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投送找不到电脑测脑外界能听见自己在想什么,而且我已经确认好几遍了确实是有,医院能查出来吗

您当前的位置:>>
高光坪主席:四代科学家86年实现人卡拿湾病基因治疗
  在由深圳市李伟波慈善基金会、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李伟波罕见病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8罕见病基因与细胞治疗国际会议上,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当选主席、麻省大学医学院李伟波罕见病研究中心主任高光坪教授在演讲中介绍,人类对基因的研究和治疗方法实现经历了漫长的时差,如卡拿湾病基因治疗是经历了四代科学家86年时间,到了他这一代才成功实现基因治疗。
  高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深圳李伟波慈善基金会创始人李伟波主席给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捐赠近15000万美金来做罕见病研究,因为中国目前罕见病研究当中,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上,中国还是在起步阶段,基金会通过跟顶尖的国外单位合作,使中国的企业、中国科学家奋起直追,实现跨越式发展,把中国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罕见病发展起来。
  以下为:高光坪教授接受媒体专访实录:
  媒体记者:您了解目前中国罕见病现状如何?
  高光坪:首先,中国病人群体大,人口群体大,所以不管从政府、社会,还是从医疗机构、医疗企业来说,大家主要关注的是大宗人群的普通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
  但是“罕见病”的概念,实际上在中国医疗历史上是最近十年左右才把这个东西提到各界的议事日程上来讨论这个问题。
  所以如果说我们有什么障碍的话,那就是我们政府、医疗机构、科研单位、社会,对罕见病群体的了解、认识,以及他们如何用浓浓的关爱去关注这批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好的医疗诊断和好的治疗方法,这是我们目前的障碍,但是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媒体记者:用基因和细胞疗法治疗罕见病,现在的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高光坪:首先,为什么叫“罕见病”?就是在人类基因遗传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这些偏差一般是在个体基因里面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是基因的缺陷造成的疾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来解决这种疾病,其他可能性很小,治疗方法很少。
  从这个角度的来讲,全世界基因治疗最早的里程碑是1990年在美国一个研究院开始使用基因治疗来治疗疾病,到现在已经28年了。从这28年的过程当中来看,通过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基因治疗方面这28年的沉淀,到2013年左右就开始出现了很多突破性的转变。
  首先在90年代的时候,我自己也看到、经历了基因治疗的大起大落,1999年一个病人在基因治疗当中出了问题,所以整个基因治疗掉到了低谷,基本上从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当中,基因治疗发展缓慢。
  到了2013年以后,随着各种科学的条件和大家对疾病的认识、对基因的了解,美国的基因治疗和西方国家的基因治疗开始出现了质的转变。
  最早是从2013年到现在,每一年美国和西方国家在罕见病基因治疗、特别是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的投入每年在翻倍,比如2013年是30亿美金,现在一年是上百亿美金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
  但是为什么大家把罕见病、各个国家的企业家和风投,把罕见病作为一个主要的投资方向呢?因为基因治疗的办法就是从基因的角度修复疾病、改善疾病,刚好罕见病就是基因的问题,所以通过基因治疗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在全球来看的话,西方国家在基因治疗方面确实在过去5年当中有非常大的进步或者突破,所以现在你看一下,全球基因治疗公司,正式在股票市场上运作的公司有179家,但是绝大部分在美国和欧洲,我们亚洲在这方面远远落在后面,我们中国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特别是罕见病基因治疗还基本上在起始点,整个中国这么大,可能基因治疗公司就只有一家,连两家都没有。
  我本人是华人,虽然我在美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如果中国的基因治疗不发展起来的话,不像西方国家花近30年时候来潜心实现基因治疗突破的话,作为一个华人来说,对我们的后代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罕见病是罕见的,但是我们不能有遗憾。
  所以目前我们举办这个会议的目的是要及引起政府、社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企业对罕见病的专注、注视和更多的投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我们要努力追赶的方向。
  媒体记者:请问所有的罕见病都是跟基因有关的吗?还是有一个比例?有没有中国罕见病群体具体的数字?
