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快皇后六岁半了,最近几晚自己怎么会起来走动然后又睡回去,说几句话,是梦游吗?怎么办

转:&李跃儿:宝贝的成长——0-6岁儿童的发展(五)
第六讲 童年的秘密之一:有吸收力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童年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会让我们记忆终生,但我们通常所能记得的只是事件本身,而不能记忆发展的内在本质,如:我们从零岁起,是按照什么样的轨迹发展出我们的人格、思维以及认知方式;我们为什么在一些行为上与父亲或者母亲非常相似,而在另一些行为上则与谁都无关;我们精神中的哪些部分是遗传的,哪些部分是后天习得的……所以,当我们成为成人,并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时,就必须根据一些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专家的研究成果来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这样我们就需要了解童年的秘密。
&什么是吸收
儿童与物体
婴儿初生之时,什么都不会做,是什么使他能够学会原本不会的东西呢?这就是每一个婴儿都先天具有的一种特质——吸收能力。这种吸收的能力不以任何人,包括婴儿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婴儿出生后,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保持一种非常紧密完善的依附关系,身边所有物品的摆放方式和布局成为儿童内在的精神内涵,环境中与他亲密接触的人也成为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如果哪一部分被替换了,或缺失了,儿童就会感到痛苦。当儿童能够使用物品时,在一个时间段内,某一物品就成为他唯一喜欢的物品,而当这个物品不再被儿童所喜欢时,物品的表象就留在了他的大脑中。儿童是通过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了解这一物品的,了解的过程也就是吸收的过程,不光吸收了物品表面的特质,还在吸收过程中形成了对于这个物品的个人知识。
个人知识与普遍知识的不同在于它是无法通过语言形式进行传播的。如:一个孩子突然对杯子发生兴趣,他会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喜欢各种各样的杯子,用自己的肢体与杯子进行接触。这样,他的大脑中就留存了各种各样杯子的形状,与杯子相联系的质量感觉、情感感觉和某一个特殊杯子在某种时空下给孩子的特定印象,都形成了孩子关于杯子的个人知识。当孩子对别人讲“杯子”的时候,这个语词所包括的内涵就是前面所讲到的这些,它们完全属于这个孩子的个体内涵。假如孩子试图将这种内涵传达给他人的时候,他人就会将语言与自己的个人知识相配,这时的“杯子”已经不是孩子所说的杯子了。由此看来,“杯子”被孩子整体地吸收了,变成了自己的精神内涵。孩子正是在与物体互动的过程吸收了丰富的个人知识,这样才能为将来的思维提供实际的素材。
儿童与成人
儿童生活环境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的,一部分是人的。以上我们讲了儿童怎样通过与物体互动,去吸收物质的部分。同样,儿童与人互动也吸收人的部分。儿童生活环境中的成人都是无限热爱儿童的成人,儿童也天然地爱这些成人。这种爱会使孩子注意成人每一个微妙的动作,并将它吸收,同时吸收的还有:爱好、气节、性格等等,与儿童的特质一起形成他的精神内涵。
幼儿园的小鱼儿快四岁了,她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她高兴的时候便会又跳又蹦地走到一个她喜欢的人面前,打人家一下,然后缩着肩膀笑着跑开,边跑边往后看着,等待着后面的人追她。更严重的时候会将别人正在做的工作破坏掉,将墙角的垃圾箱踢倒,抢别人的帽子,做完这些事后都会嘻笑地站在那里逗弄别人。老师多次给她建构原则,还是改不掉。由于这一进攻行为经常会侵犯其他小朋友的疆界,就会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反击,每当这时,小鱼儿就哭得极其伤心,而且别人打她的时候,她从不知道还手,总是站在那里恐惧地等着挨打。后来甚至不敢再上幼儿园了。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小鱼儿有可能是吸收了家庭某个成员的与人交往时的行为方式,上幼儿园后便将这些行为方式,用在和小朋友的交往上。后来发现,她的爸爸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逗小鱼儿和小鱼儿的妈妈。我们找她的爸爸谈话,她爸爸冤枉地说:“我从来没有踢过垃圾筐,破坏过别人的工作啊。”但是孩子吸收了行为方式后,在无法判断可使用这些行为的范围时,就会拿身边所有的人和物体去试,试验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孩子无法理解的。孩子不断吸收家庭成员的行为,也会吸收长期接触的其他人员的行为。
琛琛是从别的幼儿园转来的,他妈妈和以前的老师都认为他有多动症,因为他经常推攘其他小朋友,破坏集体活动,经常被老师罚站或单独关在一个屋子里。孩子一提上幼儿园就大哭,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强行送去,孩子就会一整天呆呆地坐在一个拐角,几天过后放松了,就故态复萌。
来到我们这里以后,比较宽容的环境,使他过去这种被压抑的行为像脱缰野马一样更加无法扼止。我们了解了他所有的家人,没有人具有这样的行为特征。后来有一天,他妈妈突然想起,在他一岁多的时候,院子里有一位老爷爷特别喜欢琛琛,只要他在院子里玩,就过来逗他,不是抢了他的东西就跑,就是用手捅他的小肚子。据妈妈说,琛琛当时特别害怕这位爷爷,只要一见到这位爷爷,就往妈妈怀里躲。妈妈不明白,孩子不喜欢这位爷爷,怎么还能吸收他的行为呢?这是因为,一是老爷爷出现的时间和频率非常多,二是老爷爷的行为引起了琛琛的注意,长期注意的事物就会被吸收。
孩子对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语言是吸收的,而不像成人学外语那样依靠记忆和语法。一个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就能掌握复杂的词汇和语言技巧,这是任何一个成人都无法达到的。所以儿童对语言的掌握是一个吸收的过程而不一个研究的过程。由此我们发现孩子的吸收是一种天然的本能,他会不加分辨地吸收环境中所有的因素,将所有因素统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形成自己的人格状态。这就是无意识学习,这种学习状态到六岁就结束了。
&吸收力量的特质
以上我们讲得只是一种学习的形式,与之相伴的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儿童只要醒来就会一刻不停地活动,如果成人像他们那样,没过多久就会疲惫不堪,而儿童却不会累,儿童从来不会睁着眼睛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
当一个儿童需要学习的时候,如果被成人或其他事情阻碍,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孩子就会非常痛苦,长期下去,孩子心理就会被扭曲。
亮亮被非常爱干净的姥姥带大,在他需要用口啃东西的时期(用口工作),被姥姥一次次地阻止。一开始,姥姥将亮亮正在啃的东西拿走,他会大哭,姥姥就会给他别的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时间长了,亮亮不再哭了,却显得谨小慎微,做什么事都非常谨慎。两岁半入幼儿园,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亮亮突然开始发疯似的咬自己的衣服下襟,他几乎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做自己的工作和发展自己,每天只忙着揪着自己的衣服下襟猛咬,每天下午回家都会把衣服下襟咬好几个洞。这就是口的敏感期需要吸收的强大力量被压抑后产生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在两岁半被亮亮修复时,只是满足了一个心理需求,再也不会获得本来在口的敏感期应该获得的那种来自于嘴唇对物体的认知了。
亮亮到底丢失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人的这种力量被扼制了,潜能也就丢失了,扼制的越多,潜能也就丢失的越多。
儿童吸收的力量是巨大的,并且令人感动,曾经有一个父亲抱着他一岁的儿子在广场上游玩,孩子发现了不远处的台阶,兴奋地蹒跚着向台阶跑去,到了台阶前,孩子开始手脚并用地一级一级向上攀爬,站在一边的父亲看到孩子爬得那么费劲,便将孩子抱起来一下子放在最高层,孩子立刻大哭,样子痛苦不堪。这位父亲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孩子不就是想爬上去么,为什么把他抱上去了,还要哭?这时我一个搞教育的朋友正好路过,很心疼孩子,就走过去对那个父亲说,你把孩子抱下去,把他放在台阶下面让他重爬他就会高兴了。这个父亲疑惑地看了我的朋友一眼,嘴里嘟嚷了一句:“我就不信。”说着将孩子抱起来下了台阶,刚把孩子放下,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脸上还挂着眼泪,就开始了爬台阶的工作。
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需要和这种需要产生的力量,成人如果不能懂得孩子,就会像这位爸爸一样帮倒忙,将成人的目的当成了孩子的目的。成人上台阶是为了到达顶部,这个孩子爬台阶是需要感受台阶和享受爬台阶的感觉。所以孩子会重复地一遍一遍地攀爬,只是为了爬台阶而爬台阶,这是他内在的需要和力量决定的。
&吸收的环境
如果孩子需要吸收环境中的所有因素来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涵,那么这个环境一定要具有可以使孩子吸收的材料。由此看来,孩子是遗传和环境的综合产物。遗传我们无法左右,环境却可以在人为的控制之内。这时,养育儿童的成人就要考虑:自己想让这个环境的产物成为什么样。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假如我们把一条刚出生的龙交给老鼠抚养,它大概也会学会像老鼠一样的打洞吧。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类的孩子被动物养大的案例,除了很多“狼孩”以外,从孩子们常看的《人猿泰山》的故事里,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孩子是怎样吸收了猿的特质,最终成为一个猿人。因此,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为他预备什么样的环境。
首先,我们要为儿童准备一个丰富的、可供儿童把玩的物质环境。成人建立家庭的时候,往往考虑不到将来的孩子,完全按夫妻双方的喜好选择家庭用品。如:对孩子而言巨大的沙发、茶几、酒柜、书柜、床垫、被子……。这些是家庭的基本生活物品,家境富裕的可以买贵一些的,清贫的可以买便宜一些的,有了这些物品,成人生活就没有问题。但当孩子来到个家庭后,这些物品就远远不够,因为它们太大了,无法供幼小的儿童研究。所以,儿童就会只对厨房用品感兴趣,因为厨房用具正好是适合儿童把玩的尺寸,那里是家庭中形状、味道、质感最丰富的地方。可惜,那里又是成人最怕孩子去的。
