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场强计算公式的计算

VHF频段不规则地形上的移动通信场强预测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VHF频段不规则地形上的移动通信场强预测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高压输电线对 800MHz 移动通信场强的影响-电力系统通信1998年03期-手机知网
高压输电线对 800MHz 移动通信场强的影响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法)分析计算了几种典型高压传输线对平面波的散射,给出了散射波与入射波能量之比。结果显示了高压传输线对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的不同影响。移动通信的场强计算和设计--《电子技术应用》1984年10期
移动通信的场强计算和设计
【摘要】:正 前言移动通信,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一翼,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和广泛地应用。移动通信的基础是无线通信技术,但是其场强计算和设计与固定无线通信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固定无线通信的场强,基本上是不变的,并且通过适当选择接收地点和采用定向天线,可以避免或减少外界干扰的影响;而移动无线通信的场强,随着移动体的移动,将不断的、大幅度的、随机变化,并且由于工作区域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因此外界干扰的影响必须考虑。
【作者单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永堃;喜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8期
王井清;;[J];价值工程;2010年25期
;[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8期
辛福贵;;[J];民营科技;2008年09期
晨曦;[J];广东通信技术;1998年06期
;[J];现代电信科技;2000年12期
;[J];电信科学;2005年12期
张煦;[J];现代通信;1999年06期
刘佳;[J];通信世界;2003年18期
白敏丹;;[J];通信技术;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吴建忠;;[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王均宏;浦实;;[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薛俊海;姜晓娟;;[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薛雅娟;;[A];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刘成庆;郭利;周琰;;[A];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年
全旭林;靳贵平;李融林;;[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谢振;陈肇安;聂少波;;[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李磊;李峥;刘志鹏;田承禹;李日波;;[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江均华;;[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姚春鸽;[N];人民邮电;2008年
金文;[N];通信产业报;2002年
李维;[N];人民邮电;2010年
李瀛寰;[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N];人民邮电;2006年
易龙;[N];人民邮电;2001年
;[N];通信产业报;2007年
吴克;[N];中国电子报;2000年
;[N];人民邮电;2002年
王兵;[N];人民邮电;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科锋;[D];复旦大学;2011年
林沛;[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赵永耀;[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邢志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王朝炜;[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林海立;[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曾兴斌;[D];浙江大学;2005年
李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田建波;[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谢显中;[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葛岩;[D];吉林大学;2005年
张亚超;[D];湖南大学;2004年
韩丽虹;[D];吉林大学;2006年
刘颖;[D];贵州大学;2007年
余达;[D];浙江大学;2002年
王少尉;[D];武汉大学;2004年
刘雪梅;[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郑海英;[D];四川大学;2005年
姚万里;[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谷春利;[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移动通信覆盖区的场强预测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移动通信覆盖区的场强预测
移动通信覆盖区的场强预测(field strength pre-diction for covered area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利用典型的电波传播模型,对移动通信覆盖区内的场强分布、路径传播损耗及通信概率进行计量与估算。目的是弥补场强实测之不足和节约用在实测方面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费用,为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移动通信覆盖区的场强预测预测模型
陆地移动通信使用VHF、UHF频段,主要以空间波传播,受地形、地物影响较大。移动台在运动中进行通话,它收到的电波一般是直射波和随时间、空间变化的绕射波、反射波、散射波的叠加。这就使接收到的信号具有复杂的衰落特征,既有障碍物的阴影效应产生的长期(慢)衰落,也有多径传播产生十分严重和频繁的短期(快)衰落,使场强预测非常困难。从20世纪50年代起,提出了多种基于实测资料统计分析所得的经验模型及公式。常用的预测模型有修正平地模型(Bullington模型)、埃格里(Egli)模型、奥村/烟(Okumura/Hata)模型及UIC方法等。
1.1平地模型
假定覆盖区为平滑地面,接收场强为直射波与反射波的矢量和。基本传输损耗为
式中d为路径长度,km;hb和hm分别为基站和移动台天线高度,m。
1.2修正平地模型
这种模型考虑了地波分量的影响,对平地模型中的天线高度做了修正,适用于VHF频段无遮蔽的视距传播路径。它是以诺模图的形式给出的。接收场强、接收功率及传播损耗等均可由诺模图读出,使用简便,但不够精确。
1.3埃格里模型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收集的数据,由埃格里对平地模型进行修正的统计模型,适用频段为40~900MHz,距离小于60km。频率&400MHz误差较大,需加修正。它给出了性能余量与通信概率的一组曲线及一系列公式,运算方便。
1.4奥村/烟模型
这是日本在东京附近作了大量场强测量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统计模型和公式。其测量环境包括市区、郊区和开阔区。该模型的适用频段为100~1500MHz,距离为l~20km,基站天线高度为30~200m,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20m。它是以准平滑地形大城市地区的中值场强或路径损耗为基准,对其它传播环境及地形条件给出一系列校正,修正因子较具体,准确度较高。
我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在奥村/烟模型基础上提出对市区基本传输损耗的改进模型为
F为工作频率,MHz;a(hm)的值在大、中、小城市或市郊的值是不同的。
利用该式对Okumura曲线的拟合后对比,拟合误差一般在3dB以内。
1.5UIC方法
是国际铁路联盟提出的,综合了铁路站内、铁路沿线和隧道内用漏泄同轴电缆方式或自然传播方式的场强预测方法,并提供了铁路沿线与站场环境下,地形、地物的各种修正因子和场强预测公式。
适用于160MHz和450MHz的铁路地带传播环境下场强预测。
移动通信覆盖区的场强预测预测程序
有计算机模拟与建立地形地物数据库,覆盖区的计算,数字传输电路的场强预测三项。
计算机模拟与建立地形地物数据库根据选定的基站天线位置及设计的服务区,在地图上读取地形数据及建筑物占用率和分布数据。然后,使用网络法和等高线法,在计算机内形成地形地物数据库。再将上述各模型所使用的有关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并将各种修正因子及参数列表输入计算机,以便计算机自动查找。常用的曲线拟合方法有①多项式逼近法,②非线性回归法,③最小二乘法等。
2.1覆盖区的计算
覆盖区是按规定的通信概率、质量等级和服务区范围确定的。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必须对服务区内的有关参数进行计算。如应用埃格里模型或奥村/姻模型,设定位置的标准偏差及系统所要求的通信概率(P%),一般为90%或95%,由P%与性能余量(PM)值的关系曲线可确定值,再由PM值计算出覆盖区的半径,即覆盖区的有效作用范围。
2.2数字传输电路的场强预测
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数字信号,如数字信令等,因受电波传播衰落特性、时延和汽车脉冲干扰等的影响,会在传输中造成误码,故除对数字信号采取纠错技术外,还需在系统设计中给出足够的冗余度(如信噪比≥25dB),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数字传输电路的场强预测内容有①根据要求的比特误码率确定所需最低平均输入信号电平或平均载噪比,②根据要求的通信概率确定接收机所需要的输入有用信号电平,③选定预测模型,根据发信端的有效辐射功率及路径损耗计算通信距离。这与模拟信号传输的计算方法相同。
田翠云 等.《移动通信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1990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通信学会
原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中国移动设计院
首席架构师业务总工程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公司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通信学会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评审专家委员会
中国通信学会是全国通信...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25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移动通信双基站工作时接收场强的计算及模拟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移动通信双基站工作时接收场强的计算及模拟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5:26:1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移动通信双基站工作时接收场强的计算及模拟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通信 卷积码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