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到底怎么了,又出现2017重大新闻侵权事件件

华为胜诉三星侵权案,起底双方纠葛始末
猎云注:中国曾是专利诉讼的化外之地,即使最终败诉,企业受到的惩罚也较轻,起诉方还要面临巨额的诉讼费用。不过最近几年,中国专利诉讼的客观条件已经逐渐具备,政府高层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知识产权、专利的重要意义。华为胜诉事件是历史大环境转变的一个里程碑,本文转载自腾讯科技,它对侵权案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详细梳理,编辑xiaomengfu,原文如下:
1月11日上午,华为诉三星侵犯知识产权案一审宣判,深圳中院知识产权第二庭宣布,被告三星立即停止以制造销售和许诺销售的形式,侵害华为专利权的行为,驳回华为的其他诉讼请求。
此次诉讼案的来龙去脉,要从2016年5月说起。
一、华为指控三星侵权
日,华为公司宣布,在美国和中国提起对三星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包括加州北区法院和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华为在诉讼中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这些知识产权包括涉及通信技术的高价值专利和三星手机使用的软件。
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向手机巨头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专利权。对此, 三星电子周三表示,该公司将在华为提起的专利诉讼中为自己辩护,捍卫该公司的商业利益。
从华为此番诉讼的目的来看,重在签署授权协议,获取应有的专利费。实际上,在此次诉讼事件的背后,隐含的是双方为了争夺日益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重新划分市场份额。Gartner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三星手机的市场占有率达23.2%,扩大对苹果(14.8%)的领先优势,而华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8.3%,稳居第三。华为的市场份额要进一步扩大,三星和苹果是绕不过的门槛。
当时,通信业专家项立刚认为,此次华为起诉三星是“积累的回报,不会打无准备之战”,国内小手机厂商会面临压力,因为专利战会导致成本增加,市场会受压制。从手机行业发展来看,专利技术是立足之本,对国内其他手机厂商而言,也有借鉴意义。
有分析人士认为,华为率先打响与三星的专利战,除了实质性的对于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外,其也有专利营销的意味,即利用专利战,提升自身在全球与苹果、三星的创新地位,同时对于国内尚具实力的对手和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厂商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二、华为再度起诉三星
2016年6月,华为再度将三星起诉至泉州中院,诉称包括三星最新款Galaxy S7 (G9300)在内的共计16款三星手机产品涉嫌专利侵权,并索赔8050万元(含合理支出费用50万元)。
三、三星将华为诉至法院
2016年7月,对于华为发起的专利诉讼,三星强势回怼。三星在多地提出了对华为的专利侵权诉讼,在起诉书中表示,其为“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随机化小区间干扰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记录活动图像数据的方法和数码照相机”等六件专利的专利权人,其发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北京亨通达百货有限公司销售的华为Mate8、荣耀等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分别使用了其专利权。
三星电子认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亨通达百货有限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专利权,为此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要求两被告停止生产、销售、许诺销售等侵权行为,并在其中两个案件中,分别主张赔偿经济损失和合理支出8050万元,共计1.61亿元。
很明显,三星此次对华为发起的专利诉讼,是对之前华为起诉三星的回击,三星甚至连索赔金额都正好是华为当初索赔额的两倍。
自华为起诉三星开始,事情便在行业中掀起了不小的漩涡,外界也是众说风云。
多数声音是,这是已经拥有专利积累的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实力亮相”,这件事本身就是中国制造业的胜利;而“阴谋论者”认为,目的或为赶超压制三星,因为华为已经多次声称要超越三星;也有理智者分析,这不过是一种积极竞争策略。
四、三星赔偿华为8000余万元
