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发射极交流放大器的时间常数测试结论以及体会。

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参数测试仿真实验,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的波形有何不同?_百度知道
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参数测试仿真实验,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的波形有何不同?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参数测试仿真实验,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的波形不同是:静态工作点Q较高时,输出易进入饱和区,输出波形将出现下削波;Q点设置较低时,输出又易进截止区,输出波形则出现上削顶。显然无论是上削顶还是下削顶,都造成了输出波形的失真,为消除这些失真,应将Q点下移或上移。上、下削波同时出现时,说明静态工作点设置的比较合理,只是输入信号太强不能完全通过,应减小输入信号。
放大电路(amplification circuit)能够将一个微弱的交流小信号(叠加在直流工作点上),通过一个装置(核心为三极管、场效应管),得到一个波形相似(不失真),但幅值却大很多的交流大信号的输出。实际的放大电路通常是由信号源、晶体三极管构成的放大器及负载组成。
如果是NPN型管,截止失真是顶部削平,饱和失真是底部削平,PNP型管,截止是底部削平,饱和顶部削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若静态工作点Q较高时,输出易进入饱和区,输出波形将出现下削波;Q点设置较低时,输出又易进截止区,输出波形则出现上削顶。显然无论是上削顶还是下削顶,都造成了输出波形的失真,为消除这些失真,应将Q点下移或上移。上、下削波同时出现时,说明静态工作点设置的比较合理,只是输入信号太强不能完全通过,应减小输入信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饱和失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固定放大电路的动态测试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固定放大电路的动态测试
总评分2.0|
用知识赚钱
&&本课程为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子线路》,针对教学大纲和对口单招考试大纲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培养要求,体现理实一体和小组探究学习。本科内容为:电路的调试与观测;基本原理的分析;放大器动态参数的分析计算。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7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放大电路,关于放大电路的所有信息 - 与非网
晶振是什么?全称是石英晶体振荡器,是一种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振荡器。通过一定的外接电路来,可以生成频率和峰值稳定的正弦波。而单片机在运行的时候,需要一个脉冲信号,做为自己执行指令的触发信号,可以简单的想象为:单片机收到一个脉冲,就执行一次或多次指令。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处理日益增多的射频干扰(RFI),对于信号传输线路较长且信号强度较低的情况尤其如此,而仪表放大器的典型应用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其内在的共模抑制能力,它能从较强共模噪声和干扰中提取较弱的差分信号。但有个潜在问题却往往被忽视,即仪表放大器中存在的射频整流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支持蓝牙功能,蓝牙耳机已成为手机的必备选件。同时,随着支持MP3播放的立体声蓝牙耳机的推出,蓝牙耳机已能够同时连接到蓝牙移动电话和音乐播放器,这必将给蓝牙应用带来新的亮点。本文为大家介绍蓝牙耳机及耳机放大器的方案设计。
三极管是电流放大器件,有三个极,分别叫做集电极C,基极B,发射极E.分成NPN和PNP两种。我们仅以NPN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来说明一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应变仪、磁性电阻元件、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等以电桥方式工作是很常见的。置方式有平衡驱动和方法又抱括恒压驱动和恒流驱动。本电路用数MA的恒定电流使传感器不平衡置偏,由仪表放大器接收。传感器采用扩散式压力传感器P-G,压力范围为0~1KG/CM2。
电路工作原理
 利用SiC 宽禁带功率器件设计实现了宽带高功率放大器, 工作频率带宽500~ 2 000 MHz, 输出功率超过100 W, 通过对放大器进行性能测试, 发现SiC宽禁带功率器件具有工作频带宽的优势。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宽带功率放大器是可行的, SiC 宽禁带功率器件具有较宽的工作带宽。
 图解法在用于放大电路分析时,由于其形象直观而常用于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及波形失真问题的分析。
本文对反映放大电路输出特性的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以及直接耦合方式下共发射极接法放大电路的交流负载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给出了这三种耦合方式下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交流负载线的特性,并对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的交流负载线方程进行了推导。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往往需将一些变化缓慢的物理量(如温度、转速的变化)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并通过直流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虽能放大交、直流信号,但电源电压的波动,晶体管参数随温度变化等因素会导致电路出现“零点漂移”。差动放大电路是一种利用电路结构参数的对称性有效抑制“零点漂移”的直流放大器,它对差模信号具有放大能力,而对共模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典型差动放大电路由2个参数完全一致的单管共发射极电路组成。
