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rstudio使用教程看着很炫酷,用着怎么样呢?

Surface Studio/Dial上手:它们很酷但门槛较高
  好大一个Surface
  虽然Surface Dial也兼容Surface Pro和Surface Book,但是只有与Surface Studio配合使用时,其实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潜力。Surface Dial最抢眼的地方就是把它放到屏幕上之后,在周围会出现一个圆形菜单,并且只支持Surface Studio。当你将Surface Dial与更小的Surface设备使用,比如Surface Book或Surface Pro,那么虽然Surface Dial仍会工作,但是智能放在桌面上用来远程操作使用。
  Surface Studio作为一台一体机,其实是一个矛盾体。28英寸的大屏幕如果距离太近,很容易有一种&迷失&在屏幕中的感觉。Surface Studio的屏幕边框只有半英寸,同时厚度也是如此,很薄,而我们不免会将其拿出来与iMac进行一番对比。
  与iMac相比,其实微软从来都没有推出过一款与苹果如此直接竞争的产品,镁金属外壳和底座以及无线键盘,可以说Surface Studio要更加现代、艳丽。
  对于Surface Studio的角度调整,真的就像微软在发布会上介绍的一样,可以一只手调节。不过调节是否轻松,这就要看你的臂力了,如果是男性用户,那么一只手可以轻松调整,要是女性,那么大部分人就得上双手了。需要注意的是,Surface Studio的屏幕最大角度也只到20度,不能完全放平,而微软表示20度是设计师创作室最喜欢的角度。
  Surface Studio现在已经成为了Windows 10系统一体机的代表作,28英寸的大屏幕意味着如果想要用手势进行操作,动作幅度绝对不小。Surface Studio内置了强大的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和NVIDIA独立显卡,这一切都能满足专业设计用户的需要,并且出现在Surface Studio的身上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在演示中我看到了来自于Siemens NX图稿在CAD工具中自如的放大和缩小,同时Surface Studio的屏幕像素密度也很高,除非距离非常近,否则看不到任何像素点。
  我的同事Lance Ulanoff就立刻体验到了在Surface Studio大屏幕上绘画的乐趣:&我喜欢在Surface Studio上涂鸦的感觉,但我还是感觉屏幕会有一些发热,这是一个小小的缺点。但是能够拥有反应如此迅速的系统,我敢打赌任何一位设计师或艺术家,都会立刻爱上它。&
责编:黎晓珊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photosphotos
华硕的 TUF 电竞品牌现已加入台机、机箱、配件等多类新品
timeagotimeago
Image credit: EngadgetSavePanos Panay:「卖出去的 Surface Studio 比做出来的要多」所以是挑战、机会还是难题?
2017 年 5 月 24 日, 早上 10:00
除了新款的
以外,相信许多人其实也都挂念着 Surface 家族其它产品的发展动向。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昨晚的上海发布会后,就跟微软的 Surface「话事人」Panos Panay 聊了聊这方面的话题。首先是发布了半年多,这次随新 Surface Pro、 一起进入中国市场的 。在 Panos 看来,它拥有「现象级的表现」,他告诉我们现在微软「卖出去的 Surface Studio 比做出来的要多」。对此你可以有三种理解:挑战、机会或者是难题,Panos 眼里看到的是前两者,他相信在供应能力加强后,产品会进入更多市场,销量提升的同时也能让更多消费者感到满意。
而在谈到近期传出设计变化流言的
时,Panos 坦言自己「不便透露太多」。但是在他看来,开发新品时「免不了会去探索一些新的形式」,而微软在打造 Surface 产品线的过程中,已经证明了这是一条可以走下去的道路。实际上,在他们自己的推荐评分体系内,设计相对特别的 Surface Studio 跟 Surface Book,恰恰是得分最高、用户最愿意向身边人推荐的两款产品。
