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抗癌药哪里购买赫赛汀为何供不应求?

乳腺癌“救命药”赫赛汀纳入医保后价格大幅下降供不应求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乳腺癌“救命药”赫赛汀纳入医保后价格大幅下降供不应求】据多家媒体报道,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去年7月,赫赛汀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其价格就从一支2.45万元降至7600元,降幅达70%。使用的患者人数剧增,造成全国范围内供不应求的缺货状态。(央广网)
Sina.cn(京ICP0000007) &新华社三问抗癌药窘境:赫赛汀供不应求?降价慢半拍?
来源:新华社
近日,有关抗癌药的话题引起多方关注: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赫赛汀供应出现短缺;抗癌药零关税政策实施后部分进口抗癌药仍维持原价;国产创新药何时能担起重任……如何又快又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记者对上述三大热点问题展开调查。
进口抗癌药赫赛汀为何供不应求?
来自河北的梅女士今年36岁,去年12月被诊断为乳腺癌三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做了右乳切除手术,目前正在河北老家进行放疗。
梅女士表示,按照她的体重,需要每21天输一次治疗乳腺癌药物赫赛汀,一支7600元,一年大约需要17次。
“我们当地只有一家医院有赫赛汀,医生不给我开药,说是供应紧张,在这家医院手术的病人都不够用。”梅女士告诉记者,前期治疗已经花了不少钱,平时省吃俭用,可是现在没有药令人着急。在梅女士加入的一个患者交流群里,大家都希望这个药尽快到货。
据了解,赫赛汀于2017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医保谈判,价格从2万多元降到了7600元,极大地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大幅降价的同时,全国范围内对赫赛汀的用药需求也在短期内出现了激增。
作为药品生产和供应方,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回应称,对赫赛汀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采取多项积极措施,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贯彻“中国市场优先”策略,供应中国市场的生产基地启用最大产能的生产方式。同时,与国内相关合作方优化物流渠道,在各省市之间进行统筹调配。此外,还向国家申请将供应中国市场的赫赛汀由现有生产基地转向更高产能的生产基地。
罗氏公司表示,过去一个月,国家相关部委仔细听取了患者和企业的反映,先后批准了赫赛汀转移至高产能生产基地和到岸进口药品加速放行的两项申请。基于此,罗氏公司预计赫赛汀在中国的供应紧张状况将在未来一至两个月内得到有效缓解。
零关税后抗癌药降价为何“慢半拍”?
一颗小小的药片,牵动着千万患者和家庭的心。除了存在供应紧张的现象,最近部分进口抗癌药还被曝出在5月1日零关税政策实施之后,仍然执行原价。
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为减轻广大患者特别是癌症患者药费负担并有更多用药选择,自日起,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
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通知也显示,自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之所以百姓还没感受到药价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进口药品普遍存在数个月的存货,税收政策调整反映到终端价格有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消化库存需要6个月左右,但考虑到药品种类繁多,不能一概而论。二是各省的招标采购周期通常为1-2年,合同期内医院的采购价格并未发生变化,降税收益可能仍留存在流通环节,比如进口商和经销商。
医药流通企业瑞康医药相关人士称,目前药品流通采取零加成和两票制,生产企业开票给配送商,配送商一般加6-8个点的配送费到医院,医院就以该价格卖给患者。零关税执行后,终端价格尚需要通过招标,而且各地反应速度有差别,所以才出现了“降关税不降价”的现象。
“未来,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出台综合性政策,确保采购合同到期后,降税的收益能够落实到患者身上。”上述专家称。
国内患者“救命药”需求该如何满足?
