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上我们要专顾细枝末节,不能舍本逐末修改病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试题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fēn xīwán qiánɡqīn shírónɡyùtóu xián ()()()()() juān z?nɡdàn shēnɡjīxi?m?i ɡuīlǐnɡyù()()()()()二、比一比,组成词。(5分)
效()蚀()衔()粪()捐()郊()浊()街()类()绢()三、补充词语。(4分)
积()成()风()正()出人( )()()有()味发()()强群()群()()故()新标()立()四、多音字组词(5分)
shě()sì()jǐn()cháo()hú()舍似挑朝糊
sh?()shì()jìn()zhāo()hù()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5分)
既然…就…宁可…也不…虽然…但是…不是…就是…不是…而是…
1.()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应该准时去找他。
2.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说出党的机密。
3.放学后,我们()在街上乱跑,()回家读一读课外书。
4.我()知道这件事情,()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5.()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六、按要求完成。(8分)
1、修改病句:(1)爷爷经常给我讲一些过去的往事。
(2)只要我们都讲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
2、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3、风景秀丽的北戴河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缩句)
4、这是一部有趣的电影。(改为感叹句)
5、通知早发了,他肯定知道。(改成双重否定句)
6、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使人们受到了鼓舞。(用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呢?(改为陈述句)
七、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 6分)
1、“跨越百年的美丽”,“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美丽端庄,更是她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 )
2、“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圆”的意思是实现。( )
3、“积劳成疾”和“眼疾手快”中“疾”的意思相同。( )
4、“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句中的“?”是发现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解决问题后人们的赞叹。()
5、“舍本逐末”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6、"眼花耳鸣"和"花花绿绿"中"花"的意思相同。()
八、课文内容和句子理解。(6分)
1、通过本组课文及课外的学习,我认识了科学家:_____、_____;我对科学精神有了具体的感受,我能用这几个词来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如:尊重事实、一丝不苟、_________ 、_________ 。
2、本组课文都引人深思,其中,我更欣赏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句中“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而玛丽·居里发现人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积累与运用(26分)
(一)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2分)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基础知识积累 一、生字集合 1、读读写写 róng yù m?i guī lǐng yù qīn shí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5套)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 5 单元测试卷 1 带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38 分) 1、我会读拼音,并能...2017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 5 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整合。 (30 分) 1、我会读拼音,写...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测试卷(带有答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 5 单元测试卷 2 带答案 一、基础整合。 (30 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试卷答案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运用。40 分 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试卷 (5) - 2010 年春季期单元质量检测小学六年级 语文试卷(5) (考试时间:2 小时) 一、我的展示台。 (2 分) 亲爱的老师,这...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 语文数学英语,全册上册下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模拟考试,练习说课稿,备课教案学案导学案,单元测试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 5 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整合。 (30 分) 1、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测试卷5带答案 -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学校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字词训练。 (一) 、看拼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试题_六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 分) fēn x...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20-土地公问答
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20
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20
答:舍本逐末 强枝弱本
舍本逐末 强枝弱本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考试指南:
备考真题:
教师资源: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语文试题:
语文考点:
数学试题:
数学乐园:
英语知识点:
英语试题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
2017年小升初语文口语交际训练题及解析三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7年小升初语文口语交际训练题及解析三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眼泪无法洗去痛苦。&这是鲁迅的名言。
  B.&舍本逐末&是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C.&情不自禁&与&屡禁不止&两个词语中的&禁&字意思不同。
点击下一页查看解析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询小学试题库、小学资源库、小升初动态、重点中学、家庭教育信息等,2018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
点击查看更多
24小时热帖每周热帖小学语文毕业冲刺复习资料
我的图书馆
小学语文毕业冲刺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毕业冲刺复习资 料&&&&纳雍县第四小学 张玉郡& 编辑整理&&&&&&&&&&&&&&&&2017.6.3.& &
