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自我扩张工程存货是什么意思思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自我扩张模型的研究述评
  摘要:自我扩张模型提出人们具有自我扩张的动机,即通过扩张自我来提高自我效能的动机,它是人类的一个基本动机。自我扩张的一种方式就是将他人纳入自我,包括他人的资源、观念和认同。该模型是一个概念框架,为研究与关系相关的,心理学现象提供了一个理?平台。它不仅更新了对“相似-吸引效应”、“接触假说”、夫妻关系、群际关系的解释,对于戒烟等实际活动还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然而,自我扩张模型本身并未成熟,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也需要结合更多的心理学理?进行探索,并应用到实践领域中去。 中国论文网 /1/view-1667556.htm  关键词:自我扩张;自我效能;亲密关系:关系满意度   分类号:B849;C91   1、引言   在与家人、恋人、朋友或同事的接触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自己悄然发生了变化――变得越来越像他,或者他越来越像你?你是否察觉到你的性格和记忆与他的性格和记忆产生了混淆,有时甚至分不清彼此?其实,关系能够为我们提供共享资源,能够帮助我们获得不同的观念,还能够帮助我们塑造认同感。比如,如果你的伴侣拥有一辆车,而你自己没有,但可用他的车,在某种程度上你会觉得他的车就是自己的车;如果你的朋友来自不同的地区,你就会通过与他的接触而习得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你的观念、视野、甚至世界观都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你的室友是一个足球迷,长此以往你自己也可能会爱上足球,时时关注足球赛事。   这些在关系中产生的资源、观念和认同的改变,都在自我扩张模型(self-expansion Model)中得以描述和解释。1986年,ArthurAron和ElaineN,Aron在研究自我和恋爱等问题时,将自我进化、爱情本质的心理学观点与关于动机、认知的心理学研究相融合而建构了该模型。它提出人类具有寻求自我扩张的动机,而自我扩张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关系将他人纳入自我。近年来,该模型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青睐,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使它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一些学者将自我扩张模型与其他心理学观点结合在一起做进一步的探索,一些学者用该模型中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心理学现象,还有一些学者直接应用它的观点来解决某种实际问题。   2、自我扩张模型概述   自我扩张在一段关系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先从Lewandowski和Aron(2002)编制的自我扩张问卷(self-expansion Questionnaire,SEQ)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自我扩张问卷(SEQ)是依据自我扩张模型的几个关键成分而设计的,一共包含14个条目,用以测量个体体验到他的同伴为自己带来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增加程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是“你的同伴为你提供了多少新奇经验、“你认为你的同伴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了你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你在多大程度上将你的同伴看作是增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   最初建立自我扩张模型是用来回答“人们为什么要发展和维持关系”这个问题的。它试图描述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思考、感受与行动(Aron,A.&Aron,E.N.,2009),所以相关的研究多是以亲密关系为背景,而且与动机密切相关。自我扩张模型主要包含两个部分:自我扩张动机和将他人纳入自我。   2.1 自我扩张动机   自我扩张模型中关于动机的部分主要集中于两个观点:一是人们具有扩张自己的资源、观念和认同的动机,二是人们具有体验自我扩张过程带来的积极情绪的动机。   2.1.1 基本的自我扩张动机   自我扩张模型认为,人们具有通过增加资源、观念和认同的方式来提高自我效能的动机,它有助于达成各种目标(Aron,A.,Norman,&Aron,E.N.,1998;Aron,A.,Aron,E.N.,&Norman,200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并不是完成目标的动机,而是获得完成目标的资源(包括知识、财产、权力、社会地位、身体健康和力量等)的动机。它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不同的是,班杜拉强调自我效能预期是将人们导向某一目标的中介,而自我扩张模型认为自我效能预期本身也是一个目标。此外,自我扩张模型认为自我扩张动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它是无时不在的,不像Maslow的需要层次理?