“救命药”并非第一次出现短缺,但一般是价格过低、生产企业积极性不高造成的供应断档。相比之下,此次进口抗癌药短缺是一个特殊情况。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此次进口抗癌药短缺,提醒我们应尽快完善科学的药品定价和医保支撑体系,才能让包括医院、病人、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等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得到综合考虑。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短缺情况的出现。
进口抗癌药的供应紧张和价格调整,只是阶段性问题。国家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降税政策,其中一个出发点就是倒逼国内药企加快创新。从长远看,国内患者要及时吃上好药、新药,国产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是关键。
生物制药平台复宏汉霖供应链总监仇凯说,相比进口药,国产药的价格优势明显,但抗癌药依然是以药品质量和疗效为先。
上海医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公司收购了美国医药分销巨头康德乐中国业务,但加大本土创新依然是“主旋律”。只有促进更多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短缺药品上市,才能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
龚雯 仇逸 何欣荣/文
更多精彩关注财经网官方微信供不应求?降价“慢半拍”?倒逼创新?——三问抗癌药窘境|零关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供不应求?降价“慢半拍”?倒逼创新?——三问抗癌药窘境
供不应求?降价“慢半拍”?倒逼创新?——三问抗癌药窘境
  新华社上海6月16日电 题:供不应求?降价“慢半拍”?倒逼创新?——三问抗癌药窘境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龚雯 仇逸 何欣荣  近日,有关抗癌药的话题引起多方关注: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赫赛汀供应出现短缺;抗癌药零关税政策实施后部分进口抗癌药仍维持原价;国产创新药何时能担起重任……如何又快又好地满足的就医需求,记者对上述三大热点问题展开调查。  进口抗癌药赫赛汀为何供不应求?  来自河北的梅女士今年36岁,去年12月被诊断为乳腺癌三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做了右乳切除手术,目前正在河北老家进行放疗。  梅女士表示,按照她的体重,需要每21天输一次治疗乳腺癌药物赫赛汀,一支7600元,一年大约需要17次。  “我们当地只有一家医院有赫赛汀,医生不给我开药,说是供应紧张,在这家医院手术的病人都不够用。”梅女士告诉记者,前期治疗已经花了不少钱,平时省吃俭用,可是现在没有药令人着急。在梅女士加入的一个患者交流群里,大家都希望这个药尽快到货。  据了解,赫赛汀于2017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医保谈判,价格从2万多元降到了7600元,极大地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大幅降价的同时,全国范围内对赫赛汀的用药需求也在短期内出现了激增。  作为药品生产和供应方,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回应称,对赫赛汀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采取多项积极措施,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贯彻“中国市场优先”策略,供应中国市场的生产基地启用最大产能的生产方式。同时,与国内相关合作方优化物流渠道,在各省市之间进行统筹调配。此外,还向国家申请将供应中国市场的赫赛汀由现有生产基地转向更高产能的生产基地。  罗氏公司表示,过去一个月,国家相关部委仔细听取了患者和企业的反映,先后批准了赫赛汀转移至高产能生产基地和到岸进口药品加速放行的两项申请。基于此,罗氏公司预计赫赛汀在中国的供应紧张状况将在未来一至两个月内得到有效缓解。  零关税后抗癌药降价为何“慢半拍”?  一颗小小的药片,牵动着千万患者和家庭的心。除了存在供应紧张的现象,最近部分进口抗癌药还被曝出在5月1日零关税政策实施之后,仍然执行原价。  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为减轻广大患者特别是癌症患者药费负担并有更多用药选择,自日起,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  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通知也显示,自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之所以百姓还没感受到药价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进口药品普遍存在数个月的存货,税收政策调整反映到终端价格有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消化库存需要6个月左右,但考虑到药品种类繁多,不能一概而论。二是各省的招标采购周期通常为1-2年,合同期内医院的采购价格并未发生变化,降税收益可能仍留存在流通环节,比如进口商和经销商。  医药流通企业相关人士称,目前药品流通采取零加成和两票制,生产企业开票给配送商,配送商一般加6-8个点的配送费到医院,医院就以该价格卖给患者。零关税执行后,终端价格尚需要通过招标,而且各地反应速度有差别,所以才出现了“降关税不降价”的现象。  “未来,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出台综合性政策,确保采购合同到期后,降税的收益能够落实到患者身上。”上述专家称。  国内患者“救命药”需求该如何满足?  “救命药”并非第一次出现短缺,但一般是价格过低、生产企业积极性不高造成的供应断档。相比之下,此次进口抗癌药短缺是一个特殊情况。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此次进口抗癌药短缺,提醒我们应尽快完善科学的药品定价和医保支撑体系,才能让包括医院、病人、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等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得到综合考虑。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短缺情况的出现。  进口抗癌药的供应紧张和价格调整,只是阶段性问题。国家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降税政策,其中一个出发点就是倒逼国内药企加快创新。从长远看,国内患者要及时吃上好药、新药,国产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是关键。  生物制药平台复宏汉霖供应链总监仇凯说,相比进口药,国产药的价格优势明显,但抗癌药依然是以药品质量和疗效为先。  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公司收购了美国医药分销巨头康德乐中国业务,但加大本土创新依然是“主旋律”。只有促进更多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短缺药品上市,才能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
文章关键词: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我的位置:
供不应求?降价“慢半拍”?倒逼创新?三问“救命抗癌药”窘境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 龚雯等
摘要:进口抗癌药的供应紧张和价格调整,只是阶段性问题。
首发:6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科技·健康
作者:新华社记者龚雯、仇逸、何欣荣
近日,有关抗癌药的话题引起多方关注: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赫赛汀供应出现短缺;抗癌药零关税政策实施后部分进口抗癌药仍维持原价;国产创新药何时能担起重任……如何又快又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记者对上述三大热点问题展开调查。
进口抗癌药赫赛汀为何供不应求?