  高光坪:“罕见病”的定义,因为各个国家人口群体不一样,定义也就不一样。比如欧洲定义罕见病是患者在2000人以下,美国的定义是20万病人以下就属于罕见病,而且全世界现在已经知道的罕见病大概有7000多种。
  至于罕见病有多大比例是基因突变造成的?有多大比例是非基因突变造成的?那么我可以说,95%以上的罕见病都是基因缺陷造成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我们中国人口群体比较大,14亿人口,那实际上西方国家再罕见病的病,到了我们中国都不会罕见,因为从基因突变角度来讲,在人体当中是一个随机的过程,也是一个遗传的过程。
  所以我想在中国,目前的报道至少现在有2000万的病人,虽然跟14亿人口来比的话这个数是少的,但是在全世界罕见病人群当中是非常大的比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在中国,再罕见的病都不是罕见的,所以我们现在有机会、有机遇推动罕见病的诊断、治疗和发展。
  媒体记者:我们有中国基因公司,是不是我们中国的基因疗法在临床方面已经足够可以治疗这些罕见病?因为我们下午可能要跟罗湖医院集团签约成立全球首家基因细胞治疗的医院,今后这家医院是面向全球的吗?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模式来合作?
  高光坪:您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基因公司的事情,大家仔细看一下,因为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罕见病,这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上是从基因检测开始,有这个病大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所以我们深圳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环境,多以来在人类基因方面开创了先河,但是我们中国基因公司是这方面的后起之秀。因为我们人口这么大,需要进行基因诊断的病太多,所以中国基因公司从DNA测序、人体基因组织检测、疾病的生物学分析,一直到后来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不同的分公司,再加上保险集团,对于治疗罕见病、诊断罕见病有了保证。
  但是最后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刚才说的罗湖医院集团的事情,因为现在全世界基因治疗罕见病,因为是罕见病,所以还没有正式的能够宣称自己是专门做罕见病的基因和细胞治疗的医学结构,是没有的。
  那么罗湖医院、特别是李伟波主席,他把这么多年商业上的成功,现在定位于追踪全世界、全人类现在最关心的下一代医学、生物医学、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这种勇气、远见、卓识、努力和对病人的关爱是非常罕见的。
  而且大家都知道,罗湖医院在全国来说,是属于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方面的先进单位,正好跟李伟波主席这样成功的企业家、这样关爱病人群体的企业家合作,就是最好的强强联合。
  而且李伟波主席的战略布局是全球性的,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看到会场上有来自美国、法国的专家,这些都是全球顶级的基因治疗的领军人物和先驱者。
  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李伟波主席要跑到美国波士顿捐赠一、两千万美金、将近15000万美金来做罕见病研究的事情?很简单的原理,因为我们中国目前罕见病研究当中,我们不在排头兵行列,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上,中国还是在起步阶段,我刚才说了只有一个公司做这个事情,而美国有上百个公司做基因细胞治疗。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战略布局,通过跟顶尖的国外单位合作,这样可以借力打力,希望我们中国的企业、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奋起直追,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我们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罕见病发展起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罗湖医院集团和李伟波主席的中国基因集团联手建立基因治疗的专科医院,不仅中国没有,而且在世界上也肯定是没有的,所以这个意义非常重大。
  媒体记者:已经选址了吗?
  高光坪:选址已经定了,李伟波主席找了一个有15万平方米的现成的构件,把它改建成医院,它是一个真正的医院,这个医院除了罕见病以外,还包括普通疾病的诊疗、影像分析。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分,就是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由于过去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了很大一批老年人老而无靠,在经济改善的情况下,他们希望找到自己可以终身所托的地方,子女也可以放心。所以也建了一个有500多个房间的老年晚年中心,也有一些老年病的治疗中心。
  这个医院是一个实体,而且从设计上来看,除了治病以外,还有发展不同的基因和细胞治疗的产品的研发,和国外的团队合作进行研发,同时在现场做生产、申报、得到国家FDA的批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创举,也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创举和投资。
  媒体记者:这个医院会有一些临床上的治疗吗?
  高光坪:这个医院本身除了常规的一些治疗以外,主要的治疗手段、而且最领先的治疗手段就是基因和细胞治疗,也就是说,如果有任何的新产品出来,现在中国基因公司大概有7到8个不同的罕见病的基因治疗和常见病的基因治疗、细胞治疗药物在不同的研发当中。
  所以通过这个医院,中国基因集团就可以把这些药用于治疗罕见病和其他疾病当中,创造了首先的、必须的条件。
  媒体记者:有多少药已经投入使用了?
