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份填好的资产负债表怎么填,注册资金240万

财务分析计算题题目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财务分析计算题题目
&&财务分析计算题题目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6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谁能帮我做一份营业执照年检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注册资金3万_百度知道
谁能帮我做一份营业执照年检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注册资金3万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找个会计吧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属于收费项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营业执照年检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p&大家好像比关心财务报表造假的情况,我不知道看这个答案的同学是想了解什么内容。&/p&&p&如果是想深入了解,那其实还是需要下很大工夫才可以的,仅仅凭一个回答、或者一个live是无法搞清楚这么复杂的问题的。因为从业人员不是吃干饭的,而且他们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在的作假水平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非从业人员已经很难看出端倪,有的即使专业人员也是很难看出问题的 。&/p&&p&但是,问题是【&b&但是&/b&】,这个是关键。&/p&&p&有些企业,真的是不拿投资者当回事,经常出现弱智级别的造假,让从业人员也是大跌眼镜。这一方面是他们不“认真”导致的(划掉,请知乎小秘书老师帮忙划掉,造假谈什么&b&认真&/b&),另一方面就是真的被投资者惯出来的。很多投资者根本就从来不看财报,即使看了,也就看个热闹。&/p&&p&随着大家对造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信造假者也会越来越认真起来,当然他们越认真难度越大。当造假需要花费的力气和好好经营花费的力气差不多时,他们就会说,还是安心搞经营吧,这个造假代价太大了。&/p&&p&话说远了,拉回来。&/p&&p&谈谈怎么发现造假吧。当然,这里仅仅是说可能,是从概率上说怎么样的数据可能是假的,不能说看到这样的数据一下子就说是假的,那就太武断了。&/p&&p&&b&1 应收账款&/b&&/p&&p&应收账款可以从四个角度详细看看。&/p&&ul&&li&&b&占总资产比例&/b&&/li&&li&&b&历年变化&/b&&/li&&li&&b&周转率&/b&&/li&&li&&b&其他应收款额&/b&&/li&&/ul&&p&应收账款,简单理解就是我要从别人那里收取的钱。&/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c85c4c2704b4fed52cca33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c85c4c2704b4fed52cca33_r.jpg&&&/figure&&p&这是某个制造好空调的企业应时候账款情况,其实总数不用太关注,我们直接看【&b&占总资产比例&/b&】就可以了。看到了吗?1.78%。&/p&&p&看看,&b&同行业其他家&/b&的情况比较一下:&/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ca035d650b386d3d69fcd_b.jp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ca035d650b386d3d69fcd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f3e20e3d14cf7_b.jpg& data-rawwidth=&689&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f3e20e3d14cf7_r.jpg&&&/figure&&br&&p&有高有低,高的有说明,“主要系小时候规模增长所致”。&/p&&p&注意:这里,我们比较的其实是不同年份的,主要是说可以从这里去看问题,并不是说这个具体案例中的高有问题。有高的,看看冲刺上市的企业,有的高达50%,甚或更高,那你说有没有问题?应收账款占比到50%,意味着有一半的资产都在人家手里了。&/p&&p&除了看具体的高低,还要注意与以往的年份进行比较,如果这个值越来越高,简单理解,那就说明企业的东西越来不好卖,企业回款越来越困难。全是赊欠的,肯定是你求着人家卖呀。你看小米、华为,这些都是搞预售的,什么时候我们有先用手机后付费的?&/p&&p&另外,还要考虑应收账款&b&周转率&/b&的问题。&/p&&p&简单理解,周转率的高低决定了收款难度的大小,周转率越高,回款越快,周转率越低,回款越慢。深点理解,回款率太低,可能意味着这款不是慢,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另外,更关键的是,回款率太低,尤其是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那意味着可能存在造假的可能。别人的回款率都是4/5,你的回款率才是1点几,那就说明有问题,值得自信看看,推敲一下了。&/p&&p&更值得关注的是应收账款增加,应收账款率下降厉害,这种情况要尤其小心了 。&/p&&p&关于应收账款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b&坏账准备金&/b&的计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6ccac0aefdb5f17d28b68e_b.jpg& data-rawwidth=&961& data-rawheight=&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6ccac0aefdb5f17d28b68e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bc6d0e54c70da_b.jpg& data-rawwidth=&961&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0bc6d0e54c70da_r.jpg&&&/figure&&p&这里要注意的是,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等计算方法。&/p&&p&一般来说,按照年限进行分阶段计提是比较合理的,因为时间越长,就意味着这钱越可能收不回来了。你看,某制造好空调企业的3年以上干脆计提比例100%。&/p&&p&如果,某企业,已改计提5%,那是怎么回事呢?当然,计提少了,利润就上去了,不是很明白吗?&/p&&p&当然,现在一般的企业都不会在应收账款上做太大文章, 毕竟太明显了 ,不是吗?那怎么办,除了应收账款外,还有一个【其他应收款】。&/p&&p&因为,应收款,对应的条目太多,涉及到的内容太多,在应收款这里作了手脚,对应在财报里面要改好多好多地方,同时,这个核查以来也方便。毕竟,应收账款,对应着要收出售的东西才行。会计以来,就清楚了,你能稍微差点,差太多,审计师可能就要出局【保留意见】了。所以,这里动手脚还是很谨慎小心的。为了减少麻烦,干脆,在【其他应收款】这里动手脚,而其他应收款么有那么多的对应项目,在这里改了就改了,不需要不断地同步其他地方的各种细节。所以,注意如果【其他应收款】太高了,高的邪乎,那就值得仔细推敲一下了。&/p&&p&&b&2 现金为王&/b&&/p&&p&都要作假账了,肯定有账务要偿还呀。如果有债务要偿还,当然要分析它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来了。这两个分别是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例。看下百科的介绍:&/p&&blockquote&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存货及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入。&/blockquote&&p&当然,为了提高这两个比率,一般企业会采用提升其他项目的方式让这两个比率好看些。但是,其他提升了,现金的比例不好提升 ,那么现金所占比肯定要低了。所以,我们可以单独分析现金/流动负债,看看这个值到底是多少,如果太低,那情况可能不太妙呢!&/p&&p&现金还是衡量利润含金量的重要指标。关于这个有很多指标,比如盈利现金流比率等等指标,这些指标是无数前辈智慧的结晶。但是,因为是结晶,所以,慢慢发展起来貌似难以理解了。我们稍微解析一下:刘能今年养猪赚了100万,可是现金流只有100块,什么概念?其实刘能手里是没钱的,这就是利润的含金量很低。或者说,有可能这个利润并不那么真实呀!&/p&&p&现在2016年的财报好多都出来了,可以去看看比较一下,哪家的利润很高,现金流却很低。一般来说,盈利现金流比率至少应该为1,就是说现金流要比利润多才好。&/p&&p&同时不要忘记分析现金的来源情况,一般有三种情况&/p&&ul&&li&经营来源&/li&&li&投资来源 &/li&&li&筹资来源&/li&&/ul&&p&来源不同,那质量当然也不一样了。经营来源是最正统的来源,投资是企业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等的情况,而筹资可能是贷款或者增发股份。&/p&&p&因此在分析现金时,还要看看现金是从哪里来的?贷款、增发的13个亿,和经营来的13个亿肯定不一样呀。另外,还要看看这贷款的13个亿,有没有争议什么的。&/p&&p&&b&3.关注关联交易情况&/b&&/p&&p&关于关联交易,第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价格是否公允。这是任何外行都知道的问题,不公允的价格肯定是一种洗钱行为。&/p&&p&关联交易,涉及转入和转出问题。&/p&&ul&&li&&b&先说为什么要转入利润。&/b&&/li&&/ul&&p&其中一种可能是,公司已经亏损了,为了粉饰报表,就需要从关联方将利润转入,这样看起来是有利润的。本来已经亏损了,没关系,我卖给关联方一块橡皮,特殊橡皮,3亿元人民币。本来我是亏损2个亿,卖完这块橡皮后,我盈利一个亿呀。&/p&&p&另外一种可能是其实并不亏损,但是公司最近可能需要融资。为了能够让报表更美丽,那就要虚增利润了,怎么办,关联方又出来了。几个亿的利润根本不是个事呀。&/p&&p&转入利润可以从关联交易所占总体利润的比例看出来。其实,仔细分析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大家去看看准备上市的企业里面,有一些会采用这样的办法来虚增利润。如果关联交易的利润占比太高,那这个利润的真实性就很值得怀疑。看过有一家公司的报表,关联交易利润占比80%以上,你说,这是什意思?当投资者是傻瓜还是怎么回事?当然不排除有的 确实需要关联方来完成 相关业务,但是,如果你要也有个相对公允的价格不是吗?&/p&&p&当然关联交易的项目也能看出点问题。如果这个东西市场上遍地都是,可是上市公司偏偏要从关联公司完成,而且价格不公允,那肯定值得怀疑。&/p&&p&有的项目确实需要关联方才能完成,但是一堆都是知识产权授权、商标授权、专利使用费等等,而且仅仅把这些&b&高价&/b&授权给了关联公司,跟别的公司根本没有任何一笔类似交易,那这个时候要仔细看看交易内容才好。&/p&&ul&&li&&b&再说为什么要转出利润。&/b&&/li&&/ul&&p&有一种可能是跨国企业的关联交易,在知乎有很多讨论,主要是企业为了转移利润到税率比较低的地区,这样能够减免很多赋税,所以企业会选择各种门道将高税负区域的利润转移到低税负区域。这样,企业能够少交很多税,当然,我们研究A股市场涉及这个问题很少见的。