如果成人能够考虑儿童的触觉需要、视觉需要、味觉需要和大小尺寸的需要,由这些方面出发去选择家庭用品,尽量让这些物品既适于成人,又适合于儿童,儿童就会具有一个丰富的刺激环境,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感官刺激的多少决定了儿童将来思维发展的高低。由此看来,为儿童买过多的玩具不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成人需要的整洁清爽也不适合儿童。如有些家庭为了干净,墙上一片洁白,不挂任何艺术品,家里的地板、家具全是冰冷的浅色或深色,这也不适合儿童的视觉需要。他们需要丰富的色彩和亮丽的顏色。
第二,儿童需要一个独立享用的工作空间。所有的物品,既要丰富,又要有秩序,在这样的空间中,儿童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和工作方式。
第三,我们要为儿童准备适合于被儿童吸收的成人环境,成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儿童毫无选择的吸收,所以成人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儿童。幼年的儿童需要的是一个安全、温馨的人文环境,他们通过视觉获得被接纳的信息,所以成人的身体语言也要非常注意是否适合于儿童吸收。家庭的人文环境又是由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决定的。在准备抚养孩子之前,我们都要很好地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便为将来的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有一个成年人,他小的时候,家里有五六个姐弟,他们所有人都不喜欢吃豆腐,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了解了童年的秘密之后,才想起,妈妈小时候家里是做豆腐的,他妈妈经常表示自己不喜欢吃豆腐,这一好恶被家里的五个子女吸收,成为他们的好恶。
第四,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棱利为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环境提出了几个主要构成因素:
1、自由的环境——儿童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才能将自己的需要完全地展现出来,成人的责任是辨认儿童自由展现出的状态,发现需求,给予帮助。儿童在组织的情况下无法显示自己的自然状态,成人也就无法发现儿童需要什么,所以也就无法帮助儿童。儿童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无法完成自己的内在建构工作。
2、一个有结构和秩序的环境——儿童需要丰富的物质环境,而这些物质环境是有类别和数量的,我们必须将这些物品按照类别呈现在儿童的面前,才能为儿童提供选择的条件。如果我们将这些物品一古脑堆在一起,或者装在一个容器里,孩子就无法按照自己当下的意志来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也无法形成物体类别的概念。所以在儿童的环境里,所有的物品都要有秩序地分类摆放,按照人类精神所需要的内容进行组合和结构。
3、真实与自然——儿童要通过对世界中真实物体的探索获得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完全自然和真实的物体供孩子探索。如果提供的物品是假的,孩子获得的概念也是不自然的,就无法用到将来的个人实践中去。
4、美与氛围——儿童需要美的熏陶,在美的环境下生活的儿童会发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当他生活环境中的审美不符合他要求的时候,他就会创造美。人类只有具备了审美需求,才能保护美好的环境,使人类的生活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而美和文化不只是艺术品和文化产品,更是一种能够被儿童吸收的美和文化的氛围,这一切都是成人能够为儿童提供的。
吸收使儿童获得了创造自己的结果,这个结果是精神的,包含着人类精神的全部内涵。它们是:
1、生存的智慧;
2、学习的智力;
3、良好的思维形式;
4、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5、丰富的社会能力;
6、良好的审美能力;
7、对探索和学习的热情;
8、良好的自卫能力;
9、坚强的意志力。
这一切都要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获得,任何成人都无法教给孩子。所以在儿童精神胚胎期,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形成以上精神内涵。
1、您认为您的孩子六岁之前应该建构的能力有哪些,请试着列个表格;
2、您认为哪些能力对孩子将来生存是最重要的,请试着说明;
3、您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使孩子获得那些重要的能力
推荐书目:
1、《夏山学校》
2、《有吸收力的心灵》
第七讲 童年的秘密之二:敏感性
我们在前面讲了儿童刚出生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但他善于学习,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了不起的特质——敏感性,这是许多动物都具有的一项特质,目的也是为了生存。有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伴你高飞》,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儿,在一棵被伐倒的大树下捡到一窝野鸭蛋。女孩儿偷偷将这些蛋放到他爸爸工作室一张桌子的抽屉里。她用一个灯泡给这些蛋加温,不久,小鸭子出来了,出壳时,小女孩守在小鸭子的旁边等待着。当所有的小鸭子都出壳后,小女孩就将小鸭放在草地上,自己躺在它们旁边睡着了。后来,这群小鸭子就把小女孩当成了鸭妈妈,小女孩走到哪里,小鸭子就跟到哪里,它们极有纪律地一个跟着一个,从来不会掉队。这就是小鸭子的敏感性,只有认准了妈妈并紧紧地跟着妈妈,它们才能活下来,这种敏感性也不是别人教给它们的。
人类的幼儿也有这样的特性,我们叫做儿童发展关键期。
儿童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是指儿童在成长阶段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只对环境中的某几类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它特征的事物。在关键期内,儿童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这项行为,直到突然爆发出某种新的动机为止。儿童在这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内在活力与快乐是根源于儿童与外在世界接触的强烈要求。正像刚孵化的虫子执着地追求光亮,小鸭子执着地跟随它们第一眼看到的那个动物,儿童对环境的喜爱迫使他们对环境接触。这种喜爱不是思考的结果,也不是教育的结果,更不是情绪的结果,而是一种先天的内在机制决定的。
儿童在关键时期对事物类似敏感的热爱,使儿童对这个世界无限地热爱,只有这种爱才能使儿童忘我地投入到对身边物体的研究和探索中去。/如果在任何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兴趣遭受到妨碍,无法获得地发展,就会丧失以自然的方式克服环境的机会,儿童也就因此丧失属于个体的敏感性与动机,这会导致儿童精神方面发展和完成的障碍。因此,成人决不可以让儿童靠碰运气来得到某项敏感期的发展,而是要全面地帮助儿童得到所有敏感期的良好发展。
&0—1.5岁建构安全感的关键时期
秩序敏感期
我们无法知道出生前的儿童在子宫中是否具有对秩序的需要,想必是应该有的。因为在母亲的子宫中没有任何物体,也没有更多的空间,因而无法将对秩序的需求与秩序配对。但婴儿出生之后,他周围就有了一个相对于子宫来说极为广大的空间,那里有极其丰富的物质。无论如何,这些物质都在时空中具有特定的位置和形状。环境中的人也是固定的,他们的面孔和身体语言、语音都是特定的。儿童出生在由固定声音和固定物体组合构成的环境中,就会将自己内在的对秩序的需求与这一切合二为一,将外在的秩序转化为内在的秩序模式,固定在儿童的心目中,成为他对秩序的要求。当秩序被打乱和破坏之后,儿童就会极其痛苦。
有一对夫妇常年带着他们一岁多的宝宝旅游。有一次走到一个城市,那个旅馆没有婴儿床,他们就将宝宝放到大床上与他们一起睡。可是之后宝宝就开始大哭不止,甚至不吃饭。他们找来好多名医,都无法使孩子的“病”好转。后来,这个孩子竟出现抽搐状态,全身乏弱无力。这时,正好一个朋友认识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他们一起来看孩子。那位心理学家看了看孩子,问了问情况,便将两个成人的枕头摆成一个小床的样子,在两个枕头中间留了一个空,上面铺上床单。孩子哭着哭着开始在床上滚,后来滚到两个枕头中间,马上停止了哭泣,安静地睡着了。这是一周以来睡得最好的一觉,安祥地睡了很久。至此孩子的病也消失了。
国外的旅馆一般都备有婴儿床,在这对夫妇旅游过程中,孩子一直睡在带栏杆的童床里,这次突然睡到成人的大床上,破坏了孩子的秩序感,孩子就会感到焦虑和痛苦。
一位妈妈每天下午四点钟,都会躺在自家后花园的一张躺椅上给她的小女儿讲故事。有一天她生病了,还没讲几句,就感到很不舒服,和女儿说完对不起后,便回家里躺在床上。这时,女儿伤心地大哭起来,在场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是看到妈妈生病而着急地大哭,纷纷感慨才这么大的孩子就知道因为妈妈生病而着急。于是不断地有成人来安慰她,告诉她妈妈的病会好的,孩子像没听见一样仍然大哭。后来孩子拿着书喊,躺在床上的妈妈以为孩子要让她读书,忍着病痛从床上爬起来给孩子读书。但孩子仍然在哭。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孩子不断地喊“椅子!椅子!”直到家中有一个成员醒悟过来,将妈妈经常坐的那张躺椅的垫子拿进来,放在妈妈身边,女孩才止住了哭泣,微笑起来。
每天下午四点钟妈妈会坐在这个椅垫上,已经成为秩序固定在孩子心中。当这个秩序被打破时,孩子就会感到痛苦。当妈妈又和那个椅子的一部分放在一起时,秩序就被恢复,孩子的痛苦感也就消失了。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妈妈穿了某件衣服,孩子开始大哭,不知所措的成人会用各种方式来哄孩子,孩子哭着说:“不是……不是……”,这就是秩序感的需求。有时家里的某一样东西被挪动了,孩子也会大哭;每天从姥姥家到自己家要走哪条路,如果走的不对,即便快走到家了,都得哭着要求重走;不许妈妈穿爸爸的衣服,不许别人穿妈妈的拖鞋……这些都属于秩序敏感期的现象。
秩序敏感期是儿童出现的第一个敏感期。它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从三到四个月就开始了,有的一直持续到两岁半左右。专家们认为,儿童喜爱秩序和事物的一贯性与成人喜欢把各种东西归类定位所造成的那种温馨和整洁的乐趣不同。儿童喜欢秩序是由于急切需要一个精确地有所规定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才能将自己和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才能形成内在的概念,以更深入地了解环境,并决定自己在环境中的行为。透过对秩序的特别敏感性,儿童辨别了各个物件之间的关系。
