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词组固定搭配,文章等等,实在受不了,有什么好方法

&&& 写作文最大的困难不是孩子不会写字,也不是孩子不会说话和交流......
&&& 写作文最难的是,拿到题目后,头脑里没有内容,或者说缺少连续图像的产生。
&&& 全脑映像作文课程,根据大脑分工学习的科学原理及右脑记忆快、容量大和图像性思维的特点,让孩子在大量的(四十课时,每课时九十分钟)
类似科学感知课的想象力训练中,养成以图像代替枯燥的文字的习惯。写出优秀的文字,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课程轻松、快乐!
领先的大脑潜能教育机构--大圆满教育
右脑照像识字(学龄前):30小时学会2500个汉字
全脑映像作文(小学1~4年级):专注于想象的作文训练
潜意识图画(4~12岁):右脑高级符号系统的自我探索课程
右脑素描(10岁以上):以思维训练为主的画家之路
少年动画制作(10岁以上):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少年动画制作课
&&&Tel:025-&&&&
Http://www..com
――――――――――――――――――――――――――――――――――――――――――――――――――――――――――――――
――――――――――――――――――――――――――――――――――――――――――――――――――――――――――――――
老娘就是一
作文百法(供参考)
&& 一、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作文、作文,难死小人!”“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学生的口头禅。其实啊,作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作文与说话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说话。人们平常说话时,何曾有为难、发愁或劳累的感觉呀?作文呢,其实就是说话,只是不用口而用笔罢了。对此,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也可以说,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作文。因为:平日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写。
说什么就写什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百花筒,像七彩阳光。校内、校外,同学们聚集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说话,都说一些什么内容呢?无非是向别人讲述自己每天或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自己用口说的这些内容,改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是作文,就是文章。换句话说,同学们作的哪一篇文章,能离得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呢?例如:
我姓王,名鑫。“王”就不用说了,是爸爸传下来的姓。“鑫”呢,&从字体上看是三个“金”字落在一起,也许是爸爸妈妈希望我长大了当“大款”。
我现在已经度过了&12&个春秋了。&我长得不算好看,大脸盘,一双不大的眼睛,高鼻梁。&我的优点很多,但最大的优点就是争强好胜。记得那是在上学期,我参加了中心校举办的作文选拔赛。那时,我满有把握,心里想:肯定能被选上。可是,事实却与我想的相反,我落选了。当消息传来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在我的头上炸响。我放学回家,实在是控制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妈妈见我哭得如此伤心,问明了原因,说:“这说明你作文水平不高。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嘛!这次失败了,我们还有下一次的机会。以后的机会还多着呢!”我听了哭着说:“失去了这次机会,恐怕小学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说着,我又哭了起来⋯⋯我的缺点也不少。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搞小动作、说话。就因为这个,老师时不时地盯着我所在的这一片。有时候,我上课说话,老师还&把我叫起来。因为有这个毛病,我感到很烦恼。我有意克制自己上课不说话,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老想说。&
同学们,你们对我有些了解了吧!对我有什么看法,请快告诉我。&
这篇短文就是小作者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向新任课教师介绍自&己时说的话。课下,她把自己说的内容用文字详细记录下来了。瞧,这&不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吗?同学们不妨也试一试,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的“像”画下来。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说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文章?
(2)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说的话记录下来。
要说真话,
写真话&平常,同学们凑在一起,总要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除非想有&意欺瞒对方,人才说假话。说假话、谎话不好。为什么要说真话呢?说&真话,说发自内心的实在话,怎想的就怎说,这是一种良好的品格。也&只有说真话、实在话,别人才爱听,才能感动他人。说假话、谎话,心口不一,让别人厌烦,不能感动自己,又岂能打动他人呢?&作文的目的,无非是要别人了解自己,表达自己喜怒爱憎的思想感&情,进而感染、打动读者。因此,作文也一定要写真话,写实在话,写&自己的心里话,不能说假话、谎话。这是作文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例如:
我眼中的爸爸
天底下,我最不欢迎的就是爸爸,因为跟他在一起,我处处不痛快。&就拿这个星期天的事来说吧。我家对门的戴云哥哥参加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回来了,得了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妈妈兴致勃勃地把奖牌拿&来给家里人看,只见那闪光的金牌和银牌,系在鲜红的缎带上,沉甸甸&的。全家人都替他高兴,我更是佩服极了。妈妈顺手把三枚奖牌挂在我&的脖子上,爸爸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儿子,好不好看?”我羞红了脸忙&点点头。爸爸忽然让我把奖牌送回去,我拿着奖牌往外走,心想,爸爸&肯定又有什么阴谋,要不然不能让我这么快就送去。果然不出所料,我&一回来,他的脸色已晴转多云。只听爸爸说:“超超,你看了这些奖牌&有什么感想?”你看看本来高高兴兴的事,又弄这么复杂,让我谈什么&感想。戴云哥哥从小爱好体育,又受训练多年,我和他是井水河水两回&事,哪有什么感想。可我又不敢不说,只好说:“向他学习呗!”爸爸&脸一沉说:“就这么一句?不行,去屋里好好想想!”我憋了一肚子气&又不敢违抗,只好像士兵一样绝对服从命令,进自己的屋“好好想想”。&再说家里每天刷碗、倒垃圾,本来是妈妈全部承包,无怨无悔。可&是爸爸却偏偏让我干,他和妈妈袖手旁观,还不时地挑毛病,说什么从&小就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他平时爱给我买书,我是很欢迎的,可是&我读完了,他却要我讲给他听,或给我提出书中的问题,稍有疏漏,就&又遭顿训斥,说什么要认真看书,勤思考,不能看热闹。再比如,在家&做作业,随便轻松一下,可爸爸却不让,“玩就玩,写就写,要讲效率。”&嗨!反正他都有理,处处跟我过不去。就连玩,我也玩不好。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到烟台山公园玩,本来玩应该是很开心的,可是爸爸一在&就不一样了。他给我讲烟台山的来历,讲灯塔的用处等等。我必须得认&真地听,因为爸爸随时会考我。所以他带我去玩,就和上课一样得全神贯注,这能叫玩吗!&爸爸不让我痛快的事情太多了,几乎天天都有。
哎!什么时候我才能欢迎爸爸呢!&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真话,写真话。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直言不讳地道出“天底下,我最不欢迎的就是爸爸”;然后,便讲述爸爸“处处让我不痛快”的事例;结尾,再次强调“什么时候我才能欢迎爸爸呢”。透过小作者这些真实的心里话,一个在生活中事事注意培养教&育儿子的严父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尽管小作者可能一时还没有认识到父&亲的这些良苦用心,还没有体会到父亲那滚烫的情怀,误解了父亲;可&是小作者勇于说真话、写真话,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思考练习】
(1)作文,为什么要说真话、写真话?
(2)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向父母或老师写一写心里话。
怎么说就怎么写&
人在平常说话时,除要有意模仿他人之外,一般都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由于性别、年龄、性格、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所致,所有人说话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说话的个性和“棱角”。这就好比人的长相,是各有特别之处的。个性、特点,这就是美,是不分优劣的。&作文呢,也是如此,提倡:嘴上怎么说,手就怎么写,即“我手写&我口”;写自己想说的话、爱说的话,不说空话、套话,不刻意追求、&模仿他人说话的腔调儿。这样,由于写了自己想写的情景,说了自己喜&爱说的话,贴紧了现实生活,抒发了真情实感,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就容易做到内容具体;生活气息浓厚,语句表达顺畅,有特色。&可以这样讲:“解放”自己的口和手,着眼于现实生活,紧紧贴近&生活的脉搏,随心所欲,怎么说就怎么写,平日爱怎么说就怎么写,充分体现自己的语言个性,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秘诀”。例如:
爱唠叨的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她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条:爱唠&叨。这也是我和爸爸最受不了的。
何扬!”妈妈看到闲极无聊的我大声说道,“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有空儿多读会儿英语,放假多少天了,英语书连摸都不摸,开学以后⋯⋯又来了,真烦,我去还不行吗!”我小声嘟囔着,不情愿地走进了小屋。“还有你,何新,星期日一大堆衣服不洗还看电视!去,&快去!”“哎呀!知道了!知道了!”爸爸也放下遥控器急忙朝洗衣机走去。
我们家就是这样,我和爸爸总是受“老妈”的压制。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只好默默地忍受她那喋喋不休的唠叨。
有一次,我正在玩游戏机,妈妈干完了活,走进了大屋。“又玩上&了?”我感到势头不对,回头一看妈妈的脸:这张脸拉得老长,眉毛也由“10&点&10&分”变成了“11&点&5&分”。“刚开始玩,不过&10&分钟,再&说,作业也做完了。”我试探道。“我最反对你玩游戏机了!玩游戏最费眼睛,你的视力是,应该好好保护。再说你有空干点什么不好,看书、画画、打球,非要⋯⋯我虽然有自己的一大套反驳妈妈的话,只是不想听她那无休止的唠叨,无奈只好将游戏机关上。
妈妈平时还非常爱干净。只要她回家时看到家里的“脏、乱、差”现象后,就一下子变脸且把矛头指向我和爸爸:“我一不在家,你们就把家里折腾得乱七八糟,还得我来收拾⋯⋯我们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边忙着答应,一边以“每秒&120&个动作”的速度收拾家务。
说起来也怪,唠叨是不爱听,可是听惯了不听还不行。长时间的家庭生活已经把“妈妈”和“唠叨”融为一体了。如果没有“唠叨”就没有妈妈,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我们这个家”。看来唠叨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唠叨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我爱我的妈妈,我爱她那喋喋不休的唠叨。
读了这篇习作,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语言非常随便,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我和爸爸总是受‘老妈’的压制。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张脸拉得老长,眉毛也由‘10&点&10&分?’变成了‘11&点&5&分’。”“我们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边忙着答应,一边以‘每秒
120&个动作’的速度收拾家务。”“说起来也怪,唠叨是不爱听,可是听&惯了不听还不行。”也正是因为语言这样随便,文章才显得这么生动,&耐人寻味。
【思考练习】
(1)作文,为什么要提倡怎么说就怎么写?
