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昆明大观楼长联书法长联

程地超书法作品在昆展出 《大观楼长联五体书》首发
《昆明大观楼长联五体书》
首发式现场。
书法爱好者参观展览
昆明信息港 记者孙红亮 实习记者曹雨晴 2日下午,《美丽中国梦·迎春墨韵情》程地超书法作品展暨《大观楼长联五体书》首发式在云南省图书馆隆重举行,上百名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交流写作经验,首发100套书籍供不应求。
本次程地超书法作品展暨《大观楼长联五体书》首发式由昆明市文联、云南省海外联谊会、云南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昆明玉云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华国学通识教育。云南省文联副主席张维民、昆明市文联主席王蓉、五华区人大副主任余彦出席首发式并致辞。
此次展览是一次面向广大艺术爱好者和群众的公益展览,开幕式承袭了简朴至真的中华传统美德,程地超及其弟子袁慧宇亲自担当主持人。首发式现场共准备了100套书籍,基本被抢购一空。程地超表示:“这是一次感恩的书展,也展示了自己对追求传统文化的信心。一位老先生给我算过命,说我能活到88岁,我今年76岁,还有12年的时间,最后2年肯定写不动,那我还有10年的时间拼搏,我会继续写下去!”
程地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系云师大中文系教授,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副会长。1939年5月出生于四川万县,出生贫苦,在磨难中读完中学、大学。自幼酷爱文学艺术,并在多年的治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素养,使他在个人书法创作中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传承意识,其书法作品既遵循了传统笔墨章法,同时又具独特的个人书家风格。
本次展览汇集了程地超地超近年来所创作的楷、隶、篆、行、草等精品佳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一次不容错过的传统文化之旅。展览将持续至2月9日,广大艺术爱好者可前往免费参观。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
昆明信息港官方微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zé),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huán)雾鬓(bìn);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昆明大观楼长联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昆明大观楼,叠阁凌虚,层楼映水,含烟晓雾,金碧联辉,但是使这一昆明名胜闻名遐迩的不是这心旷神怡的风景,而是数十年后横空出世的180字长联。上联写滇池四周风光,像一幅山水画;下联记云南历史,如一篇叙事史诗。长联气势磅礴,意境高远,悬于楼前,扫涤俗唱,令人击节叫绝,“闻者莫不兴起,冀一登临为快”,被世人誉为“海内第一长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黄祖国,湖北随州人。中国硬协会员,中国榜书研究会会员,随州老年大学诗词楹联研究会会员,随州老边书画研究会理事。硬笔擅长楷书和行书以及设计姓名签字,软笔尤擅大腕笔写巨幅榜书。个人爱好除硬笔书法教学为终生职业外,还精通诗词、写作、蒙学研究、心理教学、演讲,中国象棋,编谜猜谜,民间魔术,编发手机短信等文化和艺术表演,并有多项在省市比赛活动中多次获奖。
1999年创办了”随州首家硬笔书法学校“。先后编著出版字帖和硬书教材20余册,受聘百余所大中小学校演讲授课,在随州主办多期电视书法讲座。办学过程被随州日报、随州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硬笔书法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播报百余次,每年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书法学员,以其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掀起平带动了随州硬笔书法事业的培训热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
姓名:黄祖国
出生地:随州
居住地:湖北省随州市执法大队
工作职位:书法校长
联系电话:136
电子邮箱:
公司名称:随州黄祖国硬笔书法培训学校
网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法作品版权归
可以记录推荐数据哦!
收录收藏夹
黄祖国硬笔书法《昆明大观楼长联》正楷钢笔字帖作品
添加到收藏
没有新消息
创建收藏夹
公开(受欢迎的收藏夹将有可能选入站酷精选)
私密(仅自己可见)
分享给微信好友孙髯翁撰写的180字长联而名扬天下的昆明大观楼
我的图书馆
孙髯翁撰写的180字长联而名扬天下的昆明大观楼
走进昆明大观楼&&&&&& & 民国初年,这里就辟为公园。大观楼前的池子中的三个白石墩,犹如西湖的三潭印月撒湖中。从此这里也成了昆明市的一大景区。真是“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 & 现在,这里成了昆明市民的休闲好去处,成了昆明市的一张名片式的旅游景区。& &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 & & 上联可译为: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的面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一片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叫人欣喜啊!& & & & 请看:东边的金马山像神骏在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如凤凰在飞舞,北面的长虫山犹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似白鹤在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胜境,登上高楼欣赏一番呢?看那远处像螃蟹一样大的岛屿,像螺丝一般小的沙洲,像少女梳理秀发般摇曳的垂柳,还有满目皆景的水草、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犹如翡翠一般的小岛,天上飞动着的灿烂红霞。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垂的金稻,明媚阳光下的万倾沙滩,夏季花红叶绿的芙蓉,春天依依的杨柳。& &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注1)。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 & & 下联可译为: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面对苍天感叹:历史上那些滚滚英雄,如&今还有谁存在呢?
