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画兔子趴着中暑了,急救措施都做了,一直趴着眼睛也闭着,还在呼吸。这是什么情况?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App//sites/110086/column6af73-e1c2-43c9-b16e-ccb.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我曾是一名急救医师,大家有什么要问的吗?-第28页-健康养生-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8 / 32 页
我曾是一名急救医师,大家有什么要问的吗?
&&尿液尿液,俗称“小便” 、“尿尿”,是从人体中排出的毒素,一种液体,一般是黄色或无色。人们一般将尿液尿至痰盂或坐便器中。
尿液的用途
尿液对环境的污染
尿液的处理
尿液中是否含有细菌
常见尿液信号
尿液的成分 (单位:每100毫升)
尿液的气味
尿液的颜色
尿液的形成
尿液多的原因
展开尿液的用途
尿液对环境的污染
尿液的处理
尿液中是否含有细菌
常见尿液信号
尿液的成分 (单位:每100毫升)
尿液的气味
尿液的颜色
尿液的形成
尿液多的原因
本段尿液的用途其实,尿液对自然环境还有帮助呢,尿液可以作为肥料(最好打湿植物叶子),对植物的生长有帮助哦!
其他用途在野外被划伤,伤口都会有许多病菌,如果没有消毒药品,可以用中段尿液清洗伤口,并及时到医院就诊,但注意要使用刚排出的尿液清洗伤口,不要储存尿液备用。(中段尿正常情况下,基本可以认为是无菌的。在紧急情况没有清洁物的时候,可以用中段尿冲洗伤口,起清洁作用。但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尿液对环境的污染人体排出的粪便和尿液,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尿液的处理尿液可以排在坐便器或痰盂中而牲畜的尿液经过处理可加工成肥料。
尿液中是否含有细菌严格来说,健康的正常人未排出的尿中通常不含细菌,但排出后可能含少量正常非致病的菌类。
常见尿液信号最常见的词语就是:尿急、尿频、尿痛。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是尿急、尿频、尿痛呢?是不是憋不住尿就是尿急?一天上几次厕所就是尿频?  
尿急:一般是指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  
尿频:一般正常成人白天排尿3-6次,夜间1-2次,单位时间排尿次数增多就是尿频。当然,如果是饮水增多、天气寒冷或者精神紧张,又没有其他症状的话,就很可能是生理性尿频。  
尿痛:就是指排尿时感到耻骨上区、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烧灼感。  
如果三种情况同时出现,十有八九,就是尿道炎症。这几个症状,是很多泌尿系统疾病经常会出现的,应该警惕,特别是合并了其他情况,如血尿、多饮、尿线细等等,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尿不尽:尿不尽是从肾盂到尿道外口这一段叫尿路。凡尿路中任一段受到细菌感染都可称为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有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尿不尽是尿路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前列腺炎的主要排尿症状表现之一。
尿液的成分 (单位:每100毫升)水原尿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微量
葡萄糖:0.1
尿素:0.03 %
尿酸:0.004%
无机盐:0.9%
尿液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0%
葡萄糖 :0%
尿素 :1.8 %
尿酸:0.05%
无机盐:1.1%
尿液的气味氨味 正常尿液内的挥发酸,放置后由于细菌分解尿素或出现氨臭味,若尿液新排出即有氨味,常提示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
恶臭味 90%的可能是受到细菌感染的信号。有可能是E-COLI菌,它们会使你的尿液产生臭味。应该立刻引起注意并尽快去看医生。
燃烧硫磺气味 乐观的估计可能是因为你吃了太多的芦笋。芦笋中带硫磺的氨基酸会使你的尿液产生这种味道。随着芦笋的完全消化,这种味道也会渐渐消失。如果硫磺气味持续两天以上,就有必要去医院做一个尿液检查了。
甜水果味 倘若你的尿液散发出甜水果的气味可不能说是由于你吃了太多水果沙拉的缘故。尿液中发出这们的气味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一种细菌的感染。当人体在尽力排除葡萄糖时,血液中一种叫做酮的酸性物质会释放出这种味道。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重视,很可能会对你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尿液产生发甜水果味道,就要立即去看医生。
有些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因此会吸引一此嗜甜的小虫。所以,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也常常散发出甜水果的味道。
焦糖味 倘若你的尿液中有很浓重的焦糖味,那么就有理由怀疑自己是否患“槭糖尿病”。槭糖尿病是一种遗传病,情况非常少见,平均22.5万人中才会出现一例。“槭糖尿病”患者的身体通常不能正常地代谢蛋白质,所以尿液里才会有焦糖的味道。
尿液的颜色1、无色尿--可能是糖尿病、慢性间质性肾炎、尿崩症的信号,如果不是饮水太多的缘故,应注意鉴别。
2、白色尿--白色尿常见于脓性尿、乳糜尿和盐类尿。
脓性尿是由严重泌尿道化脓感染引起的,尿液呈乳白色。脓性尿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肾脓肿、尿道炎,或严重的肾结核。乳糜尿是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尿色白如牛奶。由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脂肪皂化后的液体),不能从正常的淋巴管引流到血循环中去,只能逆流至泌尿系统的淋巴管中,造成泌尿系统中淋巴管内压增高,曲张而破裂使乳糜液溢入尿液中,而出现乳糜尿。乳糜尿一般是阵发性的。乳糜尿中有红细胞时,叫做乳糜血尿。在患乳糜血尿病人的血和尿内,有时可找到微丝幼(即幼丝虫)。
3、盐类尿--多发生子儿童冬季常见,小便呈米汤样,多为原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或尿盐酸,放置后易沉淀,如把小便放在瓶内加热后会马上变清。盐类尿属正常生理现象。可不用药而愈,关键是要多饮白开水。
4、黄色尿--指尿呈黄色或深黄色。其原因有:
①食胡萝卜,服核黄素、痢特灵、灭水滴灵、大黄等中西药过程中,可出现尿液变黄的情况,一旦停止服用,随即消失,无需多虑。常见的发热或有吐泻症状的病人因水分随汗液或粪便排出,尿就会浓缩减少,而尿色素没有改变,这样小便的颜色就显得很黄。
②另一种小便黄的像浓茶,则不是由于上述原因,而是肝脏或胭囊有了病变。原来,胆汁向外排的道路通常有两条:一条从尿里出来,一条从肠道里出来。当肝脏或胆囊有病,胆汁到肠道的路被切断,就只能从尿里排出来,尿液里也因胆汁的含量增加而呈深黄色了。肝炎的早期,还没有出现黄疸,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颜色像浓茶似的,这往往是肝炎的一个信号。
此外,黄色混浊的脓尿则是泌尿器官化脓的表现。
5、蓝色尿--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以及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者。但这种颜色的尿多与服药有关,非疾病所致。如服用利尿剂氨苯喋啶,注射亚甲蓝针剂或服用美蓝、靛卡红、木馏油、水杨酸之后均可出现。停药即可消失。这种因服药而引起的蓝色尿属于正常观象,无需多虑。
6、绿色尿--见于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或胆红素尿放置过久,氧化成胆绿素时。
①淡绿色尿:见于大量服用消炎药后。
②暗绿色尿:原因同蓝色尿。
③黑色尿:黑色尿比较少见,常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恶性疟疾病人,医学上称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种病人的血浆中有大量的游离氧、血红蛋白与定氧血红蛋白,随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红或黑色。另有少数病人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后,也会引起排黑尿,停药后即会消失。国外有资料报告,患阵发性肌红蛋白尿的病人,在运动后也会排出棕黑色尿,同时伴有肌肉无力,可逐渐发展为瘫疾。此外,黑尿还可见于酚中毒、黑色毒瘤、尿黑酸病。
④棕褐色尿(如同酱油颜色):可见于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挤压伤、大面积烧伤、溶血性贫血、错型输血,甚至剧烈的运动后,尿液也可似酱油色。有时睡眠起床后尿呈棕褐色,那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的特征。如果这种小便出现在吃青蚕豆以后,就要警惕蚕豆病。这种病人的红血球内缺乏一种叫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物质,有一定的遗传性。所以当食蚕豆后即发生棕褐色尿,并有疲乏、头晕、恶心、皮肤、眼睛发黄,应及时送医院抢救,以防不测。
7、红色尿--尿色变红,多半是尿中有红细胞,医学上称血尿。血尿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上百种疾病可以引起血尿,要正确诊断并不那么容易。
①如果血尿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这可能是全身性出血疾病在作崇,如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甚至白血病等,尿血不过是全身出血的一种表现。
②如果血尿伴有发烧、关节肿痛、皮肤损害、多脏器的损伤时,可能为结缔组织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等)。
③如果血尿伴有高血压、浮肿、蛋白尿时多为肾小球肾炎。
④如果血尿伴有腰腹部隐痛不适,尿急、尿频、尿痛者多为泌尿系统感染或结核。
⑤如果血尿伴有腰部胀痛或一侧腹部绞痛,以肾、输尿管结石的可能性最大,特别是痛得在床上辗转不安,多为输尿管结石。
⑥如果血尿伴有排尿不畅、费力、小便滴沥排出,在老年男性,多为前列腺肥大,在中年男性,则要考虑尿道狭窄、尿道结石或膀胱肿瘤。 [1]
尿液的形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肾小管形成的尿液经肾乳头到达肾髓质,肾髓质连输尿管到达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肾单位(尿液)→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尿液多的原因尿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尿量增加:尿量的多与少跟排尿次数息息相关,多喝水吃水果多自然排尿次数多;还有就是炎症刺激,部分的生殖器官炎症也能造成尿频的情况多发。
1.&&尿液的颜色与疾病 .检验世界网[引用日期].