(2)以《那次,我真的很____》为题,写一写自己当时高兴、生气&或委屈的情景。要求平日怎么说就怎么写。
二、学会留心周围事物
“内容”(写什么)决定“形式”(怎么写),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压倒一切的。作文时,无话可说,没的可写,这是最让人犯&愁的事。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出路有若干条,其中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
“生活,无非是一堆细小情况,而最伟大的热情就受这些情况管制。”&有人可能会抱怨说,现在的生活很单调,自己生活的周围更是枯燥、乏味,没有什么可观察、留心的。&事实果真如此吗?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百花筒,今日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充满七彩阳光。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感受一番,就会发现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简而言之,生活中有写不尽的内容。可以说,生活处处皆文章。就&怕蒙住自己的眼睛,塞紧自己的耳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学会留心周围事物,不是一件太容易做到的事,需要迈好“三步”:&第一步,学会跟踪观察;第二步,学会定向观察;第三步,学会随机观&察。
学会跟踪观察&
跟踪观察(也可以叫做追踪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一个事物或&者自己周围的某一个人物,进行连续的、多次的、反复的观察(这种观&察,一般不是一次两次能够完成的),从而获取具体、详实的作文素材。
这是学会观察、养成留心生活习惯的最初始的阶段。&比如,同学们经常吃某种蔬菜(或水果),但不见得就能很好地把&它写出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这种蔬菜(水或果)不是真正了&解、熟悉。要想写好这种蔬菜(或水果),就需要对它的生长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做到观察一次就及时地如实记载一次。若生长过程太长,&要作好计划,定期观察,并一一记下这种蔬菜(或水果)不同阶段的外形、颜色等。这样,就为写好这种蔬菜(或水果)做了充分的准备。&又如,同学们从小就生活在妈妈身旁,终日享受着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不见得就能出色地把《我的妈妈》、《妈妈的一天》、《妈妈&的星期天》这些文章写出来。其中根本原因还是对妈妈所付出的一切,&不十分地了解、清楚。这就需要对妈妈进行跟踪观察,捕捉更多、更为感人的作文素材。&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习作,想想文章为什么写得这样具体、引人。
我家养了一只金丝熊,它既是一个小笨笨,又是一个机灵鬼。&
金丝熊披着一件淡粉色的“绒毛大衣”,摸上去,非常柔软光滑。它的脑袋尖尖的,是小三角形。它的两只眼睛又黑又亮,宛如两颗黑色&的玛瑙。它的耳朵很小,但是很灵敏,不然,怎会有一声风吹草动就吓&得它躲在墙角里呢?它的鼻子真是小巧玲珑,绿豆般大小的黑鼻头上有&两个小洞洞,那就是它的鼻孔啦。它的嘴巴翘翘着,仿佛在跟谁赌气。&它的四肢下,长着五趾叉开的小爪。它的尾巴很短,还微微翘起,走起&路来还左右摇摆。
有一天晚上,金丝熊趁我在看电视,把它的“小屋”咬了一个大洞,&跑出去玩了。第二天清早,我被一阵“扑扑”的声音吵醒。原来,金丝&熊玩了一个晚上,玩累了,想回自己的“小屋”去睡觉,可是怎么也找&不着洞口了。真是个小笨笨。
一个暑假的中午,我切了一些萝卜条喂它,它用小爪捧起萝卜条的一端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随后,一条、二条⋯⋯几分钟就吃光了。我正想称赞它吃得快,忽然发现,它那尖尖的头变扁了,太奇怪了!我想仔细看看这是怎么回事。这时,它正背对着我津津有味地品尝萝卜条。我看了它一眼,心想:这又是哪里来的萝卜条?我一定要解开这个谜。于是,我便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回屋,又马上躲到离金丝熊比较近的一个衣柜后,静静地看着它的一举一动。金丝熊身体使劲地蠕动。突然间,它嘴里涌出了一根萝卜条,接着,两根、三根⋯⋯不一会儿,就堆起了一座“小山”。然后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想起《十万个为什&么》里给我们的解答是,金丝熊嘴的两侧有两个囊,为了让自己吃得多&些,便把食物藏在囊中,当想吃的时候,便把食物弄出来,独自享用。
小小的金丝熊,却有那么多鬼点子,真是个机灵鬼。&金丝熊,我真喜欢你。&
这篇习作写得很出色。文章中,详实而生动地描述了金丝熊可爱的外形,趁小主人不注意逃出“小屋”却迷途难返的情景,为吃得多些而&把萝卜条藏在囊中的秘密。文章之所以写得如此具体、引人,这全是小&作者跟踪观察的结果。
【思考练习】
(1)什么叫跟踪观察?为什么要学会跟踪观察?
(2)跟踪观察“妈妈下班之后”或“妈妈的星期天”,然后以《妈&妈下班之后》或《妈妈的星期天》为题,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学会定向观察&
定向观察(也可以叫做有重点的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诸多人物&或事物,进行有方向、有选择、有重点的观察,从而获得具体、详实的&作文素材。这是继“跟踪观察”之后,学习观察,养成留心生活习惯的第二个阶段。&
例如,要同学们写《我尊敬的一个人》。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家庭成员、亲戚邻里、学校教职工等广大人群中,进行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观&察,进而发现和积累足以表现这一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作文素材。
又如,教师要同学们在本周写出《我的小伙伴》或《他,真值得我&学习》这些作文。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兄弟姐妹、周围亲朋好友、学校同&学伙伴等众多人物中,进行有方向、有重点的观察,进而发现和积累足&以表现这一人物的、动人的作文素材。
为了发现和积累表现写作对象身上更生动、感人的素材,在定向观&察的基础上,当然也可以作一些跟踪观察。如下面这篇短文: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崇&拜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才不出众、貌不惊人、四十开外的普通工人。他长&方脸,扫帚眉,大眼睛,经常穿一身半旧的中山服,一双总不离脚的打&着补丁的鞋。
爸爸是一个俭朴的人。他常说:“现在咱生活好了,但仍需要俭朴,&没听歌中还唱‘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嘛!”爸爸的一个背心,不知穿&了多少年,缝了又缝。为此,我劝爸爸:“您买个新背心,又花不了多&少钱。买一个算什么!”可爸爸却说:“这个背心还能穿,凑合着就甭&买了!”唉,真是的。听,弟弟也和爸爸开玩笑呢:“爸爸总和这背心&形影不离,好像这背心跟您感情有多深似的。”爸爸听了,只是扑哧一&笑。爸爸俭朴可不是这一件事,多着呢!
吃饭的时候,总能看见爸爸吃剩菜、剩饭。瞧,别人都吃着香喷喷的米饭,不住地往碗里夹着炒鸡蛋、花生米、炒芹菜⋯⋯爸爸却啃着昨天的剩馒头。我又开了腔:“您是何苦呢,放着新做的饭不吃,吃剩饭。”爸爸笑着说:“没关系,馒头就咸菜,挺好吃的。再说,这剩饭没人吃,扔了怪可惜的。”接着,又啃起干馒头来。
爸爸在吃穿方面俭朴,在工作上更是注重节省。前几天,厂里要爸&爸写材料。爸爸就从早到晚琢磨起来。用的纸恨不得每个角落都写上字,&更甭说背面了。我又对爸爸说:“您怎么这么傻,纸又不是咱家的,公&家的还不随便用!”爸爸说:“公家的就是国家的,国家的就更不能浪&费!”
