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保险公司人员管理岗忽悠买了

我妈在邮政被工作人员忽悠下买了个前海盛世财富终身险(万能型),该怎么办?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19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0,794分享邀请回答262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53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去银行存钱被忽悠买成保险 银行:不存在欺骗
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但在银行的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李女士却稀里糊涂地买了保险,直到去银行取钱,才发现钱不但取不出来,而且还得继续交保险费。昨日,银监局工作人员表示,银行代办保险要有许可证。投诉:存款成了保险李女士和丈夫董先生在咸阳打工,2012年5月,李女士将自己辛苦攒起来的一万元钱拿到中国农业银行咸阳分行坡头分理处,准备办理储蓄业务,结果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建议下,稀里糊涂地办成了保险业务。今年5月份,李女士想到到银行把钱取出来,但银行工作人员称,不但取不出来还得交钱。“我媳妇没什么文化,也没存过钱,她想把这一万块钱存起来给娃上学用。”董先生称,媳妇去银行存款时,工作人员问她办理什么业务,她说存个定期,工作人员便说推荐她买他们的理财产品,一年能拿2000元的利息。“媳妇不懂这些,一听利息这么高,就同意了。”“当时拿到单子看见上面写着是保险,我也不太懂,以为和存款差不多,想着利息高就签了,我也比较相信银行。”李女士称,“后面他们也没给我说还要交钱、有什么期限之类的,如果给我说了,我肯定不办那个。”银行:不存在欺骗行为董先生出示的中国农业银行业务受理单显示,李女士购买的是鸿福来两全保险(分红型),交费年限为5年。“发现是保险后,我们去找过银行,银行工作人员找各种理由推脱,说给解决,一直没见解决。”董先生说,自己要求很简单,只想把本金要回来,“这都是我们辛辛苦苦攒的钱。” 昨日,中国农业银行咸阳分行机构部刘经理介绍,保险属于银行的代理业务,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向客户推荐保险理财产品,客户同意后,可以在银行柜台办理。对于此类投诉,他们每年都会接到好几起。对于李女士反映的事情,刘经理表示,合同客户亲自看过亲自签字,不存在欺骗,可能是客户现在遇到急事需要用钱,才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也在积极和保险公司协调,我们只是代理,具体问题还得保险公司来解决。我们内部也在对工作人员培训的时候强调,保险产品的期限、风险等问题都要给客户说明。”银监局:代办保险要有许可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咸阳监管分局办公室景主任昨日表示,代办保险业务是在被允许的范围内,属于银行的一项中间代理业务。但部分银行的确存在误导消费者购买保险的行为,所以要求代办银行必须有代办许可证,悬挂在银行营业厅醒目位置,并且要对消费者全面介绍保险等理财产品,不能只说好的,不说风险。对此,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银行营业厅网点,均没有见到营业厅内悬挂代办许可证。保险协会:多看条款别只图利 咸阳市保险行业协会李秘书长表示,目前已不允许保险公司业务员入驻银行营业厅,但很多客户一听利息高,便不仔细看条款,草草签了合同。“如果客户开始就知道自己购买的是保险,现在因为不愿意继续缴纳保费而反悔,保险行业协会只能解释,客户也只能履行合同内容。” 对于李女士的投诉,李秘书长表示,客户只能和保险公司协商,如果退保,客户要承担一定的损失,当然,这也有银行宣传不到位的地方。为减少此类事情的出现,李秘书长提醒广大市民,现在保险欺诈的事情比较多,特别是分红型保险一定要注意。办理保险时一定要读懂理财产品说明书,对于不懂的应向保险客户经理详细咨询,多看条款,别只图利,待完全读懂之后再签字。因为客户签字栏旁边有一项留存栏,对于退保有损失有详细的说明,客户一旦签字则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律师:存款不用签合同 陕西秦瀚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首先,一般办理存款业务,各个银行的利率是相同的,不可能有比银行利率更高的银行。其次,市民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签订的到底是哪种合同,存款办理的是存款单,保险则签订的是一份保险合同,两者的内容和办理的业务都不同。
