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温馨浪漫词语四个字字的词叫什么来着?意思就是:当别人能在你身上得到利益时才会和你做朋友让你在他身上得到利益

什么样的男朋友才是模范男友?_百度知道
什么样的男朋友才是模范男友?
做男友时因该为女友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1.她是你最后一个女人。 2.从背后抱着她睡觉,像孩子一样揽在怀里。 3.即使自己盖不到被子,也不要在她熟睡的时候惊醒她。 4.吃她喂你的东西,并且觉得很好吃。 5.不打听她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 6.相信她的每一句话,如果实在离谱,找个机会在好好沟通。 7.努力适应她的生活方式,营造你们的生活方式。 8.友好的对待她的朋友,并且把他们当成你的朋友。 9.在她的朋友面前给足她面子,让她觉得跟你在一起她是幸福的。 10.继续做自己喜欢她也不反对的工作。 11.按照她给你设计的穿着打扮,或者两个人一起打造自己的形象。 12.注意锻炼身体,让自己有男人味,从而让她有安全感。 13.为她注意自己的形象,尤其是一起出去的时候。 14.陪她做一切她愿意做的也许很幼稚的事情,换个角度,其实那叫可爱,或者说像她一样有童心。 15.收起自己是坏情绪,在她的面前乐观和微笑的时候多。 16.时不时的给她些惊喜,不要让生活使你们的爱情 失去光泽。 17.珍惜每一个和她在一起的机会,让在一起的时光尽量充满欢乐。 18.不要羞于说你爱她,也不要觉得厌烦,无论在何种场合。 19.如果她要抽烟,你给她,然后在旁边陪着她,喝酒也是。 20.背着她在你们的房子里打转,即便只是租来的临时房子,陪她在家里玩游戏。 21.让她躺在你的大腿上一起看电视或者看电影。 22.陪她做一切她想和你做的事情,比如看A片。 23.当她思考的时候,不要打扰她。 24.解答她的任何疑问,如果她是个好奇宝宝。 25.一起干家务,一起沐浴洗澡,能两个人一起的都要陪她,前提是她希望你陪她。问问她,不要怕被拒绝。 26.帮她记下她第二天要做是事情,并到时候提醒她。 27.把她第二天要带的东西,要穿的衣服和早上要用到的东西放在你知道的地方,并告诉她。 28.和她去菜市场买菜,如果她不会居家,记得教会她。 29.给她做你拿手的饭菜,并且一同享用,如果没有拿手的,那么学习,总有一天你会做到她满意的口味。 30.记得时时夸奖她。 31.她做的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的提出并说明你的看法,一起探讨。 32.不要一个人闷葫芦,让她担心。 33.向她汇报你的行踪,让她知道你在做什么,保持手机的畅通,让她随时能找到你。 34.告诉你父母你们的事情,你有义务让你父母知道她的存在。 35.记下你觉得她特别优秀的地方,并且在她特别沮丧是时候提醒她,支持她。 36.用笔记下你们一起做的你觉得幸福是事情,那是你们以后最大的财富。 37.她要出门主动接送。 38.觉得她开心是比你自己开心更让你开心的事情,她难过是比你自己难过更让你难受的事情。 39.把她介绍给你的亲戚朋友们,并且在他们面前夸奖她。 40.收藏好她给你的一切礼物,即使只是一张小贺卡。 41.为了她,生活需要你低头的时候,不妨低下你高贵的头颅,你要相信你在做一件对你来说更为重要的事情。 42.申请一个你们的文集,写很多情书给她,让她去看。 43.她生病是时候要好好照顾她,尽你所有的柔情,并告诉她你很爱她,她会很快好起来的。 44.在大家面前不方便用说话的,能心领神会彼此的意思。 45.在她受不了困苦的时候离开你,你不怨恨她而是给她祝福。 46.尽量详细的告诉她,你们可能要经历的困苦。 47.不要让她受伤。 48.为她努力奋斗,赚足足够的求婚资本。 49.勇敢的向她求婚,不要害怕被拒绝。 50.在她不爱你的时候安静的走开,永远不要纠缠。 51.担起保护她照顾她的责任,并且努力去做。 52.跟她的父母沟通,给他们留下好印象,让他们觉得把女儿交给你是安全的。 53.告诉她应该怎么样和你的家人沟通。 54.带她回家,并告诉她在你家应该注意的事情。 55.每年陪她看望她的爸爸妈妈。 56.记得给她的爸爸妈妈还有其他家人买礼物。 57.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和她吵架,尤其是在她亲戚朋友面前。 58.让她能在你身上看得到未来的希望
采纳率:20%
其实外在物质要求不要太高,只要他能做为你的幸福而努力就行啦!真心为你好就行啦。百依百顺的男友是要不得的,他只能给你一时的幸福而不能给你永远的幸福!
要求不要太高,完美的男人世上并不存在。只要他一心一意对自己好,不要求他长得有多帅气,要多有钱,要多会关心自己,要多爱自己,要多会孝顺,要多会浪漫。但这几样都必须每一样都要占上一点才行哦!
做为男人,除了要有强健的体魄,宽阔的胸怀,还要有挣钱的本事。强健的体魄可以使你在激烈的竞争中有足够的精力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宽阔的胸怀可以容纳女人的柔情和她们甜蜜的幻想;挣钱的本事可以使你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完善自我,体现人生的价值。这是否就是好男人的标准呢?十全十美的好男人是不存在的,还是面对现实——生活中那个能够疼你爱你,与你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的男人就是好男人。
有钱帅只爱你完毕
该一心一意的对待你的女友,用心爱她。足够了!