最后,在被我们问到 下一步发展的时候,Panos 并没有给出答案,只是再一次强调微软「不会放弃探索各类形式产品的可能性」。至于即将于年末登场的 版 Windows 10 设备里,会不会有 Surface 部门的作品,Panos 还是卖了个关子。「高通是有一些很好的技术、产品,就跟一些好的其它硬件一样。」他这么说道。
timestamptimestamp
timeagotimeago
微软确认 75 亿美元并购 GitHub
收购能强化微软对自由、开放和创新的承诺。作者: , 4 小时前储存timestamptimestamp
timeagotimeago
微软有意收购代码社区 GitHub
最快会在今天公布细节。作者: , 14 小时前储存timestamptimestamp
5 月 22 日
timeagotimeago
2018 年 5 月 22 日, 早上 10:00
微软买下一间 AI 公司来强化 Cortana 的聊天能力
被买下的 Semantic Machines 专攻自然对话 AI。作者: ,
2018 年 5 月 22 日, 早上 10:00
储存Email订阅& 2018 Oath Inc. 版权所有。堪比艺术品的一体机 微软Surface Studio评测_凤凰科技
堪比艺术品的一体机 微软Surface Studio评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现在的PC市场越来越细分化,固然在产品方面有着厂家的推波助澜,但这与消费者的成熟也不无关系。不同应用侧重的消费群体已经逐渐清晰的认识到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比如说PC。提到电脑,普通消费者第一时间想起的不外乎就是台式机和笔记本。但是在某些家用环境、办公环境中,台式机因其繁琐的连接和较大的空间占用并不是很适合空间狭小的地方,而笔记本的性能和调性又与环境不太协调。这个时候,简约、高集成化的一体机,可能就是最适合的用武之地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来自微软的一体机产品:Surface Studio的评测。
微软Surface Studio评测
说到一体机,尤其是针对中高端用户的设计行业用机,苹果的iMac似乎是绕不开的话题。iMac在工业设计上的一骑绝尘(虽然它已经三年没咋变化了),可以说在高端一体机领域根本没有对手。不过在Surface Studio推出之后,这个情况应该要发生一点变化了。
本次评测样机参数一览(已是顶配版本,售价35888元)
本次评测Surface Studio采用了Intel第六代酷睿i7 6820HQ处理器,配置了NVIDIA &GTX 980M(含4GB GDDR5显存)显示芯片,搭配双通道32GB DDR4内存、2TB混合硬盘,整体配置颇为出色,另外还集成了无线网卡、蓝牙,只需要一根电源线,即可安装使用。本台评测机也是这款产品的最高配版本,售价人民币35888元。
简约外观设计 创新零重力铰链
微软Surface Studio采用了新颖的外观设计,但又延续了Surface家族的设计语言,非常的简约。平直的线条风格硬朗,没有曲线过渡,显得非常干练,这一点笔者个人是非常喜欢的。
整机采用铝合金材质,底座和屏幕之间采用了独特的支架设计,被称为零重力铰链支架。据iFixit的拆解显示,这个支架由&80&个精密部件组成。
这个支架能实现屏幕任意角度的无级悬停,阻尼力度调校的恰到好处,只需要轻轻推动,就可随意切换工作形态,并且固定感也很强,即使是用触控笔在屏幕上画画,也不会改变角度或者引起晃动,当然力度要在正常范围内。温馨提示:这个支架的运动非常顺畅,玩久了时不时的就会忍不住推上一把,简直会上瘾。
这台机的主要硬件配置都集中在铝合金金属底座中,大小仅有250.00 mm x 220.00 mm x 32.2 mm。很难想象这么小巧精致的机身内,包含了主机板、酷睿i7处理器和GTX 980M显示芯片,以及其它一系列的零部件。
机器的电源键布置在侧面,同时还配备了物理的音量调节键。因为整块屏幕经常需要上下调节,如果按键采用平面布置,在按压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屏幕的支撑。设计在右侧边框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位置,只是这个按键的手感谈不上出色,键程太短,回馈生硬。
机身背面看起来也是非常漂亮,中间的田字LOGO已经隐约有了信仰的光芒。毫不夸张的说,笔者认为Surface&Studio可以说是最具设计感和美感的一体机了,甚至超过了iMac。优雅的设计、低调的金属材质,让这款产品成为了堪比艺术品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一台电脑。
