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独立之人格的人格和有趣的灵魂稀缺至极的女生感意为何?

在奈良的最后一天,早上7、8点出门的。起了个小早,因为旅馆的遮光有限,和式房间的小窗户一扫阴沉,也带来了清晨的阳光,让人想睡个懒觉也没办法。加上一早就有人离店,6点多就听到外边细碎的各种声响。
帅老板看到我们出门,跟我们打了声招呼“have a nice day~”可惜最后一天,阴天有小雨,顺口回了thank u,但心里很想跟他说估计nice不到哪里去。一下雨气温就低了许多,穿上长袖外套都有点凉意。好在雨时下时停,比起大太阳暴晒,倒也宁愿是小雨的好。
本来想在店里租个自行车,但考虑到下雨,而且上下坡挺多,还有楼梯什么的,自行车停放不方便,又不想走回头路,还是决定步行。慢慢的顺着奈良公园一路走上去,很快就到了南大门。
东大寺门口的小鹿就像传说中那么好吃。谁要是靠近了卖鹿仙贝的小摊,就会被大群鹿围上,个个伸着脑袋跟你要吃的。不过可能是下雨天的关系,觉得小鹿们的攻击性并没有想象中厉害。喂鹿饼的小学生,鹿还没走过来呢,自己就在那里kya~ kya~叫个不停,满街乱跑,鹿们都不知所措了。能够如此自high的,果然非小孩莫属。
您莫非是鹿王?
那天刚好遇上了当地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太鼓表演。小朋友们能练习得如此像模像样确实不容易,整齐划一,非常可爱。
死死咬住蓝背心老爷爷的衣角。
黄雨衣的小盆友,和小鹿说什么悄悄话呢?
蹭蹭下楼梯的小鹿。
摸角角的不让。
东大寺的大佛果然很大,据说柱子上留的洞是佛祖鼻孔的大小,穿过去就能保佑平安、身体健康之类。孩子们排着队伍去钻洞,大人在旁边一个劲的喊加油。对于幽闭恐惧恐惧症的成人来说,钻这么个小洞可太需要勇气了。当然,更需要不顾形象被众人围观的厚脸皮。所以去钻洞的多数是小朋友。
威武宏大,是东大寺给我的印象,不愧其名字中有个“大”字。但最吸引的,还是那些山间的小鹿。漫步走向春日大社的途中,竟然被几个修学旅行的小朋友围住,可能是听到我们说的是外国话吧。小学生们用发音很可爱的英语问我们从哪里来,最喜欢日本什么地方这么些简单的问题。期间还因为发音,导致我们实在搞不清楚他们在问什么。同伴想看他们的笔记本上的问题,但他们也听不懂,又不好强抢过来看。最后还是用日语交流完事。
说到日本人的英语发音,从这几个小学生身上看来,令人堪忧。不过在这几天的旅行中,可以发现日本人的英语没有传说中那么差。只是没有中间层。要不干脆不会,发音糟糕透顶,要不就很好,流利得跟欧美人没有差别。总体来说,青年旅馆的老板们多数没有问题。旅游景点的话,用英语也勉强能沟通。想想也可以理解,比方在中国,一个英语非常流利的人,也不会跑去干卖票吧。
几个简单的问题答完了,其中一个小男孩送了一个折纸和一个自己画的小明信片给我,后面还有他们学校的英文地址。摸出随身带的2个中国结回赠给他们,可惜只带了2个,他们有5个人,没有办法。下次旅行就知道了,随时多带几个小东西还是有点用处的,送小孩特别适合。回头请旅店的老板帮忙把他们留的地址翻译成了汉字,回国还买了几张明信片按照他们留的地址寄过去,只是能否收到就未知了。小学生真是特别天真,算是对这份我早已泯灭的童心做个怀念式回应吧。
午餐坐在草坪前,静静的看着熙熙攘攘的小鹿和小孩玩得不亦乐乎。在把手边的提子饼干喂给了几只小鹿后,偷偷摸摸的坐在长凳上吃起了奈良车站前买的笠烧。很怕小鹿会再跑过来用湿漉漉的大眼睛,配合无辜恳求的眼神,看着你手中的食物,所以飞快的吃完了。味道还不错。
后面的一大片山坡满是绿草,被铁栏圈起来了,禁止小鹿们进入。给游人们留下了一片没有鹿粪,不被打扰的草坪。三三倆倆的人们就聚在山坡上野餐起来了。本应也漫步到上坡一览山下的,但是天气并不风和日丽,草坪也湿漉漉的懒得上去了,留待下次吧。
往春日大社的宁静山间,人迹稀少,我掏出了之前买了2包鹿仙贝。才开始拆包装纸,小鹿们用他们的灵敏的耳朵已经探测到食物的动向。纷纷从远处奔驰而来,瞬间就被包围。可爱的孩子们,或用脑袋蹭我,或用角顶我,或咬着我的衣角不停拉扯,不可不谓之凶猛。但被群鹿包围的感觉很开心,完全没有害怕,脑海里只有不停的浮现“卡哇伊,卡哇伊”。转眼一包鹿仙贝就被分食完毕。小鹿虽然恋恋不舍,但是发现你手里再也没有东西给他们,就会很现实的转身散去,留下一个干净利落的大屁股背影给你。
春日大社安静祥和,印象最深的是山路两边的石灯笼。不知道会不会有点亮的时候。这估计也是需要捐钱才能供奉的吧。
著名的心形绘马。
头顶奇怪装饰的巫女。
很容易误会为“牛的"神鹿”。
转了一个大圈回到近铁奈良,在车站后面的商店街吃了乌冬面。真是很好吃的咖喱乌冬,店里满墙的照片,看似各路明星名人来店里吃饭留下的痕迹。可惜我一个也不认识。不过无所谓,好吃才是最重要。因为我们吃饭的时间是下午3点多,所以店里只有几个食客,据说平时饭点还得排长队呢。
奈良的商店街很实在,手信价格公道。特别中意的是那个百元店,买了好多日本制造的水果刨、剃刀、挠耳朵勺之类的小东西回来送人。货架上的水果刨几乎都被我们清空了。百元店里因为廉价,有很多中国制造、韩国制造、甚至尼日利亚之类的第三世界国家制造的东西。买的时候可要看清楚了。
下午4点多,同伴还要继续逛商店街,我对购物毫无兴趣,决定分开行动。自己一个人去了奈良公园,在长凳上听着MP3,看着来往的行人和周围安详吃草的小鹿,内心也觉得非常的宁静。这是我很渴求的旅行中一人独处的时间。不用想着踩景点,不用赶时间,就静静的坐着发呆都觉得很舒服。
很想融入这片美丽和平的环境,但心里却清楚明白这里并不是我的归宿,我只不过是一个路过的旅人,不知道何日才能重回这张长凳休憩,也许这次就是日语中常说的“一期一会”也不一定。看着背着书包放学路过公园逗小鹿的学生,看着在公园玩模型飞机的男孩子,想起了我游戏的童年,远在千里之外,只在记忆之中,再也无法碰触。想着未来不知还会有机会来此重游,不知是与何人何种心境,不可预知而无法期待。带着明天就要离开的微微感伤,在昏暗下来的天色里,默默的在心里告别这个特别的小城。
回到旅馆,说好了6点回来的同伴竟然不在。问了老板,说是回来了,又出去了,没有留下钥匙。无奈发短信,说是去了博物馆,要我先等等。老板找了备用钥匙想帮我开门,可惜没找到,他又问我有没关窗户,还跑出去看了,不然他是想爬窗给我开门么?忙乎半天还是不得法,我只能在客厅干等,虽说有电视,但是都是日语也提不起看的兴趣。
宅男老板很好心的暂时离开他的宝贝电脑,陪我在客厅闲聊。虽然在日本,但是旅行中用到日语来聊天的情形并不多,只是之前问路的时候跟小姑娘和小哥说过几句话。现在想来,也要感谢同伴的不靠谱,让我能有机会跟日本人好好聊一下天,稍微的交流一下。整个过程伴随着日语、英语跟各种手势。发现真正交流起来,还是怎么方便就用什么语言,其实也是日语不够好的缘故吧。
只说了几句闲话,老板就开始问我几岁,结婚了没。让我有点惊讶。书本上不是说跟日本人聊天不要问隐私之类么?我估计一般日本人之间不会这么说话,可能是老板英语流利,加上开青旅,思想比较欧化,而且是跟我这个“外国人”聊天,所以才没有那么多拘束吧。他见我不说话只是看着他笑,有点不好意思 “不能说吗?”
