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中有没有涉及名著的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学习心得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学习心得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学习心得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学习心得
两年多年凭着对“对外汉语”字面上模糊地认识,来到了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在经历了两年与文学专业学生无异的专业基础课程培训后,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终于迎来了这门看上去与“对外汉语”专业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门课程的了解和认识。
我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
在最初选择对外汉语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解大概和很多不了解的人一样,认为就是简单的“教外国人学汉语”,并单纯的认为这并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经过两年多的理论知识学习,加上参加“中华文化大乐园”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开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门课程以来,我对这个专业有了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对外汉语教学虽说是近几年才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开始蓬勃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但严格来讲,对外汉语教学从20世纪50年代萌芽到现在,已经起起落落发展了60余年,因此,它并不是像我之前想象的,是一个近几年才产生的“新兴事物”。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它以汉语语言学为本体,以对外汉语学科和教学论为两翼,并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汉语交际能力,其基本任务的确是“怎么让一个从未学过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最快最好的学习好、掌握好汉语”(陆俭明),但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教什么、怎样教、用什么技术手段教、如何学等方面都大有文章。就教学的对象来说,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大多为不能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成年人。教学对象的国别、年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汉语基础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都需要分别对待,都要求对外汉语教学有别于第一语言教学,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就教学内容来类型来说,汉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和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以及相关的语用规则和社会文化知识都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因此,要达到教学目标,必须建立起庞大系统的课程设置和课型安排体系。就教学方法来说,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都是一些理解能力较强,但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弱的成年人,教学单元、环节、步骤和行为都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并要克服因教学对象因无法理解作为主要授课的汉语而带来的困难。针对教学对象汉语水平参差不齐,还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不同级别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就对外汉语教师本身来说,要求也非常高。除了要具备过硬的相关汉语知识之外,还要掌握必要的中国文化知识和技能,并且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必要的外语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主要分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四部分。在今年上半年,我曾有机会参加了“中华文化大乐园”的课程教学部分。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教那些有一定基础的菲律宾青少年说汉语,并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在使用汉语教学时,就出现了教学对象无法理解等困难。其次,如何创造出一个让所有学生都可以讲汉语的语言环境令我十分困惑。再次,如何培养那些因为父母要求才来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对汉语的兴趣,调动起课堂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我无法解决的难题。另外,在给学生解释一些困惑的问题时,我也时常感到自己知识储备的匮乏。这次实习的经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改变了最初我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看法。
综上,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关于“如何教外国人学汉语”的学科,其庞大的体系和精密的内部结构都是现阶段尚学艺不精的我无法深刻理解的。在我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改变的同时,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也与日俱增。二.
我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材的理解。
这本由陈昌来主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和语言学籍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必学的基础教程,是一本较为系统、科学、实用,理论性、针对性强的专业教材。教材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分成了六章,包括学科论,基础论,过程论,阶段论,课型论和研究论,非常的全面。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况和方法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教材内容深入浅出,语言浅显易懂,即使对于我们这种刚刚接触对外汉语专业,尚未有充足实践经验的本科生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教材。但是在阅读学习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仍有如下这样几个问题困扰着我:1.书中对于某些名词或概念的解释有些迂回,让我理解起来有点费劲。比如在教材在第一章第一节和第二章第一节中对于母语、第一语言、本族语和第二语言的论述就稍显拗口,让我理解起来不是那么的流畅。2.有一些观点未成定论。可能也是因为对外汉语作为一个学科产生的时间并不长,相关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才开始不久,所以在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这种现象也在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比如在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关于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的论述,再比如教材第五章第二节,对于阅读技巧的论述。这可以看成是教材编写者本着客观的态度编写而成的结果,但是对于像我这种尚未全面接触这门课程,所学知识还不足以形成一个自己的观点的同学来说,这样未免信息量有点大的让我不知所措。3.理论性太强,知识抽象。也许因为这是一本“概论”的教材,基本所有的论述都停留在理论的高度,缺乏具体的实例,这样知识系统过于抽象,在理解起来对我就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能在每个理论方法后面都搭配一个具体的案例,这样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毕竟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我对于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感想。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开设,改变了最初对“对外汉语”的简单认识。在学期初的时候,我对对外汉语教学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听课时,常常觉得懵懵懂懂。但随着课程的推进,我对这门课越来越感兴趣。老师的一些观点及授课方式也很特别,并不是常规的照本宣科,而是以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教材上的理论,因此通俗易懂。但在学习本门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几个问题。其一,由于大一大二的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等专业课基础打得并不是十分牢固,在参与课程讨论时常常只能提出一个模糊的认识,而不能上升到精准、权威的理论高度。其二,我感觉我的知识面还不够宽广,对一些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感觉无从下手。由此看来,目前的我距离一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还差很远,要想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还需付出大量的努力,为自己注入更多的知识能源。
以上是我对“对外汉语教学”这门课程的一些浅薄的认识。由于我自身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都达不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因此这些认识必然有片面和局限的地方,还请老师加以指正。在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门课程中,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下,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在思想方面,我都收获颇丰。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虽然这门课即将结课,但我不会停下学习的脚步,我会继续学习与此相关的内容,丰富我的知识储备,提高认识能力,为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打好坚实的基础!