2017年4月份,泉州中院受理的华为诉三星专利侵权案件有了一审判决。一审法院认定,三星公司共计22款产品认定构成专利侵权,并判决三星公司停止制造、许诺销售、销售搭载涉案专利技术方案的移动终端共计22款Galaxy系列手机,同时,三星公司赔偿华为终端公司经济损失8000万元及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50万元。
三星不满法院判决结果,宣告复议,但经专利局审查认为,三星提交的所有无效理由均不成立,复议最终被驳回。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又发布了八份与三星专利相关的专利无效宣告复审决定。其中,共计5件被宣告全部无效,1件部分无效,仅有2件维持有效。这五件被宣告全部无效的发明专利中,既有涉及手机拍照功能,也有涉及手机双模功能;既有屏幕控制功能,还有为数不少基础通信方面的。
截至当时,2016年三星在中国市场起诉华为专利侵权的共计16件专利中,已有15件有了专利有效性的复审决定,共计10件被宣告全部无效,无效占比高达62.5%。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指出,三星这些据以起诉华为的专利,应该也算是在其专利武器库中“精心挑选”的,从智能手机操控技术到基础通信技术,均有涉及。但从目前的专利无效宣告程序进展来看,对三星可谓“打击沉痛”。从此轮旷日持久的专利对抗来看,三星的防御情况并无乐观,用“大溃败”形容并不夸张。
2017年12月,福建省高院经审理作出二审终审判决,1)维持泉州中院一审判决二三四项;2)变更权泉州中院一审判决书第一项为“三星立即停止对涉案专利的侵害,即停止在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搭载实施涉案专利的图形用户界面,停止制造、许诺销售、销售搭载涉案专利技术方案的移动终端共计23款”;3)驳回三星的上诉请求。
至此,在华为与三星共计数十件专利侵权诉讼中,这件仅有的一件有判决的案件,虽经上诉,但依旧以三星落败告终。
两审终审意味着判决立即生效,即使三星不服,三星也需要先行执行法院判决,即支付华为8050万元侵权赔偿额,同时,按照法院判决停产、停售共计23款三星手机。
日上午,华为公司诉三星公司等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在深圳中院知识产权法庭公开宣判,法院判决三星立即停止制造、销售、允诺销售等方式侵害华为专利权。
法庭审理认为,三星违反了标准专利谈判中的FRAND(公平、合理和无歧视)原则,故意拖延谈判,三星和华为通讯领域的标准专利实力相当,但许可给华为的授权使用费是华为许可给三星的三倍,此判决之后双方可继续进行谈判。
原告华为诉称,原告拥有大量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原告享有的.2号和.3号发明专利权为4G标准必要专利。被告方未经原告许可,以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的方式侵害其专利权,并在许可谈判中未遵循FRAND(公平、合理和无歧视)原则,具有明显过错,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方立即停止涉案专利侵权行为。
至此,华为与三星的知识产权纠纷案暂告一段落,华为步步逼近,三星溃不成军,国产手机终于扬眉吐气。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03000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又出事故! 三星到底是怎么了?又出事故! 三星到底是怎么了?从事机器百家号今年可谓是三星的多事之秋,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星Note7爆炸事件,该事件直接给这家公司造成近170亿美元的营收损失,并损害了消费者的信心。然而三星还没有在此次事件中完全恢复过来,结果又出问题了:三星的掀盖式洗衣机在北美出事故了,这些洗衣机的顶盖在使用时会意外脱离,存在致人受伤的潜在风险。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表示,三星已收到733起有关洗衣机过度振动或顶盖脱离洗衣机的报告,其中9起报告涉及致人受伤,部位包括下巴、肩膀等。为此,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和三星美国公司日前联合宣布,将在美国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约280万台掀盖式洗衣机,召回的洗衣机为三星自2011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美国商店出售的34种型号的掀盖式洗衣机。这些洗衣机在负重大、转速高时,洗衣筒容易失去平衡,并导致上盖爆炸性分离。庆幸的是,目前事故只发生在北美地区。台湾三星确认(速度超快的 XD)该机种确实并未在北美以外发售,北美以外销售的各型号洗衣机不受此件事情影响。所在中国的消费者们暂时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底,美国就已发生好几起三星洗衣机事故,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曾发布声明提醒消费者在使用三星相关型号洗衣机时多加注意。“但是,从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9月底的声明到三星公司正式召回,足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看来在经历了Note7爆炸事件后,三星公司在紧急处理产品安全事故方面上,仍存在不足。