电视高频头输出的第一中频信号和音频信号通过高频管9018放大后也确有显效。该电路已被广泛地使用。但是高频管9018对调频弱信号放大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实验电路将高频管9018放大电路加入调频信号输入端,结果弱信号台阻断消失,强信号台放大加强。将高频管9018放大电路加入电视高频头后,对电视第一中频信号放大。再接入收音集成CXAl019P信号输入端。结果仍是弱信号台阻断消失。强信号台放大加强。后又去掉高频管9018放大电路。直接将电视第一中频信号接入收音集成CXAl019P信号输入端。结果是强信号台强度有所减弱,弱信号台台数有不少增加。通过实验反复比对,结果不变。
胆机与晶体管不同(也有相同处)。严格来说,不同的胆管所发出的声音也各有千秋。而电路设计的不同,音色也有不同的变化,其中推挽放大电路的形式在数量上,占市场的主流地位,它的最大特点是相对于单端放大电路来讲,效率较高输出功率也较大。当然,电源利用率也比较高一些。比如我们常见的KT88、KT100、6550、EL34、6L6等,在推挽放大电路输出级里应用的就比较多。推挽放大电路由于推挽管分别放大信号的正负半周,在输出变压器的初级回路里,对于电路内感应所形成的噪声、交流声等杂音信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为没有经过倒相
直接耦合是级与级连接方式中最简单的,就是将后级的输入与前级输出直接连接在一起,一个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另一个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直接连接的耦合方式称为直接耦合。另外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既能对交流信号进行放大,也可以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并且由于电路中没有大容量电容,所以易于将全部电路集成在一片硅片上,构成集成放大电路。由于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使集成放大电路的性能越来越好,种类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便宜,所以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除此之外很多物理量如压力、液面、流量、温度、长度等经过传感器处理后转变为微弱的
将放大电路前级的输出端通过变压器接到后级的输入端或负载电阻上,称为变压器耦合。图1所示为变压器耦合共射放大电路,RL既可以是实际的负载电阻,也可以代表后级放大电路,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
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因而输出阻抗比无负反馈时减小;电流负反馈可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因而输出阻抗比无反馈时增大;串联负反馈由于在输入端串入反馈支路,因而输入阻抗得以提高;并联负反馈的输入端由于并联了反馈支路,因而输入阻抗得以降低。本文主要介绍放大电路的负反馈应用及介绍。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集成运放或运放)在电子电路中应用非常广泛。运放的多数典型应用电路在各类电子技术教科书中都有详细和深入的分析,而用集成运放构成交流信号放大电路很多教科书却没有介绍,有些教科书虽有介绍,但是介绍简单,分析不全面。用集成运放构成的交流放大电路具有线路简单、免调试、故障率低等优点,如今许多电子产品中的交流放大电路普遍采用运放构成,全面分析集成运放构成的各种交流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参数计算,有助于对该类电路的检修,以及合理设计和使用集成运放构成的交流放大电路。
高品质的耳机频响能够覆盖全音域,发烧DIY
并且可以随心所欲使用,自得其乐不会影响他人。有了高品质的耳机还必须有高品质的耳机放大器,胆耳放当然是首选。
采用以AD620及OP07为核心的信号放大器来实现心电信号的放大,电路功耗小,灵敏度高,理论上最低只需3 V的电源,可由外接电池提供,容易实现基于移动式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为核心的心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是一种实用的心电信号前端采集放大电路(信号的进一步优化可在采集后由软件进行调理)。
分立元件耳机放大电路 ,差分功放仿真电路
用头戴式耳机,尤其是小型耳机听音乐,总感到音乐味不够足,在低频段的效果更差。因此用本机增强耳机的低频特性,并采用立体声反相合成的办法,加上内藏简易矩阵环绕声电路,能获得强劲的低音和在较宽的范围内展宽音域。
大家都在看
是工程师,就执着到底……
& 2010 - 2018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当前位置: >>
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与调试技术;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方法,了解在 不同偏置条件下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3. 学习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频率特性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4. 了解静态工作点与输出波形失真的关系,掌握最大不 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方法; 5. 进一步熟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二、相关知识 实验准备: 阅读实验说明部分内容。 使用EDA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做好实验预习报告备查。 二、相关知识在电路中静态工作点为:UB ? RB 2 U CC RB1 ? RB 2IE ?U B ? U BE U E ? RE REU CE ? U CC ? I C ( RC ? RE )动态参数:电压放大倍数其中: rbeU0 RC // RL AU ? ? ?? Ui ? be26(mv) I E (mA)RC ? R5 ? 3.3k? 300 ? (1 ? ? ) 二、相关知识要使放大器不失真地放大,工作点必须选择合适。 初选静态工作点时,可以选取直流负载线的中点, 即VCE=1/2×VC或IC=1/2×ICS。