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五山小区校区的孙中山铜像和武汉阅马场的孙中山铜像,谁更出名?

2018广州中山纪念堂旅游攻略之孙中山铜像-孙中山铜像图文介绍-孙中山铜像游玩攻略
当前位置: > > > > 孙中山铜像景点介绍(图文)
景区内景观目录广州中山纪念堂:&&&&&孙中山铜像&&&&&周边的景区推荐&&&&&
驴友攻略久久旅游攻略:驴友相册(包含
张照片)中山纪念堂景区包含10个相册147张照片
广州中山纪念堂旅游攻略 之 孙中山铜像(6/共10页) 6.孙中山铜像景点照片 景区介绍旅游攻略怎么去门票服务天气点评 景区简介:  中山纪念堂位于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出任临时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由南京中山陵设计者——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9年动工,1931完成,是一座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景点分布: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纪念堂位于越秀公园南麓的东风中路,是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出任临时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由南京中山陵设计者——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9年动工,1931完成,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7次拨巨款对中山纪念堂堂体进行修缮和进行周围环境的维护,使这里变得更为幽静、舒适,是中外人士游览的胜地。景区资质:  国家4A级景区景区特色:  孙中山、纪念馆、近代史、建筑、纪念馆驴友游记:久久旅游攻略:最佳游览时间:  四季皆可景区位置: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到达方式:  广州市内乘坐2、6、7、12、24、27、41、42、121、193、217路公交车,或乘坐地铁2号线在纪念堂站下可达。景区地图:  中山纪念堂门票价格:  园区免费参观,纪念堂室内展厅门票10元/人。景区开放时间:  展览园区:08:00——18:00;
  非展览园区:06:00——22:00景区官网:    景区电话:  020-中山纪念堂天气预报:  提前了解 中山纪念堂 所在地 广东>广州 的最新天气预报,做好完美行前准备,迎接一段愉快旅程 ^-^
广州今:多云27℃ / 35℃南风3-4级→微风明:多云27℃ / 35℃西南风3-4级→微风后天:多云27℃ / 35℃西南风3-4级→微风穿衣:炎热天气炎热,建议着短衫、短裙、短裤、薄型T恤衫等清凉夏季服装。舒适度:较不舒适今天夜间天气多云,同时会感到有些热,不很舒适。晨练:较适宜早晨气象条件较适宜晨练,但风力稍大,晨练时会感觉有点凉,部分地面较湿滑,请选择合适的地点晨练。发布时间: 18:00驴友中山纪念堂照片的最新评论分享了“”7张照片 分享了“”12张照片 分享了“”17张照片 分享了“”36张照片 分享了“”6张照片 回复了照片评论“” 评论了的照片“” 分享了“”35张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分享了“”2张照片 分享了“”3张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分享了“”24张照片 (6/共10页)微信扫一扫,获6000国内外景点攻略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07:27:50
userIp:114.223.15.248, 10.76.44.8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台湾孙中山铜像何去何从?
台湾孙中山铜像何去何从?
日06时38分来源:
2016年“2·28”事件纪念日期间,台湾多处蒋介石铜像遭恶搞,连宜兰市中山公园里的一座孙中山铜像也被殃及,让人喷上了红漆。不久,民进党就挟选举大胜之势,重提“国父”议题,“立委”高志鹏提出多项修正草案,要求废除在机关、学校、部队等处悬挂“国父遗像”、正副领导人就职时面向“国父遗像”宣誓的规定。议案最终虽然被搁置,但依旧掀起轩然大波。
绿营将“国父遗像”同“转型正义”挂钩,高志鹏称:“‘国父遗像’的存在是封建的象征,民主‘国家’不该有这样的制度,不该继续洗脑下一代。”蓝营对此当然不能答应,群起捍卫。当时尚未当选国民党主席的洪秀柱,反问说“有人会废除家里的祖宗牌位吗?”主管国民党文宣的林奕华表示,“蔡英文口喊政党和解,却纵容党籍立委大搞意识形态、政治操弄!”
