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瘦脸针多久打一次医生手法不对 走司法程序

丰唇都有什么方法?玻尿酸丰唇效果怎么样?_医学/健康_科普_新闻_PC资讯网扫描我,立刻关注
领育网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女子隆胸手术后胸部坏死
从打瘦脸针开始大半年时间花了十几万整容
导读:自从去年4月,第一次去美容医院打了瘦脸针后,李莹(化名)就像被“下蛊”一样,就此停不下整形的脚步了。
  医院认为无过错
  患者已申请司法鉴定
  自从去年4月,第一次去美容医院打了瘦脸针后,李莹(化名)就像被“下蛊”一样,就此停不下整形的脚步了。
  去年年底,她又接受了隆胸手术,谁知道从此美梦变噩梦,再婚的希望也因此幻灭,绝望的她最近将美容医院告上了法院,索赔各项损失共计32.45万元。
  而当她看到医院向法院提交的医生资质证明时,差点昏过去,给自己做隆胸手术的,竟然有可能是个口腔科医生。
  从打瘦脸针开始大半年时间花了十几万整容
  李莹,嘉兴人,今年33岁,几年前离异后,一直想着有机会再婚。
  当她看到嘉兴市某医疗美容医院的广告后,想要更美更自信的她,很心动。
  去年4月,她在这家美容医院,做了第一次美容——打瘦脸针。
  而这之后,她说,自己就像被“下蛊”一样,医院的医生护士每次给她推荐一个新的美容项目,她最后总是会点头同意,“医院环境特别好,医生护士特别热情,就像朋友、家人一样,句句都说是在为你着想。”
  从打瘦脸针开始,到割双眼皮,最后到隆胸……大半年时间,她在这家医院花了十几万元。如果不是隆胸手术出了问题,她说,自己估计还会继续在这家医院花钱。
  昨天,记者用百度搜索了这家医院,跳出来的第一个链接,有百度标注“广告”字样,打开后是医院的网页,不断弹出“暑期整形美容节”的弹幕,弹幕上写着:
  瘦脸针980元、 韩式双眼皮2980元等。
  医院的自我介绍说,该院是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一家医疗美容医院,投资100万元人民币,开展医疗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并称医院的使命是:传播美丽、传播健康、传递快乐。
  隆胸后一直有不明液体渗出
  主刀医生说正常
  然而,根据李莹的起诉状,她不仅没有变美,还变得不健康,不快乐。
  她在起诉状中说,由于自己哺乳后胸部有下垂,为了重塑胸形,去年12月底在嘉兴这家整形医院做了丰胸手术。
  住院的5天时间,她发现医务人员在换药时神情慌张,就有所怀疑,但询问时对方一直说没问题。
  胸部一直有纱布绑着,李莹自己无法查看,直到看到有不明液体渗出。在征得医生同意后,她自己拆开纱布查看,结果看到,胸部的乳头乳晕位置发脓有液体渗出、表皮脱落,样子吓人。
  李莹向法院提供了和院方医生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截图显示,她发送了一张胸部照片给一位被她称呼为“黄院长”的医生。
  黄院长则回复称“正常,表皮脱落,会有渗漏,下面真皮会更粉色好看,但脱落完全,还需要一周”。
  她追问“没有问题吗?”黄院长答“没问题”。
  但等到复诊拆线时,李莹发现,自己的胸部化脓严重。
  李莹起诉说,在没有采取任何消毒等措施的情况下,两位医生直接用手将脓液挤出,重新缝上伤口,仍“谎称”一切正常,只让她挂四天盐水,直到日情况严重,医院才带她去上海九院检查。
  检查后,上海专家认为,来得太晚了,乳头乳晕已坏死,胸部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但当天陪同她前往上海的医生仍坚持,要回嘉兴和医院商量后,再决定是否手术。直到1月17日,李莹才在上海九院做了假体取出手术。
  李莹说,目前,自己的胸部两侧乳晕消失,乳头大部分毁损,胸部坏死、畸形严重,无神经反应。
  之后,她多次要求医院给予说法,医院一直回避,也不肯提供病例原件给她。于是,她起诉至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