扩展阅读:《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超精华笔记总结
北语11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导学资料一(第一章第三章)
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
同学们,大家好!按照我们这门课程的实施计划,本阶段大家应该完成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学习,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这一章有36页,内容不少,其实本章主要是对对外汉语教育这门学科的定义和定位,对这门学科的任务、性质、特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因为一直以来人们对对外汉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不甚了解,所以很有必要在第一章进行阐述。我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第一章之前能把教材所有章节的标题先看看,从整体上把握一下本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感觉。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的学习,这一章有29页,本章主要回顾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了解现状,展望发展。第三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一共三节。二、重难点讲解
第一章为《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一共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作为教材的第一章来解释本门专业是一门专门的学科,说明在过去多多少少对我们这门专业还是缺乏了解的,所以同学也可以通过第一章对我们这门学科有较深了解。
在这一节中我们一定要掌握几对概念的区别: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母语和外语、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目的语,同时不要混淆母语与第一语言、外语与第二语言。(最好能分析出具体的例子到底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是母语和外语?)关于学科名称的讨论,我们大概了解一些名称的优点缺点就可以了。了解本书为什么用了“对外汉语教育”这一名称,好在哪儿?
在这一节中,主要谈到两个问题: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的三部分:理论基础、学科理论、教学实践。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育的特点六条请大家掌握。P21(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心)(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基点)(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语基)(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6)集中、强化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语言教育学科。(重点掌握)
第二章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一共三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始于1950年,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了。其中以1978年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了解除创始阶段、巩固阶段、恢复阶段的一些基本情况,这些了解就可以,掌握各阶段的一些重大事情和特点。二,确立对外汉语教育学科
了解建构学科理论框架阶段和深化学科理论研究阶段的基本情况。这一部分内容还是比较重要的,80年代和90年代的情况特点都要掌握。
本节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学科地位、学科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学科理论体系、教师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来谈了谈近20年所取得的成就。第二、三、四个方面要重点掌握。主要要掌握这些方面的大致情况和特点。
对新世纪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和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内容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其中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希望同学们重点掌握理解。
按照我们这门课程的实施计划,本阶段大家应该完成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学习,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这一章有43页,本章主要谈到的是对外汉语教学这门学科的两大基础: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下面给同学们概括和总结一下本章的内容,以便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第三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一共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如果说语言学和文化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那么教育学和心理学则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脱离这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学科的研究既无法深入也无法提高。
掌握语言学中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特点:
语言是一种系统符号(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特征启示我们:(1)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2)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各分支系统(3)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与语言的区别)语言有生成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与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对于语言学的主要派别要了解清楚: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代表书目)
目前来看,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兴起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掌握几位大家(如乔姆斯基、海姆斯、卡纳尔)对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定义掌握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定义。掌握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的定义。了解言语行为理论与会话含义理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语法方面(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词不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来变位)、语音(汉语只有400多个基本音节,加上四声的区别一共也只有1300多个音节)、词汇(汉语词音节少,便于记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语法方面、语音方面、词汇方面、汉字
对外汉语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是分支学科与总学科、下位学科与上位学科的关系。
大概了解一下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的目的,这也是很好理解的一部分。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与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方法的三个因素主要的四个教学方法:
以语言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这一章有43页,本章主要谈到的是对外汉语教学这门学科的两大基础: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