当他得知我29岁还没结婚,又很八卦的问起原因。原因其实很复杂,但是解释起来很困难,特别在语言没有很流利的状况下。总的来说现在不着急是因为身边还有一起玩乐的朋友,如果朋友都结婚了,估计我也没办法只能结吧。老板又很忧心的说,可如果现在没有男朋友,想结婚的时候也没办法呀。我正在想怎么回答他。他又自言自语的在一边望天感叹:嘛~这也没有办法,是命运决定的事情啊。听到这样熟悉台词般的日语对白,忽然让我有一种在演日剧的错觉。于是很配合的点点头叹息一声:そうですね~
老板据说年纪跟我差不多,当然我是觉得他在宽慰我啦。他说他来过中国好多次了,去过上海苏州杭州桂林香港,10几年前还来过深圳。这让我很吃惊,感觉他去过的中国城市,比我还多。更不可理解的是,在我看来,来中国旅游应该去北京西安这些有着深沉文化积淀的城市才对啊。而他也对我会去京都奈良表示好奇。这不是很好理解吗?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比起来深圳真的很无聊。他2次问起我的家乡,但是靠有限的日语,很难跟他仔细介绍潮州的各种古迹。只能说是个如奈良般平和的历史小古城,当然没有人家奈良那么干净整洁。他说杭州的物价很贵,有钱人很多。确实如此,但是在我看来深港更加物质化。而我留在深圳,并非喜欢我的工作,也只不是是为了钱而已。老板对深圳的印象停留在不夜城与遍地酒吧,问我是不是经常泡吧,而听说我们的消遣更多是宅在家里看电视打麻将,又很日剧化的拖长音“え~~”了一声。
后来又说到了中日的经济,他说日本近年经济不好,很多主妇都要出去工作,很多女人也不结婚,比例五五分的样子吧。但是日本的爷爷奶奶辈不怎么带孙子,小孩多数托付在幼稚园。唉,比起来,也许中国的年青父母更省心,家里独生一个,又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抢着照顾。他又问我的职业,试探的问说收入还可以吧,年假多少天之类的。要是在国内有旅店老板这么问我,我肯定烦死了,但是老板一脸正直诚恳,关键又很帅,就当做“国际交流”,跟他稍微聊一下。
我说老板你自己开一个店,打扫卫生换洗被单什么都要自己干,又没有休息日,很辛苦吧。老板重重的点头:很辛苦。但是我觉得吧。当客栈老板的辛苦,比起白领上班的辛苦,不是一个档次啊。不过说起来,也许在国内丽江香格里拉之类的地方开客栈,会更舒服一些。坐在门口院子里晒晒太阳还可以看风景,日本的青旅老板们,只有面对狭小的空间和电脑了。
天南地北的扯,不知怎么又说道了吃上面去。不出国门不知道,原来我有这么爱中国菜。想起出发前最后一晚,和几个朋友在“小贝壳”吃的热干面、酸汤鱼,真是馋得不行。我不明白日本料理感觉青菜都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老板跟我说想吃青菜可以吃“锅”(なべ),有全是菜的,但是我看那个白汤煮菜,也太清淡了吧,如果说到火锅,果然还是得麻辣,至少也得是海底捞的番茄锅才够味吧。意外的是老板也说自己爱吃辣。当然我觉得日本辣跟中国辣的差别还是很大的。看日本麻婆豆腐那个甜味就知道了。
虽说我很爱日本的大米,但是寿司其实我并不喜欢,老板问我喜欢吃寿司什么馅,我只能老实的说其实什么馅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改变不了冰凉的感觉。我想老板一定在心里鄙视我不懂得欣赏寿司吧。没办法。就像我无法理解他一年四季喝冰水一样,他也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煮热水喝,而且水里什么也不加,连茶都没有,整天拿个瓶子喝温白开水。我说不觉得冰水对胃不好吗。他说习惯了,水龙头拧开就喝方便。看来中国人在养生方面,真是非常的讲究,可惜国内各种化学添加剂各种食品危机肆虐,任是再养生,也抵不过吃几顿地沟油。连砂锅粥都是靠香料调出来的。有时看电视上各种养生节目,真是觉得好笑,连婴儿的食品安全都保证不了的国家,还全民在那里讲怎样延年益寿。
&&&&&& 与老板的闲聊在同伴归来后结束,内容省略500字。作在日本的最后一个娱乐项目,就以这样轻松有趣的方式结束了。早早的在稍显嘈杂的榻榻米房睡下,没有遗憾的等待明天回国的归程。
&&&&&&& 第六天,该离开京都了。没有觉得伤感,因为流连的天数够多了。每晚几乎都在四条通市中心度过,坐着同样的公车,经过同样的线路,看着同样的景色。原本陌生的城市,因为有了几天的融合,而显得亲切起来。&
&&&&&&& 说到四条通,想到了有一个晚上我们在等公车时,在站台旁边看漫画的小哥。赞美一下同伴的偷拍技术,贴图一个。其实小哥本人比照片帅多了。而觉得特别好玩的是他这造型凹得实在太酷了,任我们偷拍议论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提起“小哥”这个词,学日语的人很爱用。发音是“尼酱”,写法是“兄ちゃん”,比较亲切的哥哥叫法。在店里吃饭,白发苍苍的老人家称呼服务生,都是用的“兄ちゃん”,或者更尊敬的“お兄さん”。用中文的思维习惯会有点不习惯,因为我们对服务生喊的多是“小弟、小妹”而不是“哥哥,姐姐” 。也许这也算一个文化差异,日本人对陌生人,即便对方年纪比自己小,也会把自己放在比对方谦卑的位置,而中国人的习惯则是长幼尊卑有序。
&&&&&&&& 告别我们住了4天的公寓,倒是有些不舍。因为设施太好,价格太宜人,服务太周到了。早上9点多走的,老板娘还没上班,接待窗口是关着的。简单收拾了一下房间,留下了从国内带的淘宝的中国结,留下了便签纸:感谢老板娘的照顾,对无从分类积累了几天的几大包垃圾表示歉意。我承认我有点作,在国内住酒店,离开的时候从不叠被子。但是在日本,可能住的都是家庭旅馆,一切又都那么干净整洁,离开的时候,也不想留下乱糟糟的房间。
再见,岛原青旅。Guest House In Kyoto Highland Shimabara&,下次来京都的不二选择。
&&&&&&&&往公车站等206公车时,一起还有一个拎着旅行箱的半老妇人,妆很浓,她向我搭话微笑时,脸上的粉好像随时都会掉下一层。虽然看着略显惊恐,但我倒是很欣赏日本老太太这种重注仪容的一面。街上很多老太太或套装或和服,帽子是必备单品。我只希望自己老去的时候,也能如此优雅。
&&&&&& 从京都车站出发,前往奈良。选择的是近铁,而不是JR。因为我们要住宿的旅馆就在近铁奈良附近。不过其实奈良并不大,近铁奈良车站和JR奈良车站相隔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步行距离。买票用的是自动售票机,在地图上看好目的地,投入相应的金额就行,检票也是自动的,跟地铁差不多。往奈良的电车并没有固定的月台,最方便就是在检票处问一下工作人员,温和的小姑娘拿出了时刻表,告诉我在几号站台几点,会有车到达。
&&&&&& 原本以为非旅游季节的工作日前往奈良的乘客应该不多,其实还是不少的。还有没有座位而只能站着的。因为会路过好几个站,上班族、学生就靠电车通行。人上人下的,渐渐车厢就空了,接近一个小时后到达底站,确实没剩几个人了。这样不快不慢的电车,摇摇晃晃的旅程,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千与千寻》里面的场景。一趟车程从一开始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都是过客而已,陪你到达终点的,没有几个人。而那几个人,也未必是从始发站上车的。下了电车,各自的生命轨迹又在短暂的交叉后而南辕北撤的分离。
&&&&&& 一下车就能感受到奈良的小镇feel,跟奈良比起来,京都车站顿时确实繁华现代很多。去往观光案内所拿地图顺便问旅馆的位置,里面工作的是几个欧巴桑,像是退休没事干又来社区帮忙的那种感觉。非常的亲切,还有1位略能说上几句英语,她们帮忙在地图上用铅笔画好路线图,很仔细的告诉了旅馆的地址,多亏了她们,旅馆很容易就找到了。步行15分钟以内到达。
车站左侧商店街入口,小喷泉跟化缘的和尚。
近铁奈良两侧的2条步行商店街。
前往旅馆的街景。
&&&&&& 12点多到的,而旅馆的check in时间是下午3点,没关系,把行李寄存在门口就行了。奈良的景点主要集中在车站附近,步行可到,我们打算第二天再去。第一天先去远一点的地方。2012年新开业的一个旅馆“粋”,干净整洁便宜,带有独立卫生间的榻榻米房间,一晚人均才240人民币不到。一进门看到一个小哥在里面的房间奋力的翻被子,更换被单。老板一个人打理旅馆,英语很好,重点是很帅!
&&&&&&&&先回近铁奈良,到车站对面的“巴士案内所”,问问看买一日券之类旅游券的划算与否,顺便把回程往关西机场的机场大巴票给买好先。因为我们只需坐来回2趟公车,就没有买一日券之类的套票,上车要在后门处先抽一张整理券,到站同样提前按钮,司机头顶会显示分段收费的金额,下车把整理券和车资一起投进司机旁边的机器就行。
&&&&&&& 目的地是药师寺和唐招提寺,相隔1站公车距离。到站下车,仿佛来到乡下。不,不是彷佛。确实就是人迹罕见的乡下。空荡荡的,狭小的街道,但是很古朴,很干净。
公车下来就是这么一副收割过后未耕种的荒地。但只有牌子的公车站,不远处还是有贴心的长凳可以休息。
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往哪走。但是不用担心,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指示牌还是很方便的,特别是对看的懂汉字的中国人。顺着路牌慢慢走吧。
虽是乡下,庭院还是整理得很美。
&&&&&&& 在药师寺不用门票的玄奘三藏院逛了一圈,据说是藏有唐朝玄奘法师的遗骨。遗骨、经文都没见到,只见空旷的庭院和稀少的人丁,就在里面上了个洗手间就出来了。
&&&&&& 洗手间见到了传说中的“把便纸扔进便器用水冲掉”的中文告示。其实也怪不得国人爱把纸巾扔垃圾桶的习惯,估计是国内的下水道很容易堵塞吧。
&&&&&&&& 对奈良的药师寺可谓久闻大名,因为我的偶像堂本刚先生在药师寺开过solo演唱会。奈良是他的故乡,而他也是奈良的观光大使。来到奈良很感慨,如此平静舒适的地方,怪不得能养育出他那样干净温和的灵魂。在千佛之国长大的孩子,在寺庙里,用音乐分享爱给他的信徒。
就拍了拍大门,跟那块“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碑就走人了。
&&&&&&& 药师寺正殿需要门票,鉴于京都寺庙的审美疲劳,我们没有买票进去。千里迢迢到达著名的药师寺,却过门前而不入?遗憾吗?没有。旅行就是看心情的,景点看与不看就随缘吧。从药师寺步行前往唐招提寺,在这2寺之间的乡间流连,度过了2个多小时的轻松散步的下午,心情非常的愉快。这路边随和的景色,比景点更加的吸引我。《夏目友人帐》、《龙猫》,各种经典动漫的乡间景色,从平面的二维空间里跳脱出来,幻想与现实的重叠,让我感动不已。
年久失修的土墙。但是瓦顶的雕塑很美。瓦片很精致。
安静得连呼吸都轻盈的小巷。
看到了菜地,毫不怀疑,这里真的是乡下。
用我的不文艺的傻瓜数码卡片机,从一个文艺的角度拍了一下三三倆倆的学生。
寻常人家门口的盆栽,真的很美貌。
像是被废弃的空地,长出的花花草草都这么美。
远方,坐在一个石墩子上面休息的老年夫妇。真的感觉很温暖。靠太近的时候,不好意思拍。只有远远的记录一下他们的幸福。
路边谁人栽种的小花?
