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练丹田之气气最简的方法

能快速练出丹田气的五种方法
我的图书馆
能快速练出丹田气的五种方法
&很多道家丹道爱好者,习练丹道半年到一年时间,却没有练出丹田气来。怎样才能快速练出丹田气来,并能迅速结成金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练功方法和心得体会,总结出几种方法供同道们参考。&一、上吸下呼法端坐或盘坐均可,以自然舒适为度。眼帘微垂,舌尖轻抵在上齿龈处,双手虎口相交,叠放于下丹田处,自然呼吸。在吸气时,意想宇宙上空真气被吸到头顶(百会穴处),呼气时,意想真气从百会经印堂穴流到中丹田处(膻中穴区域)。呼吸一定要匀、缓、自然,意念一定不要过重。每天早、午、晚练习三次,每次20~30分钟,大约3~10天即会感到每一呼吸时,即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此法习练1~5天时,可产生中丹田紧张感,属正常现象。&&当每一呼气即感到热流注入中丹田时,则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慢慢地热流自然向下丹田处推进。经过5~15天习练,即可达到每次呼吸时,都会感到一股热流注入下丹田。此时脾、胃、肠、膀胱、肾等疾病都会好转或痊愈。&&当感到每一呼吸时有股有流注入下丹田时,此时再练时,呼气要轻轻地止于下丹田,呼气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再过5~10天,即感到丹田气足,明显有一气团存在,此即气丹产生,再继续习练,经络及大、小周天将逐步打通。二、金丹直灌法端坐或盘坐,姿势皆同上。自然呼吸。在吸气时意想宇宙上空黄色真气聚成一乒乓球大小的金丹,呼气时意念金丹穿过头顶百会穴慢慢地沿着中脉降下丹田。如此吸气聚金丹,呼气降金丹,每日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大约经过30~40天的习练,即可感到金丹(气团)的存在。三、旋转金丹法站、坐、卧均可,余皆同上。自然呼吸。意想下丹田处又金黄色的一个鸭蛋大小的金丹。双手交叠轻放在下丹田处,然后均匀、缓慢地逆时针旋转120~360圈,然后再顺时针旋转120~360圈。每转一圈大约5秒钟,每天2~3次,大约20~40天即可感到小腹又热胀,气丹转动感。四、呼吸封丹法姿势同上,呼吸自然。先观想下丹田处有一鸭蛋大小的金黄色气丹3分钟。吸气时意想鸭蛋大小的气丹胀到足球大,呼气时意想气丹恢复到鸭蛋大小。每天习练2-3次,每次30~40分钟,大约20~40天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丹存在。五、自然归回法此法适合练功有一定的根底的人,即全身经络或大小周天都畅通无阻的人。坐、卧、站均可,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似守非守下丹田有一鸭蛋大小的金丹。吸气时观想宇宙间真气通过全身毛孔进入体内,呼气时观想或内视全身经络里的精气流归下丹田并聚集成丹。每天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坚持习练30~60天,可内视或感觉到下丹田处有一光丹形成。1~4法坚持习练可形成气丹,5法坚持习练可形成光丹。也可以先练1~4法后,再练5法一段时间收功。收功方法是先深吸气3口,然后再把气沉到下丹田,然后再搓手、擦面、搓耳及拍打头部和按摩颈部即可。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武术怎么练丹田气 丹田气到底是什么
&  武术我们常说的就是气沉丹田,那么对于丹田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呢?到底什么是丹田?武术应该如何练习气沉丹田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练习武术气沉丹田的相关知识介绍吧!  气沉丹田有很多的说法与讲究的,所以对于武术练习丹田气就有很多的阶段,以下详细的介绍下的。    气沉丹田具有疏通全身经络,和畅气血,益寿延年,以及消释烦劳,平抑怒气、恐惧、忧愁等不良情绪,使人心境开阔、增益智慧的作用。气沉丹田是在长期不懈的功法习练中,达到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尾闾中正等要求,使全身内外完全放松,并在心意恬静无忧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实现的。  