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翊宝上班有重庆政府补贴贴?这是招聘方给我说的,做满18天说重庆政府补贴贴1500元,我就想问问这是不是真的

老板说公司要再招还说夏天有补贴,意思是想招新员工替代老员工还是怕老员工跑路?_百度知道
老板说公司要再招还说夏天有补贴,意思是想招新员工替代老员工还是怕老员工跑路?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公司内部已经满员,老板却还要招人,那就是想以新换旧了……如果公司内部人手不足,老板招人就很正常了。另外,他说有补贴,这显然是不想有人跑路……
采纳率:94%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免费快速咨询,获得专业律师解答!
当前律师在线 5244 人今日律师解答 14657 条
免费法律咨询,多年执业经验律师为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其他类似咨询事项查询:
12333在线咨询来信办理
部、省厅各市人社网
市(县)、区人社网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南方都市报》就地方政府吸引人才的补贴政策对我的采访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李俊慧。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按:今天(日)《南方都市报》发表了就地方政府吸引人才出台的补贴政策对我的采访,原稿如下。
  南方都市报:最近成都、长沙等城市之后,纷纷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以落户、住房补贴、直接补贴、租房补贴和生活补贴等方式吸引人才,你怎么看这种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吸引人才的政策?
  李俊慧:其实不止成都、长沙这些二线城市,很多城市都出台过类似的人才引进政策,比如深圳。甚至一些三线城市,比如佛山也出台过。标准基本上都是以文凭、职称或某些头衔来确定人才标准,并给予各种补贴,不单单有上面列举的各种住房、收入的货币补贴,还包括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安排的非货币福利等。
  地方政府这种吸引人才的政策其实是在模仿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一些做法。像格力就拿出一部分钱,企业自己盖房子,然后以便宜的价格租给员工。一些高校也会给引进的博士、硕士金额不一的安家费等。城市竞争力由产业的竞争力决定,产业的竞争力由产业之内的一家家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的,而企业又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所以细究下去,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其实是取决于在这个城市里工作的人的竞争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城市竞争力而设法想吸引高素质、高租值的人才,这个大方向本身是正确的。但具体的做法,却值得商榷。地方政府模仿企业吸引人才而给予各种货币补贴、非货币福利的优惠政策,可是企业这么做是合适的,地方政府这么做却就未必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历文凭、职称和某些头衔来度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这量度真的可靠吗?高学历能直接反映的,只是一个人擅长读书,擅长考试,却未必真的就是“人才”。以IT业为例,阿里巴巴的高考都考了几次,数学甚至不及格。腾讯的毕业于深圳大学,并不是名牌高校。试想一下,若当年杭州和深圳有类似于今天那样的根据学历发补贴的人才政策,显然他们根本不可能享受到这些财政补贴,但事实证明他们无疑都是顶尖人才。百度的是“海龟”,是最符合现在这些城市推出的吸引人才优惠政策中所定义的“人才”,但当年吸引他回国创业的原因是中国的经济自由的环境和市场方兴未艾的吸引力,而不是为了享受什么政府补贴。
  由于以学历文凭、职称或某些头衔来度量人才有可能会带来“失真”的问题,所以政府用这种方式来吸引人才,后果将是这些财政补贴只是打了水漂,白花了。但其实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也是用这种看学历文凭、职称或某些头衔来度量来应聘的人是否人才的呀。如果用这种度量方式会失真,为什么企业却可以用呢?根源在于政府辨别“人才”的讯息费用远远高于企业。确实,企业招聘员工最初也是先看学历文凭,以学历来量度“人才”,也会出现对这些人才的鉴定错误、定价错误。如马云在求职时也屡屡碰壁:应聘大酒店失败,应聘肯德基也失败。但关键在于企业的出错如果不是漏看了人才,而是把“高分低能”的“伪人才”招进来,那么它们在使用这些“人才”的过程中,很快就会发现真相。因为企业直接使用着人才,人才对企业的贡献有多大,这方面的信息费用很快就能降低,企业就可以及时地进行调整,不是“人才”或“人才”的质量较低,名不副实的,企业会下调其工资,甚至是索性开除解雇。
  也就是说,企业通过亲自使用,就能容易地辨别招入的员工是不是“人才”,并很容易调整人才的“价格”。前者意味着企业辨别人才的信息费用低;后者意味着企业即使一时出错,纠错的交易费用也比较低。相比之下,政府在这两方面的费用都远远高于企业,因为它不直接使用招入的人才,即辨别人才的信息费用高;而即使它能发现引入的“人才”名不副实,它也难以调整纠错。这都会带来财政补贴资金的巨大“浪费”。  南方都市报:深圳前海地区为引入人才,实行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15%”的先行先试政策,这是否是一种更好的人才引入办法?