& & & && &&& &&& &&& 要& 点& 目&& 录&&& 课文部分&&& 文言文两则………………………………………………………………………………………………………3&&& 匆匆………………………………………………………………………………………………………………4&&& 桃花心木、回顾拖展一、北京的春节……………………………………………………………………………5&&& 回顾拖展二、十六年前的回忆…………………………………………………………………………………6&&& 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7&&& 回顾拖展三、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8&&& 跨越百年的美丽、回顾拓展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9&&& 回顾拓展五……………………………………………………………………………………………………10&&& 阅读部分&&&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10&&& 汉语拼音部分&&& 汉语拼音复习…………………………………………………………………………………………………12&&& 汉字部分&&& 汉字部分………………………………………………………………………………………………………13&&& 词语部分&&& 积累、理解、辨析、用词造句要做到、词语的归类或排列………………………………………………14&&& 近义词…………………………………………………………………………………………………………15&&& 反义词…………………………………………………………………………………………………………16&&& 句子部分&&& 句子及其类型;改变句式……………………………………………………………………………………16&&&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17&&& 修改病句、扩句和缩句………………………………………………………………………………………19&&& 排列句子………………………………………………………………………………………………………21&&& 小学生常用病句修改符号……………………………………………………………………………………22&&& 修辞部分&&& 修辞手法………………………………………………………………………………………………………23&&& 标点符号部分&&&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24&&& 诗词名言警句部分&&& 古诗词目录、诗句积累…………………………………………………………………………………………27&&& 诗句分类集锦…………………………………………………………………………………………………28&&& 名言格言谚语积累……………………………………………………………………………………………29&&& 名言警句、歇后语积累、文言文……………………………………………………………………………30&&& 经典对联、佳句精选……………………………………………………………………………………………31&&& 作文部分&&& 作文精彩开头与结尾、宣传语部分……………………………………………………………………………33&&& 练习部分&&& 句子专项练习综合练习………………………………………………………………………………………34&&& 综合练习………………………………………………………………………………………………………36&&& 情景古诗练习(附答案)………………………………………………………………………………………39&&& &&& && & & & &&&&&&&&&&&&&&&&&一、下册课文要点部分1文言文两则&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4.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3)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5.《学弈》全文:&学弈(yì)[1]&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ó)[9]而射之。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注释: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3、通国:全国。&&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8、援:引,拉。&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12、弗:不。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文中几个“之”的意思(2)句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孰为汝多知乎?&(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3)译文:&学弈&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治理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学弈》全文翻译:&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6、《两小儿辩日》全文:&两小儿辩日[16]&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25]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注释: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23、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24、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25、决:判断。 26、汝:你。27、知:通“智”。&《两小儿辩日》全文翻译: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2、匆匆&1.《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他的散文名篇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2.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运用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6、背诵课文。7、背诵《明日歌》。8、有关珍惜时间的句子:&(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3桃花心木&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们学过他的《和时间赛跑》。文章借树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的重要意义。&2.树的生长“不确定”指老天下雨,种树人浇水没规律。人生活的“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坎坷、曲折、磨难。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3.表达文章主旨句子是“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所作为的人。4、《桃花心木》(写作特点:借物喻人)5、背诵第4、13、14自然段。6、句子的理解:&(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不确定,时多时少。作者桔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如种树人所愿,现在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回顾.拓展一》&1、 日积月累:人生哲理的格言&(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2、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6北京的春节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时&&&&&&&&&间&& &&&自然段&&&& &&&&&风俗习惯&&&&&&&&&&&&&&&&&&&&&&&&&&&&&&&&&详略安排腊月初旬到年底&&& &1——6&&&&&&&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吃糖;大扫除;购置年货&&&& &略写除夕&&&&&&&&&&&&&&&&&&&&&7&&&&&&&家家灯火通宵,炮声不绝,吃团圆饭,守岁&&&&&&&详写初一&&&&&&&&&&&&&&8——9&&&&&&&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 详写初六&&&&&&&&&&&&&&&&&&&10&&&&&&&店铺开张;伙计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略写正月十五,元宵节&& 11——12&&&&&&&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详写正月十九& &&&&&&&&&&&&&&&13&&&&&&&春节结束,小孩上学,大人忙活&&&&&&&&&&&&&&&&&略写&像这样详略得当地介绍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使北京的春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2)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3)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4.