事实上,孙中山与台湾颇有渊源。
日据时期,孙中山曾是台湾人的偶像
孙中山和台湾的关联,在两蒋时期被反复阐释。他一生中前后四次赴台,第一次是1900年策划惠州起义,当时他在台北长沙街设立指挥中心,总共停留了44天;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预备取道台湾前往日本,日方怕他进一步激起台湾人的反日情绪,就用保护的名义监督孙的行动;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第三次赴台,希望能“宣传主义,唤起民族意识”,但受到台湾总督府的阻挠,只在基隆住了一夜,便被“礼送出境”;1924年,孙中山从广州北上时,所乘永丰舰在基隆短暂停泊,没有上岸。
日本对孙中山的防范,并非杞人忧天。早在1897年,孙中山的重要助手陈少白就奉命在台北设立了兴中会台湾分会。辛亥革命后,罗福星回台发展同盟会,台籍人士翁俊明、蒋渭水等相继入盟。1913年,同盟会台湾分会策划了苗栗起义,以“驱逐日人,收复台湾”为号召,不慎泄密,1211名起义者被捕,罗福星等20余人就义。同时,很多台湾青年到内地参加革命,毕业于黄埔二期的李友邦还在抗战期间组织了“台湾义勇队”。
孙中山逝世后,台湾岛内开展了诸多纪念活动。蒋渭水在其创办的《台湾民报》上发表《哭望天涯吊伟人》,悲切地写道:“想此刻四万万的国民正在哀悼痛苦!西望中原,我们也禁不住泪眼怒涌了!”台北举行的追悼会上,只能容纳3000人的礼堂来了5000多人。总督府禁止他们做演讲、念悼词,台湾民众在雨中默默致哀。此后直至1929年,台湾不仅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还有人参加了中山陵的“奉安大典”。
在今天的台湾,蒋渭水称得上家喻户晓。因他创建了岛内第一个政党“台湾民众党”,被民进党视为台湾民族运动的先驱,代表了台湾早期的主体意识。但另一个事实是,蒋渭水作为同盟会会员,从未将自己所领导的活动置于中国革命之外。1924年,蒋渭水因组织请愿集会被捕,他在法庭上说,“以中华民族作日本国民的台湾人,这样的台湾人不论怎样豹变自在,做了日本国民,随即变成日本民族,台湾人明白地是中华民族,即汉民族的事,不论什么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因此,马英九称蒋渭水是“台湾的孙中山”。蓝绿两大阵营对一个蒋渭水的各自表述,实在是岛内身份认同危机的缩影。
台湾光复,孙中山成为无处不在的中国象征
1940年,距离台湾光复还有五年,国民政府尊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并制定了相应的礼仪规范。日本投降后,孙中山以“国父”形象回归台湾,成为替代殖民痕迹的中国象征。孙中山第二次来台时住过的旅馆改为“国父台湾史迹纪念馆”,为裕仁天皇登基修建的纪念堂改为“中山堂”,一批道路、学校、公园也都被以“中山”、“逸仙”、“博爱”等命名。机关、团体像大陆一样定时举行“总理纪念周”活动,恭读“国父遗嘱”。
要去除台湾的“皇民记忆”,并建构一种新的社会记忆,需要有形象化的物体作为依托,将这种记忆和普通人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曾遍布台湾的“伟人塑像”,起到的就是这种作用。台湾建造孙中山铜像肇始于1946年元旦,国民党台湾省党部提议筹建孙中山、蒋介石铜像,这个建议被提出后,立刻在全场的欢呼声中通过。他们将铸像任务委托给了台湾雕塑家浦添生。
为设计台湾第一座“国父铜像”,浦添生不仅搜集了数十张孙中山照片,还专门去听孙科的演讲,观察他的相貌,才选用1924年孙中山在日本演说时的一张留影作为蓝本。铜像经浦添生耗时数年完成,至1949年“双十节”,终由台湾省行政长官陈诚主持揭幕。这座高约3米的铜像,如浦添生之子、同为艺术家的浦浩明所说,恰“勾勒出中山先生以知识分子所流露出来的悲天悯人情怀”。2008年,这座铜像被台北市评定为“一般古物”,并举行“台北市中山堂‘国父铜像’设立60周年纪念活动暨史料影像展”。更为难得的是,这座“国父铜像”能顺利完成,靠的是台湾民众的踊跃捐款,可见时人对“国父”的认同。
