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接口类型的这种接口是什么接口?是SATA还是IDE?

执行者·反省着·前进的
硬盘结构及接口类型
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ATA(IDE)和SATA以及SCSI和SAS。接口速度不是实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目前非基于闪存技术的硬盘数据实际传输速度一般不會超過300MB/s。
ATA,全称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用传统的40-pin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接口速度最大为133MB/s,因为并口线的抗干扰性太差,且排线占用空间较大,不利电脑内部散热,已逐渐被SATA所取代。
SATA,全称Serial ATA,也就是使用串口的ATA接口,因抗干扰性强,且对数据线的长度要求比ATA低很多,支持热插拔等功能,SATA-II的接口速度為300MiB/s,而新的SATA-III标准可达到600MiB/s的传输速度。SATA的数据线也比ATA的细得多,有利于机箱內的空气流通,整理线材也比较方便。
SCSI,全称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机系统接口),经历多代的发展,从早期的SCSI-II,到目前的Ultra320 SCSI以及Fiber-Channel(光纤通道),接口型式也多种多样。SCSI硬盘广为工作站级個人电脑以及服务器所使用,因此会使用较为先进的技術,如碟片转速15000rpm的高转速,且资料传输时CPU占用率较低,但是单价也比相同容量的ATA及SATA硬盘更加昂贵。
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取序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Gb/s。此外也透过缩小连接线改善系统内部空间等。
此外,由于SAS硬盘可以与SATA硬盘共享同样的背板,因此在同一个SAS存储系统中,可以用SATA硬盘来取代部分昂贵的SAS硬盘,节省整体的存储成本。但SATA存储系統并不能连接SAS硬盘。
FC(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接口),拥有此接口的硬盘在使用光纤联接时具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4Gb/s或10Gb/s)、远程连接等特点;内部传输速率也比普通硬盘更高。限制于其高昂的售价,通常用于高端服务器领域。
3.5寸的台式机硬盘,與ATA配合使用的是「D形4针电源接口」(俗稱「大4pin」),由Molex公司设计并持有专利;而SATA接口也有相應的SATA電源線。
2.5寸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可直接由数据口供电,不需要额外的电源接口。在插上外接的便携式硬盘盒之后,由计算机外部的USB接口提供电力来源,而单个USB接口供电約为4~5V 500mA,若移动硬盘盒用电需求较高,有时需要接上两个USB接口才能使用,否则,需要外接电源供电。但如今多数新型硬盘盒(使用2.5寸或以下硬盘)已可方便地使用单个USB供电。
硬盘物理结构:
D:簇(扇区组)
在硬盘上定位某一数据记录位置—C扇区,使用了三维定位。
硬盘的物理结构一般由磁头与碟片、电动机、主控芯片与排线等部件组成;当主电动机带动碟片旋转时,副电动机带动一组(磁头)到相对应的碟片上并确定读取正面还是反面的碟面,磁头悬浮在碟面上画出一个与碟片同心的圆形轨道(磁轨或称柱面),这时由磁头的磁感线圈感应碟面上的磁性与使用硬盘厂商指定的读取时间或数据间隔定位扇区,从而得到该扇区的数据内容;
當磁盤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盤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道(Track)。
在有多个盘片构成的盘组中,由不同盘片的面,但处于同一半径圆的多个磁道组成的一个圆柱面(Cylinder)。
磁盤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硬碟的磁區(Sector)。硬碟的第一個磁區,叫做引导扇区。
硬碟碟片轉速極快,與碟片的距離極小;因此硬碟內部是無塵狀態,硬碟有過濾器過濾進入硬碟的空氣(最新的技術是把硬碟密封、內部充氦,以降低能耗及廢熱,提高容量;但只有少數高階硬碟使用此技術)。為了避免磁頭碰撞碟片,廠商設計出各種保護方法;目前硬碟對於地震有很好的防護力(1990年代的一些硬碟,若在使用中碰到略大的地震,就很可能損壞),防摔能力也大幅進步,電源關閉及遇到較大震動時磁頭會立刻移到安全區(近期的硬碟也開始防範突然斷電的情況);而許多筆記型電腦廠商也開發出各種筆電結構來加強硬碟的防摔性。但硬碟在通電時耐摔度會降低、也只能溫和的移動,許多人也已經養成在關閉硬碟後30秒至一分鐘內、不會移動硬碟(及筆電)的習慣。