  医院提交的资质证明显示
  主刀医生可能是来自泉州的口腔科医生
  在法院受理此案后,近日,被告医院向法院提供了李莹的病例原件。
  昨天,李莹的代理律师将病例原件,与医院方此前给李莹的一页病例复印件对比后认为,复印件有可疑的地方,很可能被修改,在医师签名栏处,除了之前李莹隆胸术的主刀医生“黄院长”的签名,还多了另一个陌生医生的签名。
  在双方到法庭递交证据时,李莹和代理律师吃惊地发现,医院方提供的“黄院长”的执业证照,是张复印件,复印件上显示,“黄院长”,1948年生,执业类别是口腔,执业范围是口腔专业。“黄院长”的执照原本是由泉州市丰泽区卫生局批准,执业地点为泉州一家医疗美容门诊部,2014年,执业地点则变更到绍兴的一家美容医院。
  律师认为,结合这两件事,他们怀疑“黄院长”根本不具备整形外科的医生执照。
  记者了解到,由于此案还没有正式开庭审理,医院提供的也只是复印件,并不确定是否还有其他证明,现在还不能就此做论断。
  医院方认为自己无过错
  目前已进入司法鉴定程序
  与此同时,被告医院向法院提供了营业执照和医师执业证书等,用以证明被告是有相应的整容资质的。
  医院还向法院提供了完整的住院病程资料,表示整个手术过程都是符合医学规范的,并不存在过错。
  医院方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没有过错,无需赔偿李莹任何损失。如果李莹要求赔偿,必须证明医院是有过错的,李莹应当申请司法鉴定。
  目前,李莹已申请司法鉴定。
  记者从南湖法院了解到,由于医疗纠纷专业性强,关于医院是否存在过错,李女士的伤情是否构成伤残,都需要委托专门的鉴定机构来做出鉴定意见。目前,该案尚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
  当地法院三年接三起隆胸引发的纠纷案
  案件延伸
  除了李莹的这起隆胸引发的状告美容医院的纠纷案外,南湖法院近三年还接到过两起隆胸术引发的纠纷案。
  其中一起案子是,35岁的李梅(化名)在网上搜索到一家打着韩国知名艺人河莉秀“御用”整形医生旗号的医院,花3万元前去做了假体隆乳术。但手术后,拆去纱布,她看到医生有些慌张,拼命用手把她的左乳房往上推,把她的右乳房往下按……(详见本报日的报道《隆胸后一只高一只低女子掏出证据法庭瞬间安静了》)
  后经法庭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整形医院一次性退还高女士医疗费30000元。
  另一起案子,是嘉兴一女子2015年花了11万余元,在与李梅案中的同一家医院做了“假体隆乳术+综合隆鼻术”后,发现鼻形及胸形比手术前更不好看,起诉医院虚假宣传和欺诈,要求退回医疗费11万元并赔偿33万余元,目前,此案也仍在司法鉴定程序中。
  微整形美容行业“三无”隐患比较多
  再来说说李莹最初打的瘦脸针,虽然没有出现问题,但大家还是要小心。
  根据南湖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暴利驱使下,销售注射用肉毒素、玻尿酸、美白针等微整形医疗美容产品类假药案件也随之增多。
  2015年以来,南湖法院受理微整形美容假药类犯罪案件共31件50人,占同期生产、销售假药犯罪案件总数的62%和总人数的65%。
  此类案件多发频发,主要折射出该行业存在“三无”隐患需引起重视。
  药品无正规来源,网络销售成主渠道。涉案的整形美容产品,一部分是通过韩国等地非法进口,一部分是通过无资质的微商购买,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正规外包装和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准文号。
  注射人员无资质,健康安全风险大。如一起案件中,被告人无任何医学基础,仅仅在培训班学习三天即进行微整形业务,甚至连基本的消毒措施都不做,最后被受害人举报被查。