所说的那样――只有低级需求满足了才会出现高级需求,也就是说自我扩张即使是在饥饿或危险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其他与自我相关的动机一样,自我扩张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人们有时可能会意识到一种“自我扩张”感或努力达到某个能够促进自我扩张的目标,但多数时候自我扩张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自我扩张模型提出自我扩张动机促使人们发展关系,或者说人们发展关系是为了扩张自我,那么如果发展关系不具备扩张自我的作用,就说明人们并没有受到这种动机的驱动,反之亦然。事实上,研究证明发展一段新关系确实能够扩张自我。A.Aron,Paris和E.N.Aron(1995)对325名大学生进行了5次测试(为期10周,每隔2周半测一次),每次测试中参与者都要在3分钟内列举出尽可能多的词语来回答“今天我是谁?”这个问题,还要回答一些其他的问题以表明他们是否在上一次测试到这一次测试期间陷入了爱河。结果显示,比在测试之前已经恋爱的参与者和在此之前与之中都未恋爱的参与者,在测试期间陷入爱河的参与者会用更多样的词语来描述“我是谁”。他们还用了同样的方法对另外529名参与者进行了测试,其目的是为了考察自我效能和自尊的改变(Aron,A.et al.,1995)。结果显示,比在测试之前已经恋爱的参与者和在此之前与之中都未恋爱的参与者,在测试期间陷入爱河的参与者的自我效能和自尊有更大的提高。而且偏相关分析表明,这些结果并非情绪的改变引起的。      此外,Lewandowski及其同事(2006)从关系破裂(relationship dissolution)的角度也验证了发展一段新关系能够扩张自我的假设。其研究表明,一段关系的自我扩张性越强(即个体体验到这段关系提供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的增长越多),这段关系破裂时自我概念的减少越多。而且在控制了关系的亲密度后,这一结?仍然成立。此外,陈怡秀(2010)的研究也发现亲密关系中个人扩张程度越高的个体,分手后适应越困难。   2.1.2 衍生的自我扩张动机   自我扩张模型中关于动机的部分还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快速自我扩张的过程会产生积极情绪,只要扩张的速度还没有快到产生了压力感(Aron,A.et al.,1998)。因为快速扩张是很愉快的,所以人们除了扩张的动机(即拥有高水平的潜在效能的动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想要体验扩张的过程(即体验自己的潜在效能在增加的过程),也就是说自我扩张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动机。   虽然自我扩张也可能来自于负面事件,比如
从失败中学到教训可以使人们感到自我效能的增加,但并不是所有的正面或负面事件都能够产生自我扩张,也不是所有的自我扩张都会产生积极情绪。根据自我扩张模型,当快速的扩张发生时,会产生积极情绪;当扩张减慢或不存在时,几乎不产生什么情绪,甚至有时出现无聊感;如果较慢的扩张出现在一段时间的快速扩张之后,快感的丧失可能会让人失望并引发关系的裂痕(Aron,A.et al.,2003)。当两个人刚开始发展关系时有一段时间的兴奋期,这时他们常常会在一起聊天、运动、外出游玩等,在此期间双方会快速地将对方纳入自我而使自我得到快速的扩张,但彼此熟知后自我扩张的机会就会减少,扩张的速度也会降低,那么积极情绪也就会相应地减少(Aron,A.et al.,2003;Reimann&Aron,2009)。这就是为什么夫妻双方在蜜月之后关系满意感会急剧下降,并在随后的数年之中一直维持低水平的原因之一。   自我扩张模型认为由于参与自我扩张性的活动会产生愉悦感,所以自我扩张性的活动也具有动机作用。关于这一点的支持性数据也是来自于夫妻关系满意感的研究,即共同参与自我扩张性活动(即新奇的、唤起性的活动)的夫妻关系满意感会增加。关于这一部分的研究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阐述。   2.2 将他人纳入自我   满足或实现自我扩张动机有多种方式,如创造性工作、探险活动、学习新的技能等,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关系将他人纳入自我,这也是自我扩张模型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部分。将他人纳入自我是指当人们处于一段关系中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会将他人的资源、观念及认同纳入到自我中,而且关系越亲密,同伴纳入到自我中的程度越大,就有越多的自我概念的重叠。人们将他人纳入到自我中之后,就会觉得自己拥有他人的资源、观念及认同,觉得他人得到的或失去的资源、观念及认同也是自己得到或失去的。   将他人纳入自我虽然多是在人际关系领域里进行的研究,但有研究发现个体也会将群体(如Smith&Henry,1996;Tropp&Wright,2001)或者社区(如Mashek,Cannaday,&Tangey,2007)纳入自我。所以,这里的“他人”不仅包括亲密他人、一般意义上的他人,而且还包括群体、社区等。   2.2.1 将他人纳入自我的内容   在自我扩张模型中,将他人纳入自我的内容包括资源、观念和认同。这里所说的他人的“资源”是指有助于我们达成目标的物资、知识和社会资产(Aroll et al.,2005)。在一些情况下,他人的资源基本上就等于自己的资源,如夫妻间共住一套房子(不管房子是谁买的);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认为自己可以利用他人的资源,如知识资源;还有一些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他人的资源就是自己的资源,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是这样,如一个人认为家里的汽车就是自己的车,而实际上其父母并不这样认为(Aron et al.,2005)。