其他7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男朋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陈嘉映:教育是让人有所领悟地过好自己选择的唯一生活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陈嘉映:教育是让人有所领悟地过好自己选择的唯一生活》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陈嘉映:教育是让人有所领悟地过好自己选择的唯一生活》 精选一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帮助孩子逐渐成长,形成他自己的独立人格,能依赖自己的判断去选择自己的道路,去决定什么对他是好的。世上有种种可能的生活,其中只有一种,是我选择的,或是我被抛入的,但我并不是被封闭在这种生活里面,我有所领悟地过着这对我唯一的生活。——陈嘉映 /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洗脑及其与教育的区别教育是教育,洗脑是洗脑,现在很多观念轻易就把教育混同于洗脑肯定是不对的。不过,两者到底区别何在,也不是那么容易想清楚。厘清两者之间的区别,近世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传统社会,该教给学生什么东西,分歧较少,因此,灌输不灌输就不是那么突出的问题。现在,多元价值、多元文化的理念被广泛接受,个人的自由选择得到推崇。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最近百十年,世界上的洗脑机器被开发的越来越强大。所以说,教育和洗脑之间的张力,今天格外凸显。“洗脑”这个说法大家都熟悉,每个人都可以列举很多例子,从纳粹德国说到,从商家的宣传说到不同的**主张,怒斥那些施行洗脑的坏蛋,嘲笑那些被洗脑的人,抨击可以很过瘾,大家听得也开心。不过,抨击嘲笑太容易了,倒可能妨碍我们思考,先不忙把这个那个说成洗脑。说到洗脑,大多数同学想必读过乔治o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本著名小说,即使没读过,也应该听说过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是本小说,不过,离开现实并不远。我年轻的时候经历过“文革”,现在回顾当时,我们会说当时自己被洗脑了。听说,我们邻邦朝鲜的民众今天还是这么想的;我们会说,那是他们被洗脑了。仅仅灌输一套虚假的意识形态是不够的,为了能够洗脑成功,同时还得屏蔽掉其他的信息,不允许异见出现,更不允许它传播。如果有人表达了异见怎么办?可以动用专政机器把他抓起来,或者,干脆从肉体上把他消灭掉。1966年有个叫做遇罗克的青年,他写了一篇《出身论》,反对当时的一幅红色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他就被抓起来,最后被枪毙了。遇罗克所讲的,现在只是很普通的看法,再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即使在当时也不是正式的官方立场,可是,遇罗克还是犯忌了,因为他用自己的脑子想事儿,没有完全依照官方的口径说话,发出了一点点独立的声音。从遇罗克的例子看,洗脑包括三个要素:灌输、查禁、暴力。不过,从一个例子做概括,肯定是太草率了。例如,洗脑总有暴力支持吗?我们可以想一想传销,想一想集体自杀的圣殿教教徒,想一想自杀式袭击者,会觉得洗脑不一定总有暴力支持。那让我们看看别人是怎么界定洗脑的。在辞典里在网上可以找到对洗脑的多种多样的定义。有些内容跟我上面的概括重叠,有的方面不一样,例如,这些定义都没有提到暴力支持。这里不重复这些定义,归纳下来,大致意思是:强行灌输一套虚假的观念。有的说法更周全,加上了“为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给别人强行灌输一套虚假的观念。这个定义里面有三个关健词,一个是灌输,一个是虚假,最后一个是为了洗脑者自己的利益。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教育和洗脑的区别。我们不妨对照这三条来展开我们的讨论。先说虚假。洗脑要灌输给我们的,是虚假的观念而不是真理。教育的目的则相反,教育是要让我们获得真理。这是洗脑和教育的第一层区别。这好像是很重要的一条——要是洗脑的结果是给我脑子里装上了好多真理,即使用了点儿强制,洗脑似乎也还是一件好事。是不是这样,我后面还会谈到。再说第二条,强行灌输。洗脑要把一套虚假观念灌输到我们脑子里,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开动宣传机器,不管你爱听不爱听,宣传机器不停运转。大家都听说过戈培尔有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教育则不同,教育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是自愿自主的。教育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有些论者甚至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自由的交流。这是洗脑和教育的又一层区别。第三条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纳粹的宣传为的不是德国人民的利益,为的是纳粹党自己的利益。再以传销为例,他给学员灌输传销多么多么有利可图,谁有利可图?首先是他自己,他发展了下线,他自己先就赚上了一笔,你会不会赚到,那其实不是他关心的事。教育就不是这样,我们教育自家的孩子,教育我们的学生,当然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学生好。这是洗脑和教育的第三层区别。如果你接受我教给你的东西,我就明显会得到好处,你显然有理由对你那套东西保持警惕。虚假,灌输,为了洗脑者自己的利益,从这三个方面看,的确,教育都不同于洗脑。不过,我们要是多想一步,这三种区别,每一种区别都不是那么分明,都还有疑点。就说强行灌输吧。这里的疑点是:一方面,洗脑不一定都靠强制灌输,另一方面,教育也有强行灌输的一面。先从教育这方面说。我们现在实行高中以下义务教育,这同时也是强制教育,家长不让孩子受教育是犯法的。教育也并不总是讲道理,很多东西直接就要求学生背下来。老师要求学生背这首诗,背这篇课文,这不是灌输吗?历史课、**课,灌输的成分就更多些。灌输背后都有强制,背不下来就扣分,这就是一种强制手段。想想我们怎样教孩子弹琴,强制就更明显了,不待细说。你跟孩子说,你要么坐在这儿好好弹琴,要么上院子里耍去,十个孩子十个到院子里耍去。我知道,有些论者主张,真正的教育不可以是灌输,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自由的交流。这种主张,显得开明,而且**上正确。我当然十分赞成我们的教育应该减少灌输的部分,增加自由探讨的部分,到大学阶段,尤其要更多的自由探讨。不过, 教育不可能等同于自由交流。小学、中学就不去说它了,即使到了大学,师生之间也不完全是在平等交流。我在别处就此说过几句,这里不多说,不怕俗气,我会说,要是平等交流,就不该让学生付学费,而老师拿一份工资。真实和虚假则是个更大的问题。我们也许会想,我们把四人帮那一套叫作洗脑,是因为它要灌输给我们的是一套错误或者歪曲的观念,而我们所说的教育,比如说我们教给学生代数公式,教给他们唐诗宋词,教给他们弹钢琴,教给他们爱国,我们是在教一些正确的东西,美好的东西。大家已经听出来了,这个想法没能把我们带得很远。且不说家长会给孩子讲圣诞老人的故事,会告诉孩子她是从面包树上生出来的。这里的大问题是:应该由谁来确定真假好坏?最后,再来看看“为谁的利益”这件事。我刚才举了些例子来说明,的确,如果你为自己得到好处来教我,我就有理由怀疑你在洗脑。我们教育自家的孩子,是为了孩子的利益,至少首先或主要是为了孩子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这些“教育者”的利益。你要是把爱国主义教育、舍己救人的教育都说成洗脑,那么,除了市侩哲学就没有什么不是洗脑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受教育者最终能够独立判断我们说到,教育难免有灌输的成分,不过,老师虽然规定了你必须学什么东西,他通常却不禁止除此之外你学点儿什么。