&/p&&p&更关键的一种可能是大股东要掏空上市公司利润。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企业本身经营情况很好,利润很多。这时候,如果大股东惦记上市公司利润,他可能会采用关联交易的方式将利润从上市公司转出。&/p&&p&转出的分析和转入 的分析是一样的,都要合情合理,这样才好,事出反常必有妖。&/p&&p&举例子太伤人,我就不举例子了,大家自己去看报表吧。这些东西,我们不看,也会有人看,是实实在在影响股价的。有些研报会有所体现,所以,看看股价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及时发现,导致不会&b&立即&/b&体现在股价上。但是,记住,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东西,迟早会体现在股价上面的。对于造假公司的股价,下跌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所以,我建议小伙伴们,买股票真的不是闭着眼睛买买买,然后装死,就是价值投资了。有个朋友告诉我,从来不看,直接买,买完后,删了交易系统,忘了投资这码事,三年后再看账户就行了。哎,这样或许能赚钱,可是这样理解价值投资是不行的。价值投资,不是仅仅说长期投资的意思,还要关注公司的内在实际价值才行。&/p&&p&&b&4。存货周转率&/b&&/p&&p&存货多了说明企业的销售能力肯定会减弱,这种情况还会伴随着利润的降低。如果存货多了,利润却升上去了。那说明这个企业的商品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价格更高了,但是也有可能存在造假的情况 。其实,发现这个不难,打开网络检索一下对比下实际情况就行了。现在网络就是方便,以前只有少数人有条件去实地调研,看情况。现在作为普通投资者,打开手机就行了,你不需要到实地,也能验证很多真伪。&/p&&p&存货周转率主要对比同行业情况、历史情况。比如有个公司,存货周转率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而且今年的历史情况更糟糕了,但是利润却上去了,现金流都跟着上去了,净增10倍,毛利率比同行业都高。这种情况,我们能说什么吗?就是说企业的经营水平不咋地,但是获利能力那是顶呱呱的。还是那句话,不一定有问题,但是值得仔细看看。&/p&&p&利润表是枯燥的,但是如果你会连连看,那就很好玩了。问题全部就看出来了,所以,财报真的是本故事书。&/p&&p&&b&5.固定资产投资情况&/b&&/p&&p&这部分经常被称为“蓄水池”,其含义就是具有水库的功能。&/p&&blockquote&水库,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它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blockquote&&p&其实很形象呀,具有水库的功能,能收能缩,还能养鱼。&/p&&p&这个怎么讲?&/p&&p&购买固定资产,可以报高价,这样利润就被转移了;&/p&&p&固定资产折旧,可以延长折旧周期,这样利润就上来了;&/p&&p&但是固定资产一般来说,不能太过了,这是因为固定资产相比较无形资产更好核对,更容易计算公允价格。&/p&&p&不过,作假高手们也不是吃素的。我建设一个工程,你怎么计算价格?我正在建设中呀!你说价格怎么算?所以呀,一般都会延长建设时间,一个工程建他个三五年十年八年,这样蓄水池的作用就很明显了。我在建设中,你计算起来比较麻烦,我自己都计算不清楚。等工程完成,计算清楚了,黄花菜都凉了。&/p&&p&所以,对于占比较高的在建工程,要仔细看看,有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p&&p&&b&6.辅助部分&/b&&/p&&p&除了财报主体结构外,其辅助部分也不容忽视,辅助部分常常包括脚注、旁注、备注等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对主体内容的有益补充,同时也往往隐藏着非常重要的信息。&/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c6fda7ad3_b.jpg& data-rawwidth=&1084& data-rawheight=&1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c6fda7ad3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febee62b7cba15d27f776_b.jpg& data-rawwidth=&613& data-rawheight=&1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febee62b7cba15d27f776_r.jpg&&&/figure&&p&附注的内容越来越长,而这里面可能就包含了我们很容易忽略的重要信息,这部分,可以仔细读一读。&/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275af493e7efe08c8c097_b.jpg& data-rawwidth=&992&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275af493e7efe08c8c097_r.jpg&&&/figure&&p&针对里面的(a)/(b),要好好看一下。&/p&&p&另外一处:&/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92f490c853eccf8407774_b.jpg& data-rawwidth=&1073& data-rawheight=&2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92f490c853eccf8407774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23bad65ce4b783bc3429e_b.jpg&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1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23bad65ce4b783bc3429e_r.jpg&&&/figure&&p&好了补贴那么多了。&/p&&p&总之这部分别忽视就是了。&/p&&p&&b&7.其他值得关注的同步问题&/b&&/p&&p&不要把上市公司想象的那么复杂,一切简单化就可以了。给他想象成一个小卖部就行了。这个小卖部,现金流怎么样啊?现金流没有利润上去了?不同步呀!&/p&&p&小卖部的应收账款怎么样呀?应收账款很多,周转率很低,利润上去了,不行呀!&/p&&p&小卖部的利润上去了,诶,营业额没上去,这有问题呀!&/p&&p&小卖部的应收账款比营业收入增长快得多,恐怕值得仔细看看!&/p&&p&总之,同步是值得细看的,不同步,那值得更加细致地看!&/p&&p&另外,就是各个表格之间的同步关系。今年的报表和去年的报表,有对应项目的,应该对上吧?&/p&&p&基本的资产负债表,应该是平的吧?&/p&&p&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直接应该能够互相印证吧?要是有冲突,那肯定有问题,就不是也许了。&/p&&p&&b&8.另外说个好玩的,第一数字定律。&/b&&/p&&blockquote&&b&&第一数字定律描述的是自然数1到9的使用频率,公式为F(d) = log[1 + (1/d)](d为自然数),其中1使用最多接近三分之一,2为17.6%,3为12.5%,依次递减,9的频率是4.6%。科学家们仔细研究第一数字定律后,无法对这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定律的主要奠基人Frank Benford对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物理和化学常数、素数数字等各种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由度量单位制获得的数据都符合第一数字定律。当然彩票上随机数据并不符合。第一数字定律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应用,但对于这种数字奇异现象人们依旧是迷惑不解。&&/b&&/blockquot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afc3ec51ef8ee831e461a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2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afc3ec51ef8ee831e461a_r.jpg&&&/figure&&blockquote&以上内容、图片来源百度。&/blockquote&&p&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财报里面的数字符合这个规律吗?&/p&&p&最后声明,大家不要据此投资,以上仅仅说了可能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一定是有造假的。&/p&&blockquote&&b&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远目,ID:yuanmu8,获取更多内容。&/b&&/blockquote&&p&&b&欢迎看其他回答:&/b&&/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765824& class=&internal&&如何看年报? - 知乎&/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财报中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三张表的关联? - 知乎&/a&&/p&
大家好像比关心财务报表造假的情况,我不知道看这个答案的同学是想了解什么内容。如果是想深入了解,那其实还是需要下很大工夫才可以的,仅仅凭一个回答、或者一个live是无法搞清楚这么复杂的问题的。因为从业人员不是吃干饭的,而且他们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
感谢支持。看到不少赞,回来才发现自己当初只看了题目没看下面的具体描述...&br&&br&甲发现:该企业的现金流在年底大幅度减少。&br&乙:应收款的账簿有重新装订的痕迹。&br&丙:收入凭证整理规整,后面附有金额准确的增值税发票。&br&丁:收发询证函时,收件人地址总是出错。&br&这些异常怎么能凑成一个解释财务舞弊的故事&br&&br&&br&现金流减少说明有舞弊动机。年报截止日将近,现金回笼困难,意味着下游客户的回款出问题,潜在坏账增加。应收款账簿装订,而且询证函收不到确认,说明有可能人为隐藏长帐龄的坏账,避免提减值准备。更严重的是和收入凭证连起来看,有可能在年底为了做高收入人为制造虚假收入,自己对着清单开发票,金额多少自然是清楚明确的。&br&&br&按四大的套路,审应收帐款和收入是连在一起看的。应收的话列出前十大客户名单发函证,抽样看业务发生时间和附件,是否是真实存在的销售,有没有出库单,客户签收确认和发票,重新测算帐龄和坏账准备。如果抽样有疑点需要扩大样本量。另外,应收账款的函证回不来,老板是不会签报告的。&br&&br&有空可以把十年前四大对各个科目的审计套路回忆一下再分享给大家。但是说到底,外部审计只是为了一张意见书。审计师从进场开始所有的工作其实根本目的是为了有一天上法庭自保。至于是不是能发现舞弊,没人真正关心,只要审计费给够就好。&br&&br&内审更复杂些,复杂在内部关系的协调和与管理层的沟通。技术反而是次要的。&br&&br&---&br&&br&原始回复:忘掉利润表,关注现金流。只有现金流才是生命线。另外,多看看现金流背后是什么在支撑。是真实的业务,真实的客户,还是关联方输血?只要把股东结构,业务模式,客户名单和债权债务梳理清楚,也就不难发现大的舞弊了。
