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新西兰有多少中国人找什么工作合适

华人移民自述:移民新西兰,我曾经后悔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走还是留,是个艰难的决定。  前段时间,群友写了一篇关于移民的文章,表达了自己在走与留之间的矛盾和困惑。文章发出后,在群里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好多人都说,他们也想移民,但却很难做出决定。  今年,我还未回国,一位移居加拿大的朋友先回去休假了。她对我说,今年好奇怪呀,大家都在问移民的事,好多人都想出来。  我回国后,也有好多朋友和我讨论移民的可能性,或是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问题,可见,这个话题在国内的热度。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那些明星大腕和有钱人就更不用说了。  2013年10月,导演贾樟柯的一则微博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他说:“昨天聚会才知道,在座的十几个朋友除我之外,都办了或正在办移民手续,这让我非常震撼。”  微博一发出,引起上万网友的转发和讨论。有人说,他是被污染、高房价、转基因食品吓走了。但不管怎样,做出移民这个决定,实属不易。  这里不讨论投资移民的有钱人,他们可以来去自由,不用考虑生计。  普通人移民,需要放弃国内的一切,背井离乡,语言不通,文化迥异,谋生困难,这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应不应该移民,只言片语岂能言尽。  当人们决定离开故乡,奔赴他乡时,一定会有不得不的理由。否则,有谁愿意放弃家园,抛下亲人,舍掉事业呢。  想当年,闯关东,下南洋,都是为了一口饭,那是最低的生存要求。现在,我们想要的更多。  移民,你后悔了吗?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移民,这是肯定的,但在做出决定时,往往会忽略很多因素,或是过于乐观,从而导致了草率的决定。  对有些人来说,移民完全是错误的选择,在新的环境中,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时间越久,悔意越深,但却无法回头。  2007年,我认识了H和她的丈夫W,当年他们38岁左右。在国内,H是中学老师,W毕业于名牌大学,在一个省会城市的旅游系统工作,官至处长。  离开国内时,他们辞职卖房,截断了所有退路。来新四年,W一直没找理想的工作,以从事体力活,打零工为生。  为了生活,他们买了一个商业清洁的生意,每天晚上,在公司、商店下班后,去打扫卫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W越来越后悔,可以说,肠子都悔青了。国内同事来访,看到他这般模样,劝他回国,他又放不下颜面。  国内房价飞涨,无力再买回当年卖掉的房子;体制内的工作,不可能再回去,即使回国,他们也要重新开始。  因生活不尽人意,多年郁郁不得志,没有可预见的美好未来,失望茫然,经济压力,使W情绪崩溃。  一次,两人在家发生口角,W拿刀追着H,H只好报警。在新西兰,家暴是非常严重的事,警察马上赶到,把W带走羁押,并告上了法庭。  虽然H和儿子给法庭写了求情信,开庭后法官同意释放W,但要求他暂时在外居住,不得回家,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后,才可返家。  当时,W正在申请入籍,这个案底势必对他的申请产生影响。H虽后悔把事情闹到警察局,但此时已是覆水难收了。  放弃国内安逸稳定、有地位的生活,到异国他乡从事体力劳动,这肯定不是准备移民时想像的生活。  或者,他们以为这种生活只是移民初期的暂时状态,没想到这竟然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生活常态,年复一年,且无力改变,这种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也许,移民十年、十五年后,生活会大有改观,但这段时间的煎熬却也考验了一个人的心智,很多人就倒在了黎明前。  