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根除结束多久评估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

保“胃”除“幽”——1例胃癌病例引发的临床思考(下)保“胃”除“幽”——1例胃癌病例引发的临床思考(下)茶馆百家号讲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陈慧婷副主任医师医生汇医学编辑云喆整理HP根除疗程探讨指南对于Hp根除疗程明确推荐:将含PPI-克拉霉素的三联方案从7天延长至14天,可提高根除率达5%(证据水平:1a,推荐级别:A)。强力证据表明,延长HP根除疗程可显著提高根除率。荟萃分析证实,增加以PPI为基础的三联方案的疗程可提高Hp根除疗效。以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PCA)为例,将疗程从7天增加至10天或从10天增加至14天,显著增加Hp根除率;PCA最佳疗程为14天。PPI是影响HP根除疗效的重要因素Hp根除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菌毒力、抗生素耐药和PPI等,其中PPI是影响Hp根除疗效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代谢特征和使用剂量。从代谢方面来说,PPI的抑酸疗效依赖于CYP2C19,从而影响Hp根除疗效。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为快代谢型根除率低。使用剂量方面,直接与间接证据显示,大剂量PPI显著提高Hp根除率。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HP根除疗效的影响CYP2C19基因多态性明显影响PPI代谢水平及抑酸疗效,对HP根除疗效产生一定影响。Villoria等人在2008年发表的文章里提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根除率的影响,图表显示在CYP2C19酶活性高的快代谢人群里,PPI在血循环的浓度低,进而导致无法有效的抑制胃酸,使胃内pH值低,降低了Hp根除的疗效;反之,CYP2C19酶活性低的慢代谢人群里,则是高PPI血浓度,并能有效地抑酸,提高胃内pH值而达到高Hp根除率。充分地抑制胃酸可提高HP根除率达8~12%。胃内较高pH与HP根除率显著相关Hp根除治疗期间24小时pH监测研究显示,Hp根除成功和抑酸相关。Hp根除成功的患者24小时期间胃内pH均值为6.3,显著高于根除失败的患者 (胃内pH均值仅为4.9)。根除失败的患者胃内pH<4的时间百分比达到29.6%,显著高于根除成功患者,可见胃内较高pH与Hp根除率显著相关,而抑酸不足是导致Hp根除失败的一个原因。该研究中的Hp根除方案为:兰索拉唑30mg bid+阿莫西林750mg bid+克拉霉素400mg bid,治疗7天。抑酸效果越强,HP根除率越高一项抑酸对根除率影响的研究显示,HP根除成功的患者中pH中位值为 6.4,显著高于根除失败患者的pH中位值5.2。从抑酸持久度上看,pH值小于4的时间越长,根除成功率显著增加。提升胃内pH,双向助力,易行根除抑酸对于Hp根除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双重作用助力根除。Hp根除抑酸要求:pH&5,&18h/d;PPI标准剂量bid可达到该抑酸水平抑酸对于Hp根除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pH为4时生物体可以存活但并不生长,当pH=5.0时,生物体存活并生长。阿莫西林靶向作用于细胞壁生物合成,杀死生长期生物体,对于稳定期细菌无影响。而另一种抗生素克拉霉素作用机制为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处于稳定期的生物体几乎不需要合成蛋白质,因此,克拉霉素若作用于稳定期生物体,则抗菌活性会减弱。另一方面,提高胃内pH值增加抗生素在胃液中的稳定性。从右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pH从2升高到7时,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在胃液中降解的半衰均大幅度增加。同时,提高胃内pH还可以增加抗生素活性,当胃内pH由3.5升至5.5时,阿莫西林活性可升高10倍HP根除后的疗效评估HP根除治疗后,50%以上的患者不进行复查。Hp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应对Hp根除疗效进行评估,以确定Hp是否被成功根除。而临床研究发现,Hp根除治疗后,54%患者HP根除治疗后未进行HP感染状态的复查,仅有46%的患者进行复查,评估根除疗效。根除后疗效评估主要依赖患者和临床医生的意愿和主动性。该研究中Hp根除一线治疗方案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7天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7天 (青霉素过敏者);二线治疗方案为:PPI+铋剂+四环素+甲硝唑治疗14天。HP感染的检测方法Hp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尿素呼气试验 (UBT)、粪便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和组织学检测。每种检测方法各有利弊。RUT快速、方便、准确性高;患者接受胃镜检查时,建议常规行RUT,但治疗后的敏感性下降;UBT检测准确性高,易于操作;粪便抗原检测和UBT准确度相当,但国内尚缺乏相应的试剂;血清抗体检测的不同试剂盒检测的准确性差异较大,主要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学检测时,如有可能则需在PPI停药2周或抗生素、铋剂停用4周后再行非侵入性诊断试验;对正在接受PPI、抗生素、铋剂治疗患者行内镜检查及组织学诊断。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对于HP感染的诊断标准2012井冈山共识对于Hp感染的诊断标准推荐: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胃黏膜组织RUT、组织切片染色或细菌培养三项中任一项阳性:13C-或14C-UBT阳性:HpSA检测 (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血清Hp抗体检测(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中国指南推荐HP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评估根除疗效中国指南推荐Hp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评估根除疗效,首选尿素呼气试验 (UBT)。