(ICS为集电极饱和电流,ICS≈VC/RC)。这样便可获得较大输出动态范围。当放大器输出端 接有负载RL时,因交流负载线比直流负载线要陡,所以放大器动态范围要变小,如图1所示。当发射极接有电阻时,也会使信号动态范围变小。要得到最佳静态工作 点,还要通过调试来确定,一般用调节偏置电阻RW1的 方法来调整静态工作点。 二、相关知识图1 放大器最佳静态工作点 二、相关知识(测量线)信号输入屏蔽线同轴连接 器信号参考 二、相关知识(电路原理图) 二、相关知识(Pspice电路原理图) 二、相关知识上页电路图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极偏置电路采 用RB1 = RW1 + R3和RB2 = RW2 + R4组成的分压电 路,并在发射级中接有电阻RE = R6,用来稳定 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电路输入端输入信号Vi后, 在放大电路输出端便可得到与Vi相位相反、被放 大了的输出信号Vo,实现了电压放大。注意: Vi与Vs的区别, Vi是输入信号, Vs是为了测量输入电阻的附加信号。 二、相关知识(晶体管管脚图) 四、实验内容 1.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2. RL=∞及RL=2K时,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3.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max(有效值)4.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5. 放大电路上限频率fH、下限频率fL的测量6.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1.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 1. 按所设计的放大器的元件连接电路,根据电路原理图 仔细检查电路的完整性。 2. 开启实验箱电源,用万用表检测15V工作电压,确认 后,关闭实验箱电源。 3. 将放大器电路板的工作电源端与15V直流稳压电源接 通。然后,开启实验箱电源。此时,放大器处于工作状态。 1.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4. 将K1用连接线短路(闭合),RW2用连接线短路,调 节电位器RW1,使电路满足设计要求(ICQ=1.5mA)。 为方便起见,测量ICQ时,一般采用测量电阻Rc两端 的压降VRc,然后根据ICQ =VRc/Rc计算出ICQ 。5. 测量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将测量值与理论估算值记录在下表中。① 要充分考虑到万用表直流电压档内阻对被测电路的影响 。② 如果测出VCEQ<0.5V,则说明三极管已经饱和;如果 VCEQ≈+VC则说明三极管已经截止。 ③ 晶体管若VBEQ &2V,估计该晶体管已被击穿。 1.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测量值 理论估算值VBQ(V) VBEQ(V) VCEQ(V) ICQ(mA) VBQ(V) VBEQ(V) VCEQ(V) ICQ(mA) 2.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u的方框图(放大电路的工作电源未表示) 2.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max方框图(放大电路的工作电源未表示) 2.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1. 保持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不变,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 使其输出频率f=1kHz、幅度为10mV的正弦波,并将它 加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作为信号源电压Vs。不接输出 负载电阻,即:RL=∞(开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示 波器,观察示波器所显示的输出电压Vo,当波形无失真 现象时,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Vs、Vi、V’ o( RL=∞) 的大小,将其值记录在下表中。然后根据公式算出电压 放大倍数Au。 2.增大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交流毫伏 表测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max,并记录在下表中。 2.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3. 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入负载电阻RL= 2KΩ ,保持函数 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f=1kHz、幅度为10mV的正弦波 不变,测出此时的输出电压Vo( RL= 2KΩ ),将其值记录在下表中。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u,并分析负载对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4. 增大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交流毫伏表测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max,并记录在下表中。 2.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表:测试条件 RL=∞ RL=2KΩ 实测值(有效值) Vs(mV) Vi(mV) V’o或Vo(V) Vomax (V)Au理论值Au5. 用示波器双踪观察Vo和Vi的波形,测出它们的大小和相位。并将波形画在同一坐标纸上。注意 在做最后一个实验之前,应一直保持静态工作点不变。如 果不小心调了电位器RW1,则应重新进行静态调试,然后再继 续完成各个实验。 3.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1)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 的测量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可用电阻分压法来测量,图中R为已知阻值的外接电阻,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Vs和Vi,则Vi Vi Vi Ri ? ? ? R I i (Vs ? Vi ) / R Vs ? Vi图 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测量若R为可变电阻,调节R的阻值,使Vi=1/2Vs,则Ri=R。 