  无正规经营场所,执法查处难度大。这类案件往往以私人作坊为主,绝大多数没有固定经营地点,很多提供注射服务的案件在租房内、消费者家中、宾馆或者化妆品店内等。这些场所没有冷藏、避光等美容药品储存的必需条件。由于经营场所和交易手段的隐蔽性极强,给执法机关的查处带来很大难度。
爷要是喜欢就赏点掌声吧!来源 :都市快报(dskbdskb)
自从去年4月,第一次去美容医院打了瘦脸针后,李莹(化名)就像被“下蛊”一样,就此停不下整形的脚步了。
去年年底,她又接受了隆胸手术,谁知道从此美梦变噩梦,再婚的希望也因此幻灭,绝望的她最近将美容医院告上了法院,索赔各项损失共计32.45万元。
而当她看到医院向法院提交的医生资质证明时,差点昏过去,给自己做隆胸手术的,竟有可能是个口腔科医生。
从打瘦脸针开始,大半年时间花了十多万整容
展开剩余89%
隆胸后一直有不明液体渗出,主刀医生说正常
然而,根据李莹的起诉状,她不仅没有变美,还变得不健康,不快乐。
她在起诉状中说,由于自己哺乳后胸部有下垂,为了重塑胸形,去年12月底在嘉兴这家整形医院做了丰胸手术。
住院的5天时间,她发现医务人员在换药时神情慌张,就有所怀疑,但询问时对方一直说没问题。
胸部一直有纱布绑着,李莹自己无法查看,直到看到有不明液体渗出。在征得医生同意后,她自己拆开纱布查看,结果看到,胸部的乳头乳晕位置发脓有液体渗出、表皮脱落,样子吓人。
李莹向法院提供了和院方医生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截图显示,她发送了一张胸部照片给一位被她称呼为“黄院长”的医生。
黄院长则回复称“正常,表皮脱落,会有渗漏,下面真皮会更粉色好看,但脱落完全,还需要一周”。
她追问“没有问题吗?”黄院长答“没问题”。
李女士与主刀医生的微信对话
但等到复诊拆线时,李莹发现,自己的胸部化脓严重。
李莹起诉说,在没有采取任何消毒等措施的情况下,两位医生直接用手将脓液挤出,重新缝上伤口,仍“谎称”一切正常,只让她挂四天盐水,直到日情况严重,医院才带她去上海九院检查。
检查后,上海专家认为,来得太晚了,乳头乳晕已坏死,胸部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但当天陪同她前往上海的医生仍坚持,要回嘉兴和医院商量后,再决定是否手术。直到1月17日,李莹才在上海九院做了假体取出手术。
李莹说,目前,自己的胸部两侧乳晕消失,乳头大部分毁损,胸部坏死、畸形严重,无神经反应。
之后,她多次要求医院给予说法,医院一直回避,也不肯提供病例原件给她。于是,她起诉至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
医院提交的资质证明显示,主刀医生可能是来自泉州的口腔科医生
医院方认为自己无过错,目前已进入司法鉴定程序
与此同时,被告医院向法院提供了营业执照和医师执业证书等,用以证明被告是有相应的整容资质的。
医院还向法院提供了完整的住院病程资料,表示整个手术过程都是符合医学规范的,并不存在过错。
医院方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没有过错,无需赔偿李莹任何损失。如果李莹要求赔偿,必须证明医院是有过错的,李莹应当申请司法鉴定。
目前,李莹已申请司法鉴定。
记者从南湖法院了解到,由于医疗纠纷专业性强,关于医院是否存在过错,李女士的伤情是否构成伤残,都需要委托专门的鉴定机构来做出鉴定意见。目前,该案尚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
案件延伸:当地法院三年接三起隆胸引发的纠纷案
除了李莹的这起隆胸引发的状告美容医院的纠纷案外,南湖法院近三年还接到过两起隆胸术引发的纠纷案。
其中一起案子是,35岁的李梅(化名)在网上搜索到一家打着韩国知名艺人河莉秀“御用”整形医生旗号的医院,花3万元前去做了假体隆乳术。但手术后,拆去纱布,她看到医生有些慌张,拼命用手把她的左乳房往上推,把她的右乳房往下按……
后经法庭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整形医院一次性退还高女士医疗费30000元。
