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克里希那穆提 pdf所说的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这

克里希那穆提的《你就是世界》(二)
接着上一篇第一部分的摘要,下面是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自我认识:获得自由的钥匙
首先是恐惧。
我们被内心的恐惧和外界的恐惧困扰着,背着重重的包袱。我们害怕失去工作,没有足够的食物、失去社会地位,我们也怕失去、失败、死亡、孤独,害怕得不到爱……。摆脱恐惧获得自由,是我们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恐惧就是对未来和过去的思考,是思考产生恐惧。恐惧总是在人与某事物的关系中得到体现,否则就不会存在。如果你思考遭遇到的不幸和痛苦,那么你的恐惧感就会加强。所以,思想是制造快乐和恐惧的源泉。它与过去发生的思想和情感相关,关于“我”的记忆是形成所有恐惧的根源。
对他人的依赖、对事物的依赖、对思想的依赖都会带来恐惧。依赖是因为无知,缺乏自我认知,内心的空虚。
其次是愤怒。
人会愤怒,它有自我封闭的力量和活力,会导致暴力的宣泄。而由心理原因造成的愤怒情绪非常敏感且难以消除,它是由依赖导致的,而一旦脱离依靠,就会变得愤怒,并通过失望、怨恨、苦难和嫉妒爆发出来。
内心对安全的寻求是产生愤怒的主要原因。所有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得到保护。如果我们的婚姻关系受到侵害,我们就会变得愤怒,就会有所行动,希望可以让自己确定的所有关系得到保护。
积聚的愤怒情绪会形成某种怨恨,这需要宽容和谅解来治愈。摆脱漠视带来的苦难,不再依赖别人的奉承,不再相互伤害,我们就会发现宽恕和慈爱的存在。当你真正关注你是什么这个事实的时候,你真正地了解了自我,就没有人可以伤害你。如果某人是一个说谎者而且别人也这样认为,并不意味着他受到了伤害,因为这就是事实。
我们的内心世界认为可以得到安全,但是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安全保障。所以我们要把思想从束缚中解救出来,正视现实。
造成愤怒的原因很多,我们要用理解和宽容去解决愤怒。我们需要把自己从仇恨的各种形式中剥离出来,才能消除仇恨。世界是自我的延伸,只要你是充满热情的、有思想和有意识的,那你不仅可以脱离这个制造痛苦的混乱世界,还能够看到人与世界之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第三是厌倦和兴趣。
如果你感到厌倦,你就是厌倦的。如果你感到痛苦,你就是痛苦的。不要试图找到逃离这种状态的出口。要在这样的状态中保持自我,去面对,而不是去摆脱或逃避。
我们为什么会厌倦和无聊?如果你能找出厌倦、失去兴趣的理由,你肯定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如果找不出原因,就不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做些什么,因为持续的寻找、放弃就是一种厌倦。就象所有的感情经历,会扰乱你的思绪,使大脑思维变得迟钝。
如果不停地体验感情,体验兴奋,会让我们完全筋疲力尽。不如保持平静,停下休息。让大脑思维自我恢复,不要施加外力。如果我们接受了真实的自我,那么所有的畏惧、厌倦、绝望和恐惧都被彻底消除,不复存在。
我们选择不同的事物是为了得到它,但获得之后,又会有新的事物是我们想要的。只要你在不断地求知,兴趣就会伴随着你。但当你完全了解和掌握一切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厌烦和乏味。如果你无所求,就不会面对这些。
求知欲,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一种负担。一旦你有了求知欲,学到了你想学的,就会开始厌烦。你在追求、获得兴趣的过程中是警惕的、积极的。但是占有也会带来厌倦。你希望占有更多,但这种追求也不过是通向厌倦的一种活动。
第四,自怜,悲伤和苦难。
人类通过各种方式希望消除悲伤----崇拜、逃离、酗酒、娱乐,但都没有实现。不要否认它的存在,不要抑制它,更不要克服它,而是要理解它。
要理解悲伤,首先要理解自怜,它是悲伤的一个因素。当你有意识无意识地抱怨,当你同情自己时,当你哀叹自己的境遇时,这就是自怜。它是客观存在的,你会发现自怜无处不在。