  李俊慧:所谓“双15%”的政策,是指符合产业优惠目录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缴纳,同时制定实施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办法,通过薪酬、职务等市场化方式认定人才,对境外人才缴纳的个税超过15%的部分给予补贴。前海的做法相比成都、长沙,有一个好处是利用了市场机制来协助政府鉴别一个人是不是“人才”。
  在这种所得税优惠政策中,也制定认定“人才”的标准,但政府没有给予直接的货币或非货币补贴,而是由企业来甄别,再进行税收减免的补贴。众所周知,个人所得税是累进的,收入超过15%税率的人肯定是高收入人群,而这高收入是企业或市场给予他们的。也就是说,这类人是企业或市场认定为“人才”的,是经过市场竞争来定价的,被证明是高质量的或名副其实的“人才”。在市场甄别过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再给予个人所得税减免的补贴,降低其在该城市工作生活的成本,这样准确度会高很多,可以减少不少“浪费”。而个人所得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比也比较低,对财政造成的负担也比较轻。所以,我认为前海的这种所得税优惠政策相比成都、长沙的做法要好一些。
  其实之前深圳也出台过给高端人才分配房子的优惠政策,最后却造成了一个悖论,那就是能免费得到政府住房的是马化腾这一类“高端人才”!也就是说,若真正是“高端人才”,他从市场或企业获得的收入早就已经是很高的,这本来就是市场竞争、市场定价的应有之意。若政府再对这些“高端人才”进行财政补贴,反而是造成了一种“劫贫济富”的效果。因为财政补贴来自税收,来自各个阶层的纳税人,把他们的收入征上来去,补助的却是超级富豪马化腾,这不是典型的“劫贫济富”吗?
  由此可见,若市场已经认定一个人是“人才”了,自然会对其进行合理定价,人才的质量越高,收入越高,是根本不需要财政补贴的。
  而且,只要有财政补贴,无论是直接的货币补贴、税收减免,还是非货币的给予住房等优惠,都难免会招来套取财政补贴的行为。比如一些“高端人才“并未到深圳工作,未对深圳的城市整体产出做出贡献,却通过挂靠在深圳的某家企业里来套取这所得税的优惠。其实不仅仅是人才政策,很多政府的产业政策,例如以前对家电企业的节能补贴、以旧换新的补贴、家电下乡的补贴等,都出现过这类“骗补”的现象。
  南方都市报:是的,近年来各地为支持“双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而采用了不同程度的财政补贴政策,但也暴露了不少“材料公司”骗补的现象。甚至一些高新技术开发区云集了大批这类“材料公司”。
  李俊慧:最近媒体曝光的就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大规模“骗补”现象。相关部门为此已经调整了补贴政策,提高能获得补贴资格的门槛。但提高补贴门槛就会带来上述的“马化腾悖论”,虽然可以防止大量的骗补企业的进来,但最后获得补贴的企业是原本就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是没有必要再靠政府补贴生存的企业。这样,政府的补贴政策面临着这么一个“两难”的局面:如果补贴是“普惠”的,门槛很低,只要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都获得,就会引来大量目的只是“骗补”而根本不是真的想发展这一行业的骗子企业。但如果补贴的门槛很高,已经在这一行业里发展得很好、很成熟的企业才能得到补贴,就会出现“劫贫济富”补贴“马化腾”的悖论。
  实际上,看看IT行业的状况就知道,我国在网领域的企业,已经显现出超越、领先全球的趋势了。但这些企业(如代表的BAT),在它们最初的创业阶段,哪有享受过政府补贴?它们的强大是在市场中搏杀出来的。当然,一将功成万骨枯,今天的成功者都是在无数同行倒下的血迹中走出来的。
  高新技术产业就是这样竞争残酷、风险极高,往往是99%的企业死掉,只有1%的企业最后活下来成功了。极少数的企业看准了技术发展的趋势,找对了商业模式,成功地降低了社会成本,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它们就活下来了。过程非常残酷,可谓大浪淘沙――大量的沙子被淘掉,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的金子能留下来。但这就是市场竞争,就是市场在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政府官员甄别某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有竞争力,是否最后能杀出一条血路长成参天大树的讯息费用明显是远远高于市场的,在这种情况下横加插手给予资助,结果只会是吸引了目的旨在骗补的“材料公司”,而不会帮到真心要在市场的血雨腥风中搏杀的“海燕”。
  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是的投资支撑着阿里巴巴没有倒下。而腾讯当时的收入流还不足以弥补成本,马化腾甚至一度想卖掉腾讯。判断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有前途,创业人是否真正优秀的企业家,这要交给也是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中搏杀求存的风险投资人去做,远离市场的政府在这方面是没有比较优势的,不可能比风投们有更好的甄别眼光和能力。  南方都市报:科委为引导资金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去年甚至出台对风投的补贴政策。根据该政策,风投机构投资的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创型企业,若投资失败,可各获得不超过投资额60%和30%的补偿。单项投资项目补偿不超过300万,单一机构年度补偿不超过600万。
  李俊慧:这就更加是走火入魔了。政府怎么能够反而是奖励失败,而不是激励成功呢?政府的初衷可能是为了降低风投的投资风险,但客观效果怎么可能不是等同于奖励风投失败,鼓励风投盲目投资,吸引更多的“骗补”公司前来?