础。我们分两周来学习,本周学习的是第一节。
下面给同学们概括和总结一下本章的内容,以便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二)
本部分主要介绍的是心理学基础,其中着重讲解了两部分:对语言教学友很大影响的重要心理活动记忆;与语言教学关系密切的一些心理学流派。
对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我们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人大脑左半球与人的语言能力有关。
大脑功能侧化与有关“关键期”假说的内容。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thecriticalperiod),或称"临界期"假说
莱奈波格认为,10岁之前,人对于刺激最为敏感,能够对其过程进行复杂的综合,以适用流畅和连贯地运用言语和语言的需要。发育之后,为适用言语行为生理需要而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便迅速减退,大脑活动的方式已经固定,一般说来,除了发音之外,凡是在此期间没有习得过的初步和基本的技能就终生无法补足了。这就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一般认为,大脑功能侧化从两岁左右开始,到青春前期(男14岁,女12岁)即可完成。过了关键期,因为某种原因而没能获得语言,就很难再弥补了。这是说的第一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在什么时候?通常认为1-14、15岁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还有人认为,最理想的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是12岁左右。
记忆按其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记忆按其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的四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重现。
影响遗忘的因素及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p112五点(1)从识记的时间来看,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衡的。
(2)从识记的内容来看,有意义内容的识记比无意义内容的识记遗忘得慢……(3)从识记的数量来看,识记的数量越大,遗忘得越多。
(4)从识记的程度来看,一定范围内识记的程度越高,遗忘越少。
(5)从识记的方式来看,信息如果结合一定的情景并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多通道输入,比孤立地呈现、只凭视觉或听觉的单通道输入,遗忘要慢得多。
心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了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补充:(我的一些看法,尽供同学们了解)
在过去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注重对教学法的研究、注重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而从心理学方面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还不是很多。但是近几年来,心理学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面有了很多的成果,应该说也是一条非常好的研究思路。所以我们对心理学也应该有些了解。三、下阶段学习建议
下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学习内容可以参考导学资料二。
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习得篇是我们本课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考试中也占到了非常大的一部分,所以请同学们好好看书,理解透彻。下面
我们主要总结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主要是下面几大理论:
对比分析理论
这是由拉多于50年代中期行为主义鼎盛时期提出的假说。(什么叫正迁移、负迁移)迁移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促进的作用,叫正迁移,有的起阻碍的作用,叫负迁移,也叫干扰。
中介语假说
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的五个特点:
(1)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2)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3)塞林克把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4)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5)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
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
科德于1967年在其《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一文中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而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
从70年代末开始,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也称屏蔽效应假说)
普遍语法假说
在讨论第一语言习得理论时,我们已经介绍过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普遍语法理论不仅是语法理论,也是语言习得的理论,用来解释第一语言是如何习得的、语言习得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文化适应假说
由舒曼提出的文化适应假说,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作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作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改目的语掌握的程度。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比较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同点:
(1)两种语言习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2)两种语言习得都是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3)两种语言系的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制约,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4)两种语言习得大体上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点:(1)习得的动力不同。
(2)习得的环境和方式不同。(3)习得的过程不同。
(4)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
(5)主体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
第五章为《语言习得理论》一、语言习得理论概述(P153-155)“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两个概念
(一)学习与习得的定义(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同学们好好理解,并且能结合实际例子思考)
“学习”: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儿童习得第一语言
事实上学习和习得是获得语言的两种途径,并非完全排斥。也正因为第二语言学习中也包含有习得的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第二语言学习也称为第二语言习得。
(二)习得与学习的不同1、出发点不同
习得特别是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从本能的要求(生存和交际的需要)开始,儿童的习得对主体来说也是一种潜意识行为
学习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非常明确的活动,除了本身的自觉要求外,还有外部因素的作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2、环境不同
习得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学习第二语......言),也可能没有(学习外语)。3、注意力分布不同
习得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语言形式的掌握语言知识的获得往往是潜意识的