换句话说,他并不屏蔽相反信息和异见,不禁止你去参照比较,也不禁止你去琢磨这些东西背后的道理。你必须把这首诗背下来,但你去读别的诗,他不管;不管你懂不懂,你必须背住这个公式,但你偏要自己去把这个公式推演出来,老师并不禁止,多半还会鼓励。洗脑就不同了。我们说传销班是洗脑,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力图屏蔽不同信息。大多数学员是主动参加这种讲习班的,不是像拉壮丁那样把你拉进去的,不过,你一进了传销班,多半会被封闭起来,不允许自由出入,还把手机没收,不让你自由通话。我们刚才讲到,专事灌输的宣传机器总和审查制度配套的。我们曾问道,爱国主义教育对谁有好处?这个问题也跟一个社会的信息自由程度相关。二战期间,美国和日本都提倡爱国主义,美国人和日本人也都很爱国。两相比较,美国人有相对较多的自由来接触各方各面的信息,他们相对比较容易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有较多的自由了解到反战的思想,等等,不像在日本那种军国主义环境里,掩盖战争的起因和实情,禁止谈论**的决定,就此而言,相对而言,美国的爱国主义观念里,洗脑的成分就少一些。不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下面我还要进一步讨论。我上面说到,用真实还是虚假来区分教育还是洗脑不是最好的角度。的确,一上来就争论谁是真的谁是好的,难免一头雾水。比较看得清楚的区分,在于是否屏蔽异见,而这恰恰是区分真假的一个先决条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开始难免被灌输了不少东西,这些东西是真是假是好是坏,我们一开始不怎么清楚。但若我们有获取信息的自由,能够拿其他的东西来跟教给我们的东西做比较,我们就会慢慢培养起自己的判断力。大家都知道,教小学生学东西,强制的成分多一点,而且,不少东西,我们并不讲解背后的道理,就让他们死记硬背,随着孩子长大,强制因素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依靠讲道理。为什么?很简单,他们长大了,懂道理了,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他们还能够反过头来判断一开始教给自己的那些东西是真是假是好是坏。我们不妨把这一点概括为:回顾始知真假。是教育还是洗脑,我们往往不能只看当下是否带有强制来确定。等孩子长大了,知道的更多,眼界更开阔了,自己对好坏对错自己有了良好的判断力,反过来看当年,他会看到教育和灌输之间的区别。他回过头看学钢琴的过程,哪怕记得其中包含相当的强制,他也多半会理解这种强制。他这时候早知道根本没有圣诞老人送礼物这回事,但他不会把这些想成欺骗。洗脑的情况就不同了——被洗脑的人一旦能够判断真伪,他就会感到自己当年受了欺骗,他不会感谢当年给他灌输东西的教师,甚至不能原谅他。从教师一方面来说,他虽然有一套他自己的课程,但他并不限制学生接触别的东西,这恰恰表明他自信他所教的是正确的知识,正当的道理。实际上,这种自信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不禁止学生接触不同的东西,相反的东西,反倒鼓励学生时不时跳出他所教的东西。洗脑者却没有这份自信,他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他教给你的东西是他所知道的最好的东西,但他其实不那么自信,所以他需要禁止你接触与他不同的那些东西。当然,回顾始知真假只有部分的解释力。你教孩子吃辣,他也许慢慢就喜欢吃辣了,教一个人喝酒,他慢慢就爱喝酒了。钢琴和数学也是一样,实际上,如果他将来成了数学家,钢琴家,一定是他后来慢慢爱上这个行当了。这是从正面说,如果从反面想,你教给他什么他就爱上什么,正是洗脑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圣殿教徒直到自杀前的一刻,可能仍然相信他的人生受到了正确的指引。与此类似的还有大家都听说过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他明明是受害者,结果他会爱上迫害者。你看着他受迫害好悲惨,但他即使了解到正常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仍然不觉得他那是悲惨。在极端情况下,事情的确会糟糕到无法挽回,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不必过分恐慌。公开说理可以引导当事人反思,引导他拿观念与现实对质,看到现实生活中还别有很多选择。回顾始知真假好坏,也关联到“对谁有益”的问题。学钢琴是非常艰苦的过程,也许没有例外,学钢琴的孩子在小时候都相当抵触,但你长大以后,弹得一手好钢琴,成了郎朗了,这时候你会感谢逼你弹琴的家长和严格要求你的钢琴教师。即使你没有在弹琴的路上走下去,你也能理解家长为什么让你学琴,你多半也能从学琴的经历中获得很多益处,例如培养了自己的乐感。加入传销团伙的学徒,到头来大多数都发现自己什么好处都没得到。事后回顾,纳粹主义对德国人民并无好处。不过,“对谁有益”这个问题还有更深的内容。从传销的例子看,灌输观念的一方明显得了好处,被灌输的一方明显吃了亏。但并不是在所有事情上,谁受益都这么一清二楚。其中的一个缘故是,人生的好不是一种完全客观的东西,好像是无论你认识到还是认识不到,好的就是好的。对我好还是不好,固然不全是我的主观认定,然而,我们当下对什么是好的认识,我们当下的实际感受,也是生活得好不好的一部分。你女儿想报哲学专业,你坚持让她上商科,你认为学商科对她有好处。她上大学了,谈了个男朋友,你看了看,这男生不像是将来能挣大钱的,坚持让女儿跟一个有钱人家孩子谈朋友。当然,你是为了孩子好。而且,到头来,你可能的确是对的,我们家长是过来人,我们知道,人在年轻时候比较浪漫,容易想入非非,等到结婚生子,就变得“现实”了,那时候,她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好,那时候,她才知道,学商科对她更好,另一个男人更适合她,等等。好,就算你是对的,就算女儿再过十年以后会发现你当时是对的,你现在是不是就应该强扭着她照你的想法去做,仍然是个问题。你为我好,而且你是对的,但我并不因此就该事事照你说的去做。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也是我的好的一部分。私人生活是这样,公众生活也是这样。即使我们有一个关心民众福利的**,即使这个**的这些举措是对的,这些仍然不够,**还有责任,让民众认识到它的这些举措是对的。前面曾问道,要是洗脑的结果是给我脑子里装上了好多真理,洗脑会不会是件好事?不是。我是要真理,但我不只是要占有真理,我要的是追求真理从而认识真理,要的是我自己去逐步认识真理这样一个过程。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你自己并不追求真理,那么,即使真理落到你手里,你也不知道它是真理。何为真理的问题与你是谁的问题是连在一起的。教育的理想是举一反三,我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才能举一反三,灌输和洗脑则在于消除你的独立见解,你所接受的东西里不包含未来自主生长的种子。教育里有一部分,当然是长辈和老师把他们认为好的东西,把他们认为正确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然而,同样重要的是,甚至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力,培养他的自由人格,希望他成熟起来,能够在他自己的时代里,依他自己的性情,去获得他自己的好,去过上一种有充实意义的生活。至于什么是他的有意义的生活,则并不由教育者决定。依我看,这是教育和洗脑最根本的区别。在这个上下文,是讨论爱国主义教育对谁有好处这个问题的最佳场所。我刚刚说,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受教育者最终能够独立判断,什么是他真正要的好。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好,然而,这不是像天冷了给孩子多加件衣服是为了孩子好,不像是买个手机是为了孩子好,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帮助孩子逐渐成长,形成他自己的独立人格,能依赖自己的判断去选择自己的道路,去决定什么对他是好的。