悲伤的另一个因素是孤独。人类发现生活的意义,并创造生活的意义,目的是为了消除孤独。但孤独依然存在。正视它而不是摆脱、掩盖,更不是置之不理。还孤独以本来面目。而只有当人是完全孤立的时候他才是单纯的,正是这种单纯把思想从悲伤中解救了出来。孤立就是自由。
&&&&你想逃离痛苦?如果只是想摆脱它,那么辩解、信仰、喝酒或一片药就可以帮你解决问题,但也会让你产当依赖感和恐惧感。如果你是真的想得到自由,那么你就停止逃避,客观地认识痛苦。关注它,了解它包含的所有隐秘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样你就不会再害怕它,就不再会顾影自怜了。
痛苦不是抽象的,是实实在在的感受,需要我们用思想的穿透力和洞察力真正理解。痛苦即痛苦,有思想就有痛苦。
第五,嫉妒,占有,羡慕
嫉妒是一种占有一个男人或女人的手段。占有欲随着嫉妒的增强而膨胀。所有人都有可以让自己依靠的人和事物,但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拥有一个人让我们感觉很有意义。而一旦失去,我们会不知所措,感到绝望。我们害怕被掏空的感觉。这种恐惧就是嫉妒、厌恶、痛苦。
当你对一件事或一个人有十足把握的时候,嫉妒应运而生。而所有权导致了憎恨的产生。我们讨厌我们所拥有的,因为它们带来的是嫉妒。占有从不能带来爱,嫉妒也不是爱。
现在的文化是建立在嫉妒、欲望的基础上的。嫉妒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和补偿,但当它转变成了痛苦,人们才想去放弃它。对名声、事物、人的依恋会让人们产生痛苦。心理上对他人的依赖也会带来焦虑、嫉妒和恐惧。我们带着依赖感生活、经历直至最后死去。当这种自我封闭的行为让我们无法忍受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突出重围。
依赖意味着害怕。一旦你得到了依靠带给你的快乐,那么你的恐惧就会被快乐锁起来,隐藏不见。但它依然存在。即使你消除了恐惧,嫉妒带来的痛苦也会折磨着你。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无休止的斗争和痛苦,偶尔会出现一丝快乐也被淹没其中。所有人都打着事业、信仰和国家的旗号做着自己都不清楚的事情,迷失了自己。并用责任来当作爱,或用爱来修饰恐惧。
第六,欲望与渴望
人的欲望产生痛苦,这痛苦来自于对挫折的恐惧。只要存在着希望和渴望,就脱离不了恐惧,这种恐惧也会再一次强化欲望的核心。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中解脱出来。欲望需要理解而不是扼杀。
欲望制造矛盾,而思维却不愿意与之为伍,它保持着警惕性,一直想摆脱欲望的困扰。如果可以在没有拒绝、选择和责备的前提下理解欲望的各个方面,你就会发现你的思维变得平静。欲望已不会对你产生影响,也不会制造麻烦。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地心怀渴望?持久实现自我欲望的冲动背后,是我们的不自信和孤独意识,它暴露的是人的思想的浅薄,同时也暴露出人的孤独和空虚。在与欲望长期的斗争中我们扭曲了欲望,但它还是客观存在着。我们需要升华它、摆脱它、拒绝或接受它,充分地驾驭它,要理解它而不是摧毁它。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
第七,自尊心:成功与失败
自尊心是导致失败和产生羞愧感的原因。对“是什么”和“你是什么”问题的逃避会产生困惑、对抗性、羞愧和怨恨。你就是你自己。要有认知自我的意识,让自己真实地生活,不带有任何评判和抵触,让自己的生活没有恐惧,因为恐惧阻碍了沟通。
思考的作用是让你变得理性,如果不能按这样的思路思考问题,是因为你没有摆脱个人的空想、个人对成功和满足的渴望。
我们要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就会有永恒的争斗和对抗。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与他人对抗着。我们应该做自己热爱的事,完全按照个人的主观愿望做,这种行为中没有恐惧。
我们可以这么生活吗?没有任何形式的比较,不和别人相比,不把你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因为当你比较的时候,当你用“应该是”或“曾经是”这样的标准衡量自己的时候,你就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性。当你在对两幅画进行比较的时候,实际上你根本没有注意它们中的任何一幅。