感谢支持。看到不少赞,回来才发现自己当初只看了题目没看下面的具体描述... 甲发现:该企业的现金流在年底大幅度减少。 乙:应收款的账簿有重新装订的痕迹。 丙:收入凭证整理规整,后面附有金额准确的增值税发票。 丁:收发询证函时,收件人地址总是出错。 …
&p&谢邀。&/p&&p&想看干货的来这儿,也好来感受一下这个套路与反套路的世界。&/p&&ul&&li&&b&财务造假的核心&/b&&/li&&/ul&&p&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还是将不想进利润表的费用(收入)披上资产(负债)的外衣继续呆在或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中,从而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实现预定业绩、提高估值方便更好的“圈钱”等)。&/p&&ul&&li&&b&一些比较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法&/b&&/li&&/ul&&p&&b&①、将原本没有的收入计入利润表/实际费用不入账&/b&&/p&&p&调高利润:费用资产化,虚增收入&/p&&p&(资本化--&提升固定资产性能--&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例如:厂房扩建,设备升级)&/p&&p&调低利润:资产费用化,收入负债化&/p&&p&(费用化--&维持固定资产原有性能--&计入当期费用 例如:维修,保险)&/p&&p&&br&&/p&&p&比较常见的手法:&/p&&p&1、研发支出。这是一个利润调节池。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需要利润时就将其资本化。&/p&&p&2、预付账款。不入账的费用通常用这个科目来调。&/p&&p&3、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不合理的往来一般在这个里面。&/p&&p&4、商誉。不要摊销,所以很多重组的公司看上去有利润,但你如果把当时收购时的商誉一摊,就变成亏的了。这是新会计准则最不合理的地方。减值测试是忽悠人的。&/p&&p&5、运费。运费的增长如果与销售的增长不一致,一般说明这个公司就造假了,当然公司解释为销售方式变化的原因。&/p&&p&&br&&/p&&p&&b&②、虚构存货&/b&&/p&&p&虚构存货,这个比较简单,比较常见的方方就是正常结货的时候少结一点,把多出来的收入算作虚增收入的成本。或者更加直白一点,直接虚增账面,审计盘点的时候再去借点货或者借个仓库,然后再开个假仓单。&/p&&p&&b&③、虚构现金流&/b&&/p&&p&很多业内人士说,什么都可以调,现金流不能调。其实是错的,现金流最好调,而且完全符合准则。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这样本来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p&&p&&b&④、虚增资产价格&/b&&/p&&p&老是十个坛子九个盖,最后肯定盖不住,怎么办。资本性支出时,让对方把发票开大,然后多出来的钱转一圈,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p&&p&&br&&/p&&ul&&li&&b&那么如何判别财务数据是否异常呢?&/b&&/li&&/ul&&p&一般判别一家公司的财报造没造假,分析其&b&毛利率指标最容易发现其中的猫腻。&/b&&/p&&p&毛利率是毛利润除以销售收入的比率。什么是毛利润,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销售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它是没有拔毛的利润,毛利润出来后,企业先拔一层毛,也就是将期间费用、损失、减值等抵销掉,这样,就拔出了利润总额了,这时,政府动手了,再拔点所得税,拔干净了,就成净利润。&/p&&p&而且毛利率有一个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其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与行业的平均值相差不会太大。往往那种产品成本正常,通过高定价来实现的高毛利率,一般只会存在于哪些有品牌效应,有定价权的“大蓝筹”企业。&/p&&p&1.在公司财报中,当出现&b&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而毛利率逐年上升现象,那么则可判断该公司大概率做了假账。&/b&因为,存货周转率下降,表明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其毛利率应趋同下降才合理。另外,存货周转率下降也说明产品竞争力可能下降,竞争力不强,毛利率必然下降。&/p&&p&2.在公司财报中,&b&当出现高毛利率而现金循环周期也较高的现象,一般也可判断该上市公司可能做了假账。&/b&企业的高毛利率一般意味着它在产业链上拥有强势地位,企业会尽量占用上游客户的资金,而不给下游客户很长的赊账期,其现金循环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般较小,甚至会出现负值。如果高毛利率与这些特征持续背离,往往意味着它是不真实的,需要警惕企业的盈利能力。&/p&&p&&br&&/p&&p&&b&一些其他判别财务造假的方法&/b&&/p&&ul&&li&&b&指标分析法&/b&&/li&&/ul&&p&①关注应收账款增幅与收入的增幅&/p&&p&在收入结构中,有现金收入和应收账款收入。而提前确认收入情况下,企业拿不到现金,只能以应收账款的形式计入收入,当应收账款增幅显著高于收入增幅时,背后有很大可能是将未来收益转移至当期,提前确认收入。&/p&&p&②关注利润增幅&/p&&p&收入和利润是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匹配的。要判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所在行业情况,以及生产能力。当企业利润增幅显著增加时,要与同行业比较,注意这种增加是否超越了企业自身实际预期。&/p&&p&③关注应收账款天数&/p&&p&当应收账款天数由负数转为正数,或者显著增加时,应当警惕其背后可能是账期本来没有这么长,为了当期收益而将未来收益作为当期应收而导致的。&/p&&p&④关注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p&&p&流动资产可以骗人,但现金很难作假。经营现金流的造假往往涉及到银行来往业务票据,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是不会轻易屈身配合企业造假。所以尽管用应收账款确认了收入,增加了净利润,但经营性现金流并没有增加,所以当净利润显著高于经营性现金流时,需要重点关注。&/p&&ul&&li&&b&横向对比法&/b&&/li&&/ul&&p&(1)与同类公司或与公司历史比较,毛利率明显异常;&/p&&p&(2)货币资金和银行贷款同时高企;&/p&&p&(3)应收账款、存货异常增加;&/p&&p&(4)估算的应交所得税余额与实际余额相比相差甚远;&/p&&p&(5)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p&&p&(6)突然出现主业以外的较大收益,如咨询、工程、软件等的利润贡献。&/p&&ul&&li&&b&其他非财务信号判断&/b&&/li&&/ul&&p&(1)高管频繁更换,比如财务总监,董秘,独立董事,监事频繁更换; &/p&&p&(2)会计师事务所频繁更换; &/p&&p&(3)资产重组和剥离频繁.欢迎大家补充判断的方法. &/p&&p&&br&&/p&&p&PS:虽然辨别财务造假的方法有很多,但财务舞弊与财务造假本质上还是一个「魔」与「道」的问题,最后附上一个知友提到的,三哥上市公司的经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财务造假水平确实高超,但是问题还是你得不被别人给盯上。&/p&&p&&br&&/p&&p&&b&新大地:&/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iH8MCQRYdR3CPN4Sh57_z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最臭名昭著的财务大师!造假手段之高明,业界称奇,载入A股史册&/a&&/p&&p&&b&万福生科:&/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XSW8iP2HEjL5uY_V2COWo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遗臭万年的财务大师!它的造假手段,创出中国财务史上最高水平&/a&&/p&&p&&b&*ST中基:&/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ZrlYR_caTXBrnEsbtrxkc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疯狂财技!隐形空壳公司操盘大资金,利润想增就增,想减就减&/a&&/p&&p&&/p&&p&&/p&&p&&/p&
谢邀。想看干货的来这儿,也好来感受一下这个套路与反套路的世界。财务造假的核心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还是将不想进利润表的费用(收入)披上资产(负债)的外衣继续呆在或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中,从而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实现预定业绩、提高估值方便更好的“圈钱…
&p&日更新:&/p&&p&快到中秋节了,先给各路小伙伴们拜个早年。陆续收到了审计小伙伴们的怼,大家的普遍意思是我提到的操作太low了。和四大斗智斗勇了十年,我就没有更高深的技巧了嘛?&/p&&p&当然是有的,有些技巧是见不得阳光的,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的耻辱。这些所谓技巧我也不想拿出来晒。我个人觉得,真正好的会计不是通过造假炫技,而是尽可能的在准则许可的范围之内做修饰,最终能拿出即符合准则、不违法又能对企业有利还经得起事务所审计的报表。但是反过来,作为投资者,应该能顺藤摸瓜找到企业修饰报表的目的。&/p&&p&之前举的例子是审计也好,投资者也好,能够根据手头的资料看出问题来的。&/p&&p&继续举例子吧,本来不想举的这几个例子,可能还是比较low,但查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或者说通常根本查不出来,是啊,查不出来的例子不适合本题吧?&/p&&p&&b&变关联交易为非关联交易。&/b&大家都知道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必须要披露的,但有些见不得人的交易怎么能披露呢?于是就想方设法把关联方变成非关联方。某老牌上市公司,旗下的一间车间后来也上市了,为了报表好看,另外注册了个劳务公司把呆坏账、离退休员工留在了这家公司,这是典型的关联公司吧?结果这家公司被承包给个人,然后在当地办了个集体企业的名头。而事实上这家公司的经理都是上市公司任命的,但是因为表面上看不出来,就成了非关联方。&/p&&p&某年上市公司效益不好,单边挂账该劳务公司数千万,实现了盈利。事务所审计函证的时候,劳务公司都盖章确认,但实际上呢?&/p&&p&后来该公司效益好的时候针对这笔欠款计提了全额坏账准备,连证监会都询问了,但是也只能不了了之。&/p&&p&类似的技巧很多上市公司都用过,还有一家IPO的企业,跑到荷兰注册了个皮包公司,作为本公司的海外代理,虚构大量的销售。&/p&&p&&b&通过孙孙公司洗钱。&/b&某上市公司注资了一家小公司,参股很少,后来这家小公司又参股了N个公司,不同地点不同法人。上市公司通过承包工程的方式,对小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然后小公司又层层把钱转到其他子公司孙公司,最终变成现金跑到上市公司的某高管手里。