屏幕最低可以压到20°角,这个角度非常适合用来绘图创作。另外要说的是,推倒屏幕的时候,你眼睛里就只有屏幕,看不到下面的铰链,仿佛屏幕是浮在桌面上的。
Surface Studio在整体设计上近乎完美,要吐槽的话,就只有一点:所有的扩展接口都在底座后面,包括 4&个标准&USB&3.0&接口、标准以太网口、Mini&DisplayPort&视频端口、SD&卡插口以及&3.5mm&耳机插孔,电源插孔则设计在中间位置的位置。这样设计虽然前面看起来很整洁,但是连接设备的时候却非常麻烦,要靠感觉去盲插,很不方便。
·超4K屏幕 显示精细
Surface Studio的这块屏幕非常薄,仅有12.5mm。它将一整块LCD封装于金属机身内,边缘最薄处仅8毫米,看起来非常的轻,但是其实整台机器还是有着10公斤的重量。
这块28英寸的PixelSense显示屏参数也很漂亮,分辨率达到像素,可以说是超4K显示屏,是常规4K显示器的1.6倍,总像素数略低于iMac()。色彩方面, 完整覆盖99% sRGB和DP3色域,在桌面菜单可实现DCI-P3与sRGB模式的一键切换。屏幕支持10点触控,支持使用Surface触控笔和Surface Dial。
(这里附上一张系统预装的猫头鹰壁纸,原版无水印,分辨率,大小12MB,使用流量请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一众16:9或者16:10屏幕的产品中,微软的笔记本还有这台Studio都采用了3:2比例的屏幕,这点可以理解为微软的执拗,但其实背后也有着自己考量。微软认为3:2的屏幕更适合触摸和阅读,还有就是这台机器的用户主要面向设计师群体,常见的图片素材以3:2比例居多,这个比例的屏幕可以让摄影师更完整地用到整块屏幕。
对于mac OS,Windows对于高分辨率屏幕的优化一直不是很到位,采用4K甚至2K分辨率的屏幕在系统全局缩放后,显示效果会打不少折扣。而在Surface Studio上,微软加入了 True Scale 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屏幕显示的内容与现实一样大。比如,在 Surface Studio 上打开一个文档,默认采用 A4纸尺寸,屏幕上显示纸张跟现实中的 A4 一样大,可以直接在屏幕上还原作品在真实世界里的样子,工具中的尺也是真实厘米数。这个特性可以让设计师更加直观地优化自己的设计,所见即所得。
第六代Intel i7配GTX 980M显示芯片
微软Surface Studio搭载了英特尔第六代skylake酷睿i7-6820HQ处理器,32GB DDR4内存、2TB混合硬盘,配合NVIDIA GeForce GTX 980M独立显卡,整体配置非常的不错。
本机搭载的酷睿i7 6820HQ处理器,采用14nm工艺制程,拥有四核心八线程设计,8MB三级缓存,最大热设计功耗45W,频率2.7GHz,最高可睿频至3.6GHz。我们使用CINEBENCH R15版本来测试处理器性能,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个核心来说,R15版本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此外新版本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
CINEBENCH R15测试
微软Surface Studio的CINEBENCH R15最终测试结果为:OpenGL为107.93fps,CPU多核成绩为699cb,单核成绩为152cb,相比同代的i7 6700HQ(单核心150、多核心690左右)有少许提升。作为对比,在我们的数据库里采用第七代酷睿i7 7700HQ的机器该项测试成绩为多核720分左右,单核心160左右。因此虽然Surface Studio采用的是前一代的处理器,但是性能还是有保证的。
图形方面,虽然现在是NVIDIA 10系显卡的天下,但是考虑到Studio推出的时间节点及产品层面的考量,选用GTX 980M并不难理解。GTX980M属于麦克斯韦架构,采用GM204核心,共拥有1536个CUDA核心,核心频率1038MHZ,加速频率1127MHZ,配备4GB GDDR5显存,显存带宽160GB/S,相比GTX980保留了完整的64个后端光栅单元和128个纹理单元,规格还是可圈可点的。
3DMARK Fire Strike测试
在3Dmark的测试中,微软Surface Studio在专为高性能计算机设计的Fire Strike场景下,拿到了8259分的成绩,图形性能还是值得肯定的。作为对比,采用GTX 1060的产品该项测试成绩大概在9000分左右,GTX980M与其差距在10%左右。