基于图像处理的尿液流量测量系统-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 第4期 (19)
纳米金应用于毛细管电泳检测尿液中8-OHdG-江西化工-2011年 第1期
尿液中铊的微波消解ICP/AES标准加入测定法-刑事技术-2011年 第5期
&&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词条标签:
生物人体临床医学 尿
我来完善 “尿液”相关词条:
组织液淋巴液前列腺液全血脑脊液经血白带
组织液 淋巴液 前列腺液 全血 脑脊液 经血 白带&&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尿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是同义词,已合并。
权威编辑保护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尿常规的检查主要概述
尿常规检查内容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的参考值
尿常规与尿检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
尿常规检查项目
尿常规检查质量保证
中医尿常规自己怎么看问诊
展开尿常规的检查主要概述
尿常规检查内容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的参考值
尿常规与尿检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
尿常规检查项目
尿常规检查质量保证
中医尿常规自己怎么看 问诊
展开编辑本段
尿常规的检查主要概述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查内容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液颜色检查:在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正常尿液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尿液透明的检查:石家庄蓝天中医院专家表示尿液透明度如果正常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则出现轻度混浊。 [1]
3、酸碱度: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是正常的尿应该是弱酸性的,也可能因为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出现中性或弱碱性。
4、细胞检查: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以及小圆形上皮细胞存在,如果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大量白细胞、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都是生殖感染疾病的征兆。
5、管型检查:正常尿液中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
6、蛋白质检查:一般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比较少,尿常规检查中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
7、比重检查: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可以看出生殖感染疾病中的某些信息。
8、尿糖定性检查:正常的尿液中有微量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则可能是出现了某种疾病。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首要的就是留取尿液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
有很多肾病病人曾问,为什么在尿常规检查中要有意识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5、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尿常规镜检注意事项
1、尿标本必须新鲜,否则停放几小时后,红细胞可破坏、白细胞可破坏而脓尿消失。
2、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要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细胞,则可能已混进白带,宜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
3、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4、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儿童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收集尿液应该使用清洁的容器,专业的体检机构都会提供。留置尿量一般在20ml左右,以晨起第一次尿为宜,最好在30-60分钟内送检。女孩在留尿时要首先清洁会阴部,不要与大便相混,而且应避开月经期,以免其他分泌物混入。  做尿培养要留中段尿,即先弃掉前一段,收集中间的尿。
孕妇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尿常规检查是孕妇产前检查的项目之一,孕妇尿常规检查应注意哪些事项?现将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说明如下,请准妈妈与其他将要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朋友加以注意:
1.尿标本必须新鲜。尿液停放几小时后,白细胞即可破坏而脓尿消失,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应避开经期,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和血液;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应使用清洁容器装取尿液,如医院提供的清洁尿杯。若尿液被白带等污染,必须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
3.送检尿量:一般不少于10ml(至少达到一半尿杯的量)。
4.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5.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孕妇尿常规检查是从确定怀孕开始直至分娩期间应进行的一项常规体检项目,即每位孕妇在怀孕期间都要进行大约9-13次尿常规检查。然而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准妈妈并不清楚怎样正确地留取尿液标本进行检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收集尿液标本一定要正确规范,才能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无误。
收集尿液的时间: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2]
尿常规检查的参考值
1、尿白细胞(LEU)→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2、亚硝酸盐(NI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3、尿蛋白(PRO)→标准值或现象:+-(+表示轻度白色混浊,-表示清淡无混浊,两者或介于两者之间为正常)
4、葡萄糖(GLU-U)→标准值或现象:-(蓝色溶液)
5、酮体(KE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一般不予筛查或者筛查时呈紫红色为正常)
6、尿胆原(URO)→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7、胆红素(BIL)→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8、PH值(PH-U)[尿液酸碱度]→标准值或现象:5.5~7.5
9、比重(SG)→标准值或现象:1.010~1.030
10、隐血(BLU)→标准值或现象:-(无隐血)
11、抗坏血酸(VC)→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12、颜色(COL)→标准值或现象:淡黄色
13、透明度(TMD)→标准值或现象:透明
14、吞噬细胞(TSXB)→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5、白细胞管型(U_WBC-C)→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6、颗粒管型(KLGX-F)→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7、透明管型(U_TM-CA)→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8、红细胞管型(U_RBC-)→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9、蜡样管型(LYGX)→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20、①、白细胞镜检(WBC-J1)→标准值或现象:2~5/HP
②、红细胞镜检→标准值或现象:0/HP
尿常规与尿检尿检包括了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三杯检验、阿迪氏计数、尿蛋白定量等等项目。
因此说尿检不等同于尿常规检查,但平常通俗所说的“尿检”多指查尿常规。
尿常规的检查对泌尿道感染、结石、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变症状群等疾病有筛检预报性作用。
尿常规(尿检)——“三大常规项目之一”
去医院看病,免不了要作一些检查,其中三大常规:及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最常用。
那么,三大常规检查有何意义呢?
1. 血常规的主要项目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总数及(DC)分类;此外还有(PLT)血小板计数。
2. 尿常规主要项目有:尿的颜色,尿的酸碱性(PH值),尿的比重及蛋白定性和镜检测定尿的沉渣计数。其主要内容有:镜检尿中的白细胞、脓细胞和红细胞(正常红细胞、皱皮红细胞、及影细胞)上皮细胞、复粒细胞及其它精子。以及在病理情况下各种管型相似物质。
3. 大便常规主要内容有:大便颜色,硬度粘液度。以及镜检大便者有无蠕虫病(钩虫卵、蛔虫卵、鞭虫卵)等各种寄生虫检查。
在无病理情况,三大常规值都处于正常范围,但当患了疾病,或身体受到某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机械的)不良刺激和创伤时,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其正常值就发生变化了。
当你患了流感、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感染等征灶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就升高,分类细胞已因此而增高或减少。甚至因不小心,染上肝病或其它,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会减少。再若不慎,发生尿路感染,或阴道炎、肾炎之类;你的小便就会变红、变黑、褐或乳白色。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等症状。经化验检查就会发现小便里有红细胞、白细胞,或其它透明管型、蜡样管型、可粒管型或结晶盐之类。当你感染寄生虫病时,化验检查可发现,大便里有蛔虫卵、钩虫卵等寄生虫宿主你身。当你患了消化系疾病,肛裂、痔疮,查大便定会发现大便色黑,形状各异;且潜血阳性。
总之,三大常规(血、尿、粪)已作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鉴别病患必不可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也是检验师向临床医生提供可靠诊断的依据之一。也是我们观察生理、病变的情雨表。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量(Vol)
检查尿液量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昼夜(24小时)排尿O.8~2.0升。但饮水量、运动、出汗、气温皆可影响尿量
一昼夜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400毫升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内完全无尿为尿闭,如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为夜尿量增多
检查尿液颜色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常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几乎无色;肝细胞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时见桔黄色或深黄色,即胆红紊尿,但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紊B、呋喃类药物亦可呈深黄色,应与上述胆红素尿区别;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如急性膀胱炎)出现血尿,外观呈红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及尿酸盐时呈乳向色。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透明度(Clr)
检查尿透析透明度
新鲜尿清澈透明无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絮状沉淀.尤其女性尿
尿液排出时即混浊,往往由于白细胞、上皮细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显微镜检查予以鉴别,少数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盐等析出,亦使尿混浊,则无临床意义
检查尿液的比重
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波动,因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随意尿比重波动范围为1.005~1.030.