如果不是最终该高管进了检察院,连操作这笔账的财务人员都不知道去了哪儿。而在上市公司的账目里,从招投标文件到合同到预算审批全部健全,毫无破绽符合内控。&/p&&p&&b&“合法”虚构采购。&/b&某上市公司的经营业务相对垄断,在本地只有很少的小公司生产相同产品,但价格相对低廉。为了业绩的需要,该上市公司和这些小公司串通,直接在小公司现场办公开具发票,把小公司的销售变成自己的采购+销售,客户来小公司拉货的时候,拿到的是上市公司开具的发票。而事实上这些产品连上市公司的仓库都没有进。&/p&&p&先写到这里吧,欢迎四大继续怼~~&/p&&p&&br&&/p&&p&以下是原文:&/p&&p&============================================================&/p&&p&&br&&/p&&p&利益相关,本人在某上市公司做过十年报表。基本上资产负债表有余额的项目都做过盈余管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6bba0bee9b_b.jp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2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figure&&p&&br&&/p&&p&先不说造假,我一般用“修饰”,毕竟造假这种违法的事我是做不来的。&/p&&p&常用的科目:&/p&&p&1、存货:上市公司对利润的要求非常高,多少公司一不留神就被ST,我曾经试图建议证监会取消对利润的要求,因为赶上连续几年经济形势差,行业大幅下滑的时候,除了运用财技,真的没办法盈利啊。&/p&&p&销售类企业的存货巨大,因此就成了利润调节的百宝囊。在转成本的时候稍作调整,就会多出一些利润来。&/p&&p&更加详细的存货修饰方法参见我的年报专栏分析。&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zhuanlan.zhihu.com/p/27&/span&&span class=&invisible&&77577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2、其他应收款: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就放在其他应收款了。甚至有些和关联方的单边挂账,虚增利润。这里面的坏账准备也是极佳的调整利润的工具。&/p&&p&更详细的坏账调整手法参见我的年报专栏分析:&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躺在利润里的坏账准备&/a&&/p&&p&3、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是不需要提取折旧的,嗯,如果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就好了,可以节约很多利润。所以推迟转资和不应该资本化的费用资本化,也是利润调节的手法之一。&/p&&p&更详细的在建工程调整手法参见我的年报专栏分析:&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在建工程里的螃蟹和海参&/a&&/p&&p&4、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对利润的影响是通过折旧实现的,如果折旧低一点呢?那就改一下资产类别或者折旧年限吧!今年的利润就多了点。&/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通过调整折旧年限调节利润&/a&&/p&&p&5、应收票据:神马?应收票据也可以调节利润?其实就是应收账款票据化,不提坏账了。&/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浅议应收票据的盈余管理&/a&&/p&&p&6、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已经是大量准ST公司保壳的公开的秘密了,卖点股权,把利润变成正数,在A股坑蒙拐骗又一年。&/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长期股权投资,企业经营的方向盘&/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说说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a&&/p&&p&==============================================&/p&&p&有四大的盆友认为这些手法“很容易”看出来,作为和四大打了10年交道的“大表哥”,对四大的审计风格还是很熟悉的,简单谈一下我的观点:&/p&&p&对于大型超大型企业,四大一方面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面面俱到的审计;另一方面超大型企业往往业务复杂,外审人员对企业具体经营业务的理解和学习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持续到审计完毕还没完成,由于四大人员更迭太快,下次来审计的就是另外的新人。我曾经和四大外籍审计人士打过交道,一直到最后签字确认,对方都没有搞定语言关,更别提对我司业务的理解了。&/p&&p&作为财务人员来讲,过于花哨的炫技是没有必要的,真正的功力反而就在这些“很容易”的操作中。能让四大心服口服的对这些调节后的报表认可确认,才是体现一个财务人员基本素养的地方。&/p&&p&对于日销售额就数亿的公司来说,几百万的金额不过是毛票,我讲的这些调整对利润的影响都是动辄过千万甚至过亿的。而我操作的这些,是和四大斗智斗勇后的结果。“很容易”三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去操作的时候,哪有那么容易,我相信你能从我司每月的300万张凭证里发现蛛丝马迹,你的三千行表五千行表确实能把我司的底裤都能扒出来,但是,具体到每一笔业务,浩瀚如海的数据量和你不切实际的微乎其微的样本量,你真正能发现多少呢?抽查对于海量数据形同虚设。我不否认事务所的审计水平,当然你作为四大审计人员也不能否认事务所对大型上市公司的审计更多的依赖excel公式,你觉得这些公式,企业的会计就不会反着玩了么?在数十亿的存货里,你如何通过市场价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倒推我倒挤过一个亿的利润呢?我用价值几百万的小型机在SAP跑了好几个小时才出来的,你用excel怎么可能算得出来,放弃吧.....不现实的......&/p&
日更新:快到中秋节了,先给各路小伙伴们拜个早年。陆续收到了审计小伙伴们的怼,大家的普遍意思是我提到的操作太low了。和四大斗智斗勇了十年,我就没有更高深的技巧了嘛?当然是有的,有些技巧是见不得阳光的,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的耻辱。这些…
&p&哈哈,这个问题很好。我有好多亲身经历可以答啊~&/p&&p&某IPO项目,我是第二任现场审计主管。前任主管跟了该项目大概半年多,生小孩去了。当时是八月份,好多人放假考CPA。这项目本也不是我们部门的,只是我前一个IPO项目刚好不久前上市了,我相对闲一些。于是找上了我。&/p&&p&我接手的时候,手下就三个人,二个助理1年级,一个助理2年级。任务其实就是出多一期六月末的数,前任主管搞定之前的三年数了。(上市一般要求三年一期的财务数据,比如以截止至日、日、日及日的财务数据进行申报这样子)。&/p&&p&不太赶,大概有三个来星期的时间。由于当时接的比较突然,我先花了两天时间将过往已完成的工作底稿研究好,这两天里三个小朋友就是按照我分的科目在砌底稿,然后找客户要了一堆凭证及原始资料,准备用于完成相关审计程序。&/p&&p&到第四天还是第五天,吃完午饭后照例站着玩玩手机休息一下,看到小朋友前方放了一大堆凭证,我顺手拿起来翻看,是一些采购凭证,一翻之下,发现不对劲了,&b&居然有连号!被审计单位跟A采购时A的发货单与跟B采购时B的发货单样式是一样的,而且是连号的!那本凭证中,类似的连续情大概有三四处。&/b&&/p&&p&我翻看时一开始是先感觉到样式一样,以为是同一供应商,细看之下才发现是不同供应商的发货单是连续的。&/p&&p&&b&这明摆着是有问题的。&/b&&/p&&p&明显是被审计单位自己或其找的财务顾问批量伪造时干活不认真留下的漏洞啊。&/p&&p&我当时心里真是“十万只羊驼飘过“。&/p&&p&&b&做审计的,其实是很不想发现问题的。这句话,相信做几年的人看到都能会心苦笑。&/b&&/p&&p&审计的忙碌,大家都知,在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大家都希望能顺顺利利收工搞定项目,而万一万一有问题被发现,工作量一定是大幅大幅增加的,随后的各种手尾现场审计主管是要负责到底的啊。所以很多放飞机的情况,有些是小朋友发现问题了,自己放飞机了,有些是小朋友发现问题汇报主管后,在主管明示暗示下放了飞机。&/p&&p&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是要尽快汇报项目经理的,但我这时内心尚存侥幸,或者也许是想慎重起见,怕自己的发现存在误差,到时反遭经理责怪。&/p&&p&于是,我更认真地翻看了那本凭证,更多的问题发现了,比如有出现C的发货单上的签名与D的发货单上的签名一样的。估计是当时伪造时签名签习惯了,将本应签D的人顺手签成C的人了。还有......&/p&&p&-----------------------------------------1月4日下午更新线----------------------------------&/p&&p&那天傍晚,我打电话将这个事项汇报给经理。经理一开始有些不相信,还Q了我描述中的几个点,末了,她指示说,这事她知道了,让我先汇总下跟这此事项相关的凭证的影响金额,另外,不要跟客户沟通这事项,也不要采取其他可能引起客户注意的举动,同时记得有事情汇报时要直接打电话给她。&/p&&p&我认可她的谨慎处理,在这事情未明确之前,不管是我或她,先行与客户进行沟通,是大忌,这事项可能轮不到我们俩出面来沟通。她提醒用手机也是有必要的,我也懂,所以我当时才直接打电话给她。&/p&&p&接下来,我布置了新工作给三位助理,让她们暂时放下手上砌的底稿,按照目前每个人负责的科目,直接去翻查凭证,在不同本凭证之间对&b&原始单据&/b&进行交叉比对,比如5月向A采购A的发货单与3月份向A采购A的发货单进行比对,这些原始单据不限于发货单,还包括合同、发票等第三方或外部提供的凭证。&/p&&p&另外,我找了对方的财务经理索要7月份的凭证,表明要用于做期后审计程序。对方表示还在整理。我说,我理解,一般来说七月份的凭证大部分的企业都没这么快就装订好,你给我未装订的就好了,我们不会将它弄乱的,主要是我们现场审计时间也比较有限,可能再一星期就回去了,麻烦您多理解一下。对方仍不肯,说还是整理好再给我们,下周一前一定可以给到我们。&/p&&p&我的态度很委婉和客气,她这下的回答已是第二次拒绝了。我知道我不能再就这事来纠缠了,再多纠缠很可能对方对我会产生厌恶或产生怀疑,于是转口表示“好啊,那我们先查其他资料吧,真是麻烦您了”,同时与她攀谈起来。&/p&&p&其实我就周一刚到的时候与她见了次面,表示之前的主管生小孩去了,之后我会是这项目的现场审计主管,且之后几天与她的沟通也只是惯常的就一些简单事项性质的询问或一些资料的索取(一般来说,资料会有助理去负责索取,但有时助理拿资料会遇到阻碍,对方会不配合,这时我会出马,直接找对方沟通)。&/p&&p&但这次的攀谈,我着重于对她个人经历的了解,聊了十来分钟,我提炼了一些关键信息:她来这公司仅一年多,之前也在拟IPO公司工作,再早期在事务所或财务顾问公司呆过。&b&看来,她应付审计师的经验应该是十足的。&/b&这是我对她做的结论。&/p&&p&客户这一线暂时只能进行到这里了,我转身埋头于原始单据中。助理们陆续汇报上来一些交叉核对有误的单据,汇总了下那上半年大概有三四百万单据有问题。过往三年有问题的单据不知有多少,因为基本还给客户了。&/p&&p&&b&问题似乎还好,但我总觉得奇怪。&/b&这不是我第一次碰上造假,也算是老司机了,造假一般来说是一环扣一环的,对于拟上市公司来说,造假的最终目的一般是增加净利润的,而伪造采购单据带来的是成本的增加,光只是成本这一项有问题的话,实在不合理。&/p&&p&合理,不合理,re(reasonable), 不re,这是审计师经常摆在口头上的话。