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隔离多久已经隔离2周,开好医生证明无问题了,可以去香港吗?

&&&&&& & 正文
挂号科室:
同类疾病:
手足口病患者该吃什么
您了解吗?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或红色。手足口病饮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针对手足口病吃什么好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手足口病吃什么好为你解答如下: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而;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卫生,以减少机会。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手足口病后遗症患者吃什么药:1、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除非合并严重并发症,多数病程在1-2周。2、没有特殊治疗,首先需要注意隔离,治疗原则为抗病毒为主,适当补液,对症处理。可以口腔内给予利巴韦林喷剂。3、宝宝要注意休息,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4、需要注意宝宝以下情况,如果出现精神差,持续高烧,肌颤,呼吸快,呕吐等情况提示重症病例表现,需要尽早找医生诊治。5、可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治疗,用B片和锌制剂以促进皮肤粘膜的恢复。如果孩子的舌苔黄、舌质红、尿黄三者同时存在,可用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等清热解毒治疗。6、一般1~2周可以自愈,预后良好,但不是终身免疫,以后还可以感染。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方法,可以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缓解。7、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治疗上以抗病毒为主。饮食清淡,可给稀饭,面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 建议最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听从医嘱用药。
(责任编辑:吴敏 )
文章关键词: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小孩手足口病一直成为威胁宝宝健康的一大杀手,这种家疾病有着很强的传染性,一旦……
宝宝患上手足口后,由于口腔等溃烂会导致他们不爱吃饭,下面我们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预防及治疗的食谱,希望对我们的宝宝有帮助。更希望宝宝健康……
4~9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主要通过飞沫和玩具、衣物、水源传播,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餐具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不断提高,手足口病后遗症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高。让他们本该享受生活的年纪却要忍受病痛的折……
相关健康数据
副主任医师
擅长:于儿童普外、泌尿和小儿腹腔镜手术,对儿童外科各种疑难危重疾病的抢救颇有造诣。
副主任医师
擅长: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儿科危急重症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对儿童呼吸系 统疾病如咳嗽、哮喘及新生儿...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新生儿疾病、小儿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
副主任医师
擅长:对儿科多发病、常见病以及疑难病例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高治疗水平。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擅长: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2013年好医生网继续教育部分答案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3年好医生网继续教育部分答案
&&2013年好医生网继续教育部分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我宝宝2岁半得手足口病5天了,手足的泡泡变黑了,无发烧精神好医生开了《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问现在还要吃吗_百度宝宝知道它与手足口病类似,但它却更让宝宝痛苦不堪!
嗨,亲爱的粑粑麻麻,下午好嗷
有一种病毒总会找1~7岁宝宝的麻烦,它们是一种肠道病毒,一旦感染就会持续、反复高热、咽痛、头痛、腹痛、吞咽困难、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进而水疱变成溃疡。欲食不能、流口水、哭闹、高热转为低热,直到逐渐退热,而这种病毒还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口腔接触的东西等进行扩散、传染。从发病开始,一般两周后痊愈,但是这一过程对宝宝来说却非常痛苦。
这种病与手足口病是同类病毒引起的,它就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可能有的宝宝已经得过了,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孩子。