我的大学同学F和妻子G,2006年移民加拿大。F在一所职大任职,G在一家国企从事行政工作,出国时他35岁左右。  出国后,F完全不适应,需要从事体力劳动养家的生活,使他大失所望,叫苦连天。在失意和焦虑中徘徊五年后,他执意回国。  G的英语比他好,而且G想留在国外,两人产生严重分歧,最后F离婚携子归国。  移民失败的案例很多,有些人快速止损,果断回国;有些人越陷越深,再不能回头。有些人,心里后悔但从不承认;有些人,在挣扎几年后才回归平静。  所以,移民还是不移民,必须是一个慎重、清醒、理智的决定。  在考虑移民时,应该考虑什么?  有人问,什么样的情况适合移民?我觉得从背景和专业看,从事技术工作、理科专业、英语水平较高、30-35岁左右、有多年工作经验和一定积蓄的人,有移民优势。  在考虑移民时,首先要考虑在海外以什么谋生。  如果几个月找不到工作,是否有足够的积蓄支撑。  如果暂时不能买房,房租和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如果必须从事体力劳动维持生活,身体和心理是否能够承受?  如果这样的情况短期内不可改观,是否有抗压能力,是否会心态平和的面对。  在考虑移民时,问问自己的心,是什么使你放弃所有,到底值得还是不值得?  为了环境,值得!  贾樟柯多次在微博上表达他对雾霾天气的无奈。2015年,他开始拍摄短片《人在霾途》。  拍摄过程中,让他震惊的是,在雾霾笼罩的恶劣环境里,人们仍然可以安然生活,寻找诗意。他说:“可能是一种忧伤的诗意,可能是一种焦虑的诗意”。  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安然又能怎样?他们有很多选择吗?  去年年底,贾樟柯说,他决心离开北京,因为好空气不能等。  从来没想过,纯净的空气会如此珍贵,环境移民实属无奈,穹顶之下只能找寻另一片乐土。  朋友问我,新西兰旅游局的广告语是,100%纯新西兰,那里的空气到底有多好?  在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皇后大街上,PM2.5的长期平均暴露浓度不到8微克/立方米。  为了孩子,值得!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把低龄留学的话题推向了高潮。  父母如果移民成功,做为第一代移民,辛苦艰难自不必说。但在国外长大的子女,做为第二代移民,没有语言障碍,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在文化与思想上,可以最大限度的融入,找到归属感。  西方的教育灵活多变,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观察力,发展兴趣,保持个性。他们不需要早起晚睡,课外活动丰富,几乎没有家庭作业,可以充分享受健康自由的人生。    移民从未后悔,但多年以后,我才爱上新西兰。  在国外住了几年后,每年回国,都有人问我,国外到底好不好,或是我应不应该移民。  这样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别说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就连我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移居海外的感受也不相同。  2002年,初到新西兰,觉得风景美丽,气候宜人,但英文难懂,两眼一抹黑,对未来矛盾迷惘,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  传说中的自由民主还没体会多少,但“好山好水好寂寞”到是千真万确。  除了周四、周五,晚上六点商场就关门了,能逛的只有超市。街上几乎看不到几个人,只有跑步的,溜狗的。  我想念亲人朋友,想念国内的热闹嘈杂和各种美食。  在这里,想吃什么,都要自己动手。我们蒸包子、包饺子、腌酸菜,因为外面买的又贵又难吃。