  高光坪:有不同的阶段,有一些药FDA已经审批了,已经在病人当中进行了临床实验,有的药正在美国FDA审批过程当中,有的在早期、有的在中期、有的在晚期,各种情况都有,这个医院会为临床转化提供最好的平台。
  媒体记者:除了这个医院以外,如果其他罕见病病人需要的话,同样可以使用吗?
  高光坪:这是肯定的,可以把这里作为临床转化的中心,全中国不同地方的罕见病病人,比如今天到会的全国各地的病人都有,都可以为他们服务。
  媒体记者:什么时候可以开业?
  高光坪:李伟波主席是一个有魄力、认准一个方向、有担当的这么一个投资者和支持者,所以根据他和我们交流的情况来看的话,他预计在今年年底就可以开张,至少是部分开张接受病人。
  媒体记者:我们知道深圳在基因产业和基因科学方面有一些布局,包括你刚才也说到了华大,你如何看待中国的基因产业现在发展的情况?未来对这个产业的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高光坪:我是这样看待的,如果中国的基因治疗、基因产业的能够发展起来的话,除了深圳,及其他地方的条件都没有深圳这么全面。
  深圳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之都、发展之都,深圳各个方面都具备这个优势,如果中国有这方面的发展,可以把深圳作为基地来进行发展、辐射全国,我觉得深圳可以起到领头羊和火车头的作用。
  媒体记者:您觉得深圳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光坪:第一、体现在技术层面是最多的,还有就是深圳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像李伟波这样成功的、有爱心的商人很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因为不管做什么东西,经济是基础,没有资金什么都是空谈。在这种情况下深圳有独特的优势,大家愿意投到创新药物发展上。
  第二、深圳信息产业、基因产业等其他产业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觉得深圳有资金的优势、有技术的优势。
  深圳现在需要发展的就是科研的优势,可能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发展角度上还属于早期阶段,比起北京、上海、四川成都这些地方的话,今天到会的很多院士都是从这些地方来的,可能他们这些地方在基础研究上做了更大量的工作、走在更前面。但是如果可以跟深圳的资金、跟深圳的技术力量结合起来的话,这些东西实际上可以转化到深圳,在深圳落地。
  媒体记者:我们也认识到你对“卡马湾”(同音)这个罕见病有成功案例,请问你现在接诊了几例?这类罕见病目前的治疗情况是怎样的?
  高光坪:“卡马湾”(同音)这个病是1931年在麻省总医院被一个医生发现的,到现在已经有87年的时间了。这个过程当中,经过先后四代科学家的努力,分别是“卡马湾”医生、我博士的导师、我本人和我的同事、我下面的研究生这四代努力,终于在日第一次给一个“卡马湾”(同音)病人进行了注射。
  目前来看的话这是FDA批准的关怀性的基因治疗,因为关怀性基因治疗的话,在美国不能有太多的人群,只要证明它是安全有效的,才可以进行正式的临床研发。
  在这种情况下,好的事情是美国一家大型的生物风投公司和生物医药发展公司,就是“生物桥”,麻省大学把基因治疗的产品已经转让给了他们公司,现在他们已经在全力以赴的开展正式的临床研究,准备在2020年就开展正式的临床研究,通过FDA的审批。
  所以,目前你问我治疗了多少例?目前只治疗了一例,但是是非常成功的一例,这预示在正式临床实验开始之后,应该在这方面会有长足的发展。
  媒体记者:这种病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怎样?