悠闲垂钓的大叔。真心羡慕他。
河边铃铃的闪过几辆自行车,妈妈奶奶们去接小朋友放学了。
有爱的樱花幼稚园。
河边的自行车道。
&&&&& 坐公车回近铁奈良,时候还早,决定步行前往奈良公园走走。当我们走在大马路上看到第一头小鹿在栅栏后面吃草的时候,2个人很兴奋的跑过去趴着栏杆拍照。发现路人淡定无比,游人或者修业旅行的小学生都毫无反应。当我们继续往前走,才发现1,2头根本不算什么。走在大路上跟你撒娇的,要鹿饼干吃的,多不胜数,不足为奇。当场就有一头没有割角毛色发亮的雄鹿,把我当树干使劲蹭我,随意抚摸,毫不惧人。
往奈良公园的路上顺路会经过兴福寺,没有买门票进去。
奈良公园的长椅上悠然看书的大叔。我觉得他一定觉得游人很烦。但偶还是忍不住拍他。
小鹿跟鸽子,毫无违和感。小鹿吃鹿仙贝会掉下碎屑,鸽子们就啄碎屑吃。
在公园长椅坐了许久,旁边的大叔买了鹿仙贝喂小鹿。大叔很爱现,知道我们在看他,把鹿仙贝叼在嘴巴上,引让小鹿来吃,好像在跟他接吻似的。可惜小鹿吃得太迅速,都没来得及抓拍到他们的KISS镜头。大叔离开的时候,把剩下了几块鹿仙贝递给了我们。真的很有爱。全程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除了接过鹿仙贝又惊又喜,慌忙的几句thank you。但是这么素未平生的,却通过小鹿感受对方的微笑,对方的用心,一起度过愉快的片刻。奈良,果然是个很有爱的地方啊。
&&&&&&& 回到旅馆才晚上7点左右,行李已经被老板拎进房间了。房间在一楼,正对接待处。帅老板一整晚都在那里玩电脑。搞得我们想出去泡个面吃都不好意思。
&&&&&&& 房间虽然小,但是很舒服。没有第一天在京都住的“京花”那种阴暗潮湿的感觉。我特别喜欢那个圆形的小矮桌。而且在榻榻米房,还有独立卫生间多么感人!虽然小巧,但是五脏俱全,非常干净。
我们的房门一拉开看到的就是这样画面。老板整天猫在里边角落玩电脑,真是个很爱上网的宅男。这里的wifi速度很快,没有密码。旁边是对于我们来说利用率极高的厨房。其实就是用来煮热水而已啦。
只利用了1小时不到的客厅。第二天跟老板在这里小聊了一下。
Posted in ,
&学日语的时候,课文里一提到京都,就说到了清水寺和金阁寺。所以第五天,第一个前往的景点是有名的金阁寺。
金阁寺前面的步道,绿荫满目。
&&&&&&& 金阁寺,正式名称其实是鹿苑寺。因为建筑物外面包有金箔而得名,是一座紧邻镜湖池畔的三层楼阁状建筑。一楼是延续了当初藤原时代样貌的“法水院”(属寝殿造风格,也就是平安时代的贵族建筑风),二楼是镰仓时期的“潮音洞”(一种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筑风格),三楼则为中国(唐朝)风格的“究竟顶”(属禅宗佛殿建筑)。寺顶有宝塔状的结构,顶端有只象征吉祥的金凤凰装饰。可怜我一开始看到以为顶端站立的是金鸡。真是失敬了,凤凰大人。
&&&&&&& 金阁寺的门票,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游客拿到的不是参观入场门票而是写有祝福话的平安符。到现在我还收着这张纸符,把他当成我日语练习本的书签。希望他能保佑我学业精进。
&&&&&&&&初见金阁寺,确实让我不由得赞叹其美貌。但他的美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周边的庭院,特别是称为镜湖池的池塘融为一体,相映得彰。就算是湖边满布着熙熙攘攘的学生游客们,也不能掩盖初见他给我心里留下的震撼。那一幕平静祥和的美景,让人即便身处躁动之中,也能感受得到心中拂过的悠悠清风。
&&&&&&& 据说以金阁为中心的庭园表示极乐净土。在晴好天气,可欣赏到倒映在镜湖池中金碧辉煌的金阁和蔚蓝色的天空,如同美术明信片。确实我走了京都这么多景点,最打动我心让我怀着美丽心情买下的明信片,就是金阁寺的。那天的天气非常晴朗,空中的云似飞机扫过,留下两条喷雾式的白条状,非常美丽。
游客其实真的很多,大家都拿着相机拍个不停。想要以金阁寺为背景拍个单人照的话,估计非常不易。难免会有闲杂人等入镜。好在我们都不是拍照留影控,只拍怕景色,还是能抓到很多空隙的。
修学旅行的孩纸们,一项功课之一就是要向游人做调查问卷。估计是正对外国游客而做的。当时在金阁寺看到这一幕,觉得非常有爱。没有想到,2天后在奈良,我们也会有幸成为调查问卷的主角。
金阁寺并不大,比起清水寺跟二条城来说。但是里面还是有很舒服的休息处。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地方,其实祈愿的殿堂,这里也是我在京都所见为数不多的一处有点烟的庙宇。孩纸们俯身低头把全身笼罩在烟雾里,把烟用手拨弄着往自己身上吹,所谓让佛祖“加持”一下。这也是日本特有的习惯。据说这样能得到神明的庇佑。在这旁白的商店买到了很喜欢的明细片。800日元一张。
京都人民真幸福。春有樱花冬有白雪,秋有枫叶夏有绿荫。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金阁寺不同美丽。而我们这种匆匆游人,就只能从明信片中窥见一二了。
金阁寺花的时间不多,那天上午跟着就杀去了附近的龙安寺,相隔只有几站公车。这个寺庙并不是非常有名,但是我自己非常有兴趣。因为那里有京都最有名气的枯山水庭院,是日本庭园抽象美的代表。
&&&&&& 龙安寺的景点其实不少,但是这几天因为看过了太多的美丽景观,以至于有点审美疲劳,也并没有好好的去走宽阔的庭院,直接奔着矿石寺院里面的枯山水庭院而去了。
门票其实设计得也挺美的。
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
进入内庭照例要先脱鞋。此处室内难得的可以拍照。
石庭的沙盘模型。
&&&&&& 石庭的起源及建成时期尚未判明。石庭呈长方形,白沙的庭园中15个岩石有规律的摆放着。比较有趣的是,从任何角度观看总有一个岩石是隐藏着看不到的。石庭的含义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有人认为是小老虎在池中跑来跑去(「虎の子渡し」),有人则认为这石庭蕴涵着更抽象的喻意。也有人说石群的配置,像在星空中闪耀的仙后座W字型的样子,让人认为与“横钩三点,似如星有如月”等禅语相联结。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 各方游客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龙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义。这里除了学生,欧美系的老外算是相当多的了。可能老外们都非常喜欢思考人生。我也在石庭边上坐了很久。发呆而已。中午有点热,砂石有点烤人。我没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宇宙的真谛。反而觉得还是后面绿荫流水的景色更加可人。
出了龙安寺,本来是可以去银阁寺的,但是真的对寺庙审美疲劳。想必银阁寺的银滩枯山水,也是走个过景而已,不如不要去浪费门票,留待下次再去吧。我们前往了四条南座,这里是歌舞伎的发祥地,也可称作京都的门面。未受战争影响而且存活至今的南座的歌舞伎,被指定为日本国家级文化财产。很多表演会在这里举行,这段期间是坂东玉三郎的公演,我们准备去碰运气看能否买到门票。
外表其貌不扬的南座。
&&&&&&& 以前在深圳看牡丹亭,曾经看到坂东先生的介绍,说他是“日本的梅兰芳”,曾经在中国学昆曲牡丹亭,对中文一窍不通的人,却把杜丽娘演的惟妙惟肖。当时我还不理解,为什么要去看日本人演昆剧。这次亲眼看了他的演出,果然是“国宝级大师”的人物。会场二三楼有他的戏服展出。相当华美,估计一套都得上百万人民币吧。
&&&&&&& 可惜他那天演出的剧目不是我们耳目能详的《牡丹亭》或者《杨贵妃》,而是我没有一点了解的《花护佳人袖不沾雨》。因为事先没有做功课,对这个故事完全陌生,日语没有到达听说无障碍的程度,所以也只能看个一知半解。以前不明白在大剧院看昆曲为什么会有外国观众。我作为中国人都听不懂昆曲唱腔,只能靠看字幕。外国人到底是为了什么来听昆曲。这次我终于能做一回“外国人”,去异国体会他乡民族文化所带来的美与震撼。其实那天看戏的,多半是中老年妇女,因为下午2点的场,正常人都该上班吧。但在这些欧巴桑当中,除了我这难得的年轻人,也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甚至是黑皮肤的黑人朋友。我旁边的位置,坐的是一对韩国母女。母亲不懂日语,女儿时而低声的在做翻译。艺术,也许真的是没有国境的吧。
趁未开场拍一张南座的里面。我们的座位是二层最后一排,不能再高再靠后的楼座了。是最便宜的票价。3800日元。售票的阿姨会说英文,还提醒我们说整场表演都是日语的哦,没有问题吧?非常NICE。
&&&&&& 看完表演,5点多了。中场休息溜出去买了个面包。中午饭为了赶着看演出没有吃。所以演出一结束,迅速的前往鸭川,去吃在京都的最后一顿晚餐——怀石料理。一个人的套餐5200日元。这人均400人民币的一餐,味道嘛~还可以,虽然真是贵,但是以日本的物价,也算值得了。豆腐火锅非常非常好吃,特别是汤底,也许说豆浆更合适,非常原生态,很好喝。一道道很繁琐,一道道很精致,但是别人说吃怀石料理吃不饱。我觉得女孩子没有这种担心,吃到后面真的很撑。我比较不能接受的是凉面。最后的甜品抹茶冰淇淋,也填补了这几天没有吃的遗憾。