在A.Aron,E.N.Aron,Tudor和Nelson(1991,实验一)的研究中,他们让参与者把金钱分配给自己、亲密朋友和陌生他人,结果显示,参与者分配给自己的金钱与分配给朋友的金钱大致相当,并且比分配给陌生人的金钱要多一些,而且即使是在参与者确定他人不知道分配数额的情况下这种结果仍然存在(因此排除了社会期许效应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这说明在亲密关系中,人们似乎将亲密他人的资源纳入到自我中,亲密他人得到的资源如同自己得到的。   将他人的“观念”纳入自我是指有意或无意地从他人的视角来认识世界。例如,通常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消极行为归因为情境因素,将他人的消极行为归因为个体因素,但是当人们将某个亲密他人纳入到自我中之后,这种归因偏差就会减弱,即人们会用更多的情境因素去解释他的消极行为(Aron,A.&Aron,E.N.,2009)。此外,Aron等人(1991,实验二)借助Lord()的研究范式,在实验中给参与者呈现一系列的名词,要求他们对每个名词建立一个关于某个人――自己、亲密他人(母亲)或非亲密他人(媒体角色或母亲的一个朋友)与这个名词代表的物体(如,一只猫)进行互动的生动形象,在完成一项干扰任务之后让参与者自由回忆这些名词。结果显示,参与者回忆的与非亲密他人相联系的名词最多,而回忆的与母亲相联系的名词和与自我相联系的名词的数量一样多。这是因为人们会将自我作为体验的背景,所以想象的与自己相关的形象就不那么生动,能回忆的名词也就较少。当他人纳入自我之后,他人会受到与自己相同的对待,即与之相关的形象也成为了体验的背景。   “认同”是指把自己跟其他人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包括人格特质、记忆等,因此将他人的认同纳入自我之后,人们常常会把自己的特质和记忆跟亲密他人的相混淆。Aron等人(1991,实验三)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先呈现一系列描述特质的形容词,让参与者评价自己、亲密他人(配偶)和非亲密他人(媒体角色或配偶的一个朋友)是否具有这些特质,在一项干扰任务之后用这些描述特质的词语对参与者进行“我一非我”反应时测量。结果显示,当呈现的特质符合参与者而不符合配偶,或者不符合参与者而符合配偶时,参与者做出“我一非我”判断的反应时就会延长。一些关于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结果也可佐证在亲密关系中个体将他人的认同纳入了自我。如朱滢和张力(2001)发现,中国人与自我有关的记忆并不优于与母亲有关的记忆,而是处于同一水平,即母亲参照效应。管延华和迟毓凯(2006)还验证了中国人还存在朋友参照效应。   自我扩张模型认为,人们会将他人的资源、观念和认同纳入到自我中,但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有部分重叠(Aroll et al.,2005;Aron,A.,Mashek,&Aron,E.N.,2008)。从动机性的角度来说,将他人纳入自我的主要好处就是将他人的资源纳入了自我中,而观念和认同的纳入则像是一种无意识的副产品,一种认知的重建。因此,通常情况下人们首先会将他人的资源纳入到自我中,然后再将他人的观念和认同纳入到自我中。然而,有时人们也会把将他人的观念和认同纳入自我作为直接目标。   2.2.2 将他人纳入自我的测量   为了评估人们将他人纳入自我的程度,研究者一般采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式。一种常用的间接测量法是反应时测量(chen,2009),而将他人纳入自我量表(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Self Scale,即IOS量表,如图l所示)是最常用的一种直接测量法。IOS量表由七对重叠程度不同的圆圈组成,在每一对圆圈中一个代表的是自我,另一个代表的是他人,交叉部分代表的是自我和他人的重叠部分。要求参与者从这七对重叠程度不同的圆圈中选出最能代表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
系的一对圆圈。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与其他间接测量法得出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也较高(ArOll et al.,2008)。   IOS量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涉及关系的研究,它不仅可以测量自我与亲密他人间的关系,而且还可测量自我与群体(Tropp&Wright,2001)或一些社会共同体(如社区)(Mashek et al.,2007)间的关系。   3、自我扩张模型在关系领域的研究   3.1 人际关系领域   3.1.1 相似一吸引效应   “相似一吸引效应”是关于人际吸引的一个著名理?,但是它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在一些情况下相似性对吸引力的作用会降低,甚至是更喜欢不相似的人。实际上吸引力会受到发展关系所能得到的回报(能够获得的自我扩张的程度)和发展关系可能性的影响(Aron,A.&Aron,E.N.,1996)。自我扩张模型认为任何一段关系都能够提供自我扩张的机会,即使是与相似的人发展关系也会提供自我扩张的机会,只是没有与不相似的人发展关系提供的自我扩张的机会多。所以,相似一吸引效应的产生就是因为在发展关系可能性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意识到最容易与相似的人发展关系,所以此时相似的人的吸引力就更大。但是在确定能够发展关系的情况下,不相似的人(如来自不同的地区、民族或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等)能提供更多的自我扩张的机会,相似一吸引效应就会被削弱,不相似的人反而更具有吸引力。   