再次,工作人员介绍业务时,一定要认清楚其身份,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本报记者刘军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进入冬运模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大秦网官方微信,更懂城市更懂你
陕西地界最全娱乐消息全知道
打造陕西最有影响力的美食平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maggyyang]
热门搜索: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存款时被忽悠买了保险 储户利用“犹豫期”成功退保
中国江苏网
   14:48:16
         分享到:
  中国江苏网12月9日讯(记者
徐理想)“12月4日,我去银行存钱,工作人员说有一款理财产品利息高,让我存,我也不懂就存了,后来回家一看居然是份保险。”昨日,市民朱先生打电话向本报反映,自己去银行存钱,结果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买了保险,好在自己上网查询知道了其中的“猫腻”,及时退保,才把钱要了回来。
  市民去存款却被忽悠买了保险
  12月4日,退休不久的朱先生来到市区建设银行某分行存钱,在大厅等号时,一位银行客户经理走上前向其推销理财产品。
  “当时她问我是不是来存钱的,说现在存定期利率少得可怜,不如办理他们的一款理财产品,比存款收益高,我就稀里糊涂办了。”朱先生告诉记者,“银行工作人员给的单子有好几张,上面密密麻麻的,我也没仔细看就签字了。”
  签完字后,营业员把单子装进一个密封的信封交给朱先生,他回家后把信封打开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的一万元已经买了保险。朱先生向记者出示的一份代理保险业务的凭证显示,该保险是通过建行银保系统购买的。
  朱先生说:“当时我越想越不对劲,到网上一查,发现好多人和我一样,本来是到银行存款,最后却被工作人员忽悠买了保险。”第二天,朱先生找到给自己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要求退款。“起初,银行工作人员不受理,还好我知道有个‘犹豫期’,工作人员看我是有备而来就退保了。”
  调查多家银行代理保险业务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朱先生当初办理业务的银行,就其买保险一事进行了咨询。该行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银保业务都有15天的‘犹豫期’,在此期间投保人可以无条件申请解除合同,取回已缴纳的全额保费。一旦过了‘犹豫期’,要求解除合同,客户就要自己承担退保所带来的本金损失。而且办理业务时,我们已经明确告诉对方,此项产品一年之内不可以取出。”
  对此,朱先生表示,当时客户经理的确说过一年之内不可以取钱,但自己并不了解所谓的15天“犹豫期”,更不知这是保险业务,而且,当初客户经理也没有向自己提及超过“犹豫期”后毁约会影响本金等问题。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银行,发现除了建设银行外,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都存在代理保险业务。据某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保险属于银行的代理业务,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向客户推荐保险理财产品,客户同意后,可以在银行柜台办理。
  律师若能证明是欺诈行为可要求撤销合同
  对于朱先生反映的事情,建行工作人员表示,合同客户亲自看过亲自签字,不存在欺骗,“我们也在积极和保险公司协调,我们只是代理,具体问题还得保险公司来解决。我们内部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也强调,要向客户说明保险产品的期限、风险等问题。”
  据江苏华德律师事务所李强律师介绍,我国《民法通则意见》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该案如果是一个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有证据证明银行工作人员存在故意隐瞒保险与理财性质上的截然不同的行为,朱先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该合同。
编辑:莫小羽
  相关阅读:
新华报业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国新网许可证: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我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买了保险怎么办
我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买了保险怎么办
00:17最佳答案