此外,台湾还有两座著名的“国父铜像”。一座竖立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在孙中山百年诞辰时按照南京中山陵大理石像仿造的。这座铜像展现的孙中山身穿马褂,手拿建国大纲,坐在太师椅上,底座上刻有“出国宣传”、“商讨革命”、“韬袁护国”等浮雕,反映了孙中山一生重要的革命活动。另外一座在国父纪念馆中,被比照为美国林肯纪念堂里的林肯巨像,其设计者陈一凡后来主持建造了中正纪念堂的蒋介石坐像。
1975年蒋介石逝世前,台湾“伟人塑像”以“国父铜像”为主,建造于学校、广场中,同教科书、邮票等各处的“国父肖像”一起,时时提醒着“我是中国人”这一历史事实。很大程度上,孙中山成为台湾人最重要的中国记忆。
两岸对峙,对孙中山符号的激烈争夺
在“双十国庆”、国父诞辰纪念等仪式性活动中,这种记忆被进一步具象化。光复后不久,迎来11月12日国父诞辰纪念日。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主持纪念会,在演讲中说,“中华民国是国父一手创造,而收复台湾则是其毕生志愿”,“希望台湾每一同胞都是国父孝子孝孙,台湾每一块土都是三民主义实验室,如此才能告慰国父在天之灵”。即使是1947年3月,还处在“2·28”事件中的台湾,也没有停办国父逝世纪念活动。
当时距孙中山去世不过20余年,台籍精英的记忆中也还留有对孙中山的良好印象。因此当陈仪以大多数台湾人不会说汉语、写汉字,更不了解三民主义为由,推迟在台行宪和实行县市长直选时,台籍精英请出的“尚方宝剑”即孙中山的《建国大纲》,他们指出国父理论高于宪法,国父说行宪以前也能直选县、市长。
随着1949年国民党迁台,孙中山更成为昭示政权合法性及正统地位的重要符号,纪念活动愈趋盛大。国民党一再回顾自身的历史功绩,将孙中山推翻满清、建立民国阶段定义为“国民革命第一期”;蒋介石领导北伐、抗日则为“国民革命第二期”;在台要完成“国民革命的第三期任务”。这个革命体系中,蒋介石所做的一切都是继承“国父遗志”,突出孙、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其百年诞辰时即1965年达到最高潮。台湾成立“筹备小组”,通过五项计划:修筑纪念馆、整修孙中山海外故居、编印孙中山相关论著、筹备中山文化基金,并发起各种纪念活动及国际学术会议。纪念日当天,55万民众参加了“总统府”前举行的纪念大会。随后蒋介石主持了国父纪念馆奠基,工程至1972年方才落成。如台湾学者周俊宇所言,此举是“重建一个专属于孙中山的纪念场域”“深化了孙中山伟人形象在台湾社会中的具现”。同时,国父纪念馆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替代南京中山陵的作用。
第二年,台湾在纪念国父一百晋一诞辰后决定将国父诞辰纪念日定为“中华文化复兴节”,以“使世界人士了然于文化正统之所在”。在国民党的理论体系中,孙中山原本就是承继尧、舜、禹,乃至孔子后“中华文化道统”的人,这个节日设置由此显得顺理成章。
与此同时,大陆也在纪念孙中山,但并不承认其“国父”地位,改尊为“革命先行者”。在2002年大陆官方发布的《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中,就要求“对台北‘国父纪念馆’不直接称谓,可称台北中山纪念馆”。
两岸对孙中山的不同纪念,成为对峙时期的一种特殊交锋。首先,两岸纪念的时间不同,台湾按照中国传统计算虚岁,如以1965年为孙中山百年诞辰,而大陆计算周岁,要到1966年才是百年。其次,大陆希望通过孙中山连接两岸,实现统战目的,而台湾则不能容忍“共享”。此外,晚清革命时期,孙中山长期活动于海外,同华侨关系密切,甚至称“华侨为革命之母”,因此两岸纪念孙中山还暗含对华侨资源的争夺。
解严至今,“国父”地位摇摇欲坠