Aron,Steele,Kashdan和Perez(2006)的实验验证了“发展关系的可能性会削弱相似性对最初吸引力的作用”这个假设。该研究的参与者为77名(57名女性,20名男性)大学生,他们首先完成一份性格调查问卷,并列出至少五项主要兴趣,一周后每个参与者都会收到一份单独为其准备的报告――关于“其他班级的某个相同性别的人”。其中一半的参与者被告知经过科学分析“你最有可能与这个人和睦相处”,即关系发展可能性高的情境;而另一半的参与者被告知“你与这个人配对完全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即关系发展不确定的情境。在每种情境下,一半的参与者被告知“其他班级的某个人”的兴趣与己相似,而另一半则被告知兴趣完全不同。最后要求参与者“想象那个人的样子,并回答以下问题”。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是:“你认为你有多喜欢这个人?”,“你认为你有多喜欢和这个人在实验中合作?”。结果发现,在关系发展可能性高的情境中,男性参与者喜欢与其兴趣相似的目标对象的程度显著下降,而更喜欢与其兴趣不同的目标对象。在关系发展不确定的情境中则出现了相似一吸引效应,人们更喜欢与自己的兴趣相似的目标对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参与者并未显现这些结果。这可能是因为该实验关注的是兴趣的相似或不相似,而女性可能更关注经历的相似性。此外,北美女性的友谊更加私密、更关注自我暴露的程度,而男性的友谊则更多地注重行为和活动,这也可能是导致实验结果中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除了最初的吸引力之外,不相似性对关系满意度也有一定的作用。如Amodio和Showers(2005)在研究中发现,彼此不相似的情侣的关系满意度更高。但有趣的是,这种不相似性带来的好处却在彼此做出承诺之后降低了。是否是因为承诺削弱了自我扩张动机呢?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1.2 夫妻关系质量   虽然心理学界对于夫妻关系质量、夫妻关系满意度的研究颇丰,但是对于为什么在婚姻前期夫妻关系质量急剧下降的现象的研究却很少,更是缺乏对于如何扭转夫妻关系质量随时间推移而下降这一趋势的研究。如前所述,夫妻双方在蜜月之后关系满意度会急剧下降并在随后的数年之中一直维持低水平,是由于快速扩张后扩张机会的减少和扩张速度的降低所造成的。如果增加自我扩张的机会,是否就能改善关系质量呢?   自我扩张模型主张夫妻共同参与一些自我扩张性的活动能够增加关系满意度,改善关系质量(Aron,A.Norman,Aron,E.N.McKenna,&Heyman,2000;Lewandowski&Aron,2004;Strong&Aron,2006)。Reissman,Aron和Bergen(1993)的研究证实,被分配参加令人激动的活动的伴侣,比起被分配参加只是愉快的活动的伴侣来说,报告的关系质量更高一些。Aron等人(2000)利用地方报纸(共收回112份有效问卷)、实地走访(80人。的样本)的问卷调查和三项实验研究表明,夫妻共同参与新奇的、唤起性的活动能显著地提高关系满意度和质量,并且该结果与社会期许效应无关。   Graham(2008)将自我扩张与心流体验(Flow)结合在一起进行了一项研究,他采用经验抽样方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在一周的时间里,让参与者(20对同居情侣,其中包含13对已婚夫妇和7对未婚情侣;19对异性恋和1对同性恋)在收到个人电子助手(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信号时,马上记录自己当下的活动、情感体验和关系满意度。研究数据证实,在现实生活情境下,夫妻共同参与自我扩张性的活动可提高关系的满意度,而且自我扩张并不仅限于休闲活动,夫妻共同参与的一些非休闲活动、日常活动(如洗衣、煮饭、带孩子)也能进行自我扩张,只要将这些活动转化一种高挑战性、高激发性的活动即可。Dean(2009)进一步对心流体验和自我扩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在发生的频率、产生的情境、对吸引力的预测作用等方面都很相似,或许这能够为自我扩张模型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3.1.3 不忠行为   恋爱是婚姻的前提,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而不忠行为却是美好关系的罪魁祸首。我们都知道如果察觉到自己的伴侣有出轨行为,会使人感到压力、沮丧、绝望、自尊降低,甚至恶言以对或暴力相向,最终走向分手或离婚的道路。然而不忠行为却在整个社会蔓延,调查发现在美国有20%~40%的已婚男性和20%~25%的已婚女性在他们的一生中会有外遇(Tsapelas,Fisher,&Aron,2010)。为什么有人会背叛伴侣、出现不忠行为呢?以往对于外遇的行为动机的心理学研究多是集中在人格特质与关系因素上。自我扩张模型提出之后,一些心理学家也开始用这一理?来解释不忠行为。   根据自我扩张模型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一段关系不能够为个体提供足够的自我扩张,那么他就可能会通过其他渠道(如外遇)来满足自己的扩张需要,这就会导致不忠易感性的增高;同样地,如果个体感觉自己不能够将伴侣纳入到自我中,也可能会导致更高的不忠易感性。Lewandowski和Ackerman(2006)的一项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些假设。他们在一所私立大学里招募到109名参与者,其中包括50名男性和59名女性,这些参与者