&/p&&p&我回过身专门去查收入的单据,该客户所处的行业比较特别,收入确认方式也比较特别。恕我在这里不方便详细介绍。相关收入单据中我找不到问题,我再分析了下应收账款的明细,账龄,周期及原始回款单据等等,也没有问题发现。&/p&&p&-----------------------------------------1月4日晚更新线------------------------------------&/p&&p&&b&没有问题发现,但我还是觉得奇怪。&/b&其实我内心已是认定对方有问题,是本着“疑罪从有”的心态在行事的。这种提前认定可能有好也可能有坏,如果我行事谨慎的话,对我来说应该大部分情况是好事。这也在以后的经历中又一次帮了我。&/p&&p&我决定转换思路,不看收入循环相关科目了。我从试算平衡表出发,着重看长期资产科目的变动,三年财务数据中前两年长期资产变动并不大,但最近一年末在建工程数字突然变大了。到了最新一期,在建工程转固了。&/p&&p&我找出三年数底稿中的在建工程明细,让助理2年级去要回之前的工程合同,同时结合本期的凭证中的部分工程预结算单据。终于知道问题在哪里了。&/p&&p&相信有多年审计尽调经验的朋友看到这里,已猜出该被审计单位的造假套路是怎么样的了。&/p&&p&有问题的地方至少涉及到&b&固定资产,收入及成本&/b&三个主要科目。&/p&&p&我这里又一次无法详细说明,之后你们就知道为什么。&/p&&p&再次谨慎起见,我独自走访了该在建工程大致所在位置,又获得了一些侧面证据。&/p&&p&虽然我知道了造假套路,但除了上述的采购单据存在明显矛盾,工程合同方面我很难举证,工程方不会配合的,我拿不到实在的证据的。而收入方面,虽然也知道了套路所在,但要获得实锤,我只能借助外部第三方数据,但这需要时间和对这一行业进行更详细的研究。&/p&&p&&br&&/p&&p&我让助理们将上述有问题的采购单据和工程合同等一一复印了下来,两份,偷偷地。我没有跟助理们讲太多东西,她们只知道有单据有问题,工程合同的事,她们看不出来。我在尽量缩小知情人的范围,但我不可能一个人做完所有事,所以还是得需要她们帮忙一些。&/p&&p&那周之后的周三,我带着整理好的资料回公司,与项目经理在小会议室里面对面过了一遍。我将发现、疑点和猜测,不论有没有实锤,都大致列了出来,尽可能后附一些支持性文件,比如单据、合同或走访现场的照片。&/p&&p&过完之后,我是松一口气的,从我这个层面来说,我的职责是尽到了。目前的发现知情人仅限于我和她。客户也仍蒙在鼓里。所有东西除纸质资料和我个人电脑上的电子版之外,未通过公司邮件或其他公开方式进行传输。&/p&&p&经理当时的神色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她表示她了解情况了,让我留下那本档案,先回项目现场。第二天,应该是第二天,她跟老板汇报了。再过一天,周五,经理也下现场来了,她跟对方财务总监在房间里聊了约一个来小时。经理跟老板怎么汇报的,我不知道。跟财务总监怎么谈的,我也不知道。只是我从后面发生的事情,猜测,经理应该是如实汇报给了老板。跟对方财务总监聊的估计没有太和谐。&/p&&p&那天晚上,对方分管财务副总裁与财务总监并财务经理,宴请我们几位,算是欢迎我们经理下现场考察工作。餐厅很是豪华,宴席很是丰盛。作为一个主管,餐桌上是轮不到我出声的。席上聊的也没有与公司具体相关的事项。只记得,对方副总裁原来是出身外资券商投行,也是资深乙方人士了,其在席上高谈阔论,而我方五人应声廖廖。&/p&&p&那周过后的周二吧,我接到了经理电话,她让我根据客户的数据先砌一版底稿,其他的事她没说。&/p&&p&这时,我已经可以猜到事情的处理方案和走向是怎么样的了。我没有多做询问或争论,默默带着同事们在最后一周完成这一期的底稿,然后告诉她们安安心心放假复习CPA去。&/p&&p&交了东西后,我转去了另一个项目,没有再收到过关于那项目底稿的Comments。&/p&&p&大概是一个月后,我得知,这项目换经理了。&/p&&p&没过几天,原来项目安排计划表上我十一十二月和第二年忙季时的这项目安排也被铲掉了。&/p&&p&之后有一天午饭,与同批次的小伙伴们一起吃,人不多,就四位。点了菜,仍在等菜时,有位女生突然低声问我,听说你得罪XX客户,被他们投诉到老板那啦?&/p&&p&我顿时一愣,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我先回想了一下与客户三个星期的沟通过程,好像自己态度还行吧,虽然有这事,但我也没直接跟对方摊牌过,谈不上得罪吧。念头转了一两圈,感觉实在找不到自己直接得罪客户的场景,又不方便与小伙伴们细说,只能随口回答并问到:“没有吧,我才做了几星期,就出一期数,为什么说我得罪他们呢?”,女生这时又回应说“我也不知咋回事啊,就是听SS经理说的,她说你得罪客户了,害到连老板也被投诉了。”。&/p&&p&在她的进一步叙述下,我才知道,那位老板也不做这项目了。&/p&&p&SS经理算是部门的情报中心,为人八卦,上到老板的私人事情,下到助理1年级有没有男女朋友,她都一清二楚,单是搜集情报还算好,她更擅长于到处散播谣言,挑拨离间,经常利用这一招来中伤人及项目冲突协调会上抢人。算是“&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谈谈四大各项目各经理间是如何抢人的&/a&”里面的演技派及狼狈派,这也是我后来陆续得知的。&/p&&p&之后我尝试去获取多一些这项目的进展,才得知,那位老板,在我结束现场工作后,带着我整理出来的那本档案冲过去了客户那,与财务总监及分管财务副总裁开了个会。&/p&&p&会上讲什么我当然也不知道,项目经理不是我们部门的,我也不熟,自我结束现场工作后,就没与她联系过了。&/p&&p&但从结果上来说,就是整个项目组从小老板到助理换了个遍,仅存的只有这项目的大老板,这项目是他拉来的。&/p&&p&再后来,有一天,SS经理让我帮她做一份资料,我照做了,她审阅完,我照着她的意见改了打印出来拿给她再看一遍。她让我在旁边先等一下,说很快看完。在看完递回给我的时候,她突然笑了一下,小声说“听说你那项目不做了,是因为得罪客户被对方投诉啊。你为什么得罪客户啊?“。&/p&&p&看着她似问非问,似笑非笑的表情,我一片恶心,勉强在两颊挤出一个微笑,回答到”没有啊,我没有得罪他们,也不知谁在乱说。”&/p&&p&我知道,我和那位经理都是那位小老板的背锅侠。&/p&&p&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公司上市了。&/p&&p&庆功会听说很热闹,几任主管都有受邀参加,除了我。&/p&&p&&br&&/p&&p&之后慢慢地,这事算是过去了。人员来去匆匆,我那时的那个项目经理也走了,除了这项目的后任经理外,这项目的同事们都不知我短暂担任过现场主管。还曾有一个部门的小朋友被借过去这项目,然后经常在微博朋友圈晒客户的好招待。&/p&&p&&b&几年之后,有一天,我突然获知,这项目的问题被发现了,发现的东西证实了我当时的判断和猜测,且还有其他我当时未发现的。大小老板为这事焦头烂额的。&/b&&/p&&p&&b&但,后来事情也不了了之了。&/b&&/p&&p&&b&很遗憾,没能走到SS经理面前,直接告诉她,“别乱造谣生事,不是我得罪客户,是我发现问题却背锅了。”。&/b&&/p&&p&鉴于好多吃瓜群众在拷问本人故事中其他细节,特此声明,这是悬疑小说,大家看完点个赞关注下我就好了。 ,在大家的鼓励下,相信我会有更多的作品出炉~&br&&/p&&p&&b&欢迎关注我及我的专栏“带你深入了解四大”&/b&&/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b0bad91cb6c65fa1c5ca788c3eb4c8d5_ipico.jpg& data-image-width=&800& data-image-height=&800& class=&internal&&盗道導:我背过的一口锅&/a&&p&&b&以及我的LIVE:&/b&&/p&&p&&br&&/p&&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405376&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6f6bed7e99f170c8d0966_ipico.jpg& data-image-width=&1413& data-image-height=&1413& class=&internal&&四大高分CPA教你三年通过CPA&/a&&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746880&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6f6bed7e99f170c8d0966_ipico.jpg& data-image-width=&1413& data-image-height=&1413& class=&internal&&四大经理面试内部经验分享及实战技巧&/a&&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638656&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6f6bed7e99f170c8d0966_ipico.jpg& data-image-width=&1413& data-image-height=&1413& class=&internal&&非金融类学生怎么转金融?&/a&&p&参与者的评价还不错:“老师很专业,也很细心。凭借其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于金融行业以及工作岗位等做了很全面的剖析介绍,对于我们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另外尤其感谢老师对于我们所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的解答-”,欢迎各位收听。&/p&&p&&br&&/p&&p&对于私信问我问题的朋友们,如果问题简单,我会简短回答;如果是涉及到个人职业发展或问题较复杂,我都希望可以用值乎提问的方式,一杯星巴克加点心的价格,也算是一个门槛吧,用来区分一下哪些童鞋真心想解惑。我觉得值乎的两分钟回答实在不够,因此我会加QQ进行语音沟通,详细询问提问者的个人情况,我认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给出针对性的方向建议。每个人的情况其实都不同,做一下大而泛之的回答,其实只适合很少数问题,更多的,还是要多了解你的个人情况,我才能更好回答你,也才能在语音当中听到你进一步的问题并给出及时且有建设性的意见。一贯抱着这样的态度与人交流,也希望能帮到你。支付时请用微信支付而不是知乎币,谢谢。&/p&
哈哈,这个问题很好。我有好多亲身经历可以答啊~某IPO项目,我是第二任现场审计主管。前任主管跟了该项目大概半年多,生小孩去了。当时是八月份,好多人放假考CPA。这项目本也不是我们部门的,只是我前一个IPO项目刚好不久前上市了,我相对闲一些。于是找上…