另一起案子,是嘉兴一女子2015年花了11万余元,在与李梅案中的同一家医院做了“假体隆乳术+综合隆鼻术”后,发现鼻形及胸形比手术前更不好看,起诉医院虚假宣传和欺诈,要求退回医疗费11万元并赔偿33万余元,目前,此案也仍在司法鉴定程序中。
微整形美容行业“三无”隐患比较多
再来说说李莹最初打的瘦脸针,虽然没有出现问题,但大家还是要小心。
根据南湖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暴利驱使下,销售注射用肉毒素、玻尿酸、美白针等微整形医疗美容产品类假药案件也随之增多。
2015年以来,南湖法院受理微整形美容假药类犯罪案件共31件50人,占同期生产、销售假药犯罪案件总数的62%和总人数的65%。
此类案件多发频发,主要折射出该行业存在“三无”隐患需引起重视。
药品无正规来源,网络销售成主渠道。涉案的整形美容产品,一部分是通过韩国等地非法进口,一部分是通过无资质的微商购买,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正规外包装和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准文号。
注射人员无资质,健康安全风险大。如一起案件中,被告人无任何医学基础,仅仅在培训班学习三天即进行微整形业务,甚至连基本的消毒措施都不做,最后被受害人举报被查。
无正规经营场所,执法查处难度大。这类案件往往以私人作坊为主,绝大多数没有固定经营地点,很多提供注射服务的案件在租房内、消费者家中、宾馆或者化妆品店内等。这些场所没有冷藏、避光等美容药品储存的必需条件。由于经营场所和交易手段的隐蔽性极强,给执法机关的查处带来很大难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当心这种“瘦脸针”,医院已经接到多个“烂脸”的求美者,有人差点丧命!
扬子晚报网
扬子晚报网12月23日讯(通讯员 孙茜 记者 于丹丹)时下微整形成了不少爱美人士热衷的选择,求美心切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忽视安全的美却要不得,有人就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近日,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接连救治了6例患者,皆因注射来路不明的瘦脸针后,出现了“烂脸”等严重的感染症状,险些危及生命。
为变美打瘦脸针 结果脸“烂”了这些患者都为女性,年龄在30——50岁之间。因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意,听说打了瘦脸针可以快速变美、除皱,心动不已,于是经朋友推荐,先后在私人工作室、美容院,注射了一种叫做“粉毒”的瘦脸针。然而不仅没变美,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注射后一周内几人相继出现脓肿、疼痛难忍等症状,赶紧到医院就诊。“患者来的时候病情都较严重,感染部位大多在脸部。注射部位的皮肤、脂肪出现坏死,需要住院消炎、清创,有的患者在院治疗足足五天才脱离生命危险。”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黄金龙主任介绍说,虽然患者没有性命之忧,但会对容貌有较大影响,后期恢复也需要较长时间。近期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上很火的瘦脸针其实就是肉毒素。它是一种生物毒素,不经过肝脏代谢,只作用于局部肌肉,极少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在安全剂量情况下使用是非常安全的。然而今年来,江苏省中医院整形科咨询、就诊的不良反应患者明显增多。“可能与产品质量有很大关系。”黄金龙主任告诉记者,此次患者使用的“粉毒”瘦脸针,其实是从韩国走私进来的一种肉毒素,未通过我国食药监批准进入市场,目前只在非正规美容机构使用。虽然产品标注的成分是肉毒素,但其中的真正成分并不明确。