& & & & 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一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制造战船,操练水兵;唐中宗统一南诏后,在弥渡立过铁柱刻书以记功德;宋太祖在地图前挥动玉釜划大渡河为界;元世祖挥师南下,乘皮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烈丰功,是何等的显赫,真是费尽了移山心力!然而转眼之间朝代更换,如早晨的云、晚上的雨一样不能持久,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功德碑变成了断石残碑,在苍烟落日的照耀下倍感凄凉。到头来,只不过赢得了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悬挂在二楼上的额匾:楼内的额匾:大观楼内挂满了历史人物的题字题诗:滇池:&&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欣赏【书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61,625贴子:
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欣赏收藏
大概两年前在一电视节目里看到范增很流利的背诵《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深感敬佩,感觉七十岁的老人还能一口气背下180个字的长联,确实不易,除了天分,就是勤奋,不愧为大家。我辈实是望尘莫及、&&&& 今年5月有幸去了一趟昆明,对大观楼长联则倍感兴趣,除了想亲眼目睹大观楼之胜状外,就想欣赏一下长联的风采。经了解昆明人对长联大都耳熟能详,有很多人还能背上几句,这更增加了我的兴趣,同时产生了背诵的欲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弄清了长联的字词字义并能背了,当大观楼及长联出现在我的面前时,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只到现在我还坚持每天背诵两遍。
据资料介绍: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大约于公元1765年观楼有感而作,全联如下: &&&&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长联(原文用繁体字书写,无标点符号)多至一百八十字,对仗工整,气势宏大,脍炙人口。&&& 上联写滇池及周围风光景物,歌颂昆明大好河山及农民的辛勤耕耘,只有劳动人民的业绩(四围香稻)永久存在。下联联想云南历史,把封建王朝看作不长久的幻影(实际也影射清王朝),一朝跟着一朝兴起、衰亡,连幕都拉不及(卷不及暮雨朝云),最后只剩下些断碣残碑横卧在苍烟落日之中(都付与苍烟落照)。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令人叫绝,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天下第一长联”等,一直流传不衰。长联挂在“五百里滇池”岸边的大观楼前两百多年,为古今众多名士及广大游人所仰慕及推崇。长联与楼阁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及极高的旅游价值。长联使大观楼名扬四海,大观楼因长联而驰誉九洲,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及滕王阁齐名的我国四大名楼之一。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否有写过此联的书友,可否贴上来,与大家共享。
大观楼远眺大观楼全景长联全景景
云南人骄傲
大观楼前的石狮子
大观楼三楼匾额
大观楼二楼匾额
大观楼长联浅释
长联作者孙髯翁塑像
天下第一长联,论篇幅虽不及钟云舫老前辈的长联,意境却高出不少,幼时曾背诵,不解其意,囫囵吞枣,今日见之,颇多感慨,虽数入滇境,未曾前去瞻仰,未免遗憾。
谢谢13楼得感慨!
dgl大观楼公园大门
大观楼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_拓片
捧个场吧!有写长联的请贴上来,与大家共享学习呀。拜托啦!
大观楼公园大门前的石狮子
好贴!顶试着写一通,字实在太多,拿不出手,钢笔字还将就。期待高手出现。
见笑。
&&&——&曾宪宗
酣畅淋漓,感谢曾老师!用楹联形式更好!