一旦我们把成功设定为目标,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恐惧。因为对成功的渴望终究会产生对失败的恐惧。
第八,孤独,消沉,混乱
思想中存在的恐惧、痛苦、对抗、惊骇就是一种孤独的体验。当身处孤独状态的时候,思维会选择逃避,不论用投入宗教还是看电影的形式,实质上都是一样的。借酒消愁的人与崇拜上帝的信徒在道德方面没有任何分别,都是逃避。
如果能够面对孤独不选择逃避,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孤独被转变成独处。大脑之所以会有孤独感是因为它对孤独的恐惧使思维受到了隔离。而当思维不再孤独的时候,那么就是一种独处的状态,没有堕落,没有自我封闭。
孤独是一种消沉的状态,而独处不是,远离所有的影响,所有的强制,所有的要求、渴望和希望。这样思维就不会陷入消沉状态。幸福的人不是孤独的人,但独处是幸福的。
对自己关注得越多,越是孤独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就是孤独产生的过程。了解自我是消除隔离和孤独的前提。当我们试着独处时,就会发现,我们的思维不会让我们保持独处。我们都在努力地用各种知识填补自己的空虚,即使可以从外在形式上脱离空虚,但精神上仍然被空虚所困扰。
事实是----我们是空虚的,所谓冥想也是一种逃避。只有当你不再逃避它的时候才会找到解决孤独的方向,不再借助广播或其它什么形式回避它的时候才能够彻底摆脱。
消沉是和自省相伴的。自省的过程存在着自我转变和自我维持的二元矛盾,让人有挫败感,这种失败感导致了人的消沉。但自省是一种自我进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我们身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困扰中,不知如何应对,自身就会感觉混乱。我们能摆脱所有的混乱和困惑吗?困惑产生的唯一条件是----事实存在并加上对事实的思考。如果我们可以不带有任何附加条件地看待事实,困惑就不会产生。
事实与观点、判断、评价和野心交织在一起就产生了困惑。而任何源于困惑的行动必将导致更多的困惑,更多的混乱。当混乱的思维开始做出回应,就只能导致更多的困惑。但思维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混乱而且明白混乱产生的这个过程,就会保持镇定,不做出任何反应。
第九,自我了结而非自我完善才能结束痛苦
意识可以帮助思维摆脱导致痛苦产生的根源,而不是改变痛苦的表现形式,粉饰太平,对萦绕的痛苦视而不见。进步和时间不能解决痛苦。任何存在于意识之中的进步都是自我改善,自我改善是痛苦中的进步,而不是痛苦的终止。
我们遭遇的痛苦不只来自生理疾病,还有孤独和贫穷。因为没有得到爱,我们痛苦,于是我们转向信仰,痛苦可能受到约束、抑制或被合理化,但潜在的因素仍然存在。结束痛苦就必须终止这种潜在的因素,终止自我的思想,终止所有这一切的形成。而通过自我改善和进步并不能结束痛苦。
只有超越这一切,产生痛苦的过程便结束。对所有思想意识、欲望、痛苦等等的超越,需要百分之百的专注。没有选择,没有要成为什么的意识,没有变化、改变,是完全地将思维从自我意识中脱离出来。
当人对所有积累起来的记忆和经历过的事情都失去兴趣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思维超越了自我的束缚,自由的思维主体出现了。
第三部分&&
教育,工作和金钱
理解只能通过自我觉悟产生。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生活就是痛苦、快乐、美丽、丑陋、爱的大熔炉。当我们把生活当作一个全面的整体理解时,产生的理解力本身就是一种技能。
当今的教育是完全失败的,因为它过于强调技能,但技术创造的生活并不是纯粹的生活。对生活没有理解,对思考方式和欲望没有全面的感知,在这样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和提高效率只能让我们变得更残忍。
要对生活有一个全面综合的理解,这样做可以让你面对生活中永远存在的各种复杂状况。懂得原子如何分裂的人在心里没有爱,就会沦为一个怪物。没有对自己的清晰认识,单纯的占有导致空虚郁闷,这种情绪必然通过胡作非为发泄出来。
正确的教育关注的是个人的自由,带给你的是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协作的方法。心灵为了自身的安宁而设置许多羁绊,当心里挣脱了这些羁绊时,自由和对自我的认知就应运而生了。只有当我们开始理解人类生活的深刻意义的时候才可能形成真正的教育。