那时,这里还没有切片羊肉,为了吃顿火锅,我们买羊肉,卷成卷,自己切成片。  英文慢慢提高,但主管的早会,需要连听带猜,而洋人同事的笑话,从来都听不懂。  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愿望,获得身份后,马上回国。以前从来不知道,祖国让我如此热爱,魂牵梦绕。  2007年,终于可以回国了。离开时我想,以后再回来,不知何年。  在国内呆了几年,尽情享受亲情美食,生活快捷便利。  工作之余,旅行徒步,永远不愁玩伴;朋友欢聚,把酒言欢,没有语言障碍,痛快欢畅。  新西兰好友回国探亲时,我说,国内真好,我喜欢这里灯红酒绿的生活。  本以为我会一直呆下去,直到2013年年底,一场前所未有的雾霾袭来。关门关窗在家呆了两天,我忽想起了新西兰的蓝天白云和纯净空气。  两天后,我买好了机票,准备故地重游,计划自驾徒步两个月。结果,这一次,我真正爱上了新西兰。    我找到生活本来的样子  在自驾旅行的一路上,我看到的美景无法用语言形容,简直美得令人窒息。从前,只是觉得新西兰很美,但这一次,它美若天堂。  移民的最初几年,努力适应环境,在生活的骤变中艰难前行,再好的美景也无心观赏,因为“境由心生”。所以,新西兰从未改变,美丽一如既往,不同的是我的心。  因它的美丽而爱它,这时,我还停留在一个浮浅的层面,好像我爱上了一个人的容颜,而不是他的内心。  担心自己以游客的眼光看它,会有偏差,我决定多留几个月,看看这里真正的生活。结果,我看到生活本来的样子。  新西兰人,擅于调节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工作之余,尽情放松,享受阳光美景。  途中,我遇到一对开旅游纪念品店的洋人夫妇,想去玩时,直接关店离开,留下一张纸条说,我们去旅行了,十天后回来。  他们生活简单朴素,我所在的基督城,周围的洋人同事和朋友,没人使用奢侈品,不知道名牌为何物。衣着舒适随意,经常看到赤足行走的人。  他们自顾自的生活,没人在意你的房子是租是买,多大面积;没人关心你的子女配偶是做什么的,因为那不关别人的事。  有房没房,有钱没钱,都可以快乐的生活。你开的车,你住的房,你富有还是贫穷,从来都不是判断和评价成功与否的标准。  在洋人公司里,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导对员工的态度,都很平和,如果有什么事需要你做,会说“请”和“谢谢”。对公司的CEO,可以直呼其名。不用溜须拍马,不用年节送礼,做好工作即可。  领导不会对你大呼小叫,如果你不满意他的态度,可以把问题反映给工会,自会有人帮你协调处理。  虽然洋人同事也会在背后说闲话,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把问题放在表面,黑与白,对与错,泾渭分明。你基本不用想着如何中庸,怎样圆滑,那些多半用不上。  这就是简单的生活,生活本来的样子,我竟和它失散多年。  有人觉得,海外生活是返璞归真,简单平淡;有人觉得,是寂寞难耐,乏味无聊。有人不喜欢国内的人多嘈杂,拥挤不便;有人却觉得,丰富多彩,热闹有趣。  生活百般模样,是爱它的清新素颜,还是鲜艳彩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难说好坏,更无对错。  是国内好,还是国外好?移民还是不移民,这的确是个问题。  文 | 太平洋玫瑰  个人公众号:太平洋玫瑰  好报写作群成员,旅居新西兰  在远离尘嚣中,感受生活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WHV之新西兰打工度假的工作前期准备_生活记录_什么值得买
WHV之新西兰打工度假的工作前期准备