操作系统对硬盘进行读写时需要用到文件系统把硬盘的扇区组合成簇,并建立文件和树形目录制度,使操作系统对其存取和查找变得容易,这是因为操作系统直接对数目众多的扇区进行寻址会十分麻烦。
主条目:主引导记录和全局唯一標識分區表
主開機紀錄(Master Boot Record,縮寫:MBR),又叫做主引導磁區,是電腦開機後存取硬碟時所必須要讀取的首個磁區,主引導磁區記錄著硬碟本身的相關訊息以及硬碟各個分割的大小及位置訊息,是資料訊息的重要入口。如果它受到破壞,硬碟上的基本資料結構訊息將會遺失,需要用繁瑣的方式試探性的重建資料結構訊息後才可能重新存取原先的資料,對於那些磁區為512位元組的磁碟,MBR分割表不支援容量大於2.2TB(2.2×1012位元組)的分割,
全局唯一標識分區表(GUID Partition Table,缩写:GPT)是一个實體硬盘的分区表的结构布局的标准。它是可扩展固件接口(EFI)标准(被Intel用于替代个人计算机的BIOS)的一部分。GPT分配64bits给逻辑块地址,因而使得最大分区大小在264-1个扇区成为了可能。对于每个扇区大小为512字节的磁盘,那意味着可以有9.4ZB(9.4 x 1021字节)[4][5]或8 ZiB-512字节(9,444,732,965,739,290,426,880字节或 18,446,,073,709,551,615(264-1)个扇区x 512(29)字节每扇区)。
没有更多推荐了,硬盘接口类型:SATA 和IDE并口有什么区别【电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42,475贴子:
硬盘接口类型:SATA 和IDE并口有什么区别收藏
SATA是新的接口标准 IDE是老的接口标准 SATA传输速度比IDE快 还有其他区别么
SATA比IDE理线容易多了
就是这种接口的硬盘不能兼容现在的主流电脑配置
IDE以后逐渐都没有了
串和并的区别
尽量sata3吧。。据说x79有sas,但貌似又删减了。。。
穷13上80G..
回复9楼:小心买到那种性能缩剩渣的盘子
好久不见…小白想念
。。。。。。。。。。。。。。。。。。。
串行比并行还快
登录百度帐号现在的主板通常上还有IDE硬盘接口么?联想笔记本电脑咋把硬盘模式从SATA改成IDE - noYes游戏王国
欢迎来到noYes游戏王国
现在的主板通常上还有IDE硬盘接口么?联想笔记本电脑咋把硬盘模式从SATA改成IDE
发表时间: 21:00:02浏览:60次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现在的主板通常上还有IDE硬盘接口么?联想笔记本电脑咋把硬盘模式从SATA改成IDE。
之前本站也有不少关于类似内容介绍:1.2.3.
我有两块IDE硬盘,想升级主板,不想换硬盘,担心现在市面上的主板都是sata接口,没有IDE接口的~~~
现在市场上这方面是个什么状况啊?
INTEL的大多没有,不过⑨④⑤还是有的。
N厂基本也有个IDE好象AMD的基本都有①个IDE口.所以如果①个硬盘①个光驱是没有问题的.
我的就是这样。
①个IDE接口可以接②个IDE设备,不过需要有主从跳线
供解决方案:
① · 购①块STAT转IDE的卡,这样就能使用IDE硬盘了;
② · 购①个USB转IDE的硬盘盒
楼上的回答正确,光驱还有①个。不过现在也有STAT接口的光驱
当然有IDE接口了。你可以在买之前看看参数。
是的,还有①个啦,
它是用来安装光驱的啦。
应该都有的
联想THINKPAD品牌:
  开机按F①键进入BIOS,依次到“Config”-“Serial ATA(SATA)”-“SATA Controller MODE Option”,在这里选择为“compatibility”,然后按F①(0)然后按回车。
  联想品牌笔记本:
  方法①:
  开机按F②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依次找到“Configuration”-“SATA Mode Selection”然后按回车键选“IDE”,再按F①(0)再按回车。
  方法②:
  开机按F②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找到“configuration”项下有“sata controller mode”选项,选择“compatible”模式,此为兼容“IDE”模式,如果选“ahci”则为“sata”模式,将其选择为“compatible模式”,再按F①(0)键,最后按回车键退出即可。
编后语:关于《现在的主板通常上还有IDE硬盘接口么?联想笔记本电脑咋把硬盘模式从SATA改成IDE》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弟又要麻烦各位了。
我台机是HP的Hewlett-Packard (0)⑧⑤ch(Intel i⑧⑥⑤PPEGi⑧④⑧P)
硬盘接口是IDE,现在想换用①个接口是SATA接口的⑤(0)(0)G的硬盘,请问可以吗?
