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 孵化 口气宝宝孵小鸡,是教育孩子还是为难家长

澎湃新闻客户端
澎湃新闻记者 江锦
来源:澎湃新闻
各国正步大不同,哪一款是你的菜? 编辑崔彩云 实习生 Sophie(01:48)
        踢正步对于中国人来说太熟悉,小学到大学,每次军训都逃不过学正步,只有动作标准,气势十足的人,才能成为“被选中的学员”走过主席台。201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北京举行,外国元首也将出席。届时,人们又能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用整齐划一的正步走过天安门城楼。如何才能走出齐整的“中国式正步”?国外的兵哥哥如何走正步?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大阅兵上,海军学员方队走过天安门前。 CFP 图女兵走起正步同样帅气十足,2009年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阵走过天安门。 CFP 图2009年国庆阅兵前,士兵在阅兵村进行严格的训练。 CFP 图        根据2010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对标准“中式正步”的描述:        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15厘米处,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1932年魏玛共和国国防军踢正步行进。        “正步”是严谨的“德式产品”,这种源于旧普鲁士陆军的操演步伐,在军国主义时期的普鲁士用以表明军队的纪律性及身体素质足以完成一切命令,这种气势磅礴的步伐达到了普鲁士预期的效果。虽然正步行军并不实用,但德国军队将其视为军纪和效率的象征。普法战争胜利使得普鲁士军队影响力增大,正步操练被广泛模仿,保罗一世将正步引入了沙皇俄国军队训练。苏联时期,正步训练再次被广泛推广,苏联和其他华约国家在军事训练和仪式上采用了正步行进。76岁的章立早老人珍藏着1959年他参加国庆阅兵式训练时的照片。 CFP 图        因此很多人认为我国的正步学习自苏联的模式,但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在清朝袁世凯小站练兵时期开始,以德国军制为蓝本进行操练,民国开始出现踢正步训练。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分重视正步训练,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彰显新中国军队的精神风貌。建国60周年献礼片《铁流1949》里有一段描写“军委首长连夜开会研究后一致认为,苏式正步不适合中国军人,最后决定放弃苏式正步,采用刘伯承司令员亲手制定的步兵操典”。日,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战胜纳粹德国67周年,分列行进时,士兵持枪,头部高昂看向右侧。 CFP 图        相比于俄罗斯阅兵式上的正步走,我国的正步抬腿高度相对较低,俄罗斯阅兵中,每一队列的领队抬腿动作幅度更大,分列行进时,下颌线保持水平,头部高抬,头部大角度转向主席台方向,而靠主席台一列的军人则不转头。日,俄罗斯圣彼得堡,俄罗斯军队在正式阅兵前彩排训练。 东方IC 图日,朝鲜平壤举行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阅兵仪式。 CFP 图        朝鲜接受了苏联的正步队列条例,并加以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朝鲜人民军在正步行进时不摆臂而高踢腿成直角,前进时重心在两脚间逐渐交换,很有气势但难度较大。但由于亚洲人体型原因,大幅度的踢腿和笔直不动的上半身使得队列行进时视觉上有上下跳动的感觉。朝鲜人民军前进时重心在两脚转换,几乎同时离地。 东方IC 图        正步行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严格训练,并且不具实用性,但气势磅礴,能提振士气。