本课突出的表达方法是以时间为顺序,有详有略。5、背诵第7、11、12自然段。6、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回顾. 拓展二》&1、日积月累&(1)《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3、《元日》写的是除夕时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的是中秋时的情景。我国的传统佳节还有清明、端午、乞巧节等。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10十六年前的回忆&1. 背诵第5、7、17、19、22自然段。2. 《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的回忆,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式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文章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整篇文章显得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记在心里的感情。3、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四件事:&(1)被捕前,李大钊同志坚持革命工作。&(2)被捕时,李大钊同志从容镇定。&(3)法庭上,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4)被害后,李大钊的妻儿悲伤的情形。&4.课文前后照应有多处&(1) ①我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后来听母亲说……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清楚,得到的印象、感受更深刻。&(2)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亲的被难日……&& &&&②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作用: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这件事印象深刻,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3) ①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②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三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5.理解句子&(1)那年春天,父亲夜里回来的很晚。每天早晨……出去了。& 体现了他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2)局势越来越严重……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李大钊同志把革命看的比生命重要(或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体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的精神(或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的精神)。&(3)他们夺下父亲的手枪……父亲保持着他惯有的严峻态度……& 表现了李大钊在敌人面前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的精神。&(4)在法庭上……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护。&(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充满信心,所以在极端困难、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不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屈服,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伤为力量。(6)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问父亲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从这句话看出父亲平常非常慈祥,有耐心;而这一次却是不耐烦地,含糊地回答我,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这件事并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对待亲人慈爱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7)、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联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使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12为人民服务 &1、背诵全文。2、《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所做的演讲,是一篇议论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本文的作者是毛泽东,是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2.文章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3)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3、理解句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我们的队伍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百分之百地为人民服务。完全的意思: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别的目的;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4、共几句?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共3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 背诵1、2、3、5、6、7、9、10、11、12自然段。2、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本课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特点: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3.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四次幻景。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因为小女孩非常寒冷,她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因为小女孩非常饥饿,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因为小女孩非常痛苦,她渴望得到欢乐。第四次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因为小女孩非常孤独,她渴望得到疼爱。(是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飞走,远离寒冷、饥饿、痛苦。)5.文章之所以打动,是因为作家巧妙的表达方法: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交替出现。6写出下面两段话的理解。&(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离开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曾经”指的是火柴擦燃后的幻想。前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指小女孩死后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回顾. 