都正处于恋爱关系当中。他们完成了一系列调查问卷,包括对需要满足的测量、自我扩张问卷、10S量表、对自我扩张潜在性的测量、对不忠意图的测量、以及对不忠易感性的测量。结果表明,一段关系提供的自我扩张和将他人纳入自我中的机会越少、自我扩张的潜在性越低,不忠易感性就会越高。   但是,我们知道意图并不必然导致相应的行为,同样地,不忠易感性也不等于不忠行为。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不忠易感性在多大程度上预测了不忠行为,还需要研究关系满意度和对未来自我扩张机会的预期之间的关系,以及伴侣共同进行自我扩张性活动是否能降低不忠易感性等。此外,婚姻是建立在契约和法律之上的,与恋爱关系存在着差异,这是否也会使研究结果产生不同呢?未来还需要对真正步入婚姻殿堂的夫妻进行研究。   3.1.4 社会比较   通常情况下,自我评价离不开社会比较,个体表现比他人好时自我评价会上升,表现比他人差时自我评价会下降。如果这个“他人”是亲密他人时会发生什么呢?与之进行社会比较会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何种影响?   Gardner,Gabriel和Hochschild(2002)发现自我扩张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即当比较的对象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时,即使是与自己相关的领域,他(们)的成功对自己的威胁也会减少。在实验一中,61名大学生参与者被要求每人带一位好朋友(而非恋人)来参加实验,而且在开始之前会将一位同性别的陌生人(同谋者)介绍给参与者。研究者先用一则有关战士的故事来启动参与者的独立我与相依我,然后请参与者完成一些与自尊相关的问题(其内容是问题解决任务,类似于GRE中有关分析能力的重要问题),以及一些与自尊无关的问题(其内容是有关电影或音乐的小问题),最后请参与者以直觉猜测好朋友与陌生人的表现。结果发现,当启动独立我时,在不重要领域个体会预测好朋友比陌生人表现好,在重要领域个体会预测好朋友比陌生人表现差;当启动相依我时,在重要领域个体反而会预测好朋友比陌生人表现好。实验二主要考察的是当被纳入自我中的是内群体时,内群体的表现对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同样发现在重要领域如果个体表现比内群体表现好愉快感会减少,如果个体表现比内群体表现差不愉快感也会减少。这也就验证了Aron等人(1991)提出的“当他人被纳入自我中之后,他人会受到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对待”。   Gardner等人的实验中相比较的对象是两个人,如果个体、亲密他人和陌生人同时进行比较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郑淑菁(2006)对其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该实验为3(个体相对表现:最好、居中、最差)×5(启动情境:个人我、整体社会我、社会我A组、社会我B组、控制组)二因子参与者间设计,参与者为173名在校大学生。结果发现在启动个人我时,个体表现比他人好自我评价高,个体表现比他人差自我评价低,而且个体只在于维持正向自我评价而非极大化自我评价;当启动整体社会我时,也就是当个体认为两个他人都是扩张的“自己人”时,不?个体相对表现如何自我评价均相同;在启动社会我A组(将比自己表现差的他人视为“自己人”)和B组(将比自己表现好的他人视为“自己人”)时,个体不仅会将“我们”与“相对他人”作比较,还会参照“相对他人”比较自己在“我们”中的表现,此时会同时出现对比和同化的社会比较效果。   根据自我扩张模型,在亲密关系中个体通常已经将伴侣慢慢地纳入自我中了,也就是说伴侣是扩张的自我中一部分,那么伴侣的表现应该就是个体自己的表现,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如果将自己的伴侣和他人的伴侣进行社会比较,伴侣的表现又会对个人的自我评价产生何种影响呢?有研究表明当个体觉得伴侣表现好时,关系满意度较高,且有助于个体维持正向自我评价(如,Miller&Rempel,2004)。吴瑜怀(2006)采用2(比较层面:能力层面、情感层面)×2(对方与自己相似状况:相似、不相似)×2(对方伴侣与自己伴侣相似状况:相似、不相似)的参与者间设计进行了一项实验。结果显示在能力层面,当伴侣与对方伴侣相似,而伴侣表现比对方伴侣表现差时,个体对伴侣的评价会下降,但是并不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在情感层面,当个体与对方相似,而伴侣表现比对方伴侣表现差时,个体对伴侣的评价和对自己的评价都会下降。这个实验的结果为我们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在能力层面上,伴侣的表现不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根据自我扩张模型,这可能是因为当个体将伴侣纳入自我时,个体会将之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使得个体知觉到自己与伴侣在他人面前是一个共同形象,因此在伴侣表现欠佳时,个体会以自我提升的方式来补偿伴侣的不足,以维持两个人的整体评价。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为什么在情感层面伴侣表现欠佳又导致了对个体自己评价的下降呢?这可能是因为个体认为伴侣在情感层面的表现与个体自己有很大的关系,此时个体很难置身事外,因而造成自我评价的下降。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   3.2 群际关系领域   如前所述,一个人不仅可以将亲密他人纳入自我,还可以将群体纳入自我中。Smith和Henry(1996)首先提出将他人纳入自我可以被推广到群体中,他们采用了Aron等人的匹配一不匹配反应时范式,来研究自我和内群体之间的联系。他们发现在进行我一非我反应的时候,参与者对那些自我和内群体都具有或都不具有的特质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对自我和内群体不同时具有的特质的反应时,这和自我与亲密他人关系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   所谓群际接触效应是指个体与外群体成员的接触能够降低对外群体的偏见。