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发现,儿童具有“一种内在的感觉:他所感觉的并非物件之间的区别,而是将四周环境当成一个包含许多彼此相关部分而形成的整体。唯有在这个整体的环境中,儿童才能使自己适应并采取有目的的行动。否则,他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于各种关系的知觉。”(引自:《恢复蒙特棱利》,第31页)
这段话是说:儿童会将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当成一个彼此相关的整体,就像在母亲的子宫中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感觉中,儿童才有安全感,并有秩序地开始对环境中的某一个物体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物体的深入感知,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经验。
&0—2岁感官探索的关键时期
口的敏感期
口的敏感期出现于儿童两三个月之后。这时,孩子不是用眼睛仔细观察抓到的物体,需是将它送给嘴去啃。这个时期的儿童急切地用他的舌头和嘴唇去感受事物,凭借来自舌头的味觉和嘴唇的触觉,吸收环境中每样东西的特质,以便寻找到采取行动的方法。孩子虽然有了大脑器官,但里面并没有任何内容,由于先天反射的作用,儿童具有吸吮与抓握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儿童最先使用的嘴,比其它的器官更加敏感。当儿童第一次将手无意间伸到嘴里后,由于吸吮手指给儿童带来了精神愉悦,儿童就会无意识地练习将手送到嘴里,之后发展到抓到东西也能够熟练放到嘴里。大脑会统合和比较来自嘴唇的不同质量、不同形状的感受,将它们留存在大脑中,成为大脑这个器官工作的早期产品——我们将其称为表象。
这个时期,儿童已经暴露在语言环境之下,开始吸收语音,逐渐地将自己收集到的感受与语音配对,形成有关词汇的认识。口唇的工作,又为说话提供了筋肉方面的运动,为将要发展的语言能力奠定了良好的运动基础。
甜甜入幼儿园的时候才一岁零九个月,爸爸妈妈带着她刚从加拿大回国,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她还不会说话。到幼儿园的第一天,我们发现,甜甜每拿到一个新的物体,当她还不能决定如何使用这个物体的时候,就会将它放到嘴里含一下。我们看到她拿了一个圆形的筹码,先平放着用嘴唇感受了一下,又竖起来用嘴唇感受了一下,然后才反复地观察,既而将筹码倒在了地上,用手拍打,又用手将筹码来回拨动,用手去感受筹码和地板的感觉。这时一个老师走过去,为她演示了筹码的使用方法。甜甜马上拿起一个筹码朝着老师“嗯、嗯、嗯”地叫着,老师认真地说:“筹码”。甜甜立刻蹲下来,拿了另一个筹码重复刚才的举动,老师又说:“筹码”。重复几次后,甜甜笑了,才开始用筹码工作。
甜甜虽然已经一岁九个月了,但还遗留了用口作前期探索来决定后期行动的方式,甜甜的行为证实了专家的理论。在孩子口的敏感期,成人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可以供他抓握和啃咬的物品,这些物品应该有不同的质量和形状,当儿童反复探索时可以提供简洁的语言配对。如:儿童咬到软的东西,成人可以在一边提示“软的”,咬到硬的东西,成人可以说“硬的”。在这样做的时候,成人切不可反复重复,非要让宝宝听到,更不可以在告诉宝宝之后去拷问宝宝,因为这样做会打断宝宝的工作,影响他的探索。
如果口的敏感期被强行干涉,孩子就会将口的行为欲望压抑下来,成为将来的人格问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成年人一些嘴的不良习惯,如:吐吐沫、啃手指头、吮嘴唇、吃零食、讽刺挖苦别人、对他人进行语言暴力等等都有可能是口的敏感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朱朱的多动症获得解决后,六岁的他突然开始吃手指头,有时候会把身边人的手拉过来塞到自己嘴里吮吸。这个时候,朱朱会两眼发呆,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一次小朋友们联合在一起用积木搭一艘飞船,朱朱总是帮倒忙。于是,这群孩子的首领派另一孩子来看管朱朱。由于那个孩子年龄小,无法制止他的行为,就朝其他孩子大叫:“不行啊,我看不了他!”那个领导他们的孩子快步走过去,将自己的食指插到朱朱的嘴里,朱朱立刻安静下来,眼神迷离,开始唇欲的享受。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朱朱虽然像口的敏感期一样那么需要来自口唇的感觉,但这时的啃咬行为,带给朱朱的只是心理问题的治疗,而不能弥补早年来自口唇认知的缺失。
手的敏感期
口的敏感期需要手的配合,在不断地使用手的过程中,儿童发现了自己的手。当儿童的注意从嘴唇转向手的时候,感觉的中心也从口转移到了手。这时的儿童急切地用手感受事物,这使他们所感受的事物范围扩大了许多,也正在这时,儿童和成人的冲突越发扩大化了。因为家庭的物品是成人心爱的物品,这些物品一旦成为儿童的工作材料后,就不会用爸爸妈妈那样的情感来爱护它们,而有可能把妈妈很珍惜的一条丝巾拉出来不断地在地上拍打,去感受那种柔软的感觉,会把正在吃着的香蕉抓捏得稀烂,去体会那种粘乎乎的感觉。如果他们捏碎了一颗鸡蛋,发现这个圆圆的蛋壳里有一些粘乎乎的东西,就会在打破并感受完第一个之后,再去感受第二个。这种时候,孩子的价值观和我们成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冲突。成人使用的材料成为儿童探索和研究的材料,而这种研究和探索有可能是破坏性的。
有一个宝宝,爸爸妈妈都上班后,就由姥姥看管他。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不停地满屋子乱跑,姥姥为了避免危险,不停地惊慌失措地从他手中抢走那些她认为危险的东西,每到这种时候,宝宝就会大哭,姥姥就得不停地哄他。不一会儿,姥姥累得精疲力竭。
一天,姥姥将厨房所有的危险品都藏了起来,索性让宝宝进去玩个够,姥姥坐在门口的凳子上休息一会儿。过了很长时间宝宝都很安静,姥姥非常欣慰,拿出一捆菜,慢慢地摘了起来。等姥姥想起宝宝,跑到厨房一看,宝宝已经将地上的一篮子鸡蛋打破一大半,地上、身上都一片狼藉。宝宝坐在地上,兴奋地用手叭叽叭叽地拍着那些蛋壳和蛋黄,对姥姥的进来浑然不觉。姥姥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知该怎么办。赶紧将宝宝提出来,打算清理现场。宝宝立刻挣扎着大哭起来。姥姥一看外孙这么痛苦,心想反正鸡蛋快打光了,而且宝宝打鸡蛋的时候是孩子最安全、自己最省心的时候,可以趁机给宝宝做点饭吃。于是也就随着孩子去打了。就等姥姥把事情做完之后,宝宝已经将鸡蛋打得一个都不剩。
在这个故事中,姥姥无意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她满足了孩子用手探索鸡蛋特质的需求。我们不知宝宝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对鸡蛋的内涵对他将来的发展具有怎样的作用,但是他像大自然中的任何生命一样,到了这个阶段就出现这个阶段的特征。孩子像一颗种子在土壤中埋了几天后就会发芽。虽然无法知道这棵嫩芽将来会长成什么样的植物,但我们不能干涉这颗种子的发芽。
有一天,幼儿园一个班在外面上“水利工程课”。这是一个混龄班,孩子从两岁到五岁不等。孩子们各得其所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水库”和“水渠”挖成了,老师提来了水,让水从挖好的渠里流淌到“水库”。这时,孩子们由于年龄的不同,造成两种工作情景。两岁左右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在用手感受泥巴和水,而不去使用它们。三岁以上的孩子则热衷于水在渠里流淌的效果、在渠上架桥、用泥巴砌墙……这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特质。
儿童对同一物体不同特质的探索由儿童的年龄和不同阶段的敏感性决定,我们无法让两岁多的孩子不去感受泥和水的特质而去使用泥巴砌墙,那样一定会破坏孩子的建构程序,给孩子的认知造成混乱。
腿的敏感期
儿童急切地需要扩大自己的探索范围,手的敏感期的来临之前,儿童就试探通过自己的运动方式,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一开始他们用爬行的方式,爬行带来腿和手的谐调运动,也增加了腿、手的肌肉力量和运动神经的控制能力。这时的儿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感到鼓舞,因为他从此获得了真正的独立,这种感觉像获得第二次诞生一样令他欣喜。自行活动将儿童带到任何一个他想去的地方,这时的儿童对走路无限痴迷,人一生中最喜欢走路的时期大约也就是这个时期。儿童为了感受腿和脚与地面碰触的感觉而不断地行走,为由自己的腿、脚把自己带到了目的地而欣喜。这个时期,成人要跟在儿童的后面,让他们满足自己走路的欲望。这时的孩子还有一个特征:哪里不平往哪里走,哪里脏往哪里走。这也会造成成人与儿童的冲突。因为成人为了效率一般会挑选近的、比较平坦的路,这使他们不能理解儿童的行为,强行将儿童从我们认为不好的道路上拉回来。这时候,孩子一般都会大哭,要求回到原来的路上去。
还有一种最不可取的方式:将孩子的鞋上装上会响的笛子。这种新奇的鞋在孩子走路时会发出尖利的响声,会打乱孩子对腿的感受和周围事物的观察,使孩子心烦意乱,要求妈妈抱,而不愿意再去探索来自腿的感觉。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蒙特棱利认为:“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可以走好几里路不会累,但小孩子在走路时不像成人那样在心里有一个目标。幼儿学习走路是为了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存在。他慢慢地走,既没有节奏,也没有目标,但是四周的景物都吸引着他,鼓舞着他继续向前。如果成人这时想帮助孩子,他必须放弃自己的步伐与目标。”(引自:《恢复蒙特棱利》,第33页)
我曾经见过一个妈妈,领着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是一个雪化后的傍晚,水泥上有一个个美丽的小水洼。妈妈提着东西慢慢地走在前面,孩子跟在妈妈的后面。突然孩子对路边的石头路沿发生了兴趣,上去了又下来,面露欣喜,不断地重复这一动作。妈妈站在前面喊他快走,孩子像没听见一样。最后,妈妈实在不耐烦了,过去一把将他从石沿上拉下来,严厉地呵斥他为什么不跟着妈妈快走,在那里干什么。我们这位妈妈粗暴地打断了孩子用腿去探索路边的石沿,这种探索对孩子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的机会。
接着孩子又对路上的水洼发生了兴趣,小脚在水洼里叭叽叭叽地踩着,感受来自腿的那种感觉。这时妈妈看到孩子在踩水,又在前面大叫起来,呵斥孩子把鞋都弄脏了,过来一把将孩子拉出水洼,硬拖着向前走去。孩子无限留恋地回望着那些水洼,妈妈却全然不觉。
对儿童敏感期需求的满足就是对儿童成长的满足,而成长是每一个儿童的权利。如果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变得优秀,此刻就应该耐心地等待孩子完成自己的探索工作。
&2—3岁语言发展关键时期
儿童从无声的世界,来到了一个有丰富语言的世界,出现于儿童身边的有:水流的声音、狗叫声、脚步声、器皿碰撞声……儿童的耳朵是什么声音都能接收的,但是儿童为什么只学会了人的语言,而没有同时将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学习呢?