拓展三&1、《囚歌》,作者: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2、《红岩》中的人物有: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革命题材的小说&《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红日》,作者吴强;《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小游击队员》,作者王愿坚;《赤色小子》,作者张品成。&15凡卡&& 1.本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2.本文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和想象三部分穿插组成的,凡卡在信中通过吃不饱,睡不好,挨打、受人欺负三方面写了学徒生活的痛苦,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爷爷守夜的情景和过圣诞节的情景。&3.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是:&(1)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组成;&(2)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3)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第16课& 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的梗概部分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让我们初步了解了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表现了鲁滨孙(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战胜了种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第17课 &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突出地表现了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1、题目中的“百年”指的是永恒,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恒。&2、背诵2、4、5、6自然段。&3、理解句子:&(1)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玛丽. 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2)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这里的“变”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回顾& 拓展四&1、《日积月累》。&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静静的顿河》&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课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2、知识点:&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背诵1、2、6、7、8自然段。&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课文举了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代表性事例:一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二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三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3、理解句子:&(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样写的好处: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打破沙锅问到底”形象表达 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的意思: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回顾. 拓展五&1、《日积月累》&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2、“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三)描写的角度: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三、知识要点:理解文中的字、词的含义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办法:推敲关键字义,以字带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词的意思探求词语的本意,弄清词语的比喻义或者引申义理解句意理解句意,要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一般先读通原文,找出文章要说明的主要的意思,再进一步读懂每一句话。对于个别难以理解的句子,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在段首起总领的作用,位置只能在段首,总领全文,在某个段落中是概括这段文章的主旨。中心句是能够过渡概括文章的中心的句子,抓住了中心句就等于是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不难了过渡句连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文章的段落的末尾或段落的开头,有时也独立成段。为段落划分层次。段落按照内部的关系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承接、转折、因果等几种。概括段落大意分段后,用简明扼要的话说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概括段落大意要求:准确、简练、通顺明白。通常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摘录引用法。即选择文章中最有代表意义的一句话作为段落大意归纳合并法。就是把一段话的几层意思合起来进行概括综合法。就是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概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概括段落大意就是要做到明确、完整、简要。为文章划分段落段落是根据篇章而言的,划分段落时不能把不同内容的自然段划分在一起,分段前需要清楚每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划分。即按照我们通常所说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来划分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即抓住文章中表示时间的关键词来分按空间、地点的变换分按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分划分的步骤如下 :初读文章,了解内容。明确段落关系,选择恰当的划分方式用“‖”标出划分的段落。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中心思想有如下的几种方法: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抓住重点段落概括中心思想抓住中心句概括中心思想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心理概括中心思想分析题目概括中心思想感悟议论和抒情部分概括中心思想具体的步骤如下:第一步:读懂文章的内容第二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三步:用文字表达中心思想。常用的表达模式有:本文记叙了——表现了(赞扬了)——品质(精神)(适用于记叙文)本文通过——告诉(说明)——道理(性质、用途)(适应于说明文),“本文通过——故事,告诉(说明)——道理。或”本文通过——故事,教育——(适用于童话、寓言)归纳的语文应该简洁、完整。汉语拼音复习《课程标准》要求:要掌握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因此,我们应掌握好以下知识。