登录百度帐号昆明大观楼长联(图片、书法及解读)
昆明大观楼长联
&&&&&&&&&&&&&&&&&&&&&&&(图片、书法及解读)
&&&&&&&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本博主非常喜欢的书写资料。今年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期间,我们大学同班同学聚会,有一在昆明同学因有事未能出席。在网聊中,她提到,我在学校为她写的这个长联在家里挂了30年,由于对大观楼及其昆明的向往,使她一家近年迁居昆明!如此的恋旧情结令我十分感动,促使我再次书写这副长联,准备送她!这是我用蓝宣金色书写的第一幅书法。
同时,我从网上找到昆明大观楼、大观楼长联图片以及对长联的解读、作者孙髯翁的简介、创作背景、社会评价,一并转贴于后面,供喜欢这幅长联的同学、朋友们欣赏。
&&&&&&&&&&&&&&&&&&&&&&&&&
——迷你豆豆&&&&&&&&&&&&&&&&&&
(博主书写昆明大观楼长联)(四尺全开蓝宣金色字)
昆明大观楼
现在所挂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人重书。&
上图:大观楼长联(上联)
上图:大观楼长联(下联)
 上联:五百里,奔来眼底,披襟岸帻(z&),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zh&)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hu&n)雾鬓(b&n);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⑴五百里:滇池五百余里。后,今仅八十里长。
  ⑵披襟:披开衣襟。岸:动词,推开的意思;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⑶神骏:指东面的金马山。骧:昂头奔跃的马。
  ⑷翥:飞起。灵仪:一类的鸟,指滇池西面的碧鸡山。
  ⑸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长虫山)。
  ⑹缟素:白色的绢帛,指昆明西面的。
  ⑺蟹屿螺洲:滇池中以蟹与螺壳堆成的小岛或小沙洲
  ⑻风鬟雾鬓:鬟,环形发髻;鬓,耳边垂发;喻风中垂柳。
  ⑼苹:水草。苇:芦苇。“天”和“地”形容数量之多。
  ⑽翠羽:翠绿的小鸟。丹霞:红色的云霞。
  ⑾孤负:意思是枉然,白费。
  ⑿九夏:指夏季的90天。芙蓉:荷花。
  ⒀把酒凌虚:对天空举起酒杯。
  ⒁汉习楼船:修、治楼船以军。打通通往的路。
  ⒂唐标铁柱:时平之乱“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⒃宋挥: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为阻止在畔和购买战马,当时的边官编造曾在版图上用玉斧“画大渡河为境界”的谣传: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⒄元跨革囊:指征大理过大渡河至,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⒅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解释上联: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如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像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小鸟和几抹灿烂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枉费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孙髯(1711
—1775),字髯翁,号颐庵。云南昆明人,祖籍是,幼时随父流落昆明。自幼聪颖好学,尤以诗文超群,幼时赴童试,因不愿受搜身之辱,愤然离去,从此不复参加科举,终生为一平民。他虽然没任一官半职,却关心国计民生,寻求根除昆明水患的良方。他虽是个诗赋名家,却不局限在艺术天地,还时时关心百姓的疾苦,为他们呼吁减租免税。他生活清苦,晚年不得不靠卖卜生活,有时还得断炊,但他坚毅乐观,傲然不屈,喜种梅花,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他广交诗人墨客,常聚会于吟诗作赋,晚年寄迹咒蛟台卜易为生,自号“咒蛟老人”,后因有子在经商,将他接去赡养,并在该县授徒,门墙桃李,一时称盛。病逝后就葬于弥勒。 孙髯一生勤于著述,曾纂辑过《国朝诗文》、《滇诗》等,皆佚失。今仅有《永言堂诗文集》、《金沙诗草》等诗集,及《孙髯翁残抄本》和《滇南诗略》中收录的二十首。康熙年间,建成。该楼西近,濒临滇池草滨,遥对,凭栏远眺,青山绿水,烟鹭,云鬟雾鬓,一时文人雅集,墨客登临,填词作诗,但无不是粉饰太平,为歌功颂德。孙髯对此十分鄙薄,他慨然挥笔,写下题大观楼长联一副,长达180字,旷古未有,一声震动儒林。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海内第一长联第一佳者”。
创作背景:
  的长联大约写于公元1765年,当时官场腐败,民不聊生,诗人完全是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在写景的同时触景生情,抨击了的统治,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规律,埋有清王朝也必然如此的伏笔。他把正统皇朝看作是不长久的幻影,把帝王们的“伟烈丰功”看作是“苍烟落照”里的“断碣残碑”。在当时来讲,这是一种明显的叛逆思想,具有“
犯上”的嫌疑,必然为当权者及其帮凶所不容。由于髯翁长联已广为流传,深得人心,他们又不敢公然撤消这副著名的长联,于是就有人用篡改字句的办法,仿照孙髯翁的格式,另外又写了两副长联出来,企图通过改变其思想内涵,替代原有的长联,为封建统治者所用。但改来改去,总是弄巧成拙,造成不少笑话,与长联一道流传下来,反而扩大了髯翁长联的影响。
  大观楼长联气势磅礴。上联写滇池风物,似一篇滇池游记;下联记云南历史,似一篇读史随笔。全联180字,如一篇有声、有色、有情的骈文,妙语如珠,诵之琅琅上口。该联想像丰富,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被誉为海内外第一长联。 