“工作不难找,难的是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新西兰也同样,对于WHV来说,换工作真是太寻常的事情。一年下来,先后为12个雇主工作过,转战9个城镇,一次意外的车祸,3个拖欠工资的工头......从剪枝,采摘到鱼厂,EB game等,每一份工作都有不同的体验,找工作看能力,也看运气,最重要的一点是吃苦耐劳,勤奋诚实,努力就会有收获。一年工作后,净赚大概8万多人民币。工作前期准备找工作的渠道:网站招聘: 如skykiwi,trademe,skykiwi是华文网站,对于whver比较好用。trademe是当地的网站,很少找华人,除非你的英语很好。通过whver和kiwi介绍工作(kiwi来代称新西兰人)。像whver们都有自己的群,可以随时沟通工作信息。豆瓣网的whver小组,里面有很多帖子是关于在新西兰找工作的,类似的在facebook上也有。杂志报刊上寻找信息,去中介公司填写工作表格,等待雇主联系。办理银行卡:1.新西兰的银行卡大致分为normal card ,debit card ,creditcard。2.每个卡都有自己的卡号,但可以通用一个账号,账号分别为transaction account ,saving account。一个用于生意,另一个用于存取现金。3.如果上网购物不能使用normal card,使用信用卡。日常购物消费在80刀以下,用normal card可以直接刷。超市购物介绍:华人超市在新西兰很普遍,因为很多华人在此定居。不仅仅是中国,还有台湾,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华人超市的蔬菜和水果通常是最便宜的,因为是此等品,保质期不长,样色不太好。一等品大多在洋人超市。如NEW WORLD ,COUNTDOWN。pak'n save 很实惠,比较适合背包客不过价格贵,甚至贵一半。在洋人超市适合买一些。买蔬菜和水果最好去华人超市,因为价格便宜,而且能买到山西陈醋,,手擀面等适合华人口味的食物。kathmandu是新西兰的知名户外品牌(国内还没有),随便一个都是200刀左右。工资收入:1.新西兰法律规定每小时最低工资是13.75刀,法定节假日工资为1..5倍,每周超过40小时工资为1.2倍。2.每2个小时休息15分钟,休息室配有茶点等等3.员工会得到老板的尊重,老板对员工很客气,不论从事何种行业没有人会瞧不起你4.工资按周结算,发放及时,有时甚至会提前发放,一般都会上税举个在养鸡场的例子。13.75+8holiday pay=14.85. 税收在17%,随意每小时是12.4刀。新西兰是按周结算工资,第一周得了571刀,按当时的汇率大概是2800人民币。国内KFC的套餐价位在25元左右,相当于普通人X个小时的收入,新西兰的套餐价位在6刀左右,相当于我(最低时薪为14.25)半个小时的工钱,这就是物价的差距,也是收入的差距。维权:在新西兰维权有三大组织。labor department, 它是一个政府部门,专门处理雇佣问题,有权执行劳资纠纷。community law office,是一个法律援助中心,处理各种法律事宜,但对相关人员不具有强制力。work and income office,是一个专门处理福利的官方机构,也处理一些劳资纠纷。对于背包客出现的劳资纠纷,强烈建议去labor department并及时电话督促。证据收集:是否签合同是我们找工作的首个问题每日签到表,要及时和记录领工资时向雇主索要pay slipIRD打税记录和银行工资收入证明有了这4项证据,随后填写几张正式的申诉表并提交给labor department,工资才能拿回来。工头选择:这里所说的工头,也可以理解为老板经理。在新西兰,首选还是洋人老板,就因为一点,不拖欠工资。最让国人伤心的是,在国外坑自己的还是自己人,所以尽量不要选择华人工头,不仅给你的工资是低于法定最低,而且时有拖欠工资发生,麻烦无穷。除非你实在走投无路或者没有工作,还是不要选择华人工头为好。其次是印度工头也不怎么地,印度人在当地也不少,素质也不怎么样,还是远离他们为好。辞职与辞退:新西兰要开除一个员工,正常需要经历3个步骤,&1,口头警告;2,书面警告;3,提前2天递交辞职信。一般员工被开除的现象很少,这涉及到促进就业和保护劳工的问题,除非那个员工做的太过分了。曾经有一次没有提前打招呼就辞职,导致押金没有返还。买车:新西兰的公共交通很不发达,在大城市才有公交车,出行首选是巴士, 火车票很贵。这边只有inter city 和naked bus两个巴士公司,一般单次买很贵,买套票很便宜,一次购买10张,每张11刀,不分车程远近。网上预订一般费用很高,还得支付5刀的预订费,提前预订会略便宜些。买车会方便很多,但千万不要刚到新西兰就买车。很多国内来的WHV,带的钱不少,刚落地没多久就买车,但车一出事,不熟悉新西兰的交通和路况,出事后没有保险,损失巨大。