蒋介石时期,台湾纪念孙中山时最常宣示的是“反攻复国”,到蒋经国上台,经历台美“断交”和大陆实力上升,台湾的主要政策转为“文化反攻”,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口号。在纪念孙中山的活动中,会着重讲台湾的经济民生问题。
李登辉前期延续两蒋时期的纪念规格,台湾人也依旧尊重“国父”,存有中国意识。
随着国民党分裂,新党、亲民党亦大打孙中山牌。1994年台北市长选举,国民党候选人黄大洲在中山纪念馆前组织集会,声称自己和孙中山一样,发扬“主权在民”的理念。而在高雄市竞选的新党候选人汤阿根,说新党才是孙中山正统继承者。后来,双方甚至为争夺对孙的“代言权”而发生冲突。
蓝营内部厮杀的时候,绿营已经上台,将矛头对准“国父”。2002年,民进党籍的“法务部长”陈定南最先对孙中山的地位发出挑战,声称“法律没有规定‘国父’是谁”,提议将“国父纪念日”改为“孙中山纪念日”。国民党随即反击,发起民调,结果显示受访者中95%承认孙中山是“中华民国国父”,78.1%的人支持法律明定孙中山为“国父”。之前半个世纪打下的记忆烙印,显然很难一下抹杀。
2004年,民进党为寻求连任、赢得深绿选民,在“国父”问题上大做文章。“考试院院长”姚嘉文和“考试委员”林玉体在参加“国父”诞辰纪念活动后,声称“国父非本国人”、“应废除国父称号”、“国父应该是复数”。泛蓝阵营这时只能放下成见,一同组织大规模纪念活动以反制民进党当局,维护孙中山的“国父”地位。
在这场争议愈发激烈时,陈水扁出来打“圆场”:“这是我们的‘国父’,没什么好争论,也没有必要扭曲或抹黑”。陈水扁不敢公开拿“国父”开刀,但私下里做了不少小动作,比如他在很多场合改变惯例,不再宣读“国父遗嘱”;将“国父纪念月会”改为“总统府月会”;“总统府”里的“国父铜像”被盆栽取代,直到马英九2008年上任,才在仓库里找回铜像,安置在原处,时常鞠躬致敬。
要清除一种记忆,最有效的办法是从下一代的教育入手。台湾光复之初,国民政府通过宣扬“国父”替代皇军教育;民进党当局则“拨乱反正”,在改变威权时代国民党宣传的名义下,淡化教科书中的“国父”。首先,压缩中国史,推出《台湾史》教科书;其次,在教科书中大量改易名词,如“本国”“大陆”“中共”等一律改为“中国”;“国父孙中山”改称“孙中山”或“孙中山先生”,仅作为一位普通历史人物出现。这种对历史的修正,让“去中国化”轻易实现。
为向民进党当局表示抗议,有蓝营支持者向标示了“国家罪人”几个字的林玉体画像上投掷鸡蛋;当年孙中山诞辰138周年时,76岁的老荣民李起余来到高雄忠烈祠,在向“国父铜像”致敬后,突然拿头撞向灯柱,并用美工刀割喉自杀。
当时的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九,专门在“国父”纪念馆前讲“中华民国建国史”,强调孙中山和台湾的历史关联,“孙中山就是看到台湾被割让,才要推翻清朝,他建立民国时时刻刻没忘记台湾,台湾历史与中华民国历史是不可分割的。”
如今,有关“国父”存废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蔡英文上台后会如何收场,尚未可知。但吊诡之处已经显现,日据时期孙中山在台湾人眼中原本也是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革命者形象,现在只是因为同国民党、蒋介石这些威权符号有关,竟成了“转型正义”中要去除的“封建”遗留。
《凤凰周刊》特约撰稿/ 杨津涛
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6年第17期,总第582期
点击“阅读原文”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广州数座孙中山铜像 缘何“百变”模样(组图)
