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

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_赵宇晗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_赵宇晗
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_赵宇晗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 No. 1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924
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 400715)
人格是影响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不同, 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当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格特质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影响, 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有关不同人格特质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逐渐清晰, 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多争议。未来可以在人格的稳定性及其对认知能力的影响、人格对认知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跨文化研究和研究范式等方面继续深化, 以获取对该研究问题更科学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人格特质; 认知能力; 关系; 年龄差异 分类号
影响个体认知能力的因素很多, 在年龄、性别、教育、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 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认知能力。在早期个体差异的研究中, 人格和智力通常被视为独立的结构, 然而,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Austin et al., 2002)。探讨人格与智力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扩展个体差异的研究, 而且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也有重要作用, 由于人格和智力都是学术和工作等各方面表现的独立预测因子(Barrick, Mount, & Judge, 2001), 理解这两个结构之间的潜在关系可以提高它们的预测效度, 这也意味着同时测量二者比单独测量更有意义。
在人格与认知能力的研究中, 被试在年龄上横跨小学阶段的儿童到90多岁的老年人。虽然已有很多研究发现了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之间的显著关系(Baker & Bischel, 2006), 但这种关系的模式和强度会随着人格特质和认知因素的测量而有所变化(Pearman, 2009)。早期研究多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Jorm et al., 1993; Jelicic et al., 2003), 并且大多只探讨了神经质和外倾性两个维度。随着大五人格因素模型的逐渐成熟(McCrae & Costa, 1997), 研究者开始采用“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
* 西南大学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 通讯作者:余林, E-mail: yulin@http://www.wendangku.net/doc/d640.html
作为研究工具(Baker & Bischel, 2006; Booth, Schinka, Brown, Mortimer, & Borenstein, 2006; Schoenhofen, 2007; Soubelet & Salthouse, 2010)。目前的相关研究中, 对于认知能力的测量主要集中在一般认知能力、流体智力、晶体智力、记忆、加工速度等方面。针对同一种认知能力, 不同的研究者会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这些研究一方面提供了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广泛理解, 但也导致了不一致的结果, 使得其解释比较困难。
不同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McCrae 和Costa (1997)的大五人格模型包括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等五种人格特质, 这五种人格特质是相互独立的稳定行为模式或倾向。神经质指体验到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消极情绪的倾向; 外倾性指较高的活力、自信水平以及朝向社会行为的倾向; 开放性代表参与智力活动的倾向以及对新颖想法和经验的偏爱; 宜人性包括友好、善解人意和谦逊的行为等方面; 尽责性则与效能、决心、责任和坚持有关(Tomas & Adrian, 2004)。 1.1
神经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研究发现, 神经质与一般智力、流体智力(Moutafi, Furnham, & Paltiel, ; Moutafi, Furnham, & Crump, 2006)、执行功能(Sutin et al., 2011)、推理能力(Graham & Lachman, 2014)等认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共11页)
1.3 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赵宇晗,余林(2014)系统探讨了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 [J]. 心理科学进展,4-1934...[19] 赵连元.中西审美差异之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7. [20] 赵宇晗 , 余林 . 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 [...[2]谭雪晴.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及人际信任对孤独感影响[J].中国公 共卫生,):. [3]赵宇晗,余林.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J...2、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赵宇晗,余林(2014)系统探讨了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之间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流体智力在年龄与尽责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3、大五人格与...赵宇晗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 西南大学...认知储备与认知老化的关系及其 生理机制三个方面出发...(2006)对 146 名年龄在 20~79 岁范围内的健康被...赵宇晗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 西南大学...认知储备与认知老化的关系及其 生理机制三个方面出发...(2006)对 146 名年龄在 20~79 岁范围内的健康被...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关系及其年龄差异.pdf 1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4, Vol. 22, No. 1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 1924
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
人格是影响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不同,
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当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格特质对不
同认知能力的影响,
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有关不同人格特质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逐渐清晰,
有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多争议。未来可以在人格的稳定性及其对认知能力的影响、人格对认知能力影响的作用
机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跨文化研究和研究范式等方面继续深化,
以获取对该研究问题更科学的研究结论。
Borenstein,
Schoenhofen, 2007; Soubelet & Salthouse, 2010)
(Austin et al., 2002)
Mount, & Judge, 2001),
不同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McCrae Costa
(Pearman, 2009)“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1556人看过ScholarID:CN-BT75SS6J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被引频次1094成果数108H指数19G指数29
期刊81.5%会议17.6%专著0%其它0.9%总计108篇期刊 81.5%(共88篇)北大核心期刊23CSCD期刊数17中国科技核心20SCI期刊数12EI期刊数4SCIE期刊数14SSCI期刊数2CSSCI期刊数21其他期刊数49会议论文17.6%(共19篇)其他会议数19其它0.9%(共1篇)
全部年份全部年份<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全部类型全部类型期刊会议专著全部作者全部作者第一作者
合作机构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38解放军总医院7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化学系6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江苏省盐城中学6西南大学教育学院5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4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4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3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人格特质+$head_words:认知能力+$head_words:关系+$head_words:年龄差异","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
&&&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
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ognitive Ability:Age Differences in Their Relations