不过即使产品已经召回,但是给消费者造成的阴影还没有消失,接连爆炸事件,势必会让广大消费者对三星的产品安全产生疑惑和忧惧,甚至或波及三星其他系列产品。三星作为全球高尖企业之一,其在手机领域占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其冰箱、洗衣机、电子类产品同样占全球市场份额不小。事件发生至今,还没有消息传出其对三星股价和市场销售额的影响,但是可想而知,带来的必然是负面的影响。此类事故的不断发生,也给三星公司敲响了警钟,在扩大市场的同时,也要好好管理自己产品的品质,唯有过硬的产品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才是品牌长存的根本之道。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从事机器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金华创新创业信息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华为为何全球起诉三星专利侵权?这是真相
稿源:虎嗅网
昨天早上,华为诉三星的新闻刷了一遍朋友圈,看到很多不同的观点。
总体上,这事情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开了一个先例,就是中国大公司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专利方面挑战行业领先者,直接挑战,确实勇气可佳。华为在起诉书中声称三星侵权了其11项美国授权专利,这11项专利大部分都和LTE(4G)技术相关,也有涉及2G/3G技术的专利。
首先一点需要破解的就是:苹果和三星旷日持久的专利战给大家一个固有的印象就是,只有像三星和苹果这种体量的公司才能有实力去打专利战。中国公司要么逆来顺受,要么闷声发大财,要么默默长实力。直接拨刀相向的,想都不敢想。
然而,可能是时候改变一些旧有的偏见了。作为一个知识产权行业人,先用数据来说话:我们简单整理了中美欧三地的通信专利数据(简单统计标题中带有通信及移动的历年专利,标准一致,时间仓促,数据或有出入):
华为、中兴、三星排名前三。华为较三星有一定的优势,虽然优势不是特别明显。
三星、LG、索尼排名前三,华为排在第七。虽然华为较三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三星也未必没有布局弱项,这个在此先按下不表。
老牌通讯公司爱立信排在第一、三星、诺基亚排名第二及第三名。同样地,华为较三星存在一定的差距。
前面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专利申请量的事情,只想说明一个事情,就是从专利量的角度上来讲,华为已经具有了与世界一流公司抗衡的能力,尤其在中国本土略有优势。
但是你也许会质问说在中国,只要涉及&多呀,大呀,第一&呀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人工造出来的,何况他们有钱,有人,甚至还有政府资源。&东莞和深圳为了留住华为都快打起来了&,也许你会说。在此笔者作为一个知识产权从业者主要说几点:
第一:华为的专利代理在行业里是大家公认觉得难的,代理人写又长、技术点又复杂的华为专利案写到面容憔悴、四脚乏力、摇摇欲坠是常有发生的事情,不信你随便拉几个专利代理业的工程师们问问。
第二:华为是给得起钱的,华为代理业务的费用高出行业30-50%甚至更多,可以说在很多代理所,一流的代理资源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华为倾斜。
第三:一件专利案件的质量既取决于技术本身,又很大程度于依赖于专利代理的查新检索、撰写和布局。
因此,在既有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又汇集了全中国最好的代理资源,并且在申请方面又不遗余力的前提下,想造出没个鸟用的专利数做做门面,这事想想都没那么容易。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怎么好好利用这些专利资源了。就目前看到的相关信息而言,个人趋向于认为:
第一:此次诉讼是被迫作出的。
翻译一下:华为想和三星在谈判桌上谈,但三星不理他,于是就诉讼了。
而敢于做出主动诉讼,就如同前面分析所说,华为手里有几杠枪。从公开的渠道可以看到,华为&曾尝试着通过公平、合理的协议把庞大的专利组合授权给三星电子,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这句话外行人看得云里雾里。
BBC的报道更直接:&it was seeking permission to use some of Samsung's technologies in return rather than seeking a payment.&意思差不多就是:我想用三星的技术,但是它不让我用,我本着行业健康发展的追求,去起诉它。
第二:从华为和苹果达成交叉授权来看,某种程度上,华为和苹果是一个阵营的。
华为和苹果达成交叉授权应该给了华为不少信心,而目前苹果和三星的专利诉讼旷日持久,不排除华为诉三星有苹果在后面撑腰的可能。
另外,就目前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而言,三星第一、苹果第二、华为第三。恩,让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华为先谋求和苹果合作,去打击那个排名第一的二狗子,策略很正确嘛!