24小时混合尿比重增高时,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24小时混合尿比重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测定任意一次随意尿,尿中无蛋白及糖时,比重≥1.025,表示肾脏浓缩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示肾脏稀释功能正常,如固定在l.010左右,称等张尿.为肾实质受损,肾脏浓缩及稀释功能降低所致
酸碱反应(pH)
检查尿液的酸碱反应
正常新鲜尿多为弱酸性,pH6.O左右,因受食物影响,pH常波动在5.O~8.O之间
在热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质分解旺盛时,特别在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强呈强酸性,pH下降,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等药物时,尿亦呈酸性。碱中毒时,尿中混有大量脓、血时,服用苏达等碱性药物时,尿液呈碱性,pH上升
尿白细胞(粒细胞脂酶LEU)
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指标
定性试验:阴性
异常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尿亚硝酸盐(NIT)
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筛选指标
定性试验:阴性
正常人尿中含有硝酸盐.经细菌(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还原而成。因此当尿路感染时(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可呈阳性,由于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希氏菌、变形杆菌等)为尿路感染的常见菌,所以此项检查常做为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
尿蛋白定性(PRO)
尿蛋白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治疗、预后观察重要指标
定性试验:阴性
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结果和各种细胞化学、免疫化学染色技术检查的结果相互对比、综合分析。①如尿液在膀胱内存储时间过长,中性粒细胞可能破坏,释放酯酶到尿中,导致尿干化学检查结果白细胞阳性,而显微镜检查则为阴性,此种情况应以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结果为准。②肾移植患者排异反应可导致尿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无酯酶,干化学分析为白细胞阴性,而显微镜检查则有白细胞,应以显微镜检查为准。③肾脏疾病尿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因此显微镜检查可无红细胞存在,而干细胞分析血红蛋白(隐血)呈阳性,此应以后者结果为准。[3]
编辑本段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做尿常规检查所得结果写在一张纸上,这张纸就叫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隐血(BLO)、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尿红细胞(RBC)、尿液颜色(GOL)。
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的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以下以表格来说明各指标的意义:
名称 正常 异常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尿胆原(URO) &16 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隐血(BLO) 阴性(-) 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 阴性(-) 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阴性或仅有微量 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
尿糖(GLU)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BIL)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酮体(KET)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
尿红细胞(RBC)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颜色(GOL) 浅黄色至深黄色 黄绿色、尿浑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尿常规检查项目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下面来具体看一下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4]
尿常规检查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活动是对检验程序的每一个方面都进行持续监测从而尽最大可能使患者的诊治得到保证。质量保证活动应该建立起所有参与者包括患者、实验室和临床医生的交流合作。检测质控物或者质量控制仅仅是质量保证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对标本采集和处理、保持记录、技术能力、标准化、继续教育和审查过程的实施和监管。
保持记录是实验室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部分。所有变化都应该有记录,包括质控和仪器审查。对检查和纠正错误、失控结果和检测结果审核的操作过程应该有书面规定。患者结果的报告应该附有参考区间。按照管理和认可机构的规定保存患者结果。
工作台上应该有电子的或书面的记录,其内容应该包括:试纸条的批号和过期时间,所有的患者结果和质控结果,标本采集和达到实验室的日期和时间以及执行操作的检验人员的身份识别。
操作程序手册
检测工作台上应该有操作规程手册。完整的尿液分析操作程序手册是对检测的说明指导,应包括以下信息:标本接受和拒收标准(如标本采集后的时间、所用防腐剂和最低质量要求)、质量控制、参考区间、危急值、交流协议、确认检测、标本采集和运输及结果记录。
能力验证(室间质量评价)
外部能力验证活动是由厂家、专业人员、医疗机构和一些公共卫生实验室发起的,通过与同行或已知被测量比较检查检测的真实度。每年向每个实验室分发数次标本,记录上报结果并将参与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的性能比较结果发送给各参与实验室。
用于显微镜检查的自配或商品质控物质只用于精密度的检查。一些能力调查中的片子是用于评价技术人员正确鉴别显微镜下成分的能力,不能评价尿沉渣和标本切片制备、有形成分定位的重现性。
工作人员能力
应该发动和支持与尿液分析有关的讲座、研讨会和自我学习等继续教育活动。技术人员应该更新知识和技能。实验室应该配有最新的参考教材、图集、图标和海报。只有经过合格培训的工作人员才能完成尿液显微镜检查。缺乏这种专业知识,实验室只能用试纸条提供半定量信息如血尿、脓尿和菌尿。
形态学者的工作能力包括对单个尿沉渣标本鉴定,所得结果与预期分类结果比较作为真实度测量。至少用50张显微镜图片评价工作人员正确识别尿沉渣内所见物质。这些显微镜图片可来自教学收集、从厂家购买或者能力验证计划标本。为了确保分类的客观性,要选择大量观察者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的标本。这些标本可从能力验证活动中获得,应包括正常和异常标本。此外,还应该建立合格的标准(通常80%~90%正确识别率)。
现有的能力验证评价的途径有参加能力调查、与其他显微镜工作人员的镜检结果比较或基于网络的评价系统。[5]
编辑本段中医尿常规自己怎么看人们把血、尿、粪的检查习惯称谓“三大常规”。留取部分尿液进行常规和显微镜检查,明确尿中成分发生的异常变化,为临床诊断和用药提供依据,这就是常见的尿检模式。其实若留心的话,你还会发现另一种方式——中医的尿常规检查,即通过医生的望、闻、问来把握尿液在量、色、质、味、形态、排便感觉等方面发生的异常变化,结合病症辨证治疗。
就是通过双眼观看尿色、质、量的变化。
常见情况如下:
小便清长量多:多见于消渴糖尿病和尿崩症、肾阳虚衰、虚寒体质。
小便短黄:见于各种实热证,因热邪熏蒸津液,或呕吐、泄泻、大汗出后伤及津液,体液不足而见短少,临床上见于急性泌尿道感染、中暑、霍乱及各种热性病的后期等。小便发黄兼有目黄、体黄者为黄疸。
小便带血:见于尿血、血淋病人,因为热邪偏盛,湿热蕴蒸膀胱,或因尿道结石、异物等损伤尿道而发。若血尿色鲜不痛,可能为肿瘤引起。
尿有砂石:见于中医的石淋证,和西医的尿路泥沙样结石相似。
小便混浊:状如米泔水样或如脂膏,多因脾肾亏虚,清浊不分,或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功能不力,不能制约体内营养成分的外流,与西医的乳糜尿相似。
小便有泡沫:多是脏腑功能虚损、正气不足的表现,提示体质较差或免疫力低下、疲劳等。
闻诊包括听诊和嗅诊。这里主要是利用嗅觉来判断尿的异常变化。小便黄赤混浊,且伴腥臊之味,多为膀胱湿热。小便散发苹果样气味,见于消渴病后期。新鲜尿液有一种浓浓的氨气味,见于长久不解小便,尿液潴留,多提示膀胱发生病变,或见于水肿晚期病人。
就是与病人或家属进行交流,掌握患者尿量及排尿感的异常情况。
1.尿量增多:小便清长量多,夜尿频数,提示肾阳虚衰、体质虚寒。也可以见于消渴、饮水过多、精神紧张、气候寒冷等情况。
2.尿量减少:多由于受热或大汗伤津,体内津液匮乏,或因为肺脾肾功能异常,气化不利,水液停留体内。多见于各种热病和水肿疾患;若小便涩少,甚至无尿、少尿,为津液枯涸,化源告竭或水湿泛滥之象,多提示脏腑功能虚损程度较重;若尿少而小腹充盈,则为膀胱气化不力或尿道阻塞,尿液内储。
1.小便频数:排尿次数增多,频频如厕。新病小便频数,短赤而急者,提示湿热熏蒸下焦,膀胱湿热;小便频数,量多色清,夜间为多,多为下焦虚寒,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膀胱制约失司所致。
2.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一般统称为癃闭。因肾阳不足,阳不化水,或气化无力,开合失司所致者为虚;湿热下注,或有瘀血、结石阻塞者,多属实证。
1.小便涩痛:小便排出不畅而痛,或伴急迫、灼热、尿急、尿频、尿痛等感觉,多因湿热下注膀胱,见于淋证。
2.余沥不尽:小便后点滴不尽,多因肾气虚弱、开阖失司所致,见于老年和久病体衰者,常为前列腺肥大疾患。
3.小便失禁:小便不能随意控制。多为肾气不固、下焦虚寒,膀胱失煦,不能制约水液。若神志昏迷兼见小便自遗,属病危征候。
4.遗尿:俗称尿床。多为肾气不足、膀胱失约。[6]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尿常规检查单(3张)
1.&&尿常规检查什么呢? .石家庄男科医院[引用日期].
2.&&肾病百科 .
3.&&熊立凡、刘成玉等.《临床检验基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3区3号楼: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月第4版第18次印刷:第190页.
4.&&做尿常规检查都要检查哪些项目? .肾病健康咨询网.[引用日期].
5.&&尿液分析质量保证 .检验世界网[引用日期].
6.&&中医“尿常规”自己怎么看 .健德堂.[引用日期].