世上有种种可能的生活,其中只有一种,是我选择的,或是我被抛入的,但我并不是被封闭在这种生活里面,我有所领悟地过着这对我唯一的生活。这种生活因此富有意义。这种生活富有意义,当然不见得在于我从这种生活捞够了好处。它富有意义,蛮可以是因为它富有创造性,蛮可以是因为它为别人带来的好处,蛮可以是,像特莎修女那样,因为它充满了对不幸的悲悯。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是,因为我为我钟爱的人,或为我的民族,献出了我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修道士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并因此而幸福,这跟朝鲜人民的幸福感不同,不是因为他不了解在这种生活之外还有别种幸福,一旦他有了别种生活的可能,就立刻去过别一种生活。为国捐躯的壮士宁愿牺牲自己,不是因为他被洗脑了,而是因为他若临阵脱逃,他就否定了自己生活一场的意义。文章来源:爱思想 诚信 专业 透明携手招行 到期回购年化收益 5%—7%1—6个月 灵活APP:迈信迈信金融官网网址:www.my***bank.com热线:400-022-6685《陈嘉映:教育是让人有所领悟地过好自己选择的唯一生活》 精选二***ouwang中国的实践者官网网址:www.***ouwang.com理财热线:400-788-9566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去吐槽90后和00后的孩子,可能你会滔滔不绝一天都停不下来。很多人都认为是孩子们出了问题,果真如此吗?也许问题出在家长和教育身上,孩子们进步了,而我们的教育依旧是老套的。强烈推荐这篇文章给大家阅读。现如今的家庭教育之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悖论和问题需要面对。各位父母,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了解现在的孩子吗?我在这个问题上很有发言权,因为近20年来,我大概接触了8000个家庭案例。当今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当今的孩子是什么人?我们要从本质上来把握。假如我们不能从本质上来把握,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不会在点子上。从1993年以后孩子们就开始不一样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是1993年中国取缔了粮票,这件事情年纪大的是不是还记得?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里面,取缔了粮票意味着什么?我们吃饭不愁了。当一个民族吃饭不愁,尤其是到我们这样的民族吃饭不愁的时候,我们会愁什么呢?我们的需要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人对人的需要不一样了,家长对孩子的需要不一样了,社会对人的需要不一样,人对社会的需要不一样了。我们来看1993年以后的人的基本特征,首先,他们都是独套公寓里的独子。独套公寓里的独子有什么样的人生感受呢?你可以去试试,到春天的时候,买一只刚刚生出来的小鸡,养着它,给它好吃好喝,你看看是不是两个礼拜以后小鸡就死掉了,因为小鸡也会孤独。现在的孩子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孤独会有哪些麻烦?第一,人一孤独,无端伤感,莫名其妙流眼泪;第二,人一孤独,思考力就变得非常强,所以麻烦就来了,既不思考吃,又不思考穿,他就过早地思考了一个终极问题,最高哲学问题,“我存在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在的孩子,连四岁的孩子就会在那里发呆了,你不知道他小脑袋里想什么。一旦人有这种问题,痛苦就伴随着他了。所以我们教育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得知道自己的子女是什么人,才可以有方向。1、当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投入过多的关注在某一个孩子身上。但是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上海这样的城市里,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感受吗?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他内心里面的苦闷你知道吗?其实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我看到一个四岁的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长大后赚钱给你用,是因为他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可是等到十几岁他就搞清楚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因为这些大人又不会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可名牌大学在中国就这么几所,凭什么就你们家孩子去呢?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三的学生来找我咨询,他们所有的症状都是一样的:到了高三不投入学习,整天看手机,整天看小说。你问他想不想考大学?他回答,想,还要考好的。那为什么不投入呢?因为他们焦虑不堪。我只要说一句话他们就会淌眼泪,我说:“你可能考不到你觉得理想的大学,然后你会觉得实在对不起你的家长,他们对你太好了,是不是?”孩子们一听眼泪就淌下来。孩子们太可怜了。我跟这些孩子说:“谁告诉你,你家长的幸福要你来负责任?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幸福负责任。比如说两个人谈恋爱,一个男的对女的说‘嫁给我吧,我会给你一生一世的幸福’,结果没有三天就吵翻天了。孩子们,你记住,幸福是自己的主观人生体验。”有一个妈妈,她培育了一个博士儿子,这个博士后来做了外交官,谁都羡慕这个妈妈,但是我们看她在干吗?天天在吃抗抑郁症的药;还有一个妈妈,她的儿子只不过是个普通工人,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妈妈天天在乐呵呵地搓麻将。所以,幸福不是别人能给的,而是自己的主观体验。父母们要告诉孩子不要背这个包袱,轻装往前走,这个才是给孩子正能量。我讲一句贴心的话,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要记住,不是他要来的,如果他要选择未必会选你,你是单向选择。我跟我儿子经常说的话是,“儿子,咱们母子一场,彼此不要嫌弃,你不嫌我,我不嫌你。”孩子没有这种重担,他才能轻装往前走,他才不会有考试焦虑。现在咱们国家有多少学生因为在临考前焦虑不堪,学习成绩才没有达到应该有的目标呀!我们能看到现在的孩子有空前的学业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东西是孩子们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起,这些人是孩子的父母、老师。你想想看,如果孩子在学校、在家里都要面对一群焦虑的人,人人对孩子拉橡皮筋,老师在学校里不停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也在强调考试、学习,那孩子可能就完了。跟焦虑的人在一起,会疲惫不堪,我们孩子所遇到的压力是全世界没有的。美国的学校不应试吗?也应试的,人家的学习任务也很重,可是人家的老师和家长不是我们这样的内心世界,我们(父母)自己太脆弱、不够强大。2、当今的孩子对话语权要求很高现在孩子的第二个特征是对话语权要求非常高。这绝对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在中国几千年来是没有的。