期待您的热评崩溃!妈妈断奶后嫌下垂去隆胸,结果胸部坏死、畸形严重!一查,主刀医生是个口腔科医生……
来源:都市快报
自从去年4月,第一次去美容医院打了瘦脸针后,李莹(化名)就像被“下蛊”一样,就此停不下整形的脚步了。  去年年底,她又接受了隆胸手术,谁知道从此美梦变噩梦,再婚的希望也因此幻灭,绝望的她最近将美容医院告上了法院,索赔各项损失共计32.45万元。  而当她看到医院向法院提交的医生资质证明时,差点昏过去,给自己做隆胸手术的,竟然有可能是个口腔科医生。  从打瘦脸针开始  大半年时间花了十几万整容  李莹,嘉兴人,今年33岁,几年前离异后,一直想着有机会再婚。  当她看到嘉兴市某医疗美容医院的广告后,想要更美更自信的她,很心动。  去年4月,她在这家美容医院,做了第一次美容--打瘦脸针。  而这之后,她说,自己就像被“下蛊”一样,医院的医生护士每次给她推荐一个新的美容项目,她最后总是会点头同意,“医院环境特别好,医生护士特别热情,就像朋友、家人一样,句句都说是在为你着想。”  从打瘦脸针开始,到割双眼皮,最后到隆胸……大半年时间,她在这家医院花了十几万元。如果不是隆胸手术出了问题,她说,自己估计还会继续在这家医院花钱。  昨天,记者用百度搜索了这家医院,跳出来的第一个链接,有百度标注“广告”字样,打开后是医院的网页,不断弹出 “暑期整形美容节”的弹幕,弹幕上写着:  瘦脸针980元、 韩式双眼皮2980元等。  医院的自我介绍说,该院是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一家医疗美容医院,投资100万元人民币,开展医疗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并称医院的使命是:传播美丽、传播健康、传递快乐。  隆胸后一直有不明液体渗出  主刀医生说正常  然而,根据李莹的起诉状,她不仅没有变美,还变得不健康,不快乐。  她在起诉状中说,由于自己哺乳后胸部有下垂,为了重塑胸形,去年12月底在嘉兴这家整形医院做了丰胸手术。  住院的5天时间,她发现医务人员在换药时神情慌张,就有所怀疑,但询问时对方一直说没问题。  胸部一直有纱布绑着,李莹自己无法查看,直到看到有不明液体渗出。在征得医生同意后,她自己拆开纱布查看,结果看到,胸部的乳头乳晕位置发脓有液体渗出、表皮脱落,样子吓人。  李莹向法院提供了和院方医生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截图显示,她发送了一张胸部照片给一位被她称呼为“黄院长”的医生。  黄院长则回复称“正常,表皮脱落,会有渗漏,下面真皮会更粉色好看,但脱落完全,还需要一周”。  她追问“没有问题吗?”黄院长答“没问题”。李女士与主刀医生的微信对话  但等到复诊拆线时,李莹发现,自己的胸部化脓严重。  李莹起诉说,在没有采取任何消毒等措施的情况下,两位医生直接用手将脓液挤出,重新缝上伤口,仍“谎称”一切正常,只让她挂四天盐水,直到日情况严重,医院才带她去上海九院检查。  检查后,上海专家认为,来得太晚了,乳头乳晕已坏死,胸部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但当天陪同她前往上海的医生仍坚持,要回嘉兴和医院商量后,再决定是否手术。直到1月17日,李莹才在上海九院做了假体取出手术。  李莹说,目前,自己的胸部两侧乳晕消失,乳头大部分毁损,胸部坏死、畸形严重,无神经反应。  之后,她多次要求医院给予说法,医院一直回避,也不肯提供病例原件给她。于是,她起诉至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  医院提交的资质证明显示  主刀医生可能是来自泉州的口腔科医生  在法院受理此案后,近日,被告医院向法院提供了李莹的病例原件。  昨天,李莹的代理律师将病例原件,与医院方此前给李莹的一页病例复印件对比后认为,复印件有可疑的地方,很可能被修改,在医师签名栏处,除了之前李莹隆胸术的主刀医生“黄院长”的签名,还多了另一个陌生医生的签名。  