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
可以到是可以就是你看①下你板子上有没有SATA的接口,如果没有市面上应该有IDE转SATA的转换线,还有就是电源线。到也没什么特别注意的
● ● ● ● ● ● ● ● ● ● ● ● ● ●
类型:策略
1001万+次下载
类型:休闲
1001万+次下载
类型:休闲
1001万+次下载
类型:射击
1001万+次下载
类型:经营
1001万+次下载
类型:益智
1001万+次下载
类型:冒险
1001万+次下载
类型:休闲
1001万+次下载
类型:休闲
1001万+次下载
类型:休闲
1001万+次下载大家都在搜
硬盘的STAT接口和IDE接口有什么区别???
buzhou331的答复:
ATA是广为使用的IDE和EIDE设备的相关标准。ATA是AT Attachment的缩写,意思是AT计算机上的附加设备(还记得IBM PC/AT吗?)。ATA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在PC机上连接硬盘。&br/&&br/& ATA标准从1994年至今共经历了7代标准,现在简述如下: ATA-1(1994):是最早的IDE标准。引入了新的ATA命令和协议,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33MB/s。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Serial ATA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电脑硬盘接口SATA和IDE有什么区别呢?~_百度知道
电脑硬盘接口SATA和IDE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换硬盘。但是不知道我的硬盘是那一种!
我有更好的答案
IDE的硬盘与Sata的硬盘除了在接口上有所不同以外,在传输率上也是不同的
你如果有windows优化大师
在存储系统信息里可以查看硬盘的型号
去网上搜下
就知道接口类型了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S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与并行ATA相比,SATA具有比较大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可以在较少的位宽下使用较高的工作频率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带宽。Serial ATA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ec,这比目前最块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ec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已经发布的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ec,最终Serial ATA 3.0将实现600MB/sec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在此有必要对Serial ATA的数据传输率作一下说明。就串行通讯而言,数据传输率是指串行接口数据传输的实际比特率,Serial ATA 1.0的传输率是1.5Gbps,Serial ATA 2.0的传输率是3.0Gbps。与其它高速串行接口一样,Serial ATA接口也采用了一套用来确保数据流特性的编码机制,这套编码机制将原本每字节所包含的8位数据(即1Byte=8bit)编码成10位数据(即1Byte=10bit),这样一来,Serial ATA接口的每字节串行数据流就包含了10位数据,经过编码后的Serial ATA传输速率就相应地变为Serial ATA实际传输速率的十分之一,所以1.5Gbps=150MB/sec,而3.0Gbps=300MB/sec。 SATA的物理设计,可说是以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作为蓝本,所以采用四芯接线;需求的电压则大幅度减低至250mV(最高500mV),较传统并行ATA接口的5V少上200倍!因此,厂商可以给Serial ATA硬盘附加上高级的硬盘功能,如热插拔(Hot Swapping)等。更重要的是,在连接形式上,除了传统的点对点(Point-to-Point)形式外,SATA还支持“星形”连接,这样就可以给RAID这样的高级应用提供设计上的便利;在实际的使用中,SATA的主机总线适配器(HBA,Host Bus Adapter)就好像网络上的交换机一样,可以实现以通道的形式和单独的每个硬盘通讯,即每个SATA硬盘都独占一个传输通道,所以不存在象并行ATA那样的主/从控制的问题。 Serial ATA规范不仅立足于未来,而且还保留了多种向后兼容方式,在使用上不存在兼容性的问题。在硬件方面,Serial ATA标准中允许使用转换器提供同并行ATA设备的兼容性,转换器能把来自主板的并行ATA信号转换成Serial ATA硬盘能够使用的串行信号,目前已经有多种此类转接卡/转接头上市,这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原有投资,减小了升级成本;在软件方面,Serial ATA和并行ATA保持了软件兼容性,这意味着厂商丝毫也不必为使用Serial ATA而重写任何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代码。 另外,Serial ATA接线较传统的并行ATA(Paralle ATA)接线要简单得多,而且容易收放,对机箱内的气流及散热有明显改善。而且,SATA硬盘与始终被困在机箱之内的并行ATA不同,扩充性很强,即可以外置,外置式的机柜(JBOD)不单可提供更好的散热及插拔功能,而且更可以多重连接来防止单点故障;由于SATA和光纤通道的设计如出一辙,所以传输速度可用不同的通道来做保证,这在服务器和网络存储上具有重要意义。 Serial ATA相较并行ATA可谓优点多多,将成为并行ATA的廉价替代方案。并且从并行ATA过渡到Serial ATA也是大势所趋,应该只是时间问题。相关厂商也在大力推广SATA接口,例如Intel的ICH6系列南桥芯片相较于ICH5系列南桥芯片,所支持的SATA接口从2个增加到了4个,而并行ATA接口则从2个减少到了1个;nVidia的nForce4系列芯片组已经支持SATA II即Serial ATA 2.0,而且三星已经采用Marvell 88i6525 SOC芯片开发新一代的SATA II接口硬盘. SATA接口俗称串口,IDE俗称并口,SATA接口的位宽及传输速度方面都要优于IDE接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是种速度!
传输速率以及接口不一样
IDE最大传输速率为100MB/s和133MB/s,SATA为150mb/s,SATA2为300mb/s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电脑硬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盘接口类型图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