&&&&&&& 吃完出了店铺,走出10来步开外,回头想看看身后的景色,发现老板娘还站在原地目送我们,见我们回头,就朝我们微笑挥手。真的感动得不得了。这种日式店铺,就是充满人情味。这么狭窄的小巷,人心却非常的宽广。
&&&&&&&& 再见,美丽的鸭川。还会再来的。这次没有在靠江边一侧的“床”上坐着品尝怀石料理,因为有了景色,怀石料理的价钱比起没有景色的小巷内侧,价钱要高出1,2百人民币。如果不选择怀石料理,也有相对比较便宜的西餐可以选择。但是景色,绝对是加分加价钱的。留待下次吧。这样的美景与美食。
&&&&&&& 前一天用几乎一整天的时候去走了必玩的清水寺,第四天起的比较早,去玩另一个必玩的景点-伏见稻荷大社。这是清水寺外,另一个我下次去京都,还愿意再去的地方。愿意再去还有一个很大原因是,那里不需要门票。
&&&&&& 之所以要起得比较早,是因为伏见稻荷大社在市区外算比较偏僻的地方。可以选择JR或者近铁去的,但是为了最大化的使用巴士一日券,在这种有市巴可坐的地方,绝对的要坐巴士。为什么那么多人去,不选择市巴呢?因为伏见稻荷大社经过的巴士只有1辆,而且几乎是每1小时才有1班。从京都车站过去,其实不远,半小时不到就到达了。一到稻荷大社,下了公车,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对面马路看公车站的时刻表,掐好回程的时间,不然那附近没有其他能逛的地方了。如果做JR奈良线只要2个站,5分钟,140日元。
&&&&&&& 去程使用了,这个网址可以轻松查询京都市巴的线路,包括时刻表和站台等等的各类搜索,收藏在手机里,非常方便。对于不会日语的人来说,唯一的不便就是没有中英文。如果手机没有日语输入法,可以尽量用繁体字,或者用左侧第四个检索“ランドマークから検索”,点进去右侧就会显示京都的各个景点。“出発地”“目的地”都点击景点名称就可以,不必费心思输入。或者用“路線図から検索”,点击地图上的站名就可以。同样不需要手工输入地址。
&&&&&& &由于我的乌龙,本来要选的是京都车站到稻荷大社的时刻表,查反方向了,所以10点钟左右到了京都车站,还有半小多时才能等到“南5”这唯一的一辆去稻荷大社的市巴。就在京都车站的地下街小逛了一会。商铺大多还没开门,又跑去观光案内所晃了一圈,随便拿了几张宣传单。发现有一个坂东玉三郎的演出在这段时间进行,决定明天有空去碰碰运气,看能否买到票。旅行就是如此神奇,尽管你安排得再妥当,也难以避免会有意外的情况发生。如果不是查错时刻表,在京都的最后一天也没有机会看到这位号称“日本梅兰芳”的大师的表演。
&&&&&&& 这天京都车站地下街的洗手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干净整洁无异味不说,每个马桶都是免治马桶,可加热坐垫圈可洗PP,一旁有2个在用的卷纸,不明白为什么有2个啦。就我眼拙,感觉2个是一模一样的。在马桶后方,还放着3个新的没有开封的纸巾备用。也就是说,每个洗手间隔间里面有5个纸巾。我不能想象,如果在国内,这些纸巾应该很快就被拿光光吧。我们单位,就经常有来办事的人,把洗手间里的纸巾拉出来卷走。我觉得这不单是什么个人素质的问题,而是物质条件发达到一定程度了,才能做到的发达国家的做法。不排除日本也会有贪小便宜的人拿走洗手间的纸巾(当然我想应该很少有这样的日本人吧),但是人家国家经济发达,不怕你拿,就是被拿走再多,也有资本源源不断的供应。在一个贫富悬殊,穷人可能连饭都吃不好的发展中国家,拿走公共设施里的东西,也是人之常情吧。所以马克思说的物质决定意识,这个我还是很认可的。只有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谈精神文明。我们国家的现在问题,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吧。
不要取笑我在厕所里自拍。因为……我真的很震惊一个车站的公共厕所的整洁程度。
&&&&&& 前往伏见稻荷大社的南5非常舒服,人很少,看着路边的不同于繁华市中心的郊区景色,别有一番滋味,感觉不到半小时就到了。下了车,正在疑惑往哪儿走的时候,就看到公车站正对的一家小店铺,门口的看板上赫然就贴着前往稻荷大社的简易指示图。估计是被旅人问烦了吧。但我也很愿意理解为这是店家的温柔贴心。
&&&&&&& 拐个弯一直往前走,途径JR的站台出口,大约步行10几分钟就达到。 远远的就看到了守山门的2只狐狸,倍感亲切。很喜欢狐狸,特别是被当做神供奉的狐狸,没有狡黠只有灵动,或叼着刀,或叼着稻穗,更增添的几分威严,让人不敢正视。这里是日本4万多间稻荷神社的大本营,感觉山中一草一木仿佛都有灵气一般,沐浴在狐狸大神的视线里。稻荷是日本神道教中的谷物之神,狐狸是他的使者,可以保佑四季平安及五谷丰收。也有传说,日本过去猫很少,在稻田里捉老鼠的主要靠狐狸,所以农民把狐狸当成了护粮神使,当成了崇拜的对象。
净手处这3个帅哥很神奇,好像是韩国人,没有靠太近听到他们的交谈不好判断。三人行本来就很怪。他们还到处都要合影,到处逮人帮他们拍照,而且要拿3个人的各自3个相机逐个拍。我们给他们起了外号叫“合影三人组”。
&&&&&&& 正殿地方很大,不愧是在郊区的地方,空气清新,让人心情舒展。绕过正殿,走向后山,很快就能看到伏见稻荷大社最著名的“千本鸟居”。日本人相信鸟居是分隔人与神的结界,所以每间寺庙或神社都会以鸟居当"大门"。伏见稻荷大社也以其数不清之多的鸟居而闻名,这些鸟居由朝拜者所捐赠,为感谢稻荷大神保佑他们生意兴隆而还的愿,遍布在稻荷神社的小路以及神社主殿后面的山林中。漫步完整条小路大约需要2个小时。当然出于偷懒,我们没有顺路走完,中间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山间小做休息,就折了回头路。
占据了入口,疯狂拍照的三人组。游人都很有礼貌,看到别人拍照都不好意思入镜,所以大家都在等他们拍照的间隙才赶紧走进去。
鸟居的分叉路口又见合影三人组。好吧,我承认是他们帅我才拍的。
看网上别人拍的没有闲杂人等的鸟居分叉路口。
很多年代久远的基座已经被腐蚀了。
看到了各国文字的绘马,这个……阿拉伯文还是泰文?
伏见稻荷大社的狐狸绘马,很有名。充分展示了日本人民的漫画天分。
此图重点在于乌鸦。在日本可是神鸟。满山满城的丫丫叫。
走到此处就往回走了。很美好的山间。
&&&&&&&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伏见稻荷神社非常美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的休学旅行的学生没有别处那么多。而且因为地方大,人分散了,也不觉得拥挤。见得最多的反而是三三俩俩的外国游人。拖家带口旅行的很叫人佩服。欧美系的小萝莉小正太都可爱得不得了。在这种神圣的地方(当然对于我这个外国人来讲,更多的是清幽)还是适合自己一个人慢慢的在鸟居中穿行,抬头看看岁月在鸟居上留下的痕迹,低头逗逗路边喳喳的乌鸦。就好像走在时光的长廊里一般。山水之美,在于自然。心境之放松,在于这自然里的一呼一吸。
&&&&&&& 从鸟居处下来,在正殿后头的休息室小坐了好长一段时间。大概半小时都有了。习习凉风,看着窗外随风摇晃的白幡,真的很舒服。休息室长凳干净,还有热茶水可以自助加。慵懒而美好的时光。中午在山下吃了个便饭就回程了。传说这里的烧烤很好吃,但是本人不是吃货,怕旅途中上火,没有尝试。
店铺边贴的是某某党的参选人。感叹其年轻。
&&&&&&&&&回去悲催的发现公车还有45分钟才到。这就是我之前说的,要提前掐时间才行。因为没有经验,又不想做JR,只好在附近随便走走。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竟然下起阵雨。躲进一个加油站的便利店,研究一下书报栏的各类杂志,包括没有得拆封的H的杂志。封面的三点式的美女,让我很想买本回来送给男性友人,考虑到过海关可能被没收只能作罢。晃了大半天,看雨没有停歇的样子。只好花600日元买了把伞。质量非常好,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我还蛮爱那把伞的。透明的灰色,简单低调,很大很轻。
&&&&&&&&看似浪费的半个多小时,我很喜欢这样的没有计划出乎意料的闲逛。走着走着,就到了下一个公车站。坐在公车亭等车,看着路上陌生的郊外,陌生的车流,但那干净安静的小路,却又好像在日剧中见过般熟悉。旅行,就是有这样一种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感觉。
&&&&&&& 回到京都车站转观光线101去往二条城。二条城是将军进京觐见天皇时住的地方,建于公元1603年,是德川幕府的权力象征。到的时候将近3点多了,因为京都的名胜大多关门很早,二条城4点就不卖票,5点关门,而因为地方很大,对于我们来说,时间有点赶。在门口500日元租了一个中文讲解器,以便更好了解城中各处的历史典故。城内有名的“鹂鸣地板”的走廊,传说人行走其上便会发出黄莺鸣叫般的响声,是幕府统治者为保全自身安全而设的报警机关。当我充满好奇的踏上走廊,才发现传说往往都是比较美丽的。如果不是事前知道,我会以为是年久木朽了才会发出吱吱声。