我有时候在思考,独生子女政策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它会推动民主进程。为什么呢?首先,人的环境不一样。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我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现在孩子的生活是这样的,他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直接跟大人对话,为什么你说话我不可以说话呢?反过来看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者,还是秉承老一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中学生被老师教育的时候,老师在训他,这个中学生就这样子,“你讲好了。差不多了讲好了吧?我可以进教室了吧?”他根本不会听你讲的。为什么?因为你不了解他话语权要求很高,你没有给他平等的对话。这也就是我们职场上马上要面对的93年以后的人。曾经有个老总找我,说他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实习生,这个实习生在开会的时候负责做记录,会上老总发完言,实习生说:“我也来讲”,老总说:“怎么轮到你讲?”他说:“我为什么不可以讲?我也了解啊!”于是这个老总就看不懂了。我跟他说,你要看懂他们话语权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让他有话语的可能性,他就到网上去说,你堵不住他的。所以各位,你想想看,有这种平等话语权要求的民族,它怎么不是进步的呢?这是对我们几千年文化的一种挑战,你要面对的是我们的文化怎么来衔接,只有把它衔接好了以后,孩子才能够平稳地过渡,而不受到他前代人的压制,这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3、当今的孩子知识面宽广各位在座的老师你不要生气,现在的孩子他未必是要到你这里来接受知识的,好多课都有光盘,他可以买来光盘自己看,而且都是名师讲的。现在的老师没有权威性,不像我们小时候,家里如果没有一本书,老师就是万宝全书,现在没有这样的老师。你也别指望你做这样的老师,或者说你可能得不到这样老师的感受。老师不理解这点就会打击学生,就否定现在的学生不如过去的学生。其实这就是时代的特征,跟不上的话,那是老师的问题。在上海,有的孩子读初中的时候,已经走过半个地球了。老师在教室里面讲加拿大,学生说,“我在加拿大待过很长时间,老师你去过没有?”那么各位,这个书怎么教?我讲的都是非常实际的东西,教育要针对这些问题才能对未来的学生有用。4、当今的孩子都很善良我们所有的1993年以后孩子的父母都会说他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有一点,孩子是非常善良的。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所在。理由如下:你在马路上,但凡看到一个乞丐,小孩子的脚步就有点迈不开了,他会拖住他妈妈尽量慢一点,实际上他想让他的妈妈捐点钱给这个乞丐。小孩子很善良,原因是他有爱,他是浸润在爱当中长大的,他是在一个物质丰厚的时代里长大的,这样的人他一定善良,一定有爱心。爱心不是空穴来风,爱心是有条件的。现在的孩子具备了基础条件,所以他有同情心,他同情弱者,他爱别人。所以他的道德判断水平要比我们这代人高多了。因为不同的身世,两代人的道德水准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非常有信心,后面的年轻人他们会越来越好,他们没有经过文化大革命,这一代孩子是有希望的。我们做家长的绝对不要辜负了他们,他们都是好孩子。5、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也是教育的结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而我们的学校也没有提供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比如说现在的中学生都在玩“手办”,人数大概比例是1/4。什么叫手办?“手办”就是以日本动漫为模板所制作的那些玩偶。他一个人跟这些玩偶在玩,有的时候玩偶还带一些色情,一个男孩子玩到他会爱上这个玩偶,然后就会在虚拟世界里捣鼓真实感。他们在网上交流,似乎这个玩偶是一个活人一样,最后他反而在真实世界里有虚拟感。两个人在网上聊好了以后准备见面,坐在一起,居然没有话,结果说,“我们网上去说吧,再见。”就到网上去说了。有一个场景,有几个四、五岁的孩子,他们在一间没有大人的房间里。如果我们以常识来看,这个房间一定翻天了,地上都是水,弄得一塌糊涂。但现实是,这个房间门一打开,鸦雀无声,每个小孩都很安静,比老人院还宁静。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一不怕死,二就怕苦”。你跟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将来会过什么什么苦日子,他会跟你说,“不可能的,如果到那天我会去死的。”人家连死都不怕还会怕什么?让我们怎么教育?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德育校长,如果有,请思考一下:我们现在中小学的德育活动应该做什么?因为孩子们现实感很弱,学校应该提供这种帮助,模拟法庭,模拟超市,模拟社区……去搞这些东西。有一个高中生跟我说,学校请来一个老掉牙的战争年代的老军人跟他们说,“我们战争年代如此艰苦,你们这些人到现在满脑子思想,天天想着穿名牌”,那个高中生说,“老爷爷,你们革命不是为了我们穿名牌,是为了什么呀?”所以我们的德育教育真该动动脑筋了。孩子缺什么?你要给他什么?德育教育是育人,不是灌输某些东西,你要把他育成一个健康的人,不然一个没有现实感的人,到后来他的人格会有问题的。曾经有一次有个重点中学高中的学生,她带了一个手机给我们看,她说,“老师,我们在玩这个东西”,我一看吓一跳,玩什么?一人割自己一刀,很好玩吗?这种行为我们怎么理解?这就是现实感缺乏的表现,他必须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可惜,我们教育者全然不知。我们只知道他的成绩上去了还是下去了,而成绩下来有太多的因素。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的孩子,这些都是他的内心的一些痛苦点。6、当今的孩子对个性化生活要求非常高我们来看他们还有一个特征,个性化要求非常高。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现在的孩子是“我来过了,雁过留声,你们怎么可以不知道我来过?”他必须要展现个性。那么我们的教育允许吗?设计出来让他展现个性的平台了吗?我们班级的班会课是不是提供了呢?有一个孩子跑到我这边,说他就是非要留长头发,穿花衣服,校服到门口就脱掉了,结果教导主任跟他说,要不剪头发就不要来。后来我打电话给他班主任,我说,“你知道吗?这个孩子的动漫知识,我连做他的小学生都不配。你把一节班会课给他,让他展现一下做好的PPT,我相信他从此就会改变。”这个是我们现在孩子的又一个特征所在。那么各位,如果你要压抑他,他就抗争。抗争的途径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跟你打,我们叫逆反。为什么逆反?逆反是因为你不允许他长大。逆反有“硬抗”这样的形式,就是你说东他一定要说西,你说要好好读书考高中,他就跟你说要考职业学校。那么“硬抗”还好一点,如果“软抗”就麻烦了。如果老师、家长“强大无比”,是“不可战胜的”,孩子反抗的能量应付全部转移到里面,结果各类精神问题都出来了,导致现在15岁以后的孩子,神经症高发。各位注意,我们培养孩子健康是很要紧的,所以要充分满足他的个性展现,我们的学校德育活动要有这样的意识。7、当今的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最后我想总结的是,现在的孩子是活在“第三只笼子”里的。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笼子,让一个老鼠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装一个门,如果老鼠不小心踩了一下这个门,门打开以后有一个食物会进来,这个老鼠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老鼠会怎么做呢?