  风投机构会自己评估投资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估值、定价,这估价如果错了,就会受到投资亏损、甚至血本无归的市场惩罚――这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在发挥作用。政府却用财政补贴“看走眼”的风投机构或其失败的项目,这岂不是人为地扭曲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吗?拿纳税人的“银子”,“慷”风投机构之“慨”,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更不用说,多了财政补贴这一笔并非来自于市场的收入,肯定就会使得一些风投机构受此诱惑,分心去致力于套取比从市场上争取收入更容易获得的政府补贴,再也无心也无暇专注从事自身的“本职工作”(甄别、筛选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好苗子)了。这岂不是搅乱了风投市场的“一池春水”,反而干扰了整个风投市场的有效运作吗?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相当于鼓励更多的资本不必要的进入风投市场,增加了整体经济的风险性。
  南方都市报:那地方政府想提高城市竞争力,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李俊慧:首先就是如前所述,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市场来降低辨别“人才”的信息费用,而不是直接给“人才”财政补贴。一直以来,地方政府的通行做法都是尽可能提高招商的质量,如以招到世界500强企业为标准。成功的企业是已经被证明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能把它们招来自然就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而为了杜绝“马化腾悖论”,地方政府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营商成本,而不是直接派钱给补贴。这样,企业来到这里是进行真正的经营活动,才能享受到营商成本低廉的好处,也能尽量地防止“骗补”的行为,这才是真正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方式。三是以简化税制的方式来“减税”,与财政补贴相比,其实是更好的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优惠政策。
  南方都市报:一些评论认为深圳这方面做得好,有渐成“中国硅谷”的迹象,深圳做得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俊慧:很多城市都想成为中国的“硅谷”,像的(,)、武汉的光谷等,但到目前为止,都比不上深圳那样能得到众所认同。除了深圳是特区,有一些“政策优惠”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旁边有个香港,香港有个香港科技大学。大量的“海归”选择到深圳来创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香港科技大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和模式。那就是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氛围浓郁,在那里进行科研,然后到临近的深圳进行量产,因为深圳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相对香港而言比较便宜。
  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深圳不像北京、上海那样有众多的传统高校云集,科研力量要薄弱得多。但近年来深港联动,香港科技大学给深圳补了这块短板。同时,也应该看到,深圳作为“量产”的基地,需要很多产业工人。由此可见,所谓“人才”,不单单是指“博士”、“硕士”。一个城市的发展,整条产业链的形成,各种人才都是必须的,从高端的科学家、到技术的工程师、程序员再到底层的产业工人,都不可或缺。各种层次的人次是互补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地方政府不可能事先知道本地需要多少比例的“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和“产业工人”,对本地所要发展的产业链才是最合适的。美国的硅谷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它集中的全部是“高级人才”,没有产业工人,如苹果手机的制造生产还是要在中国进行。产业链条的不完整,其实是会增加了创新的成本。深圳的优势正是一边联接香港,另一边背靠珠三角城市群,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各种类别与层次的“人才”可以使用。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李俊慧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南方都市报》就地方政府吸引人才的补贴政策对我的采访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居民可以享受哪些补贴? 居民可享受的医疗补助及政府补贴(图)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难题,病了没钱治?租不起房买不起房?弱势群体生活困难?这些困难政府都可以帮你解决,小编整理了居民可享受的医疗补助及政府补贴,详情如下:
居民可享受的医疗补助及政府补贴(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所有)
无力支付急救费者可获补助
合肥市相关条例提出,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不得因收费问题延误救治。在省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医疗机构对其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按照属地原则,向所在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补助。
医保住院报销比例提升
目前,合肥提高了医保的住院报销待遇。合肥参保人员参保缴费后自日至日期间:
一级医院住院:医保范围内费用超过200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报销比例由80%提高到90%;
二级医院住院:医保范围内费用超过400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80%;
三级医院住院:医保范围内费用超过600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70%。
特殊病门诊待遇
参保人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三期、糖尿病、精神病、肝硬化、恶性肿瘤、肾透析、肾移植术后、帕金森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丙型肝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膀胱肿瘤(灌注治疗)、肝移植术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康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小儿脑瘫等27个病种,经申请确认后,享受每月限额下60%至80%的报销待遇。
社区门诊看病也可报销
参保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统筹基金支付50%,单次就医费最高报销限额为40元,一个年度内最高报销限额为160元。
其中:男满60周岁和女满55周岁以上的参保居民最高报销限额为240元。普通门诊的报销不设病种限制,医疗费用直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算。
大病保险最低报销比例提高至50%
自日起,提高该市居民医保的基金支付比例。其中,大病保险最低报销比例由30%提高到50%。同时报销限额上不封顶。参保人员因病住院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其个人承担在政策范围内超起付线2万元以上的部分,可享受大病保险待遇,按照50%-80%比例报销。
租不起房买不起房怎么办?