词条标签:
怀孕医学 医学 尿常规监测 , 尿常规检查 , 尿液分析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pretty 于
16:20 编辑
& & 检验科的一些笑话:
& & 1.有一天,一病人来做粪便检验,医生取完标本对病人说:你踩一下,丢在污物桶里(这桶有一个开关,踩一下桶盖就打开了),这病人就用脚踩粪便,满脚全是,这位医生没注意,一会儿科主任来了,问怎么回事,病人说医生叫的,主任问这位医生,医生这时才发现,哭笑不得。
& &&&2.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个人去医院泡病号,大夫问他你哪里不舒服,他说我哪里都不舒服,医生看他是来泡病号的,就说:你去验血,验尿验便吧!开完单子就把他打发走了。直到下午快下班那个人才回来,端个盆对那大夫说:血和尿我都咽(验)了,这便我实在咽不下去!
& &&&3.&&某人来检查小便,问:这里是检查小便的吗?
& &&&答:是。去取小便来?
& &&&问:拿什么小便?(爆,什么小便,是不懂什么是小便,或是他有很多种小便??)
& & 又有问:怎么拿?(爆,难道还用手拿不成?)
& &&&答:用杯子装。杯子在门口架子上。
& &&&问:在哪,没看见。(人还不出去,你永远也看不见)
& &&&答:出去就看见了。(还是不出去,以为你不给检查???………爆)
& &&&4.我们科的大小便到处丢的是,有一天院长到科室寻查,不小心踩到小便盒上,小便受挤压,象一根水柱样直往她的裙子里撞,事后,大家非常庆运地说:幸好小便里的精子死了!
& &&&5.医院检验科抽血都是那种小窗户…有次一个病号抽完血把那个橡胶管带走了……那玩意儿真名叫压脉带……没错你答对了 …那妹妹趴窗户上头伸出来叫着:压脉带,压脉带………
& &&&6.一滴水里藏着整个大海,一滴尿里隐含着你全部的秘密。别说你什么都没干,别说你什么都不知道,别说你从来不去那些场所,也别说你一向洁身自好。你不承认也不行,因为我们手里有你的尿。你的问题很严重,你的尿糖比较高。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尿疗法引,用尿液来治疗疾病,增进健康,是一种未经医学证实的民间疗法。1990年日本医师中尾良一出版《奇迹が起きる尿疗法》一书,中尾良一表示用尿来治病的历史,在印度有5000年,欧洲有4000年,此书在全世界引起尿疗法的话题。尿疗法渐为一般人所熟悉。在中国朱熹23代孙朱锦富遵守祖传“回龙汤”秘方饮尿数十年,并撰有《朱丹溪祖传尿疗法:喝自己的尿治自己的病》一书。
尿液并不脏
喝尿会中毒吗
尿疗与中医药学
是否大加提倡
实施尿疗的途径
实施自我尿疗
外用法漱口
反对观点尿液的再吸收
尿液的重吸收
有益物质的提取
展开简介 尿液并不脏
喝尿会中毒吗
尿疗与中医药学
是否大加提倡
实施尿疗的途径
实施自我尿疗
外用法 漱口
反对观点 尿液的再吸收
尿液的重吸收
有益物质的提取
展开编辑本段
简介辽宁省尿疗协会在《尿疗常识十条》一书中提到,《尿疗常识十条》系郭峰同志亲自组织协会的几位同志根据近年来的推广尿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编写的。这十条注重&&尿疗法
了基本的、现实的和应用的需要,是普及尿疗过程中应把握的十条。在编写过程中,曾向有关专家和几位中西医师请教,郭峰同志根据专家们的意见,亲自对原稿作了认真的修改,终成此稿。现在发表它的目的:一是坚定尿疗实践者的信心;二是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尿疗,参与尿疗,支持尿疗。
尿液并不脏
有些人害怕喝尿,主要是把尿视为污秽的排泄物,并且将其与粪便混为一谈,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排泄物是人体内物质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体内物质从血液循环中往体外转运过程是排泄。
尿液与粪便走两条不相同的管道排出体外。粪便是人将咀嚼后的食物营养物质和水分吸收后,剩下的残渣,形成粪便经由大肠排出体外,这些食物消化后残渣——粪便不是真正的代谢产物,不是从循环血液中运出,不列入排泄物中。而尿液是将食物咀嚼后的营养成分(包括部分水)吸收进入血液,经过血管在体内各个部位循环,机体按需要吸取营养。多余部分经肾小球过滤、肾小管吸收后生成尿液——真正的代谢产物,经输尿管储于膀胱中,积到一定量后排出体外。
尿血同源,血液是尿的生身父母,尿是血液的分身,其化学成分来源于血液、相同于血液。医学化验人员都知道,健康人的尿是无菌的,因此可见,认为尿是脏物,饮尿有害是一种误解。
经科学化验分析,尿是无菌的液体,并且已知尿中含有100多种微量活性物质,其中95%左右是水,其余为固体部分。固体物中,无机物质有钠、钾、氯、硫酸盐、磷酸盐、铵盐、钙离子等;有机物质主要有尿素、尿激酶、表皮生长因子、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长素、促性腺激素、血管舒缓素和抗肿瘤肽类物质等,都是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尿激酶可使血管内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变成血纤维蛋白溶酶,从而使妨碍血液流动的血栓溶解;表皮生长因子具有调节细胞增殖的作用;生长激素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及软骨发育的作用,还有分解脂肪的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促性腺激素使月经变得正常,并有促进精子形成的作用;血管舒缓素则具有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之功;抗癌因子则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并使癌细胞转化成正常细胞的功能;尿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和酶类则对身体有帮助消化吸收、促进新陈代谢、调控平衡的作用。另外,还有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有一定毒性,但亦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抑制细菌增殖。
尿中成分95%左右是水,因而有人说“喝尿不如喝水”,但这尿中之水与一般的水却不同,在全国首届尿疗学术研讨会上,沈阳中医学院金东燮教授指出,包围和养护人体正常细胞的水是六角形结构,而尿液的水分62%是六角形。饮尿既可补充人体内六角形结构的水分子,又可增强细胞的活力,延缓人体老化。这种作用是一般水无法相比的。
尿疗法是一种生物疗法,属于自然医学范畴,它跨出采取化学药物对症治疗的领域,用自身固有的“体内生成药”,在“养生”的基础上实现“疗疾”治病。所说的“尿疗治百病”,主要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人体生存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尿疗在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尿以含有多种微量活性物质对人体存在的自律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网络系统起协调平衡作用。尿液治病不同于一般药物的对症下药,而主要是靠增强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和提高人体自然治愈力,达到强身祛病的目的。
从尿的形成过程看,尿血同源,“尿是血液的分身”,尿与血都带有人体周身各种信息,在体检时要以化验血、尿为根据就是证明。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尿不仅带有病的信息(抗原),而且也带有人体内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与病(抗原)作斗争的抗体。人在饮尿时,也同时把这种抗体又吸收入体内,增强了人体内与疾病作斗争的力量。日本尿疗倡导者中尾良一博士把尿疗法称之为“生物信息反馈疗法”就是这个道理。
从对尿内成份及其作用的分析上看,尿内含有多种酶、激素、干扰素等活性物质,再回到体内后能补充体内所需的活性物质,提高免疫功能,调节体内所需物质的分泌,能改善体内活性物质新陈代谢。
由于尿内所含这些活性物质是来自体内,它激活机体生理活性物质方面的作用,大大优于人工合成的药物,而又没有副作用。
喝尿会中毒吗
有人认为尿中含有的尿素、肌酸、氨等是有毒物质,喝尿会中毒。我们知道,任何毒物对人体都有一个允许服用量和中毒量的区分。人一天的尿量仅含氨0.34~1.2克左右,含尿素为12—36克左右,尿素的允许服用量为50克/天,一天的尿全喝了也达不到允许服用量的30%,怎么会中毒呢?沈阳的刘俊吾坚持全尿全喝两年多,每天毫升,没有中毒现象;中国大陆喝尿大王朱锦富喝尿近60年没有中毒,便是有力的证明,喝尿不会中毒。1999年三四月间,有的报纸曾先后报导山西太原刘国安、重庆老汉张文强、广西陈老汉等三起所谓喝尿“氨中毒”病例,经武汉尿疗法信息网追踪调查,结果是:太原至今“没有回音”;重庆答复“不知有此事”;广西答复“经过调查,关于日大安乡72岁的陆老汉饮尿‘氨中毒’,没有此事。”三个病例均查无实据。调查表明,五年前,沈阳癌症康复会成员中有70%以上的人施行尿疗,至今没有发现一例尿疗中毒的;在喝尿达十几年、几十年的人群中也没发现过喝尿中毒病例。喝尿后出现的“好转反应”,那不是“中毒”反应,而是“好转”现象,两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在特殊情况下,如喝陈尿、杂尿,吃毒性食品(食物中毒)能出现中毒现象,这另当别论是易于理解的。
病人自己的“病尿”也能喝吗?能。病人有什么病,体内就有什么抗体。喝自己含有细菌和抗体的尿,不仅不会增加病情,反而能对自己所患疾病产生治疗效果。日本佐野镰太郎博士说:“尿是自制疫苗,能发挥疫苗的功能,提高抗体的力量”。再说,“病尿”中含有的病菌经过口腔唾液、胃强酸、十二脂肠强碱、胆汁和肝解毒等“五关”,病菌基本已被消灭。
尿疗与中医药学
有人说“尿疗能治病,还要医院、医生干什么?”这也是一种误解。其实,我们提倡尿疗的同时,也提倡尿疗与食疗、药疗相结合,以发挥综合治疗作用。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历代中医用尿来与其它中草药配伍,形成多种验方、良方,治疗一些疾病,事实上已经把尿疗纳入了中医药体系之内,成为中医药的组成部分。尿疗与针灸、按摩、足疗等非药物疗法一样,与中医药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挥尿疗与中医药结合的优势,可扩大医疗领域和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尿疗作为自然医学非药物疗法,生物疗法,不仅是中医学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西方医药学辅助手段。尿疗与西医内科服药和外科手术及术后化疗、放疗等并不矛盾,尿疗可以与它们相结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促进愈合,增强药效,提高疗效,减轻痛苦。
那种把喝尿治疗与医药、医院对立起来的说法,是既缺乏实践,又缺乏研究的一种偏见。
有人说尿疗法是愚昧落后的民间疗法,是土方、偏方,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已经没有推广价值,甚至说提倡尿疗是对人们养生保健的一种误导,是提倡愚昧落后,可能同曾经流行过的“红茶菌”、“鸡血疗法”一样,长不了。这种说法是对尿疗缺乏真知的一种表现。尿疗确实是一种古老传统的民间养生医疗方法,但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是与时俱进,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存在着、发展着,说明了它的价值和生命力;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兴起尿疗热,也绝对不是偶然的。据一些专家研究认为:当代尿疗的兴起,反映了现代医疗技术发展,还不能有效地防止和遏制现代文明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艾滋病)的孽生和蔓延,而尿疗方法作为自然疗法却有现代医疗手段所不及的保健养生、强身祛病作用。特别是由于化学制剂的不良副作用和外科创伤性诊治手段所造成的人体损害,更使人们向往生物疗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尿疗法风靡全球,充分说明人们在“回归自然”的思考中,对尿疗法在认识上有新的发展,在实践上有新的探索和开发。据日本甲尾良一博士尿疗研究所和日本权威性的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合作对尿的研究,认为尿疗其实就是人类运用自身体内活性物质,通过体内信息传递机制,发挥其对生命过程的调控作用,是一种生物信息反馈疗法。在人类即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据科学界预测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是生物经济时代形成期)时,必将对医药卫生事业向自然疗法生物疗法方向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说尿疗又是一种新型医疗学科,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是否大加提倡
这是一些干部、群众对尿疗心存疑虑的原因之一,可以理解。对于任何事物的新发展都有一个实践和认识过程,在其未被多数人认同时,是不宜由政府制定政策法令,以行政方式推行的,由于尿长期被人们认为是污秽之物则更应慎重。如印度前总理德赛,在其任职期间虽然公开宣传尿疗法,并以总理身份带头饮尿,自身受益不小,但他也未发布政令,推行尿疗。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在印度、德国先后召开两次世界尿疗大会,进行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巴西政府较早表示支持尿疗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78岁高龄教授孙若槐(沈阳人)和日本73岁的森田富也先生,1994年从西安钟楼开始“西安——东京”自费徒步2500公里宣传尿疗法的“万里长征”。日,巴西政府勋章局授予孙老”金杯侯爵章”和“最高文化功劳十字章”;勋章授与官是塔卡哈西新基先生。这足以说明尿疗作为自然疗法的新生事物已经逐步被人们认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登上大雅之堂。