所以建议工作一段时间后对新西兰有所了解再买车。购入二手车是最佳选择。这辆丰田车首先花了120刀对车进行全面检查,检修员只建议更换轮胎,皮带三个月后进行一次维护,随后和车主一起去邮局过户。检查费是120刀,轮胎更换210刀,皮带维护500刀,第三责任险保200刀,车1000刀,共计2030刀。按当时的汇率算约10200人民币。 新西兰的二手车估计是世界最便宜的。PS:还要提醒一点的是,新西兰高速限速100码,而不是国内的120码,一次开到116码被发块120刀。住宿:刚到新西兰大部分WHV都是住青旅。国际青旅多人间,一周在150刀左右,一天要24刀。一顿饭钱在11刀,为了省钱吃泡面和面包,一天2顿饭在6刀。后来住在民宿,也就是洋人家里,一周会在200-300刀不等。可以自己买东西做饭。好的房东会偶尔会请你一起吃饭等。你也可以让他们尝尝中华料理,促进交流,拉近关系。三种完全不同的住宿环境:群居:沙发客:注意事项:在新西兰骑行的人必须佩带头盔,晚上骑行时必须有,一旦违规,就要接受警察的处罚。&接受文化差异很重要.如2个大陆来的whver要来房东家看住宿情况,由于开车接人来回得1个多小时,房东要收20刀的油费。这2个女孩很不理解,感觉房东太钱眼了,就干脆不来看房了。注重环保。有一次收到被退回来的老干妈瓶。原因是瓶内没有清洗干净,增加回收难度。还有个WHV的油瓶也被退回来,只因底部有一点油渍。对于碎玻璃,仍的时候要装在袋子里并注明易碎品。旧衣服送给salation army.新西兰是色情产业合法的国家,也是同性恋合法的国家。很多国外的GAY来此地结婚等,游行很多,还有许多同志场所。这边的色情服务费很高,一小时125刀,将近600多人民币(当时的汇率)。所以很多WHVER从事此行业,但法律上对此是禁止的。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4)
水星动力Wide Wheel 猛兽版 电动滑板车
【轻众测】EraClean Keeper 汽车空调滤清器
Danny Robot 小丹机器人
福维克Kobold VK200+SP530 二合一硬地清洁机
KNOMO CROMWELL克伦威尔卷盖双肩包
布丁豆豆 双语学习机器人
小米8 智能手机
荣耀 Play 智能手机
赞176评论140
赞174评论92
赞94评论187
赞428评论207
赞620评论320
赞430评论318
赞309评论58
赞356评论18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大数据告诉你,什么职业最好移民新西兰大数据告诉你,什么职业最好移民新西兰宇柏成学百家号评定一项职业是否是最好移民的,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指标进项考量:1. 此职业申请获批数量获批的数量代表受新西兰移民局欢迎的程度,如果一项职业很少有人获批,贸然申请不太适合,除非你有非常特殊的技能。2. 此职业申请获批比例职业获批比例能够看出此职业获批的可能性。许多商科的职业虽然获批数量很高,但decline的比例非常高,说明竞争非常激烈,此时也该慎重考虑一番。3. 此职业一般收入水平如果某项职业真的很好移民但是收入水平不高,其实也是不适合选择的,除非你能将它当成新西兰的敲门砖,之后可以更换职业。技术移民获批数量根据新西兰移民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止),2015年新西兰技术移民获批总数为11020人,其中来自中国的人数为1252人,占到技术移民获批总人数的11.36%。而且可以看出中国技术移民所占比例在逐渐上升,从2011年的8%上升到2105年的11%,位列第三。而占比最多的国家依次为印度(20%)和英国(14%)。在所列的所有职业中,获批数量Top20的列表如下以上数据是全球各个国家技术移民的排名。不少国人都想知道中国人技术移民什么职业获批的比较多,可以参考下表:可以看到,厨师(Chef)职业长期占领技术移民专业的头榜。其次,IT行业也是移民专业中的热门职业。群里大家经常讨论的幼教在新西兰技术移民的排名中也很靠前,特别是在中国技术移民的榜单中更加显眼。而护士专业在全球的排名中相当靠前,在国人的技术移民清单中却不是那么突出。