此处有中日英韩四国语言的语音介绍。按下去响起熟悉的中文,还是很亲切的。
美丽的庭院就靠工匠们细心的护理。修剪松叶真是一项大工程啊。
&&&&&&& 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的建筑很有特色,殿内墙壁和隔门上画有猎野派画家的名画,精美绝伦。确实走在这样的宫殿里,让我总不自觉的想起《大奥》里的场景。几百年前的贵族,就是在这样精致典雅的地方里生活居住。因为体力不支,有几次都想坐在走廊上发发呆休息一下。反正都是木地板很干净,但是鉴于陆续有来的游客,实在不好意思在过道里席地,而且考虑到不好让同伴等。后来走出来了,同伴才说:走得很累,刚刚好想坐到地板上。早知道……就不顾虑太多,在走廊上坐坐多感受一下历史的气息了。
&&& 出了二条城,前往八坂神社,就是清水寺那天没有走到的地方。八坂神社也就是祗园神社,以其日本最大的祭典之一的祗园祭而闻名,每年七月在这里举行。境内建筑物有本殿、拜殿、摄社、末社、楼门等。但其实并不大,印象最深的是灯笼很多。本想从这里走去哲学之道,但是太累没走成。旅游对我这种平时不锻炼的懒人真是个体力的考验。回头去了花见小路,以艺妓、酒屋闻名,本来很期待的。谁知道一看很失望,就是一个很商业的小街,旅行团似的观光客人很多,想到了国内的丽江。本可以去弥荣会馆看看茶道花道之类的表演,但我觉得很旅行团,兴趣不大。有网址可以打优惠券 听说表演可以随意拍照。但是我觉得我们隔天去看的坂东玉三郎的表演更加值得。
八坂神社外的寻常小路和寻常人家。庭院整理得真美。
平淡无奇的花间小路。也许她的美丽在夜里才能彰显。
&&&&&&& 今天是重头戏是清水寺。早上11点多悠闲的睡了个懒觉才出发。先顺便说一说公车吧。公车站台上的站牌都标有每个线路的时刻表,精确到9分,7分这样的数字。就我几天的乘坐,误差不会超过3分钟。那万一塞车呢?我发现京都不太会交通堵塞,原因是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即使马路很窄,也不会有人抢道或是开霸王车。我见过前面有要转弯的车,需要等对面车道的直行车先通过,这转弯车后面所有的车,排出10几辆远,都很耐心的等待他拐弯,没有一辆变道绕过他先走的。更别说车让行人了,我还差几步没走到人行道,拐弯车就已经停下来等在路边等让我先过。遇到这样礼貌的小车,行人也不好意思慢悠悠,赶紧快走几步通过。互相为对方考虑,互相礼让,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京都的巴士是后门上车,前面下车,下车的时候才付车资。想下车前要提前按车内随处都有的下车按钮,否则司机过站无人上车,无人按钮就不停。至于报站名,虽然是日语,但车内前方有液晶显示屏,基本都是汉字,看到你想下的那站显示了,按钮就行了。如果是100,101之类的观光线路,会用中日英三国的语言报站跟提醒换乘。
&前说过使用500日元的巴士一日券,可以坐绿色车厢的市区巴士。发现京都公车车厢并没有贴广告,像深圳巴士花花绿绿的车厢是看不到的,想说这古城是有多么不重商业。用一日券第一次使用要过一下机器,打印日期,以后每次用就把日期给司机看就行了。如果没有零钱,1000日元以下都能找零。第一次不知道怎么使用无人售票机器的话,就让司机帮忙,司机都非常nice。每个司机都有mic,到站,启动,转弯都会告诉你“要发车了”“要拐弯了”,如果这一站停的时间比较长,就会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要发车了。”如果像小学生在车上不好好站着,打打闹什么的司机也会温柔的提醒你“站好坐稳,请小心”,每个乘客下车时,司机都会说“谢谢”。是每个人都说哦。我见过一站有10几个人下车,司机就说了10几声谢谢,像鹦鹉一样,听得我都不耐烦了。看到带口罩的乘客下车,司机有时还会加一句“注意身体,请多保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温暖的人性化服务。
公车站等公车的孩纸们。
市中心的繁忙路段,有电子提示牌,实时显示公车还有几站到达。看到绿色的会移动的圆圈没有?那代表公车到达的前3个站点。
干净清洁的小站台。牌子上绳子系着的圆桶是小垃圾桶。也不知道是路人自己系的还是公共设备。
&上车的门是横着打开的自动门,很宽敞,方便婴儿车和残疾车上下也不会担心撞到其他乘客。坐了好几天公车才发现,每次靠站,整个车身会向站台一侧微微倾斜,方便上车的乘客尽可能的缩小上车高度。关上车门后,才升回正常水平状态。但倾斜度很小,我坐了几天才察觉这个细节。想说就为了倾斜这一点点,改造器械什么的这么费大功夫有必要吗?但人家就做到了,不计成本的考虑一切细节,方便乘客,这样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尽可能的做到极致,我真的不能不佩服。
&公车上的人也相当礼让。公车的标语写着“要下车的客人,请在公车停稳后,再从座位上站起来”。如果前面一位乘客给了1000元,需要找零的话,后面的乘客就排队等着,等前面的人找完钱,走了才会走上前去投币或刷卡;更厉害的是有人事前没有准备好钱,下车才发现开始翻钱包,后面的人照样等着,只有司机说了后面的人先请,后面的人才会绕过前面的人先下车。所以有时候靠站的时候,等乘客下车就会停好一会,没有一个人显现出不耐烦。而司机等上车的人坐稳了才开车,这是最基本的。这个情形,可以对比我们深圳的公车售票员还没到站,就开始喊“下车的准备,赶紧赶紧,快一步快一步”。司机开车相当稳,确实在车上睡觉看书都相当舒服,不得已有个轻微刹车,就会赶紧道歉。所以我常想,如果日本人来深圳坐公车,应该分分钟有可能“扑街”摔个鼻青脸肿吧。
日本人普遍不愿意跟陌生人太近距离接触。像公车上有连在一起的双人座位的话,如果不是非常累,很多人看到有坐了1个人了,宁愿站着也不坐。实在要坐,会跟同座的人点点头说声“不好意思了”才坐下。同座的会回礼说“您请”。我也看到过至少3次,有年轻人要给老人家让座,老奶奶却满脸笑容用很嗲的日语说“啊。不用了不用了,我很快下车的,谢谢了哦。”老年人都这么自觉,一点也不见倚老卖老,我不自觉的就会想到我们国家那些故意碰瓷的老人。这也跟物质水平有关,贫富悬殊太多,也很难怪那些老人会起讹诈的念头吧。
&说了一堆公车的事,开始这天的正文吧。从“清水寺前”公车站下车,要走一段上坡路才能到达清水寺。而我在前往的途中,还要先拐到五年坂“冈本织物”的本店,去做个和服变装再开始我的游览。一般旅游攻略都会建议上山从岔路五年坂上,比较近。下山走商品街,很多可以逛的小店。清水寺附近的和服变装店不少,价钱都差不多,选择冈本织物是据说和服款式比较的年轻化。我选择的是最豪华的套餐,5250日元,加上发型500日元。男生的比较便宜,4200日元,穿起来也很快。如果夫妇情侣一起穿,还是很有感觉的。这是他们的中文网站链接。 早上9点开门,换装大约1小时,晚上7点半还衣服就行了。虽然在网站提前预约,但是其实不预约直接上门也是可以的,去的时候也完全没有看预约单。我约的是中午12点半,因为不是旺季,人不是很多,加我店内就5,6个人的样子。但是如果旺季,建议还是预约一下,逮到店员就要主动问,否则人多她们可能也顾不过来。
&因为我的同伴不想变装,所以为了不让她等太久,我挑选和服的过程也算比较快。挑完就马上换,整个时间就1小时多一点。如果是几个人一起挑,叽叽喳喳的聊一下,那可能就要花比较长时间了。带我挑衣服的阿姨很熟练的推荐,帮我选了搭配的腰带,领子一类。有点和服常识都知道,和服是没有码数的,高矮胖瘦不限。觉得挑选重点就是整体要鲜艳,可能俗气,但是拍照才好看。腰带颜色要撞一下才出彩。领子柔和就好了。穿衣服的过程总之先脱光光,只剩内裤。bra穿不穿都行,最好是脱掉。之后的一切穿衣过程都由店里的阿姨帮忙,动作熟练得跟流水线一样,你只要像个一架子一样站着就行了。那天一起变装的还有2对来自香港的母女。女儿在换衣服,妈妈们就在旁边指点说这个头花好看,那个衣服好看之类的。对比我一个孤零零的,真是好生羡慕。
&换好了和服第一次迈开脚步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我以为自己平时走路已经够淑女了,一穿上和服才知道,什么叫做浅行碎步。朋友看了照片都说我很适合和服,很有日本味。但我想说任何人穿上,都会有日本味。因为那个衣服整个就把你约束住了,言行举止你想粗鲁都动不了。穿的木屐是改良过的,底子软软的很厚实,穿着很舒服,我穿着走了4个小时左右,也完全不觉得累。上洗手间的问题,因为穿之前上过了,一路也没有需要。听说也不是不能克服的问题。要注意和服的穿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腰绑得够紧,如果因为走动什么的衣服松了就不是很好看了。阿姨给我勒里衣绳子的时候,我真正体会了“泰坦尼克”里面Rose被勒塑身衣的感觉,不自觉的抽了一口气。阿姨问我没关系吧,我只能提着一口气在胸口说没问题。但确实也要那么紧,如果下次有姐妹去变装,可不能要求人家绑松些。而是要越紧越好。当然太紧了,可能吃饭上洗手间的有点难度。