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边境换防时均采用夸张地正步行进,颇有一较高下的意味。除正步队列外,不少国家在士兵换岗、庆典上也有较为夸张的动作,具有一定表演性质。日,希腊雅典,希腊总统卫队士兵进行换岗仪式。  东方IC 图日,印度巴基斯坦边界,印度士兵举行降旗仪式,印度士兵摆臂高过头顶,一名士兵将腿贴向面部。 CFP 图        当然正步不在于“高”,合适各国军队情况、风格,体现自己的文化与风貌才是最“赞”的。更多澎湃新闻视觉产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方式” thepaperphoto
责任编辑:沈关哲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新闻报料:9咨询电话:(0571)  报料QQ: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你知道鸡的寿命有多长?杭城一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体验中
杭州翠苑二小的“杉宝育宝”科学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
   &(记者 陈丽丽 通讯员 叶萌)今年三月,是浙江省教育厅推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意见的一周年,在这一年时间里,全省众多学校进行着课改,有的学校已经做得初具规模。比如,省教研室附小推出的&YOYO入学课程&、卖鱼桥小学的社会实践周,又如翠苑二小的&杉宝育宝&科学拓展课程。
  学校孵化的小鸡 学生来认养
  周一下午,记者来到杭州市翠苑二小,体验备受孩子们喜欢的陶苑科技馆。郑维庆老师,是学校科学教研组组长,对科学教学充满着热情,他一个人带了三个科学社团,乐此不疲。学校的陶苑科技馆就是他和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科学系列拓展课就在这里展开。
  一走进陶苑科技馆,就看到一旁的蚕宝宝孵化箱,箱子里的蚕宝宝正品着美味桑叶;再往里走,摆放的各种科技作品琳琅满目;靠窗摆放的几个大箱子酵素,是郑老师的&宝贝&。&桌上这三个箱子,就是微型孵化器,今年孵了三批小鸡,最近一批鸡蛋已经开始破壳了,这两天就要孵化完成了。&说着,郑老师指了指箱子上的温度,孵化小鸡需要恒温控制,还要定时观察鸡蛋的孵化情况,&这些工作,学生们会分工来做,记录本上还有孩子们的记录。&
学生给鸡蛋都取了名
  孵化小鸡,是学校生命教育课程中的重要一课。&每次孵化好的小鸡,就会有学生带回家养,在养小鸡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们感受生命变化的过程。&郑老师说,考虑到用于孵化的鸡蛋比较难找,在寒假前就布置给孩子们了,新学期上来,不少同学是从老家带来了鸡蛋。
&  鸡的寿命究竟会有多长?
  这时,几名刚放学的四年级学生来到了科技馆。说到养小鸡,这些孩子们就有说不完的话。&我每天给小鸡喂泡过的小米。&&我家种了青菜,让小鸡吃青菜和菜叶上的小虫子。&&我喂小鸡吃大米,我还去找蚯蚓喂小鸡。&
  当我问到平时怎么管小鸡时,四(1)班的夏正烨可起劲了:&小鸡跟我可好了,每天我回家,它就一直&叽叽&地跟在我脚边。&四(2)班的杨镇玮也兴奋地来补充:&最夸张的是,它还躲到沙发下去了,我和同学一起趴在地上,好一会才把它弄出来!&&&
学生把小鸡带回家养
  可是,在养小鸡的过程中,也有难过的时候。郑老师说,有只小鸡出壳没多久,就夭折了,这让孩子们伤心了很久。对于鸡能养多久,他们七嘴八舌,有的说一年,有的说三年,也有的说五年。&看看鸡的寿命有多长。&这正是郑老师布置给孩子们的任务,所以孩子们想着法子要把小鸡养好。
辨别鸡蛋能否孵化
  其实,孵化小鸡的工作非常复杂,最有挑战性、最有技术性的工作就是鉴别鸡蛋的孵化情况,及时剔除不能孵化的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老师布置每天一个闪课和阅读作业,最受学生欢迎的是一分钟闪课。科学老师用微视频的方式,讲解小鸡孵化知识,生动有趣,学生们追捧的热情超过了女家长们追韩剧的热衷程度。