实施尿疗的途径
除那些对尿疗真谛缺乏了解和心存疑虑者外,现在对以尿为药有两种主张:一种人(多系医药专家学者)认为,尿内确实含有多种有益强身祛病的活性物质,但尿疗法毕竟是在人类处于愚昧落后状态下采取的一种自我医疗办法,当今科学技术进步,有条件从尿里提取各种有益物质,制成针剂、片剂或胶囊等专项药剂,既可以发挥尿内活性物质的治病作用,如现已制成的尿激酶、净化尿CDA一Ⅱ等,又可以避免因尿内含有某些杂质毒性物的消极作用。因此不赞成喝自尿治病。另一种人是部分专家学者和众多自我尿疗实践者,也认同从尿中提取有益物质制成专剂对治疗某一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但认为此种办法有两个缺陷:一是就目前条件,从尿中提取有益物质制成专剂,受技术条件限制,成本高,价格贵,广大工农群众用不起,难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二是从尿中提取专项物质制成专项药剂,可以治疗某种疾病,但对于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复合型的病)、疑难杂症,从尿中提取专项药剂,则缺乏更大广谱性,有很大局限性。反之病人如饮用自己尿,由于尿中带有本人周身疾病信息,会对症施治,发挥尿液中多种活性物质的整体效应,且可节省医疗费用。因此对尿疗正确态度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医疗条件和个人的经济收入以及病情,从实际出发,作出实事求是地选择。
实施自我尿疗
“盲目喝尿不可取”。首先,要认真学习有关尿疗书籍、科研资料,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克服对尿疗的传统偏见,在实践中不断克服内心的疑虑(“半信半疑”,一时不见效就动摇),有的初见成效,但一听到“尿是排泄物,有毒”等说法的干扰,就又动摇,为此一定要树立饮自己尿治自己病的信念、决心和勇气;其次,实施自我尿疗,要坚持科学态度和辨证施治。要懂得“尿疗治百病,不能治百人”的道理。尿疗成效大小、快慢,常常是因每人的体质、病情、心态和所处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患同样病的人,因个体差异,见效快慢与大小大不相同,有人有“好转反应”,有人却没有。为此必须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病情、体质、环境,调整自己的饮尿时间、次数和饮量,持之以恒,才能见效;再次,尿是调节剂,喝尿就是为了发挥其在体内调节功能,以期保持体内诸多因素的平衡,为此必须切实掌握好三个环节:一是按中医理论,择时服用,如“回龙汤,寅卯赏”,要求保持体内阴阳平衡,即体内生物节律与外界自然节律的平衡;二是不断科学地调整饮食,防止血液污染,力求做到体内营养成份的酸碱平衡;三是坚持饮尿与服药(包括手术治疗)相互配合,注意运动煅炼与静心养气结合,力求心理与生理的平衡,发挥综合治疗优势,以增强中枢神经调控功能,维护或恢复体内平衡,增强治疗效果。为此,实施自我尿疗要不断改进或调整尿疗的服用方法。
1.尿疗适应范围
尿疗法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2)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肠炎、溃疡性大肠炎等;
(3)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脏病、心肌梗塞、高血压、低血压、心绞痛、心律不齐等;(4)肝脏疾病如:各型肝炎、肝硬化等;(5)对各种中晚期肿瘤可以延长生存期;(6)精神性疾病如:更年期疾病、抑郁症、帕金森氏病等;(7)内分泌异常:胰腺疾病、激素分泌异常、糖尿病等;(8)病毒、细菌等引起的疾病;(9)衰老现象:尿频、白发、前列腺肥大、性机能减退等;(10)视觉系统疾病:白内障、视力下降、青光眼等;(11)妇科疾病:不孕症、阴道溃疡和其他妇科疾病;(12)口腔疾病:牙龈脓肿等;(13)耳鼻喉疾病;(14)皮肤病:脚癣病、疣、息肉、干癣等;(15)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痛、股骨头坏死、风湿性关节炎、足跟痛,等等。尿疗不仅能强身治病,还能养颜美容和使人“返老还童”。
2.尿疗服用方法
尿疗的内服法:这是最常用的基本方式,广泛应用于:内科疾患,即喝自己的尿,喝早晨的尿,喝中段尿,喝新鲜尿,要在排出尿后三五分钟喝下。不喝陈尿,更不要同时喝几个人的杂尿。饮尿的时间一般在夜里三四点钟到早上五六点钟是最佳时间。一般保健量每日晨饮150—200毫升。有病的人要因人、因病而异,每天可饮2—5次,尿量500—1500毫升左右,饮尿时间以空腹为好。老年人常常夜尿频,夜间尿质量好,多喝有益。
编辑本段外用法漱口
将尿液含漱于口中,一次反复漱口,或一日多次含漱,口腔粘膜能够吸收尿中微量活性物质而治愈疾患,特别适合治疗口腔炎、牙龈炎及舌部疾患等
适用于眼睛、耳朵疾患,向患部点2—3滴尿液即可。眼睛患麦粒肿(俗称偷针眼)、红眼病等,取尿液涂搽有效,但患膀胱炎、淋病、肾炎、尿道炎等病人的尿液禁用
患痔疮、脚癣、皮肤病及阴道疾病者,可将患部浸泡于尿液中
将尿液涂于患部后进行常规按摩15—30分钟,适合于毒虫叮咬等外科疾患。健康人施用此法,可使皮肤变得细嫩光洁,具有美容良效;(5)湿敷。特别对于烫伤、棒伤、冻伤、蜂螫等有效。取脱脂棉浸透尿液,敷盖于患部,适用于患部不宜摩擦及伤口疼痛者。
注意事项下列几种病人不宜采用尿疗法:
(1)陈旧性骨折、脱臼、肾透析病人;
(2)心脏植入导管及有人工制成品在体内的人;
(3)先天性器质障碍者;
(4)各种存活期极短的危重病人。
结合疗法尿疗属于自然疗法之一,一般地说,它与其他疗法没有矛盾,反而可以成为其他疗法的辅助疗法。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
(1)正在为疗疾祛病而服药者,开始尿疗时不必停药,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等,都不必停药,在适当时候,可以减药;同样,正在实施尿疗者如果需要服药,也不必停止尿疗。提倡尿疗与药疗相结合,效果可以双增。
(2)还应当同食疗相结合,改善血液环境,减少血液污染,自然就提高了尿液的质量,为了解除或减少尿的异味,晚饭宜清淡,服用蜂胶还能减轻尿的臊味。
(3)体疗、心疗也应结合进行,心情好是各种疗法的重要条件,必须调节好。
总的说,尿疗是保健的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而尿疗本身的系统工程包括与食疗、药疗、体疗、心疗的结合。全面结合是最佳方法,长期坚持会有最佳效果,不能还没见好就收兵,也不能见好就收兵。
反对观点尿液毕竟是人体排泄“废物”有较多有害物质
尿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体内排泄的“废物”,既是废物,有很多有害物质,因此,一些研究人员也对尿液的功效发出了质疑。
尿液的再吸收
反驳观点一:
尿液的再吸收会加快体内氢氧化物分解
究竟尿液是人体的废弃排泄物,还是健康良药呢?研究人员分析指出,在极端困境下饮用尿液并不科学,尿液中所含钠元素要比饮用水多,而钠元素更容易释解人体内的氢氧化物,也就是说人们在极端困境下饮用尿反而会更易造成脱水。
尿液的重吸收
反驳观点二:
尿液重吸收排泄造成浓度过高,对肝脏有害
英国食疗协会的海伦·安德鲁斯说:“事实上,饮用自己的尿液并不是一种保健方法,相反这样做对人体健康是有害无益。将自己的尿液饮用再排泄,反复如此会造成尿液浓度高,对人体内脏器官十分有害。如果当人们遭遇困境束手无策时,应当试着保持体内水分,而喝尿液相当于喝海水一样,只会加快体内氢氧化合物分解。”
反驳观点三:
尿液所含有害物质的再吸收有害无益
从医学角度来看,尿液生成是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毕竟还是人体的代谢最终产物,其中还是有一部分有害物质,比如:尿酸、尿素、酮体、胆色素等。因此,人体的排泄物的重吸收过程对健康是没有益处的。
有益物质的提取
反驳观点四:
对尿液有益物质提取需通过严格医学程序
尿液中的确也存在着一些营养物质,但这与有害物质相比是不值得人们去再次吸收的。值得强调的是,每个人的尿液成份不一样,一些人的体内可能积蓄着有毒物质,本来将一部分有毒物质排出体内,但所谓的尿疗却又再次吸收在体内。如果将尿液中的有益物质进行提取,相应的药剂必须得到相关医疗机构的严格检验审核,才可用于人体保健治疗。
微量利尿疗法联合常规西药干预心力衰竭代偿重构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 第32期 (2)
藏医独特疗法——泻脉疗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年 第9期 (2)
大剂量速尿治疗儿童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临床观察-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年 第11期 (2)
以上文献来自于
&&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词条标签:
健康养生民间疗法生活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 & 大学里学的一门比较有意思的基础课是《生理学》。
& & 这个生理学在我身上还有个小故事呢,以前讲过:
& & 刚进大学的时候比较颓废,后来嘛......突然有一天某根神经抽了就开始粪发涂墙......加上生理学也挺有意思,挺吸引我的,虽然当时是一门似乎比较难的课程。
& & 然后,期中考试还是期终考试,我生理考了个八十多分,好像是86分吧。考到全班一百多个人里面的十几名了(以前都是倒数十几名的)......
& & 然后那个女班主任通知班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去了......
& & 然后我就像个傻逼一样高高兴兴乐乐呵呵滴去了,想着班主任应该/一定/可能/无论如何是要表扬鼓励一下我滴......
& & 尼玛吖,给我谈了半个小时的心,要我好好学习,不要走歪门邪道......你大爷的...{:soso_e105:}
& & 我那幼弱的小心灵就像一颗玻璃心落到冰面一样......拔凉拔凉滴...粉碎粉碎滴......
& & 好吧,后面的再不说了,再说下去都是泪啊!...再说下去只有泪啊!!......再说下去只能是泪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生理学[shēng lǐ xué]
&&书目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
发展简史17世纪
20世纪前半期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20年
内容简介图书简介
展开发展简史 17世纪
20世纪前半期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20年
内容简介 图书简介
展开编辑本段
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生理学始于17世纪。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表了有关血液循环的名著《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一书,这是历史上首次以实验证明了人和高等动物血液是从左心室输出,通过体循环动脉而流向全身组织,然后汇集于静脉而回到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而入左心房。这样,心脏便成为血液循环的中心。
但哈维当时由于工具的限制,动脉与静脉之间是怎样连接的还只能依靠臆测,认为动脉血是穿过组织的孔隙而通向静脉。直至1661年意大利组织学家马尔皮基应用简单的显微镜发现了毛细血管之后,血液循环的全部路径才搞清楚,并确立了循环生理的基本规律。&&大学生理课
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首先将反射概念应用于生理学,认为动物的每一活动都是对外界刺激的必要反应,刺激与反应之间有固定的神经联系,他称这一连串的活动为反射。反射概念直至19世纪初期由于脊髓背根司感觉和腹根司运动的发现,才获得结构与功能的依据。这一概念为后来神经系统活动规律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在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发现氧气和燃烧原理,指出呼吸过程同燃烧一样,都要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为机体新陈代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意大利物理学家伽伐尼发现动物肌肉收缩时能够产生电流,于是开始了生物电学这一新的生理研究领域。&&生理学纲要
19世纪,生理学开始进入全盛时期。首先应提到法国的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他在生理学的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并作出卓越贡献,特别重要的是他提出的内环境概念已成为生理学中的一个指导性理论。他指出血浆和其他细胞外液乃是动物机体的内环境,是全身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理化因素如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的恒定是保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德国的路德维希所创造的记纹器,长期以来成为生理学实验室的必备仪器,他对血液循环的神经调节作出重要贡献,对肾脏的泌尿生理提出有价值的设想。和他同时代的德国海登海因除了对肾脏泌尿生理提出不同的设想外,还首次运用了慢性的小胃制备法以研究胃液分泌的机制,被称为海氏小胃;这小胃制备法后来经俄国的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改良成为巴氏小胃,从而分别证明了胃液分泌的调节既有体液机制又有神经机制,他们都对消化生理作出不朽的贡献。