&p&对毛利的重要性有些思考。&/p&&p&企业能赚钱,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投入资源,只有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源才能产生收入,而毛利正是反应企业赚的一块钱里面扣除了投入核心资源的成本(注意:此处是说的核心资源,而非一般资源)后,还剩下多少,这个指标很重要。(同时我认为,不能直接反应企业核心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毛利率,分析起来没有太大意义)&/p&&p&&b&1. 主营业务成本(或核心资源成本)应该是最难降低的成本&/b&&/p&&p&从收入到净利润,中间要依次抵扣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纳税等科目,而在所有成本里面,主营业务成本是最难降低的,一个企业若想少投入一些核心资源但同时又想赚同样多的钱,非得花大力气,你要增加销量就必须雇佣更多工人、购置更多机器设备(折旧),如果一旦降低了核心资源的投入,业绩就会不高兴了。&/p&&p&一般而言,降低主营业务成本需要依靠企业的效率提升或技术进步,而降低其他费用可能是今年少投入一些研发、少打点儿广告就能做到的,相对更加容易。&/p&&p&&b&因此毛利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不管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其被操纵的可能性都比较小(成本更高),而毛利率的经济意义是直接衡量企业的核心获利能力。楼上有大神已经总结过了,毛利是反应企业的核心获利能力,净利是反应企业运筹帷幄的能力,运筹帷幄、长袖善舞人与人可是差距甚大,而毛利反应的是行业和企业基本面信息,可比性自然更高。&/b&&/p&&p&&b&2. 毛利率分析的关键:识别企业的核心资源投入和产出&/b&&/p&&p&如果毛利分析是简单套公式的话,初中生足以胜任。但在常规的报表中,出于分类的便利或者会计准则的限制,很多时候主营业务成本并不是完全反映企业的核心资源投入情况,所以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找出核心资源投入才是“毛利”分析的关键(或者此时已经不叫毛利了)。有些例子可以借鉴:&/p&&ul&&li&某工程设计类企业,竞争实力一般,其客户和项目主要来自于创始人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需要大量的公关活动来维护,因此其主要核心资源投入还应该包括这部分计入销售费用的成本。如果创始人搞关系的成本下降了(之前每个月打两次高尔夫变成打一次),那么毛利就提升了;(感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fe5d99e6d4a& data-hash=&fe5d99e6d4a& data-hovercard=&p$b$fe5d99e6d4a&&@Wifs P&/a& ,此案例来自其知乎作品《财务演绎法》)&/li&&li&某流氓APP软件,本身不提供什么太高的附加价值,主要依靠各种渠道推广(让用户手滑误点),单个用户的获取成本大概是1元,这部分计入销售推广费用中的成本就应该算作核心资源的投入,如果某一天这个APP提供价值提高,暴力获取的用户付费意愿提升,那么这个产品成本不变收入提高,毛利也就上升了;&/li&&li&还有上面答案提到的日化快消行业,靠广告打入市场,成熟的快消品营销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广告策略,包括前中后期的广告投入节奏及效果验证等,广告此时类似机器设备成本,按照获客数分摊也能得出一个“毛利”;&/li&&/ul&&p&为什么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毛利分析最有效呢?主要就是核心投入资源都是实打实的看得见的、有一套规范的会计流程进行核算,而有些行业的毛利让你无从下手,比如以人头和研发为主的行业等。如果对这些行业不进行深入的商业分析,不能抓住企业的核心资源投入,分析得出的毛利就毫无意义。&/p&&p&&b&3. 毛利能否被操纵?&/b&&/p&&p&当然可以,只是操纵毛利的成本会更高、更复杂。&/p&&p&比如以延长客户信用账期来提高单价或收入(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变慢)、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固定成本分摊后的单位成本(导致存货积压)、将主营业务成本确认为期间费用(与可比公司存在差异)等,这些操作基本上会留下较为明显的痕迹,导致一定的后果。&/p&&p&识别毛利是否掺假,非常重要的就是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p&&ul&&li&与同行业比,可以发现毛利奇高的商业逻辑。例如辉山乳业的毛利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自称是苜蓿草实现了自产自给,生产成本低,且较近的运输距离减少了营养的损耗,毛利总体较高。分析师从毛利反推苜蓿草的生产成本,发现这个成本已经低到极致了,简直可以通过卖草赚钱;&/li&&li&与历史期间比较,可以发现毛利变动的驱动因素。例如辉山乳业的营收结构表现出收入下滑幅度小于成本下滑幅度,毛利率表现出稳中带升的状态,官方解释是给牛少喂草,而奶牛养殖业的规律是成本弹性低于收入弹性;中国宏桥在煤价上升的情况下单位自产电力成本保持不变,分析师通过拆分发电的直接成本后发现尽管折旧分摊的单位成本下降,但是依然不能抵消煤价上升的影响。&/li&&li&历史期间的毛利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是不是就说明这家公司出问题了呢?这也不一定,对于大批量的消费品,毛利是直接反应市场价格走势、产能产量销量变动的指标。但是,对于定制化产品、项目制服务、技术性服务等,针对不同的客户可能有不同的定价策略,低价抢到核心客户建立行业标杆效应等,所以不同项目、不同年份的毛利率都可能出现较大程度波动。不过这种行业的毛利水平一般是比较高,这样才能预留出相当空间进行弹性定价。这时候对毛利变动的分析,主要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项目的标杆示范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是否是因为公司的定价能力出现问题了、是否影响持续经营等。&/li&&/ul&&p&毛利分析,是一个技术活儿。&/p&
对毛利的重要性有些思考。企业能赚钱,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投入资源,只有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源才能产生收入,而毛利正是反应企业赚的一块钱里面扣除了投入核心资源的成本(注意:此处是说的核心资源,而非一般资源)后,还剩下多少,这个指标很重要。(…
&p&国内很多事务所,特别是内资所,往往是重细节测试,而轻分析测试。现在事务所审计一个项目,绝大多数的人力物力时间金钱都花在&b&验证&/b&所谓的“三相符”(three way matching)或者说三相符升级版的“五相符”上。什么是“五相符”呢,“五相符”是指:&/p&&p&1、账表相符:财务报告与账簿记录的数据必须相符。&/p&&p&2、账账相符:总账(账簿记录)与明细账及相关明细账之间的数据必须相符。&/p&&p&3、账证核符: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数据必须相符。&/p&&p&4、账据相符:会计凭证与原始单据的数据必须相符。&/p&&p&5、账实相符:存货、资金、应收应付、资产的账面数据与实物数额(包括相关往来证件)必须相符。&/p&&p&五相符代表了企业业务的逻辑追溯链条,财务报告→总账→明细账→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内部单据)→实物→外部审计证据,怎么验证呢,就是抽样咯,这就是所谓的细节测试。&/p&&p&好了,你的审计已经入门了,现在让你直接上项目一点问题都没有。&/p&&p&但是,我当年从做审计第一天起,就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企业造假,从外部的上下游供应商开始就都是伪造的,那么做五相符还有什么意义呢?特别是对于经验丰富的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来说,肯定从外部凭证一路到账务报告都是相符的。有不符的,最大可能性只能是操作失误账记错了,但现在上市公司管理越来越严格,ERP等信息化工具的大量应用的背景下,这类失误已经越来越少,即便可能有一些错误,这些失误造成的后果有那么高的重要性水平吗?花这么多精力在这上面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是否值得?&/p&&p&&b&其实,面对稍微有点段位的造假者,针对单一业务循环实施大量的五相符审计程序,根本就发现不了问题&/b&。但是很遗憾,审计行业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和工作的价值,必须得把自己搞得好像很忙的样子,不然怎么好意思收客户钱呢。这种活其实没啥技术含量,就是繁锁烦人。于是大量招大学应届生送上审计流水线,专业不限,但求耐操。&/p&&p&&b&而单据齐全的造假,最容易露出破绽的地方,是破坏了报表间的勾稽关系&/b&,以及外部造假单据的破绽,而这些可疑的地方都只能通过分析性程序来发现。但是,如果造假设计精妙,单据造假水平高(审计师毕竟不是专业鉴图师),且不要丧心病狂注水太严重,对于经验不丰富的审计师来说,分析性程序不做精做细做透的话依然很难发现造假。&/p&&p&还是以造假经典千王之王的万福生科为例。万福生科属于一条龙造假教科书级的典范。其造假最天才之处在于,教会了大家&b&要把现金流送到体外循环最好的方式是在建工程及相关的预付账款科目里&/b&。&/p&&p&众所周之,一条龙造假的整体思路是,虚构客户和销售合同,确认收入收到货款之后把钱以采购款的名义打给通过自己控制的虚构供应商,再把钱转移给虚构的客户账户,如此循环,即“&b&公司自有资金体外循环&/b&”模式。但这种模式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你的最终目的是虚构利润,那么你收到的钱肯定要比付出去的多,中间的差额会留存在企业里,慢慢资金就循环不起来了,而如果不走现金都是赊购赊销,那么应收应付就会变得越来越庞大,肯定会会引起怀疑。所以一定要把这部分资金想办法弄到体外去继续循环。&/p&&p&于是,万福生科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通过虚构总包合同与金额,以支付工程款、采购原材料、预付机器设备款的名义,将钱弄了出去。上市前后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余额增加了几倍。也就是说,资金流出从报表上体现出为预付账款和在建工程的增加,资金的流入体现为收入的增加。这样做的结果从资产负债表上来看,就是最后右边的利润实际都体现了左边的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里。从各种单据银行流水现金流基本都看不出问题,因为工程项目的市场公允价值难以判定,所需金额庞大,而那两年固定资产价格又涨得很快,又属于募投项目,因此一时得以蒙混过关。&/p&&p&但其实如果审计时稍微用点心分析,还是能发现一点珠丝马迹,比方说万福生科好几个大客户都是注册资本金只有10万元的小公司甚至个体户,这个明显有悖常理。比方说某一个相同或相近时间内,分处不同地区、不同身份、没有任何关联的客户,采购数量却惊人相似,甚至一模一样。而另一段时间区间,这些客户又再度出现采购数量和类型的高度类似(造假工程量浩大,也会偷懒)。这些到底是没有引起审计的足够重视,还是有意忽视?由于在实际业务中,农业企业在各个业务环节中存在着大量的现金交易和税收减免,万福生科的很多现金存取行为也没有引起怀疑。这也是导致了后来农业企业不被证监会和投资者所信任上市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p&&p&上市公司的造假其实很像一个旁氏骗局,很多人都觉得造假用纸糊上的窟窿可以以后通过利润的增长来慢慢消化,但是对于一些通过造假上市的公司来说,本来公司的盈利能力就很有问题,最后非非但补不上窟窿,窟窿还越来越大(毕竟造假本身的成本也不低),只好通过更多的造假来填补,直到最后捂不住爆掉。说白了还是自身缺乏良好的造血能力。造假注水程度低一点叫粉饰,如果自身造血能力还可以,真真假假掺在一起,就很难被发现。好多造假都是上市之后业绩大变脸之后才大白于天下的。&/p&&p&其实当你做了很多年审计之后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CPA审计教材中,最重要的两章其实是&/p&&p&1、审计计划&/p&&p&2、风险评估&/p&&p&这两节其实是整个“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基石。&/p&&p&然而大家在初学的时候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大家更关心的是后面各个业务循环通常的审计套路,然后一头扎进实质性程序无边的海洋中不能自拔。考试的时候也非侧重点,因为灵活性太强,对实战经验要求高,不便于在应试中考察。&/p&&p&真正的高手老法师与审计民工的区别就在于此。其实从事任何行业你都得先对行业有个高屋建瓴的认识。审计老法师是懂得怎么合理拟定整个项目审计战略的。审计也有战略?