这种方法称为半压法测输入电阻。 3.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按图接线,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交流毫伏表测 出Vs和Vi有效值。输入电阻测量原理方框图(放大电路的工作电源未表示) ? 由于R两端没有电路的公共接地点,若用交流毫伏表直接测R 上的压降,则会引入干扰,造成测量误差。 3.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2)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 的测量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可用增益改变法来测量,分别 测出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V ' o和带上负载RL后的输出 电压Vo,则 ? Vo' ? RL ' Vo ? Vo Ro ? ? ? 1? RL ?V ? Ro ? RL ? o ?? 也可采用半压法测输出 电阻。 图 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测量 3.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按图接线,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用交流毫伏表 分别测出空载和带载时的输出有效值。输出电阻测量原理方框图(放大电路的工作电源未表示) 4. 放大电路上限频率fH、下限频率fL的测量 放大电路的通频带通常当电压增益下降到中频增益0.707倍时(按功率分贝数即 下降3dB)所对应的上下限频率用 fH和 fL表示,如图所示,则fH与 fL之间的范围就称为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宽度BW 。 即 BW ? f H ? f L ? f H频率特性曲线图 4. 放大电路上限频率fH、下限频率fL的测量 测量方法(1)在ICQ=1.5mA,RL=∞情况下,将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加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增大输入信号幅度,监 视输出电压Vo仍保持不失真的正弦波。 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此时输出电压值Vo;(2)保持信号源输出信号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输出频率(增加或减小) ,当交流毫伏表测数的输出电压值达到Vo×0.707值时,停止信号源频率的改变,此时信 号源所对应的输出频率即为上限频率fH或下限频率fL。 4. 放大电路上限频率fH、下限频率fL的测量上下限频率测量原理方框图(放大电路的工作电源未表示) 5.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静态工作点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 ICQ↑,vo出现饱和失真,形状 为“削顶”失真。 ? ICQ↓,vo出现截止失真,形状 为“缩顶”失真。 ? ICQ正常,当加大输入信号时, vo同时出现饱和与截止失真。 5.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在ICQ=1.5mA,RL=∞情况下,将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加 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增大输入信号幅度,监视输出电压Vo仍保持不失真的正弦波。 a) 将电位器RW1的滑动端调到最下端,使静态电流ICQ下降,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是否出现失真、记录此时的波形, 并测出相应的集电极静态电流 。若失真不够明显,可适当 增大输入信号。 b) 将电位器RW1的滑动端调到最上端,此时静态电流ICQ增大, 观察输出波形失真的变化,记录此时的波形,并测出相应 的集电极静态电流 。 根据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观察到的波形,说明集电极偏置电流 的大小对放大电路输出动态范围的影响。 五、思考题 1. 在测试放大器的各项参数时,为什么要用示波器监视 输出波形不失真? 2. 在测试Au、Ri和Ro时,怎样选择输入信号Vi的大小 和频率? 3. 测试中,如果将信号源、毫伏表、示波器中的任一仪 器的二个测试端上接线换位(即各仪器的接地端不再连在一起)。此时示波器上的波形将发生什么变化? 五、思考题 4. 用示波器同时观察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关 系时,示波器上有关按钮应置什么位置? 5. 当静态工作电流ICQ通过测量VE或VC来间接地得到时, 分析万用表内阻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6. 试分析电路中的Re、Ce起什么作用? 7. 如何判断放大器的截止和饱和失真?当出现这些失真 时应如何调整静态工作点? 六、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及主要内容。 2. EDA电路图与仿真波形。 3. 画出测试放大电路的Au、Vomax、Ri和Ro等电路时,有关仪 器的接线图。4. 整理实验数据(列表或作图表示),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5. 分析输出电压波形与输入电压波形的相位关系、静态工作点对 输出波形的影响,画出失真的波形。 6. 记录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 7. 简述实验体会及收获。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图文】实验1晶体管共发射极放大器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实验1晶体管共发射极放大器
&&现代电子技术的全套实验课件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流放大器的时间常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