啊,爸爸的形象是那么深刻地在我的心灵里打下烙印,它督促我永&远做一个俭朴的人。
在众多值得尊敬、爱戴的成员中,作者定向观察的是自己的爸爸。&在确定了重点观察对象的基础上,作者又少不了进行一番细致的跟踪观察。正因如此,小作者才发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作文材料,以致从衣、食、&用三个方面表现了爸爸俭朴节省的好品质。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定向观察?如何进行定向观察?
(2)定向观察学校中的老师或同学,然后以《我尊敬的一位教师》&或《值得我学习的一个同学》为题,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出来。
学会随机观察
随机观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及时捕捉生活中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的人物、事物、景物,及偶然看到的、听到的并由此想到的事件。&随机观察,事先不可能有什么准备,也不可能有什么专门的目的、&方向。因此,这种观察是比较难做到的,是学会留心生活、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最高阶段,当然也是同学们应该全力追求以及努力达到的目标。&因为,作文中的材料,决大多数来自“随机观察”。这就要求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在家或是在外),也不论走到哪儿、干什么(上学,遛商&场,走市场,串亲戚,看电影,外出旅游,参观等),时刻注意着耳(听)、&着眼(看)、着手(触)、着心(想)。总之,自己生活的领域有多大,&就把随机观察的范围扩展到多大;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把随&机观察纳入生活,使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彻底丢掉为了眼下作文才去观察的急功近利的作法。&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处处皆文章。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曾强调指出:“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
读读下面这篇文章,看看小作者是怎么做的,听听他又是怎么说的。&
我爱逛街,但我逛街却不像妈妈逛街那么单调。我喜欢街上人间万象。&我静立街头,看过往行人的穿着打扮。黑灰“的卡”制服统治的天下已一去不复返了。走出温饱、迈向小康的人们开始下功夫精心装扮自&己了。看,青年小伙子要么西装笔挺,文质彬彬;要么&T&恤衫,牛仔服,&洒脱大方,总让人感到充满青春活力。姑娘们最引人注目,她们衣着色&彩艳丽,式样别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小孩子们也打扮得如花似锦。&就连老奶奶们也赶“时髦”,穿上了“太太服”。瞧着他(她)们那神&采奕奕的劲头,真叫人开心。
我痴痴地站在高高的立交桥上,向远眺望。那连绵的公路连接了一&座座设计新奇的立交桥,犹如一条横卧的巨龙。我对照汽车图片认识了&许多种汽车。现在,我能准确地辨出七八十种汽车的名字、型号及产自&哪个国家,特点和性能是什么。为此,同学们还送我“汽车专家”的雅&号。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宽阔平坦的公路上疾驰。我总觉得这多么像巨龙&的热血在奔流。巨龙动起来了,马上要腾空了。每当这时,我就恨不得&自己一下子长大,和巨龙一起腾飞。
逛街使我积累了许多写作的素材,使我在多次作文比赛中获奖;逛&街使我得到了许多课堂上、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逛街使我体味到了改&革大潮给中国带来生机的意义;逛街使我看到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明天;&逛街使我悟到了“接班人任重道远”这句话的意义。
文章中提到的“逛街”,这是有目的的,然而作者在“逛街”中却注意随机观察人间万象;小作者所说:“逛街使我积累了许多写作的素材”,“得到了许多课堂上、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这不正是随机观察的意义吗?就说本文,不也是随机观察的结果吗?
【思考练习】
(1)什么是随机观察?为什么要学会随机观察?如何做到随机观&察?
(2)以《上学(或放学)路上》、《逛大街》、《遛商场》或《去&集贸市场》为题,写一写自己随机观察到的内容。
三、注意积累作文素材
要解决作文“没的写”的难题,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生活的习&惯,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还在学会积累素材。积累素材,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及时笔录手记,储存起来。&
积累素材,可以加强记忆,同遗忘做斗争。如果不及时将素材记录下来,时间一长,也就模糊、淡忘了。获取、积累的材料越多,作文时,&对材料进行优选、筛选的余地才越大。脑海空旷如野,作文时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材料可选。另外,加强积累,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认识&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自然也就容易上去了。
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以记录素材,储存&作文信息。这个本子就是个材料库,等到需要写作文的时候,翻一翻,&找一找,提出信息。这样,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时没的可写了。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很多,主要有:在观察周围生活中积累,在自身的生活中积&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积累,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在自己写过的作文&中积累。
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从观察中积累素材,就是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同学们,把在生活中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触摸到的、品尝到的、耳闻目睹到的新鲜事&物,及时记录下来。在观察中积累,这是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因为小学生主要练习写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绝大多数写的又都是作者的见闻及感受。&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写观察日记。
跟踪观察时,可以边观察边记录,也可以定期写观察日记。这种记录,&强调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定向观察时,为了方便观察,最好是在观察&之后进行追记。
随机观察,强调作捕捉性随记――及时准确地把自己偶然观察到的&新事物、好素材及突发奇想等记录下来。因为这些素材具有偶发性和一&闪而过的特点,所以“随记”要及时,要像捕捉一种小动物那样,把它“捕捉”到自己的随记本上。这种捕捉性的随记最有价值,它对拓宽写&作面,写出有新意、有认识深度的文章,帮助最大。
无论是哪种观察日记,篇幅都可长可短。可以成文,也可以是个片&段(记下要素、梗概),只要及时地把观察所得、所感记录下来,就达&到了目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写观察日记,不能只顾写观察景、物的&日记,更要重视写观察人、事(活动)的日记。
下面这篇短文就是由观察随记展开的,大家读一读,体会一下写随&记的意义。
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自豪
今天,爸爸开着汽车带着我回老家。我们动身时,空中飘着雪花。&汽车行驶出十几公里后,雪大了,地上变白了。
为了安全,爸爸把车速降到二十几公里。当汽车行到一个道口时,&我们发现一辆吉普车停在路旁。爸爸忙刹住车,跳出驾驶室,来到那辆&车前,我也跟了去。那司机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满身是油,一看&就知道是在车下修理弄的。他见到我爸爸,就说:“我是巨各庄的,去&县城办事回来,没想到车坏了,可怎么也找不出毛病。”爸爸说:“没&关系,我来帮你修。”小伙子听了很激动。
爸爸熟练地打开车前盖,仔细地检查起来。功夫不大,爸爸的身上&落满雪花,脸被冻得通红。大约有一节课的功夫,爸爸帮他修好了车。&小伙子激动不已:“今天若没有您的帮助,我可就回不去了。这&50&元钱&请您一定收下。”爸爸笑着说:“这钱你装起来。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帮忙的。天快黑了,你快点赶路吧!”说完,爸爸转身回到自己的驾&驶室,发动起了汽车。当我们的汽车要离开时,爸爸把手伸出驾驶室,&说了声“再见!”我看见小伙子拿着钱,眼圈红了。他站在车旁,举着&手,目送着我们。
我被爸爸热心助人的行动所感动,我为有这样一位好爸爸而自豪。&这不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吗?“开车动身→雪大慢行→道口停车→热心助人→拒收谢酬→道别起程”,行文流畅,真实感人。这可都是&小作者善于从观察中积累素材,及时写随记带来的好处。
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感受,除采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外,还&可以建立、使用观察卡片。如下表:
观察对象&&&&&&&&&&&&&&&观察地点&&&&&&&&&&&&&&&&观察时间
观察到的内&容及其感受
【思考练习】
(1)如何从观察中积累素材?写观察日记要注意哪些问题?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今天从观察中得来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
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从自身的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这&种途径,就是以自己为对象、核心,积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及感受。&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曾说:“谁想当作家,谁就应当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因此,在积&累作文素材时,希望同学们要特别重视这一点。自己的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如:星期日早晨,起床后,妈&妈收拾屋子,让“我”墩地,“我”墩得很干净,受到表扬,也从中体&会到替父母分担家务的快乐;上午,“我”跑到公园,足足放了两个小时的风筝,欢乐无比;下午,看了世界大片《泰坦尼克号》,很有感触;晚上因贪看电视剧《天龙八部》,耽误了预习功课,只得第二天早上起来紧赶,弄得十分难堪,总算勉强躲过了老师的批评⋯⋯
大家只要认真想一想,每天你身边类似的事绝不会少。其实,这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有的同学说:我的生活很单调,概括起来就是:学习――吃饭――休息。如果真是这样,你就应该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要真心地热爱生活,多一点兴趣、爱好,例如多看些有益的书,弹弹琴,练练书法,打打球,听听音乐等等;要学会关心别人,多一点爱心,例如&多为老师、父母、同学做些好事;要热心参加公益活动,热心参加集体&活动;要关心国家大事,注意收听(看)广播、电视中的“新闻报纸摘&要”、“新闻联播”、“焦点访淡”、“今日话题”、“实话实说”等&节目;要勤于实践,多动手做一做,从中获取第一手作文材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生活充实了,作文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想想作者写的什么事?为什么能够写出这篇文章?