1、初级阶段(气功入门)&  两腿微屈,两掌合于腹前,掌心斜相对,目视前下方,摆好姿势后首先注意沉肩,同时要意贯肘尖,有肘下坠之感,这种感觉是由肘部放松带来的。  两掌在体侧平举向上的过程中,两肩尽量下沉不上端,肘尖不要上扬,背部正直而生挺拔感。头慢慢地转成悬顶中正,同时微收下颏,竖项,将颈椎关节的小韧带松开,如此悬顶才不会僵滞。两掌成展翅状向上平举于肩的瞬间,沉肩,意在两手拇指和食指,提腕促使手掌波浪式蠕动,隐约感觉到有力由腕传导至拇指、食指端。  借助于两臂下落,打开肩关节的同时,肩胛骨就势横向松开,以使两肩微含,两肋微敛,胸廓略向内含,肩背部便有轻微的左右拉伸之感,并顺势将松传至肘、腕、手指,且瞬间而过,意念不可停留。做到了肩膀下沉,肩胛骨横向放开,含胸拔背的效果自然而然产生。  在含胸拔背的基础上使臀部稍作内收,敛臀时,尽量放松臀、腰部肌肉,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然后轻轻向前、向里收敛,像用臀把小腹托起来似的,这样就约束臀部突出,保证了腰脊和尾骨的中正。&  2、中级阶段  掌心斜相对,目视前下方,无需意导,自然做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等放松要求。  两掌在体侧向上平举的过程中,肩胛向两侧横向打开,带动肩膀向下松沉。两掌成展翅状向上平举于肩的瞬间,拇指和食指内气充畅,有虚空感,提腕促使手掌波浪式蠕动,感觉到有股轻微的劲力由肩胛经肩、肘、腕传导至十指尖,拇指、食指内劲感觉尤为明显。两掌下落中,似有意似无意,意欲动心已知,大脑中还未来得及反“松”的概念,凭借形体动作的态势,肩胛内部肌肉倏地松开,顷刻之间全身有传导式松驰之感,有种微麻的感觉掠过整个背部,是气功劲力在起作用。  下落中,肩胛松开带动两肩松沉的同时,由内劲引发的横向松散,促使背部肌肉自然舒展而微微隆起,拔背的感觉随之而来,一产生拔背感,胸部也自然做到了舒松虚含。  在两臂平举向上和下落的过程中,整个身体放松保持下垂状态,但同时头顶百会穴始终含有轻微的上顶之感,而非臆想的上顶之力。上有百会悬顶,下有尾闾中正,配合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脊柱自然节节松开,形成上下对拔之势,虚领顶劲的状态自然达到,顿时心中豁然开朗。&  3、高级阶段  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全身内外完全放松,心中了无牵挂,阳气平和。接上式,两腿微屈,两掌合于腹前,掌心斜相对,目视前下方,依然处于松静柔和的练功态中。
相关阅读推荐:
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丹田气功练习法
】_气功_怎么练_做法_步骤方法-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丹田气功练习法是怎样的
气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项运动,说气功熟悉吧,因为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气功这个词,说气功陌生吧,因为气功总是给我们一种神秘的感觉。其实气功并不是电影里面介绍的那么神奇,气功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此外气功还可以调节我们的心理,下文我们介绍一下丹田气功练习法。
口眼轻闭,头身中正,含胸沉腹,默运脑中先天性光,凝注丹田虚空境地。也就是把丹田看成一个空间,意念双目神光朗照这个空间,达到“万念俱寂,一灵独觉”。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丹田真阳自然萌生。
练功时充分放松入静,意念与呼吸密切配合,把丹田、命门、会阴、尾阊这一区域看作一个容积,使之逐渐扩大容量。呼气时使脐部、小及腰腹部往外扩张,吸气时气收丹田。这样持续练功,就会加大丹田的活动能量,起到快速积聚丹田内气酌作
呼气时用意念将内气向丹田、尾闾部催压、贯冲,使整个下腹部的气机都活跃起来。尾闾—定要充分放松。当真气向上冲时,呼气往下压,腹部压力增高,真气自然溢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凡有疾病之处,均经元气疏通修补。
放松入静后,两手在腹前意想抱着一个红色的火球向左右、上下轻轻旋转,意想火球在两手的带动下转动,待两掌之间的气球实感形成之后,再用意念将火球送入脐内,两掌配合动作,然后两手轻贴于脐部。稍停再作丹田内气的转圈运动。