专家认为儿童的听觉器官只对某种特殊类型的声音(语言)做出反应。从能听到声音起,儿童大脑中专门为语言而设置的机制,就会将人的声音与其他声音分离出来,在接受到语言环境后,儿童的语言机制就获得了激发,这种特殊的机制使人类把语言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并且互相区别。由于儿童具有这种特殊的能力,语言的使用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婴儿在四个月时会发现那些让他着迷的声音来自人的嘴巴,接着他们发现嘴和嘴唇的运动产生了语言。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儿童呆呆地、着迷地看着那些正在说话的人的嘴,他们被它深深吸引,接着会对嘴的动作进行模仿,这样儿童就真正开始注意语言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也被唤起。如果这时的儿童处在一个没有语言的环境中,就不会发生这一切。
人们发现:一对聋哑人的孩子,只要能够处在人群环境中,就能够学会流利的语言。而曾被动物收养的孩子则无法表达自己,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人类的语言。他们体内的语言机制没有得到激发。所以婴儿必须暴露在语言环境中。
婴儿从六个月开始就会发出一些单音,直到一岁后,他们才能说几个词,在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积累期后,他们突然开始有意识的学习说话,开始意识到语言与他周围的事物有关,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愿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成人们发现,没有什么比让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闭嘴更难的事了。这时儿童急于与别人交流,由于语言能力贫乏,会因为成人不理解他们的意思而大发脾气。两岁之后,儿童逐渐地将他们所获得的对物品的感受和认识与语言配对,形成了有关事物的概念。
在儿童的语言敏感期,成人必须了解语言的发展阶段性,科学地帮助儿童。这一时期,最要不得的是一遍一遍地教孩子成人想让他们说的话,然后拷问他们。孩子学习语言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帮助他们去实现这一自然过程:第一是要提供统一的语言的环境,第二是在孩子因为无法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而发脾气时平静地倾听,并试图用语言表达孩子不能表达的内容。
有一对双胞胎,两岁了仍然不会说话。如果他们着急了,或者非常忘我的时候,就会以咿咿呀呀说一种谁也听不懂的语言。经过了解,发现孩子从0到2岁,换过四种语言环境,好几个保姆说的都是各不相同的方言。这样,孩子在吸收语言时无法找到一种固定的形式,只依稀吸收了一些语音,所以在需要表达的时候只有语音而没有词,这就是他们说的“怪语”。这是在孩子语言敏感期阶段环境中的语音过于繁杂,而孩子的母亲又过早离开孩子造成的。
孩子在语言敏感期能够学会任何一种母语,无论这种母语简单还是复杂,孩子在每一阶段发展的水平是相同的,只有各别具有语言天才的儿童才会在语言能力上超过同龄人。
&3—4岁个体与客体探索关键时期
自主敏感期
当儿童能将自己听到的语词与他认知的事物、情感或感觉配对后,就可以逐渐地在大脑中使用这些带有语音的表象进行工作,也就是使用概念工作。这时真正的思维就出现了,也就是此时,儿童发现了“我”,发现了“我”也就意味着儿童将自己与别人分开,把自己与物体分开,只有这时,儿童才发现物体是有归属性的,并将人和物体一样归属。
从表面上看,这个时期的儿童有点儿像传统意义上的自私,因为他们常常强调什么东西“是我的”。如果他的东西被别人动了,就会非常痛苦,而且他们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这是因为,儿童刚刚发现在生活的环境中,有一些物品是属于自己的,而另外一些物品不属于自己,这多少使他们对物品少了些安全感。在还没有建构起物品的流通性概念之前,儿童对物品只有归属性认知。儿童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在群体生活中逐渐地发现物品真正的归属性质和流通性质,才能够放松地看待自己的物品。这一时期的儿童仍然认为自己看到也就是别人看到的,自己需要的也就是别人需要的,自己的想法也是别人的想法。
有很多家长把孩子的自主敏感期特征当成自私的表现,开始紧张,并开始专门培养孩子的大公无私精神,故意将属于孩子的物品强行分给别人,真正地给孩子造成对物质的没有安全感。
晴晴的爸爸妈妈都有很高的工作职位,家庭收入非常丰厚,但晴晴却显示出对公共物质和他人物质的过分贪婪,用她妈妈的话说就是“自私”。我们发现她是对物质严重缺乏安全感。
一天中午,一个老师还没有吃饭,另一个老师给她拿来了一碗稀饭、两片夹着廉价火腿的面包,还有一盘西红柿。这时已经吃饱饭的晴晴在老师身边转悠着,无论如何都不愿离去。老师问她吃过饭了吗?她点点头。所有的老师都知道晴晴饭量大得吓人,给人感觉像她要把饭吃到嗓子眼才停止。这位老师听说她吃过饭了,也就没再让她,拿起筷子打算自己吃。这时晴晴凑过来,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吃一口西红柿?”
老师正好有一个电话要接,就点了点头。晴晴的头整个地挡在盘子上方,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等老师打完电话,一大盘西红柿只剩下三块。
这时旁边还有另外一个中午不睡觉的孩子在那里看着,老师看晴晴肚子鼓得吓人,就告诉她:“这三块要咱们三个人分一下,一人一块。”晴晴又问:“能不能在老师那块上咬一口?”老师还没反应过来,就点了点头。晴晴尽最大的努力在老师那块上咬了一大口。老师这才反应过来,对晴晴说:“这块你咬过了,你就吃这块吧。我吃你那块。”这话提醒了晴晴,发现自己咬过的老师就不要了,就飞快地将剩下两块各咬了一口,然后眼睛期盼地看着老师。
老师认为应该按原则做事,所以去拿了一把水果刀,将她吃过的地方切了下来,把剩下的和另一个小朋友分吃了,然后摸着她鼓起的肚子问:“还想吃吗?”
晴晴又贪婪地看着老师的稀饭。老师想:如果不给她吃,晴晴“得不到”的认知就会更会更加剧她对物质的缺乏安全感。老师咬咬牙,为了治疗她的心理问题,准备送她上医院。于是将稀饭递给她,没想到晴晴抱起碗来,咕嘟咕嘟喝了起来,等她放下碗,稀饭已经被喝掉一大半。老师端起碗刚要喝,发现这是一只打过鸡蛋的碗,很腥气,就将碗放了下来。晴晴凑上来,说:“如果放点糖,就更好喝了。”
老师又拿起面包,刚咬一口,晴晴又靠了过来,问可不可以吃里边的火腿肠?老师真是害怕,就告诉她:“我先拿到,所以我先吃几口,请等待。”老师尽量大口地将面包多吃掉一些,然后将剩余地递到晴晴面前。
晴晴精细地在上面考察着,比较着,发现在两口之间的部分略高一些,就将手指伸到那里,将里面夹的火腿肠抽了出来。
平时晴晴跟其他小朋友一起,遇到物质分享的时候,情况也大体如此。这样使得其他小朋友和以前幼儿园的老师都很不喜欢她,晴晴因此造成了心理问题,不敢上幼儿园。
原来,晴晴的妈妈在晴晴自主敏感期时,发现她总是把给她买来的时令水果和零食独霸着,不愿意与家人分享。妈妈以为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才使孩子这样自私,于是开始了对晴晴大公无私的教育,每次买的东西,一定要逼着晴晴把东西与在场所有人分享之后才可以自己吃。如果晴晴不从,妈妈就会打她。家里的零食等物质非常丰富,她妈妈竟一直没有发现晴晴有这方面的问题。后来晴晴越来越不愿意去幼儿园,一提要上幼儿园就大哭,妈妈也没有搞清是什么原因。我们猜想,她有可能在以前的幼儿园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排斥,造成对幼儿园的恐惧。
新来的幼儿园每天让妈妈带来晴晴最不喜欢吃的食物,与小朋友分享。小朋友也从家里带来许多食物自愿地与她分享。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晴晴对自己的财产都有绝对的拥有权,妈妈再也不劝她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家里买来的东西也是分成三份一人一份。一开始,晴晴会将自己的那份藏起来,拼命地向爸爸妈妈索要。爸妈虽然没有把自己的那份一次性全给她,但她每次要的时候,都会给一些。
几个月过去了,晴晴逐渐将自己的物品开始随意送给别人,或随意地放在别人也拿到的地方。这说明,她的问题获得了解决。
执拗敏感期
过了自主敏感期,孩子不再对身边物品的属性那么计较,那么紧张,由此而认识了“我”,并获得了“我的权利”的认识。他开始将这种认识扩大,从物质扩大到非物质领域,如:对人的权利界限的探索,对事物空间、时间、体积、永恒性和归属性的探索。这是一个更深层的领域,当儿童把对物质领域探索形成的经验和知识用于非物质领域时,就会遭到巨大的失败。这使儿童不能理解,从表现情况看,就是任性、蛮不讲理。
晶晶三岁多了,有一次在教具室工作,爸爸来接她,她要求爸爸帮她将两个小姆指大的珠子摞起来。爸爸是接受了一点新的教育理念的家长,没有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这不可能摞一起”,而是真的拿起珠子开始摞。他以为女儿发现这无法摞起来后就会认识到光滑而圆润的珠子是无法垂直摞在一起的。没想到几次失败之后,女儿开始大哭,并将手中的珠子砸到地上,并用她的小拳头锤打爸爸。爸爸苦笑地跟老师说:“看这孩子脾气就是犟。”老师告诉他这不是脾气犟,是她不能理解珠子为什么不能按她的要求像积木那样一个一个叠放起来,因为这种需求太强大了,她受不了,才发脾气。这就是执拗敏感期。
还有一次晶晶拿了一张纸,让爸爸在纸中间写一个“5”,爸爸写好了,她要求爸爸再写一个,爸爸就在前一个“5”的旁边又写了一个。晶晶说:“不行,没有写在中间。”爸爸就只好写了一个“5”,和先前那个完全重叠起来。她还说:“不行,要两个‘5’,这样只能看见一个!”爸爸就在紧挨着中间那个“5”的前面再写了一个。她开始着急,并哭起来,说:“所有的‘5’都要写在中间。”可是爸爸无论怎么试都无法在一张纸上将所有的“5”都写在中间,又能看到每一个“5”。她的要求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将纸撕了,躺在地上,大哭不止。爸爸实在气不过,就揍了她两下,觉得晶晶这种犟脾气该治一治了,否则以后怎么办。
从上面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两次发脾气的原因都是因为不理解物体的空间和体积法则,不理解物体的这些法则为什么不能听从她的指挥。这是一个人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必然过程,儿童在探索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试误过程。在经历了多次发脾气和哭闹之后,发现事物的法则仍然无法按照她的要求改变时,孩子就会开始改变自己,顺应于这一法则。这时孩子就成长了。