节水,从我做起&
节约用水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看见通向楼&顶的排水道正往地上哗哗地流水。我向楼上望了望,并大声喊:“谁家&太阳能流水啦!”我的话音刚落,就有许多人从自己家窗户探出头来,没有一个人说话。于是,我就挨家挨户地问了起来。&我问王叔叔,又看了李奶奶家的水龙头,一至六层都问过了,只有&四层刘叔叔家的门关得紧紧的。肯定是刘叔叔家跑的水。可他家没有人,&我只好跑回家问爸爸怎么办?爸爸说:“你刘叔叔在一街那边工作,具&体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我又问:“那刘叔叔单位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个体服装店没电话。”爸爸答道。&我急得真想撞开门,把水龙头关好。这时我忽然记起有一次,我在放学的路上,路过一街时在一个小服装店门前看到过刘叔叔。想到这儿,&我骑着车子飞也似的来到了一街的那家小店。我把刘叔叔喊了出来,喘&着粗气说明经过。“我现在忙着赶活,回不去呀!要不你帮我关一下!”&说着,刘叔叔把钥匙递给了我。
我骑着车,又飞快地奔回刘叔叔家,关好水龙头。事干完了,已经&两点了,我没顾得上吃午饭,就急急忙忙上学了。
虽然我又累又饿,但我心里却很高兴,因为我为节水做出了贡献。&本文写的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听到流水声→用喊声通&知→挨门挨户查问→寻找刘叔叔→关上水龙头”,反映了“我”节约用&水的优秀品质。文章真实、具体,小作者的行为着实令人感动。这些,&与作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分不开的,与他重视从自身的生活中积累素材也是分不开的。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要重视从自身生活中积累素材?怎样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2)写一篇日记,记下今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有意义或有意思的&事情。
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去直接&观察、经历。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间接观察、经历,即通过阅&读、看电影电视、与人交谈请教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认识事物,弥补直接观察、经历的不足,充实我们的作文素材。&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经历的&形式。因为,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读书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社会。高尔基在回答“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这个问题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一种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
阅读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重视阅读,同时注意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积累,这是又一条极为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读书破万卷”,又学会从阅读中积累素材的人,才能“下笔如有神”。
在阅读中都积累哪些素材、内容呢?既要积累生活经验、科学常识、思想观点,又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写作知识和方法。
积累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认真细读、熟读全文(或其中某一部分),&准确理解内容,深入体会思想感情;然后,还要反复推敲,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在表达形式和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积累。
积累的具体方法有:
(1)写读书笔记。如:①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词佳句、内容&要点,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好的开头、结尾,原文照录(摘抄型读&书笔记)。②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各段(各部分)的小标题(归纳&型、提纲型读书笔记)。③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或对文&章写作形式的看法写出来(评价型读书笔记)。④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感受型读书笔记)。⑤改写文章,或对文章中某一部分进&行扩写、补写,或续写文章的结局(想像型读书笔记)。需要强调的是:&写读书笔记,最好要分类建册,以便日后查用。
(2)作剪报。从自己所订阅的报刊上,将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剪下来,&贴在剪报本上。剪报本最好也要分门别类,有目录,以便查找,使用。
(3)作读书卡片。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便作一个读书卡&片,并在卡片上写清书名(或文章题目)、作者、出版社(或登载的报&刊)名称、书籍(或文章)主要内容。如:
题目:&&&&&&&&&&&&&作者:
出版社(或报刊名称):
主要内容: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想想文章写得怎么样,与日常阅读有什么&关系。
人们常说:“牡丹为花中王”,可我却喜欢荷花,因为它美。不论&是海棠般的红荷花,晚霞般的粉荷花,还是那雪一样的白荷花,都那么美。它在哪儿,就会给哪儿增添美的身影。&
在色彩纷呈的荷花中,我最喜欢的要算白荷花了,记得我去中南海&参观时,天下着蒙蒙细雨。在雨中我观赏了美丽的白荷花,更别有一番&情趣。天色阴沉,雨中的景物颜色更浓重了。唯有一朵朵的白荷花,白&得更纯净,白得更明亮了。在那迷蒙的环境中,一切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了,只有白荷花,那洁白明朗的颜色,使人不由得想到“高雅,圣洁”&的字眼。是不是因为我在注视着它们,你看,它们一个个张开笑脸向我&点头致意。有的荷花才展开一两片花瓣,就像含羞的小姑娘见到了生人&似的把脸遮起来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它们就像睡在襁褓里的婴儿那么&稚嫩可爱。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荷花变成了一位白衣仙子,飘飘然向我走来。&荷花除了能供人观赏之外,还对人们的生活有益处。你吃过荷叶粥吗?它是用荷叶盖在粥锅上煮的,能清心败火。爽口的藕是它的地下茎,&那藕节还是一味中药呢。你吃过莲子吗?它中央有个黄色的丝状物,那&是荷花的胚芽,叫莲子蕊,虽然味苦,却是治高血压的特效药哩。再有&它的花蕊、荷叶梗也都是些名贵的药材。此外,据说鲁班还根据荷叶的结构造出了伞。
荷花浑身是宝,但最可贵的是它虽然出自污泥,但亭亭玉立,一尘&不染。你说,荷花该不该戴上“百花之王”这顶桂冠呢?
这篇文章写得多好。文中有准确的词语运用,如“纯净、高雅、圣&洁、亭亭玉立、一尘不染”,用在荷花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文中有精当&的文句引用,如:“牡丹为花中之王”,简明扼要,突出了牡丹的华贵,&更反衬出荷花的美。文中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的借用,如作者对荷花全身&百用的详细说明。这些无一点不是作者注意从日常阅读中积累的结果。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要重视阅读,同时注意在阅读中积累?怎样在阅读中积&累?
(2)今天你读了什么书(或读了哪篇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
四、打好写句基础&
会写文章,善于写文章,需要若干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练好&基本功。在基本功各项练习中,打好写句基础,练好写句基本功,又是首屈一指的。&一篇文章,无论长与短,总都是由若干句子连缀而成的。因此说,句子是文章的骨干。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作文时,必须要把这一个一个的&句子都写通顺、明白。只有做到这一点,全篇文章才会通顺、明白。一&篇文章有若干个不通顺、让人难以明白的句子,无论如何是称不上一篇&好文章的。从另一个方面讲:只要练好写句基本功,句句通顺、明白,&意思、情味、声音都好,希望一篇文章做到语言流畅,一定不是一件难事。
打好写句基础,练好写句基本功,首先要从写完整、通顺、具体、&连贯这几方面做起。
10.学会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①我们劳动。&&&&&&&&&&&&&&&&&(谁,干什么)
②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③小明摔倒了。&&&&&&&&&&&&&&&(谁,怎么样)
④小树摇晃着。&&&&&&&&&&&&&&&(什么,怎么样)
⑤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⑥青蛙是益虫。&&&&&&&&&&&&&&&(什么,是什么)&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
“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
用完整句子的“标准”衡量一下下面这几个句子:
①吃完晚饭,就玩起了藏猫猫。
②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送来的。
③一下课,同学们在宽阔的大操场上。&显然,第一句话应在“就”字前面写清“谁”;第二句话应在“送”字的前面写清“谁”或“什么”;第三句话应在“上”字后面写清“干&什么”或“怎么样”。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作文在&写每一句话时,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的&句子,这是最重要的。
【思考练习】
(1)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说话或作文时,如何才能不写残缺&的句子?