学习在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下,往往集中于语言的形式方面,有意识地、系统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4、方法不同
习得主要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
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规则5、时间与效果不同
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学习花的时间比较少,但学习的效果是不确定的
总之,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则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二、儿童语言习得(教材P157167)(一)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1、喃语阶段(半岁至一岁)
1、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2、双词句阶段(一岁半以后)3、电报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4、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二)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1、刺激一反应论
这是行为主义理论的解释。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认为后天环境的外部因素决定一切,必须靠模仿、强化、重复等外部因素去习得第一语言。[剌激一反应一强化]2、先天论(天赋论)
这是心灵主义(内在主义)的解释,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认为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简称LAD)决定一切,儿童头脑里的普遍语法使他能自然内化语言的规则体系。不否认后天的语言环境的作用,但其作用是次要的,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环境只是起了触发语言机制和提供具体语言材料的作用。3、认知论
认知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先天和后天的因素相互作用,先天具有而后天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决定一切,语言能力只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4、语言功能论
语言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逐步掌握语言用来表示功能、表达意义的各种方式(结构)的过程。
本书认为以拉多于1957年发表的《跨文化语言学》为标志的对比分析研究,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了。
本章节中认为除了前面所谈到的二语习得的内容外,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第二方面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研究学习者生理、认知和情感方面的个体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第三个方面是对语言习得外部因素、即语言习得环境的研究,包括课堂教学的环境和社会大环境。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
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的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
对比分析大体上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描写、选择、对比、预测。对比分析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种研究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1)对比分析的主要观点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不同之处则产生负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越大,干扰越大,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两种语言差别大,虽然掌握起来要慢一些,但干扰反而小,掌握的准确度要大。
(2)对比分析只研究第一语言对目的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而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和所犯的错误并不只是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
(3)对比分析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只对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对比,而且主要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没有语义、语用、话语、文化等方面的比较,因此这种对比也是不全面的。
(4)对比分析最大的问题在于把学习者看作是机械刺激的对象,不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干脆抛开学习者,只是进行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现,也未涉及到学习者的特点。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科德的偏误分析具体步骤:(1)搜集供分析的语料。(2)鉴别偏误。
(3)对偏误进行分类。
(4)揭示偏误产生的原因。
(5)评估偏误的严重程度,是否影响到交际。偏误的来源:
(1)母语负迁移
(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3)文化因素负迁移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5)学习环境的影响偏误分析的意义:
(1)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
(2)偏误分析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质的认识。(3)偏误分析对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研究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偏误分析的局限性:
(1)正确与偏误的区分标准很难确定。
(2)从目前对各种偏误的研究情况来看,还很不平衡。
(3)对偏误来源的分析本是偏误分析的一大特点,但这方面的研究并未深入下去,限于公式化。
(4)只研究中介语的偏误部分,而且是横切面式的静态分析,并未研究中介语的正确部分。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所谓学习者的个体因素,指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在习得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一定影响的生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特点。语言习得有关的生理因素主要是年龄。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情感因素主要指:动机、态度、性格。
三、下阶段学习建议
下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第七章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是关于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方面的内容,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学习内容可以参考导学资料三。
北语11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导学资料三(第七章)
北语11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导学资料三(第七章)
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
同学们,大家好!按照我们这门课程的实施计划,本阶段大家应该完成第七章的学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这一章有60页,本章主要谈到的是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主要内容有教学法一词的不同含义、研究教学法流派的目的、第二语教学法流派等,本导学资料重点讲解其中的7种教学法流派,供大家学习参考。二、重难点讲解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1,教学法一词的不同含义
最大的概念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不规范的说法,以前用.