在双方到法庭递交证据时,李莹和代理律师吃惊地发现,医院方提供的“黄院长”的执业证照,是张复印件,复印件上显示,“黄院长”,1948年生,执业类别是口腔,执业范围是口腔专业。“黄院长”的执照原本是由泉州市丰泽区卫生局批准,执业地点为泉州一家医疗美容门诊部,2014年,执业地点则变更到绍兴的一家美容医院。  律师认为,结合这两件事,他们怀疑“黄院长”根本不具备整形外科的医生执照。  记者了解到,由于此案还没有正式开庭审理,医院提供的也只是复印件,并不确定是否还有其他证明,现在还不能就此做论断。  医院方认为自己无过错  目前已进入司法鉴定程序  与此同时,被告医院向法院提供了营业执照和医师执业证书等,用以证明被告是有相应的整容资质的。  医院还向法院提供了完整的住院病程资料,表示整个手术过程都是符合医学规范的,并不存在过错。  医院方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没有过错,无需赔偿李莹任何损失。如果李莹要求赔偿,必须证明医院是有过错的,李莹应当申请司法鉴定。  目前,李莹已申请司法鉴定。  记者从南湖法院了解到,由于医疗纠纷专业性强,关于医院是否存在过错,李女士的伤情是否构成伤残,都需要委托专门的鉴定机构来做出鉴定意见。目前,该案尚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  案件延伸  当地法院三年接三起隆胸引发的纠纷案  除了李莹的这起隆胸引发的状告美容医院的纠纷案外,南湖法院近三年还接到过两起隆胸术引发的纠纷案。  其中一起案子是,35岁的李梅(化名)在网上搜索到一家打着韩国知名艺人河莉秀“御用”整形医生旗号的医院,花3万元前去做了假体隆乳术。但手术后,拆去纱布,她看到医生有些慌张,拼命用手把她的左乳房往上推,把她的右乳房往下按……(详见本报日的报道《隆胸后一只高一只低 女子掏出证据法庭瞬间安静了》)   后经法庭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整形医院一次性退还高女士医疗费30000元。  另一起案子,是嘉兴一女子2015年花了11万余元,在与李梅案中的同一家医院做了“假体隆乳术+综合隆鼻术”后,发现鼻形及胸形比手术前更不好看,起诉医院虚假宣传和欺诈,要求退回医疗费11万元并赔偿33万余元,目前,此案也仍在司法鉴定程序中。  微整形美容行业“三无”隐患比较多  再来说说李莹最初打的瘦脸针,虽然没有出现问题,但大家还是要小心。  根据南湖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暴利驱使下,销售注射用肉毒素、玻尿酸、美白针等微整形医疗美容产品类假药案件也随之增多。  2015年以来,南湖法院受理微整形美容假药类犯罪案件共31件50人,占同期生产、销售假药犯罪案件总数的62%和总人数的65%。  此类案件多发频发,主要折射出该行业存在“三无”隐患需引起重视。  药品无正规来源,网络销售成主渠道。涉案的整形美容产品,一部分是通过韩国等地非法进口,一部分是通过无资质的微商购买,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正规外包装和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准文号。  注射人员无资质,健康安全风险大。如一起案件中,被告人无任何医学基础,仅仅在培训班学习三天即进行微整形业务,甚至连基本的消毒措施都不做,最后被受害人举报被查。  无正规经营场所,执法查处难度大。这类案件往往以私人作坊为主,绝大多数没有固定经营地点,很多提供注射服务的案件在租房内、消费者家中、宾馆或者化妆品店内等。这些场所没有冷藏、避光等美容药品储存的必需条件。由于经营场所和交易手段的隐蔽性极强,给执法机关的查处带来很大难度。  都市快报记者 郭婧 通讯员 南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瘦脸针的副作用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