(2)下面的句子,哪些是完整的,哪些是不完整的?把不完整的句&子修改完整。
①蚂蚁在树下。
②我们班上年龄最小的。
③到野外去采集标本。
④美丽的台湾岛。
⑤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
⑥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课文。
11.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
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1)爸爸做工。&爸爸在工厂里做工。(写清在哪儿)
(2)小蜜蜂飞来。&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3)教室里很安静。&教室里很安静,连同学们均匀的呼吸声都能听清。(写清达&到了什么程度)
由上面这几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同学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的练习。
【思考练习】
(1)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
(2)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①雪花飘落下来。&&&&&&&&&&(补充什么样的,怎么样地)
②我们登上一艘海轮。&&&&&&(补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③今天真热。&&&&&&&&&&&&&&(补充热到什么程度)
12.学会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讲,句子通顺,要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禁得住推敲。例如:
①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
②我们庆祝王红评上了三好学生。&第一句话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第二句话&中,“庆祝”一词多用在庆祝节日或庆祝国家重大活动方面,此处改为“祝贺”才准确。
(2)句中词语排列的次序要合理,符合现代人说话的习惯。例如:
①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
②我们班获得了小足球冠军比赛。&第一句话,现代人习惯说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第二句话中,将“冠军”与“比赛”两词对调,句子就通顺了。
(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
①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
②小华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子向学校走去。&第一句,“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第二句,“怀着”与“步子”两&词不能搭配使用,应改为:小华怀着愉快的心情,迈着轻松的步子向学校走去。
(4)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相矛盾。例如:
①我断定他大概是王小刚的哥哥。
②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及格的现象。&第一句话中,“断定”与“大概”两词矛盾,应删掉“大概”一词,或将“断定”一词改为“估计”。第二句话中,“差不多”和“根本”&两词矛盾,应删去一个。
(5)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例如:
①只有天下雨,地才会湿。
②爸爸身体很好,因此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下雨”不是“地湿”的唯一条件,因此,第一句应改为: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第二句,把“身体很好”作为“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不妥当,应改为:爸爸身体很好,因为他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6)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例如:
①博物馆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②老师表扬了班里的好人好事和李小民拾金不昧的好事。&第一句,说“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实际,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第二句,“李小民拾金不昧的&好事”包括在“班里的好人好事”之中,因此应该删去“和李小民拾金&不昧的好事”,或把原句改为:老师表扬了班里的好人好事,特别表扬了李小民拾金不昧的好事。
【思考练习】
(1)句子通顺指的是什么?句子通顺具体包括哪些要求?
(2)把下面的句子修改通顺。
①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立即宁静下来。
②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大家争做“三好学生”。
③学习有一点马虎可不能。
④体操台的两侧,插满了绿的、红的、黄的、蓝的等五颜六色的各&种红旗。
⑤我每天晚上都要收听广播和电视。
⑥小组会上,大家互相作了自我批评。
13.学会把句子写连贯&
连贯,也可以说成“联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翻开同学们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
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
(1)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
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总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如: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句子;按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排列句子;按照空间位置转换(上→下、下→上,里→外、外→内,前→后、后→前,左→右、右→左,近→远、远→近,⋯⋯)顺序排列句子;按照事物的不同类别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排列句子;按照“总→分”或“分→总”的顺序排列句子;按照“概括→具体”或“具体→概括”的顺序排列句子;按照“因→果”或“果→因”的顺序排列句子;⋯⋯当然有时候还可以把两种或几种“顺序”综合起来使用。
大家读读下面这几句话,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这几句话,先“总”写雨大,再具体“分述”雨怎样大,大到什么&程度。在具体“分述”时,作者又是按照“天地间→对面屋顶→房檐→地上”的顺序排列的。这几句话写得多么清楚、连贯啊!
(2)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读读下面这几句话,想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条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儿,把线头儿穿过针眼儿。&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大家一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做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这就告诉我们: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只是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
【思考练习】
(1)句子连贯指的是什么?怎样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2)围绕“雪越下越大”(或“洗手帕”、“刷鞋”)这一内容,&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五、掌握写段基本要求
连句成段,组段成篇。可见,段落是由句子向篇章过渡的“桥梁”,&是构成文章的最基本的“单位”。
大家知道:各个部件合格,组装起来的机器才能保证质量。同样道&理:掌握了写段的基本要求,写好段落,闯过这一极其重要的“关卡”,&写篇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篇章的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连一段话&都写不好,一团糟,又怎么能谈得上写好整篇的文章呢?从这个角度讲,&要想写好篇章,提高篇章的质量,也必须要在打好写句基础之上,下大&功夫,着力练习写好段落,以“段落”带动“篇章”。这是一个稳妥的、&见效又快的途径。忽视段落,力图以“篇章”带动“段落”,或跨过“段&落”,由“句子”直越“篇章”,一蹴而就,这些都是本末倒置的,是不可取的。
掌握写段基本要求,写好段落,要从“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学习抓住特点写具体”、“想好了再写”这&几方面做起。
14.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
段落是构成一篇文章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这是大家已经知道&的。从内容上讲,构成一篇文章的各个段落,又是一个个小的、相对独&立的“意思单位”(因为在写整篇文章时,人们就是依据这一点,来把
全文分成若干个自然段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一段话时,要紧紧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例如:
写人,要紧紧围绕人物某一方面品质或特点来写;记事,要紧紧围绕事&情中某一个情节或场面来写;写景状物,要紧紧围绕它的某一个特征来&写。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想想全段是围绕哪个意思来写的:我才八岁,&戴眼镜已经两年多了。戴着它痛苦极了!我最喜欢看电视剧,看少儿电&视节目。可爸爸妈妈都不让我看,说我眼睛不好就是因为彩电看多了。&我还喜欢上体育课,真希望能尽情地跑啊跳啊,但总怕把眼镜碰坏。有&一次,全校跳绳比赛,就因为我的眼镜掉在地上,没能得第一名。还有&一次我参加艺术团绘画比赛,由于眼镜框松了,我只好用一只手扶着眼&镜继续画,结果比赛结束的铃声响了,我还没画完呢。唉,我什么时候&告别这讨厌的小眼镜呢?
这段话,是紧紧围绕“戴眼镜痛苦极了”这个中心意思写的,是从“不能看电视剧”、“不能尽情地跑啊跳啊”、“影响了绘画比赛”成&绩这三个方面来记叙的,内容非常集中。
可是有的同学在写段时,也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本来知道要紧紧&围绕一个意思写,也想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可是却把与这个“意思”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句子或内容也写了进去。这一点,要特别引起大家&的注意。同学们读读下面这段话,想想哪些语句偏离了全段的中心意思:&谢晶同学是热心帮助别人的好干部。小华病了,她陪小华去医院看&病。叶苹忘了带水彩颜色,她把自己的借给叶苹用。她对人很有礼貌,&见到每位老师都主动问好。一天下午,她走在路上,看见两位农民伯伯&吃力地拉着一辆装满蔬菜的板车,就急忙跑上去帮着推。她还是全班学
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呢!&显然,谢晶同学“热心帮助别人”是全段的中心意思。段落中写谢
晶陪小华去医院,把自己的水彩颜色借给叶苹,帮助农民伯伯推车,这&些都是她“热心帮助别人”的具体事例。这些内容同这段话所说的主要&意思是一致的。而写她对人有礼貌、学习成绩好,虽然这也是她的优点,&但与“热心帮助别人”这个主要意思无关,因此应该删去。
这就再次提醒我们:写前,要想好段的中心意思;写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个“意思”展开。这样写出的段落,内容才集中、明确。
【思考练习】
(1)写一段话,为什么要围绕一个意思写?怎样才能做到围绕一个&意思写?
(2)围绕“老师对我真好”这个意思写一段话。
15.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写&
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这是写好一段话的前提条件。那么,怎样围绕&这个“意思”展开来写呢?总不能胡乱地东一句、西一句的吧!这就涉&及到一个采取什么“段式”结构的问题,即怎样安排段落中句子之间“顺&序”的问题。文章是思路的反映,段中各句之间也总要有个顺序。写一段话若能够做到有顺序,写整篇文章要做到“言之有序”也就不难了。&自然段的段式结构特点与“句群”相同,常用的段式有:
①顺承式。即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连句成段。②时间推移式。即以时间推移的&自然顺序为主线连句成段,安排段落的层次。③空间转换式。即按照方&位,处所转换顺序来记叙,连句成段。④递进说明式。即全段围绕中心&意思,分两层或几层来记叙说明,各层意思逐步递进,一层比一层深入。&除此之外,还有并列陈述式、转折强调式、对比说明式、补充说明&式、问答式、因果式(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悬念引读式、倒叙式、&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结)、概具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等。&这么多构段方式,写段时具体采取哪种(或几种)形式呢?这就要依据实际情况,根据所写的内容来确定。&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安排句子的:&碧云寺坐西朝东,依山叠起,有六层院落。那里松柏参天,清幽、
壮观。到了那里,先要进山门。山门的石桥前有一对石狮,雕刻得很精&细,虎视眈眈的,据说已在这里守卫了五百多年。过了山门往南跨院走,&那里有个罗汉堂,里面塑着五百尊木质金漆罗汉和七尊神像。活佛济公&的像与众不同,塑在梁上。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回过身来进北跨&院,那里别有一番景象。叮咚的泉水从山石中流出,汇成小池,清澈见&底。池边叠着奇形怪状的山石,十分有趣。池上有桥,池旁有亭,它们&好像都在专心地聆听泉水的歌唱,这里叫水泉院。再往北走是一个大殿,&现在被开辟为孙中山纪念堂。过了纪念堂是金刚宝塔院,玲珑华丽的汉&白玉石塔耸立其间。塔身高&30&多米,有石阶可盘旋而上。塔座正中有个&洞,这里葬有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塔座周围有雕刻精美的佛像、浮雕,&好像在向人们娓妮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小作者先总写碧云寺“清幽、壮观”,然后按照处所转换顺序(山&门石狮→南跨院的罗汉堂→北跨院的水泉院→再往北的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后面的金刚宝塔院),逐层进行描述。正因为作者记叙得清楚、&有序,才使人读后就如同跟着作者亲自游览了一遍。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常用的构段方式有哪些?