指教育学中的"教学论",包括教学的目的,任务,原则,过程,课程,方法,评估等等现在用.
某种教学法的流派:听说法,功能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提问法,纠错法常用"方法".
研究教学法流派的目的:为了吸取已有的各种教学法的长处,建立我们的教学法体系.
3,第二语教学法流派
第二语教学法流派很多,有几十种,这里重点介绍以下7种.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
自觉实践法功能法认知法
语法翻译法
又名词汇翻译法,翻译比较法,近代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1)最基本的特征:
教学内容系统讲授语法规则;教学手段母语,外语翻译.2)理论基础:
说法不同,一般认为,其语言学基础
是机械语言学理论,相信所有语言起源于一种语言,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只是词汇的发音和书写形式有差别.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有各种不同的官能,各种官能可以分开加以训练.难度较高的材料,比如拉丁语语法可以用来训练和发展人的智力.3)基本原则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外语教学的基础,注意语法形式的分析和语法规则的掌握.以翻译(外母,母外)为重要教学手段,用大量笔头翻译和写作练习来检验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
用母语进行教学,无论语法知识还是课文内容都用母语进行讲解.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阅读原著和名著,不注重口语.重视理性,强调通过外语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4)评价
语法翻译法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过分依赖母语,过分强调语法,忽视口语教学等.但它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在发挥着作用,它的合理内核,如利用母语,把翻译作为讲解和巩固外语的手段.主张讲授语法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注重阅读文学名著原文.使用方便,不须专门训练等,还影响了后起的一些教学法.其局限是历史的局限,它自身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直到今天仍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直接法
又名改革法,自然法,心理法,妥协法等
"直接"的含义:直接用外语教外语;语言与客观事物(如词与实物)直接联结的直观手段用于教学.1)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不是规范的书面语,而是外语口语;教学中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仿照幼儿学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2)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是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和科学的连贯语法,所以特别重视语音教学.注意句子(非孤立的词)教学.
心理学基础是联结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同客体的直接联结,强调语言同周围环境中的人的直接联结.3)基本原则
直接联系的原则.建立外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语音和口语是语言活动的基础,外语教学应从口语而不是书面语入门,应该在听说的基础上学习读写.
以模仿为主的原则.不先讲解语法规则,先通过各种模仿手段反复练习所学的句子,形成习惯,达到脱口而出.通过大量感性的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
句本位原则.不是孤立的单词加语法规则,而是以句子为基本教学单位,记住一定量的基本句型,就可以按"类比"和"替换"的方法进一步构造新的句子,以满足需要.教授当代通用语言的原则.幼儿所学的语言是当代通用的语言,是有限的常用的语言材料,不是文学名著中典雅,过时的语言,因此外语教材应以当代通用的活语言,以有限的常用语言材料为基本材料.4)评价
直接法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教学法流派,它的兴起是外语教学史上的一场改革,对外语教学从古典时期进入现代时期起了关键的作用.开辟了语言教学的新途径,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把外语教学从书面语引向现代口语,把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变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它利用各种直观手段进行自然的口语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和语言能力.同时也有学者批评该法把儿童学习母语和成人学习外语混为一谈,忽视母语和翻译有用的一面,偏重感性,忽视理性等等.虽然对该法的评价一直存有很大争议,但它对后起的教学法却一直产生着影响.听说法
又名陆军法,口语法,结构法.与直接法有着内在的继承关系.1)基本特征
听说领先,句型操练,对比分析.只有对比分析为直接法所无.2)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在现代语言教学法史上,听说法是一种理论基础最雄厚的教学法.3)基本原则
听说领先,入门阶段只练听说,不接触文字,新课内容以对话形式展示;入门以后先从听说导入,然后教读写,以培养口语能力为首要目的.
以句型为中心,反复操练,以模仿,重复和记忆的方式学习,大量实践,形成习惯,达到自动化运用.
限制母语和翻译的使用.
通过语言结构的对比分析,确定教学难点,安排教学顺序.语法教学靠归纳性类推,而不靠演绎性的解释.词汇量严格控制,而且通过上下文学习.