而当个体与外群体成员有着亲密关系时,群际的接触最能够降低偏见(如Wright,Aron,McLaughlin-Volpe,&Ropp,1997)。这是为什么呢?自我扩张模型对此的解释是(Aron et al.,2005),个体通常将内群体视为自我的一部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将内群体成员看做是自己,同情内群体成员的失败,对他们的成功感到骄傲,与他们共享资源等,而外群体成员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可是,当他与一个外群体成员有了友谊之后,这个外群体成员(包括其群体认同感)就会被纳入到他的自我中,那么这个外群体的表征与自我的表征就有了共同之处,这种效应就会削弱对外群体的消极态度(McLaughlin,Volpe,)。然而,这种跨群体友谊只在有机会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果这种机会很少,就很难建立友谊并减少偏见。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群际接触。   Wright等人(1997)的研究发现,仅仅只是知道一个内群体成员与一个外群体成员有亲密关系,就可能降低个体对外群体的偏见,即所谓扩展的
或替代的接触效应(Extended or Vicarious Contact Effect)。Cameron,Rutland,Brown和Douch f2006)的研究发现,相对于控制组的儿童,阅读了一段有关一个内群体成员和一个难民之间的友谊故事的儿童对难民有更积极的态度。但是扩展的接触效应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呢?Wright等人(1997)提出了四种可能的机制:群际焦虑的降低,对关于外群体的内群体准则的认识,对关于内群体的外群体准则的认识,以及将外群体纳入自我中。Tamer,Hewstone,Voci和~onofakou(2008)的研究发现,这四种机制确实能够调节扩展的接触和对外群体的态度之间的关系,而且彼此之间不受影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   在扩展的接触效应中将他人纳入自我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是因为当某个人知道他的一个已被纳入自我中的内群体成员已经将一个外群体成员纳入自我中之后,这个人就会开始将这个外群体的成员看做是自我的一部分,进而将外群体也纳入自我中。这样,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差异就会被外群体和自我之间的联系削弱。相应地对这个外群体的消极态度也因此被削弱。   当直接接触的机会确实存在时,跨群体友谊更能减少偏见(Vonofakou,Hewstone,&Voei,2007),但是当不太可能发展跨群体友谊时,扩展的接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优势除了不受直接接触机会的限制之外,还在于不仅能影响发展关系的两个人还能影响更多的人,而且能让人们保持在安全距离范围内,减少对与外群体接触的焦虑和恐惧,为直接接触做好准备。然而,这种间接的群际接触带来的态度改变并不像直接群际接触那样稳定,很容易被改变(李森森,龙长权,陈庆飞,李红,2010)。但无?如何它为人们改变对外群体的偏见,改善群际关系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途径。   4、自我扩张模型的拓展研究   虽然自我扩张模型产生于对爱情和自我的研究,发展于关系领域,但它绝不仅限于此。它可以用于指导实际行为,如戒除烟瘾;还能够为其他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平台,如“个人扩张”。   4.1 戒除烟瘾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30年,世界上将有175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WHO,2008)。其实很多烟民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也愿意戒烟,但真正能够戒掉烟瘾的人却少之又少。虽然目前也有不少关于戒烟的方法,但是没有任何一种能证明是完全有效的,而且有些方法非常耗费时间和金钱,甚至使人感到十分痛苦,所以就需要探索一种容易进行、利于坚持、花费较少的有效方法。   Aron等人(2005)发现在一段新关系中,恋爱的感觉会刺激中脑边缘的多巴胺系统,而烟瘾也涉及到相同的脑区(Ikemoto,Qin,&Liu,2006;Laviolette,Lauzon,Bishop,Sun,&Tan,2008)。因为自我扩张体验和烟瘾在神经系统上的这一共同之处,所以自我扩张体验带来的回报就能够代替(至少是一部分)尼古丁或其他烟草带来的回报,这就会使戒烟更能够让人承受,也就增加了自我扩张活动帮助戒烟的可能性。   Xu等人(2010)进行了一项研究,参与者是74个仍在吸烟的烟民,和66个已经戒烟的前烟民。仍在吸烟的烟民必须是每天至少抽10支烟,而且在过去至少有一次戒烟尝试。已经戒烟的前烟民则必须是在他们未戒烟之前每天至少抽10支烟,并且现在已经有至少3个月不再吸烟了。实验要求仍在吸烟的烟民回想他们最成功的一次戒烟尝试(即在过去的岁月中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戒烟尝试,在这一时期中完全不吸烟)之前的两个月。而已经戒烟的前烟民则被要求回想他们最后的、成功的戒烟尝试(即从那时开始就没有再吸过烟了,已经完全戒掉了烟瘾――至少有3个月未吸烟)之前的两个月。然后向他们提供一个包含49项自我扩张事件的清单,要求他们报告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哪些自我扩张事件。除此之外,还要求参与者评价这些事件对于他们的戒烟尝试有多大用处。