来自河北的梅女士今年36岁,去年12月被诊断为乳腺癌三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做了右乳切除手术,目前正在河北老家进行放疗。
梅女士表示,按照她的体重,需要每21天输一次治疗乳腺癌药物赫赛汀,一支7600元,一年大约需要17次。
“我们当地只有一家医院有赫赛汀,医生不给我开药,说是供应紧张,在这家医院手术的病人都不够用。”梅女士告诉记者,前期治疗已经花了不少钱,平时省吃俭用,可是现在没有药令人着急。在梅女士加入的一个患者交流群里,大家都希望这个药尽快到货。
据了解,赫赛汀于2017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医保谈判,价格从2万多元降到了7600元,极大地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大幅降价的同时,全国范围内对赫赛汀的用药需求也在短期内出现了激增。
作为药品生产和供应方,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回应称,对赫赛汀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采取多项积极措施,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贯彻“中国市场优先”策略,供应中国市场的生产基地启用最大产能的生产方式。同时,与国内相关合作方优化物流渠道,在各省市之间进行统筹调配。此外,还向国家申请将供应中国市场的赫赛汀由现有生产基地转向更高产能的生产基地。
罗氏公司表示,过去一个月,国家相关部委仔细听取了患者和企业的反映,先后批准了赫赛汀转移至高产能生产基地和到岸进口药品加速放行的两项申请。基于此,罗氏公司预计赫赛汀在中国的供应紧张状况将在未来一至两个月内得到有效缓解。
零关税后抗癌药降价为何“慢半拍”?
一颗小小的药片,牵动着千万患者和家庭的心。除了存在供应紧张的现象,最近部分进口抗癌药还被曝出在5月1日零关税政策实施之后,仍然执行原价。
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为减轻广大患者特别是癌症患者药费负担并有更多用药选择,自日起,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
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通知也显示,自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之所以百姓还没感受到药价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进口药品普遍存在数个月的存货,税收政策调整反映到终端价格有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消化库存需要6个月左右,但考虑到药品种类繁多,不能一概而论。二是各省的招标采购周期通常为1-2年,合同期内医院的采购价格并未发生变化,降税收益可能仍留存在流通环节,比如进口商和经销商。
医药流通企业瑞康医药相关人士称,目前药品流通采取零加成和两票制,生产企业开票给配送商,配送商一般加6-8个点的配送费到医院,医院就以该价格卖给患者。零关税执行后,终端价格尚需要通过招标,而且各地反应速度有差别,所以才出现了“降关税不降价”的现象。
“未来,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出台综合性政策,确保采购合同到期后,降税的收益能够落实到患者身上。”上述专家称。
国内患者“救命药”需求该如何满足?
“救命药”并非第一次出现短缺,但一般是价格过低、生产企业积极性不高造成的供应断档。相比之下,此次进口抗癌药短缺是一个特殊情况。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此次进口抗癌药短缺,提醒我们应尽快完善科学的药品定价和医保支撑体系,才能让包括医院、病人、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等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得到综合考虑。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短缺情况的出现。
进口抗癌药的供应紧张和价格调整,只是阶段性问题。国家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降税政策,其中一个出发点就是倒逼国内药企加快创新。从长远看,国内患者要及时吃上好药、新药,国产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是关键。
生物制药平台复宏汉霖供应链总监仇凯说,相比进口药,国产药的价格优势明显,但抗癌药依然是以药品质量和疗效为先。上海医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公司收购了美国医药分销巨头康德乐中国业务,但加大本土创新依然是“主旋律”。只有促进更多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短缺药品上市,才能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
&&相关文章
上海辟谣平台
中国技能大赛媒体注册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今天起进口抗癌药零关税 哪些群体感受会更直接?
来源:钱报晚报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今天开始,我国进口的抗癌药将实现零关税。对癌症患者而言,“救命药”降价的春天,是不是要来了?