(2)用“早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开头,最后用“我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学校”结束,写一段条理清楚的话。
16.学会把内容写具体
老师常说同学们的作文内容不具体。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内容写具体,&这的确是很多同学都感到非常头疼的事。这也难怪同学们,把内容“写&具体”,确实要比做到“围绕一个意思写”、“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要稍难一些。
写具体,强调的是要“言之有物”,即说话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空洞。这样,写出的内容才会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内容写具体呢?我想有以下几点要特别引起大家的注意:
(1)安排好段落的条理。
“写具体”和“有条理”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条理,即使写得再具&体,也只不过是一堆杂乱的“废料”。更何况,缺少“条理”,是根本&谈不上“具体”的。
(2)列举实例,抓住特点。&把内容写具体,最好的办法就是写具体事,说具体话。写人,重要的不是给他下结论,而是要抓细节,写出这个人是怎样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进而写出人物的特点,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记&事,就是要写出事情发展变化的详细经过、前因后果,写出动人的场面,&进而写出事件的特点,使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写景,就是要写出&景物形状、颜色、光泽、声音、态势等方面的特点,使人“如睹其形”;&状物,就是要写出物体大小、高矮、厚薄、轻重、质地、色彩、气味等&方面的特点,使人看得见,闻得到,摸得着。
(3)施展浑身本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写清事物特点。&记叙时,不写或者少写“十分可爱”、“可漂亮了”、“美极了”、“真有意思”等词句,因为这些都是空话;没有见过(或接触过)这一事物的读者,根本想象不出他(它)可爱在何处,美在何方。把特点写具体、清楚,就是要把笔落在实处――到底怎么“可爱”、“漂亮”,写出来。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运用一切可用的方法,如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拟人⋯⋯把“特点”写清楚,段落内容自然也就具体了,读者自然也就明白了。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想想作者抓住了老槐树什么特点,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那灰褐色的树干,高高地伸向天空,快要超过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也够惊人的,三四个小朋友手拉着手,也合抱不过来。那巨大&的树冠向四面舒展,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这段话具体地描写了老槐树高大而粗壮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老槐&树的无比喜爱之情。全段先总写老槐树“高大、粗壮”,然后从树干、&树冠两个方面进行分述,条理十分清楚,为写具体搭好了框架。在描写&树干时,作者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它那灰褐色的树干,高高地伸向天&空,快要超过三层楼的楼顶了”),列数字的方法(“三四个小朋友手&拉着手,也合抱不过来”),这样就把树干如何“高大、粗壮”具体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了。在描写树冠时,作者展开丰富想象,运用了比喻的方法(“那巨大的树冠向四面舒展⋯⋯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不仅写出了老槐树的枝叶繁茂,同时也显示出它高大而粗壮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思考练习】
(1)内容“具体”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把内容写具体?
(2)以“我最喜爱校园里的____”为内容写一段话。要求分几方面&把事物的形状、颜色等写具体。
17.学会把物体写具体&
状物(动物、植物、自然物、人造物),是四大记叙文类型(人、&事、景、物)之一。学会把物体写具体,就为写好状物记叙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怎样才能把物体写具体呢?
(1)要少写、最好不写大家都知道的内容。&同学们读读下面这段话,想想有什么毛病:&上幼儿园时,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小狮子狗”玩具,直到现在它还摆在我的写字台上。“小狮子狗”非常叫人喜欢。它前半部是脑袋。脑&袋上长着两只耳朵,两个眼睛。两个眼睛正下方长着鼻子,鼻子下面是&嘴。脖子上套着“金项链”。身子不长,屁股上长着尾巴。
这段话中,第二句是中心句,可到底怎么“非常叫人喜欢”,后面&却没有写出来。前半部是什么,脑袋上长着什么,身后长着什么等,这&些还用介绍吗?当然不用介绍,因为大家都知道。需要介绍的是各部分&什么样或怎么样,也就是有什么特点。把特点写出来了,怎么“非常叫&人喜欢”也就具体表现出来了。
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是写动物、植物,还是写自然物、人造物:对&于人们都熟悉、都司空见惯、不说也明白的内容就不要再费笔墨;需要&描述的是大家感到生疏的东西,具体地说,就是这些物体的特点。
(2)要抓住物体的特点,详写,写清楚。&抓住物体在形状、大小、颜色、声音、结构、质地、情态、用途等&方面的独特之处,采取打比方、列数字、作分解、绘声绘色、描形摹态&等多种方法,真实、形象、细致地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描写,并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交融进去。这样,也就将物体具体、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大家再读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物体特点写具体的: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
这段话先概括地写“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然后按从上到下(耳&朵、眼睛、嘴、身体、尾巴等)的顺序进行描述,条理清楚。描述中,&作者抓住这几部分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写得非常具体,如“圆圆的脑袋”、“粉红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等。另外,作者能发挥想象来写,如写&耳朵,想象到它“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写小嘴,想象到它“像是&要跟我说话”。这样静中有动,把“小花鹿”写“活”了,使“小花鹿”&越发“讨人喜欢”了。
【思考练习】
(1)怎样把物体写具体?描写物体时要注意什么?
(2)以“____真叫人喜爱”为第一句,写一段话,把自己喜爱的一&个(种)物体写具体。
18.学会把景物写具体&
描写景物,用来展现独特的地域风貌和自然景观,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重要类型。除此之外,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为烘托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等,&也常常要进行景物描写。因此,学会把景物写具体,对提高作文的质量及水平,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怎样把景物写具体呢?大家先来读读下面这段话,相信这段话会给我们多方面的启发:&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草原》)
(1)安排好记叙的层次、顺序。&写景物和写其他事物一样,对先写什么,后与什么,要有一个适当的安排,为写具体展开框架。如例段:一下笔,作者就开宗明义,首先&点出要描写的景物(草原);接下来,记叙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总印象(第&二至五句);最后写看到这种境界的感受(结尾两句)。在记叙见到草&原的总印象时:作者又采取了由上至下(天→天底下)、先总述后分述(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绿色的平地,柔美的小丘,白色的羊群)的顺序。统&观全段,层次清晰,顺序得当,承转自然、紧密。
(2)抓住典型事物及其特征,从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生动&地描绘。
把某一处景色写具体,一要抓住典型、最具特色的事物,防止不择&重点、面面俱到;二要抓住典型事物的特点,特别是别人了解得不多或&者根本不知道的方面,用打比方、拟人、联想等方法,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如例段:草原中的景物是丰富多彩的,而作者单写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平地、小丘、羊群。在描写这些独特景物时,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一碧千里的平地、小丘比作无边的绿毯,把流动的羊群比作绿&毯上绣的白色的大花,把线条柔美的那些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看到的、想到的与感觉到的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让人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使情、景交融。&描写景物最忌单纯地介绍,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形式,目的是为&了抒情,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因此,要处理好写景与抒情的关系,或&融情于景,或借景直接抒情。如例段:作者在具体记叙见到草原的总印&象时,寄无限喜悦和赞美之情于独特风光的描写之中,同时运用边叙边&议(“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之法,直抒胸中感情;这样,
既突出了草原极其辽阔和美丽的景象,又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在具体写看到这境界的感受时:作者先是直写自己的&感受(惊叹、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小诗),然后又借物(骏&马和大牛)喻人。这样就更加突出了草原的美,抒发了作者此时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把读者带入了那令人陶醉的境界之中。
【思考练习】
(1)如何把景物写具体?描写景物时要注意什么?
(2)以“我家的小院”或“美丽的花园”为内容,写一段话。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19.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一件事(或一种活动),总是要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总是要&涉及到一些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要有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阶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事情的“六要素”。记事文章,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写清了“六要素”,人们对这件事才会清楚、明白。在这“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而“经过”部&分又是记叙的核心,是头等重要的,是记事文章成败的关键,是必须要&写清楚,具体的。
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可以说,“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同学&们作文中的通病。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呢?