还有一次,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他管自己叫“狐狸王”),他拿着一张纸和一支笔来找老师,要求老师给他画一只锅,锅里有三颗豆子,一个跳出来,一个蹦出来,一个在锅里。老师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就两眼发直,知道自己无法过关了,于是硬着头皮画了一只锅,问孩子:“可以吗?”狐狸王点点头。老师小心翼翼地在锅口画了颗豆子,说:“这是在锅里那颗。”孩子点点头,说:“是。”老师又用笔从锅里往外画,同时嘴里发出“吱”的响声,拉出了一道弧线,在弧线头处画了一个点,说:“这是跳出来的那一颗豆子。”孩子两眼发直,不置可否。老师接着画了一条直线,在直线头上画了一个点,说:“这是蹦出来那颗。”这时孩子像醒了一样,抓住老师的手,说:“不行,是蹦出来的”,同时使劲的点着头。老师说:“好,好!我们再来试一下。”就又画了条略弯一点的线,同时嘴里“蹦”地一声,说:“看,蹦出来的。”孩子急了,说:“不是那样蹦的,是蹦的。”
我想他想要的是真实的豆子从锅里蹦出来的那个过程,可这怎么能画得出来?他急得哭起来。老师又画了一个,他还是大哭,并在地上打滚,看上去痛苦不堪。老师只好平静地坐在他身边,等他发完脾气,告诉他:“狐狸王,老师真的没有办法,那个蹦的豆子老师真的没有办法画出来。”孩子坐在老师怀里伤心地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说,“是三个豆子”。老师眼睛一亮,赶紧说:“那老师擦掉几个行吗?”孩子点点头,老师开始用橡皮擦。刚开始擦孩子又大哭起来,说:“不行,要刚才那样。”老师说:“那重拿一张纸再重画一次可以吗?”孩子说:“不行,就要这张纸,要刚才那样。”我想孩子意思是说,要回到刚才只画了三颗豆子的时候,这是无论无如都无法达到她要求的,因为时间无法逆转,而这一自然法则又不被孩子所理解,成人又无法用语言使孩子明白这样的道理。唯一能做的只有倾听,安静地坐下来,倾听孩子的哭诉和发脾气。使孩子逐渐发现他要求的事是无法达到的。
完美敏感期
当孩子关注于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后,就开始出现了有关物体形式的审美。当他们爱上一个物体,就连它的形状也一起爱护起来,发现一个完整的形状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感到愉悦和鼓舞。如果有人破坏了物体的形式,或达不到他们对事物形式的要求,也会不依不饶地发脾气、哭闹。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发现完整与残缺,建构起自己内在的对于美的需求。
包包早上要吃饼,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圆形的烤饼。包包得意地拿着那个饼看来看去,临进幼儿园的时候,妈妈说:“你一个人吃不了一个饼,妈妈吃一块。”说着妈妈便从饼上掰下来一块。包包立刻将手中的饼砸到地上,躺在地上大哭。妈妈是接受过培训的,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赶快跑到对面的饼摊上重买了一个,递给包包。包包脸上挂着眼泪,两只手郑重地拿着饼,递到妈妈嘴边,说:“妈妈咬一口。”妈妈从饼边咬了一口。包包举着饼微笑着对妈妈说:“看!月亮。”原来包包不是不愿意和妈妈分享饼,而是因为妈妈破坏了饼的完美形状而感到痛苦。他要拿着这个圆形的饼从边上一口一口地将饼子吃完,这样在他的心目中,这个圆形就被完整地吃到了肚子里。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小文章,说:要加强对独生子女孝敬父母的教育,由于人们对独生子女照顾太周到了,儿女变得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篇文章的理由是:记者看到一位家长在炎热的周末带着他三岁多的女儿到外面玩,一上午玩得很尽兴,可是回家时钱也花完了。在车站等车时,妈妈发现包里还有一只完整的黄瓜,便把黄瓜拿出来递给女儿,但妈妈也口渴难忍,这个时候咬一口黄瓜是很令人想往的事情,就从女儿的黄瓜上掰下来一小块,说:“给妈妈吃一点。”不想女儿却大哭不止,等车的人们都看着这一对母女,妈妈觉得非常委屈,自己一上午陪着孩子,又累又渴,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孩子,剩了最后的一根黄瓜,孩子都不让妈妈吃一点。
如果这样想,的确会让所有的母亲都伤心。但如果懂得了孩子,就会换一种方式去理解。在炎热的夏天,包里掏出来的最后一根小黄瓜,该是多么珍贵,多么可爱,孩子一定很珍惜它,所以才不愿意把它一掰两段。也许孩子希望妈妈从一头咬一口,自己再一口一口地这样吃,就能保持黄瓜的完整和美好。
小鱼儿一直秩序感就很强,自从今年春节过后,又开始了完美敏感期。
小鱼儿属于比较好带的孩子,可突然有一天,妈妈发现小鱼儿对穿衣服非常的在意。穿外套时,不小心把内衣的袖口卷到上边了,小鱼儿会很烦躁地嚷嚷“不得劲”;穿裤子时不小心把秋裤卷到上边,也会很烦躁地嚷嚷“不得劲”;穿袜子时,肯定也会遭遇“不得劲”;洗脸洗手时,稍有水滴弄到身上,弄到袜子上,也会大叫“衣服湿了,袜子湿了”;吃东西,喜欢要完整的。有一次铺床单,小鱼儿让妈妈无数次地一次一次整理,直到特别平整为止;每天早上扎头发,必须要自己亲自挑选头花;……..
小鱼儿这是怎么了?怎么开始跟妈妈较上劝了!直到有天听老师讲,小鱼儿进入了完美敏感期,妈妈才恍然大悟。在没明白小鱼儿这是处于完美敏感期之前,妈妈的一些做法是错误的。在知道了小鱼儿正处于完美敏感期后,妈妈开始注意,小心地不破坏孩子对完美的需求。如果不小心破坏了,再尽力帮孩子恢复。完美是人类美好的需求,保护了这一需求,也就是保护了人类提升自己的需求。
&5—6岁社会与文化认知关键时期
文化敏感期
从自主敏感期开始,儿童逐渐进入了对人类精神产品的探索和认知。在人类精神产品中,文化属于最灿烂的一颗明珠,这颗明珠当然会引起正在探求的儿童的注意。四岁以后的儿童,对文字、算术、科学、艺术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不再像三岁或两岁时那样盲目地问为什么,而是就一个领域的疑惑提出疑问或自己的设想。
如一个四岁半的孩子突然问他的老师:“为什么五加四等于九?”老师以为他不知道加法的概念,赶快拿来九个水果,同时拿来了加号和等于号,先放了五个水果,中间放上加号,在加号的后边又放上四个水果,和孩子说:“你来数一数,加号前面和后面放在一起一共有几个水果?”孩子不耐烦地说:“我知道等于九,但是为什么那个写着的‘5’,加了写着的那个‘4’,就等于写着的那个‘9’呢?”老师明白了,他是不理解纸上写的数学式子对实际物体表达的形式。实际的5个物体与实际的4个物体加起来,等于实际的9个物体,可纸上写着的符号,孩子不明白它们怎么能加起来呢?这是一个根本的疑惑。孩子以前没有注意到实际物体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这个发现和探索是许多被教出来的孩子不会想到的。只有自然地对人类文化感兴趣,并自由探索的孩子才能发现这些问题。到了这一个时期,孩子们对学习文字、故事的形式非常感兴趣。
抗抗突然对书的产生过程发生兴趣,总是问:是谁把故事写到书上去的?他是怎么把他的故事卖给别人然后自己赚到钱的?老师根据他的疑惑,设计了一堂“书是怎样来的”的生成课程。当课程结束后,班里很多小朋友开始造书。抗抗是其中最勤奋的,每天都要造出一本书来,他先将纸折成书的样子,要求老师给他装订好。他将图画在每一页纸上,然后口述,要老师用笔将他的故事写在他画的图下面。为了把书做的更像,他每天都去研究各类书的封面和封底,研究完之后,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在他的书的封面和封底上出现了类似的内容,或者是下一本书的内容简介,或是一系列书的名称。
孩子属于人类环境的产物。人类用的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环境,文化产品是对智慧的表达和记录。儿童的发展使他们会自然地对人类文化发生兴趣,这时成人应该帮助孩子进入到对文化本质的学习和探索,而不是只关注于表面知识的记忆。这个时期,只要儿童对文化探索和学习的兴趣不被破坏,儿童将产生巨大的动力用于学习文化知识。
社会认知敏感期
从五岁开始,孩子们开始对人群组合发生兴趣,并开始了对各种组合形式的探索。由于婚姻的组合形式离儿童生活最近,所以儿童的探索就会先从婚姻开始。这个时候,他们会研究谁和谁结婚了,如果他们自己喜欢一个人,就会要求与他(她)结婚。在婚姻敏感期的过程中,儿童发现了情感,练习处理情感,从而认知了人类社会组成形式。
五岁的男孩子志明向大家宣布:他要跟同年的女孩子琦琦结婚了!没有一个孩子感到吃惊或想要嘲笑他。老师也认为这是一个一般的探索行为,只是肯定地点了点头说:“等你们长大了,就可以结婚。”过了几天,男孩子的爸爸给老师打来电话,说他的儿子要结婚,要老师给“操办”一下。(幼儿园经常有小孩子要求“结婚”,有时候他们可能是在外参加了别人的婚礼,需要过家家来模仿,有时是属于对结婚的一种探索行为,因为他们从爸爸妈妈的生活中发现,一男一女只要结婚了就可以在一个家一起生活。于是,他们也会要求结婚。由此可见,儿童对社会的探索是从婚姻开始)
我们跟踪了志明整个婚姻敏感期的过程。当老师郑重地为他们举行了婚礼后,志明与琦琦在幼儿园以过家家的形式,模仿着各自的父母。志明会把一张桌子用椅子圈一下,说那是他们的家,对琦琦说:“妻子把家看好,谁来都不能让进。”琦琦会说:“老公,晚上早点回来,回来时顺便带把菜。”这并不像三到四岁的孩子玩的那种普通的过家家游戏,一般这种情况下,有不同的孩子临时扮演不同的角色。过几天,角色就又换成另外的孩子。而琦琦和志明却是有着感情因素的。我认为他们在内在认知上,就像一对好朋友一样,认为这样的好朋友就应该是夫妻。他们把父母的婚姻形式与自己的情感配对,形成一种类似的状况。
有几天,琦琦不愿意来上幼儿园了。她妈妈说她非常伤心,问她,琦琦也只是说:“中午睡觉……”,然后什么都不肯讲。老师得到反映后,还以为琦琦以前在传统园没有得到过老师在床边护理她的感觉,看到老师护理别的孩子,自己也想获得这样的机会。所以到中午,老师就走到她的床边,告诉她:“老师今天中午陪你睡觉。”可是老师发现琦琦仍然很难受的样子。老师以为她发烧,给她量了体温,可是也没什么问题。之后,琦琦开始用拳头打床,越打越厉害。老师问她怎么了。琦琦说:“志明……志明……”
老师回头一看,隔着一排床的志明正在跟女孩盈盈聊得热火朝天。志明的床和琦琦的床离得很远,却和盈盈的床离得很近。午睡前十分钟的聊天时间,志明总是和盈盈眉飞色舞地聊天。原来琦琦妒忌了。老师明白过来以后,故意问:“志明怎么了?”