一、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g& k& h& j& q& x& zh& ch& sh&r& z& c& s二、韵母(24个)1、&单韵母(6个)a& o& e&i& u& ü2、&复韵母(8个)ai& ei& ui&ao& ou& iu& ie& üe3、&鼻韵母(9个)an& ang& en&eng& in& ing& un& ün& ong4、&卷舌韵母(1个)er三、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zi& ci& si& ri&yi& wu& yu& ye& yue& yin& ying& yuan&yun 四、《汉语拼音字母表》(26个)大写& A& B& C&D& E& F& G& H& I& J& K& L& M&N O&& P& Q& R& S& T& U&V& W& X& Y& Z小写& a& b& c&d& e& f& g&& h& i& j& k& l&m& n& o& p& q& r& s& t&& u&v& w& x& y& z 五、声调1、&声调的分类: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2、&声调的标法(1) 声调只能标在音节中的元音上即:a& o& e& i& u& ü; (2)& 标调规则:先标a 、o、e ,再标 i 、u、ü。若遇iu和ui,标在尾巴上。(3)& 轻声不标调号。六、轻声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都读轻声。2、&语气词“啊、呢、吗、吧、呀、嘛、呦、啦、哇”等都读轻声。3、&某些词的后缀(没有实际意义)“子、么、头、巴、们”等都读轻声。4、&单纯词(两个字都无实际意义,合在一起才表示一定意义)第二个字都读轻声。七、变调1、&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变为阳平。如:管理。2、&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变为阳平。如:管理者。3、&一句话都是上声,先分成词,再按上述方法变调去读。如:请你|把|雨伞|给|我。4、&“一、七、八、不”的变调:(1)“一”在四声前变为二声。(2)“一”在一、二、三声前变为四声。(3)“一”单独用或在句末读一声。(4)“七、八”在四声前读二声。典型习题精选1、一次运动会,有上海、云南、北京、南京、湖北、福建、甘肃、山西、吉林、西安等地运动员入场,如果按音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排在第八位的是(&&&& )。2、用音节都是“yi”的字组成词语,注意调号。 友(  ) 战(   ) 回(   ) 意(  )  (   )力  适(  ) 翻(  )  安(   )武(   ) 便(   ) 瘟(   )  (  )站3、下面句子末尾都有“啊”字,想一想音变的读法,并写出相应的字。(1)这儿的花真多!(   )     (2)这孩子多可爱!(   )(3)好大的一条鱼!(   )     (4)新书买来了,快去看!(  )(5)她唱的多么好听!(  )     (6)外面是谁!(   )4、把下列人物按名著归类,并按音序排列(写序号)。(1)贾宝玉 (2)唐玄奘 (3)晁盖 (4)燕青(5)美猴王& (6)薛宝钗&& (7)宋江&& (8)葫芦僧 (9)赵子龙& (10)观音(11)刘备(12)猪八戒(13)王熙凤(14)司马懿(15)卢俊义(16)黄盖(1)《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水浒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字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阶段,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行款整齐,结构合理,布局美观,有教强的识字能力。一、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以及常用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1、 笔画就是构成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条。汉字的笔画大致有24种,其中基本笔画是点、横、撇、捺、提、钩、折8种。2、笔顺就是书写汉字时,各种笔画谁先写谁后写。汉字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3、偏旁是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结构的偏旁所分的门类。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新华字典》把部首归为189个。4、间架结构是指笔画、偏旁部首之类的部件在一个字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搭配关系。汉字间架结构包括独体字结构和合体字结构。合体字结构有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和品字结构7种类型。二、能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1、多音字是指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的读音的字,认读时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读音。要记住学过的多音字的几种读音,并会根据不同读音组词。2、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对学过的同音字,要能辨析它们的意义及使用范围。3、形近字是指字形相同的字,主要有四种类型:(1)笔画长短不同。(2)笔画多少不同。(3)部首偏旁不同。(4)个别部件不同。对形近字要通过比较,记住它们各自特点。4、形声字是指由表示汉字读音(叫做声旁)和字意(叫做意旁)两部分组成的汉字,根据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形声字可分为:形左声右、形右声左、形上声下、形下声上、形内声外、形外声内6种类型。三、不写错别字错字就是笔画、偏旁或部首有错误,不成汉字了;别字指误用形体相近、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防止写错别字要注意:(1)区别形近字、记住笔画,不要多写或少笔;(2)根据词语的意思辨别同音字。四、查字典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1)读准字音,确定它的音节,从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确定音序;(2)在《汉字拼音音节索引》中先找到音序,再找出所查汉字的音节;(3)根据音节后的页码,按四声顺序找出要查的字。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是:(1)确定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要注意部首在汉字中的位置分散在上下或左右,或以起笔作部首等;(2)按部首笔画在《部首目录》中找出这个部首的页码;(3)按照目录指示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查的部首,数清所要查的字除去部首后的笔画数,按笔画排列顺序从这个部首里找汉字;(4)在正文中查检。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是:(1)数出所查汉字的笔画数;(2)在《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查要查字的页码,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掌握笔画和笔顺;(3)按页码在正文中找汉字。词语积累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1 、积累词语: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每篇课文后面要求说说写写的词语,都应该正确地读写及积累。2 、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凝神谛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3、辨析词义:辨析词义的方法:(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2)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3)注意范围的大小。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4)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4、用词造句要做到:&(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2)把意思表达完整。&5、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1)表示人物思想品质的成语:高风亮节 德高望重 克己奉公 大公无私 鞠躬尽瘁 先人后己死而后已舍己救人。&&& (2)表示人物动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眉飞色舞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3)表示哭的成语: 狼号鬼哭 秦庭之哭 昼吟宵哭 神号鬼哭 神嚎鬼哭 神愁鬼哭 行号巷哭 西台痛哭 痛哭流涕。&&& (4)表示吃的成语:细嚼慢咽 狼吞虎咽 津津有味 好吃懒做 寝食不安 食不下咽 吃喝玩乐 狼吞虎咽 囫囵吞枣 饥不择食。