比较是阻止安全感产生的因素之一。比较会让人感觉焦虑、恐惧和不确定。感觉自由、幸福、而且有兴趣,就会学得好。在学校消除比较是非常必要的。
竞争意味着约束,要控制自己,使自己符合要求,让自己的行为中规中矩。对竞争的鼓励也就是对思想的束缚,这正是我们约束学生和青年人的手段。
竞争的背后是对失败的恐惧。对自身的了解就是对生活的整个过程的了解。没有觉悟和理解,就是无知。只有当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行为消失不见的时候,人们才可以抛弃自我中心,尝试合作,才会有爱的出现。
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取决于人的智力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找到最热爱做的事情,让他全情投入。
要学会理解。内心和外部的干扰可以压制自我,但很快就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凡是遭到压制就一定会找到释放的途径。通过酗酒、性行为、崇拜实现忘我,这些依赖又会制造出新的问题。理解不是简单的记忆和回想,是一种自由、释放的因子,只要我们无法忘掉记忆,生活中就不会出现新鲜的事物。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怎么理解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这句话? - 知乎2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创始人,全中文、开发者,住在台湾台北。期望能藉由占星来提供另一种面对人生高低起伏的方法,协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疑难杂症。我不是什么大师,请把我当成是一个懂得运用古典占星来辅助您做决策的朋友就好。
E-Mail: angus@astrodoor.cc
文章分类目录
占星技巧分类
星座命盘解析
双人合盘解析
占星词汇百科你就是世界2((印)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电子书籍下载 epub txt pdf doc 】
书籍作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
书籍出版:
海南出版社
书籍页数:
书籍ISBN:
书籍人气:
推荐指数:
你就是世界2《你就是世界2》作者克里希那提,在1955年奥哈山谷近八次空性流露的谈话中,卓越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针对的是人类头脑的迷惑、习惯和假设,并认为这些是世界上所有暴力的和痛苦的根源。他指出,尽管教育水平、宗教谅解和自我提高从技术角度而言都进步了,但是战争、竞争、互相猜忌和保卫领土的活动却愈演愈烈。自我所有外在的进步都不是通向自由的进步,而是在原地踏步。他认为,通过勤勉的自我观察,了解自己的思维活动是通向自由的唯一道路。20世纪最伟大的五位圣人之一克里希那穆提说:你就是世界。  《你就是世界2》作者,中观的导师,彻底的觉者,道道地地的禅师克里希那穆提:真理乃“无路之国”,任何一种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宗派都无法一窥究竟。  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  ——纪伯伦(Kahlil Gibran,)  克里希那穆提是我知道的唯一能完全摒弃自我的人,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那是我听过的最难忘的演讲,就像佛陀现象那么可信,他绝不容许人们有丝毫逃避和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阿尔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关于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后记一段话的疑惑。? - 知乎47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克里希那穆提的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