琦琦说:“我不想让他和盈盈结婚。”接着趴在床上大哭起来。
我们看到孩子们探索的过程和其它几个敏感期一样,有一个试误的过程。志明认为结婚就是一个仪式,琦琦认为只要两个人说话很亲热就是结婚了。对婚姻的真正认识并不影响他们对人群组合的认识,会继续探索作为单个的人和家庭人群的区别。人的情感成长也像身体的成长一样,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情感的时候,同时也发现了结婚这种能使有情感的人永远在一起的理想方式,便浪漫地使用这一方式界定自己与所喜欢人之间的关系。到了九岁之后,情感经历了一个潜服期,这个时期没有大的变化和突发的成长痕迹,一直到十六岁,才与性一起突然成长了,十八岁便基本成熟了。那时,他们如果能回忆起儿时的婚姻敏感期,会觉得非常可笑。
另外一个女孩子晴晴,有一天突然问老师:“你和谁结婚了?”老师指了指远处等着接她的先生。晴晴看了一眼,带着遗憾的神情,说:“怎么是他呀?”老师问她:“有什么不对吗?”她回答:“你应该和程主任结婚。”(程主任比这个老师小十岁左右,经常在幼儿园,和孩子们关系很好,晴晴非常希望自己喜欢的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老师回答:“我已经和老公结婚了,就不能再和程主任结婚了。”晴晴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晴晴又找到这位老师,问:“你跟你老公进了一个房子,你们结婚了。你跟程主任也进了一个房子,你们为什么不能结婚呢?”老师跟她讲:“我跟老公进的那个房子叫做家。进到家的人,都是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人,不是子女就是姐妹,或者是夫妻。跟程主任进的房子,叫做单位,进到单位的人叫‘同事’。他们共同做一件事,所以要在一个房子里。”晴晴又被说住了,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走了。但这时老师多了一句话,说:“一个家里一般只有三个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如果程主任到我们家,就只能当儿子了。”晴晴回头看了看,还是走了。
第三天,晴晴突然激动地上来揪着老师的衣领,说:“哎,我有一个好办法,那你跟程主任一起出生不就能结婚了吗?”这是昨天老师说程主任只能当儿子,让她发现程主任年龄比较小的缘故。这时,老师又讲了关于年龄和爱情的问题。至此,晴晴才将这件事放过。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晴晴对社会中人群结构的探索过程,如果成人不是嘲笑他们,而是认真对待,孩子就会获得探索结果。如果我们嘲笑孩子这么小就关注成人的事,并且用成人的生活来套用孩子的认知,我们就会怠慢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一个人,他们有权利了解自己想了解的事情。
经历了婚姻敏感期,孩子们发现了情感,学习了处理情感的技巧,开始了对人类和社会的探索。
社会是丰富的,环境与物质是繁杂的,一个婴儿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开始了自己的建构和认知。为了能够达到发展的目的,为使自身发展从对物质的感受到对事物的利用再到对事物的思考,进而达到对事物的创造,儿童的发展机制中就带有各种关键时期。前一关键期一定要为后一关键期做好准备,后一关键期又事必与前一关键期环环相扣,这就是发展的必然程序。所有这些都是外在因素无法决定的,
1、请观察您的孩子在发展中的关键时期是什么状态?
2、您发现您的孩子出现了哪些关键期?
3、您认为在关键时期做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推荐书目: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八讲 童年的秘密之三:阶段性
&感觉运动时期
孩子的精神成长重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儿童在头两年就像远古时期的人类,由于没有经验,无法直接通过现代人的学习方式学习,而只能通过个人的体验。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展现在他面前的所有事物都是新鲜而极富刺激的。儿童的神经系统是从感觉开始发展,所以也只能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认知事物,这些感觉器官就是:眼睛、鼻子、耳朵、手、脚、口以及全身肌肤。如果儿童用这些器官认知事物,那么认知形式就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只坐下来听录音、读文字就能获得感觉。实际上,成人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感觉还是以前感觉的积累,这些积累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童年。
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只通过听、读、看就能获得认知,他们必须通过触觉,而触动的过程就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这种运动和触觉的需要是儿童生命的需要。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儿童只要是醒着的,就会一刻不停地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感觉,感觉的目的是获得认知。由此看来,口、手、腿的敏感期就是感觉运动时期。这一时期我们要帮助儿童去完成他们的运动方式,给他们运动机会和自由,提供丰富的可供感觉的材料。
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到两岁。
&前运算时期
孩子两岁之后由于前一阶段的感觉运动使大脑中聚集了许多事物的表象,两岁之后,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儿童将大脑中的表象与语言配对,形成了事物的概念框架。从两岁到六岁,儿童会在逐渐增加概念量的基础之上,将这些框架补充完整,当大脑中积存了一定量的事物表象时,儿童就会使用这些表象进行工作,表象积累的越丰富,工作材料也就越充实。这种大脑的工作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思维。
比如:一个孩子在感觉运动时期对杯子发生兴趣,会连续几个月只对各种各样的杯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会由一只杯子逐渐注意到其它类型的杯子。当对杯子感兴趣的时期结束后,杯子的表象就留存在了孩子的大脑中。如果这个孩子在感兴趣的晚期,又注意到与杯子相关的水壶,有可能会继而对壶发生兴趣,对壶的兴趣过后,壶的表象也会留存在孩子大脑之中,一起留存下来的还有杯子与壶的关系。
某一天,当这个孩子听到“倒水”这个词的时候,如果杯子和壶不在眼前,孩子就可能在大脑中完成用壶向杯子倒水的过程。这虽然是思维,但也是一种没有被升华的行为模拟,所以叫前运算时期。
儿童的前运算时期一直从两岁延续到七岁。年龄较小的儿童这个阶段开始的标记是:开始使用字、词、数字和玩具去表达抽象的概念。他们也开始使用简单的规则、分类和逻辑组织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这些规则一般都是非常简单化的。例如,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普遍认为高的玻璃杯一定比矮的、宽的玻璃杯所盛的牛奶要多。而且铺在地板上的一定比放置在书架上要多。他们仍然有困难去理解别人的观点。(引自《耶鲁育儿宝典》,94页)
非但如此,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只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之内,超越自己的经验,儿童便无法利用大脑的运算去解决。
皮亚杰做过一项试验:一个父亲带着自己六岁的儿子来到湖边,儿子往湖里仍了一颗石子。
父亲:石子到哪里去了?
儿子:它在湖底下。(孩子又往湖里扔了一颗纽扣)
父亲:那颗纽扣不见了,它现在在哪里?
儿子:它在那颗石头上。(接着孩子又扔了一块木片,木片浮在水面上)
父亲:木片为什么没有沉下去?
儿子:因为下面有石头。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看到,孩子在不懂得漂浮的时候,是用自己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的。这就是前运算时期的特征。我们不能把这种思考方式看作是错误的。虽然孩子回答的结果与自然真理不相符,但孩子的思维形式符合自己成长的真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让孩子认知发展,如何让孩子将问题回答正确?这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道路。传统教育方式直接将结论告诉孩子,孩子用记忆的方式记住了答案但没有获得真正的发展。
&具体运算时期
“具体运算阶段从七岁平均持续到十一岁。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变得更加强了,尤其在他们处理一些复杂和棘手的问题时更显出了他们的这一能力。他们理解如何从自己的目标去反思以便能够计算出如何做出他们所想要做的。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感到比较难理解的概念是以怎样的方式工作的;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有多少种可能性;两个人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相同的事件。”(引自《耶鲁育儿宝典》,99页)以上这些能力都不是六岁以前的孩子所能够具有的,也不是教的方式所能够使孩子达到的,必须是孩子自然发展到那一步才行。孩子的成熟程度决定了孩子的发展内容。
“形式运算阶段是从十一岁一直持续到成人期。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青少年,最终能够掌握许多类型的抽象思维方式、假设情形;分析方式,包括多种观点和价值设定;综合数学、语言学以及科学的多重功能。这种能力导致他们思考更多的社会问题:正义、公平,以及他们自己在社会的地位。”(引自《耶鲁育儿宝典》,99页)
这一切能力我们更不能希望孩子在前几个阶段就已经具有。如果我们试图用灌输的方式使孩子达到这种能力,那么这种能力也是虚假的。将来在生存中遇到实际问题就会崩溃。
&教育无法使孩子跨越成长的自然阶段
人的成长像世界万物一样,阶段性既是自然法则也是成长真理。如果我们试图用教育和突击训练的方法使人类跨越自然的成长阶段,在暂时的欣喜过后带来的损伤是惊人的。
从下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孩子与他们的认知和思维之间的差别。这是一群四到六岁的孩子关于“婚姻和情人”的谈话——
有一段时间冬冬特别喜欢唱《你是我的情人》这首歌。有一天大班孩子正准备午休,冬冬唱了一句:“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样的女人”,这时正好老师进去了。
冬冬:“王丽,你是我的情人。”(他满脸甜蜜地看着老师。)
亮亮、肖肖、小毅和志明听了,也都跟着这样说。
老师说:“谢谢你们,我很荣幸。”
这时志明说:“不能这么多人有一个情人,情人是一个对一个的,王丽是我的情人。”(他是大班中最博学的,所以说起话来总是一本正经、有板有眼。)
冬冬:“不行,你都跟琦琦结婚了,怎么还能让王丽做你的情人呢?”(冬冬严肃地板起脸孔,眉头拧成了两段麻花。)
志明:“我跟琦琦呀,我们是拜过天地的,属于夫妻。可是情人就不同了,情人是什么样的人都行,只要是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没有拜过天地的就可以,我们没有拜过天地,所以我们可以做情人。”(博学的人一般都会很有涵养地用他的知识来说服对方,面对冬冬的驳斥,志明仍然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地阐述着他的理由。)
小毅:“你已经有老婆了,你还想要情人呀,你太霸道了吧!”(冬冬的同盟军参战了。)
冬冬:“我先说的,应该是我的情人。”(冬冬听志明说得头头是道,不知如何回应,却又怕“情人”被别人抢走,于是情急之下用上了有所幼儿园的原则——谁先拿到的东西谁先使用。)
这一招还真灵,一下子把志明镇住了。
小毅:“冬冬,是我们两个人的吧?”(他们是好朋友,好的东西都一起分享,这一回“情人”好像也不例外。)
冬冬:“就是的。”(很爽快地回答)
肖肖:“也是我的吧!”(肖肖也想来凑热闹。)
冬冬:“才不是你的呢。”
志明:“你们连情人节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都没有送给别人礼物,你们就没有权利当别人的情人。”(不愧是博学之人,论据都延伸了。)
小毅:“我会送呀,我会送一朵玫瑰花呀!”