会一直踩。如果第二只笼子是这样的,老鼠踩一下,电击一下,踩一下,电击一下,以老鼠的智力会怎么做呢?不踩了。如果“第三只笼子”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电击,老鼠就不知道应该踩还是不踩,这个老鼠会在里面纠结死。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家长对他太好了,就像食物;但同时给他压力,就像电击,孩子们如同老鼠在第三个笼子。每个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者,嘴巴不说,心里是这样想的。各行各业,凡是能成功的都有一个共性的特质,这些人一定是输得起的人,输了再来,最后就赢了。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你只让他成功,不让他输。家长们见到孩子回家第一句话问的是,“宝宝,你今天得几个五角星啊?”“一个。”“小明得了几个啊?”“两个。”“你明天要超过他,要得三个。”我想问在场的幼儿园家长们,你跟儿子下棋他会输吗?他肯输吗?十个有九个孩子是不肯输的,有的孩子还会拿象棋砸妈妈的头,他输了就急。怎么会这样呢?你想要让他成功,却不让他有的成功的品质,你一开始就不培养这种品质,他不就是第三只笼子里的老鼠吗?还有,我们每家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在看到数学难题、物理难题能够迎战,锲而不舍。学奥数的时候再难的题目也能克服,我们希望孩子意志力、控制力很强,可是你知道意志力、控制力是从哪里来的吗?在上海,家长们从小学开始给孩子找最好的学校,初中、高中一直是好学校,等高考完了以后,再帮孩子找什么样的专业读大学以便运用关系找得到工作,等到找了一份工作以后,觉得差不多了,就买一套房子给孩子,发动亲朋好友给孩子介绍女朋友,然后再拿钱出来给孩子办婚事,婚事办好了养孩子,最后自己帮孩子带孙子。你要控制他一生,还需要他有一种迎战困难的自控力,又是这个悖论。这个人不是在第三只笼子里是在哪里?其实他都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非常明确,但有的家庭期望太高,这是不可以的。特别是对独生子女,你不把一个很具体的目标告诉他,这个人要崩溃。实际上高要求只有对自己,不能对别人。孩子非常清楚他的目标在哪里,可是心里也很清楚,自己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那么你想想看,他不是纠结死吗?这就是老鼠在第三只笼子里的感受。以上就是我今天所要讲的,我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父母或者老师,可以重新了解下这代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当然若你正好处在这个时代中的独生子女,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环境给你带来的一些细微变化。来源:中国社会学(ID:sociology_cn)作者:陈默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喜投网,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喜投网(www.***ouwang.com)是一家金融生态系统公司,围绕大众消费领域,提供、新媒体、社区和互联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高达12%;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注册送10000体验金,邀请好友注册赠送.1%投资收入;注册请点击阅读原文。《陈嘉映:教育是让人有所领悟地过好自己选择的唯一生活》 精选三今天的话题小易叨逼叨,理财我支招!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节目小易叨逼叨,本节目将用打鸡血的态度和撒狗血的精神振奋你的生活!(本音频大致8M,建议WiFi环境下收听,土豪随意)原文:说起最近的热播剧,非《那年花开月正圆》莫属,剧中孙俪扮演的是清末陕西首富周莹,根据查证历史上确有其人。虽然剧中周莹无父无母,而据记载,周莹其实是生在富商之家。17岁的时候嫁给了泾阳县首富吴蔚文的独生子吴聘。成亲一年后公公遇难,丈夫病逝,周莹成为吴家唯一的继承人开始了荡气回肠的一生。剧中周莹的养父被大家称作周老四,这位父亲生活随性,把周莹认养膝下之后,他也把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教给了女儿,对于周莹后期的商业运营,乃至生活和情感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周父带着周莹闯荡江湖,在不同地域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而不是躲在房中只知道做女红,等出嫁,周莹也因此锻炼出了察言观色的本领。父女俩赚到钱就去吃大餐,找江湖朋友聊情操,周老四有时还会去怡情小赌几把,满足唯一的爱好,他们一边努力赚钱一边又在用力的享受着生活。周父的金钱观念和消费观念深深影响了周莹,也对其今后的人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时候还会有点羡慕周莹,现代人比起用力的享受生活,更多的是一直在用力得生活。早前一位网友讲述自己的困惑时这样说道:我今年大一,会把一部分生活费用在购买漂亮的衣服鞋子和护肤品上,价格也都是平价的一些学生牌子。但是父亲却认为,学生就该有学生的样子,鞋子不破就能穿,为什么扔掉买新的呢?其实我只是想在最好的年纪活得精致一些而已。有的父母认为学生不能乱花钱,要培养孩子节俭的美德。节俭是美德,但贫穷和苦难却从来不是,经常觉得自己很穷才是极大的痛苦,有可能会形成强烈的“金钱崇拜”,只渴望赚钱,不舍得花钱,从而严重影响自己的认知判断能力。还记得《人民的名义》中贪污的钱堆满整整一面墙的项目处长赵德汉吗,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花。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比省钱更重要的,是加强孩子的教育。调查显示,与日韩等亚洲国家相比中国父母给孩子的最多,但金钱教育却最为落后,只有15.6%的孩子清楚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19%的孩子选择将钱存进银行。而在德国,有近50%的孩子对于自己的钱有明确的规划。犹太家族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礼物便是,这是犹太父母独特的,而犹太人也被认为是世上最懂理财的。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很简单,父母自身都不能进行有效的财富管理,何谈孩子的财商教育呢?这种教育并不是一定得为孩子,准确的说是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孩子提出比较高价的购买需求的时候不要说“太贵了,咱家买不起”,可以说“咱家有预算,下个月再买”;比起说“只有好好上学,将来才能赚钱养家。”不如多问问孩子将来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就像周父对于周莹的教育一样,金钱并不是不重要,只是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去获取和积累,然后来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追剧的时候别光顾着为周莹和吴聘的悲剧爱情心疼流泪,也要从这个中国商业史上唯一有不俗建树的商业才女身上多学些有价值的东西。“小易叨逼叨,理财我支招”。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如果您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点击关注我们,或者关注易通贷官方微信号“易通贷资讯”每周五我们会定时为您推送,您也可以进入易通贷官方微信,后台在菜单栏中点击“影音小易”就能找到我们节目了。