今天开始,我国进口的抗癌药将实现零关税。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自5月1日起,三措并举降低抗癌药价——进口药品实行零关税,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谈价、采购以及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同时,财政部联合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自5月1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那么对癌症患者而言,“救命药”降价的春天,是不是要来了?对此,浙江省相关医药专家透露,税费大幅下调,进口抗癌药的价格当然会下调,但程度相对有限,真正的“砍价”重点还得看医保部门的价格谈判。而距离实际享受到降药价的利好,癌症患者还需等待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意味着,这一番降药价“组合拳”产生的效应,反馈到患者的账单上,还需要时间。病患最关心的是什么进口抗癌药进不进医保,能报销多少摆在很多癌症患者面前的事实是,治疗费用往往难以承担。据“中国肿瘤患者服务升级”课题研究显示,在经过医保报销之后,肿瘤患者接受诊断、治疗的平均总自付金额仍高达14万元,若是接受靶向治疗,平均总花费约为22万元——分别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75倍、2.7倍。医生们坦言,治疗癌症花上十多万,还是比较普遍的。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动辄上万元的部分抗癌药,还是要靠医保来解决问题。钱报记者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出入院大厅,随机采访了15位患者,其中近9成坦言,相比进口药还是国产药而言,进不进医保、进多少,是首要关心的问题。53岁的李金(化名),金华人,8年前确诊肺癌,今年3月初癌症复发,接受了50天的放、化疗。他刚办好出院手续。“靶向药吃不起,ALK抑制剂吃3个月送9个月,但报了医保,一年下来自己还得掏六七万。最后我还是做了化疗,用的也是进口药,安素泰,9瓶,7137元,自己只要承担10%。”李金这次共花了7万左右,除掉医保,自己付了4.4万。和众多癌友一样,他的愿望,自然是治疗费、抗癌药能够再便宜一点,医保报的更多一些。他加入了不少抗癌微信群,“我记得,上一次群里沸腾,大家疯狂发红包,还是在今年的 1月1日,浙江把奥希替尼、阿达木单抗等28种药品纳入浙江省大病医保。”哪些群体感受会更直接对靶向药需求度高的患者或更有利实际上,“零关税”清单颇广,包括了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也就是说,癌症患者常用的进口化疗药、靶向药、生物制药等全都涵盖在内。放疗科陈波教授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零关税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长期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另据统计,我国目前已上市抗癌药品138种,而国家最新公布的第一批降增值税的抗癌药品,就惠及了绝大多数品种——共包括了103种抗癌药品制剂,以及51种抗癌药品原料药。对此,乳腺癌、淋巴瘤患者无疑是最为兴奋的,她们正在使用的靶向药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市面上目前都没有可替代的国产药,只能完全依赖进口。而这两项药也已进入第一批降税清单。目前,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国产化疗药研发、上市的情况还可以,但在靶向药、生物制药,以及年底可能引进的免疫疗法方面,基本被进口药垄断。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医生龚磊说,拿肺癌来说,临床上30%以上的肺癌患者接受靶向药治疗。相比其他癌种,肺癌靶向药算多的,目前临床常用的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KI)三代药物共计6种,其中仅2种是国产的。这意味着,税率的下调,对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来说,感受可能更直接一些。零关税后,进口药能降价多少具体还要看医保部门谈判情况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乳腺癌、肺癌、胃癌等癌症病人的常用药紫杉醇,进口与国产的,价格相差5倍。那么,一系列降药价“组合拳”实施之后,进口抗癌药价格会降多少?各方的揣测很多,有说算上增值税,药价可降20%,也有说降5%-10%。业内人士更为认可的是下面这个观点——进口药实际关税税率约5%,中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其中进口约占三分之一,约400亿元,零关税后可以减少中国肿瘤患者20亿元的开销。但国内肿瘤患者有430万,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约几百块钱,感受不会很明显。浙江某位医药专家指出,当然,加上增值税直降14%,情况会好很多。但重头还是放在医保部门的价格谈判上,因为一盒进口抗癌药到达患者手中,除了税收,还要经过流通环节,而市场竞争、研发成本、知识专利保护都会影响到药价。“目前来说,抗癌药具体降价多少还很难说”。从此前的国家谈判结果来看,是令人兴奋的。2016年至今,17种抗癌药品得益于谈判,降价节约资金41.7亿元,加上纳入医保目录后报销的部分,共为患者减轻药费负担62.4亿元。对国内药企有何影响价格下来了,自主创新更重要国内某药厂的一位员工透露,听到降关税,我们还比较淡定的,但得知国家启动新一轮的集中谈价和采购,感觉冲击会比较大。一旦进口药价格降下来,国产药价格优势就不明显了。对患者和医生来说,治疗中则有了更多的选择。65岁的程大福(化名)在2016年查出非小细胞肺癌,当时医生提供了两个药品供他选择,一个是埃克替尼,一个是吉非替尼。两者的适应症相同,疗效也相近,区别在于埃克替尼是国产的,生产商是浙江余杭的贝达药业;吉非替尼则是进口药,由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出产。“当时经过国家谈判,两个药(价格)都降了50%还要多,一家人考虑了下,还是选择了进口药。”程大福说,降价前,不论国产还是进口,每个月至少要负担1万以上。现在,国产药每个月花6000多元,进口的再贵1000块钱左右,差别很小了,而且还进浙江的医保。在龚磊看来,药价往下降,除了国家谈判,还需充分的市场竞争。“吉非替尼的价格能降下来,是因为国产的做出来了,对进口药形成了竞争,自主创新非常重要。”(原标题:今天起进口抗癌药零关税 哪些群体感受会更直接?)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
相关附件下载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口抗癌药关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