德国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亥姆霍兹除运用他的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对于视觉和听觉生理作出杰出的贡献外,还创造了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的简单而相当准确的方法,为后人所称道。
20世纪前半期
20世纪前半期,生理学研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903年英国的谢灵顿出版了他的名著《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对于脊髓反射的规律进行了长期而精密的研究,为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与此同时,巴甫洛夫从消化液分泌机制的研究转到以唾液分泌为客观指标对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规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提出著名的条件反射概念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大学生理学
美国的坎农在长期研究自主神经系统生理的基础上,于1929年提出著名的稳态概念,进一步发展了贝尔纳的内环境恒定的理论,认为内环境理化因素之所以能够在狭小范围内波动而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有赖于自主神经系统和有关的某些内分泌激素的经常性调节。
20世纪40年代
坎农的稳态概念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控制论的结合,乃广泛地认识到机体各个部分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活动,都依靠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些调节机制都具有负反馈作用。从此以后,控制论、系统分析和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新观念新技术的引进,使得生理学在定量研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出现应用系统论方法、计算机数学建模等研究的数学生理学与系统生理学这一新边缘学科。
20世纪20年
中国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发展。 1926年在生理学家林可胜的倡议下,成立中国生理学会翌年创刊《中国生理学杂志》,新中国成立后,改称《生理学报》。中国生理学家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很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
因为研究对象不同,生理学可分为微生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特别是哺乳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的关系密切,他们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点,可结合在一起研究。通常所说的生理学主要是指人体和高等脊椎动物的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从进化角度和个体发育角度去考虑,可以分为比较生理学和发育生理学。前者对无脊椎动物各门及脊椎动物各纲的生理功能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他们的生命活动如何与其环境变化相适应。&&医学生理学
在种类浩繁的无脊椎动物中,昆虫生理学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在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生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发育生理学方面,哺乳动物的个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征的研究,除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外,对于理解人体发育进程中的生理变化也很有意随着学科的相互渗透,生理学又分化出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
由于近代生理学一开始就运用化学的和物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因而在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之间要作出截然的划分是不可能的。
近代生理学的研究,不仅描述生命活动的表面现象,而且在整体观点下运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内在的联系。
生理学的实验可分为几个层次,也就是从不同的水平进行生理学的实验研究:器官系统水平,细胞组织水平和亚细胞及分子水平。迄今为止,大量的生理学研究是集中于机体的器官系统水平,因为这在医学应用和生产实践上是最亟需的基础知识。
例如:血液循环生理包括血液运行和心脏、血管的功能;呼吸生理包括呼吸道和肺的功能以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消化生理包括消化管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以及食物的消化和养料的吸收过程;排泄生理主要讨论肾脏的泌尿过程和输尿管、膀胱的排尿过程;内分泌生理讨论各种内分泌腺的功能;神经系统是机体各部分功能的调节机构,一方面接受由各种感受器或感觉器官传来的信号而加以整合,另方面对各种器官系统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使机体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关于细胞组织水平的研究,乃是探索各种组织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活动特征,如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生理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水平的研究在生理学发展上也很早受到重视,从而为理解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机制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
关于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研究,这是近期才发展的领域,如关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机制,神经和肌内细胞膜的电位变化及其与离子通透性改变的关系,各种肌肉的超微结构的功能及其与兴奋——收缩耦联的关系,各种激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及其分泌和作用机制,中枢神经细胞的递质和神经激素的研究等。以上3个层次的研究都属于分析性生理学的范围,这种分析性实验的结果对于近代生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在分析性研究发展的同时,生理学家还重视综合性生理学的研究,那就是探讨人类或动物的整体如何适应于环境的变化。生理学家对人和动物在各种自然环境中或人工模拟的环境中、整体或其某一部分的生理活动如何通过自身内部的调节,从而使机体与环境变化相适应进行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
例如,19世纪的生理学家就已注意到人体和动物在基础或安静情况下的能量代谢,以及不同强度的运动或劳动和不同的营养物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又如高空、潜水对呼吸和心血管活动的影响,也很早受到生理学家的注意。
随着工业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于是高温、低温、航天失重时的生理变化的研究,也就应运而生。此外,生理学家利用慢性手术的制备来研究动物机体在健康、清醒的情况下各种消化液分泌的调节机制以及大脑活动的变化等。
由于实验技术和生理测试手段的不断创新,使得生理学家有可能在人体或动物不受创伤的条件下研究各种生理活动的变化规律。所有这些综合性或整体生理学的研究对于检验分析性生理研究的结果和解决人体生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显得特别有意义。而分析性生理研究越深入细致,对于综合性生理研究结果的认识也越深刻全面。
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上,还要研究人体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规律。这样就从生理学领域又派生了病理生理学,这对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无论人体生理学或动物生理学的研究课题,在初期都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由少数人自发地从事工作的。例如人体生理学一向是同医疗实践密切联系着的,因此早期进行人体生理研究的也就是直接参与医疗实践的医务工作者。只是由于医疗实践中提出的生理学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要求对这些问题的解抉越来越深入,于是才有专门的生理学工作者。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例如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研究家畜家禽的生理,水产业的发展需要研究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理,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研究致病动物的生理,养蚕和养蜂业的发展需要研究蚕和蜜蜂的生理。所有这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又反过来促进各有关的专业生理学的发展。
生理学的任务主要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1901年 E . A . V . 贝林(德国人)
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年 R.罗斯(英国人)
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 N.R.芬森(丹麦人)
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国人)
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尔季(意大利人)、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
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 C.L.A.拉韦朗(法国人)
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国人)、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尔(瑞士人)
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尔(德国人)
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 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
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 A.卡雷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谢(法国人)
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奥地利人)
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年 —— 1918年 未颁奖
1919年 J . 博尔德特(比利时人)
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年 S.A.S.克劳(丹麦人)
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1年 未颁奖
1922年 A.V.希尔(英国人)
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
迈尔霍夫(德国人)
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
发现胰岛素
1924年 W.爱因托文(荷兰人)