  孵化小鸡,是学校课内拓展课程中的&杉宝育宝&生命教育拓展课。&生命教育,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课程项目。&郑老师介绍,四年级学生参与孵化小鸡,三年级养蚕宝宝,五年级培养蘑菇,六年级体验显微镜课程。
  学校的科学课很丰富
  翠苑二小的科学课,是在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推出了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分为课内拓展性课程和社团课程两大类。其中,&杉宝育宝&生命教育拓展课、&双微&促探究家庭实验室课是课内拓展性课程;而陶艺科技社、都市小农夫社社团、未来工程师社团和&生活工厂&实验社团等科学社团也备受欢迎。  
  像&生活工厂&实验社团,除了制作手工皂,最近出品的润唇膏很受追捧,老师们都觉得比市面上买的润唇膏更好用。
&生活工厂&实验社制作的手工皂
  学校的楼顶是&小农夫&乐园。最近已经种了各种水果蔬菜,葡萄、西瓜、番茄、茄子、葫芦等。蔬菜水果成熟时,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更有家长纷纷来&抢购&。
&小农夫&乐园&
  &有几个男生,有点调皮的,但自从小农夫乐园开起来,每天早上他们一到学校就会来这里给植物浇水、除草,很热心。&翠苑二小校长朱庆芳表示,有孩子们自己动手参与的活动才有意义。
2017夏令营带你开启奇幻旅程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打造大国工匠
浙江省少儿故事会火热报名中
教育即时报
考试直通车
【职能部门】
【媒体合作】
【院校合作】
联系我们 
总监:陈樱之
联系电话:2
副总监:徐嫣嫣
联系电话:7
副总监:朱戈倩
联系电话:3
总监助理:成竞
联系电话:0
项目主管:汪炜
联系电话:3
内容主管:陈丽丽
联系电话:7
记者:吴俏婧
联系电话:7
记者:蒋立
联系电话:7
记者:欧阳贝璐
联系电话:2
记者:董诗梦
联系电话:2
项目助理:李浩永
联系电话:6
投稿邮箱:你所在的位置:
教育叙事:教会孩子们养蚕
教育叙事:教会孩子们养蚕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春天来了,大地复苏,撞进孩子们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和翩翩飞舞的蝴蝶,在漫长的冬天里挥动枝条的桑树,也开始蠢蠢欲动,将芽苞鼓在枝头——又到一年养蚕季。去年中班养蚕时,从蚕子里孵出小蚕到结茧,都是我一手操办的,孩子们旁观老师的养蚕过程,但是意犹未尽,留下了许多关于蚕宝宝的疑问。到了大班,孩子们又提出要养蚕,于是我们一起做了些新的尝试——让孩子自己养蚕。可是该怎么养蚕呢?通过和孩子们聊天,发现孩子们只知道蚕宝宝喜欢吃桑叶,其他养蚕的知识并不了解。于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制定了养蚕计划:首先我们一起了解了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知识,然后发动每个小朋友用废旧的盒子制作“蚕的小屋”,并分给每人一份蚕子,接着静待蚕子的孵化。刚分发过蚕子,孩子们都惦记着自己的“孩子”,一有时间就去看看、摸摸,可是两个星期过去了,像小芝麻一样的蚕子依旧没有什么变化,孩子们有些失望。“老师,蚕子是不是真的呀?”连我自己也怀疑网购的蚕子能不能孵出蚕,可是鹏鹏说:“也许它正在长大呢!”于是我们继续静静地等待着……4月初的一个午后,悦悦盒子里有几条又黑又小又细的东西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我告诉孩子们这就是蚕,立即引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这是蚕吗?”“长得真丑!”孩子们似乎都不相信眼前又黑又小的蚁蚕会长成又白又胖的蚕宝宝,但孩子们依然感受到了迎接新生命的欣喜。不到几天,孩子们的蚕子陆续孵出小蚕,孩子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来向我报告这个喜讯。“老师,我有小蚕了!”“老师,我现在有6条蚕宝宝了!”那两天,这一“喜讯”弄得我应接不暇。这时有人欢喜有人忧,纯一的蚕子迟迟没有孵化出来,纯一很失望,我安慰她,拿出两条已经孵出的小蚕送给她,可是纯一并没有接受,对我说:“我要等着自己的蚕子孵出来。”