中山纪念堂的孙中山铜像。华工的孙中山铜像。一名学生坐在中山大学的孙中山铜像下。  广州孙中山铜像至少有8座  近日,广外孙中山铜像揭幕,大元帅府计划今年也要立孙中山铜像。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目前为止广州到底有多少大型的孙中山铜像?他们在何处,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很多人不太了解的是,中山大学康乐园内中央草坪上的中山铜像,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的铜像,都曾安置在中山纪念堂,上演一基座先后安放3铜像的佳话。  近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孙中山铜像揭幕仪式,广州又有了一座孙中山铜像。广外的孙中山铜像,着传统长袍马褂,手捧《三民主义》,长身肃立。  广州作为孙中山革命的大本营,见证先生诸多革命历程,也留下太多足迹。竖立铜像无疑也成为对先生的一种纪念。广州到底有多少大型的孙中山铜像?原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负责人余齐昭统计,截至目前,广州至少有8座大的孙中山铜像。铜像数量还会增加。记者了解到,大元帅府广场计划今年9月份也会立中山铜像。  在广东其他地区,也有孙中山铜像近20座,位于深圳、中山、梅州、韶关、河源等地。  事实上,余齐昭介绍,自己的统计并没有包括近期落成的铜像,特别是孙穗芳女士100个铜像计划。如果这一计划顺利完成,全世界的中山铜像将增加到近180座。今年3月份,孙穗芳在河源捐4座中山铜像,5月末,惠州学院举行中山铜像揭幕仪式,在孙穗芳的100个铜像计划中有6个是在广东。  一个基座  先后有3个铜像安放  说起中山铜像,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正是中山纪念堂的基座,将本无关系的3个铜像联系起来。余齐昭在《孙中山文史图片考释》中介绍,中山纪念堂孙中山铜像基座与纪念堂同时于1931年10月落成,但安置铜像一直没能实现。  直到1954年,广州市政府借中山大学的孙中山铜像安置在基座上。有借也要有还。1958年9月,该铜像又迁至中山大学(康乐园)内。但直到40年后的1998年,中山纪念堂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铜像。  那以前的钢筋混凝土的铜像哪里去了?原来,1999年8月,这尊铜像移至华南理工大学。这也就意味着,中山纪念堂一个铜像基座,曾先后有3个铜像在此安放。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中大康乐园内的铜像,最早就被安置在中大石牌校区,也就是现在华工校址,一个铜像又将两个学校联系了起来。  中山大学铜像:  因学生才得以幸存  中山大学孙中山铜像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路康乐园内,是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出资雕塑赠送中国的第三尊孙中山铜像,由日本雕塑家牧田祥哉设计,按照中山先生身高的1:1复制。  日, 梅屋庄吉亲自护送铜像运抵上海。日,铜像由军舰 “靖安号” 从上海运抵广州。日,中山大学成立9周年纪念时,在石牌举行新校奠基暨孙中山铜像揭幕典礼。  在“文化大革命”中,孙中山铜像也成了“封资修”的产物。当时一批来自北京的“红卫兵”,认为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极力要推倒孙中山铜像。为了保卫孙中山铜像,中大学生日夜守护,因此铜像免遭劫难。  黄埔军校铜像:  是“文”字的那一点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上的孙中山铜像从安放时起,始终稳立在长洲岛上,从未移动过。孙中山铜像的安放位置选在了军校西侧名为八卦山的高地上。