3DMARK Time Spy测试
新版的3DMark&Time&Spy基准测试专门针对DX12环境设计,该测试由Futuremark和AMD、Intel、微软、NVIDIA等众多基准测试开发项目(BDP)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从零开始完全面向DX12,核心引擎也是完全基于DX12,可彻底释放新API的各种潜力,包括降低处理器负载、高效利用GPU硬件、异步计算、混合多显卡、多线程等等。在此项测试中,Surface Studio取得了2980分的成绩,作为对比,目前采用GTX 1060显示芯片的机器,此项测试得分基本在4000分以上,差距还是蛮明显的。
PCMark 8是新一代系统综合性能测试软件,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PCmark8中囊括了非常大的测试数据量,包含七个不同的测试环节,由总共25个独立工作负载组成,涵盖了存储、 计算、图像与视频处理、网络浏览、游戏等PC日常应用的方方面面来评测我们的硬件能力。&
Home accelerated测试
Creative accelerated测试
Work accelerated测试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在经典的Home、Creative、Work accelerated测试中得分为、4082,微软Surface Studio的整机性能还是十分不错的,应付常用的办公、设计类软件是毫无压力的。
硬盘方面,Surface Studio采用了一块混合硬盘,其实就是采用SSD作为缓存区,配合大容量机械硬盘,达到快速响应和大容量存储的目的。我们首先使用AS SSD Benchmark来进行测试,这是一款来自德国的SSD专用测试软件,可以测试固态硬盘连续读写、4KB随机读写和响应时间的表现,并给出综合评分。&
AS SSD固态硬盘测试
在该项测试中,出现了颇有趣的现象,我们测试了多次,发现每次成绩都不同,并且浮动较大,随机读写速度方面有较大跳跃,究其原因,可能是其采用的SSD缓存区的写入机制,在进行不同数据块的存取时造成了速度差异。
接下来,我们又采用了HD tune Pro测试软件来进行测试,测试显示,这块硬盘的平均读取速度在102MB/s左右,最大顺序写入速度在235MB/s。&
在实际文件的拷贝中,我们测试写入大小为4.3GB的程序安装包,写入速度仅有16MB/秒,这个速度实在是不敢令人恭维,在现在PC普遍配备读写速度超过100MB/秒的固态硬盘的情况下,这种情况非常的尴尬,要知道你可是个售价超过3万块的高端机。硬盘性能可谓是这台机器的短板,虽然能流畅运行图形设计、视频剪辑软件,但渲染大型工程文件时就会拖慢速度了,拷贝大数据量的文件时也很难令人满意。
Surface Pen、Surface Dial等配件体验
作为一台售价大几万的电脑,包装里是不是应该有点Surprise?如你所愿,在Surface Studio的包装里,内置了Surface 键鼠套装及Surface Pen手写笔。
标配Surface键鼠套装及手写笔
Surface 蓝牙鼠标
试用下来,这套键盘鼠标的体验还是蛮不错的,都采用蓝牙与Surface Studio连接,配对过程也不复杂。键盘的键程适中,回馈清晰,并且设计风格也是简约清新,与Surface Studio保持一个风格,放在一起使用非常的协调。鼠标的话,采用人机工学设计,按键手感都不错,精度完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附带的Surface Pen手写笔可谓是设计师、插画师的创作利器,配合28英寸的触摸屏,让使用者可以自由发挥,肆意挥洒灵感。不过,这支笔的压感等级只有1024级别,属于入门级别,专业级的通常为4096级压感。
Surface Dial
Surface Dial
和Studio一同发布的还有一个全新的配件——Surface Dial,这个小圆柱实际上是一个支持自定义功能的蓝牙旋钮,可以自定义选择旋钮的功能,比如调节音量、调节屏幕亮度、缩放比例、快进快退、更改笔刷大小颜色等。
Windows 10内置的画图3D应用程序
虽然看起来很炫酷,但是目前支持Dial的软件却不多。Windows 10内置的画图3D应用程序自然是支持的,但是常用的,比如Adobe Photoshop,目前还没有针对Dial做适配。所以在软件的支持方面,微软需要尽快解决。&
总结:堪比艺术品的的一体机