第三:前面一直在提三星的专利申请量虽然在美国和欧洲较华为具有优势,但未必表明其专利布局就没有缺口。
像如同当年苹果跟三星打祭出一堆GUI(用户界面)、交互体验的专利一样,就初步公开的诉讼专利所涉及内容而言,大都涉及LTE(4G)、2G/3G的技术,确实是华为擅长的领域。
最后来预测一下:
1、三星肯定会反诉,对了,事实上他们已经表态要抗争到底了;
2、对于三星来说,也许比较合适的方式是速战速决,表态一下,华为你有种,咱们这次先这样(交叉授权),以免两面受敌,这样华为也有面子,见好就收;
3、对于村里的其它孩子们,你们要小心了!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三星手机又爆炸!产品责任谁承担?
我的图书馆
三星手机又爆炸!产品责任谁承担?
事件 日,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在纽约召开新产品发布会,发布了一款全新手机--Note 7。然而自这款新手机上市之后,就不断地发生手机自燃自爆事故,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9月2日,三星宣布,因电池缺陷问题召回250万部Note 7手机,尽管不断有中国消费者曝出自己购买的Note 7手机也发生自燃自爆事故,可是在中国大陆销售的这款手机却不在此次召回范围之内。 直至10月11日,三星才宣布召回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全部Note7手机。 日,三星电子在韩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三星Note7爆炸调查结果: Note7的电池尺寸与电池仓不匹配,存在制造缺陷,导致电池过热,从而起火爆炸。 时至今日,中国消费者仍对三星在处理召回时的双重标准感到不满与愤怒,一些消费者甚至起诉三星公司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 然而Note7的余波还未了,截至今年3月又发生两起三星手机爆炸事件。 3月4日凌晨,河南某高校一大学生在睡梦中被惊醒,原因是自己于去年9月份购买的三星S7 Edge手机发生爆炸,所幸人身没有受到伤害,只是床上用品被烧焦了。 不幸的是,在3月9日凌晨,一款三星Note 4手机再次发生爆炸,将同样在睡梦中的贵州5岁女童的双手及脸部烧伤,烧伤情况十分严重,可能面临毁容的危险。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一些因缺陷产品而引发的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缺陷产品不仅给消费者造成了财产的损害、身体的损害,还给消费者带来了维权的困扰。希望通过本文介绍,让消费者了解怎么确定缺陷产品的侵权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主体。 一、什么是产品? 首先,什么物品才属于产品?我国《侵权责任法》并没有定义“产品”的概念,但《产品质量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由此可见,前文中被决定召回的三星Note 7手机以及刚发生爆炸的三星S7 Edge手机和三星Note 4手机均属于产品。如果是自己制作的用于赠与别人的手工制品则不属于产品范畴。 只有先确定了物品是否属于产品,才能再去确定产品的侵权责任。 二、如何确定缺陷产品的侵权责任? 一般侵权责任要符合四个构成要件:侵害行为、损害事实、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侵权人的过错。由于产品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考虑侵权人是否有过错,只需要符合三个构成要件即可。这对处于劣势地位的消费者,无疑是减轻了举证负担。 1.产品存在缺陷 产品存在缺陷是产品责任的重要构成要件。 《产品质量法》第46条对“缺陷”做了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因此,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必然是存在缺陷的产品,而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未必是不存在缺陷的产品。如果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却仍存在危险且造成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害,也应当认定该产品为缺陷产品。 尽管三星公司在召回之前一再声明Note7手机符合相关标准,但是大量的手机自燃自爆事件已经侵害到部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足以证明即使未发生自燃自爆的Note7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危险。 2.发生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是指因使用缺陷产品所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其他损失。如果仅仅是产品存在缺陷,而没有发生损害事实,那么就不能主张产品侵权责任,只能根据《合同法》主张违约责任。 例如,三星手机爆炸烧焦了床上用品,造成了大学生的财产损失,就是损害事实;三星手机爆炸烧伤了女童的双手和面部,造成了女童的人身伤害,也是损害事实。对于被召回的未发生自燃自爆的note7,由于没有发生损害事实,消费者是不能主张产品侵权责任的。 3.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产品责任案件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产品存在缺陷与发生的损害事实之间是引起与被引起的相互关系,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如果产品存在缺陷与发生损害事实之间毫无因果关系,也就不存在产品侵权责任。