&& (5)表示各种快的成语:一挥而就——画得快,奋笔疾书——写得快,狼吞虎咽——吃得快,风驰电掣——开得快,一目十行——看得快,不胫而走——传得快,一蹴而就——成得快,不假思索——动得快,脱口而出——说得快,知错就改——改得快,心有灵犀——懂得快,灵机一动——想得快,马到成功——办得快,一泻千里——流得快,瞬息万变——变得快,过目成诵——背得快,眼疾手快——拿得快。& (6)表示人的智慧的成语:聪明伶俐 点头会意 见经识经 见精识精 精明能干 精明强干 伶俐乖巧 伶牙俐齿 巧捷万端千伶百俐。&& (7)表示神态的成语: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一心一意 一丝不苟 孜孜不倦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 (8)表示动作的成语:健步如飞 扭头就跑 定睛一看 侧耳细听 冥思苦想 步履矫健拔腿就跑 听得入迷挖空心思。&& (9)表示意志的成语::坚忍不拔 锲而不舍 九死不悔 木人石心。&& (10)带动物名称的成语:杯弓蛇影 狗急跳墙 鸡飞狗跳 鸡犬不宁 胆小如鼠 狐假虎威 狼心狗肺 鸡犬不宁 兔死狐悲 狼狈为奸鸦雀无声狐朋狗党 狐朋狗友。& (11)带数字的成语:三心二意 心无二用 毫无二致 天无二日 心不二用 一干二净 一穷二白 一差二错 一清二楚 一身二任 一石二鸟三三两两三瓦两舍 三长两短三言两语 一刀两断一举两得 。&&& (12)带反义词的成语:以少胜多 公而忘私 忆苦思甜 去伪存真 扬长避短 大公无私 声东击西 推陈出新 口是心非 因小失大古为今用。&&& (13)带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14)表示人多的成语:水泄不通 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 翻手为云 挥汗如雨 人山人海。&&& (15)表示看的词语:注视 凝视 巡视 审视 斜视 环视 仰望 俯视 观察 浏览 眺望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走马观花 一目十行高瞻远瞩。&&&& (16)重叠词AABB: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口口声声 原原本本 吞吞吐吐 浩浩荡荡 支支吾吾 安安静静 匆匆忙忙 端端正正 日日夜夜来来往往&& ABAB:商量商量 讨论讨论 修理修理 教训教训 整顿整顿 批评批评 研究研究 考虑考虑&& ABAC:有权有势 大摇大摆 有声有色 自吹自擂 可歌可泣再接再厉全心全意一心一意 不屈不挠十全十美百发百中 可歌可泣一五一十&& AABC:恋恋不舍 姗姗而来&& ABB:静悄悄 软绵绵&& 6、重点词语:11册:阻挠& 要挟& 藐视& 协商& 检阅& 轻蔑& 竣工& 茱萸& 矗立& 恬静& 镀金& 妩媚& 蕴涵& 大名鼎鼎& 牢骚& 啰嗦& 崭新& 和谐& 神韵& 饲养& 呜咽& 遗留& 成绩簿& 警惕& 驳论& 冰凌& 帐篷& 气喘吁吁& 平衡& 一塌糊涂& 兑现& 呆滞& 急促& 分泌& 擅长 偏僻& 如痴似迷 关键& 荆棘& 劫难& 枪毙& 妨碍& 呻吟& 婉转 兴致勃勃& 万象更新 寡不敌众& 船舷& 菜肴& 吹嘘& 耽误& 秘诀& 祭奠& 浪淘风簸&&12册: 胯下& 秕谷& 褪色& 伶俐& 狡猾& 谛听& 喇叭& 浩瀚& 宛如& 塑像& 纵横& 响遏行云& 摄人心魄& 硕大无比& 白鹭& 凹凸不平& 潇洒 葱茏& 喧嚣& 障碍 淫雨 咳嗽& 弥漫& 搀扶& 呼啸& 瘫痪& 暴躁& 侍弄 絮叨 酷爱& 签署 热泪盈眶 晌午 咆哮 酥软& 斋戒 诸侯 道歉 隆重 侮辱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五、近义词&辩斗(辩论)挪移(挪动)凝然(凝视)觉察(发觉)依赖(依靠)优雅(雅致)镇静(镇定)舒展(伸展)责怪(责备)歉疚(愧疚)萦绕(缠绕)机敏(灵敏)扶衬(帮衬)姿态(姿势)窈窕(苗条)充足(充裕)娴熟(熟练)间断(中断)压抑(抑制)柔顺(温顺)丰富(丰盛)朴实(朴素)敦厚(忠厚)排挤(排斥)侵蚀(剥蚀)崇尚(推崇)惊恐(恐怖)扼杀(抹杀)豁达(开朗)深邃(深奥)含糊(模糊)残暴(残忍)粗暴(粗野)会意(领会)宏伟(雄伟)憧憬(向往)注视(凝视)璀璨(灿烂)激烈(猛烈)兴旺(兴盛)哀思(哀悼)彻底(完全)寄托(寄予)咨询(询问)陈设(摆设)审阅(批阅)简朴(简单)劳苦(劳累)精致(精巧)慈爱(慈祥)奇异(奇特)捉弄(戏弄)欺负(欺侮)慈悲(慈善)打搅(打扰)抽噎(抽泣)畏惧(恐惧)改善(改进)救援(救助)抵御(抵抗)野蛮(粗野)寂寞(孤单)荒唐(荒诞)吹嘘(吹捧)祈祷(祷告)庄重(稳重)侵蚀(腐蚀)荣誉(名誉)隐退(消退)震撼(震动)辛勤(辛劳)协作(合作)鼓舞(鼓励)真理(真谛)研究(探究)判断(判定)公平(公正)侃侃而谈(夸夸其谈)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勃勃生机(生机盎然)莫名其妙(不可思议)万象更新(焕然一新)万不得已(迫不得已)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一拥而入(蜂拥而至)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司空见惯(屡见不鲜)暖烘烘(暖洋洋)六、反义词空虚(充实)徘徊(果断)聪明(愚蠢)特别(普通)枯萎(旺盛)笔直(弯曲)柔软(僵硬)喧哗(安静)薄弱(坚固)渺小(巨大)团结(分裂)娴熟(生疏)充足(缺乏)热闹(冷清)压抑(张扬)朴实(华丽)柔顺(暴躁)排挤(拉拢)勤俭(奢侈)乐观(悲观)浪漫(现实)豁达(狭隘)残暴(仁慈)幼稚(成熟)粗暴(温和)暂时(长久)暴露(隐蔽)茂密(稀疏)黑暗(光明)挺进(后退)兴旺(衰退)团结(分裂)坚持(放弃)浏览(精读)简朴(豪华)普通(特殊)精致(粗糙)穷苦(富裕)幸福(痛苦)慈悲(残忍)昏暗(明亮)摩平(揉皱)忧郁(开朗)野蛮(文明)凄凉(繁荣)寂寞(热闹)淘气(乖巧)绝望(希望)嘲弄(恭维)庄重(轻浮)溶解(凝结)刚毅(懦弱)纯净(混浊)精细(粗糙)崭新(破旧)诞生(逝世)普通(特殊)独立(依赖)风华正茂(风烛残年)锲而不舍(半途而废)热腾腾(冷冰冰)深信不疑(半信半疑)侃侃而谈(沉默寡言)专心致志(三心二意)从从容容(匆匆忙忙)勃勃生机(奄奄一息)不慌不忙(手忙脚乱)座无虚席(寥寥无几)养尊处优(含辛茹苦)截然不同(千篇一律)一无所有(应有尽有)两面三刀(表里如一)整齐划一(七零八落)安然无恙(面目全非)闻所未闻(司空见惯)若无其事(郑重其事)人声鼎沸(鸦雀无声)句子部分【复习要点】&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2、扩句和缩句练习。&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知识平台】&(一)句子及其类型&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例如: 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 学习知识。&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二)改变句式&【备考点】&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应考点】&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链接考题】&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链接考题】&他是一个好人。&(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链接考题】&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链接考题】&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答案)&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专项突破】&一、依照样子写句子。&例:这个书包是王强的。&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6、蔺相如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例 2: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7、困难没有吓倒他。& 8、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9、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撕破了网。&10、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11、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三、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9、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修改病句&【备考点】&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应考点】&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链接考题】&(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答案)&使用权我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 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答案)&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答案)&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答案)&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答案)&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答案)&一进花园, 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听到悦耳的鸟叫声。