  高光坪:罕见从诊断到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这么多年由于对罕见病认识的不足、重视不足,所以中国罕见病的检测现在是一个什么水平,我觉得可能是起步阶段。但是由于我们是人口大国,如果我们诊断给出的话,“卡马湾”(同音)病的病人数字会增加,今天现场也有一个病孩的家属。
  去年我在黄如方主任举办的全球罕见病研发会议上,我认识到了北大医院的一个医生,他说高教授,实际上我手下管理的“卡马湾”病人就有8个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全国这么多医院当中,这一个医院就管理着8个患“卡马湾”病的病人,那么全球、整个中国不同的城市会是怎样的情况?由于我们很多病人可能患病了,但是没有诊疗方法,或者没有开展普查,在这个情况下,我还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卡马湾”病人需要治疗 。
  在国际会议上,高教授还发表了“安全有效的卡拿湾病基因治疗:四代科学家86年不懈努力的结果”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想用自己过去29年中在罕见病方面做的科研,给大家做一下汇报,同时把基因治疗在世界、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跟大家做一下简介,谢谢大家。
  大家可能从题目中看到,实际上我一点都没夸张,这个病的第一次发现,我们第一次用到人类的治疗中是先后经过了四代科学家,包括我自己、我的学生、我的导师、我导师的导师的努力,我们今天能在罕见病用卡拿湾作为病例来分享。
  我是美国学校教授的透明度,我必须要给大家做这个报告。大家都是基因治疗领域的专家,我还想浪费大家一些时间,今天有病人和病人的家属在场,我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小结。
  基因治疗有两种:一是把基因治疗作为药物,只要是一个病,我们可以用一种药物治疗1万个病人、百万病人,只要是同样的病,这个方法叫做An Overview,把基因打到人体内,起到基因治疗的作用。欧盟批的,和美国FDA去年10月份批的另一个药。法国来的贵宾要进行讲演的,这个方法是把病人的细胞取出来体外进行基因治疗,把缺失的基因补上去,在体外扩增以后打到体内,就可以达到基因治疗另一个手段和目的。
  有一点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在过去的五年中,特别是2013年开始,全球对基因治疗的投资每年翻倍,到现在一年的平均投资是几十亿美金、上百亿美金。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明确但是也比较残酷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基因治疗所有公司中,美国投资的基因治疗公司115家,欧洲59家,全球的其他地区19家,中国包括香港只有7家,也就是说真正投资基因治疗的风投公司只有4家,我们是远远落后,这是为什么我们请李伟波主席支持开罕见病会,为什么要讲基因细胞治疗,刘主席和魏于全教授是基因细胞治疗的带头人,我想说一下现在的严峻程度和我们所需要的努力。
  反过来讲,那么多人投资,全球有多少正儿八经的基因治疗公司?大概176家,非常不幸的是,中国只有1家正儿八经的基因治疗公司,今天有公益界的朋友、投资界的朋友,这张图可以看到,我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可以跨越式的发展,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机会,整个中国,泱泱大国只有一个基因制药公司啊,我们感到是一个挑战。
  1931年一位Canavan教授在麻省总院发现的,他是遗传的中枢神经疾病,一般说来早期的发现是在犹太人群中,现在发现普通人群中,每300人至少有1个人是携带突变的,可以有致病的可能性。主要是造成大脑的大头症,因为脑水肿,同时全身的肌肉丧失功能,没有运动功能、没有意识,过去医疗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5岁一般就走了。主要是脑白质空洞性、广泛性的病变,重要的生物标记物NAA,在尿液中检查到这个标记物,这个病一定是卡拿湾病,这是最简单的测试。
  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发展基因治疗之前没有任何药可以治疗这个病,我给大家看这张图是2013年,我在美国的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开卡拿湾的病,有14个病人跟我合影,全是小孩子,因为这是儿科的病。2016年我回到这个会议,这个会议上我只看到3个病人。什么意思?意味着三年前和我合影的人绝大多数、很大部分已经走了。每当我看到这个图就让我想到,我们作为科学研究者,我们要治疗罕见病,速度和投入、坚持是我们能成功的唯一办法。