记叙的事情最好是自己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直接参与的,而不是&道听途说的(因为道听途说的事情,是很难把经过写具体的)。这是把&经过写具体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事情的经过,决不是“一团丝麻”的,总是有先后顺序的,总是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地点的变换而发展变化的。这就需要同学们依据“经&过”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真地想一想:这件事的“经过”&部分大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又都做了什么。然后,再&按照这几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写。这样,既做到了有条理,又为把“经过”写具体打下了基础。
(2)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写“经过”,不必要(也不可能)把其中的每一个阶段、情节、场&面都写得详详细细。但是,又一定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一些重要的阶段、情节、场面,加以细致地描写,以使读者如历其事,如临其境。
(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具体清楚地写出来。&事情是人做的,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起着直接揭示事件意义的作用。
因此,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就需要写清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具&体表现,如人物在当时情况下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表情怎么样,心&里怎么想的。把人物的表现具体写出来,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就具体&而且生动、形象了。
除此之外,根据表达的需要:适当地写一写当时的环境,如天气情&况、景物变化等,以衬托人物、事件;适时地展开一些必要的联想和想&象,以此补充或引申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这些,既有利于表达&事件的意义,也有利于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具体。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经过”写具体的:&农村人图省钱,捆秸杆多不用买的草绳,而是就地取材,自己拧绳。
所以,要捆桔杆,首先得学会拧绳。妈妈先拿一些玉米叶,然后缠在一&起,用手一拧,就成了绳子,非常柔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想把玉&米叶拧成一条绳,可是拧出来的绳,粗细不匀,不是太紧,就是太松,&根本捆不住桔杆。可我还是劲头十足。无奈,一连几次,就是“造”不&出“成品”绳来。我有点泄气了,不想再拧了。妈妈看着我气馁的样子,&鼓励我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要着急。”听了妈妈的话,&我准备再来一次。这回,我吸取上次的教训,先找一些不太干也不太绿的玉米叶(因为这样的玉米叶有韧性),然后,把一头踩在脚下,另一&头拿在手中,拧的时候注意用力均匀。这次拧出的绳就是不一样――成&功了!
这段话讲述的是小作者由不会拧玉米叶绳子,到会拧的过程。作者&先写学着妈妈的样子拧,拧不好,仍旧劲头十足;接着写一连几次都失&败了,有点泄气了;随后写妈妈对“我”语重心长的鼓励;最后详写“我”&在妈妈的鼓励下继续学,终于成功了的情景。全段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记叙“经过”的过程中,作者写出了“我”遇到困难时的心理(先是“劲头十足”,后来“有点泄气了,不想再拧”了),妈妈教育“我”&的语言,特别是准确运用了“找”、“踩”等词,写清了“我”拧绳的&行动。这样,事情的“经过”就显得很具体。
【思考练习】
(1)为什么强调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怎样才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为老师、父母献一次“爱心”,或制作一个小物件。然后,把“献爱心”的经过或小制作的经过写出来,要求条理清楚,内容具体。
20.学会把人物的外貌写具体&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常常要描写人物的外貌。这是因为,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外貌描写包括静态外貌描写、动态外貌描写两种。怎样把人物的外貌写具体呢?&第一、静态外貌描写:就是像描写一幅画、一张照片那样,去描写整个人物的外表,包括描写人物的容貌(面容长相)、身材(高矮胖瘦)、&服饰(穿着打扮)、年龄、性别等。在具体描写静态外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人物独具的外貌特点进行具体描写。&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等不同,人物的外&貌也定会有所不同。静态外貌描写,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决不等于要&面面俱到,一定要抓住人物自身外貌中与众不同的特征进行具体刻画,&做到写谁像谁(即依照文字,能够顺利找到对应的人)。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具体方法:
①注意抓住容貌特征进行具体描写。在这方面,又要特别重视“画&眼睛――写内心”。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义。”如:
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儿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呢!
这段外貌描写仅两句话,便把穆老师善解人意的特点写出来了。
②注意抓住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写。风俗、爱好、性情不同,人物&的服饰往往也就不同。因此,抓住服饰特征进行具体描写,是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特点的又一重要方法。如: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劲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少年闰土》)
寥寥数语,不仅描写出了人物的外貌,还展示出了当时浙江绍兴一&带的风俗民情,同时写出了父亲对闰土的爱心。
抓住人物独具的外貌特点进行真实、有选择地具体描写,就能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达到如见其人的效果;就能有效地避免外貌描写“千&人一面”(都是“高鼻梁,大眼睛,双眼皮儿,一笑俩酒窝儿”)的现&象。
(2)要有顺序地进行描写。&外貌描写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写前也要先想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然后逐一写来。比如我们打算从长相、穿着两个方面去写一个人的外貌,&如果在长相描写中插入穿着描写,就会令读者费解。这样杂乱无章的外&貌描写是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怎么办?
①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即先描写人物的全貌,再描写人物局部的“特写镜头”。可以先写人物身材怎样,是高大魁梧,还是瘦小枯干,然后再对头、身、四肢等有选择地进行描写;写人物的脸,可以先从整体上写这张脸什么样,然后再对额头、眼睛、面颊、鼻子、嘴、&下巴等部位有选择地进行描写。如:
风雪中,一位老战士,靠着冰崖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花,神情十分镇定、自然。他穿着一身破旧的单衣,布&片像枯树叶一样贴在身上。(《丰碑》)
这段外貌描写先从整体上描写老战士的全貌“好像一尊塑像”,然&后再描写他的神情、身上穿着,顺序清晰,栩栩如生。
②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写。即先描写某些部位所具有的明显突&出的特点,然后再写人物的全貌。如:
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友们都很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这段外貌描写先写他的脸面、脑袋、身子,然后再描写他的全貌像个“小萝卜头”,有序、简练而生动。
③按照不同方面的顺序写。即从容貌、身材、服饰、年龄等不同方&面,有选择地进行描写。如:
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的络腮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的&响亮,走起路来地皮也踏得忽闪忽闪的。(《老水牛爷爷》)
这段外貌描写,按照“容貌→身材→声音→走路样子”的顺序进行&具体描写,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动态外貌描写:就是刻画人物在特定情形下的神态表情。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活泼、呆板、暴躁、文静的性格,都会在神&态表情上流露出来。因此,动态外貌描写比静态描写更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描写人物动态外貌时,最好与静态外貌描写相结合,与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相结合。这样写,不但具体,效果也好。如:
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机喊道:“掉头,回去!”
(《忆铁人》)&这两句话,把描写神态(“睁大了眼睛”)与描写语言相结合,真实具体地表现出铁人得知事情真相后吃惊异常、急于向阿姨赔礼道歉的&情景。
【思考练习】
(1)外貌描写包括哪两种形式?怎样把静态外貌描写和动态外貌描&写写具体?
(2)以“我的老师”或“爸爸生气了”为内容,把人物的外貌特征&写具体。
21.学会把人物的语言写具体
写人记事时,常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因为,语言是心灵的“门户”,&语言描写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把人物语言写好、写具体的方法。
怎样把人物的语言写好、写具体呢?下面的这段话,会给我们许多&提示:
我哭着,哭着,听到有人走了进来,回头一看,原来是继父,便把&头扭向一边。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丽敏,你的心情我理解,这都不怪你。以后我哪儿做得不对,你尽管提出来,别闷在心里。不过,我相信我会做一个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的爸爸。”
听了这些话,我张嘴想说点儿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1)描写语言,要真实、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的风格、特点也一定是不相同的,这就如同每个人的&长相一样。语言描写,目的就是要揭示人物性格,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以,描写语言,就一定要真实、准确,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和特&点。这是把人物语言写具体的重要前提。例段中的小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她所描写的继父的语言,合情入理,与当时的情景很贴切;&真诚坦直,朴实无华,非常符合劳动人民的身份;善解人意,饱含爱抚之情,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为人的特点。&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众口同腔”,或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来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奶的语言来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写劳动人民,等等。&其实,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是错误的。
(2)描写语言,不但要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
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既注意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又重视具体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说话时的声音、语调、神态、动作等。这对刻画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是极为有用的。如:例段中,“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这是小作者在描写继父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这些语句,与说的内容互相映衬,真切而生动地表达出&继父对“我”的关怀、爱怜。
【思考练习】
(1)怎样把人物的语言写具体?为什么说“众人同腔”或让文中人&物说你(作者)设计的话都是错误的?