低收入租房户每人每月补贴8元-14.4元/㎡
根据相关政策,对较低收入、残疾最低收入等买不起房,只能租房的家庭,合肥市明确了租金补贴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每平方米补贴8元至14.4元不等。
外地户籍青年可申请公租房
如果你是年满18周岁、在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且连续缴纳 或住房18个月(含)以上、持有合肥居住证,并且有购房资质但却还买不起房,那现在也有资格申请租住公租房了。
刘冲公租房首轮配租将于下月初正式启动,刚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租金定为8.5元/平米/月,需要租房的小伙伴到所在工作单位进行申请,由单位汇总后统一报送辖区街道(乡镇)办理即可。
住房转让手续费大降
根据相关规定,住房转让手续费降低50%,新建商品住房由现行3元/㎡降为1.5元/㎡,存量住房(即二手房)由现行每6元/㎡降为3元/㎡。
新建住房转让手续费由转让方缴纳,存量住房转让手续费由转让和受让双方各承担50%。
容易被忽略的补贴
失业保险金
上班时按照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并且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1年半,享受3个月失业保险金;
累计缴费时间满2年不足2年半,享受6个月失业保险金;
累计缴费时间满3年不足3年半,享受9个月失业保险金;
累计缴费时间满4年不足5年,享受12个月失业保险金;
女职工除享受3个月生育津贴外,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增发生育津贴:
①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延长60天产假期间,增发2个月生育津贴;
② 符合医学指征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发半个月生育津贴;
③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发半个月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生育医疗费用
女职工生育或者引、流产的医疗费,实行定额包干,有生育保险基金按以下标准支付:
① 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300元;
② 顺产或怀孕满4个月以上引、流产的1600元;
③ 阴式手术产的2000元;
④ 剖宫产的3800元。
按国家规定,凡因生产工作需要,中晚班(16时至24时)的津贴参考标准调整为每人每班4-10元;晚班(零时至8时)的津贴参考标准调整为每人每班5-12元。没有夜班津贴的员工可与公司协商要求夜班津贴。
每年6-10月是高温期,劳动者从事露天工作,以及用人单位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需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补贴,高温补贴标准每人不低于10元/天。
长寿保健费、高龄津贴
根据合肥相关政策规定,长寿保健费(年满100周岁老年人)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年3600元,高龄津贴(年满80周岁且小于100周岁的老年人)发放标准市区为每人每年600元,县(市)按照当地高龄津贴发放制度规定的标准执行。
该有的常规补贴
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再提高40元
① 2016年各级财政对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420元;
② 居民个人缴费在2015年人均不低于120元的基础上提高30元,达到人均不低于150元;
③ 将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6.5%
日起,为2015年底前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5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预计将有1亿多退休人员受益。
低保补助调整至510元
从日起,合肥市市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户月人均510元;合肥市各县(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市定指导线由2015年的人均不低于2100元调整为年人均不低于3266元。
合肥就业困难人员可享社保补贴
就业困难人员在各类单位或公益性岗位就业的,以及申报灵活就业参加 (查询 办理)的,可享受 (查询 办理)补贴,实行先缴后补。就业困难人员申报灵活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 (查询 办理)费的给予 (查询 办理)补贴,其中职工养老保险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38元、职工医保补贴为40元。
合肥购置新能源车可享补贴
按照合肥市发布的新政,今后对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纯电续驶里程大于150公里的电动乘用车,按照国家补助标准1:1比例给予地方配套补助,国家和地方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价格的60%。其他类型新能源车按国家补助标准的20%给予地方配套补助。
编辑:刘慧敏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2089人关注
地市便民资讯
合肥生活直通车
2018世界杯6月14日开始,今年的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共有32支队伍参加比赛 ...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翊宝电子厂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