技术移民获批成功率下面要带大家来看一看技术移民的难易程度。如前文所说,技术移民申请成功率是衡量技术移民可能性高低的重要指标。本表通过Approved/申请总量计算申请成功率,已经剔除掉了申请数量太少影响比例的项目,得出下面的Top31专业申请成功率:来自中国申请人技术移民申请的成功率:技术移民最倾向地点有趣的是,通过这份资料大家也可以看出技术移民的中国人最喜欢在哪个城市居住。奥克兰地区还是毫不意外的吸引了最多的中国技术移民。而男性申请者的数量整体也略高于女性。其实,这份表单给大家的也仅仅是一份参考,各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个人爱好选择移民新西兰的专业。毕竟,也不是排名靠前的专业就一定好申请,没有出现的就了无希望,强扭的瓜尚且不甜,综合考虑做出判断、找出方向,才是最好的途径。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宇柏成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业的成学分析,我们来聊聊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华人在国外为何难找到工作?-E.爱丽斯-搜狐博客
新西兰,我的异域情与缘
华人在国外为何难找到工作?
&&&&&据新西兰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2012年新西兰的,而这其中,亚裔的失业率高于10%(这其中,主要为华人)。曾经,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做过一个&招聘工作实验&,申请&至当地的家这4个虚构申请人当中,名结果显示:&感冒&,这其中,只有9家职业介绍所回复了&虚构的华人申请者&,但是,与之相比较的是,却有家回复了虚构的&新西兰&此项研究能够在某个层面上证明:在找寻工作时,人和相比较&&&&&&那么,为何华人在国外难以找到工作呢?在此,我先简要的介绍一下:在新西兰(或者澳大利亚)找工作时所必备的一些条件。(注:新西兰,澳大利亚两国的招聘条件相似,在现今经济低迷的状态下,很多新西兰人纷纷跨越海峡到临近的澳大利亚找工作。)&&&&一)具备相关的学历和职业证书。有关学历的问题我在此不用多做解释了,那么,何为&执业证书&呢?话说,在新西兰,筑工、电工、护士、教师、幼儿教育、园艺等等。但是,学历不等于职业证书,例如,在这里,你即使拿到了护理本科学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在此从事护士工作了。如果你想从事护士工作,你必须拿到&护士注册证书&,而&护士注册证书&是由&新西兰护士协会&颁发的,因而所以,你必须向&新西兰护士协会&提交申请,在历经&护士协会&审查你诸项条件合格后,OK,你才能在这里&上岗&做护士。&&&&&&二)具备相关的,被认可的工作经验。啥是相关的,被认可的工作经验?还是拿护士说事吧,如果你想在这里上岗成为护士,那么,你必须具备:被新西兰政府认可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其实,对于许多勤奋好学的华人来说,读个本地的学历不算太难的事情,但是,想取得&相关的,被认可的工作经验&却绝非易事。为么呢?一是国内的相关工作经验在新西兰大都不被认可;再者,我感觉:国内的很多&条条杠杠&和国际现行的&规则&不仅不接轨,反而是:差别(或者说是:差距)越来越大。。最后是一部分国人的&造假行为&令所有的海外华人为此买单,即,国内提供的资料在国外可信度差。因而,很多华人移民到国外后,他们在国内积累的工作经验不得不归到了&零&点上。而且,这一点还呈现出恶性循环的态势,即,在这里找不到工作--肯定无法获得相关的工作经验---无法获得相关的工作经验---就无法找到工作。。所以,在我看来,&无相关的,被认可的工作经验&实则才是很多华人在国外找不到工作的最大&元凶&和&死穴&!&&&&&三)具备良好的人品信用记录。在这里,人品信用记录也是应聘工作时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地,申请人需要提供至少两封有签名的推荐信。