符合下述3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根除:(1)尿素呼气试验 (UBT)阴性;(2)血清抗体试验 (HpSA)阴性;(3)基于胃窦、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均阴性。美国ACG指南对HP根除疗效评估的推荐同样建议于Hp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若患者无需内镜检查,推荐UBT或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 (SAT);若患者因其他原因需进行内镜检查,推荐进行组织学检查或组织学检查联合RUT。HP根除后复感染率低,仅为1%/人-年一项基于社区的针对胃癌的调查研究,纳入台湾地区马祖岛接近5000居民,年龄均超过30岁,旨在评估HP根除在降低胃癌前病变方面的获益。研究发现,2004年 776人成功根除HP;而在2008年重新检测时,发现其中29人 (3.5%)为HP阳性。HP根除后复感染率估计值为1%/人-年 (95% CI:0.6%-1.4%)。对于HP伴有慢性胃炎患者的管理对于HP伴有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治疗是基本治疗方法。2012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指出,HP阳性的慢性胃炎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消化不良症状,推荐根除HP。此外,对于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推荐选用PPI;对于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为主者,推荐促动力药;对于明显进食相关的腹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者,推荐消化酶制剂。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上皮内瘤变者,要定期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随访。无萎缩患者,每3年内镜精查;萎缩或肠化生患者,每2年内镜精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每年内镜精查;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每6-12个月内镜精查。65%-80%胃癌与Hp感染相关,根除后胃癌发生风险降低34%。根除HP的最佳时机是萎缩肠化发生前。根除治疗后应进行复查,确保根除疗效,首选无创监测如UBT。HP再感染率低,仅1%左右,对伴有癌前病变者应随访。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茶馆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为人心事,为商心境。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什么是Hp根除、清除?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Hp感染方面有根除和清除之分,清除(clearance)
指抗HP—个疗程结束时转阴。清除只是暂时抑制,停药之后 Hp可能很快再现。根除(eradication)指抗Hp —个疗程结束后 4周复查转阴。根除代表Hp彻底被杀灭,停药后不易复发。故
在进行临床观察及考核药物疗效时,应以根除为标准。
参照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Hp感
染的根除标准为:首选推荐非侵人性...
在治疗Hp感染方面有根除和清除之分,清除(clearance)
指抗HP—个疗程结束时转阴。清除只是暂时抑制,停药之后 Hp可能很快再现。根除(eradication)指抗Hp —个疗程结束后 4周复查转阴。根除代表Hp彻底被杀灭,停药后不易复发。故
在进行临床观察及考核药物疗效时,应以根除为标准。
参照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Hp感
染的根除标准为:首选推荐非侵人性方法,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 4周后进行,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H. pylori根除:①13C - UBT或14C-UBT阴性;②HpSA检测(单克隆法)阴性;③基
于胃窦、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RUT均阴性。
对于Hp现症感染的患者,选择理想的根除方案,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时以上进行复查,阴性者判为Hp已根除。根除的标准为:在胃窦、胃体两部位以上取材,所有部位尿素酶...
既往根除Hp的治疗方案大体上可分为PPI为基础的方案和铋剂为基础的方案两大类。在PPI或铋剂的基础上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3种抗菌药物中的两...
病情分析:
您好,我是内科健康顾问,根据您的叙述和病情,考虑是患了满心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病。而hp呈阳性()说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需要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前根除Hp多采用三联疗法:含铋制剂与质子泵抑制剂或压受体拮抗药为基础,再加两个抗菌药物组成。也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方案中加入含铋制剂。对Hp的根除率...
去专科医生哪里用三联或四联进行抗HP检查。肠化有时候炎症也会导致。轻度的尚可不必太担忧
答: 第一:肉苁蓉。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阳痿早泄,妇人宫冷不孕,带下血崩,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老年虚弱,病后、产后肠燥便秘者。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
答: 病情分析:目前来说的话,老年病是可以预防,但是不可以治疗,平时的话我们就需要多锻炼脑部,然后可以服用中药,但是中药的效果可能不是很明显意见建议:目前主要还是服用...