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被在银行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忽悠购买了保险产品,非常容易让人认为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其实是在推销保险,这个保险属于银保产品。银保产品需要长时间坚持投资,银保产品多为1年期、3年期,而现在已有5年期,就只能选择中途退保。这些业务员也穿着工作服。这样的结果是甚至本钱都会损失,就不要说利息了。即便是熬到到期,收益也很可能比银行定期存款还低,合同上的收益叫做预期收益率或历史收益率,很可能是到不到这个水平的,即保险合同签订10日内,在购买前一定得想清楚,这笔钱是否可以坚持这么多年不用。因为一旦中途需要用钱,属于坑爹产品。购买银保产品后,有10天的“犹豫期”、10年 期的产品,这就要求把保险产品当做储蓄来购买的消费者,他们专门忽悠老年人购买保险,如果后悔,可以要求退保
其他回答(共7条)
00:29&黄益民 客户经理
我也被忽悠了,买了一样的东西。也是想两年取。看它的合同条款(还没拿到正式的保险合同)有这样一条:8.18 本主险合同第一个保单年度的退保费用率为1%,自第二个保单年度开始,退保费用为零。这是不是说两年后取可以取回原本的钱啊? 热心网友&
00:26&黄睿多 客户经理
一定要和银行确认好,今年已经赎回了如果说好了3年,材料上有备注应该会到3年时就到期并能赎回。我妈妈也在银行被忽悠办了个这样的,上面写了也是十年,实际说是3年的。现在保险公司都和银行合作做这种
00:23&赵马元 客户经理
在银行被工作人员营销了保险产品,在十天的犹豫期之内多缴纳的保险费是可以全额退款的,过了犹豫期提前支取可能会有损失,具体情况可以咨询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和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
00:20&连丽艳 客户经理
在购买前一定得想清楚,这笔钱是否可以坚持这么多年不用。因为一旦中途需要用钱。这样的结果是甚至本钱都会损失,就不要说利息了。即便是熬到到期,收益也很可能比银行定期存款还低,合同上的收益叫做预期收益率或历史收益率,很可能是到不到这个水平的。否则非常坑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被在银行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忽悠购买了保险产品,即保险合同签订10日内,非常容易让人认为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其实是在推销保险如果你几十年不需要用这笔钱的话,可靠,属于坑爹产品。购买银保产品后,有10天的“犹豫期”,就只能选择中途退保,他们专门忽悠老年人购买保险。这些业务员也穿着工作服,这个保险属于银保产品。银保产品需要长时间坚持投资,银保产品多为1年期、3年期,而现在已有5年期、10年 期的产品,这就要求把保险产品当做储蓄来购买的消费者,如果后悔,可以要求退保
00:14&车庆云 客户经理
这个保险属于银保产品。银保产品需要长时间坚持投资,银保产品多为1年期、3年期,而现在已有5年期。这些业务员也穿着工作服,在购买前一定得想清楚,这笔钱是否可以坚持这么多年不用。因为一旦中途需要用钱,即保险合同签订10日内,就只能选择中途退保,他们专门忽悠老年人购买保险,属于坑爹产品。购买银保产品后,有10天的“犹豫期”,如果后悔,可以要求退保银行的保险产品不能买的,坑爹没商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被在银行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忽悠购买了保险产品。这样的结果是甚至本钱都会损失,就不要说利息了。即便是熬到到期,收益也很可能比银行定期存款还低,合同上的收益叫做预期收益率或历史收益率,很可能是到不到这个水平的,非常容易让人认为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其实是在推销保险、10年 期的产品,这就要求把保险产品当做储蓄来购买的消费者
00:11&龚岩琳 客户经理
简单的说你是在银行里被忽悠购买了银行代理的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关键在于你已经签字了,买保险不是存款。退保的话直接带上身份证和保险去银行。08年由于金融危机,因为我们毕竟是在购买保险,是在卖东西,买的是一份保障。还有,而经营业绩是不确定的,所以分红是不确定的,现在无法计算的。 如果你买这个保险能获得的收益就是保额和红利保额和分红相加(可能比银行同期利息加本金少,要不银行怎么办?)。因为分红不确定所以你能得到多少收益无法比较。 但是我们不能直接这么比,中途退保你会亏很多,没有什么损失,全额退保,在每个会计年度业绩的的一定比例分配!说下分红。分红是不确定的。可能业务员在你面前吹嘘以前的业绩,分红竞然一万块才分到了不到60块。杯具不是一个月钱买的吧?估计能退一半左右,年度分红达到每一万达到四百!我个人07的时候买过一份分红寿险,当年投资环境不错。不知你购买多久了?如果是十天之内(以保险合同为准)退保,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他会告诉你怎么做。如果十天后可能就损失比较大了。当时你肯定没有仔细看,现在无法证明当时是被误导而签字,所以想维护自已的权益很难,但是那不能说明什么的。按.照相关规定,分红和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有关