1930年5月,梅屋庄吉和他的两个侄子护送铜像于28日抵达广州。到了9月26日,整个纪念碑才正式落成。  纪念碑工程设计者将长洲岛上的这座建筑别具匠心地设计成了一个“文”字,孙中山名“孙文”,以代表纪念“孙文”之意。“文”字的一撇一捺相互交叉,是通往纪念碑基座下的两条石阶小道,外有栏杆相护。上面一横是纪念碑基座平台前的一条贯通的栏杆。纪念碑在平地正中拔地而起,这正是“文”字上的那一点。从山下往上望去,登山台阶与平台相连,与铜像结合,恰好构成一个“文”字。  中山纪念堂铜像:  上世纪末翻造  中山纪念堂原来只建有孙中山纪念像的基座,而没有像。1945年,中山纪念堂借中山大学的孙中山铜像,置放在基座上。直到1956年11月,由著名雕刻家尹积昌等人创作的孙中山全身雕像,所塑的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的造型,基座上刻的是孙中山所著的《建国大纲》。后来又将原铜像送回至中大校园。而1956年的孙中山雕像只是一尊水泥喷铜雕像。  1998年,中山纪念堂进行大维修时又把这尊雕像用铜翻造,就有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孙中山铜像。  (徐静倪黎祥)  分享按钮来源南方网)(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武汉哪些地方有铜像?江城名人民俗铜像大盘点
发布时间: 16:29:20来源:
  孙中山
  汉口民权路孙中山先生铜像,从民国时期起,它就一直默默矗立在汉口这个热闹的街头。如此珍贵的文物,没有藏在博物馆里,而是隐于市间,与民同在,被认为这是最具武汉精神的一座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宋庆龄夫妇
  孙中山先生诞辰143周年纪念日,一座高十米的孙中山与宋庆龄夫妇双人铜像在武汉市中山公园圆形广场落成。这是迄今国内唯一一座孙中山夫妇双人塑像。作为中山公园的“镇园之宝”,此像大气而不失亲近之感。
  提起黄兴,人们都知道他是孙中山先生忠实的追随者。武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辛亥英雄,竖立了黄兴铜像。如今的黄兴铜像面对长江,背依龟山,黄兴手撩大衣襟,气宇轩昂,似乎在向人们讲述他当年浴血奋战的故事。
  格里希
  汉正街都市工业区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洋厂长格里希先生,永远伫立在了这里。这位可敬的德国老人,将在这块武汉市振兴制造业的试验田里,见证一座城市的振兴与辉煌。
  李娜已经是武汉的一张名片,而李娜的雕塑铜像安放在武汉汉口江滩的星光大道上,它几乎与真人一样大小,选取的是李娜的经典造型:右手持网球拍,左手握紧拳头,双眼圆睁,面向前方大声呐喊。李娜看后说:“像,很像。”
  大禹治水
  汉阳江滩上众多铜像之一,生动地讲述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孙权孙策
  孙权、孙策铜像坐落于龟山上。晴川阁古城门耸立龟山脚,浓浓的历史气息让人仿佛置身那个风起云涌的英雄年代。
  汉正街扁担
  在武汉,挑货的人被称作“扁担”,而汉正街,是曾有“天下第一街”美誉的小商品市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鼎盛时期,汇聚在汉正街上的“扁担”有近十万之众;可如今,随着市场的整体搬迁,这个行业正在慢慢消失。
  市民竹床
  这座铜像,让武汉伢们想起还没有空调的年代,每个夏天的晚上扛着竹床满大街抢位置的吆喝声,还在耳边盘旋。
  热干面师傅
  户部巷的美食和“早点师傅”,每天都吸引大量的游客慕名前来。热干面更是成为了武汉的代名词。
(作者:&&编辑:詹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