当然有了,而且关系重大。项目经理从接项目开始,就要对客户公司所处行业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个行业哪些地方是容易藏猫腻的,这类公司的财务指标在什么范围内是合理的,再结合客户的财务报表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再根据重要性水平进行风险评估,在风险高的地方实施更充分和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这样才是审计工作靠谱的打开方式。然则绝大多数从业者,很多即便做到了经理,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真正有天赋、有能力又努力的审计师还是可遇不可求的,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合规要求敷衍了事然后拿钱走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163147ecd04f700814aafbc_b.jpg& data-rawwidth=&436& data-rawheight=&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163147ecd04f700814aafbc_r.jpg&&&/figure&&p&&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209024& class=&internal&&审计职业规划一:四大生涯&/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407680& class=&internal&&审计职业规划二:做股权投资&/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765760& class=&internal&&审计职业规划三:转型做投行&/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804928& class=&internal&&审计职业规划四:转战信托和大资管行业&/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zhouzhao& class=&internal&&知乎专栏:财务自由之路&/a&&/p&
国内很多事务所,特别是内资所,往往是重细节测试,而轻分析测试。现在事务所审计一个项目,绝大多数的人力物力时间金钱都花在验证所谓的“三相符”(three way matching)或者说三相符升级版的“五相符”上。什么是“五相符”呢,“五相符”是指:1、账表…
&p&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不同,分析的角度也有所不同。&/p&&p&投资者通过财务分析看企业价值,寻找内在价值和定价之间的差异;审计师通过财务分析看企业是否造假或盈余管理,特别是在风险评估阶段和分析性复核阶段;内部FA研究财报,从财务报表整体把握企业经营成果及潜在经营问题,老板都看财报大数,小兵岂不都得一一理得清清楚楚。银行信贷部门、主并方看的财务报表重点都不一样。&/p&&p&&br&&/p&&h2&&b&第一层:无论报表的使用目的,首先要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识别假的、有水分的财务数据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功。&/b&&/h2&&p&&b&1. 纵向和横向的财务数据对比是发现问题的主要手段&/b&&/p&&ul&&li&&b&财务报表分析最基本最基本的基础,是深度理解各财务指标。&/b&&/li&&/ul&&p&财务报表分析,先得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计算主要的财务指标,要求分析师能深度理解每一个财务指标的内涵,超越简单计算的层面。例如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个最主流的偿债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如果仅仅是会计算这个指标,我想初中生水平足矣,但是是否每个分析人员都足够理解这个指标呢?&/p&&p&更深度的解读应该是:企业偿还负债,最健康的方式是通过经营性现金流偿还借债,只有极端情况下才需要变现资产进行偿还,而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强,因此流动比率实质是一种压力测试,一种极端条件下的债务保障能力;同时我们对流动资产的期望是一年内自动变现的,若有积压多年而未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有本就应该三五年才能分批收到的质保金放在应收款(错误分类的),那么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就要打个折扣了,这时候流动比率也就不那么靠谱了。若一家有良好现金流的贸易公司,营运资金周转极快,银行的短期负债尽管挂账较大,但良好的现金流能保证实现自我清算,无需担心偿债问题。&/p&&p&再例如对毛利率的理解,可以参考这个答案:&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正确看待和分析毛利率?&/a&&/p&&p&另一方面,分析师应该保证财务指标的可比性。我不止一次看到,对有增加新业务或剥离老业务的公司,分析师还在机械地对比前后两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这几乎完全不可比嘛。&/p&&ul&&li&&b&计算出的各项指标,到底是好还是不好?&/b&&/li&&/ul&&p&这时候需要一个标准,主要就是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与自身历史期进行对比,发现指标的变动趋势;与行业可比公司进行对比,发现标的公司财务指标与行业水平的差距、与行业的平均变动趋势是否相符。通常而言,只有重大的变动或差异才需进一步分析判断,寻找原因,若对比出来的各项经营指标均无重大异常,那分析师的心也就能放下一半了。&/p&&p&例如:浑水质疑辉山乳业的高毛利,主要是质疑辉山乳业的毛利是同行业的两倍;&/p&&blockquote&如何寻找可比公司,对于新手而言有些复杂。我一般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看Wind首页的“行业中心”,目前wind的行业中心板块分类比较细,把A股、新三板公司都做了分类,从这里一般能找到某细分领域的上市(挂牌)公司,一般而言,A股公司的财务数据质量会更高;另一个途径是通过查阅券商的研报,一般行业分析师会cover该领域的主要上市公司,甚至同行业港股、美股等。&br&从这两个途径,基本上能找到一些指引,然后一一查询筛选即可。&/blockquote&&p&&br&&/p&&p&&b&2.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抓住企业经营特征和商业模式,找到财报分析的关键点(“题眼”)&/b&&/p&&p&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经营模式,大体而言,企业有两种战略选择。低成本战略的公司追求薄利多销,毛利和销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需要持续确认产量壁垒和规模效应能否阻挡新进竞争者;差异化战略的公司定价能力更强,毛利高但需要持续的研发创新投入、市场推广投入,企业能否长期投入保持优势以阻挡替代品威胁。&/p&&blockquote&在黄世忠老师的书中谈到一个例子:两家航空公司A、B,A航空公司主打低成本战略,面向价格敏感的低收入乘客,飞行舒适度、航班准点率居于次要地位;B航空公司主打差异化战略,通过安全品质、航班准点率等附加值来提高票价。那么两家公司对飞机的折旧政策就存在差异,A航空公司选择更长的折旧期限,目的是降低当期折旧费用、付出更高的保养费用和牺牲航班准点率;而B公司的折旧期限短,定期更换老机型以保持相对新的机队,减少了因飞机保养而导致的飞行延误等。这就是战略选择对会计政策的影响!&/blockquote&&p&从个体层面,不同公司的经营策略可谓差异巨大,因此需要在理解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找到分析的关键点。类似审计会在项目实施前评估高风险领域和重点关注领域。&/p&&p&例如接触到的一些案例:&/p&&ul&&li&标的公司内部价值链分析,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的销售、再运输到终端客户手中。一家境外林业公司从事板材加工和销售,通过对内部价值链分析和实物链流转分析,发现当地交通运力不足,无法将大量产品运出去,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找出了企业的关键发展瓶颈,偏向于内部管理决策分析了,这种分析非常厉害,层次和段位都极高(案例来自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null& data-hash=&null& data-hovercard=&p$b$null&&@Wifs P&/a& )。类似的案例瓶颈分析之前也有遇到过,比如浑水做空网秦的时候,对网秦宣称的prepaid card网店和终端门店进行走访,测算这种card的渗透率及潜在规模;此外,某移动端软件宣称自己有万的活跃用户,可以稍微测算一下中国安卓用户的总用户数和该款APP的潜在渗透率,你会发现这家公司要实现其承诺的未来盈利规模,需要全国人民人手安装一个。。。&/li&&li&生产制造型企业,关注成本的结转过程。如大神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c909c2c131edbf408ca5d1& data-hash=&c909c2c131edbf408ca5d1& data-hovercard=&p$b$c909c2c131edbf408ca5d1&&@投行小兵&/a& 所述,有案例将部分人工成本结转到当年的主营业务成本中,部分结转到存货。由于在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中,成本结转主要通过是分摊、倒挤等方式,缺乏与投入明细一一对应关系,因此操纵的空间较大。在审计中,各种在产品、半成品、库存商品的转入转出,真的是眼花缭乱。&/li&&li&存在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公司,需要特别关注转固的金额和时间点选择。通常而言,在建工程是企业造假做平现金流的重要手段(固定资产不像真金白银,值多少钱用眼睛看不出来,所以通过在建工程把公司体内资金掏到体外非常常见),且转固时间的操纵能调整跨期间的折旧费用,有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li&&li&产业链上的弱势企业,现金流量表的表现一定不好,需要特别关注营运资本的周转情况。例如某些技术附加值低的系统集成企业,其实只是干组装的活儿,向上游买核心零部件一般是预付款形式,向下游销售一般是长账期的应收款形式(谁叫你技术附加值低呢),如果下游再面对政府部门、大型国企等,公司都能被拖到资金链断掉;比如强势的京东,为什么一直亏着但是现金流很好呢?因为其强势的产业链地位能拖上游供应商的货款,如果京东持续地业务亏损,那么必然会观察到应付的相对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促进销售和捆绑用户,京东推了京东白条、分期付这种信用卡性质的产品,这是会拉长应收账款的账期的。但京东的应收账款形成应收账款池,可分散单个消费者的风险,因此这个资产包是很容易拿到质押融资直接回款的,如果质押融资的手续费低于京东收取消费者分期付款的利息,那么这又能稳赚不赔。随着业务的开展和大数据的积累,京东能更加精准地评估每一笔应收款项及整个应收账款池的风险,定价模型也就会更加地精准了。&/li&&li&对于集团企业,母公司旗下子公司A向子公司B销售设备,需要特别关注A公司对毛利、期间费用率的确认政策、是否存在操纵等。