人格是影响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不同,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当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格特质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影响,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有关不同人格特质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逐渐清晰,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多争议。未来可以在人格的稳定性及其对认知能力的影响、人格对认知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跨文化研究和研究范式等方面继续深化,以获取对该研究问题更科学的研究结论。
摘要: 人格是影响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不同,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当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格特质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影响,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有关不同人格特质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逐渐清晰,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多争议。未来可以在人格的稳定性及其对认知能力的影响、人格对认知能力...&&
Abstract:
Personalit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gnitive ability.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ognitive ability are distinct, and there are age differences in their relations. Current research is mainly about three aspects: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personality traits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ons in different ages. The results of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personality traits on cognitive ability become clear, but there still is lots of controversy in current research. In order to get more scientific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problem, the future research can be further deepen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stability of personality and the influence
the mechanisms of 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on cognitive ability and thecross-research paradigm.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12期
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
【摘要】:人格是影响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不同,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当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格特质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影响,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有关不同人格特质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逐渐清晰,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多争议。未来可以在人格的稳定性及其对认知能力的影响、人格对认知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跨文化研究和研究范式等方面继续深化,以获取对该研究问题更科学的研究结论。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B848;B842.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亓胜辉;余林;马建苓;;[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康志峰;;[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3期
戴媛媛;冯玉;吉峰;杨志寅;;[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年01期
王忠;熊立国;郭欢;;[J];商业研究;2014年05期
李涛;叶龙;;[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梁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王惠;;[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年02期
康志峰;;[J];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11期
李佳俐;;[J];四川体育科学;2014年05期
姚若松;陈怀锦;苗群鹰;;[J];心理学报;2013年10期
李洋;;[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安国;[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熊燕;[D];中南大学;2012年
赵淑媛;[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亓胜辉;[D];西南大学;2013年
郑岱;[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杨静;[D];西南大学;2013年
姚皙;[D];河北大学;2013年
艾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吴雪梅;[D];重庆大学;2013年
杨林波;[D];石河子大学;2013年
宋冕;[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韩树强;[D];湖南大学;2013年
刘会兰;[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孟慧;陈赟喆;李永鑫;熊梅;;[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钱敏,宋林学,张进辅;[J];心理学动态;2001年03期
陈少华;曾毅;;[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刘兆敏;罗良;郭春彦;;[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佳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王馨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李逸龙;韩旭东;王青;;[J];成功(教育);2007年09期
王广新;瞿月涵;陈晓庆;孙俊岚;;[J];中小学管理;2008年05期
赵国祥;王金超;;[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任国华;孔克勤;;[J];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黄立芳;张新军;颜红;李鸿娜;陈清刚;;[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11期
高志奎;赵富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刘洋;孙丽君;朱金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隗晶林;王希华;;[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瑾;修代明;陈春辉;刘斌;蒋挺;董奇;;[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苏永华;方华;;[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许华山;;[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郝坚;苏彦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支愧云;陈永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贾春娟;;[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王宇中;;[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梁习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中卷)[C];2012年
刘勇;姜梦;陈健芷;;[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郑馨瑜;刘兴华;卢珊;;[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中;[N];山西科技报;2003年
东方晓;[N];大众科技报;2009年
东方晓;[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陈午晴;[N];北京科技报;2005年
东方晓;[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编译/刘洁;[N];北京科技报;2004年
梁玉生;[N];中国人事报;2006年
北京纽瀚斯心理事业发展中心心理咨询顾问
吴强;[N];健康时报;2008年
;[N];中国贸易报;2004年
陈怡;[N];市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林;[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王广新;[D];吉林大学;2005年
陈少华;[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静一;[D];河南大学;2013年
拉热措;[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杨翠英;[D];山东大学;2009年
潘东燕;[D];山东大学;2010年
胡瑞恒;[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刘冠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郭庆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贾利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王金超;[D];河南大学;2008年
聂冉;[D];吉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格特质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