冬冬:“会送巧克力还有很多奥特曼。”
志明:“人呀,是一个人对一个人,这一天呀,是一对情人过,可是你们两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就没办法过情人节,这不叫情人。”(天呀,逻辑学家呀。)
小毅:“怎么办呢,冬冬?”(有些为难)
老师在一旁笑着等待,想看看他俩会怎样处理。
肖肖:“还有我呢!”
小毅:“肖肖,你给我呆一边去啊!”(不耐烦了)
肖肖:“那就一个上午,一个下午。”(开始讨价还价)
小毅:“那我就让给冬冬吧,因为我还有一个好朋友,我可以和盈盈过情人节呀!”(退一步海阔天空)
冬冬:“噢耶!王丽,我们去过情人节吧!”(兴奋得快要跳起来了)
老师说:“到情人节的时候再说吧,还早呢,情人节在二月十四号。”
孩子们:“噢!二月十四号是情人节呀?”
志明:“对,二月十四号是情人节,到时候我还要打电话约琦琦呢!”
亮亮:“情人节是给情人过的,不是给夫妻过的。”(乖乖!)
志明:“你知道个屁,夫妻也是情人,夫妻呀比情人还要好,情人拜过天地的就可以成为夫妻了。”(逻辑学家的逻辑开始有些混乱了——呵呵!)
正在这时,小张老师进来了,问怎么还没有睡,志明说我们在谈论“情人”呢! 说完和老师相视一笑……
其中冬冬、亮亮和肖肖都是刚过四岁生日的孩子,不能将人的归属与物的归属很好地分清,也不明白夫妻的概念与情人概念。而经历了婚姻敏感期的六岁的志明已经建构起了一些这方面的概念。小毅五岁,比肖肖、亮亮他们要高一点,又比志明低一点,他们共同经历了志明和琦琦的结婚事件,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却与他们各自的年龄相符。
由此看来,孩子的认知水平与他们的年龄相关。我们无法通过讲授、问答、抄写的方式,使肖肖真正懂得对待人不能使用“你一上午,我一下午”这样的物品分配原则。如果我们用强行灌输的方式告诉他:“这是不可以的”,并且在他问“为什么”之后,我们仍然能正确回答出一个能让四岁儿童理解的道理,那么肖肖将会只从语言表面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不能真正从内心学会解决它们。因此,如果想让孩子学会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等到他的心理和思维达到一个成熟水平。现在,假如我们为了这个问题的正确与否非要肖肖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就只能用传统意义上“教”的方式来“教会”肖肖怎么处理,肖肖也只能用“背”的方式学会。如果他碰巧将学会的方式牢记在心,将来真正遇到要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他从记忆中搜寻出别人曾经教给他的处理方式,拿出来使用,可能就会遭遇失败。失败的结果会使肖肖丧失信心,丧失了信心也就会丧失重复探索的勇气,这就是根本的自卑。
所以教育者必须以帮助孩子发展为自己的天职,而不是剥夺孩子的发展而获得自己的一点私利。
以上所讲中,关键期是教育界普通通用的解释,但每一个心理学家对阶段性从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这里展示的是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阶段性的解释,供大家参考。
1.请您尝试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孩子的阶段性
2.请您分析您的阶段性是否持续一生
推荐书目:
1.《儿童心理发展》—皮亚杰
2.《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埃里克森
第二部分 三岁看大(3—4岁)
第一讲 了解幼儿园
孩子到了三岁左右,家长就要考虑为孩子选择一所幼儿园了。这不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照顾孩子的压力,也出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儿童无法获得来自同龄人的行为刺激和学习社会能力的机会,缺少一个可供互动的群体。在成人照看下,孩子处于中心地位,所有的要求都得到顺应。当成人活动的内容无法对孩子构成丰富的刺激。孩子在家里不能获得良好发展,选择一个满意的适合孩子的幼儿园就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目前,国内的幼儿园教育市场呈多元化发展,市场可供选择种类的多样化是一种优势,但也给许多家长的择园带来一定困难。
在此,我们需要对目前国内持不同教育理念的幼儿园作一下简单的介绍,以便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在为孩子择园时有可供比较的依据。
普通园是国内普遍存在的幼儿园,大都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使用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有统一的教师使用教材,按照大纲制定的计划和教材来安排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教育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教学内容主要以语言、常识、音乐、计算、绘画和体育等六门教育活动和各类游戏为主,在一日生活中贯穿了思想品德、人际交往能力、劳动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的教育,用讲述、演示、提问、回答的方法来灌输这些课程内涵。不少幼儿园还开设了识字、英语、电脑和艺术等教育活动,以提高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水平。
幼儿园根据不同体制分为公立园与私立园两种:
一.公立园
公立幼儿园是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福利机构出资开办的幼儿园,具有福利性质。幼儿园的设备、教师的素质、伙食、教育教学、消毒措施等方面要求符合国家教委对幼儿园的要求。
一般每年4月份起进行集中招生。凡于当年9月1日起符合进入托班、幼班年龄条件的幼儿,其家长应根据幼儿园托儿所张贴的招生通知所规定的报名日期和地点前往登记、报名。幼托园所一般从每年6份起陆续发放录取通知书,并安排幼儿进行入园健康检查。
在幼托园所有空余名额的情况下,开学后还可满足幼儿随时入托入园的需要。
公立幼儿园的“级”和“类”是怎么回事?,拿北京来说,北京市的幼儿园分三级,每级分三类,如一级一类、一级二类、二级一类等。其中一级一类是级别最高的。北京市有关幼儿园的“级别”验收标准具备一套非常细致,完整的文件。
什么是级?级指的是幼儿园的硬件水准:包括占地面积、绿化用地、环境美化,大型器械、房屋设备、图书资料、教学设备等。
什么是类?类指的是幼儿园的软件水准:包括园所长、教师、保育员,医务保健人员,炊事后勤人员的安排,教育教学水平等。
此外,还分“园所行政管理工作”,“园所教育教养工作”,“园所卫生保健工作”,“园所儿童发展水平标准”等具体内容进行考核。
例如,以家长们关心的“儿童发展水平”一级的标准是:
(一)、体格:
1、动作:包括走、跑、跳、钻、爬、投掷、攀登各项基本动作。
2、机能:身体各器官的机能。
3、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适应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生活卫生习惯:
1、生活习惯:有规律的饮食、睡眠等习惯。
2、独立生活能力:盥洗、进餐、穿脱衣服、入厕等。
3、个人卫生:幼儿自己爱整洁,讲卫生。
4、公共卫生:幼儿懂得保护环境的卫生。
(三)、智力:运用各种感官的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
(四)、语言:共分四个方面——倾听、理解、表达、非文字阅读。
(五)、概念:
1、数概念:数、量、形、时间、空间。
2、自然概念:有关生命、科学、环境的内容。
(六)、学习习惯:
1、注意倾听、举手发言、不插嘴、遵守集体学习规则,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正确的坐姿和用眼习惯。
2、操作能力: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使用工具、学具,会动手制作、实验等。
3、品德行为:文明礼貌、友爱、爱劳动、守纪律、爱惜公物、诚实、勇敢、关心他人。
其他还有道德情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兴趣受好、个性品质等项目的评定。
关于“类”的评定方法:
以“体格”一项为例,“一类”的要求是“生长发育正常,幼儿体格发育增长合格率的身高、体重均达到90%以上”;“二类”达到85%以上;“三类”达到80%以上。
再以“语言”为例,“一类”要求“绝大多数幼儿语言发展达到本年龄段儿童的发展水平”;“二类”要求的儿童人数是“大多数”;“三类”要求的儿童人数是“多数”。其他各项的情况基本如此。
公立园大多历史较长,保育方面做得比较好,管理方式、师资条件比较稳定,而且国家的资助使得幼儿园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但是老师的教育思想比较固化。
二.私立园
私立幼儿园多由个人、团体独立出资承办,具有盈利性质。必须经省市有关单位审批、验收,师资必须达到要求,
私立园有一些是由民间教育集团出资承办,这样的教育集团有可能会与某名校或教育机构合作,使用一种固定的教育理念或办园程式,在幼儿园的管理和硬件方面由集团出具统一的模式和方案,选择合适的场地或者社区办学。
私立幼儿园不能象公立幼儿园那样,由国家提供场地,国家拨款开支,私立园的收费完全是自主定价,收取的费用很大一部分用于房租、水电、教师工资、添置教具等开支。
私立园要与公立园竞争,就必须保证教学质量,
提高幼儿成才率,搞公立没有的,做公立无法做到的。许多私立幼儿园的教育都是以最大限度发挥幼儿的潜能为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重视每个幼儿的不同需求与才华,为其设计不同的课程。
不同体制的幼儿园各有优势。私立、民办的幼儿园稳定性比不上公立园,但是在采取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方面可能做得更好,更富于活力,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更具前瞻性,相对灵活多变。
但由于幼儿园由一种福利设施转换成一种经营手段,也会有一部分私立幼儿园只重视经济效益,忽略了师资培训,形成教差保好的局面,幼师变成保育员。幼儿教育提倡全面发展,综合教学,现在的有些私立幼儿园多数只重视单方面培养,忽略了其它一些方面的教育,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
无论是公立园还是私立园,很多都开设了寄宿制管理。寄宿制的实行大大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幼儿与家庭的沟通。
特色园在普通幼儿园的基础上偏重于某一学科,以某一学科的专长和特殊成果为特色,如双语、艺术、武术等特色幼儿园。
特色园在实施幼儿园大纲的基础上,突出某一学科特色,在幼儿园日常课程中,某一学科的内容成为幼儿园的主要特色。幼儿园的孩子们无论是否有这一学科的专长,都要参与规定量的这一学科的学习,使得孩子在幼儿园所规定的特色学科内有所见长。
外语在双语园中所占的比重超过通幼儿园许多倍,以能让孩子的外语在上小学前就达到一定的水准为特色。“让你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是他们的口号,也是最吸引父母的地方。双语园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与普通园没有太大差别。条件好一些的幼儿园录用外藉老师,外语教学与中文教学各占一定的比例。外藉教师沿用国外的教学方法,效果突出,孩子会获得一些良好的学习成果,在幼儿园毕业时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汉语教学部分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孩子进行学科部分的教学。
以艺术科目中某一类别为特色。如某某钢琴幼儿园以钢琴训练为优势,某某舞蹈幼儿园以舞蹈训练为优势,其它学科与传统园类似。
艺术教育是这类幼儿园培养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除了开设基础课程: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图画之外,还开设影视表演、舞蹈(武术)、动画美术、英语口语、钢琴、书法、公文等选修课。艺术教育的开展,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发展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幼儿强烈的求知欲,培养跃然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开发孩子的潜能,是这类幼儿园的目标。
出作品、出人才是艺术类幼儿园的办学宗旨。他们的艺术教育一般由专业老师担任。
以武术为主要特色。孩子小小年纪就能打一手好拳,做出像模像样的武术动作,是很多父母选择武术学校的一个原因。
下面的这所幼儿园具有代表性,该园的办园宗旨是:
寓教于乐,注重素质教育,让儿童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孩子从小有一个健康体魄,长大从容应付学习和生活”是我们的特别强调的办园特色。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幼儿园特别聘请了专业的武术教师和体操专业教师对孩子进行既达到准专业标准,又符合幼儿年龄的培训;并且利用机关新建的游泳馆这一便利条件,特别请到曾获亚洲游泳冠军的专业教练开设幼儿游泳培训班。孩子们经过了这些系统而科学的训练,不仅增强了体质,还学到了一技之长。自从孩子参加多项活动后,园内出勤率明显提高。孩子身体结实了,胃口也好了,冬天也不爱感冒了。
从上面的宣传,我们可以看到,该园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体魄强健的儿童。
无论普通园还是特色园,在管理和课程设置方面都有很多相近之处:
一.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
幼儿园会分大中小班,设十来个班级,各类教职员工。大型幼儿园人数会达到七八百名,中型幼儿园有二三百人,小型幼儿园也在一百名以上。教职员工全部持证上岗,在由园长及业务园长组成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开展工作。学校采用至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手段,管理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不言而喻,在严谨的组织结构管理下,失误率较低,每一项任务和计划都会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执行,每一级的分管工作都能够较好完成,条理清楚,秩序井然。