根据会计母子公司合并规则,如果A公司将100元期间费用策略性地确认为主营业务成本,那么合并抵消后,在集团层面实际上能将这100元期间费用按照折旧年限,分多年进入损益表,当期集团整体的费用就相应变少了。&/li&&/ul&&p&&br&&/p&&p&&b&3. 财务报表逻辑“内洽”&/b&&/p&&p&财务报表的编制有一套严格的标注,报表间有严格的勾稽关系,投行经典面试问题,“若折旧多计提10万元,对三张报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考察最基础的财务报表逻辑关系。财务报表中一个指标变动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指标,因此财务造假是很难的,除非假戏真做或者完全体外循环,不然总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p&&p&例如:&/p&&ul&&li&预收账款经营模式可能代表有较多的利息收入;&/li&&li&设备制造型公司,当对外销售时会预提后期维保费用,这部分销售费用应该与收入匹配;&/li&&li&能源支出费用(电费)与收入匹配;&/li&&li&浑水做空东方纸业时,蹲点在工厂门口数运输纸张的卡车数量,看是否与收入匹配。计算卡车数量的公式:卡车数量=(产能?产能利用率-自身仓库存货容量增加额)/365/单位卡车的运输量/平均每天的运输次数;&/li&&li&经营杠杆越大(固定成本越大)的公司,产量上升能更大程度地摊薄单位成本,提升毛利,如航空业(也要防止部分公司通过做大存货买做高毛利的盈余操纵手法);&/li&&li&存货积压的公司,按当年收入规模十年都卖不完,这肯定不合逻辑;&/li&&li&……&/li&&/ul&&p&例如接触到的案例:&/p&&ul&&li&一家制造型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0%~30%,毛利稳中有升,且计算出来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情况均明显好转,但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性现金流入和经营性现金流出均出现下滑,无需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过程就能看出问题,经咨询原因后,发现是标的公司往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将票据也计入现金,而当年不再将票据计入现金,导致现金流入流出规模均下降。&/li&&li&对于大规模样本,分析数据分布有一定意义。分析游戏公司的用户充值消耗比以确定是否有虚假充值现象,由于用户数量众多,统计分析一般只能看统计指标,例如平均值、方差等,这时候可以画分布图,看充值消耗比的分布,极值情况多不多、是否大多都围绕100%左右,如果大量数据能服从正态分布,能相当程度上让人安心;对充值金额,可以看是否符合长尾分布等特征。例如,对某款游戏2016年top用户的登陆、充值和消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用户最后一次登陆的时间进行分组,看到很多较多用户在11月份最后一次登录,而且平均登陆天数都较短(从第一次登陆到最后一次登陆的时间间隔),因此对这部分用户又按照首次登陆时间进行分组,发现11月份停止登陆的用户主要是10月份的新用户,从而推断出10月份有一次大型的促销活动。&/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815fd8debc43_b.jpg& data-rawwidth=&451&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815fd8debc43_r.jpg&&&/figure&&p&&br&&/p&&p&&b&4. 财务报表逻辑“外洽”&/b&&/p&&p&财务报表,不仅反映企业的内部经营,还能反映外部信息和外部环境。如果财务报表的内部变化不能充分反映外部环境特征,那要十分警惕。&/p&&ul&&li&外部证据印证。2017年5月奥瑞德被质疑造假,主要是发现其披露的前五大客户中包含另一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而另一家上市公司也披露了子公司的收入、利润和上市公司前五大采购,对比之下发现奥瑞德披露收入金额远大于外部数据。(在IPO核查中,发行人的采购方、销售方若有上市公司的重大销售方、采购方,则这种外部数据是非常可靠的,但要注意口径,或者多想几种潜在解释。还是拿奥瑞德案例举例,下游客户采购后可能以原材料形式堆着尚未进入成本,对于集团企业,可能设置一个专门的子公司来集中采购,那么就会观察到这个子公司的盈利体量与采购体量差距较大,甚至供销双方因为会计政策不一致而存在一个暂估了另外一个不做暂估,都会导致差异。再假设相互购销的是机器设备,那么采购方的利润表根本不会反应采购成本。所以这些外部证据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li&&li&行业的生命周期、行业集中度、学习成本等。当行业处于快速增长期,各公司的增长收行业规模增长驱动,所谓的“被增长”公司,如果此时发现某公司的增长率低于行业增长水平,无论增长绝对值高低,一定要充分质疑该公司的增长潜力,因为当行业进入红海,这类公司可能最先倒下。当行业增长放缓或停滞,此时各公司为了增长开始进入份额争夺,竞争加剧,可能会导致毛利下降、推广费用上升,行业整合和并购增加(如美国80、90年代的并购潮)。如游戏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单位获客成本快速上升,游戏公司用于发行、推广的费用越来越高。&/li&&li&&b&对于有公开市场价格的产品,毛利分析更便捷,wind的经济行业数据库中收录了大量商品数据,常见流通商品的产量、销量和价格都能找到,比如某些大宗商品的现货价&/b&。例如emerson做空中国宏桥中,根据煤价变动估算了当年单位产电成本的变动情况,产电成本中70%为煤炭成本,30%为设备折旧,当年煤价上升了23%,发电度数为去年1.96倍,则理论产电成本变动为【70%?(1+23%)+30%/1.96】。&/li&&/ul&&p&&br&&/p&&h2&&b&第二层: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b&&/h2&&p&最近在重刷黄世忠的《财务报表分析》,有了些新的思考。我认为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可以参考黄老师的分析框架。我简单的复述+自我理解一下。&/p&&p&首先,三张表都要涉及到,大体就分为盈利质量、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量分析。&/p&&p&&b&1. 盈利质量&/b&&/p&&p&主要指标是收入、净利润的成长性和波动性;毛利率反应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及企业投入到研发创新、营销推广中的空间有多大,毛利百分之几的公司是没有闲钱做创新投入的(当然除了烧钱的公司);收入的现金含量反映了账款回收能力,这是衡量营收能力的重要指标。&/p&&p&为什么会关注这几个方面呢?可以看企业的估值公式,企业价值=PE*净利润。&/p&&ul&&li&&b&PE倍数&/b&:PE倍数体现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看好程度,即成长性。成长性的指标多种多样,最直接的指标就是收入、净利润,有些行业还有一些特殊指标,比如电商平台看的是GMV,视频网站看活跃用户数(卖广告)等。&/li&&li&&b&净利润指标&/b&:净利润主要不是关注规模,而关注盈利能力,例如毛利率、收入的现金含量、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重等,议价能力强、盈利质量好的企业,其回款理论上是健康的。基于ROE的杜邦分析是对盈利能力的拆解,对比资产回报率和借款利率,可以判断是加杠杆还是去杠杆,用于指导经营活动也是极有必要的。&/li&&li&&b&风险:&/b&另一方面,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的,因此风险会减损企业价值。风险就用收入、净利润的波动性来衡量,这也是金融领域常用的风险指标,背后的含义可能是企业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是否能对抗周期、潜在的政策风险等。对个体风险,越市场化的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越强;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越分散的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越强;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对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越强,&/li&&/ul&&p&2. &b&资产质量&/b&&/p&&p&&b&资产结构&/b&:资产越重那么退出壁垒越高;固定成本越高经营风险越大、借债越多财务风险越大。&/p&&p&&b&现金含量&/b&: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弹性,有好的机会能快速抓住,有风险时可以抗住;现金含量高的公司,应收账款、存货相对少,那么减值损失会更少,潜在损失也就越小。&/p&&p&&b&3. 现金流量&/b&&/p&&p&&b&经营性现金流量&/b&:反映企业的造血能力,收入质量;&/p&&p&&b&自由现金流&/b&:在经营性现金流量基础上扣除必要的资本性支出、还本付息和支付股利,这才反应公司为股东创造的超额价值。&/p&&p&分析完了,这家公司到底有多好呢?这还是得回到第一层,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p&&p&&br&&/p&&p&&b&第三层:内部FA如何关注财务报表&/b&&/p&&p&我在大型跨国公司的财务部门待过一段时间,主要是跟着某条产品线财务。公司主营大型设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在全球多地区进行销售,我所在的产品线为技术服务产品线,业务是附加在设备销售上的。&/p&&p&总部的财务部门每个月主要拿着财务报表干啥事呢?主要就是盯着当年的业绩考核指标分析目前gap、根据最新的销售情况滚动预测全年的数据看gap,核心指标就是收入和毛利。当月哪怕1%的数字变动,都会通过数据的拆解找出原因,比如拆到某个地区、拆到某个合同、拆到某笔人工费用等。财报数字不仅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表现,更是业绩考核的标尺,对任意一个风吹草动,财务都能说出“??地区因为??合同导致当月新招了??个新员工,由于7月份??地区短期冲突导致用工紧张,当月用工成本提升了3%,预计下个月会回落到历史平均水平”。&/p&&p&以上。&/p&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不同,分析的角度也有所不同。投资者通过财务分析看企业价值,寻找内在价值和定价之间的差异;审计师通过财务分析看企业是否造假或盈余管理,特别是在风险评估阶段和分析性复核阶段;内部FA研究财报,从财务报表整体把握企业经营成果及潜在…
&p&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
&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丈母娘教你看财报&/a&
来啦!&/p&&blockquote&丈母娘の三板斧 &br&&b&看实力&/b&: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服务业资产负债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