严格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正确答案立即给予强化.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录音,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4)评价
听说法是一种理论基础非常雄厚的教学法流派,它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从而使外语教学建立在当代科学成果的基础上,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该法不完全排斥使用学生的母语,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直接法的片面性.它发展了一整套形成语言习惯的操练体系,并把语言技能分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使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但该法过分强调机械操练,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注重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过分强调听说,忽视读写,语,文分家.学生缺少学习的后劲.然而该法仍不失是一个影响巨大,使用范围很广的教学法体系.视听法1)基本特征
继承,发扬了直接,听说二法的长处,创造性地提出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以整体结构感知的教学法体系.2)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同时受完形主义心理学影响.3)基本原则①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展示语言材料,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可以增强刺激,加快反应,加深记忆.图象与声音相联系建立起条件反射,即使图象(情景)单独呈现,学习者也能自动作出反应,让语言与形象直接联系,有利于培养直接用目的语表达思想的能力,避免了母语的中介作用.②语言和情景相结合,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言语活动也总是受情景制约.视听法从日常生活情景中选择,安排语言材料,并创造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有利于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整体结构感知,视听法通过一组组图象和一段段完整的对话,使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在对话中被整体感知.以语音为例,不仅是要求发音正确,而且要在掌握整体结构(包括发音,声调,语调,节奏,旋律)的基础上,再进行个别音素的训练.词汇,语法也是通过图象所呈现的情景,先整体感知,从语段和句子开始进行教学,教学顺序为:成段对话句子单词语素.
听说先于读写,先口语教学,后书面语教学.教材以对话为主.课上一般不用学生的母语.但注重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难点.4)评价
广泛使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及实物,图片,影象,布景等展示语言材料,创造比较好的语言环境,用生动,活泼,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外语与情景直接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也更接近实际交际需要.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安排词汇和语法项目,并进行充分的操练.上述优点使它成为70年代中期以来被世界广泛运用的教学法.
其不足是:重口语轻阅读,过分强调整体感知和综合训练而相对忽视语言结构的分解和单项训练.重语言形式,忽视意义,未能着重于培养言语交际能力.自觉实践法
自觉实践法有时也叫自觉积极法,
"自觉"的含义是以语言理论知识为指导,以理解为前提,从自觉到直觉;
"实践"的含义是通过大量言语实践活动形成外语实践能力,即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1)产生背景
自觉实践法是前苏联60年代初外语教学改革的产物.30年代以来,前苏联正统的外语教学法一直是自觉对比法.这种教学法比较接近于语法一翻译法,与直接法相对立,偏重语言知识,过多地使用对比和翻译,忽视外语实践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培养.50年代后期,前苏联与其它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自觉对比教学法造成的结果却是外语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50年代末60年代初,前苏联外语教学界开展了两次关于教学改革的大讨论.最后,一个既能保留传统合理内核,又能充分表达改革精神的口号"自觉实践法"得到了承认.2)理论基础:
自觉实践法是一个始终有着厚实理论基础的教学法体系.它的语言学基础是前苏联著名语言学家谢尔巴院士关于区分语言,言语,言语活动的学说.它的心理学基础在草创阶段是别利亚耶夫关于外语和思维关系的外语教学心理学说,后来主要是前苏联心理学的言语活动理论.3.基本原则
A自觉性原则:主张在语言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践,不仅要理解语法规则;能作语法分析,更要理解语义和实际用法,从自觉到直觉.这是对自觉对比法合理内核的有条件继承.
B实践性原则:强调言语实践活动是外语教学的
主要途径,要求80%的时间用于言语实践,20%的时何用于语言知识讲解,并强调教学目的是培养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这条规则来源于直接法,是自觉实践法的首要原则.
C交际性原则:这条原则是对实践性原则的发展,70年代以来已成为主导原则.言语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际活动,教学活动主要应是言语交际的实践,目标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D情景性原则:这条原则是交际性原则是交际性原则在选择语料,编写教材,组织课堂教学方面的延伸.主张传授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实践都应置设在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的交际情景.