&换好了和服,挎上店里挑的手袋,从幽静的小路慢慢朝清水寺迈步前行。到达路的尽头拐个弯,发现从幽静的小路,一下来到了热闹的地方了。清水寺门口真是相当热闹,不愧京都三大名胜之一(另外两个是金阁寺和二条城)。现在的清水寺是1633年重建的,栋梁结构式,气势宏伟,结构巧妙,未用一根钉子。本堂正殿供奉著十一面千手观音立像,每隔33年才开放参观,最近开放的一次是公元2000年。
全境禁烟哦,爱抽烟的亲们。注意。
清水寺门口站了一整天化缘的和尚。没有给,因为不知道该给多少才合适( ⊙ o ⊙ )
背着2只狗狗旅游的女人~看不清楚的请点击看大图。
&清水寺大殿前有个悬空的“舞台”,这也是我从课本上得知的最熟悉的日本古迹之一。舞台离地50公尺高,只靠139根高数十米的大圆木支撑,耸立在陡峭的悬崖上。从“舞台”放眼望去,大半个京都的景色尽收眼底。如天气晴朗,还可以远眺大阪。站在护栏边眺望,想想要从这里跳下去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所以日本谚语“清水の舞台から飞び降りる”(从清水的舞台上跳下去)这个谚语,就是用来形容毅然决然地做某一件事。
站在舞台上,想象如果是满山红叶是多么美丽。
远处眺望的清水舞台。
&&&&&& 走过清水寺正殿,必会路过地主神社,这里可以说是我在京都见到过的人气最旺的神社了。看着鸟居下大大的“缘”字,就可以知道,这里是掌管恋爱姻缘的神社。地主神社里有一对相距10米远的「戀愛占卜石」,传说如果能闭著眼睛从一边的石头走到对面的石头前,恋爱便会如愿以偿。如走偏了,很可能要出現一些波折。那天看到了很多孩子在那里闭著眼睛摸,朋友在一边指引着“左点,右点”,真是相当热闹。
穿和服的游人很多,日本姑娘从其他地方来京都旅游的话,也会去做个和服变装的。清水市跟和服真得很搭。
偷偷拍一下巫女的背影,不好意思拍正面。
这套水蓝色的和服我还是挺喜欢的,感觉很清爽,当然前边也说了时间紧迫,没有很仔细的挑。回来后有朋友看照片,说我选的还不够艳丽,要大红大绿拍照才好。恩~那只能期待下次了。
地主神社的纪念品小巷子,100日元可以求个签。说是求签,跟国内很大不同。日本的寺庙基本无烟火,只有少数有点烟,类似熏香,不像国内寺庙那种呛得人眼泪直流的。没有蜡烛,也没有烧纸钱。这样干净方便了许多,但是也少了那种烟雾缭绕,虔诚肃穆的气氛。求签也不在神前拜拜,直接往自助木箱里投钱,自己从一堆签中取一个就是了。理论上不给钱也没人管你,当然啦,不供奉点香火钱还求签那也没意思。
专注看签的偶。
&&&& 顺着山路绕行而下,大约半小时路程,顺着奥院的石阶而下便是音羽瀑布,这泉水也是清水寺名字的由来。清泉一分为三,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游客路经此地一定会来喝上一口水,据说可预防疾病及灾厄。那天排满了修学旅行的孩纸们。
很有爱的老师?向导?跟可爱的孩纸们。
&&&&&& 走出诺大的清水寺,但这一片区的游览才到一半。顺着山坡而下,各式可爱的小店会让你流连忘返。卖的小东西精致可爱,果子试吃了也很美味。重点的价钱也合适,不会像国内旅游景点,卖的手信不咋的,价格还被抬高了。这里是京都寺庙最好买手信的地方,集大成之所在。但是京果子一类,我还是选择在机场免税店买,省得一路提着重,又不好保存。山坡下来,继续往二年坂,三年坂走。小店都看不过来,还有不少吃饭的地方。最特别的应该是巷子里面的专卖宫崎骏周边的小店吧。看着门口巨大的龙猫,就惹得游人忍不住要跟他合影。
旅人的艺妓变装,大约人民币要1000块钱。一般在清水寺一带遇到的艺妓装扮的,大多是游人。真正的艺妓不会大白天出现在这种旅游景点,更别说在路上互相拍照了。多数晚上在祗园一带出现,而且走路奇快无比!我的建议是和服变装就够了,艺妓变装的话,虽然衣着确实华丽无比,发型也很美丽,但是……脸被化得白的比贞子还贞子,估计连阿妈都认不出你来了,好像也没什么意思。
石板小路而下,前往二年坂。
路人小夫妻的变装,很和谐。黑底红花很美,但是有朋友说会显老气,适合婚后人士多点。
二年坂三年坂的店铺,多数都会有“镇店公仔”,或大或小。这是个动漫文化发达的国家呢。
&&&&&& 本想步行前往八坂神社,奈何体力不支,中途吃了个饭就往回走,准备去还和服了。其实如果坚持一下,也是可以走到的,不过估计返程就得坐公车回了。实在难以想象再走1小时的回头路。二年坂三年坂还有不少身强力壮的小哥在招呼客人乘坐他们的人力三轮车。是用手拉脚跑的,不似家乡那种像自行车一样能踩的。不知道价钱几何,估计绝不便宜。重点是觉得坐那样的人力车很不好意思。
&&&&&& 回到冈本织物还和服,差不多下午5点多。说起来我就穿着和服木屐走了3,4个小时了。穿要1个多小时,脱只是几分钟的事情。穿着走路的时候也不觉得怎样,脱衣服的瞬间,觉得身上顿时轻了3,4斤。里衣都被汗水湿透了。换上自己的便服后简直是身轻如燕,走路带风。不由得佩服路上那些坚持穿和服的奶奶们。
那天一整天的行程也就以清水寺为主,确实是京都旅游必游景点。风景优美,商店街成熟,吃饭的选择也很多,集大成之所在。晚上照例去往四条通繁华处闲逛。但京都的繁华处也是8点多后就陆续关门,买了便利店好吃的便当寿司后,也早早的休息了。旅行可是件体力活呢。
因为住的地方很靠近三十三间堂,我们早上9点多出发,凉风习习的阴天,很适合散步的天气,所以决定步行前往三十三间堂。在地图上看着很近,也只有2站公车的距离,真正走起来,大约花了半个多小时。但是在一个娴静的古都,我很乐意这样悠闲的步行,欣赏一下从未见过的路边风景。
发现京都人家,就像日剧里的画面一样精致美丽,街道一尘不染。每一个独栋住家的门口,都会精心布置一番。各式花团开的灿烂,如有院落必会细心打理。门面果然很重要,这么漂亮的家门口,每天出门回家也会有灿烂的心情吧。
在河里捡垃圾的大叔。也许是附近居民自愿的吧,因为没有工作服。
一路上行人很少,确实是旅行的淡季,很少看到旅行团。但却是日本国内学生们修学旅行的旺季。这一次的旅途,都伴随着小学生,中学生的欢笑声走过来的,也算是有趣的体验。
到达第一站是三十三间堂,世界最长的木制建筑,很多人推荐的京都必游景点之一。本堂建筑及其中心高三米的千手观音本尊、二十八部众立像、风神雷神像,均被列为日本国宝。一走进堂内,1001尊泛着历史铜色的千手观音,其中有1百多尊已有7百多年的历史。千佛千面,由雕刻作者的不同心相而显露出各自表情风格,应寓佛法中“一切法由心想生”之注相说法的演绎,确实震撼。尤其是第一排的风雷诸神像,眼珠是水晶镶嵌,不知道是否年代太久金漆掉落的缘故,头发嘴巴处都微微泛红,感觉怒发冲冠,形象万分。在堂中漫步,感觉总是笼罩在漫天神佛的目光里。
关于三十三间堂还有一种说法:在这千尊神佛里面,你可以找到你今生命中注定的那个人的脸……但因为当天小朋友太多,叽叽喳喳的欢笑声,让偶无法静心在佛前好好的思考偶的人生。虽感尊严,但无法肃穆,也许是所有旅游经典的软肋吧。殿内不能拍照,就从网上照片找一张让大家感受一下吧。
走出内殿,外面是宽敞安静的美丽庭院。发现了一处小神社,比起三十三间堂内的热闹,小神社别有一种清幽寂寞的美。日式庭院布置相当美丽,许多游客都在园中寻找美景拍照。在三十三间堂的正门处,发现一对老年夫妇,老先生摆弄着三脚架,给老太太拍完照后,两人开心的在佛堂前合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汝之所在,吾之所乐。真是应了那句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安静的小神社,适合安静的祈祷。
快要离开三十三间堂时,还遇到了一车身着和服的年轻孩子们。估计也是修学旅行吧。浩浩荡荡20几个人,穿着各式和服,十分亮眼。但是在京都,到处都可以见到穿和服的男女老少,我做为外国人难免多看几眼,但其他人都熟视无睹了。不得不感叹,和服在日本真的延续得很好很自然。常见穿着昂贵和服的妇人,也常见穿着普通浴衣的少女在坐公车,却无一点违和。想到汉服,如今也只是爱好者在公园的自我娱乐。而旗袍,还是酒楼服务生穿得最多。唐装、中山装虽然登得了大雅之堂,但普通街边也少见人穿。只能理解为中华民族经历的朝代太多,汉服服饰花样繁多,很难举出单一一种来代表和传承。
出了三十三间堂,斜对面就是京都国立博物馆。门票随着展览的不同而变动,平时420日元。当天的特别展名为《王朝文化的华-阳明文库名宝展》,是介绍宫廷贵族近卫家1千年的生活器品和收藏,展出的200多件文物中还有国宝8件。票价1300日元,是普通寺庙门票的2倍以上。可惜我对近卫家没有了解,不能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共鸣,感觉票价有点坑爹。建议驴友们去博物馆,最好先了解当天的展览有没兴趣再去。近卫家的藏书经卷日记,大部分是汉字草书书写而成,更有很多类似7言的诗词。衣物丝绸华美,画作或工笔或水墨,看来相当亲切,盛唐文明的影响力,由此可窥一斑。我最感兴趣的是展出的武士刀,第一次近距离的欣赏。刀鞘刀柄的花纹精致华丽,让冷冰冰冒着寒气的刀刃也柔和许多。这不仅是杀人的武器,从制作工艺上讲也是精美无比的艺术品。