前几年手足口病逐渐被大家认识,流行阶段,一度达到谈手足口色变的程度,这几年,与手足口类似的疾病,疱疹性咽峡炎,也逐渐为妈妈们了解,每天幼儿园查体看嗓子,主要就是针对这两种疾病。
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都具有传染性,而且是粪口、飞沫传播,这样在集体生活中特别容易爆发,一旦发现同学有类似疾病,就得高度注意自己的宝宝以防也会发病。
教你认识疱疹性咽峡炎
宝宝为什么会得疱疹性咽峡炎?是因为感染了肠道病毒。肠道病毒是一系列病毒,不是一种病毒,所以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接种,也决定了同样是疱疹性咽峡炎,但轻重不一,也不会得过一次就终身免疫了,很多小盆友就得过两次。
疱疹性咽峡炎最常见的病毒是科萨奇病毒,一般好发于夏秋季节,就是六一或者开学阶段。高发年龄是1-7岁,但是不代表此年龄以外不会得病。
其次,感染途径是通过粪口、飞沫等,比如宝宝偷偷尝了一下正在发病的小伙伴的奶瓶、或者吃过的食物,就很容易导致感染,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这些亲密的接触是在所难免的。
感染后会有什么症状呢?首先是发热,大多数是高热,甚至达到40度,一般三天左右,后转为低热,到第五天,体温逐渐正常。
其次是咽痛,在病程第2-3天左右开始出现,逐渐加重,有的孩子能够表达,比较小的孩子无法表达,会表现流口水,拒绝进食,特别是硬的食物,然后很痛苦、哭闹。整个病程大概持续七天左右,属于自限性疾病,就是一般自己能好。
这张图片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得病过程,家长最紧张的是前面的高热阶段,而孩子最痛苦的时期是后面的溃疡期,咽部疼痛明显,欲食不能,我们自己口腔长一个溃疡都疼的不行,何况孩子咽部一片溃疡,而且每次进食那里都是必经之路。
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吗?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一样的是它们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造成的,所以它们很相似,就像同一对父母生的孩子一样,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的是他们都是病毒感染,以特定部位疱疹为主要特点,不同的是,皮疹部位不同,疱疹性咽峡炎顾名思义就是在咽峡部,而手足口自然是在手、足、口腔,有的手足口可以在肛周、膝盖发现皮疹,甚至大腿、肘部,特别是小婴儿。临床上碰到的,大多手足口的发热及咽痛反而不如疱疹性咽峡炎明显。
还有就是大家最害怕出现的重症病例,疱疹性咽峡炎很少有重症的,而手足口会有很小一部分有重症可能,往往发生在很小的婴儿,多为一种肠道病毒EV71感染所致。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阻断传播途径,适用于所有传染性疾病,首先要勤洗手,教会小朋友七步洗手法。
2、其次饮食要注意吃熟食,不喝生水。
3、注意开窗通风,强身健体,不要去人多的,特别是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还要注意隔离,避免接触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小朋友,一般溃疡完全修复后才不具备传染性,避免混用水杯、餐具等。
疱疹性咽峡炎的误区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家长们常有4大误区。
第一,谈疱疹性咽峡炎色变。
虽然此病发病高热明显,但是重症少见,属于病毒感染,做好护理,对症治疗,相信自愈力,但不能盲目,出现前面提到的问题,要及时就医。
第二,只要发热,就要吃药,一定要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其实发热时机体抵抗入侵者的一大反应,发热未必是坏事,如果体温不高,孩子一般情况好的话,可以给予物理降温为主,也不必只要发热就必须吃药,看见体温大于37.5℃就无法忍受,孩子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孩子有个中低热的体温存在。
第三,只要发热,有感染就要吃抗生素。
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不建议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关于抗病毒药物,比如利巴韦林,其实一直有争议,因为当已经感染病毒后,抗病毒药物的效果不是很明确,而且很多抗病毒药物副作用比较大,何况这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是自限性疾病,主要靠机体的细胞免疫最终清除病毒,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症处理。
第四,吃板蓝根预防。
很多家长觉得这些病这么可怕,要不要吃药预防,其实目前板蓝根有没有预防的作用,还是不确定的,毕竟是药物,不建议打着预防的免疫进行用药。
大白妈妈 号外!!!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爸爸妈妈们不要太担心,这种可自愈的疾病只要护理得当,自身免疫力就会将其打到。那么如果发病,除了看医生外,还有哪些家庭护理是必须学会的呢?下期小编就会为大家一一道来。当然,你也可以添加“大白超人”(微信号:dabaizs)为微信好友!她会将你安放在主题微信群中,里面有贴心的儿童健康专家随时免费解答问题哦!
关注微信:大白妈妈订阅号。每周还有不同主题微讲座,以及好礼相送!快来和我们一起玩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专为0~6岁儿童父母随时随地提供关于喂养、疾病诊断和护理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今日搜狐热点为什么手足口病总爱攻击小孩儿,还年年流行?