E综合教学原则:这一原则是对自觉对比法偏重语言各要素分项教学的矫正,对直接法句本位原则的继承.强调以句子为基本交际单位的综合教学,广义上还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综合教学.
F考虑母语原则:既主张大量的外语实践,又考虑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限制使用但不排斥母语.这一原则是对自觉对比法依靠母语,直接法排斥母语两种极端倾向的矫正.4)评价
自觉实践法是一个科学的综合性教学体系,它继承了语法一翻译法和直接法的合理内核,克服了二者的片面和极端之处,而且积极吸取其它教学法流派的长处,注重用理论研究新成果丰富充实自己,从而使自身不断发展,走向成熟.改用自觉实践法之后,前苏联的外语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普遍的提高.
又名意念法,功能意念法,交际法
1)基本特征是以语言的意念,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2)理论基础主要来自语言学,包括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还有语言学习理论.其中韩理德对语言功能的分析和海姆斯对交际能力的论述影响最大.
3)基本原则
以功能为纲,根据教学需要选取真实而实用的语言材料,功能法不是不要语法,而是把语法作为实现功能的手段.
教学过程交际化,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多样化,而且多是实用的交际活动.
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训练相结合.
强调表达内容,不过分苛求形式,认为有缺陷而有效的交际可以作为教学的目标.对学生不影响交际的错误可以容忍.
循环式的教材结构,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每个题材范围要安排几个循环,螺旋式上升.
学以致用,按需要发展专用英语,使用针对性的教材.根据不同人的需要对听说读写能力有不同侧重和要求.4)评价
功能法是一个理论基础雄厚的教学法体系,它的提出大大促进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以往从未受到重视的对语言交际功能的研究,促使人们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和教学.
在教学实践方面,功能法有大量按功能法原则编写的教材,因而在世界上影响很大.但功能法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怎样科学,系统地统计语言功能项目有那些确定功能项目的标准意念功能与语言形式之间并非一一对应,教学中意念功能项目与语言结构形式怎样结合,协调等等,总之,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完善.
认知法1)基本特征
在理解语料,规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活用语言;教育学原则是以学习者为外语教学的中心.教学目标是全面地掌握语言.2)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理论,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3)基本原则①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语言能力"是内化了的语言知识体系.主张有意识,有组织地练习,获得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毅力.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课堂教学应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③提倡演绎法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则,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讲解约占教学活动的20%.反对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提倡有意义的练习.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语文结合,互相促进.语音教学适可而止,重视阅读和词汇量的扩大.
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解释难点,加深理解.通过对比确定难点和重点.允许必要的适当的翻译.
正确对待,分析学生的错误,承认错误不可避免,反对见错就改,对影响交际的错误要加以纠正,注意保护学生表达的积极性.
广泛运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景化,交际化.4)评价
在现代外语教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两大教学法体系的对立,对立的两派长期争论,共存,随着时代的需要从一端向另一端来回摇摆.60年代发展成为认知法(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和听说法的对立.认知法吸收了两派的某些优点,做出了平衡,调和的努力,但它还是更接近语法翻译法.
认知法对外语教学的最大贡献是把当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语言教学中来,首先创立了对学习者的研究(主要是成年人在本国环境中学习外语的过程及规律).
但是认知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法流派还不够完善,缺少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它理论基础还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它常被用于教本国人学外语,英美教师在国内,外教他族人学英语基本不用,而用听说法和功能法.因此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充实.
以上我们主要是从理论性层面(非技术性)评介了七个主要的教学法流派,用意是希望从中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启发我们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思考.
从这些评介中,可以发现,影响外语教学法体系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时代的发展,相关基础学科研究的成果的影响,代表人物的专业研究领域和本学科自身的发展等.