展览馆本身就是一个重要文物,明治中叶建造的法式文艺复兴风格。红砖白柱的造型,屋顶的部份又融合了佛教与和风的建筑风味,是极为特殊的“和洋”折衷式建筑。馆内各个展厅,都有长凳可以休息,看文物走累了,就坐坐,抬头欣赏一下巴洛克建筑的历史沧桑感,也别有一番滋味。在不甚了解的历史文物中转了1个多小时出来,接近中午时分,赫然发现展厅门口已经排起长龙,而且限制进入人数,要按秩序分批次进入,不禁庆幸我们来得早。直至我们在博物馆里吃完午餐,逛完其他景点,下午2点多了,一直都有黑压压的人群在展厅前面排队。不禁感叹京都人是有多么热爱这个文物展,可能也跟当天是星期天有关。但我很难想象在深圳展出文物,会有大批市民排队去观看。
博物馆其他文物,像喷水池旁边的思想者雕塑,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比起来,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收藏。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怀有强烈兴趣的,个人觉得京都国立博物馆也不是什么非去不可的地方。
走出博物馆,回旅馆拿了寄存的行李,该去&寻找下一个投宿地check in了。要说一下日本的旅店,都是先付钱,无押金。check out放了钥匙直接走人就行,不需要查房。我很担心如果有客人弄坏了设施怎么办,但人家显然不care这些。上午出门前可以把行李免费寄存在客厅,但也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大门是自动门,谁来都可以把我们的箱子拎走,反正也无贵重品就无所谓了。但还是很怀疑,京都的治安好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状态了吗?回去拎行李,前台客厅都没有人,本可一拎就走,但还是高声喊出老板娘,打了声招呼再走,感觉比较有交代。
第二家旅社Guest House In Kyoto Highland Shimabara (京都上京区鳥原青年旅社)很好找,出门就是鳥原口的公车站,有206,207经中心区覆盖多数景点,换车也很方便。从京都车站出来的话建议坐206公车4站到达,如果步行至少要走半小时,以我的脚程。旅馆出乎想象的优质,下一次在京都旅行不做他想的最佳住宿选择!独立公寓式的住宿很保护隐私。干净舒适的连接浴室和洗手间。微波炉冰箱煤气炉一应俱全。如此崭新齐全的设备搭配每晚人均200人民币的价格,简直超高性价比!老板娘英语很好,热情亲切。房间配有可以切换电视的台式电脑。wifi速度很快。洗手间配有洗漱沐浴用品,吹风筒纸巾牙刷大小各式毛巾,该想到的都有了。住了4天,中间老板娘给换了一次毛巾,一大包挂在门口,很贴心。这样的公寓式住宿让我觉得在京都也有了一个自己家的感觉。
虽然地点好找,但走了一天同伴喊累,拎着行李实在无力辗转公车。而且地方很近,就2条街。咬咬牙,就打了一俩的士前往。本来在日本是做好了全程不打车的准备了。因为价格奇高,起步价都在是600日元左右。机缘巧合的,就奢侈一把来体验一下。司机果然服务找到,一停车就忙着帮我们开后备箱放行李。给了旅社的地图给他,感觉屁股还没坐热就到了目的地,因为真的很近,花了650日元。下了车,司机大叔帮我们拿了行李,还四处观望了一下,指给我们旅社的方向,带着一点不放心的走了。
安顿好行李稍作休息,我们夜里前往京都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四条河原町一带逛。商业街的模式都差不多,如果说购物买奢侈品,比起京都还是香港更天堂。但要说到小东西,药妆店还是得多逛几家,新京极通是很好的步行街,两边吃饭的地方也不少,还挨着锦市场,所谓京都人的食堂。因本人对吃的东西并不是很有兴趣,所以也没有好好逛锦市场,无从介绍,只是听说各式酱菜海鲜很好吃。
我最喜欢的还是鸭川河畔的食街,也在河原町附近。临江一侧风景优美。鸽子及各种鸟类盘旋鸭川旁,河畔犹如一条休闲大道,看书,遛狗,慢跑,野餐。。。人们近可看水面上的飞禽,身边的春樱秋枫,远可看清水寺方向的群山。两岸杨柳依依,河水清浅。整条鸭川河上据说有上千座桥,样式统一。用古朴的大块岩石铺砌成的河岸,浅浅的流水,让我想起《名侦探柯南》中小五郎在河边茶屋观景喝酒的情形,倍感亲切。不临江的一侧,小巷风情十足,还常能与艺妓擦身而过。虽然这里的食街多以昂贵的怀食料理为主,但想吃比较平价的西餐或者普通套餐,淘淘还是有的。
逛了夜市回旅馆的途中,在便利店买了几个寿司。我只能说这便利店10几块人民币的3个寿司,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寿司了。不要说深圳的回旋寿司店,就是中森名菜,舞鹤的也没有这便利店的好吃。寿司里并无鱼,肉,只包了几条黄瓜,但醋米饭实在太好吃,清香爽口饭粒糯软,回味无穷。在日本多吃几天饭,就会发现果然如前人所说,日本米确实好吃。
首先得先来说说飞机票的问题。在很多的旅行中,交通费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好在中国飞日本的航班很多,价格都不是很贵。所以才有旅行社经常打出3千多日本5天看樱团之类的噱头。我选择的旅行时间在5月中下旬,基本樱花都谢了,选择这个相对淡季,是想避开人流,做一次悠闲的旅程。加上5月京都天气基本20度上下,又没进入雨季,气候相当舒适宜人。在淡季中,我们的机票面对2个选择。深圳直飞4个半小时2980元,香港经上海中转6个半小时1860元。出于穷游的精神,我们选择了香港的航班。代价就是必须半夜4点从深圳出发。人生的很多事情也是这样,不可能十全十美占尽便宜。要获得就得有所牺牲。鱼跟熊掌,看要如何取舍罢了。
在上海转机的时候航班稍微延误了半小时,到达日本关西国际机场是当地时间下午4点10分(日本有时差,比中国快1小时)。在香港出发的飞机上,放行李的时候,有和蔼的老先生主动问我需不需要帮忙,我说了没事自己来就可以了。老先生还是搭了把手,帮我把行李放进头顶的仓柜,感觉很温暖。在往日本的飞机上,同样是放行李,周围的年轻人看着矮个子的我吃力的往头顶推行李,却没有帮手。就坐着面无表情的看着我。我不知道那2个年轻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可能不管那国人,年轻人都是比较冷漠的吧。
第一段航班的飞机餐吃的是早餐萝卜糕。确实有点难吃,淀粉太多,软绵绵的吃着很恶心。旁边坐着的外国美女用半生不熟的中文问我“这是什么”,我只好翻开了ipod的电子词典,告诉她是radish做的。发现她虽然中文没有到达非常流利的地步,但是不管跟空姐还是我说话,都很愿意用中文表达。这让我很佩服。像我虽然会说粤语,但是还是更愿意说普通话跟同事交流,因为简单方便不用思考而且不会出错。这可能也就是我多年来粤语没有长进的原因吧。学习一门语言,或者技艺,总要多用多练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的。
顺便说一下,我虽有英语6级证书但取得已经是8年前的事情了,日语也只学了1年左右,这2种语言对我来说,可能都跟初中生差不多的水平吧。但是即便这样,我也愿意自助游的走出国门。我相信,旅行并不一定需要多深的语言技巧,只要能简单交流就行了。况且日本汉字居多,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大优势。说的不行,靠写繁体字也能猜个大概。旅游,或者说很多事情,靠的都是一种冲动,一种干劲。思前想后的顾虑太多,也许永远都无法迈出第一步。而当你迈出了第一步,就会发现,其实只要随心所动,迈出你的脚步就行了。
走出关西机场,面临第一件事是买前往京都的JR车票。出机场在JR验票口对面的人工售票小绿屋里,出示护照和机票,可以买到2千日元(本文所有日元,折算人民币的话,大约乘以0.08 ,2千日元约合160元)的JR WEST PASS,专门针对外国旅客推出的,只能购买一次。不然的话,前往京都的はるか号特急列车,正常票价是指定席3290日元,自由席2980日元。算下来可以便宜2,30人民币。但用JP WEST PASS坐的话,只能做4,5,6车厢的自由席,但不用担心,非旺季一般都有座位的。我那天坐的车厢,就空得很。拿JR WEST PASS 不用刷卡检票,直接出示给一旁的工作人员看就可以通过了。
从入境就感觉到了海关人员的亲切和微笑。完全是服务型的政府工作人员。指引,询问都很温暖,看了护照还用简单的中文跟我问好,让初来咋到的我感觉很安心。甚至让我觉得受宠若惊,忍不住也满脸堆笑的回礼,但我看日本当地人面对笑脸如花的服务人员表现都很淡定。可能这样的态度已经不能称为礼貌,而是一种行为模式了吧。我不评论内地和香港海关人员的态度,我只想说,日本的海关让我体会了什么叫宾至如归。所以就更别提车站的工作人员了。在はるか列车上,检票列车员以80度角的弯腰询问每一位乘客的车票。他上扬亲切的语气和语调,让我觉得他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的,也许只是装出来的,但也让我感到很愉快很受用。他看到我们的JR WEST PASS,知道我们是外国人,还询问了是在中途下车还是去终点站京都。我很一厢情愿的想,如果在中途下车,靠站时他是不是会过来提醒我们?