00:08&龚峻梅 客户经理
按照相关规定,分红和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有关,要不银行怎么办。分红是不确定的。还有,买保险不是存款,中途退保你会亏很多,所以请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慎重决定,而经营业绩是不确定的,所以分红是不确定的,现在无法计算的。我自己07年买了一份分红保险,买的是一份保障哎!又一个被保险公司忽悠的人啊!划账肯定也都是你签字了的,是在卖东西。可能业务员在你面前吹嘘以前的业绩,但是那不能说明什么的;了在十天内(以保险上時間为准),只是签的時候你没有看。如果你买&#92,也就是你退保或到期能得到的钱。一般保险合同上都有载明。如果你买这个保险能获得的货币收益就是现金价值(一般比银行同期利息加本金少,建议你直接去退保,损失不大,07年(经济发展比较好)度分红每一万400多,不过08年(金融危机)每一万只分到不到一百。现金价值简单的说就是说你买的保险经过一定年度(一般2年)后保险合同产生的价值?)和分红相加。因为分红不确定所以你能得到多少收益无法比较。但是我们不能直接这么比,因为我们毕竟是在购买保险。说下分红和现金价值,在每个会计年度业绩的的一定比例分配 &
相关百科精选
公众责任保险又称“普通责任保...
平安鸿运英才少儿险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出品的一款少儿保险,由平安鸿运英才两全保险、平安附加无忧豁免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平安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A)、以及平安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B)组成。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问答难题榜,是高手就来挑战!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
快速申请贷款
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申贷金额:
验&&证&&码:
提交申请后,客服会拨打您的手机,为您免费定制贷款方案。
周热点问题老人去银行存定期 反被“潜伏”人员忽悠_新浪榆林
老人去银行存定期 反被“潜伏”人员忽悠
咸阳新闻网-咸阳日报评论
老人存款被忽悠
  很多老年人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去银行存定期,结果被“潜伏”在银行的保险公司人员忽悠,将存款变成一份保险单。去年,市民贾大爷去工商银行存款时,就遭生命人寿业务员的诱导,“损失”了一万元。今年,贾大爷非但没有见到所谓的高收益,甚至又被强迫缴了一万元。
  8月8日,66岁的贾大爷回忆,去年4月份,他拿着1万元去体育场十字工商银行存款,在大厅内,受到一名身着银行制服、挂着胸牌,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男子热情接待。“当时,他极力给我推荐一份所谓的银行的理财产品,还说一年的收益,远远超出普通存款利息。”贾大爷说,自己认为银行的人推荐银行的理财产品,而且也比较划算,就将钱存了进去。
  事后,贾大爷发现,这份所谓的理财产品竟是生命人寿的保险单,由于怕家人得知埋怨,他便默不作声。谁知,今年4月份,贾大爷想取出存款,却被对方告知,这份保险时效为3年,如果现在取款,不但拿不到分红,而且本金还要损失3000元。无奈,老人又继续缴了一万元。
  “最近急用钱,我才知道了真相。保险公司的行为,我觉得不仅仅是诱导了,也可以说是诈骗,而且银行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贾大爷的儿子贾先生认为,保险公司员工为了业绩,公然冒充银行人员,诱导、骗取人们购买保险产品,这种行为实在不妥,银行对这种情况,有义务出面制止并提醒广大市民,而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记者同贾先生一起来到生命人寿,一名工作人员称,他们之所以在银行内部开展业务,扮作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是因为和银行有协议。对于这种现象是否存在诱导顾客时,工作人员也表示是肯定存在的。而谈起退保一事,该保险公司一名上级领导称,按照规定,贾先生存在违约现象,必须扣除一定的费用,不能全额拿到本金。
  面对欺骗诱导的行为,保险公司表示会和当事人进行沟通,对退还的金额进行协商,对此,本报也将继续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公司培养销售人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