财富结缘易生相伴,小易祝您的钱包永远鼓鼓的。十一假期马上就要来了,预祝大家在本年度时间最长的一个假期过得愉快,假期回来,我们再见!财富结缘,我们“易”生相伴。更 多 精 彩 内 容【榜上有名】易通贷入选“”榜单【行业资讯】易通贷CTO张若飞与业界大咖共绘未来易通贷亮相西安“” 们都说不虚此行重磅!这些行业领导走进易通贷 要一起搞什么事情?【行业观点】易通贷谈监管:加速淘汰技术实力不足的平台【喜讯】又领风骚!易通贷荣膺中国新金融安全金盾奖!闪闪发光的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电台!!!《陈嘉映:教育是让人有所领悟地过好自己选择的唯一生活》 精选四版权:来源 综合 张德笔 今日话题 ID:todaytopic、思维补丁(微信ID:LostAndLoser)作者 慧超它本性就是如此凶恶,如此狠毒,它的贪婪欲望从来不会得到满足,它在饱餐后会感到比在饱餐前更加饥肠辘辘。——但丁“传销之恶,每年都谈。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传销也有门派之别。不管陷入暴力,还是堕入柔情,都是不可测的万丈深渊。在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可以发现天津市的传销案件和“非法拘禁”高度相关,控制人身自由是北派传销的标志性特色。南、北派传销相互渗透、融合,几乎每个省都有南、北派传销分布。北派传销以殴打、限制人身自由为基本手段,洗脑环节不重要传销分“北派”和“南派”,其实并不严谨。严格意义上说,这并非是按照地域划分,也不是按照传销领袖的户籍划分,这种区别,主要是操作模式上有很大不同。最近遭遇不幸的一位求职者,很可能和北派传销有密切关系。据某反传销组织的志愿者透露,他曾经见过这个求职者,其陷入的传销窝点就是北派传销组织中的佼佼者“蝶蓓蕾”。很多人会疑问,名校毕业,又是年轻人,为何这么容易被洗脑?这里面存在一个误区,陷入传销者,不一定就是被洗脑成功的,尤其对于北派传销,洗脑并不是最关键的环节。今年4月,平面模特童亚萍因为接下同行群里的“一个通告”,从北京到了天津,当她抵达一处“服装厂仓库”后,却遭一伙人禁锢11天之久。在那里,她每天在监视下“上课”、玩游戏、聊天、甚至去厕所。她陷落的就是北派传销。中国反传防骗联盟曾经介绍过更惨的事例,一个大学生被骗入北派传销组织7天,他记录了自己的遭遇:住狗窝、住臭水沟、吃变质食物、打人、鼻子灌水,勒索钱财,样样都有。而他们日常玩的游戏是:谁输了,谁隔着裤子舔裤裆。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天津、传销、非法拘禁为关键字进行检索,2016年共有31份判决书,2017年也有17起,其中受害者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以非法拘禁的方式控制受害者,成为北派传销的惯用手段北派传销主要盯住年轻人,尤其是从贫困地区走出的学生,这些人的特点是:没钱,有迫切找工作的需求。所以每年6、7月是他们吸纳人员的高峰期。虽然以提供正式工作骗年轻人上钩容易,但毕竟他们是相对有头脑的一群人,要想把他们留住,暴力手段是不二选择。南派传销重在精神控制,传销人员来去自由并不是所有的传销组织都限制人身自由。比如南派传销,经常打着“**支持”“纯资本运作”“”等旗号,以考察项目、包工程、旅游探亲为名把人骗到外地,进行一系列的洗脑工程。“地方**暗中支持传销”是传销者给每个新来者要上的第一课,“公安局就在咱们旁边,也就50米远,可能让咱们干坏事吗?武警部队也就在这边,他能不管吗?”还有更邪乎的,传销者这样告诉新人:“2005版的人民币你们仔细看过吗?背面的29个点意味着发展29个人可以当老总,人民大会堂的三个台阶和五根柱子以及5段防伪金属线都寓意着五级三晋制。”传销组织者利用人民币忽悠传销新人,完全是胡说八道 图片来源:《南派传销的人日常生活》如果初来乍到的传销新人,偶然看到了国家宣传打击传销之类的报道,都会被传销组织者说成是所谓的“宏观调控”。虽然南派传销也会发生收手机这样的事,但总的来说,是不限制人身自由的,甚至刚开始带着你到处游玩,没钱回家还免费帮你买车票,没对象还帮你发展异性。南派传销发源地最初在广西来宾、玉林、南宁、北海一带,后来扩散到云贵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陕西、河南等省,现在合肥、贵阳、长沙、南京、武汉、昆明、西安、成都、郑州等地都成为这种传销的重灾区。2017年元旦,武汉光谷,传销新人在铜像前接受训话,如果他们想逃走,没有难度整套洗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调动人感性的一面,以及对传销社群的认同: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理想而奋斗,而干扰我们的所有负面因素,都是通往财富自由道路上的阻碍。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北派打地铺,南派住别墅”。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只要干上了传销,日子不可能过得潇洒,因为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拉锯战。传销者的生活费用,基本都来自其缴纳的“加盟费”,而一个传销者一般都会留下半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就使得他们必须过一种极为简朴的生活,在很多城市的传销组织,都要求参与者去菜市场捡菜叶,并称之为“磨练意志”。传销者的聚集地,实际上就是贫民窟,粗茶淡饭,维持最低的生命开支。两种方式互相交融,打击存在现实难度武术有南派、北派之分,修脚也有北派、南派之别,说传销也分南、北派,并不是戏谑。北派传销在1997年发展到河北、天津、山东等地,后来逐渐裂变扩散到全国。而在2003年前后,南派传销大举北上,在安徽合肥、河北燕郊、山东威海乳山等地生根,南北两派传销胜利会师。近些年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南、北派传销反思自我、互相学习、从对方身上找优点,比如北派传销也开始注重精神控制,放松人身限制,一个陷入“蝶蓓蕾”的传销新人曾介绍:“不是硬性绑架,也没有人身伤害,只是前一个星期必须待在家里。你交了钱后,组织就会慢慢认为你是自己人,把手机还给你。”而南派传销内部也常常反思“手段不够雷霆”。所以,也常常看到,即使在南派传销的大本营广西,也时有暴力传销的新闻发生。随着“北派南下”和“南派北上”,现在,除了西藏外,几乎每个省都有南、北传销的分布。不管是加强洗脑,还是强化暴力,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传销团体的稳定性,使整个群体成为信息孤岛。由于传销的组织形式和行动方式的更新换代,也由于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只注重于事后打击,传销的危害未能充分暴露。传销组织者往往将公安机关的调查解释为“破坏事业”,让广大参与者对警方产生抵触情绪,这直接导致了取证困难。今年7月,天津警方发布通告,声称一举抓获“蝶蓓蕾”传销组织高层人员7名、传销骨干人员25名,缴获、冻结赃款100余万元,成功将这一传销组织连根拔起。很多人奇怪,既然“连根拔起”了,为何还有此后的惨剧发生?“蝶蓓蕾”组织的一些头目被警方抓获,但它们往往死而不僵这一类传销组织,大部分的状态是死灰复燃和死而不僵。因为参与者众多,任何一个席卷其中的人,都可以另立山头。“蝶蓓蕾案”曾在2006年就被定义为“全国最大传销案”,涉案者多达50余万人,涉案金额20亿元,犯罪嫌疑人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十多年过去了,这个组织也不曾覆灭。这种传销组织一般潜藏在大城市周边的郊区、农村,传销者和当地农民勾结的现象比较突出,警方突击检查的对象一般是登记在册的出租屋(传销组织的据点),如果有当地农民愿意从中配合窝藏传销人员,执法难度确实比较大,涉及天量筛查工作。传销崛起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引起社会剧烈转型,此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效率重于公平,有相当一部分人感觉到被抛弃。