疾病和乳腺癌的发生,做好一级和二级预防。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R737.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祖新;;[J];中国肿瘤;2010年06期
刘继红;李玉洁;;[J];中国肿瘤;2010年07期
何丹丹;方红;黄俊;郑莹;王春芳;龚杨明;柳光宇;翟连芳;曹莉莉;周洁;;[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年04期
冼康明;叶少芳;钟小英;王颀;许娟;;[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年03期
韩历丽;齐庆青;王朝;张月;董翠英;王连英;;[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3期
林毅;刘晓雁;陈前军;;[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胡崇珠;方志沂;;[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7年05期
王连英;丁辉;刘丽;邱立平;陶旻枫;;[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24期
李建梅;王维;魏月华;温瑞英;黄跃华;;[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8期
陈瑜;夏海鸥;Deborah O贾宏丽;邓薇;;[J];护理研究;2007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弘季;闫晔;杨振华;汪培山;陈可欣;;[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许红强;;[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魏慧娟;罗贤懋;杨湘平;;[A];中国营养学会首届微量元素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5年
高凤霞;王越;;[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侯晓薇;;[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杨家祥;刘晓渝;彭玉梅;向前;孙世良;李健;唐新生;;[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徐瑞;杨玉芳;何洪涛;宋如满;杨万桐;张淑谨;;[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姬香魁;刘世刚;董守义;张杏茹;;[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朱雄增;曾郁;杨文涛;朱雄增;;[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钱明山;;[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 刘荫华;[N];健康时报;2009年
程守勤;[N];健康报;2006年
张忠霞;[N];医药经济报;2007年
范杉珊;[N];华兴时报;2008年
刘涓;[N];大众卫生报;2008年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副主任医师 廖宁博士 采写: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张玲玲;[N];广东科技报;2009年
海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乳癌科
江泽飞;[N];健康报;2009年
班玮;[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华凌;[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施俊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张子豹;[D];复旦大学;2003年
孙涛;[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何山;[D];苏州大学;2005年
郭会芹;[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鲍慧铮;[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黄家君;[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谢娟;[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李惠翔;[D];郑州大学;2003年
韩定芬;[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中林;[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陈晋;[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何本夫;[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史爱学;[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柯红;[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张振武;[D];郑州大学;2004年
官静;[D];武汉大学;2004年
郑雅娟;[D];浙江大学;2005年
吴雪花;[D];浙江大学;2005年
石璟;[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我国乳腺癌筛查仍不够规范_网易新闻
我国乳腺癌筛查仍不够规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快报记者 梁瑜在过去的10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增长,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指出,乳腺癌高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专家指出,乳腺癌死亡率下降在我国表现不明显,这与乳腺癌增加速度太快、筛查不规范和综合治疗规范化不足等因素有关。中国女性致密型乳房更适合用超声检查据今年发布的《2012全球癌症统计》,乳腺癌筛查的普及是乳腺癌在欧美国家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欧美国家,X线乳腺照相(包括钼靶X射线检查)是主要的乳腺筛查方法。然而中国和欧美国家之间在社会经济水平和流行病学数据都存在明显差异,包括乳腺癌发病年龄较早、乳腺癌筛查比例较低、诊断延迟、资源不足、对乳腺癌认识的缺乏等;同时,中国女性乳腺普遍呈致密型,欧美国家采用的X线乳腺照相为主要手段的乳腺癌筛查模式并不适合在我国大规模推广,中国女性需要更有针对性的乳腺筛查方法。“患乳腺癌的风险是脂肪型乳房的4-6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少明博士指出,中国女性的致密型乳房更适合用超声检查。