答: 你好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采以采用中医调理治疗疗效确切标本兼治并且治愈后不复发有需要再联系
答: 痛经,月经来时浑身发冷是寒性痛经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资讯排行榜
便秘在儿童非常多见,可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2次/周);粪便干结、坚硬;排...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障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特征,伴有...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8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序贯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比较
下载积分:480
内容提示:序贯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比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3:27:3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8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序贯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比较
关注微信公众号解读Hp根除治疗之观念更新及争论焦点问题(2017)
“京都会议”是全球首个关于胃炎的共识,为国际(疾病)分类系统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围绕Hp胃炎提出诊治建议。将Hp胃炎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将Hp感染后的消化不良归为一种独特疾病实体,以区别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并推荐根除Hp是治疗此类消化不良的一线策略。这些观点亦得到Maastricht Ⅴ共识和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的赞同。由此也引起医学界的沸腾和广泛争议。与此同时,近期关于Hp根除治疗有关问题再次引发热议,本文将围绕Hp根除治疗观念的更新和相关争论问题展开讨论,期望能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处理Hp感染。
一、Hp是组成胃肠道微生态稳态的一部分吗?
2016年1篇关于人类迁移的文章中提到,在约5300年前的铜器时代的木乃伊的胃内发现Hp基因,这提示Hp与人类至少共存了5300年,有人提出Hp会不会是维持人类胃肠微生态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除Hp治疗是否会出现胃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结果提示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的重要原因,Hp是胃肠道致病菌的一部分,并非构成微生态稳态的一部分。
二、我们需要顾及根除Hp的负面影响吗?
尽管Hp是胃肠道致病菌的一部分,是不是完全将Hp根除就好呢? 需要明确的是,Hp感染后不会立即对人体产生致死性危害和严重后果,所导致的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和胃癌等疾病是长期存在并慢性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京都共识中提出Hp根除存在“抗衡因素”,有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Hp感染与肥胖、儿童过敏性疾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疹)、湿疹、尘螨感染等具有负相关性。而有研究则显示在马来西亚半岛东北部Hp感染率和儿童哮喘发生率均较低。除了我们熟知的与Hp感染明确相关的消化道疾病及缺铁性贫血、TIP、继发性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等胃肠外疾病外,目前一些的研究提示Hp感染还与冠心病、中风、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糖尿病及结直肠癌相关。另外,在根除Hp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应用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药物不良反应,有研究发现对于老年、儿童及免疫功能受损者产生肠道菌群紊乱及耐药菌的增加,这些负面影响也正在受到关注。
三、筛查和根除Hp的合适时机何时?
目前相关共识意见均认为出于预防胃癌的目的,筛查和根除Hp的最佳时机为胃黏膜发生萎缩及肠化生之前。但实际应用于临床,具体到个人,到底应该何时筛查和根除Hp为宜成为临床医生的疑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p感染主要通过家庭内传播,大多发生在12岁之前,且Hp感染人群20岁以后就有发生萎缩或肠化生的可能,日本提出将搜寻Hp胃炎的年龄定位12-20岁,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
胃癌的发生还与环境、宿主等因素相关,比如饮食习惯的不同,导致胃肠微生态有所不同,那么不同种族、国家的Hp感染者向胃癌发展的过程也不尽相同。不同国家或地区需进行大规模调查、随访以了解当地Hp感染至胃癌的发展过程,从而制定出有效可行的防止措施。综合考虑,儿童行根除Hp的依从性差、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性低、再感染率比成人高、发生严重疾病几率低且有一定“自发清除”率(10%)等不利因素,我国“第五次共识”对特殊人群(儿童)Hp感染的处理意见是,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常规行Hp检测;推荐对消化性溃疡儿童行Hp检测和治疗;因消化不良行内镜检查儿童建议行Hp检测与治疗。
四、益生菌在根除Hp治疗中的作用有多大?
关于根除Hp过程中益生菌的辅助作用仍存在争议,多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可降低抗Hp的总体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便秘、上腹痛、纳差、腹胀),尤其是乳酸杆菌、鲍式酵母菌及劳式芽孢杆菌。目前有两项Meta分析提示,根治过程中加用益生菌可提高标准治疗的根除率。而近期一项Meta分析则否定了上述观点。不同共识报告也有不同意见,多伦多共识不推荐在抗Hp过程中出于减少不良事件及提高根除率的目的而常规加用益生菌。Maastricht Ⅴ共识则认为抗Hp过程中益生菌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性以提高根除率,但这是间接途径,益生菌是否可直接提高Hp根除率以及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五、Hp的耐药率为何不断上升?