那么谁最适合为你写&人品推荐信&呢?一般来说,前任雇主,同事或者朋友(最好是:拥有当地正式职业的人士),或者,那些有社会公信力的人士(例如太平绅士)。不过,我额外解释的是:当地的老外们大都是实事求是的做人做事,也就是说:你如果人品不咋地,他也不会把你夸成一朵花。除此之外,招聘单位还有权利到警局调查&应聘者&是否有犯罪记录,及驾驶记录是否清白等等。所以,如果你想在这里&混&下去,从你踏入新西兰土地的那天起,你就老老实实地在此&积累&你的人品信用记录吧。。&&&&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这点上,我感觉对于华人来说,实则考察的是&英语水平&。例如,想通过招聘的面试关,你必须拥有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才可。除此之外,你还应该熟知所在国家的人文历史和法律知识等,例如,这次我在招聘工作的面试中,即被考官问及了有关新西兰&怀唐伊条约&的诸个问题(注:新西兰白人和毛利人在1840年签订的和平条约)。&&&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等。老外非常注重员工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此次我在招聘工作的面试中,被考官问及如何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我的答案是: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事实的确如此,我感觉:尤其是在医疗行业工作,取得来自同事之间的帮助非常重要。&&&&&在这里,到社会公益组织(例如红十字会,SPCA&动物保护组织)做义工,是一种很好的公益活动。&在新西兰,各地社区经常组织各种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可帮助你融入至当地的社会中。请点击参阅我的博文《》。&&&&&&六)在此,谈谈职场上的&种族歧视&的问题。其实,在招聘工作时,&种族歧视&问题也是当地华人抱怨最多的一个问题。嗯,我感觉:进入新西兰后,我甚少遇到种族歧视问题,尤其是在职场上。再者,或许你没有意识到:在这里,当你去应聘一份工作时,你面对的竞争者不仅是来自于中国,而是来自世界各地,诸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南非,印度,欧洲各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也就是说:在这里,你所面对的是世界性的竞争。不能否认的是:华人和上述族裔的人士某个职位,如果在大家都合格的条件下,或许,首先选择本土人士;是西方国度的人士;最后才是亚裔人士。之所以这样的局面,你也可以说是种族歧视,但是,另一个事实是:由于新西兰政府设有&反种族歧视法&等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法律,所以,很多招聘单位为了在法律上&少出意外&,所以,他们在招聘员工时,宁愿选择那些和自己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的人士。。不过,我感觉:如果最终想胜出,还是要靠个人的实力。话说,任何一家招聘单位都想聘用到优秀的员工为他们工作,不是吗?&&&&&&最后,我想谈谈在这里找工作的途径。在这里,找工作除了通过网络,报纸,职业介绍所之外,还有一些政府机构,诸如,work&and&income(社会福利部)等部门,也会有专职人员帮助新移民找工作。不过,在我登陆新西兰后,我的第一份工作却是这样找来的。那时的我,英语不是太&灵光&,除了拥有国内的医学背景之外,没有任何的新西兰工作经验,所以,那时,我唯有按照网络和报纸上的广告逐一投递自己的工作简历,但是,统统都失败!不气馁的我,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即,我在当地的电话号码本上把所有的养老院都找寻出来,然后,再按照电话号码本上提供的地址挨家敲门去自我推荐,就这样,在我几乎跑遍全城的养老院后,我终于被一家养老院录用了。