  这个病的问题在于它是造成脑白质空洞性病变,左边是核磁共振的T2,左边是正常,右边是有病的,也就是说大量脑水肿。切开一看,整个脑白质广泛性的空洞性的病变。这是我的导师,1989年我加入迈阿密儿童医院,马太龙教授发现,大脑的神经原脑灰质,外面像绝缘层一样包了一层脑白质,正常的情况下,代谢的情况下产生代谢物NAA,细胞中有一个酶Ollgodendrocytes,如果它缺失的话,NAA在大脑中堆积起来造成毒性和杀伤性。
  1989年我加入马泰龙教授的实验室,之后我发表论文,是导致这些疾病的突变和基因。现在我知道基因、知道这个病,下面我们怎么做基因治疗?我个人觉得要做好基因治疗有四个成分我们必须要有:
  1、要理解疾病的机理,要知道是什么基因造成的突变。
  2、我们要有汽车、火车能把基因送到人体里。
  3、我们怎样把基因送进去,怎么样注射。
  4、我们需要在动物模型里检测我们基因治疗的效果。
  我们所需要的汽车、火车应该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效率要高、要稳定,打一针管一辈子,免疫原性低,我们不插入基因组、改变基因组。线相关病毒,这个病毒所有的特征都有,到目前为止,如果我们要做基因治疗,AAV是最好的。
  它的外表华丽花哨,刚好是它发挥基因治疗作用的关键,外壳是相当于指导你到体内以后到哪个地方去,怎样到那个地方,怎样找到在细胞内的邮箱位置,准确的丢下基因治疗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里面的子弹,我们车上装的东西,AAV的载体基因组作用是产生治疗性的基因产品,而且把基因组长期的稳定下来。AAV如果小结一下,这是非常简单的病毒,而且是知道怎么样转基因的病毒,它还是隐性战机,我们的免疫系统不能检测它,它进入体内没有免疫反应没有免疫毒性,当然它就会达到长期表达。所有的病毒中,生物安全一级在任何一个实验室我们都可以做,不需要包覆。
  1998年1月份给几只猴子打了表达红细胞的AAV,10到11年这些猴子全部表达红细胞生成素,非常稳定。基因治疗的目的是打一针管一辈子,我们在猴子里实现了这个效果。我们有了基因、有了载体,怎么把药给到人体中?中枢神经疾病直接做颅内注射,不可能在大脑上打100个、1000个点,整个大脑都有病怎么办?这是局限性的例子。
  小鼠的大脑打进去,只在针尖的位置基因表达,其他地方都没有表达。我们再回顾一下卡拿湾病,我们有了基因,我们找到了它的突变,我们可以做遗传筛查,可以做基因治疗,所以在2003年的时候,有两位教授做了基因治疗的实验,当时处理了15个到20个病人,他是用AAV的原形,血清型二型,十年后发表文章追溯病人,他没有看到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十几年以后,这些病人全部安全存活,说明AAV没有毒性,而且很稳定。
  1994年我加入最好的基因治疗实验室,我的导师沃尔森教授合作,我们AAV有了,AAV的效率不高,怎么办?我们寻找新型的AAV,而是分离DNA顺序,放大了文库,在文库里是各种各样的AAV。
  所有人都用AAV9转基因,我们叫做超级病毒,传染功能特别强,这是实验的原始记录。 28就是我们发现的AAV9,这是AAV9的早期发现,2003面的1月21号,我们有了载体和方法,怎么把AAV打到体内?一个是颅内注射,一个是打到脑液积腔里,这是实验室里发表的文章,直接打到大脑,通过脑积液腔效率非常低,后来我们用了生物棒,一针下去缓慢系释放,AAV可以把整个大脑,特别是大脑皮层有效的传染。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要对脊椎、运动神经进行修复,如果直接打到腰椎、转基因的效果很差,如果用生物棒来做的话,递送方法的改变可以增加基因转染的效率。
  有了基因、载体、注射方法,我们想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怎样让整个中枢神经进行基因治疗?我当时的梦想,如果我们AAV打到血液中,我们大脑里有很多丰富的血管,如果AAV能穿透血脑屏障就是巨大的突破,就会给基因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特别是中枢神经的基因治疗。