之前笔者曾经测试过微软Surface Laptop笔记本,曾经给过一个【最美的Windows 笔记本】的评价。现在,如果对Surface Studio做个评价的话,最美的Windows 一体机也是适用的。前卫时尚的外观设计,优雅易用的铰链设计,都让这款产品站在了工业设计的顶峰,可以说在外观设计方面鲜有敌手,包括iMac。&
微软Surface Studio
这的产品是会让人眼前一亮的,市场上真的是好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产品了。这一方面是微软在产品布局方面的考量,另一方面更是其产品设计、技术积累的体现。但是如早期的Surface Pro一样,Studio的市场还是属于小众的,只能吸引专业用户,对于普通消费来说意义不是很大。
如前文所述,Surface Studio拥有素质极高的显示屏,市面上单是类似参数的显示器报价已经不是小数了,因此这款产品起售价为25988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对于有着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如摄影师、设计师等人群,Surface Studio还是有其优势的。当然学习设计类专业的大学生用户也是潜在消费人群,但依然是非常小的市场,价格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38725
播放数:141631
播放数:188525
播放数:5808920我是办公室里为数不多使用&Win&本的人,用&Surface&就更罕见了。最初堕入&Surface&坑,可以说是个蓄谋已久的意外。当年被忽悠去打&LOL,扔了长得好看的戴尔&Inspiron&入了联想&Y400,后来一个不小心把&Y400&摔坏了,恰逢微软发布&Surface&Pro&4,当时的换机需求第一个就是机身要轻,要纤薄,总之就是要便携,其实就是在给换机找理由。之前体验过&Surface&Pro&3,微软的工业设计这棵草早已在我心中种下,可就是被一直吐槽的发热和品控问题让我一直保持冷静,再有是一打字就下陷的键盘让我难以忍受,不过最终问题是我没钱。但是面对已经死透了的&Y400&和急需换机的需求,终于还是在骗自己说“我要买一台能用&5&年以上的电脑”的心理暗示下,入了一台次顶配的&Surface&Pro&4,从此就成为了咖啡馆里一群&MacBook&中不一样的烟火。而在去年微软发布&Surface&Studio&时,又一棵草被成功种下。但当我拿到这台机器后发现,我可能并不能驾驭得了它,对于&Surface&Studio&的评测,更像是一种体验,或者说是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一眼望去全是“脸”爱范儿(号:ifanr)这次拿到的是一台顶配的&Surface&Studio,i7-6820HQ&CPU,Nvidia&GTX&980M&显卡(4GB&显存),32GB&的&DDR4&内存,2TB&和&128GB&SSD&混合硬盘。配置就列到这,我已经完全被它的“脸”吸引。哇~啊~这是办公室里几乎所有人在看到还躺在箱子里的&Surface&Studio&时发出的声音。两位壮硕的男编辑将&Surface&Studio&抱上桌后,脸最大的的常老师退后了两米才驻足欣赏,显然是被脸更大的&Surface&Studio&吓到了。所有第一眼看到&Surface&Studio&的人,只要眼睛还好使,都会马上被这张&28&英寸的“脸”所吸引。这是一张分辨率为&4500&x&3000&有&PixelSense&加持的“脸”。微软官方称比&4K&级别还要高一些,不过并没有达到苹果新&iMac&的&5K&级别,ppi&则达到了&192,屏幕比例则为微软&Surface&系列中一贯的&3:2。对于台式机来说,3:2&的屏幕比例多少有些奇怪,一般台式机的屏幕比例多为&16:10&或&16:9。究其原因,3:2&的比例是由于微软赋予这块屏幕的用意而决定的,微软想用&Surface&Studio&占领创作者和艺术家的桌面,而不是普通的办公室白领,也不是公司前台。3:2&的比例可以给使用者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嗯,以上都是我脑补的,爱范儿主编何老师一声“快插上电开机啊”,我才从这块宛如黑洞般的“脸”中抽出身来。插上电点亮屏幕后,这里打断一下,为了保证一整块屏幕的完整感,处于屏幕右侧边框的电源键和音量键被处理的几乎嵌在了边框内,比&Surface&Pro&4&上面的还要低矮,如果是第一次使用&Surface&Studio,可能要摸索一会儿才能找到。