但这种管理模式的不利之处也是明显的。一方面,教师以上的管理者太多,这些管理人员由于不与孩子的生活直接发生接触,制定的管理方案及关于课程、活动等设计内容会与孩子生活脱节,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变通。教师的权利范围受限制,无权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来随时改变课程方案与活动结构。
这种教育系统一般以领导为中心,在学校里,无论是教师或儿童都是被管理者。教师之间按照经验、能力等分为几个等级,存在竞争,他们不是平等的共事者和合作者。另外,行政机构的庞大使得行政事务繁琐,也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影响。
二。采用有计划的课程设置
1、计划性课程
由教研部门根据幼儿的大脑发育特点以及婴幼儿心理学知识,结合中国儿童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教育体系,长期的课程计划及系统优化课程。教师需要将这一内容按照计划进行。
由于是为全体孩子设定的固定的学习内容,可能无法顾及每个孩子在生活和身心发展中出现的不同需求及变化。
2、多样的课程使用符合计划的教学手段
课程按照学科设计,教师需要将丰富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学科教学,按照学科的要求为孩子选择各种教学手段,需要用训练、记忆,提问,回答等方式使孩子掌握。这样,会使儿童对知识的认知变成对学科的记忆。
三.拥有相似的教育理念
多数幼儿园都拥有能体现出的既立足我国幼教改革实际,又吸收国际幼儿教育思想成果的教育理念,以“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幼儿的多种兴趣”为培养目标,倡导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不仅满足做一个指导者,引导者。
&以教育理念为特色的幼儿园
从上文可以看出,普通园或是特色园,都存在用成人的东西去灌输经验、规范行为的现象,如此造成幼儿从小班进来时是“一百种语言”,到大班毕业时只剩“一种语言”的统一化现象。随着对教育的进一步研究,国内渐渐出现一些新型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贯彻新一代的教育法,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遵循人的成长法则,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准则,使儿童在早期教育中就能获得发展自己的全部权力,在各个敏感期都不失时机地得到心理和精神的给养,使他们的心智、潜力和各项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现和发展。儿童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正常发展和成长,为未来直至终生的完善奠定一个早期基础。
u蒙特棱利幼儿园
蒙特棱利教育是由意大利人马利亚·蒙特棱利于一九零七年在意大利发起。当时,她被应聘到意大利桑罗伦多的一个贫民区承办了一所托儿中心,她在这里使用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后来的一百年中,蒙特棱利教育传遍了世界各地,不断被关注人类和热爱孩子的家长和教育者发现。新世纪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蒙特棱利,也开始了解蒙特棱利教育法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发现,从出生到六岁,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是智力、思维习惯、品格及所有心理潜能发育形成的重要阶段。儿童此时的心智具有极强的吸收力,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因此,她的教育目标就是为儿童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终生的自主学习、持之以恒的工作习惯。她设计的教具,重视感官教育,使孩子不仅通过视觉,而且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来认识世界。
蒙台梭利教育原则:尊重儿童;为儿童创造有准备的环境;帮助儿童自发学习;注重品格和智慧的形成。
蒙台梭利教育内容:
日常生活练习:包括基本动作、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生活礼仪等,培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互助、爱物等好习惯;
感官教育:培养敏锐的感官,进而培养观察、比较、判断的习惯与能力;
数学教育:使用直观教具,从少和多的比较开始,在游戏中进入四则运算和几何初步,奠定数学基础;
语言教学:蒙氏发现语言的敏感期在六岁以前,因此不仅强调母语学习,同时强调多语教学。另外,进入书写敏感期的幼儿通过语言教具能自然获得书写与阅读能力;
文化教育:蒙氏教室里备有动物、植物、天文、地理、历史、地质等各方面教具,使儿童学习照顾动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对宇宙万物感兴趣,认识矿物等。
蒙特棱利教育机构的工作,产生了一套有坚实基础的、有广泛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底蕴的,创造性的、充分发展的、有广度深度并经思想审视与实践检验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系统:
科学的儿童心理分析学说及教育方法论;
科学的儿童逻辑与数学的发展学说;
科学启蒙理论原理及构造学说;
儿童心智发展理论;
科学的感官教育论;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理论。
目前国内的蒙特棱利学校主要吸收蒙特棱利的教学成果,逐渐将人们的认识从中国的传统幼儿教育观念中引出,首先要从“随带”、“看护”观念中引出,也要从“唐诗儿歌”、“能写会算”、“知天文晓地理”、“小学内容下放”等儿童早期教育误区中引出。许多幼儿园都办有蒙氏班,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优秀分子的赞赏,成为社会相当一部分追求理想的人的精神家园。蒙氏幼儿园一般是科研、教育一体化机构。在这个机构中,教师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教科研工作者也是教师。每位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担负科研任务,完成一定量的写作,定期提交论文,并按论文质量和工作成绩评定职称。
u华德福幼儿园
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人们对教会和教廷非常失望,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新的醒悟,很多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精神研究者对基督文明进行反思。他们对人们逐渐远离教会表示关注,并大声疾呼“上帝死了”。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和探索人在“上帝死了”之后应该如何活着,在思考的探索中寻求新的精神生活方式。当时哲学家和科学家都认为自然科学只能研究物质世界,而任何涉及到精神生活的研究只能是宗教信仰,而没有科学可言。
奥地利科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
Steiner)对人的精神活动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精神领域,并创立了特别的“精神科学”,称为人智学。研究人智学是探索通往精神领域的途径,人智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智慧、人类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人智学可以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人类精神的存在,物质世界与宇宙的现象。研究人智学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完全开放的胸襟,既不盲从也不随意拒绝,当人的内心有所需求,这种知识和智慧就会涌现,并可以依内心世界的需求来调节,直至获得与精神世界的共鸣。
史代纳认为大约从1413年开始,人类的意识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个文化纪元”。在这“第五个文化纪元”里,个体意识已经觉醒,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地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并有能力通过自己的修炼而达到精神的最高境界。因此,人的精神自由和独立,成为精神发展的首要条件。这种意义的自由和独立是超越个人情感、血缘、地缘、政治、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影响和限制的,而精神自由和独立是必须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自我改造来达成,华德福教育体系就是建立在人智学这样的理论基础上。
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于1919年创立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当时,一位德国企业家依米德尔默特邀请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的研究成果,为他的香烟厂工人的子弟办一所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华德福命名。这所学校办得很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代表未来教育的典范。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念的学校都称为华德福学校,也被称为鲁道夫·史代纳学校。
在华德福教育中没有唯智力的推动。他们的教学目标是活跃和丰富孩子健康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使孩子自身拥有这种能力。当孩子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他的潜能就像一朵花的花瓣渐渐开放。
华德福教育利用自然的材料,如石头、贝壳、木块、手工制作的玩具、小精灵、简朴的娃娃、木头雕刻的动物等,加强孩子的想象世界。
华德福教育中,越是简朴的玩具,越具有开放性,教育作用越大,因为它越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有许多从桦树干上锯下的圆木头,有海边的贝壳,有用于服装或盖房子的长条丝绸或棉布,特别是柔软的布娃娃,脸上点缀着最简单的特征,为她们在游戏中的扮演角色留下丰富的想象。
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是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让孩子探索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关系,学会生活和工作,寻找人生方向和意义。努力避免把教学简化为单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通过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进一步深化为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培养个体精神和内在的行动意志力,孩子的个性、创造和成就都会得到认同和尊重。
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并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实施,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美的外在与内在的环境,从自然和美中学习。
华德福学校的组织者认为:“我们不仅仅是实施教育,和不仅仅引进一种新的教育体系,我们更是引进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们也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成长。”
u瑞吉欧幼儿园
瑞吉欧—艾米里亚,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镇。近年来,该镇推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瑞吉欧体系的特色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生动而丰富的表现。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得到各国教育界的赞赏,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
瑞吉欧认为,儿童可用一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东西,表达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的感受。包括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诸如身体、叶子、鸡毛、笔头、叉子等各种替代物。瑞吉欧的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后六岁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