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资料得知,原来蚕子要在22度左右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孵化出来。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问题可能出在温度上——那些比较早孵出的蚕的盒子都放在离窗台比较近的架子上,能享受春天阳光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而纯一养蚕的盒子却放在架子的最下面,那个角落见不到阳光,温度相对比较低,影响了蚕子的孵化。找到原因后,孩子们把架子的第一层上最好的位置留给了纯一。两天后,纯一欣喜地发现蚕宝宝终于孵化出来,孩子们都乐呵呵地对她说:“你终于当妈妈了!”孩子们还沉浸在孵出蚕宝宝的欣喜中,许桐用放大镜发现盒子里的小蚕很不安地扭来扭去,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小蚕饿了。我们盘算着到哪去找桑叶,怎么解决它们的一日三餐!珞珞说:“我知道门口就有一棵桑树,那儿有很多的桑叶!”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孩子们分组收集、准备了采摘桑叶的工具:保鲜袋、小板凳,还有一米多长的小竹竿。我带着6个孩子来到桑树下,小满一手拿着保鲜袋,采摘低矮的树枝上的桑叶,将摘下的桑叶利落地放进袋子里;我站在板凳上挥动小竹竿敲打树枝,把高处的桑叶震落到地面上,楚楚、阿宝蹲在地上捡起一片片桑叶,不一会儿,袋子里就装了满满的桑叶。我们满载而归,把桑叶分给大家,我指导孩子用鹅毛轻轻地将小蚕拨到剪碎的桑叶片上,满足地看着小蚕品尝新鲜美味的桑叶。又黑又小的蚕不仅牵动孩子们的心,也吸引了家长的关注——孩子们把摘桑叶的事情告诉了爸妈。第二天早晨,典朴妈妈送典朴时带来了一大袋桑叶,开心地说:“孩子们放心哦,阿姨家有桑树,保证让蚕宝宝吃个够!”班级QQ群里,许多爸妈询问:“还需要桑叶吗?”“单位有桑树,保证后勤供应!”乐乐还带来了一张“桑叶地图”,按着地图的路线就能找到桑树叶了!随着小蚕一天天地长大,孩子们越看越喜欢,他们欣喜地看着这些茁壮成长的蚕宝宝,同时,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随着蚕的长大而愈发地强烈:“老师,我的蚕宝宝什么时候能变成白白胖胖的样子呀?”“老师,我的蚕宝宝什么时候结茧呢?”“老师,蚕宝宝都是白色的吗?”“我能给蚕宝宝喂点水吗?”……现在,我和孩子们正用爱伴随着蚕宝宝的成长,期盼着蚕宝宝长大、结茧……在养蚕的日子里,不仅仅让孩子们了解蚕的成长的知识,获得有益的经验的建构,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获得积极而充满爱的体验——孩子的执着让我们体味生命的存在;孩子们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到能细心地照顾这些弱小的生命,逐渐地变成了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小家长”,让我们懂得珍爱生命;爸爸妈妈们的爱心传递,让我们感受到强大的正能量,有着充满爱的环境,孩子将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孩子们一起养蚕,让我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等待。我们的孩子就是那一粒一粒的小蚕子,他们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爱的坚持。等待看似要消耗更多的时间,但它却迎来了对生命个体的敬重:应该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要以相信每一个孩子个体都蕴含着健全发展的可能性为前提;教育必须要接受差异的存在,某个孩子此时看上去“平平”,甚至“愚钝”,但并不等于他终身平平或愚钝,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地进行“等待”,“等待”然而就成了“爱”的教育!成长的路上,有爱随行,让我们做愿意等待的教师,慢慢地陪着孩子们走,慢慢地领着他们一路欣赏和享受,耐心等待着孩子们的长大吧!