列车上的上班族西装革履,多数安静的拿着一本书在看,我很佩服他们在列车上,公车上看书的习惯,也不觉得颠簸,不怕看坏眼睛吗?但等我到京都坐了公车,才知道日本的公车完全没有“被颠簸”的担心,这个先按下以后再说。
大约1小时15分的车程,到达著名的京都车站。京都站建立之时正逢平安时代迁都至京都的1200周年纪念。它于1997年开幕,新潮的外观完全
许多外国游客对身为传统日本古都的既存印象。设计的意念是试图通过现代美感传达京都的历史。该站的大听,称为矩阵的钢横梁顶,是为了反映车站的结构和像电网布局的京都街道网络。
之前看网上驴友的攻略,都对京都车站的现代化赞不绝口,还有的人说像到外星球一样充满科技感。但??我的感觉是还好啊。也许相对京都这个历史古城来说,确实非常超前的现代化了。而京都车站是远离市中心的,为了不让它的现代化破坏古都的感觉。顺便说一下,为了保护京都的古貌,政府规定,京都市中心的建筑高度上限是31米(大约10层楼高),市内全面禁止设置楼顶广告和闪烁式照明。试问中国哪一个大城市能做到这一点,以牺牲房地产业和广告业的代价,来保护古城风貌。
京都车站到达后,第一要事就是去二楼的观光案内所,跟工作人员索要京都地图和公车路线图。其他观光,文化活动广告资料随便取。案内所有约6个窗口,好几个都有中日韩英的标识,告诉你这个窗口工作人员能讲的语言。我们还在案内所买了几天的公车一日券,500日元一天内可以任意搭乘京都市营巴士,就是绿色外表的巴士,基本覆盖京都市中心所有景点。但如果要到岚山这种相对郊区的地方,就要坐其他红色外表的京阪巴士之类的交通工具了。市营巴士统一价格坐一次220日元,所以如果乘车3次以上,一日券是绝对划算的。
领取完资料,我们前往当天投宿地-京花旅馆。这次所有酒店,都是在booking上面预定的,好处是预定取消都不额外收费。第一天定的是日式家庭旅馆的榻榻米和室,为了体验一把和式建筑的美。一晚住宿费人民币约320元/人。拿着打好的地图,网站介绍说距离京都车站600米,步行10几分钟。无奈旅馆藏在小巷之中,问了2次人才找到。
早就听说在日本问路待遇很好。这次也算真实感受一把了。第一次问的是3个年轻小美眉,拎着大包小包的血拼战利品。本来只想跟她们问个大致方向,但小姑娘得知我们是外国游客,竟拎着东西特意绕路带我们走了一大段。直到她们觉得下一个路口就到了才指明方向,跟我们说88调头返回。可是旅馆实在藏得太深,虽然知道就在附近还是没有找到。无奈又问了一个打扮休闲,看上去很像住附近出来打酱油的年轻人。谁知小哥也不知道这家旅馆,可能是附近开民宿的实在太多了。看他实在迷糊的样子,我只好说没关系,我们自己在找找看。谁知小哥不肯放弃,还一个劲的拿着地图在研究。好在路过了一个街坊大叔,很热情的问小哥怎么了。大叔总算知道旅馆的方位,原来就在刚刚路过的一条小巷子里。小哥还不放心,又逮住一位路过的爷爷问了一下。老爷爷也很笃定跟大叔的指着同样的方位。这才挥别小哥,顺利到达第一晚投诉的地方。
这是一家很传统的日式旅馆。房间在二楼,楼梯旁边有个电动能升降的椅子,可以帮忙把沉重的行李箱运上二楼。估计如果这家老人将来走不动楼梯了,也可以用着椅子方便上下楼。房间超乎想象的大。一个起居室,一个卧室,还有一个空空如也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的隔间,估计是放棉布之类的杂物吧。整个面积约莫得有20平米,只用来睡一晚真是浪费。和式房间榻榻米踩着坐着很舒服,但是隔音效果就一般,外面走廊的脚步声都能听见。浴室洗手间是公用的,就在旁边,很宽敞。马桶是免治马桶,也就是传说中能加热马桶圈,有温水能自动洗pp的马桶,本以为很豪华,呆了几天就知道,连京都车站里的公共厕所里用的都是免治马桶。
安顿好行李,我们决定走出去京都车站觅食。京都车站连接着伊势丹百货,还有地下街。给人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那11楼高的三节分离的电梯,一直通向楼顶的伊势丹展望台。10楼的展望台能看到京都的夜景。百货里面有不同的购物店铺,还有各色的餐馆小吃店,最著名的拉面小路里面的拉面,品种繁多。最出名的是博多拉面。我们去到的时候,已经很多人在博多面前排队。嫌麻烦就找了另外一家不需要排队的点,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家店的酱油拉面,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吃不习惯,感觉很咸,面也一般。980日元一碗都没有吃完。很难接受的是,以后每天吃的每一家店,一上来都是一杯冰水。要热水热茶的,没有。佩服日本人的铁胃,喝冰水不难受么。
吃完饭回旅馆的途中,路过了一家ダイコロ药妆店,赶紧杀进去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东西捡。根据别人的经验,药妆店路过就要进去看看,因为每家店的折扣商品不一样,折扣力度也不同。最好是看到什么便宜先买什么,如果要货比三家来买那也太累了。在药妆店的买单处,看到了令人脸红的简体中文“遵守规则,不要插队,谢谢合作”。这句话并无其他外文,只有给中国内地人看的简体中文,白底红字,实在有点刺眼。
在药妆店扫过货,路过便利店买了第二天的早餐,这奔波的一天就结束了。便利店的东西不算贵,一个面包也就2百多日元。但是黄瓜之类的蔬菜水果就比较贵了。一根黄瓜大概折合人民币10几块钱吧。晚上的日式旅馆,很有家的感觉。但这个“家”,不是指自己家,是住在别人家的感觉。和氏房间隔音虽差,但可能旅途劳累,加上被褥相当舒服,这一晚并无失眠,睡得很香。
我是一个看着《圣斗士星矢》《棋魂》之类的日本动漫长大的哈日族,也是看着《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长大的80后。我一直觉得我的哈日和爱国并不矛盾。抗日战争确实给我们民族带来巨大的伤害,但是战争是全人类的悲剧。用狭隘的民族感情纠着历史不放,只能让自己固步自封。日本民族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比如谦卑有礼,比如吃苦耐劳。听起来多么的可笑。“礼仪之邦”这么美好的字眼,不是应该出现在有着5千年优秀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身上么?但是现在中国很多文物古迹,传统文化,精神信仰都在六七十年那场文化浩劫中被打倒,被摧毁了。而我们的邻国,这个曾经被我们称为倭寇的蛮夷之国,却学习、保留、乃至发展了许多华夏文化的精华:
日本首都东京之名源自中国宋朝都城东京汴梁;日本人坐卧的塌塌米,是原汁原味的汉唐中国习俗。;日本和服日本人称为吴服,也就是江浙一带的汉服改进;日本的木屐、布袜,也是源自中国春秋和汉代;茶道来自于宋代;花道,香道来自于唐代;日本的国花樱花,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在宫苑内栽培,至唐朝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园,日本栽种樱花才千余年历史,是从中国引进梅花时夹带到日本的,后来被日本发扬光大;武士道精神中来自华夏文化的影响也是绝对不可忽略的,特别是那种轻生重义,忠心为主和集体协作精神、礼仪纪律,令人想起春秋时期的那些忠勇之士。直到今天《汉学》依旧在日本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日本教科书中的中国古典内容一点不比中国的少,连公务员考试中都有相当分量的《汉学》内容。
看了这些,也许你会说:切,这都是跟我们中国学的。确实如此,但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又保留得如何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日本刀研磨术。现在在日本,一位职业研磨师的社会地位,不在东京大学教授之下。而这项技艺在中国已几近失传,普通老百姓只会觉得一个磨刀的有什么了不起,却不知道一把好刀的研磨有着多么大的学问在里面。
因为岛小人多,资源稀缺。日本向外学习借鉴的能力在世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日本很长时间跟清朝一样闭关锁国,但在明治维新后,日本舍弃了学习了上千年的老师中国,拜西方现代文明为师,并且成功了,具备了向外侵略的实力, 而我们的洋务运动却以失败告终。难得的是日本的学习并非全盘西化,传统文化也被保留下来,传承至今。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觉得:这不是一篇游记吗?好像说的都跟旅游无关啊。是的,这的确是一篇游记,但也不仅仅是一篇游记。我以为,旅行不仅要记录景点的美丽,更多的是,要记录旅途中的人文思考。假如你只想看看照片,那么文字可以就此忽略。如果你对我的文字还有兴趣,那我们就再花点时间,看看我这次旅行的两个城市——京都和奈良的一点简单介绍吧。
说起日本,可以大家都会想到东京或者大阪,国际化大都市,购物的天堂。京都,在旅行团关西游的线路里,能花个1,2天就算了不起了。至于奈良,更多是半日游,走个过场。但是这2个地方,我愿意花上8天7夜,去慢慢走来。说是8天,但刨去路上飞机的辗转,实打实的游览,其实也只有6天。
京都,在1868年日本迁都到东京为止,1千多年间,一直是日本的首都。直到今日,都保留着浓郁的日本风情,被称为日本人心灵的故乡。最初京都城设计时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分东西两部分,西侧的右京仿自长安,东侧的左京仿自洛阳。最后实际建成只有左京的洛阳。京都历史悠久,现在拥有17个世界文化遗产,几乎三步一庙宇,五步一神社。
奈良,仿造长安城建造,曾经也是日本的首都。今年刚好是迁都1300年,在奈良随处都能看到大大的卡通形象“迁都君”,以纪念曾经的历史。奈良以古朴幽静的庙宇闻名,而最受游人喜爱的,是市区到处散养的上千只野生梅花鹿。
而说到京都和奈良,不能不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二战后期的1944年,美国空军即将轰炸日本。梁思成找到美国人,并详细标明古迹地点,要盟军保留京都和奈良。美国人疑惑不解。梁思成解释,这两座城市是日本故都,有千年历史,那里的建筑是艺术的瑰宝,应该属于全人类。如此,美军对日本80座城市进行系统摧毁,仅东京在两次大轰炸中,分别死亡12万和10万人,广岛和长崎更是被原子弹夷为平地。而京都和奈良却得以幸免。
当年历史读到这一段,不禁被梁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要知道,梁思成的亲弟弟就是死在日军的炮火下。但他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多亏了梁先生的以德报怨,我今天才能有幸去游览这两处历史名城。这才是所谓中国的脊梁,令人敬仰受人尊敬,在清末,在抗战时期,有数不清的这样高贵的灵魂。而在今天,在老太太摔倒都不敢扶的今天,梁思成和林徽因故居被拆除,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
前言说了很多,下面就赶紧进入正题吧。那么就按时间的顺序来讲述我的旅程。中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一篇随性而发的游记:(待续)
伤害最深的往往是最亲近的人
有些羁绊,以为很深,其实很脆弱
或许是因为亲近
抱歉才更难以说出口
才会更受伤,本来不是应该更能互相体谅不是吗?
就算气消了,心中的结还是会存在吧
衡量一个人的分数降低了
还能从别处加分吗?
&&&&&&& 确实很久没有来这边更新了。没有想到自己都不留心耕耘的地方,却还有不知名的朋友在关心。非常的感谢,感动。
&&&&&&&&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我对文字,已经不那么上心。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果然是年轻的时候,感想比较多吧。如今,生活中,没有什么大的起伏,心境,也变得越来越平和。似乎,想不起来,有什么特别的需要记录、宣泄、分享的东西了。
&&&&&&& 有一些坚持,不知不觉也有1年多了。旁人看来,总是夸我厉害,没有想到我能坚持这么久。但在我看来,这不是什么坚持不坚持的事情,不是辛苦不是忍耐,而是自然而然的乐趣。未来的2012年,还会继续的走下去。
&&&&&&&&& 昨天,是春节过年前的最后一个上课日。深圳中心区的夜幕,灯火璀璨,浓雾轻雨。透过车窗看着路上稀少的行人,湿漉漉的街道,有一种特别冷清的感觉。年关将近,对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来说,加重的不是热闹的年味,而是想家的寂寥。但是走进了教室,一房间的闲聊欢声笑语,又很快让人心温暖起来。虽然是彼此间连全名都不知道,联系方式都没有的6个同学,但每周2次的见面,却总是那么的亲切和睦。难道真的像子华哥哥说的“你是我朋友,我相信你,因为我不认识你。”从这个意义上说,移民城市也有可爱的地方。看似冷漠,看似陌生,却有情义;看似融洽,又彼此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 因为今年农历新年在1月中旬,财务工作忙碌,回老家的日期定在了年二十六。这几天上班,总有同事或是关心,或者只是随口一问:今年不回家啊?什么时候回家?对不得已要面对烦人的工作无法早早回家过年的人来说,真是心口撒盐的一句话。但不管怎样,总算也快要到了能够回老家的日子了。想起了老家的天气的阴冷、旧友疏离又非要不可的聚会,心里却是百般不情愿,宁愿在深圳我温暖有爱的小家度过。但是“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我也无法免俗。现在虽然想起回去有种种的不情愿,但一回到有父母煮饭伺候住了10几年的老家,想必还是会萌生不愿回深圳的念头吧。总是说,人就是如此的矛盾,如此的在流浪和回归中取得平衡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航人格灵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