(2)回忆一下老师表扬自己的情景,饭桌上家人对话的情景。然后,&任选一个内容写一段话,要求把人物的语言写具体。
22.学会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行动,包括动作、行为两个方面。动作,指人物一举一动的活动,&如:抓、拉、扯、跑、踏、看、听、闻、说等;行为,指人物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为一个过程,如赛跑的过程、钓鱼的过程、做游戏的过程等。&行动,是人物性格、情感、品质、思想的具体表现。看一个人,不&光要听他是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是怎么做的。因此,行动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又一重要手段。&怎样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呢?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你能否悟出一些方法。&
小磊,那可是班上有名的“小迷糊”。一次,他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看见写字课代表正在教室门口检查同学们的写字用具,不禁叫道:“糟&了!”他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小磊,怎么又回来&了?”妈妈问。他也顾不上回答,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被子还没叠呢。“毛笔,毛笔!”他找了柜子又翻抽屉,,&总算在床底下找到了毛笔和墨,可涮笔瓶呢?他猛然想起上次大字课回&来,他用瓶子捞鱼,放在窗台上了。他提起瓶子,一股臭味扑鼻而来。&原来瓶子里的鱼死了,已经泡了好几天了。小磊赶忙把臭水连鱼一块倒&掉,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屋子里柜子张着嘴,椅子翘&着腿,抽屉伸着舌头,都在责骂小磊不把它们放好。小磊冒着满头大汗,&一路上也不住地责备自己。等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时,校园里早已鸦&雀无声了。
(1)描写人物行动要准确。&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这是把行动写具体的首要条件。&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很简单的事例:男生&吃西瓜的行动,和女学生一定是不同的;三伏天,半天又没喝到一口水,&此时吃起西瓜的行动与平日也一定是不同的。这就提醒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实事求是,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如:例段中“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等,这些行为、动作描写准确贴切,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既淘气又毛手毛脚,生活和学习缺少条理的同学的形象。
(2)描写人物的行动要细致。
①人物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若干连续的动作组合而成的。&要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首先要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解”、展开――&先怎样,又怎样,最后怎样。想好以后,再按照这些动作的先后次序,&逐一地、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出来。当然,描写要有目的,事先要想好&为什么写这个动作和那个动作,而不能一股脑儿全写出来。
如:例段中,作者把小磊回家取写字用具的经过分成“发现没带用&具、回家去取→找柜子、翻抽屉→返回学校”这三层,每一层又都将行为作了细致的分解;然后一层一层地、有顺序地进行描写。这样,整个&经过既顺畅,又具体。
②在描写每一个动作时,不但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在什么情境、背景下做的,是怎么做的――写出人物动作表现时的神&态、语言、心理等。“做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做”和“怎么做”,&这些都是人物动作描写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写清楚,人物的动作描写自&然也就具体了。
如:例段中,“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这两个短句,“奔回”、“跑”是写做什么,“三步并作两步”、
“气喘吁吁”则是写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做。这样,把动作写具体了,&人物急促、慌乱的形象也就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了。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要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怎样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描&写时要注意什么?
(2)观察妈妈是怎样炒菜的,或自己亲自试一试。然后写一段话,&要求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
23.学会把人物的心理写具体&
心理,又叫心理活动,指的就是人物想些什么,是怎么想的。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状态,是直接刻画人物、把人物写真写活的又一重要方法。&描写人物的心理,又分描写自己的心理和描写他人的心理这两种形式。
(1)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体。&作文时,无论是主要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是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往往都需要描写自己的心理,用来展示自己心理&活动的经过,或是为了烘托主要人物,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心里想些什么、怎么想的,自己最清楚,所&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是比较容易的,可以直接采取“我想”的方式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只是要注意:描写时,既要写出自己“想什么”,还&应写清“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这样,就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清楚、具体了。另外,要写出深层的、真实的心理,避免口号化,表&面化,遮遮掩掩。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体的:
正当我和爸爸谈论着马路上过往的一些名牌小轿车时,只见一位看&自行车的老奶奶正艰难地弯下腰,去捡我刚才扔掉的冰棍纸和软包装盒。&这一举动顿时使我惭愧不已,想立刻跑过去对老奶奶说些什么,可又实在觉得不好意思。唉,算了吧,下次不再随便扔了不就行了。我心里默&默地想着。此时,我也无心再去观赏那些名牌小轿车了,只是往前走了&几步,端详着这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大约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她身子比较单薄,背有点驼,但显得很精神。我在想,这么大年纪了,还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着贡献,真了不起;再想想自己,只图个人方便,却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惭愧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这段话记叙的是小作者看到老奶奶艰难地弯下腰,去捡“我”扔掉&的废弃物时,心里想的内容。作者不但写出了自己想什么(想认错可又&不好意思→只此一次,不能再扔了→老奶奶真了不起→自己图方便,给&他人带来麻烦),而且写清了怎么想的(心里默默地想),为什么这么&想(见老奶奶捡自己扔掉的废弃物,惭愧不已),真实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思想活动。
(2)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因为我们不可能钻到人家的脑子里,所以要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就比较难了。怎样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呢?尽管他人头脑中是怎么想&的,我们无从知晓,可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从他的表情神态、言谈话&语、行为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具体描写他人心理活动&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表情神态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特别是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自言自语”,让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动作,来揭示&人物内心隐蔽着的微妙的感情。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描写人物幻景的方式,来具体展示他的心理活动。&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具体的:&
有一次,我正在做功课,亮亮看见我手里的钢笔,硬要拿。我说:“亮亮,钢笔不能玩,小姨给你看一张画吧。”他又摇头又甩胳膊,“不要,不要!”接着就哭起来。妈妈看见了,对大家摆一摆手,大家就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他哭了一会儿,用手捂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哼着,还不时地从手指缝里偷看,看大家是不是是注意他。他的目光从妈妈身上移到姐姐那儿,一会儿又移到我身上。我竭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他&把大家扫视了一遍,也就不闹了,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以后我再做&功课,亮亮也不要钢笔玩了。
这段话,写亮亮先是撒娇,继而以哭为手段要大人答应他的要求,&最后见哭不能生效,只好“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作者通过具体描&写小孩的行动(摇、甩→哭)、神态(捂→偷看→移),逼真地写出小&孩的心理特点,反映出亮亮真是个聪明淘气、活泼可爱的孩子。
【思考练习】
(1)心理描写分哪两种形式?怎样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又怎&样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2)以“我听到表扬之后”或“××生气了”为内容写一段话,要&求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24.学会把场面写具体&
场面,就是在特定的场地上,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们各种各样的活&动画面。因为人总是活动在一定的环境和场合之中的,所以无论写人,&还是叙事,都离不开描写场面;若是写集体活动,描写场面就更是重要。&好的场面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气氛,细致、形象和生动地表现人物,为全文增添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样把场面写具体呢?大家先来读读下面的内容,这两段话会给我们很多提示:&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董老师一声招呼:“走哇,下楼玩会儿去!”同学们都说笑着下了楼,来到了大操场。我问董老师:“老师,&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样呀?”董老师笑着说:“踢足球,跳皮筋。”男生&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女生却说:“还是老一套!我们以为有什么新&花样呢?”董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可不一样,今天哪,女生踢足球,&男生跳皮筋!”听了这话,我们女生高兴得蹦起有三尺高。
老师拿来球,女子足球大战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十几个“疯”丫头,&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又滚到这边,一会儿滚到那边。&虽然我们的技术太糟糕,但都非常卖力气。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踏着,只好空跑一场,&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成了个小花脸,那样子真滑稽。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球到了她脚下,她甩开脚,使劲&猛踢,“砰”的一声,球就飞了出去,瞧她那架式,多像个女球星。
这两段话中的第二段,描写的是女生踢足球的场面,写得非常具体。&为什么呢?
(1)明确交代出了时间――“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
(2)写清了活动(或事情发生)的地点――“楼下的大操场”。
(3)有具体的人物――老师、学生。
(4)详细记叙了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情节)――我们不常踢球,&也不会踢球,简直是一场瞎跑、乱跑。
在详细记叙情节经过时,作者又特别注意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写“面”(大家怎么踢)――大战开始了,“我们十几个‘疯’丫头,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又滚到那边⋯⋯但都非常卖力气”,比喻生动、贴切。写“点(个别人怎么踢)――“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蹭着⋯⋯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作者抓住主要人物的特点,以生动精练的语言,细致、形象地进行描述,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点。
综上所述,要把一个场面写具体,就必须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这四方面内容。其中,“地点”要写清,它好似舞台,人物和情节&都在这块地方进行着;“时间”要写清(或让人能够悟出),历时要求&要短,是动人的“一幕”,长时间发生的事通常不称为场面描写的范畴;&人物和情节,是记叙的重点,整个场面描写,要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
“点”与“面”要紧密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考英语词组固定搭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