  我的同事2009年用我发现的AAV9做了实验,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文章证明这个可以工作。我们自己也做了,幼鼠从门禁打进去,整个大脑基因转染非常有效。我们有了基因、载体能够递送,很关键的一点我们需要动物模型,我们不能一开始把人作为小老鼠作为实验,我们创造了人类的动物模型,这个模型是在麻省大学一个研究生做的工作,这个是我博士导师做的,正常老鼠可以正常生长,这个动物模型四周得了这个病必须死掉,它的中枢神经是完全空洞性病变,而且眼睛看不见,如果做ERG,到第二十天的时候是一条平线,没有视觉反应。相当于小孩的早期就走掉了,我的学生看了一下基因突变导致肾结构功能的变化,心脏的壁厚减少,同时肌肉失去神经原和肌肉之间的连接,所以手抬不起来,有卡拿湾病的家长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也有一些免疫反应上的缺陷,比如说B细胞的反应、T细胞的反应,都有明显的变化,使疾病在外周系统,不仅是中枢神经的疾病,同时还是外周细胞的疾病。2013年我的学生做了基因治疗,这是经过治疗的小鼠到处跑,没有治疗的就不动。可以看到后期的老鼠,它的脚是拖的,非常有效,但是效果不能长期,对我们来讲就提出一个挑战。实验室后来来了一个德国MD到我们学校研究,我们开始了新的基因治疗历程。
  这是一个病人,现在已经20岁了,今年是她20岁的生日,这是她的姐姐到我们实验室做研究,研究、治疗她妹妹的基因治疗实验。希望我们的基因载体表达水平高,和正常的野生型一样的表达水平高,我们实现了。
  大家可以看到一年以后用第二代的产品,下面要掉下来的老鼠是正常的雄性老鼠,马上就掉下来了。再接下来是正常的雌性老鼠掉下来了,在上面仍然坚持的是经过基因治疗有卡拿湾疾病的老鼠,大家看到它非常努力的坚持,说明它机能很强,是一直坚持到155秒才掉下来。如果发奥运会奖杯来看的话,明显的可以看到,经过基因治疗比野生型的动物还能跑,而且比起第一代基因治疗产品有明显的优势。
  为什么做得这么好?我们对它的大脑进行了核磁共振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这是野生型,这是第三代基因治疗产品,完全和野生型没有区别,也就是说至少在中枢神经成像完全治愈了这个病。如果我们做组织切片,大家看到第三代产品和野生型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早期治疗,我们可以完全治愈COMPLETELY这个病,这是小鼠出生第一天打的针。
  如果在不同的时间打针呢?这是新生第一天到一个半月、三个月、六个月,六个月相当于人生命的28岁。我们看一下基因治疗会不会工作?最下面是没有治疗的,大家可以看到,后面是没有治疗的,前面不管什么时间点治疗都可以有效的改善它的的运动功能,如果让他走台布脚印印下来,这个是有病的老鼠,上面和野生型的老鼠有区别,但是不大。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做了关键的研究,首先他能把大脑里的NAA降低,我们做了电竞研究,如果在基因治疗一周后,野生型、病动物、基因治疗动物在第一周没区别,四周看就不一样了,野生型很好,即使出现脑白质的病变,基因治疗可以进行修复,这是为什么它的效果好。
  除了看运动功能,我们看它是不是变得更聪明,我们考验它的记忆,这是迷宫,让老鼠放在个地方,中间有道门,每次门打开,看他记不记得是朝左走还是朝右走,十周的时候没有基因治疗的时候,这是野生型、这是基因治疗的,十周和五十二周,通过基因治疗,可以促进记忆。
  我们也进行了高强度的休息状态功能性核磁共振,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基因治疗以后的,这是没有基因治疗的,前面是野生型,从图形可以看到,经过基因治疗和野生型没有大的区别。同时我们对它的神经走向,通过DTI的方法对神经走向进行分析,最上面的是有病的,它的神经很短,但是野生型的神经是正常的,经过基因治疗,这两个没有本质的区别,大家可以知道,为什么这些老鼠能那么跑,能变得那么聪明,是因为重新建立它的神经系统。
  我们是需要转染什么样的细胞才能达到细胞医疗?我们用了启动值证明什么样的细胞表达可以达到基因治疗。我们同时也让它装上一些只在肝脏表达、只在心脏表达、只在肌肉表达,是不是外周的肌肉组织治疗可以减缓卡拿湾病?只让基因治疗在肝脏起作用,仍然可以降低、增加50%的存活率,其他的方法都在26天就死掉了。说明我们进行肝脏的基因治疗同样能延长卡拿湾病,不需要到时候中枢神经,可以延长生存。
  我们想知道它的机理,首先我们做了图谱和转路谱,这个病是代谢病,关键要看代谢产物,所以我们做了代谢图谱的研究。大家可以看得到,通过基因治疗和野生型,他们排队排在一边,没有基因治疗、对照基因治疗的在这边。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泾渭分明,这边是正常动物,这边是有病的动物,这边是基因治疗的,说明基因治疗的效果把大脑里的代谢图谱完全变正常。
  大家知道人的大脑重要性是有血糖,如果没有血糖就不行了,正常的情况下,大脑是靠血糖供应能量。如果我们有卡拿湾病就不同了,我们的血糖通路被打断,要通过线粒体进行脂肪代谢,脂肪代谢是什么意思?大脑的脑白质是靠脂肪组织,这个病不去烧血糖,烧我们的大脑,这是为什么会出现空洞性的病变。进行基因治疗重新建立血糖的能量代谢,而阻止对脑白质的燃烧,所以是我们的大脑恢复正常,这是从能量代谢学的角度我们知道它的机理是什么。