结果表明,在戒烟尝试之前经历了越多自我扩张事件,仍在吸烟的烟民能够戒掉烟瘾的时间就越长;已经戒烟的前烟民比仍在吸烟的烟民在戒烟尝试之前经历了更多的自我扩张事件;已经戒烟的前烟民比仍在吸烟的烟民更可能认为自我扩张事件对他们很有用。并且这些结果不受年龄、个性、尼古丁依赖程度和抑郁症状等变量的影响。   对这些结果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从自我扩张活动体验到的回报减少了烟民对从尼古丁那里获得回报的愿望和需求,换句话说,自我扩张活动刺激了大脑的相关区域,使得戒烟更容易。然而这项研究仍有一些局限。例如,自我扩张事件和戒烟尝试都是参与者对以往经历的“回忆”,而由于时间和遗忘的因素可能造成数据的不准确。另外,成功戒烟也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自我扩张事件,可能对回忆产生积极作用,增加回想起其他自我扩张事件的可能性,使已经戒烟的烟民比仍在吸烟的烟民能够回想起更多自我扩张事件。但无?如何,自我扩张可能成为戒烟的一个新策略,提高戒烟的成功率(xu,Floyd,Westmaas,&Aron,2011)。   4.2 个人扩张   以往对于自我扩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系层面上,认为它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是个人通过关系而从同伴那里得到的扩张。最近有学者提出扩张的概念应该拓展到个体特征上,因为将扩张看做是一种个体特征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观察它给个人和关系带来的好处(Gordon&Luo,2011)。   在自我扩张模型中,自我扩张可以通过新奇性和唤起性的活动获得,而且强调的是通过关系中的另一半来进行扩张。Gordon和Baucom(2009)利用社会渗透理?对自我扩张进行了修改――用增进性(augmentation)来取代唤起性,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概念,即“个人扩张(PersonalExpansion)”,它包括新奇性和增进性两个维度。他们认为个人扩张和自我扩张的区别就在于,扩张可以通过关系获得,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可以通过新的活动获得(即新奇性),也可以从熟悉的事物里获得(即增进性)。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个体层次上的扩张与积极情感有关,并导致高关系满意度。这可能是因为扩张的个体会提供新的资源,这种刺激会使双方在关系中体验到成长的感觉,从而产生高关系满意度。那么,持续进行扩张的个体就会一直提供新的刺激,就能够帮助避免关系满意度的下降。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人扩张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关系层次和个体层次上的扩张,还能够帮助我们研究长期的关系满意度的问题。   Gordon和Luo(2011)认为个人扩张是一种个体特征,能够在亲密关系中进行测量,也可以在亲密关系外进行测量。为了促进对它的研究和应用,他们在Gordon和Baucom(2009)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个人扩张问卷(Personal Expansion
Questionnaire,PEQ)的制定。该问卷一共包含10个条目,5题用来测量新奇性(如。“我认为体验新的事物很重要”),另外5题用来测量增进性(如,“我喜欢温故而知新”),并采用5点量表进行测量。他们进行的测试证明了PEQ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   个人扩张是在自我扩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能够为自我扩张模型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明确界定个人扩张的定义,进一步讨?个人扩张与自我扩张的关系,如个人扩张是否能够预测自我扩张动机水平的高低和将他人纳入自我程度的大小,个人扩张和自我扩张对关系满意度是独立产生作用还是具有交互作用等等。   5、研究展望   Aron等人(2003)认为自我扩张模型是一个概念框架,使大家注意到了以前被忽略的因素,也为解释心理学现象提供了一个理?平台。它除了更新了对“相似一吸引效应”、“接触假说”、夫妻关系、群际关系的解释,还能用于理解人们与社会群体、社区、环境、上帝、甚至是商业产品之间的关系(Aron,A.&Aron,E.N.,2009),用于解释共情、同情、利他行为和帮助行为等现象(Aron,A.et al.,2003)。可见自我扩张模型具有广泛的解释力,也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然而自我扩张模型本身还处于发展的过程当中,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不断完善其理?体系。   自我扩张看起来像是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以便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似乎是非常自私的,但事实并非如此(Aron,A.&Aron,E.N.,2009)。首先,自我扩张多数时候都是无意识的;其次,人们不是仅仅将他人好的方面纳入自我,他人不好的方面也会被纳入自我;再次,一个人在自我扩张的同时,与其有关系的他人也在自我扩张,他们的认同会产生部分重叠;最后,因为认同的重叠,“他的”资源就变成了“我的”资源,“他人”似乎已不存在,所以就不存在资源的夺取,甚至也不算共享。然而,虽说自我扩张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但双方在拥有的资源、扩张的速度和能力等方面肯定存在着差异,这种不对称性会不会产生消极作用呢?除了可能产生不忠意图或行为和分手后适应困难之外,是否存在着其他消极作用(如不公平感)?