目前我国乳腺癌筛查不够规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李安华教授指出,超声在我国乳腺癌筛查路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的独特作用。“然而现在对乳腺癌的筛查还不够规范。”李安华指出,不同医院对乳腺癌有不同的治疗建议,没有完全按指南来做;现在所有乳腺体检做的都是手动超声,因为使用的仪器水平不同,有的仪器档次较低,检查水平也参差不齐,超声医生检查的工作量太大,这些原因都导致乳腺癌漏诊率高;各种检查手段没有结合使用,有的单位体检只照B超,不用X线,更不用MR,而实际上,触诊、超声检查、X线乳腺照相三种筛查手段,是应该结合使用的;现在多数的B超设备太依赖B超医生个人技术,多扫少扫可造成不同后果,需要规范化培训;一些体检中心的医生都是从一线退休的医生或只培训了两三个月的小医院转到体检中心的医生,与3-5年年资的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相比,更有可能造成高漏诊和假阳性率。她认为,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US)技术可成像再读取,甚至可能通过技师,让自动操作的B超设备运作起来,成像后超声专家可专门进行专业读片,这可使漏诊率、假阳性率大大降低。将开展筛查方式的人群 随机对照研究
李安华认为,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US)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诊断的效果如何,需要以人群为基础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为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新华医院、杭州第一医院与天津肿瘤医院联合GE医疗,启动了“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US)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诊断多中心研究”项目。该项目将首先通过五家合作医院,收集ABUS超声乳腺检查试点样本数据,定性ABUS技术对乳腺癌筛查的诊断效能,进而通过全国范围上万例的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科学评估以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US)技术乳腺超声检查为主要手段的乳腺癌筛查“中国模式”对降低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性。
(原标题:我国乳腺癌筛查仍不够规范)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_王Z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_王Z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钼靶、B 超、核磁共振,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女性筛查乳腺癌?-ZAKER新闻
近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了一个关于女性高发肿瘤防治的大型筛查项目。该项目负责人沈天宇介绍,本次由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廖宁教授为广东省专家组组长负责牵头,整合广东省内共十六家三甲医院,组建以乳腺科、放射科专家为主的工作组,搭建大数据平台,开展适合我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手段的科学研究。据了解,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普遍开展大规模的乳腺癌筛查,以钼靶为首选的筛查手段,B 超、MRI 均为辅助手段,筛查率达到 68%。在我国,由于人群分布广泛、器材设备缺乏、医疗保险未覆盖等一系列原因,至今未开展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乳腺癌筛查。目前在广东,多数三甲医院参考欧美发达国家乳腺癌筛查的模式,采用钼靶 +B 超联合进行筛查,一来费用低(约 200 元),二来检查无创,方便快捷。但是,随着临床和影像科医生众多的病例积累后却发现一些问题。到底采用什么样的乳腺癌筛查方式才是最适合我国女性呢?三项检查筛乳癌各有优缺点为什么欧美国家乳腺癌筛查会首选钼靶?这与她们的乳腺组织特点密切相关。廖宁解释,欧美女性的脂肪占乳腺比例大,乳腺组织相对疏松,约有 40% 为致密乳腺。统计数据显示,她们应用钼靶筛查,灵敏度、特异性均超过 85%。但是,东西方人种差异较大。廖宁说,我国女性腺体占乳腺比例大,乳腺组织多致密,致密乳腺比例大于 50%,一旦遇到致密性乳腺,在钼靶下观察不佳,而 B 超检查的主观性很强,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一些经验丰富的医生看得清晰,而经验不丰富的医生可能就会漏诊。所以,到底选择什么样的筛查的方式,对于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显得格外迫切。据专家介绍,钼靶、B 超和 MRI(核磁共振)是我国女性用于检测乳腺癌比较常见的项目,其各有优缺点:钼靶优点: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钙化迹象,在这方面比 B 超更有效。缺点:脂肪在钼靶看是黑色,腺体及钙化都是白色。当乳腺的脂肪少、腺体多时,在钼靶下看,以白色居多,病变就不易被发现。B 超优点:可以发现 0.5cm 以内的肿物,对囊实性肿物的辨别力更强,且层次显示清楚,定位较准。B 超比较适合高致密乳腺。缺点:诊断结果与医生的经验相关,主观性强。MRI优点:核磁共振检查对超声、钼靶看不到的微小肿瘤敏感性更高。缺点:虽然 " 物美 " 但却价不廉。而且为了看得更清楚,需要往乳腺中注射造影剂,属于微创的检查方式。大数据 寻找最适合的筛查手段据记者了解,本次研究将会收集 16 家医院的乳腺中心既往的钼靶摄片,对摄片进行质量评分。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对我国三甲医院钼靶社评合格率作出评价,同时还统计我国女性致密乳腺的比例。廖宁介绍,预计从今年 4 月至 2019 年 7 月,选取各中心约一万名 40 岁以上、致密的乳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逐一做钼靶、B 超和 MRI 这三项检查,如果任意一个检查发现异常(BI-RADS 分类在 5 级以上,高度怀疑恶性)则需要做活检明确诊断。最后,项目将运用大数据找到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使我国女性健康获益,最适合我国女性的乳腺癌筛查手段。 ( 记者 张华 )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合肥网昨天
中国海军网昨天
观察者网6小时前
环球网8小时前
环球网9小时前
观察者网10小时前
央广网1小时前
南方+4小时前
央广网4小时前
中新网5小时前
中新网6小时前
南方+8小时前
南方+10小时前
封面新闻10小时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筛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