因此,受害人不仅要证明发生了损害事实,还要证明二者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要证明损害是由缺陷产品所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6项的规定,受害人只要证明存在损害与因果关系即可,产品的生产者须举证免责事由的存在。在部分产品责任案件中,只要受害人能证明因果关系存在的可能性大于50%,即可裁判因果关系成立。[1]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主张缺陷产品的侵权责任时,需要具备以上三个要件,缺一不可,否则可能会承担不利后果。 三、向谁索赔? 1.生产者 《产品质量法》第41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41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由此可见,在产品造成损害后,消费者可以要求生产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里的生产者应当是产品的最终生产者,而不包括产品配件生产者、产品原料生产者。 2.销售者 《侵权责任法》第42条规定:“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由此可见,在产品造成损害后,消费者也可以要求销售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销售者应当包括批发商、零售商、以保留所有权等方式销售产品者、以融资租赁等方式销售产品者、以易货贸易等方式销售产品者以及以任何其他方式将产品有价转让给他人者。 3.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相互追偿 消费者在向生产者和销售者索赔时可能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侵权责任法》第45条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该条的规定,在产品侵权情况下,受害者可以直接向生产者索赔,如果缺陷是由销售者造成的,生产者可以再向销售者追偿;反之,受害者也可以直接向销售者索赔,如果缺陷是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可以再向生产者追偿。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最能保障自己权益的方法就是同时起诉生产者和销售者。 四、结束语 希望本文借三星手机爆炸案能够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产品侵权责任。消费者在遇到产品侵权事件后,应当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笔者提醒大家,无论采取调解、申诉方式维权,还是采取仲裁、诉讼方式维权,证据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保留好发票、保修卡和合格证等消费证据,这些证据是维权时的有力武器。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华为诉三星侵犯专利案一审胜诉:三星被判停止侵权
来源:作者:-责编:远洋
1月11日午间消息,华为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诉三星侵犯知识产权案一审宣判今天公开宣判。法院宣判三星立即停止制造、销售、允诺销售等方式侵害华为专利权。双方主要就无线通信发明专利产生纠纷,华为认为三星侵害其专利权。华为诉称,原告拥有大量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原告享有的.2号和.3号发明专利权为4G标准必要专利。被告方未经原告许可,以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的方式侵害其专利权,并在许可谈判中未遵循FRAND(公平、合理和无歧视)原则,具有明显过错,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方立即停止涉案专利侵权行为。据证券日报梳理,日,华为率先以专利侵权状告三星,对外宣布正式在加州北区法院和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对韩国三星公司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华为官方当时表示,三星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华为的知识产权,并在众多国家销售其产品且相关专利数量多,所以华为愿意在全球范围内解决纠纷。随后,三星同样以10件专利涉嫌侵权起诉华为。日,华为再度将三星等公司诉至泉州中院,索赔8050万元。随后不到一个月,日,三星将华为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索赔金额1.61亿元,两倍于华为的索赔额。与此同时,华为也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三星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此前,就华为诉三星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福建省高院经二审作出终审判决,1)驳回三星的上诉请求,2)共计23款三星手机被判禁产、禁售,2)包括赔偿华为8050万元侵权赔偿款等多项一审判决内容被维持。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 三星 侵权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