同时,人际关系中总是会涉及道德评价,个人的道德机制与自我扩张动机会不会产生冲突?这是该模型需要完善的一个方面。   其次,自我扩张模型提出自我扩张是人类的基本动机,是无时不在的。A.Aron等(1998)认为跟其他与自我相关的动机相比,当存在自我扩张机会时,自我验证(self-verification)、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和自我评价(sel~assessment)动机都显得逊色。例如,他们认为当人们想要让自己变得“值得”自我感觉良好时,想要感觉良好的动机就不那么重要了,换句话说自我扩张动机能驱使人们获得资源提高效能,自然而然就能对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此时自我提升动机就相形见绌了。此外,他们还认为有时人们甚至会放弃生存的动机以达到扩张目的。然而这些都只是逻辑演绎所得出的假设,目前尚没有支持性的实验数据。Baumeister和Leary(1995)曾在文章中提到基本动机必须符合以下原则:(a)在所有情况下(除了相反的情况)都会产生作用;(b)会导致情感上的结果;(c)直接的认知过程;(d)当受到阻碍时会导致不良影响;(e)能够引出目标导向的行为以满足它;(f)是全人类共有的;(g)不是其他动机的衍生物;(h)影响多种行为;(i)除了心理上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其他意义。根据前文的叙述,我们不难发现自我扩张动机符合b(快速的自我扩张产生愉悦感)、c(与他人在自我概念上的重叠)、d(如亲密关系中的不忠行为)、e(如发展关系,并将关系中的他人纳入自我)这四条标准,而对于其他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自我扩张模型还提到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会选择不同的渠道来进行自我扩张,自我扩张动机的总体水平也具有个体差异,而且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其自我扩张动机也会发生变化(Aton,A.etal.,1998),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证研究证明这种差异的具体表现。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或修正。同时我们也需要发展出一套简单有效的测量自我扩张动机水平的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自我扩张动机的水平、将他人纳入自我的程度和范围的性别差异和影响因素(如个体人格特征,关系的持续时间,情境因素)等等。   自我扩张模型是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是否具有文化差异,或者是否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呢?典型的西方文化是一种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人的品质与成功,在这种文化下个体通过发现和表现其独特的内在品质、关注自我来维持其独立性,个体形成的是一种独立型的自我结构,这种自我是与他人相分离的,不与他人相联系的,那为什么西方人会有自我扩张动机、会去寻求将他人纳入自我呢?如果说不管文化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每个人都同时存在独立型自我结构和互依型自我结构,那么是否无?自我结构是独立型的或互依型的都会产生自我扩张动机,只是在动机水平上存在大小的差异?是否可以假设东方人的自我扩张动机高于西方人呢?   在谈到自我评价时,除了前面提及的社会比较之外必然要考虑的就是时间比较。关于时间自我评价的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贬低过去自我,使现在自我优于过去自我,以维护和提升现在的自尊,而且在许多特征上,人们对自己将来的评价优于现在,表现出一种越来越好的知觉模式。时间自我评价理?认为,评价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关系、甚至物体,那么亲密关系中的时间自我评价也应该与个体的时间自我评价的研究结果一致(石伟,黄岗,2010)。自我扩张在时间比较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此外,Reimann和Aron(2009)根据自我扩张模型,就个人与品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十个假设,如与品牌之间的关系持续时间越长,品牌所带来的自我扩张就越少,这种时间上的作用对于低涉入产品的品牌比高涉入产品的品牌更强烈;在一个品牌上体验到越多的自我扩张,就会对这个品牌有越多的品牌忠诚等等。虽然目前这还只是假设,但它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自我扩张模型可以在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之外的人一物关系领域进行研究。而且这些假设一旦经过实证证明,就能够为品牌管理提供重要线索,能让公司知道如何搞好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最后,A.Aron和E.N.Aron(2010)还提到随着Rusbult的投资模型(Investment Model)的发展,相互依赖的观点对促进自我扩张模型的理?和实证研究的发展越来越有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结合两个模型的观点进行一些探索。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存货名称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