在呼气时,意想气由丹田向周围空间成圆形幅射状扩散.同时身体也放大;吸气时,意想气由周围空间向丹田收聚。也可以意想丹田为宽阔无边的大海,呼气时如石击水,波浪由丹田中心向周围成圆形扩散,吸气时收聚丹田。吸气时宜配合轻微的提肛动作。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养生保健方法,那就是气功了,我们知道气功对于我们人体有着多种功效,所以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气功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丹田气功练习法。
4178阅读4458阅读4453阅读4674阅读3674阅读3029阅读3529阅读
4348阅读3039阅读4657阅读4524阅读4448阅读4751阅读3816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19分钟前)
(22分钟前)
(31分钟前)
(42分钟前)
(54分钟前)
近期热词:
36小时点击榜
585222992223163414821311115911211007988988
72小时热顶榜
242112119998776
36小时点击榜
21852128212818241444140613301292129212351178
72小时热顶榜
2322221815151413121211
36小时点击榜
13681083912855817817703684627570285
72小时热顶榜
281616131313121211109
媒体征稿和报道
被采用的文章
被报道的博主
社区帮助中心
网友们是和讯社区的主人,如果有对和讯物业管理的建议或者讲述你与和讯的故事,请在发表文章时投稿到“我与和讯”。
微博使用帮助
友情链接: ┊┊┊┊
Copyright&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气沉丹田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气沉丹田”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唱歌的、吹管乐的、练武功的、练气功的、练呼吸的、吐纳的……凡与呼吸有联系者提到此,无不滔滔不绝,理论翔实。一般认为,“气沉丹田”之说应该是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之上的。认为人体气血运行内通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体,是沿经络分布而完成。丹田则是经络的总枢,“气沉丹田”就是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气血充实,通八脉,恢复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再生力量。
气沉丹田解读
1、“丹田”的位置
关于“丹田”在哪里的说法也很多。有说是在“肚脐里面”,有说是“肚脐到命门之间”,有说“前七后三”,或“前三后七”,有说是“脐下三分”,有说是“脐下一寸二”,有说是“脐下一寸三”,有说是“脐下三指”,甚至有说是“膀胱的后面”或“小肠的下面”,其中以“脐下三指”为最多。
那么,“丹田”到底在哪里,谁也说不准。其实如果能够“准确”地道出人体“丹田”所在位置,那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每一个人腰围多少,胖瘦程度等都不一样,那么,当吸入空气感觉向小腹中着力时,腹中的反压力点的位置就肯定会不一样。因此,“丹田”的精确位置,就个体来讲肯定有所差异。加之有的人内脏有下垂现象而有的人却没有,如果按“前七后三”或“前三后七”的方法衡量“丹田”位置肯定不易准确。
2、“丹田”的作用
“气沉丹田”是人的一种感受、一种意念,这是世人公认之说。许多歌唱家、管乐演奏家均会告诉您:当您意守肚脐以下小腹处,将吸入的空气,用力向下压缩至小腹,并集中于一点就是“气沉丹田”。并常借助热力学理论,来作为“气沉丹田”的科学理论根据:“气体压缩、体积缩小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所以“气沉丹田”时,人体,特别是小腹处就会有发热感觉。
热力学理论认为,当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气体就会转化为液体,如液态氮、液态氧的制作。因此,“气沉丹田”时有产生津(精)液的可能,具有生精的作用(尚无科学研究证明)。而液体需经过加热后才能产生蒸发及气化,气体体积压缩与集中缩小的过程就会产生热量,热量又促进气化的发生(无科学研究表明)。因此,“气沉丹田”时,人们可能感到腰腹一带非常充实、饱满、有力。