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5年 未颁奖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麦人)
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年 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
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 C.J.H.尼科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兰人)
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F.G.霍普金斯(英国人)
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
1930年 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
1931年 O.H.瓦尔堡(德国人)
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 C.S.谢林顿、E.D.艾德里安(英国人)
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3年 T.H.摩尔根(美国人)
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年 G.R.迈诺特、W.P.墨菲、G.H.惠普尔(美国人)
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1935年 H.施佩曼(德国人)
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年 H.H.戴尔(英国人)、O.勒韦(美籍德国人)
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年 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
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年 C.海曼斯(比利时人)
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9年 G.多马克(德国人)
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C.P.H.达姆(丹麦人)
发现维生素K
E.A.多伊西(美国人)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 J.厄兰格、H.S.加塞(美国人)
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1945年 A.弗莱明、E.B.钱恩、H.W.弗洛里(英国人)
发现表霉素以及表霉素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1946年 H.J.马勒(美国人)
发现用X 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
1947年 C.F. 科里、G.T.科里(美国人)
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
B.A.何赛(阿根廷人)
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1948年 P.H.米勒(瑞士人)
发现并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
1949年 W.R.赫斯(瑞士人)
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1950年 E.C.肯德尔、P.S.亨奇(美国人)T.赖希施泰因(瑞士人)
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1951年 M.蒂勒(南非人)
发现黄热病疫苗
1952年 S.A.瓦克斯曼(美国人)
发现链霉素
1953年 F.A.李普曼(英国人)
发现高能磷酸结合在代谢中的重要性,发现辅酶A
H.A.克雷布斯(英国人)
发现克雷布斯循环(三羧酸循环)
1954年 J.F.恩德斯、T.H.韦勒、F.C.罗宾斯(美国人)
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组织培养与组织技术的应用
1955年 A.H.西奥雷尔(瑞典人)
从事过氧化酶的研究
1956年 A.F.库南德、D.W.理查兹(美国人)、W.福斯曼(德国人)
开发了心脏导管术
1957年 D.博维特(意籍瑞士人)
从事合成类箭毒化合物的研究
1958年 G.W.比德乐、E.L.塔特姆(美国人)
发现一切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
J.莱德伯格(美国人)
从事基因重组以及细菌遗传物质方面的研究
1959年 S.奥乔亚、A.科恩伯格(美国人)
从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
1960年 F.M.伯内特(澳大利亚人)、P.B.梅达沃(英国人)
证实了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1961年 G.V.贝凯西(美国人)确立“行波学说”
发现耳蜗感音的物理机制
1962年 J.D.沃森(美国人)、F.H.C.克里克、M.H.F.威尔金斯(英国人)
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住处传递的重要性
1963年 J.C.艾克尔斯(澳大利亚人)、A.L.霍金奇、A.F.赫克斯利(英国人)
发现与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构
1964年 K.E.布洛赫(美国人)、F.吕南(德国人)
从事有关胆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
1965年 F.雅各布、J.L.莫诺、A.M.雷沃夫(法国人)
研究有关酶和细菌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构
1966年 F.P. 劳斯(美国人)
发现肿瘤诱导病毒
C.B.哈金斯(美国人)
发现内分泌对于癌的干扰作用
1967年 R.A.格拉尼特(瑞典人)、H.K.哈特兰、G.沃尔德(美国人)
发现眼睛的化学及重量视觉过程
1968年 R.W.霍利、H.G.霍拉纳、M.W.尼伦伯格(美国人)
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1969年 M.德尔布吕克、A.D.赫尔、S.E.卢里亚(美国人)
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和遗传结构
1970年 B.卡茨(英国人)、U.S.V.奥伊勒(瑞典人)J.阿克塞尔罗行(美国人)
发现神经末梢部位的传递物质以及该物质的贮藏、释放、受抑制机理
1971年 E.W.萨瑟兰(美国人)
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
1972年 G.M.埃德尔曼(美国人)、R.R.波特(英国人)
从事抗体的化学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3年 K.V.弗里施、K.洛伦滋(奥地利人)、N.廷伯根(英国人)
发现个体及社会性行为模式(比较行为动物学)
1974年 A.克劳德、C.R.德·迪夫(比利时人)、G.E.帕拉德(美国人)
从事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5年 D.巴尔摩、H.M.特明(美国人)、R.杜尔贝科(美国人)
从事肿瘤病毒的研究
1976年 B.S.丰卢姆伯格(美国人)
发现澳大利亚抗原
D.C.盖达塞克(美国人)
从事慢性病毒感染症的研究
1977年 R.C.L.吉尔曼、A.V.沙里(美国人)
发现下丘脑激素
R.S.雅洛(美国人)
开发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年 W.阿尔伯(瑞士人)、H.O.史密斯、D.内森斯(美国人)
发现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1979年 A.M.科马克(美国人)、G.N.蒙斯菲尔德(英国人)
开始了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X 射线断层扫描仪(简称扫描仪)
1980年 B.贝纳塞拉夫、G.D.斯内尔(美国人)、J.多塞(法国人)
从事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结构的研究
1981年 R.W.斯佩里(美国人)
从事大脑半球职能分工的研究
D.H.休伯尔(美国人)、T.N.威塞尔(瑞典人)
从事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研究
1982年 S.K.贝里斯德伦、B.I.萨米埃尔松(瑞典人)
J.R.范恩(英国人)发现前列腺素,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1983年 B.麦克林托克(美国人)
发现移动的基因
1984年 N.K.杰尼(丹麦人)、G.J.F.克勒(德国人)、C.米尔斯坦(英国人)
确立有免疫抑制机理的理论,研制出了单克隆抗体
1985年 M.S.布朗、J.L.戈德斯坦(美国人)
从事胆固醇代谢及与此有关的疾病的研究
1986年 R.L.蒙塔尔西尼(意大利人)、S.科恩(美国人)
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
1987年 利根川进(日本人)
阐明与抗体生成有关的遗传性原理
1988年 J.W.布莱克(英国人)、G.B.埃利昂、G.H.希钦斯(美国人)
对药物研究原理作出重要贡献
1989年 J.M.毕晓普、H.E.瓦慕斯(美国人)
发现了动物肿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源出于细胞基因,即所谓原癌基因
1990年 J.E.默里、E.D.托马斯(美国人)
从事对人类器官移植、细胞移植技术和研究
1991年 E.内尔、B.萨克曼(德国人)
发明了膜片钳技术
1992年 E.H.费希尔、E.G.克雷布斯(美国人)
发现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
1993年 P.A.夏普、R.J.罗伯茨(美国人)
发现断裂基因
1994年 A.G.吉尔曼、M.罗德贝尔(美国人)
发现G 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
1994年 曾邦哲(中国人)
提出基因对应蛋白质、酶系统结构相互作用调控生理与病理的系统遗传学
1995年 E.B.刘易斯、E.F.维绍斯(美国人)、C.N.福尔哈德(德国人)
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
等增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
1996年 P.C.多尔蒂(澳大利亚人)、R.M.青克纳格尔(瑞士人)
发现细胞的中介免疫保护特征
1997年 S.B.普鲁西纳(美国人)
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 朊蛋白(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
1998年 R.F.福尔荷格特、L.J.依格那罗和F.穆莱德
发现一氧化一氮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信号分子
1999年 Gunter Blobel
发现控制细胞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蛋白质
2000年 阿尔维德·卡尔松(瑞典人)、保罗·格林加德(美国人)、埃里克·坎德尔(奥地利人)
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的重要发现。
2001年 利兰·哈特韦尔(美国人)、蒂莫西·亨特(英国人)和保罗·纳斯(英国人)
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
2002年 悉尼·布雷内(英国人)
他选择线虫作为新颖的实验生物模型,这种独特的方法使得基因分析能够和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器官的发育联系起来,并且能够通过显微镜追踪这一系列过程。
罗伯特·霍维茨(美国人)
他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并描绘出了这些基因的特征。
约翰·苏尔斯顿(英国人)
他的贡献在于找到了可以对细胞每一个分裂和分化过程进行跟踪的细胞图谱。
2003年 保罗-劳特布尔(美国人)和彼得-曼斯菲尔德(英国人)
两人以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发现而获奖。
2004年 理查德·阿克塞尔(美国)、琳达·巴克(美国)
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5年 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罗宾·沃伦诺贝尔(澳大利亚)
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
2006年 安德鲁一费里和克拉格-米洛(美国)
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图书信息1生理学
作 者: 王庭槐 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理学
出版时间:
开 本: 大16开
I S B N : 8
定价:¥51.00