根除Hp的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其重点主要为抗生素的选择及疗程问题,在抗生素的选择上主要考虑当地Hp的耐药率问题,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已低于甚至远低于80%,最新国内外相关共识意见均推荐铋剂四联疗法以避免耐药率高的抗生素重复或重叠使用,从而提高Hp根除率,控制Hp耐药率。我国Hp的耐药率问题也不容乐观。国内一项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连续10年研究显示,克拉霉素、甲硝唑、喹诺酮类耐药率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分别从14.8%至65.4%,38.9%至78.8%,和27.1%至63.5%)。最新的一篇国内Meta分析显示在中国Hp对甲硝唑平均耐药率为88.3%,对克拉霉素平均耐药率为22.6%,对左氧氟沙星平均耐药率为19.3%。对常用抗生素的两重和三重耐药分别达到了25.5%和7.5%。
不规范Hp根除治疗也是其耐药率高的原因之一。尽管国内外已出台多部关于Hp感染诊治的指南与共识,但这些指南/共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尚不清楚。就实际工作而言,指南或共识的内容再好,不能被很好地应用,也起不到指导临床工作的作用。指南的应用性被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列入影响指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是指南和共识应用者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指南和共识的制定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重视指南和共识在我国医务工作者中的推广应用,提高Hp感染根除率。
六、新药研发在根除Hp治疗中的作用如何?
由日本研发的新一类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沃诺拉赞(Vonoprazan TAK438)已在本国开展了数个Ⅲ期临床试验,证实了沃诺拉赞三联(沃诺拉赞+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在消化道酸相关性疾病及Hp根除方面的疗效及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近期多项研究将TAK438应用于Hp的一线及二线根除方案中,显示其疗效优于PPI,根除率均&80%,甚至达95%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与PPI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相比传统的PPI相比,TAK438在应用首日就可完全发挥作用,TAK438可能允许更短疗程。这给临床上Hp的根除带来希望,但距离实际应用于临床还需大量研究工作。
除此之外,一些老药的新用也是值得关注的,有研究显示在抗生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PPI剂量可提高Hp的根除率。2017年多伦多共识提出甲硝唑一线治疗失败后可优化(增量至1.6 g/d)作为三线方案,并推荐含利福布丁的方案作为四线疗法。甲硝唑优化疗法在我国第五次共识中亦被推荐,但利福布丁方案在其他共识中均未推荐,尚需进一步研究证据支持。
七、Hp疫苗是否可行?
毋庸置疑,有效的预防总是优于早期发现,我国一项关于Hp疫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试验显示:在随访的3年中,口服重组Hp疫苗组的Hp感染率均较安慰剂组低,且安全性较好。在Maastricht Ⅴ共识和“第五次共识”中均推荐Hp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佳措施。但若像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一样普及,还需大量的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安全性及成本获益比等。
八、“检测和治疗”策略还是“筛查和治疗”策略?
这两种策略的侧重点不同,“检测和治疗策略”是针对消化不良患者而言的,“筛查和治疗策略”是针对根除Hp预防胃癌而言的。而且,我国对这两种策略的使用情况与其他国家尚不完全一致。
早在1997年MaastrichtⅠ共识就提出对&45岁且无报警症状的消化不良患者,应进行Hp的检测,阳性患者应予根除治疗。MaastrichtⅡ将其表述为“检测和治疗方法”。Maastricht Ⅲ正式将其表述为“检测和治疗策略”。随后Maastricht Ⅳ共识、京都共识、第二次亚太地区Hp感染共识均推荐新发或未调查的消化不良患者实施“检测和治疗”策略,并强调其在上消化道肿瘤低发、内镜检查费用高的地区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比,但结合我国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内镜费用低的国情,我国第一次至第四次Hp感染共识尚未推荐该策略。且相关研究显示在Hp感染率&20%的地区,“检测和治疗”策略可能会失去上述优势,Maastricht Ⅴ共识亦削弱了对该策略的强调程度,提出该策略对于有报警症状及高龄患者不适用,对于消化不良患者,内镜应被考虑,尤其在Hp感染率较低人群。
Hp感染是胃癌主要病因的观点已被接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单位的健康体检中都包括Hp检测,也有些无症状者会到医院主动要求检测Hp。此外,对于与Hp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的无症状者,不少医务人员会推荐Hp检测。《发展中国家Hp感染临床指南》提出“治疗所有Hp阳性者,但如无意治疗,就不要进行检测”。我国“第四次共识”也推荐这一原则,强调应该根据根除适应证进行Hp检测,不应任意地扩大检测对象。“京都共识”出台后,我国学者对“第四次共识”中的适应证进行了修订,增加“证实有Hp感染”作为适应证。日本和韩国采取全民“筛查和治疗”Hp预防胃癌的策略。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Hp感染率低,采取全民“筛查和治疗”Hp预防胃癌的策略在美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Maastricht Ⅴ共识”鼓励让公众知晓预防胃癌的活动,同时也指出在胃癌高风险社区推荐Hp“筛查和治疗策略”。我国山东临朐纳入近20万人的筛查和干预研究表明实施大规模Hp“筛查和治疗策略”预防胃癌是可行的。尽管我国的Hp感染率和胃癌发病率均较高,目前尚未采取全民“筛查和治疗”Hp预防胃癌的策略。Hp检测人群的确定既与胃癌预防和Hp相关疾病的治疗有关,也与我国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关,是我国医务人员和医疗政策制定者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现在我国权威观点是:(1)胃癌高发区:主动筛查;(2)其他地区:“被动治疗”;(3)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应该重视检测:伺机筛查;(4)规范化治疗。
九、我国根除Hp的“抗衡因素”是什么?