Surface&Pro&3&上,音量键被设计在了机身边框的左侧,这个看似合理的位置其实在实际体验中令人非常不爽。因为当我试图单手调节音量的时候,如果不用手指捏住机身,机身很容易就会被手指推着走,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Surface&Pro&4&和&Surface&Book&的音量键都去到了机身顶部边框上。而&Surface&Studio&上的电源键和音量键之所以回到了侧面,是因为整块屏幕是上下调节的,如果依然放置在上面或者下面,虽然有较强的阻尼,但还是会使屏幕的角度发生改变。此外,设计在右侧边框靠下的位置,那里就是个触手可及的地方。说多了,这可能不是大伙儿想知道的,但这却是在日常使用中让人感到方便和舒服的细节。不过,如果耳机插孔也设计在这里就更好了。屏幕点亮后,有一种坐在电影院里等待一部大片开场的感觉,虽然&192&的&ppi&没有何老师那台&2017&款&iMac&218&的&ppi&高,但也不至于为了比一比去趴在屏幕上数像素点,坐在距离这块“巨幕”&将近&40&公分开外的地方,去哪找像素点?在&Surface&Studio&上,微软还为其加入了&DSI-P3&的颜色配置选项,此外还有&sRGB&和鲜艳两个选项,这个选项在&Surface&Pro&上是没有的。从某种程度上说,Surface&Studio&的屏幕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像一面镜子,而镜子所呈现出的内容,是不能用像素来计算的。想看看这块屏幕的显示效果有多精细,直接去看自带的猫头鹰就好了。不过,在一边欣赏一边办公时我发现,面对着这样一张大“脸”,实际工作时并不是特别的方便,甚至感到有些累。由于很多工作多是在中完成,当习惯性的把浏览器开到最大化后,我的坐姿较为低矮,需要抬头才能看到我要切换的标签页,除非我挺直腰杆办公,但坚持不了太久就会觉得累。此外,鼠标在如此大的屏幕上,很容易“丢失”,晃动许久才能找到,不像&Mac&OS&上快速晃动鼠标时会有短暂的放大效果,便于找到鼠标。当然,我也尝试将&Surface&Studio&上的鼠标设置成大一号的,但是由于绑定了我的微软账号,Surface&Studio&上的系统设置会被同步到我的&Surface&Pro&4&上,12.3&英寸的屏幕上会出现一个硕大的鼠标,这种系统偏好设置上的同步让我感到颇为疑惑。不过后来才发觉,在这么大的“脸”上办公,正确的姿势或许应该是这样的:面对着这样一张“脸”两个星期,当我用回到我的苏菲时,感觉自己什么都看不见了。不过也稍显勉强的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张“脸”,并不是给坐办公室码字的人看的。但这就是一个看脸的世界虽然&Surface&Studio&的“脸”不是给一般人看的,但它的颜值之高,毋庸置疑。我不是一个重度的台式机用户,甚至有些反感台式机,因为坐在台式机前,大概永远只有一种姿势。而且,记得当笔记本这种东西出现时,面对又笨又重长相还不讨好的台式机,实在没有在家里摆一台的欲望,曾经家里第二台也是最后一台戴尔台式机早已吃灰十多年。于我而言,需求是一方面,但对台式机无感的首要原因是他们大多数都长的不好看。不过,台式机的长相也有例外,一体机阵营里,iMac&三年如一的设计语言拿到现在也还是很耐看,放在整洁的办公桌上算的上是一件艺术品了。Surface&Studio&可以说是除&iMac&外最具设计感和美感的一体机了,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加的充满新鲜感。虽然磨砂和金属质感的处理方式以及镁铝合金已经在其他&Surface&产品中存在很久,但当看到一块更大更完整的金属面板在自然光下散发出的淡淡光泽,能想到的只有优雅二字,它并没有因为大,而变得粗犷。Surface&Studio&可以被看作由&3&个部分组成,显示器,铰链和底座。由于绝大部分元器件都被放置在了底座中,Surface&Studio&的屏幕可以被做的更薄,整体厚度为&12.5&毫米,但视觉上与机身厚度仅为&8.5mm&的&Surface&Pro&4&非常接近。底座的设计也是标准的&Surface&风格,但看起来更像是一台小机箱,也难怪有人会认为&Surface&Studio&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体机。但这也正是我提到的“新鲜感”,微软的这个设计,让分体和一体的概念变得很模糊,也让&Surface&Studio&变得与众不同。