那是我来新西兰后的第一份工作。诚然那是一份&兼职工作&(在周末工作),但是,那份工作却为我打开了进入新西兰社会的一扇大门,而且,在那家养老院工作的时间段里,我的英语口语飞速提高,更重要的是:在那家养老院里,我留下了踏入新西兰后的第一个&脚印&,诸如:税务记录,人品信用记录和工作经验等。这些图片展示的是:新西兰养老院的景象。&&&就在上周,我被一家新西兰医疗单位正式聘用了(我战胜了新西兰人和印度人等一干竞争者)。&今后,我主要的工作领域是:康复专业()。在新西兰,&康复&专业主要涉及&身体康复和心理康复&两大类,诸如:病人术后的康复治疗;各种慢性病的康复治疗;戒烟戒酒戒赌和抑郁症的治疗等,都属于这个学科的范畴。话说,我为了找到这份工作,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投递了份简历,当然,也经历了个&失望和挫败&,但是,我没有气馁,最终,我终于获得了这份工作。这份工作也是我登陆新西兰后获得的第一份正式全职工作。今后,我准备在这个领域里继续深造学习,不期望成为&专家&,但是,我希望成为一名精通业务的医疗工作人员。至于&导游&工作,今后,只能作为一项业余&爱好&了。&&嗯,说起来有些遗憾,毕竟我也为此挥洒了很多的汗水,但是,生活总是存在着种种遗憾,不是吗?&&&&&&最后,我想说的是:新西兰是一个相对公平和公正的社会。我感觉:在这里,只要你努力进取,一定就会有收获。即,如果你是块&真金&,总有一天你会发光的,但是,这,需要时间的打磨和历练。&&&&(上图展示的是:惠灵顿海滨燃放烟火时的情景)&&附注:一)&回复网友朋友们的问题:到新西兰留学选择哪些专业比较有&前途&?近日,新西兰教育部就公布了一份名为《Moving&On&Up&-&What&&Young&&People&&Earn&&After&&Their&&Tertiary&&Education》的调查报告(下图),对新西兰不同专业毕业学生的薪酬进行了比较,以便学生们在选择专业时进行参考。(注:&健康学&是对于医学专业的统称,包括,医生,护理,医学影像专业,康复等。图中价格为新西兰币。最新的外汇牌价显示:一新币=5.23元人民币)&二)我招聘工作时准备了那些资料1)学历证明:国内某医学院毕业公证书,新西兰梅西大学康复专业(Massey&University&,&Rehabilitation)2)相关的工作经验证明:在新西兰某养老院工作一年,兼职做support&worker(上门医疗服务人员)近两年。3)人品推荐信若干:分别来自我服务过的病人及家属;我的朋友和同事;一位惠灵顿&太平绅士&。4)面试有三位考官主持,时间跨度大概是1.5小时,面试的内容主要涉及:专业知识,社会知识,法律知识和处事的能力(包括与同事之间和病人之间)。&三)&华人在新西兰大都从事何种生意?一般地,华人在新西兰从事以下的生意:清洁公司;割草;快递;咖啡店;小型超市;炸鱼和薯条店;快餐店;面包店;中餐馆;房屋买卖经纪人;保险买卖经纪人;小型贸易公司;果农和菜农;旅游公司;修车行;租车公司;小型农场(我感觉:除非你有农业专业知识,否则不要轻易介入农场这个行业)等。在我看来,在新西兰做生意仅仅是一份职业,如果你想着&做大做强&,我感觉这里不适合你。原因为何?一是这里的市场容量比较小;二是这里有着严格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的经营活动;最后,我建议:想到新西兰经商的朋友们一定要先学习一下新西兰有关的法律制度,诸如用工制度和税收制度等,在这里经商,首要的是:遵守当地的各项法律制度,否则,会令你全盘皆输!&&&&&(上图所示:新西兰一咖啡馆内景)&&&&希望我的这篇小博文能够回复网友朋友们的问题。另外,再次,在此提醒:如果转载本博文,请注明出处:搜狐博客,作者:爱丽斯。&感谢每位到访的朋友给予我的鼓励!感谢搜狐博客给予我的支持!&&&&&&&&&&&&&&&&&&&&&&&&&&&&&&&&&&
&&最后修改于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在新西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