乖乖精彩专题推荐
Copyright (C)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号-1
文网文[号 联系邮箱: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春天来了,和孩子亲自孵个蛋?(孵养家禽说明文)|鹌鹑|卫生垫|孵蛋_新浪网
春天来了,和孩子亲自孵个蛋?(孵养家禽说明文)
春天来了,和孩子亲自孵个蛋?(孵养家禽说明文)
满足孩子的生日愿望,一起体验难忘的养育过程。尊重生命的同时,也是培养耐心和责任感的良好经历。作者:Karen儿子想要孵小鸡,这个念头在他过六岁生日时,名正言顺地提了出来。为娘的,虽不知这是哪来的想法,但想起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头脑一热答应了。考虑鸡长大了会很臭,相互妥协后,我们决定可以孵蛋,但不是小鸡,而是迷你家禽——鹌鹑。怎么孵?孵出来怎么办?养鹌鹑的基本常识?这些知识我都是现学现卖。为了方便有人看到这样的尝试也想DIY,我将分几个方面来一一总结。材料准备1. 孵蛋机基本淘宝上有两种:一个是泡沫塑料改造的水孵箱,一个是电孵,自动翻蛋功能的高级机。我家采用的水孵。要诀是:水装好尽量别漏;加热一小时后,温度达标再放蛋;每天记得要翻蛋,如果不觉得麻烦,多翻两次也不错。2. 带灯育雏箱 & 卫生垫顾名思义就是孵出来的小鹌鹑生活的地方。一定要带灯保暖,大概十天以后,羽毛长多了就可以不用开灯。这箱子是自己动手拼的,也很有乐趣。几岁的孩子就可以帮忙扭螺丝了。卫生垫,是铺在箱子里,每天更换的垫子,类似于婴儿的隔尿垫,一般同一家店就可以搞定。3. 鹌鹑蛋和鹌鹑食物。不多说,淘宝上找了一家信誉好的。事实证明,孵化率确实不错!养育过程:1. 孵蛋鹌鹑的孵蛋期是16~18天。前面的14天,工作非常简单,除了第一天做好准备,其他就是每天两次的翻蛋,翻蛋,翻蛋。后面几天更简单:不再翻蛋,不然可能把鹌鹑自己敲的洞翻到下面去了。2. 诞生及幼雏生命的奇妙就在这里。孵蛋第18天时,跟约好了似的,所有的鹌鹑都集中在半天之内破壳而出。第一只鹌鹑破壳时,正值晚上10点,突然就听到微弱的啾啾声从孵化箱里传出。兴奋又激动之下,打开盖在鹌鹑蛋上的保温棉,看到了刚刚破壳而出,身上毛还黏糊糊的小雏鸟。小朋友被我从床上唤醒,表现出激动和好奇。小心翼翼地看着小鹌鹑挣扎着站起来,踉踉跄跄地走,这是读了再多书也体验不到的真实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还记得那天晚上我数次爬起来,查看动静,把鹌鹑先在保温棉里捂暖了,毛干了,再一只只挪到育儿箱。过程中还是有几只在破壳前一刻没有存活,具体原因不明,大家可以再多做研究,尽量避免,还是会比较自责的。3. 成熟期鹌鹑的食物可以是饲料与水混合。最初的几天,尽量把饲料研磨成碎的,方便鹌鹑进食。几天以后,就可以用正常饲料了。真正养起来,没有想象中难,开着保暖的太阳灯,给他们足够的食物和水,生命力在这群小生物身上就此得到了彰显。最困难的是换卫生垫。随着鹌鹑越长越大,越吃越多,每天的排便量很大,卫生垫上每天都沾满了粪便。更换垫子,擦净箱子,需要的不仅是耐心,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最近和孩子约法三章,如果他们同意自己换垫子,那我们继续养鹌鹑,如果不同意,就要送给有户外院子的邻居。这个过程,虽然孩子不太情愿,但也是一个很好培养责任感的过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安庆晚报数字报
第A05:民生新闻
| &&&&&&&&
星期二 出版
孩子们乐当城市“养蚕人”
其实让他们亲近自然的项目有很多