“多”出来的底座,让整个设备看起来更加的稳重,不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整个底座只有后面有开孔,分别是&4&个标准&USB&3.0&接口、标准以太网口、Mini&DisplayPort&视频端口、SD&卡插口以及&3.5mm&耳机插孔,电源插孔则设计在中间位置的位置。底座下方为一周散热孔,被隐藏在了金属机身下面,整体看来非常的简洁,坐在它面前,根本不用担心被任何线缆搞得心烦意乱。由于最底部接触桌面的部分尺寸要比机箱略小,在阴影的衬托下,有时会给人一种浮在桌面上的错觉。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分神忍不住多看两眼这些奇妙的设计。只要房间还算整洁,摆在那里,也绝对能算作一件设计颇佳的艺术品。Surface&Studio&的颜是那种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还忍不住再抚弄两下的颜。玩不够的零重力铰链Surface&Studio&本体中最值得玩味的,或许就是那个能支撑起这张&28&英寸大,5.89&公斤重大脸的零重力铰链了。铰链的部分并没有采用和机身相同的配色,而是采用了抛光铬的工艺。虽然从正面很难看到它,但是微软的这种高光的处理方式相当于告诉人们“快来看这里,这里很特别”。零重力铰链的设计确实很特别,因为我用一根手指就能优雅的将这个又重又大的脸推倒,就像各种神剧中男女主互相将对方推倒那样简单。零重力带来的微妙感在于,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将屏幕角度的调节掌控于指尖,而其满足感在于,只要松开手,屏幕就会稳稳地定格在当前的角度,不会再有任何上下的晃动。这都得益于由&80&个精密部件组成的零重力铰链,而其出色的手感来源主要的功臣则是下图中的几条金属弹簧。(图自:The&Verge)办公室里几乎所有人都抱着&Surface&Studio&的屏幕上上下下好几次,每个人对铰链的体验,也快成为一种玄学了,因为真的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如果真的要用语言来形容,爱范儿运营主编学文叔叔在抱着屏幕爽了&10&分钟后的一席话,让我明白,最懂&Surface&Studio&的,可能是这个男人:这种阻尼感就值一万块了,有了这种深入灵魂,形神合一的阻尼感,什么都不想做不想要,只想每天升降几次&Studio&的屏幕。那种由轻到重,随后和手掌力道完美融合的行云流水之感,让你觉得,这世上最忠诚的是右手,而最懂右手的,是&Surface&Studio。好好说话呢,就是&Surface&Studio&屏幕和铰链的每一个走位和角度都被设计和调教的刚刚好,屏幕的任何一种姿态都能满足你和你的手。Surface&Studio&屏幕最小的角度能达到&20°,从正面看过去几乎处于一个平放的状态。微软称,之所以不设计&0°&角,是怕用户将水杯等物品直接放在这块价值&2000&美元的屏幕上。当角度来到&20°&时,屏幕下边框已和桌面接触,而微软也为此专门在下边框设计了一条防刮条,防止金属后壳与桌面直接接触。零重力铰链之所以这么好用,还有一个隐藏的部件再帮忙。微软的在屏幕内部设计了一个蝶形组件阵列,这个设计可以将推动屏幕的力量转移到铰链上。此外,虽然零重力铰链的设计足以支撑这块屏幕,但当屏幕处于躺倒状态时,使用者,尤其是创作者会习惯性的趴在屏幕上进行创作,这时如果单靠铰链的力量,虽然依然能够承托起屏幕,但由上到下的压力很容易给如此大的屏幕造成损坏。蝶形组件还可以增强屏幕后方的刚性,当用户趴在屏幕上时能够提供额外的可靠支撑,这也让我可以更近距离的接触到它。是不是觉的少了点什么,CPU、GPU、显卡性能怎么样,单核双核跑分成绩在那个档,硬盘读写速的如何?象征性的说两句吧,第六代&i7&6820HQ&处理器和第七代&i7&7700HQ&的整体性能其实相差不大,GTX&980M&独立显卡虽然不是最新的&GTX&10&系列,但已足够使用,这颗独显主要的意义在于做设计渲染时的图形性能的支持,而并非为游戏而生的,当然,玩吸屁股(守望先锋)还是很爽嘚儿。虽然不是时下最顶尖的配置,但相对于出众的颜值,也已经足够有内涵。其实,还有一个没有罗列那些人人都会测的数据的原因是,当我面对一个&35888&元人民币的艺术品时,只顾得欣赏,直到写到这里才想起来,那些正经的数据都忘记测了,讲真。
您可能感兴趣: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下载ZOL APP秒看最新热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qlitestudio使用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