扩句和缩句&【备考点】&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应考点】&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缩句可按三步进行:&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链接考题】&1、 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2、&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参考答案)&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参考答案)&我思念启蒙老师们。&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参考答案)&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专项突破】&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1、周总理听汇报。&周总理(&&&&&&&&&& )听汇报。&2、天空中挂着园月。&(&&&&&&&)的天空中挂着园月。&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 )地掠过湖面。&4、战士们守卫边疆。&&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三、扩写句子。&1、微风吹拂着柳丝。&2、月亮升起来。&3、雨花石像翡翠。&4、游客登上了长城。&5、屋里走出老人。&6、湖面上漂着雾。&7、时间溜走了。&8、小女孩卖火柴。&9、小鸟唱歌。&四、缩句。&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排列句子&【备考点】&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应考点】&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链接考题】&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定的。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的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的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答案)4、2、7、1、6、3、5。【专项突破】&一、把下列几个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1、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2、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绩,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3、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4、那作业本上条条批语、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5、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名星那样引人注目。&(&)6、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一切。&(&)7、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8、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9、老师像桥一样辛勤。&(&)10、老师像桥一样无私。&二、把下面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并注明依据。&(&)1、周瑜的兵船跟在后面。&(&)2、黄盖向曹操假投降。&(&)3、选有东风的一天作为进攻时间,并在船上装上引火用的东西。&(&)4、周瑜带兵从后面追杀。&(&)5、黄盖接近曹操兵船时下令点火,让火船冲进曹营。&排列依据:&&&&&&&&&&&&。&小学生常用病句修改符号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12. 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专项突破】&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在原句上修改)&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8、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9、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12、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1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5、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16、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1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1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19、望着邓奶奶的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2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修辞手法&【备考点】&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应考点】&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链接考题】&1、共产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把“共产党”比作“太阳”。&(答案)比喻。&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辞手法)&(分析)这句话是把“雨点”比喻成“小女孩”,而且还在“跳芭蕾舞”,所以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答案)比喻、拟人。&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分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答案)反问。&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手法)&(分析)这句是明知故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紧接着作了回答,故是设问。另外,大海是没有脉搏的,这儿把大海当作人写,故又运用了拟人。&(答案)设问、拟人。&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分析)这个句子中故意把“五岭”说成是“细浪”、“五岭”当作“泥丸”,把事物往小处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扩大、缩小、超前)&(答案)夸张&6、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分析)这个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意思密切联系的词组,并且有一个共同的提示语“互相”,所以是排比句。&(答案)排比&【专项突破】&一、将句子补充完整。&1、春雨像(&& )一样细。(比喻句)&2、月亮(&& )躲进云朵里。(拟人)&3、蓝天、白云构成(&& )(比喻句)&4、高梁(&&&&&& &&)脸、稻子(&&&&&&&&&&)腰。(拟人句)&二、判断,是夸张句的在括号里划“√”,不是的在括号里划“×”。&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 )&2、春雨贵如油。(& )&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5、冬风生气地吹掉了老鸦的住宅。(& )&三、照样子,写句子。&例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例2、鸬鹚像等待命令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船舷上。&例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辞手法,如果运用了,在括号里注明类型;没有运用则在括号里划“×”。&1、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2、人群在欢跃,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 )&3、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6、他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 )&7、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标点符号&【备考点】&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应考点】&根据标点符号的作用与性质,能正确地使用它,附表为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一、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二、用法简表 & & 名称& & & 符号& & & 用法说明& & & 举例&
& & 句号①& & & 。& & &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 &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 & 请您稍等一下。&
& & 问号& & & ?& &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 & 他叫什么名字?&
& &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 & 叹号& & & !& & &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 &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 &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 & 停止射击!&
& &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 &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 & 逗号& & & ,& & &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 &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 &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 &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 &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 &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 &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 &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 顿号& & & 、& & &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 &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 & 分号②& & & ;& & &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 &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 & 冒号& & & :& & &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 &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 &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 &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 &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 &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 &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 &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 &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 &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 & 引号③& & & “ ”& ‘ ’& & &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 &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 &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 &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 &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 &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 &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 &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 & 括号④& & & ( )& &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 &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 & 破折号& & & ──& &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 &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 &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 &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 &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 & “呜──”火车开动了。&
& &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 &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 & 省略号⑤& & & ……& & & 1.用于引文的省略。& & &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 & 2.用于列举的省略。& & &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 &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 &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 & 连接号⑥& & & —& & &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 &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 &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 &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 &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 &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 & 间隔号& & & ·& & &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 & 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 &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 书名号& & & 《 》& 〈 〉& & &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 &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 & 专名号⑦& & &   & & & 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