《生理学》在第1版《生理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借鉴了美、英、加、澳等国最新生理学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色,力求有所创新。《生理学》共分为十三章,按系统分述,力求图文并茂。在内容上,《生理学》加强了本学科与临床实践的联系,注重让学生了解从实验推导结论的科学思维形成过程,适度地引入前沿知识,反映最新进展。如补充了生理学发展的简史和展望、细胞的信号转导、膜的被动电学特征、高血压前期概念(JNC7)及2007年欧洲血压新的分类标准(ESH/ESC)、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中内向整流钾通道、血管中膜和外膜的分泌功能、血糖指数、肝脏生理、神经元的再生与增殖等新的内容。《生理学》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如补充了咳嗽与喷嚏反射、出汗和饮水后尿量的变化等现象的生理机制。《生理学》还纠正了以往一些教材中的疏漏之处,如心肌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心血管中枢所在部位等。每章正文后附有启迪思维的复习思考题和适合学生双语学习的英文小结,参考文献和导航网站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生理学》末设有汉英名词索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理学概述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第二节 生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第三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三、适应性
第四节 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生物节律
一、内环境和稳态
二、生物节律
第五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自身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神经调节
第六节 人体内自动控制系统
一、反馈控制系统
二、前馈控制系统
第七节 生理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一、生理学发展的回顾
二、生理学展望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一、信号转导概述
二、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三、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三、阈下刺激与局部兴奋
四、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及对生物电信号的影响
五、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机制
二、骨骼朋收缩的形式和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三、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
二、血液的功能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细胞
一、造血过程
二、红细胞
三、白细胞
四、血小板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一、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二、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
三、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第四节 血型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二、红细胞血型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三、心电图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肌细胞的收缩舒张
二、心脏的泵血机制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血管的分类及功能
二、血流动力学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
五、微循环
六、组织液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组织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第五节 特殊器官循环
一、冠脉循环
二、肺循环
三、脑循环
第五章 呼吸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七章 能量代谢
第八章 体温
第九章 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第十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
第十三章 生殖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2书名:生理学(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简介: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功能表现的物理和化学本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对于医学生来说,生理学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课程。医学生必须在学习和掌握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生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这本教材的对象主要是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教材的内容在一般五年制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加深,并增加了一些比较新的知识。全书分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和生殖共12章,总的篇幅比一般五年制教材增加约1/3。各章的内容都是从细胞和分子以及器官的水平上叙述机体的各种功能,使学生能了解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则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各个器官、细胞的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特别是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理解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从而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保持各种生理过程的稳态。本书除了介绍生理学的知识外,还对有些重要的或典型的生理学知识的实验构思和技术方法作一定的介绍,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能知道生理学知识的具体内容,而且能知道生理学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学习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 生理学的任务
二、 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 神经调节
二、 体液调节
三、 自身调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一、 非自动控制系统
二、 反馈控制系统
三、 前馈控制系统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 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二、 物质的跨膜转运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一、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三、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一、 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
二、 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三、 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四、 细胞的电活动与离子通道
五、 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一、 横纹肌
二、 平滑肌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3书名:生理学(供临床、基础、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1]
作者:朱大诚、于远望
定价:42元&&
出版日期: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生理学(供临床、基础、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系统介绍了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全书力求做到概念简明,表达准确,逻辑条理清晰,内容深入浅出、易懂,图文并茂,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自学。部分知识点以“知识链接”方式介绍了新知识、新进展、与临床工作的联系等,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每章后的复习思考题便于学生复习检测。书后列出的“参考文献”为学生寻求相关知识提供了途径。教材还特将“衰老”作为一章,较系统地介绍了衰老与寿命、老年人机体功能变化、心理特点、延缓衰老的途径等,为各校教学提供参考。本书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学、针灸推拿、预防、基础、口腔、麻醉、影像、护理、法医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的参考用书。
编辑本段目录第1章 绪论 
第1节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2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三、适应性 
四、生殖 
第3节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 
一、体液与内环境 
二、稳态 
第4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与自动控制原理 
一、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方式 
二、机体功能活动的控制系统 
第2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1节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 
第2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一、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概念及特征 
二、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第3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记录方法 
二、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三、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四、细胞兴奋的引起和传导 
五、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第4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二、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3章 血液 
第1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及血量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三、血液的功能 
第2节 血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 
二、白细胞 
三、血小板 
四、血细胞的生成、调节 与破坏 
第3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二、纤维蛋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兔子精神不好老是趴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