当将气体压缩在小腹处时,就会有向身体腰腹周围膨胀的感觉,而腰腹肌肉的反弹力产生的合力点,就是“丹田”所在。歌唱家与管乐演奏家将这个合力点的力所产生的能量,在大脑皮层的有效控制下着力于发声器,发出悦耳的声音(也正因为此原因,容易让人产生出一般有建树的,如像帕瓦罗蒂等歌唱家或管乐演奏家,一定会是长得胖的、肚子大的个体,因为人长得胖,因此肚子大,才可能有充足的气量这样的错误认识)。这个说法应该是不能成立的。从人体的生理构造也可以看出,人体有横膈膜将人的心脏、肺脏等器官与腹部器官严格地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空气是无法穿过横膈膜到达小腹之处的。如果真能穿过了,那一定可以被称为“横膈膜穿孔”,成为一种新的疾病。
因此,“气沉丹田”实际上就是呼吸配合意识的一种呼吸方法,也即是用深长的呼吸配合下沉的意念,由于深长地吸气,可迫使膈肌下沉,所以产生了气体下沉的感觉。
气沉丹田中医应用
气沉丹田的功效
儒、佛、道都讲求静坐,独道家在极静中必集中一切于丹田,复运用丹田之力使身体各部分健壮,如从生理学与医学去研究,道家这种举全身之力而聚注于丹田的内脏运动,对于人身之健康的确是具有效果,如果不得其法,很可能引起小肠脱出及其他之毛病,如果得其窍要,则有不可思议之功能。
静坐或打太极拳,老师要求姿势正确,因为姿势不正,呼吸不能深沉丹田,便会发生力的凝滞,其最明显的象征,便是足冷腰冷而头热。一般人之所以学儒家、佛家的静坐,以其比较温和,虽不得法亦不会出毛病。道法自然,无论静坐与打拳,只要合乎自然,就有功效。盖静坐为静功,打拳为动功,无论静功与动功,都不能离开呼吸。有呼吸,就要做到细、长、慢、匀,深入丹田,所以有了功夫的人,静坐时打拳时固然要气沉丹田,非静坐时非打拳时还是要气沉丹田的。夫为是,则是静亦动,动亦动,内外都动,无有不动,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动,不息,就是生生不已,就是道。是以气沉丹田,是一种精神摄生,其效益甚多。
(一)肺的容积扩大
普通人呼吸,一分钟十七八次。气沉丹田的人,一分钟十一二次,因其呼吸气量多,肺的容积便扩大,由于呼吸使肺自上下运动,横膈膜向下伸展,从而无形中又扩大了胸部的容积。
(二)心的活动旺盛
人身上有随意肌与不随意肌,心脏属不随意肌,不能以人的意力而使之活动,但气沉丹田,使横膈膜上下伸缩,增进心脏活动机能,血液循环旺盛。
(三)促进肝的活动
人体全身循环的血液总量,约有二升。另有三升左右的血液在肝脏中滞留,气沉丹田之后,由于丹田之力,使停留于肝脏的血液也能活跃循环,使全身循环的血液总量无形中又增加了。
(四)促进胃肠活动
行深呼吸时,横膈膜尽量向上下伸缩,促进胃不随意肌的发达和活跃,使胃臂富有伸缩弹力,无胃扩张之患。又促使肠的蠕动,帮助食物移行,使肠彻底吸收营养,大便畅通,无便秘之虞。
(五)腹的间口扩张
腹的间口,指由鸠尾至耻骨缝合的处所言。腰实,脊柱垂直,可使腹的间口扩张,腹内脏器便可毫无阻碍地活动,所以静坐或练拳,均必须以意力而着力于腰,才能显现其奇妙。
(六)控制生殖机能
世界上寿命最高的人,其生殖腺机能强而大。气沉丹田以后,便应导之化之。所谓贯通三焦,调和任督,循环往复,恍兮惚兮。乃到气贯周身,则可控制生殖机能,可收可放,可缩可伸,是保持元气的最好方法,是维系两性幸福人生的最高法宝。
(七)可以变化气质
气沉丹田有了成就的人,可以改造他的性格,变化他的气质,遇顺境而不骄,处逆境而不屈,热情奋斗,果敢有为,吃苦耐劳,救人济世,无憎无恨,无欲无贪,变成一种和平勇敢正直无私的人。
(八)可以治病强身
气沉丹田是以意调息的深呼吸运动,是训练高级神经中枢和呼吸中枢,大量摄氧排碳,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淋巴的新陈代谢,训练神经系统的灵活,改善泌尿系统功能,可以治愈很多慢性病,增强体质。
李剑,曾召.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
周信文.推拿功法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张放.健康在于内动“生命在于运动”之根本意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张肇平,杜飞虎.论太极拳: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度百科科普词条项目审核专家组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