有一种传染病,生来自带全球属性
经常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成为“流行”
1957年新西兰首次被报道
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
1959年提出HFMD命名
即: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它就是喜欢找小朋友麻烦的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10岁以下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
是这种传染病的主要“攻击对象”
其中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毒经过2~10天(平均3~5天)的潜伏后,孩子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
发热是手足口病的第一个体征(但有些患儿也可能不发热)。部分患者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发热后1~2天,口腔或喉咙会出现疼痛的小疱疹,这些疱疹初时呈细小的红点,然后会溃破形成溃疡。
接着1~2天内,会在手心、足底、膝盖和臀部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有的孩子会出现疼、痒的状况。
手足口病在全球各地均可发生,在气候温和的地带, 多见于夏天和初秋(5月~10月)。
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
它们的“藏身地”
“我是一个携带病毒的细菌,所有家长都对我们谈之色变,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藏身之处,比如此刻,我就粘在一个小朋友的杯子上。我能看见你,但你可看不见我。”
——手足口病毒
它们传播途径之广
持续时间之长
往往让父母防不胜防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的鼻或喉咙分泌物、唾液、破损的水疱、粪便、或触摸受污染的物件(毛巾、手帕、玩具、奶具等)而传播。
在病发的第1周内的传染性最强,即使病毒在体征和症状消失后,仍然会继续留在体内数星期,时刻准备找到下一个“寄宿地”——传染给其他人。
手足口病看似很厉害
但其实它是“欺软怕硬”
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都比较轻微,7~10天内就可以自行痊愈。
部分患儿会出现高热现象,个别患儿则会发生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肺出血等并发症,甚至死亡。
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重症。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加强救治:
1、持续高热、反复呕吐、嗜睡、易惊吓或烦躁、手足抖动、躯干共济失调、突发性肢体无力、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心率异常。
2、小于2岁,特别是小于1岁的婴儿,若怀疑是手足口病,即使不发烧,也一定要立刻去医院就诊。
3、退烧后,如果孩子继续出冷汗,说明病情有所加重,也应尽快就医。
目前面对手足口病
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药
所以,就只能尽力去缓解手足口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如果出现高烧,就使用退热药;如果出现脱水或呕吐,就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如果出现口腔疱疹引起的疼痛,就使用药物镇痛……同时要保证有充足的休息。
切记,患儿在2周内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避免传播疾病。大多数情况下患儿是单纯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但有部分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需要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由于手足口病会在口腔内部出现疱疹,并且进一步变成溃疡,痛苦不堪,家长可以选择在口腔局部使用药物来预防继发感染或缓解疼痛!
以上药物婴幼儿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具体用法请咨询大白妈妈儿科医生。
手足口病虽然易爆发且传播快,但它并没有那么可怕。病情较轻的患儿,就医后可自行在家进行隔离,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
那么,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护理呢?
1、自行隔离:患儿在及时就医的同时,应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2、消毒清洁,开窗通风:患儿使用的奶瓶、奶嘴、餐具、毛巾等耐热用具可用煮沸法进行消毒(煮10~15分钟即可);患儿用过的物品可使用1:99的稀释家用漂白水,浸泡15~30分钟后再清洗,沾有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物品,则需用1:49的稀释家用漂白水浸泡15~30分钟。
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暴晒。房间定期开窗通风,减少人员进出患儿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3、口腔清洁: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哭闹、不眠等。因此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小儿,可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也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
4、饮食营养:患儿应卧床休息一周,多喝温开水,饮食以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皮疹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剪短孩子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注意退热: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如果体温高过38.5℃,应适当地使用退热药。
误区:绿豆具有解毒功效?
绿豆可以清热、解毒、去暑,但不可以预防手足口病,更不能当药吃。脾胃虚寒的幼儿更不能天天吃。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精神不好,就要特别小心,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不要盲目信偏方,延误了病情。
关于手足口病的疑问
问:手足口病会留下后遗症吗?
大白妈妈儿科医生KVNG: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但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心肌炎等重症,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且容易发生出院后不会走路的状况,此时只需在康复科做治疗就会好转恢复。另外有的孩子在手足口病好后出现指甲脱落,此时去感染科复查即可,不需特殊处理。
问: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后,是不是就对此产生了免疫?
大白妈妈儿科医生张泽敏:短时间内,患者只会对同一种病毒产生短暂的免疫力,但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你无法保证不会感染另一种病毒,从而引发手足口病。
问:现在有疫苗可以预防手足口病吗?
大白妈妈儿科医生洪亮: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了世界首个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生产注册申请。
目前发现的重症手足口病例,感染病毒多为EV71,但不是所有感染EV71的都是重症。此疫苗只能针对EV71感染,起到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作用。
问:到底应该如何区分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它们表现出来的病症都很像。
大白妈妈儿科医生陈国强: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说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而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另外疱疹性咽峡炎不属于传染病,而手足口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本文插画师:李二丑(大白三弟)
防病胜于治病,最后教大家一首关于手足口病的诗,要牢记哦:预防手足口,注意勤洗手。通风多喝水,衣被晒日头。疫病盛行时,少去挤人流。家里常干净,健康不用愁。如果还有任何关于手足口病的问题,欢迎随时咨询大白妈妈儿科医生。
最后别忘了关注“大白妈妈”服务号(dabaimom),500位儿童医生随时提供免费咨询哦!
当然,关注“大白妈妈订阅号”(dbmmdyh),每周各种福利拿到停不下来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专为0~6岁儿童父母随时随地提供关于喂养、疾病诊断和护理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足口病隔离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