  1931年发现卡拿湾,1993年我PICD的论文发现基因突变,这个时间花了62年,当然和整个科学的进步是有关系的,前面是系没法做的,后来有了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可以做。2003年开始了第一代的基因治疗,我的导师创造了动物模型,我在冰大找到了递送基因到中枢神经的载体,2013年第一次证明基因治疗可以工作,在麻省大学实验室里,这个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后面又花了四年的时间把基因治疗作为优化,产生了第三代基因治疗产品,2017年通过了FDA的审批,做关怀性的基因治疗实验,对一个病人进行治疗。去年的4月25日注射了这个病人,我们看到什么效果?首先他们大脑中的NAA标记物降低75%,这是非常好的消息。同时大脑里的水肿明显降低,而且运动功能、脑白质重新长出来,而且眼睛也可以看到了,这个过程是四年。如果整个过程算过来是86年的时间,四代科学家,我的导师马教授、我自己、我的同事,还有我说下的两个学生,两代研究生,最后我们实现了人类的基因治疗、卡拿湾病的基因治疗。
  更高兴的是,今年3月份,有一个公司生物桥到麻省大学把这个项目专利转让出去了,他们现在正在全力以赴做正规的临床实验。我给大家看一下图,这是一个小孩,我们对他进行了基因治疗,这是基因治疗前,2016年照的照片。一年以后,这个小孩在骑马,虽然大人要稍微帮一下他,有卡拿湾的家长可以想想,他可不可以骑马?一年以后他在骑马。今年15个月以后,孩子基因治疗第15个以后,每次我这个孩子的照片是非常欣慰的事情,自己能为人类,为卡拿湾病人、家属、孩子做些事情。他爸爸用手兜他,他是可以看得见的,现在眼睛是跟着人转的。我是希望这个公司尽快把它推向临床。
  2016年4月份的时候,《美国新闻周刊》对我和我们的实验室进行报道,专门报道了卡拿湾的治疗,最后下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他说基因治疗是最好的,也许是唯一的机会能治疗中枢神经的疾病。这确实是很鼓舞人心的口号,但是作为科学家,我们知道没有那么简单,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才能让更多的卡拿湾病人能享受到基因治疗的福利。
责任编辑:孙骏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你不停的敲击键盘输入,但恰巧你又是个讨厌键盘的人。日前,一款可穿戴的指环键盘问世。这款名为Tap Systems的全新键盘可以像指环一样直接戴在手上,能够在任何表面进行操作,可以让你一改过去走...
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也陆续出炉。从透露的信息看,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去产能等成为工作重点。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地方国企改革加速,市场将迎来新的投资机会,此外,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报告数据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最能反映房企的生存情况。2016年房企到位资金整体上涨15.2%,在所有资金的来源中,个人按揭贷款的增长幅度最大。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房地产贷...
2月4日,工信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对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汽唐山客车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南京特种汽车制配厂有限公司、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
尼泊尔被誉为“徒步者的天堂”,其中通往珠峰南坡大本营的线路(俗称“ EBC ”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他举例说,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晚上特别冷,许多客栈提供的被子根本就不够,而一些“驴友”带的只是普通的棉...
频道总监刘岩鲲
记者李艳玲
记者盛慧妍
商务总监张翔
记者邵文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和手机隔空投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