2015年10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于上海召开京都共识研讨会(简称上海会议),对京都共识中重点的10个陈述内容进行了书面表决,我国学者与京都共识的某些观点存在不同。此外,京都共识所提到的“抗衡因素”在此次会议上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那么,我国根除Hp的“抗衡因素”有哪些特点呢?
1. 根除后的再感染率高:研究数据显示国外Hp阳性者根除治疗后再感染率只有0.5%-4。0%,我国年再感染率约为1.5%.4.0%,与国外相当。理论上Hp感染率高的地区,其再感染率也会较高,我国Hp再感染率可能与我国Hp感染率分布不均有关。降低再感染率的关键在于提高首次根除率、保护易感人群和避免再次接触。
2. 卫生资源优先分配问题:Hp感染是胃炎、消化道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和胃癌等的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将Hp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日本和韩国学者提出了全民“筛查和治疗”Hp预防胃癌的策略。且我国铋剂四联10 d或14 d方案抗Hp治疗仅需500元左右,与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昂贵费用及5-10年甚至终身的疗程相比,抗Hp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具有较高的成本获益比。有人说胃癌的发生是Hp、环境及宿主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Hp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但是,若可以花费大量的卫生资源宣传控烟以预防肺癌、抗乙型肝炎病毒预防肝癌、抗人乳头状瘤病毒预防宫颈癌,为何不可以花费500元预防胃癌? 如何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3. 伴随疾病:若患者伴随危及生命的、需立即或限期处理的疾病或与根除Hp治疗相冲突的疾病,治疗时需从疾病的轻重缓急的角度出发。Maastricht Ⅴ共识提出根除Hp可能会损害正常的胃肠微生物群,导致短期临床后果,为避免长期临床后果,胃肠微生态不成熟(婴幼儿)或不稳定(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等)者需谨慎。
4. 高龄问题:我国Hp总感染率56.22%,其中成人平均感染率59%,有人认为随着人类老龄化的发展,高龄Hp阳性患者也将成为重要的Hp传染源,出于对易感人群的保护,应该行Hp根除。我国第五次共识对特殊人群(老人)Hp感染的处理意见认为,老年人根除Hp治疗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高,因此对老年人根除Hp治疗应首先进行获益风险综合评估,然后进行个体化治疗。其推荐强度为强,共识水平为100%。一方面,出于对胃癌一级预防的目的,这类人群的获益相对较少,没有必要预防。另一方面,即使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对症处理后多数可缓解,未必需要根除治疗。而且根除治疗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长期肠道菌群紊乱等治疗风险增加。2016年对东亚老年人作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日本、中国和韩国的老年(&70岁)Hp感染者根除意愿有不同下降。故认为高龄感染人群不需治疗。既然无需治疗,那么就不要进行检测,以免引起医源性应激、经济负担等。由于目前对高龄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世界卫生组织将高龄定义为&65岁,但将根除Hp的高龄是定义为65、70还是80岁合适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Hp感染率虽呈下降趋势,但目前全球仍有近半数人群感染。Hp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合理看待Hp感染后果至关重要,对自然人群中Hp感染是否需要进行干预,需要综合权衡利弊。对于有根除治疗指征的患者,需要给予规范治疗,提高首次根除率,减少耐药性发生。在医务工作者中推广和应用Hp感染处理相关指南/共识,有助于Hp感染的合理治疗。
来源:楚艳,等.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观念更新与争论焦点[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产评估报告有效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