  上联突出一个“赏”字,欣赏美景,溢于言表,描绘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作者登临楼上,首先写眼前那茫茫空阔无边的滇海,写作者敞开衣襟、推开头巾观海的高兴劲。接着写大观楼四面的景观: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蠕动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展翼的白鹤。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里,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边缘,点缀着如少女鬟髻鬓发般摇曳多姿的杨柳;那一簇簇水草和瑟瑟的芦苇,似禽鸟那五彩缤纷的羽毛点缀着水中的云天和红霞。前面,作者在观看滇池和四周的群山后,曾发出文人学者们,何不选择这名胜地的高楼登临欣赏一番的感慨。这里,作者在描绘了眼前池中的胜景后,再次由己及彼,概叹:不要枉费了美好的胜景啊——那四周飘香的稻谷,那波光万顷的浪涛,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风中的杨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那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重在一个“叹”字。作者追根溯源,道出了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展示出了一幅颇耐人玩味的历史画卷。作者乘兴看够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立即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千古的英雄豪杰们,都随滚滚的历史长河悄然地流去了:那雄视一代的汉武帝,为了打开西南通途,曾在长安凿,训练水军;大唐皇帝曾册封南诏,立铁柱刻颂功德;宋太祖竟手挥玉斧,划疆立界,让大理自治;走经,占云南灭大理,招降吐蕃,继伐。这一系列宏伟壮观的景象,费尽了英雄们的移山心力,然而,这一切犹如彩楼帘外萦绕的朝云,不等珠帘卷起,便在萧萧的暮雨中消失了。那些功德的词句,都随着那断碣残碑。埋没在夕阳和农家的炊烟里。留给我们的只是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江岸边点点的渔家灯火。天上南飞的两行秋雁,还有那睡在山林间文人雅士醒后的一身清霜。这怎能不令人为之感叹! 
  长联抒情叙事,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对仗工整,字句洗炼;内涵美质,外溢华彩,意境高妙,。是对联史上不朽的杰作,影响甚巨。大观楼长联是诗、是画、是历史的镜子,它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这种远见卓识,隐寓于联中的字里行间。正因如此,该联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篡改更换,但始终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重了其在对联史上的位置。
社会评价:
  在看完了这副长联之后,赋《题大观楼诗一首》,赞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也曾赞道:“长联犹在壁,巨信笔如椽。”作家评此联:“情景交融,古今会合,浑然一体。气魄之大,无与伦比。”对大观楼题联尤其推崇,据回忆,“国内有些著名的对联他一口气能背下来,比如昆明大观楼那副一百八十个字的长对联,他就能背下来”。一次中央开会,毛泽东对云南一位负责人专门谈起,说你们那里是“四围香稻,万倾晴沙”,有“九夏芙蓉,三春杨柳。”1958年3月,毛泽东到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看到了辑录在《楹联丛话》里的大观楼长联,便对照三种该书版本阅读,并圈点批注。特别是看到该书评长联“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究未免冗长之讥也”时,毛泽东旁批:“从古来看,别创一格,此评不确。” 
  正如以《》、黄鹤楼以崔灏《》诗、以《》显名一样,大观楼闻名天下,更是有了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这一幅煌煌长联,撰成乾隆年间,其超越时空的深刻感悟,可与的《》媲美。从长联与《红楼梦》的思想来看,受佛家性起缘空、诸法无常等的影响是一脉相承的。悟性极高,其境界是历代俗唱不可比肩的。因为在这副浑灏流传,化去堆垛之迹的180字间,分明展现着一个比大海、比天空更广阔的襟怀。这襟怀中融入了山与水、草与花、人与事、诗与史;融入了千年往事、万古烟云;更融入了无限的情怀,卓绝的品质。几百年来风风雨雨,赢得了广泛的言语赞叹,更赢得了众人的心灵共鸣。关于大观楼出昆明城西南三公里的滇池之滨,本为湖滩,在明末还是一片野景。在其《游太华山记》中描述这里景致时写道: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明代世袭镇守云南的沐氏曾在此建花圃。清二十一年(1682)由僧人乾印来此建莲花寺,其讲《妙法莲花经》,听者常千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巡抚对此处风光大加赞赏,遂命建三层方楼一座,登楼远眺,极目所及,海阔天空,烟波浩淼,湖光山色,真可谓洋洋大观,故取名大观楼。同时建成楼阁一群,有华严阁、涌月亭、催耕馆、观稼堂等。此地远浦遥岑,风帆烟树,一幅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从此渐成游览胜地,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画,并写下许多联额、名作。其中清代著名诗人孙髯翁所撰长联,共一百八十字,内容深刻,对仗工整,传颂海内,脍炙人口,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联”。七年(1857),清军镇压时,大观楼被焚毁。同治五年(1866)重建,历时三年建成,此即现今所见的大观楼及附属的建筑群。民国五年(1916),大观楼辟为公园。解放后又经多次修建,并加大扩充,现已成为大型旅游区。至今大观楼三楼悬有郭沫若1961年登大观楼诗句:“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现在所挂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人重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