  □&记者&柯慧敏  每年的春夏之际,安庆不少孩子都开始学习养蚕,有的学校还会将养蚕作为一项作业布置下去,孩子兴趣浓厚,但难坏了众多家长,目前城区的桑树太少,上哪里去为蚕找“口粮”啊。  不少家长只能带着孩子每周前往郊区采摘桑叶或者干脆利用网购的方式获取桑叶。&  让孩子通过养蚕感受成长过程  家住东部新城的方女士有个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她认为,养蚕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及观察能力。  方女士说:“身边很多朋友在养蚕宝宝,我突发奇想,也想儿子养蚕。3月份,恰好和几个朋友去山里玩,带回一张纸,纸上面有密密麻麻的蚕卵。孩子回到家看到了,像得到宝贝一样。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只有针尖大小,孩子第一次尝试用叶子转移蚕宝宝的时候,稍微一用力,蚕宝宝就死了。这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亲眼面对一个生命的消失,他为此害怕、自责了好长时间,也伤心了好久。我耐心教他,喂养蚕宝宝要更加细心,就像爸爸妈妈把他养大的过程,也是一路摸索,很不容易,儿子的心情这才平复。”  家长为蚕宝宝的“口粮”烦恼  后来随着蚕宝宝的长大,不少家长为它的“口粮”发愁。方女士每周定期带孩子去城郊桑葚基地采桑叶,孩子每次会小心翼翼把桑叶擦干,放进保鲜袋,保存在冰箱中,擦干是为了保存得更好,蚕宝宝吃了也不会拉肚子。后来没时间去采摘,只能通过网上购买桑叶。不过她有点不放心,桑叶不大新鲜,蚕宝宝直接吃了容易生病。所以每次从网上买了桑叶之后,总要清洗干净后晾干再保存。桑叶价格不贵,20多元可以买两斤左右。  不少家长也通过网购方式解决桑叶短缺的问题。记者发现,网上有的商家在卖桑叶的同时,还打出了教材同步的招牌,把饲养盒、迷你温度计、蚕夹、放大镜、结茧网等一起打包出售。  灵活选择实践活动  虽然为蚕宝宝寻找“口粮”的过程比较麻烦,但大多数的家长还是很支持孩子参与养蚕这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家住菱湖南路的市民杨先生认为,如今的学生很容易沉迷于各类电子产品,玩游戏上瘾的不在少数,课余时间喜欢“宅”在家中,其实像养蚕这样亲近自然、亲近小生命的实践项目,对孩子的认知以及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于孩子也是一种锻炼。  只是由于桑树的病虫害情况较多,城区现有的桑树一般是老单位或者小区在多年前栽种的,从树种的景观性、生态性等多方面考虑,桑树并不是常用的园林树种,这些原因造成城区桑叶难以寻觅。“口粮”不足,养蚕就有难度。其实想让孩子亲近自然并非只有养蚕这一种方法。这方面杨先生有经验。  “之前让孩子尝试种指甲花,记录植物从种子到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的过程。看到指甲花种子冒出了小小绿芽,孩子兴奋得不得了。好不容易周末睡会懒觉,被孩子狠狠地摇醒了,就为了告诉我花发芽了。”杨先生说,“我们一直尝试让孩子做些亲近自然的体验。引导孩子写观察日记。有时候我们也会动手帮忙,也算是重温童年的乐趣。我们也尝试过养蝌蚪,但是不提倡。一是因为蝌蚪是比较难养,自来水不适合养蝌蚪;二是蝌蚪不同时期吃不同的食物,孩子也搞不清楚,最后只能放生。后来用养鱼、养小鸡小鸭、养花草等来代替,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安庆晚报民生新闻A05孩子们乐当城市“养蚕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鸡孵化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