从这些相关因素出发,可以看出外语教学法发展的几个趋势:极端综合结构交际教为中心学为中心,教与学互动
提倡模拟儿童学习语言注重对成人二语习得的研究三、下阶段学习建议
下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第八章到第十章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是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应用方面的内容以及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方面的内容,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学习内容可以参考导学资料四。
北语11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导学资料四(第八章第十章)
北语11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导学资料四(第八章第十章)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
同学们,大家好!按照我们这门课程的实施计划,本阶段大家应该完成第八章到第十章,主要是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应用方面的内容以及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方面的内容。主要内容有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目的、教学内容、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总体设计是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语音教学七大原则、语音教学的方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任务、词汇教学的方法、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任务、语法教学七大原则等内容。二、重难点讲解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p295
(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
(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1)语言要素(2)言语技能
(3)言语交际技能(4)相关文化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1)汉语技能课(2)汉语言知识课(3)中国文化知识课教学计划定义p301
教育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全面指导某专业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教学大纲定义p301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第八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后一部分。
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总体设计是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
教学目的是总体设计中的首要问题。确立教学原则的指导思想:
(1)从相邻学科中汲取理论营养
(2)要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共同规律,更要研究汉语教学的特殊规律(3)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运用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重点掌握):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5)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8)利用母语进行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教材编写和选用的原则: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语言要素(汉语语音、词汇、语法)(2)言语技能(汉语听、说、读、写)
(3)言语交际技能(汉语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策略)(4)相关文化知识(汉语的文化因素、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根据安排我们是学习第八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下)》,这一章主要讨论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与测试两部分。
本周我们学习的主要是前一部分,教学过程主要谈了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基本阶段、课堂教学的特点与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技巧、课堂教学的评估等,然后分别就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汉字教学做了详细讨论。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来实现,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是辅助形式。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学生。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
从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出发,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对这四个阶段的特点、目的、内容都要掌握)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1)课堂教学原则(2)课堂教学方式(3)课堂教学气氛(4)课堂教学环节(5)课堂教学语言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具体备课工作有三个方面: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对象、确定教学方法
课堂组织管理:
(1)排除心理障碍,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2)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驾驭课堂。(3)稳定课堂秩序。
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应当注意的七个方面p351
(1)不论语音、词汇、语法或汉字,都应准确、规范,不允许有错误存在。
(2)教师的语言有朗读、讲解、对话、指令和提问。
(3)除了语音操练或新词语教学以外,无论课堂或课外交际,语速都应正常或接近正常,避免夸张。
(4)选词用句浅显易懂,随着学生程度的提高应逐渐增加语法的难度和词汇的多样化。
(5)课堂中使用的语言要有意识地重现已学过的句型和词汇,以利于学习者的复习巩固。
(6)尽量运用目的语与学习者沟通,避免语言转换或夹杂学生的母语或媒介语。
(7)克服口头禅或过多重复、罗嗦等其他不良语言习惯。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任务: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和汉语普通话正确、流利的发音,为用口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
语音教学七大原则p356
(1)短期集中教学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2)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3)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4)声韵调结合教学,循序渐进。(5)听说结合,先听后说。
(6)以模仿和联系为主、语音只是讲解为辅。(7)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练习相结合。
语音教学的方法p359(1)教具演示。(2)夸张发音。(3)手势模拟。(4)对比听辨。(5)以旧带新。(6)声调组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指导下,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的音、义、形和基本用法,培养在语言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能力。
词汇教学六大原则p362
(1)要认真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2)词的教学应与句子教学相结合。
(3)利用词的聚合和组合关系在系统中学习词。
(4)掌握汉语构词法,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语素)教学相结合。(5)不同的言语技能对词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6)加强词汇的重现与复习,减少遗忘。
词汇教学的方法p364(1)直接法。(2)翻译法。(3)情景法。(4)语素义法.(5)搭配法。
(6)话语联结法。(7)比较法。(8)类聚法。(9)联想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任务:语法教学是对目的语的词组、句子以及话语的组织规律的教学,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法教学七大原则p366
语法教学的方法p368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任务:以汉字形、音、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
汉字教学五大原则p3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三、下阶段学习建议
下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第七章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是关于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方面的内容,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习这北语11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附加导学资料之4(《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学习指导4)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学习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学习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学习心得的相关范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外汉语教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