这些人中有一大批成为“社会失落者”,毕业找不到工作、下岗、没有退休工资,而传销,就成了玩弄中国穷人的“发财机会”。传销的洗脑力量到底有多强?我常常感到文字和言语的无力。这种感觉,在你试图和别人讲道理的时候,特别容易涌现。你明明清楚问题所在,你也在内心组织好了词语和说服的逻辑,但现实往往呈现令人悲观的一面——你试图说服的对象,根本无动于衷,甚至已经在内心开始暗暗讽刺和嘲笑你了。两年前,一位曾经和我十分要好的朋友突然就决定扎根北海了。其实,从她消失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清楚地知道她去干什么了。不过,与我的想象不同,在微信上,她并不避讳和我们谈论那个伟大的1040阳光工程。在她狂热而夸张的描述中,这个工程成为了国家层面的一个巨大的秘密项目,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加入,而她正是幸运儿之一。迎接她的,将是几年后1040万的巨额财富。最开始,朋友们都有一致的,非常魔幻的一种感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个平日里机灵开朗的姑娘,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怎么就突然对一个并不高明的老式传销骗局深信不疑?所以最开始包括她当时的男朋友在内,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有信心,我们当时觉得,通过朋友们的劝说和解释,她应该可以很快意识到所谓的“1040阳光工程”是一个荒唐的骗局。但是,我们显然错误地判断了传销式洗脑对人脑的侵蚀。在最开始,她还能够耐心地和我们解释,那不是传销,那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到最后,她已经明显厌烦了,一副“你们爱信不信,别阻止我发大财”的口气。当时,朋友们经常将一些反传销的文章和权威媒体打击传销的新闻发给她,希望让她认清骗局的本质。但是她只是说:你们没有实地看过,根本不了解这件事情的真实情况。有一段时间,她还对我说:我很想你,你来北海玩两天吧,我想见面和你好好聊聊。我当然知道,“很想你,你来北海玩两天吧”这句话,她可能对通讯录中所有的朋友都说过不止一次。我当然知道,这个时候,她已经从最初的“受害者”,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施害者”了。她已经在开始拉人入局了。后来,她的男朋友和她母亲一起前往北海试图解救她,但除了又给她扔下了一些钱之外,她的男友没有带回来任何东西。再后来,春节到了,她回家了,她的父母准备了无数种说服的语境,但还是没能阻止她再一次悄悄溜回北海。就在昨晚,我在公众号的后台,和一位小姑娘聊了很久,坦白讲,我很少会和一位读者在后台聊上那么久,也是因为传销,下面是我们部分的聊天记录:这个姑娘的男朋友身陷传销,而且也是那项“伟大”的1040阳光工程。她的男朋友经过实地“考察”,已经对此深信不疑。我劝她赶紧离开她的男朋友,并不是我过于无情,而是因为我实在太清楚这些人的套路了。他们就像被咬的丧尸一样,会不顾一切,穷尽各种手段,将你也拉进去,然后吸干你的血,最终,将你也变成一只行走的丧尸。这位读者的男朋友也是一样,在这个女孩面前痛哭流涕,甩感情牌,说“你怎么能不相信我呢”,说“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对你的一片真心呢”,这件事的卑鄙之处就在于:迷信传销骗局的人,往往会利用两个人曾经的感情,以及女孩对他残存的信任和爱意,一步一步,瓦解对方的理智,最终将曾经的爱人拽入泥潭。“你就那么不相信我吗?就不能用哪怕5天的时间,来了解一下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吗?”坦白讲,我也曾经数次听到过身陷传销的朋友跟我说这句话。可是对我而言,有一个浅显的逻辑时刻提醒着我:如果我已经明明知道狗屎是臭的,为什么还一定要蹲下来闻一闻咬上一口呢?我已经明明知道你已经变成一只丧尸,我为什么还要不远千里,跑过去被你咬上一口呢?传销最大的恶,恰恰就在于,它首先摧毁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性。几乎所有的传销手法,都是动用洗脑的手段,呼唤激醒人性深处的贪念,它往往许诺给你一个宏大梦幻的未来,但是如果你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你会发现自己每天的日常只是无所事事。只需要三年无所事事,每天开会和喊喊口号就可以分得1040万,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因为你并不创造任何“价值”,你所谓的忙碌和奋斗,只是用自己的美色和亲友对你的信任,将他们拽进这个泥潭而已,你没有种出一粒粮食,你没有生产一件产品,你只是在骗人而已,就像你欺骗自己那样。在传销的骗局里,所谓的功成身退和宏伟蓝图,一切都是臆想与脑海中的幻象,臆想和幻象是更危险的存在,因为它需要不断地巩固和自我麻醉,需要一遍又一遍坚实一个错误的逻辑,同时主动拔除自我内心的疑虑和动摇。所谓洗脑,不过如此。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遇到一个脑子已经被传销丧尸吸干的人,哪怕他曾经是你“最好的朋友”,甚至是你渴望携手白头的甜蜜恋人,甚至就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你的兄弟姐妹。即便当他们搬出友谊、搬出爱情,乃至搬出对你的养育之恩时,你依然应该选择转身逃跑,而不必有任何良心上的愧疚感。2016年韩国有一部非常优秀的丧尸片《釜山行》,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片段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一对深爱的恋人,当女孩子不幸被丧尸咬到,男孩并没有选择独自逃命,而是哭泣着抱住正在变成丧尸的女孩,然后心甘情愿地被他深爱的女人也咬上一口。这多多少少有点为爱殉葬的意境。《釜山行》很感人,为爱殉葬,听起来也很壮烈,很美好,可是生活毕竟不是丧尸片,当下也绝没有到世界末日的境地。生活对你而言,依然有美好的憧憬,有远方的热望,你没有必要选择沦陷,你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你有自己的生活可以过。更为关键的是,终有一天,身陷传销骗局中的人,也会幡然醒悟,可是那时的痛,不仅仅是痛哭流泪就可以缓解的。永远不要低估人性深处的贪婪,和建立在贪婪之上的固执。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即使是面对恋人和父母,当他们以爱之名引你入传销,你依然应该选择转身逃跑,而不必有任何良心上的愧疚感。很多人的错误恰恰就在于:低估了人性中的贪婪与固执,高估了自己的理性与清醒。有太多的人,在陷入传销之处,是因为相信自己可以解救爱人父母于水火,以为凭借自己的理性与游说,可以唤醒执迷不悟的亲人。却不曾想,对方以退为进,一步一步,反而将自己也拽入这骗局的泥潭中。这就像很多吸毒者都是在帮助爱人戒毒的时候,沾染上毒品的。这时候一定要为自己画一条红线——自己坚决不能去碰那毒品。很多时候,他人的说服是无力且可笑的,当一个人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当一个人的心灵被欲望的毒蛇所盘踞,他早已不再是人,只是一张永远无法餍足的欲望的嘴。你必须意识到,很多事情,并不在于你言辞是否恳切,逻辑是否严谨,态度是否真诚,而在于,他是否能够听得进去。愚蠢的人最终只能被生活打的落花流水,但在此之前,他永远不会被别人说服。正如你永远都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永远不可能指望一个信奉“秘密工程”的人,可以甘愿再次回到田间地头或者工厂流水线。曾经我写下“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当时有一些读者指责我“过于高傲”,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文字可以救人,我愿意把键盘敲穿,但文字往往是无力的,对于绝大多数文字而言,它们只写给那些愿意思考,相信逻辑和理智的人。我写下这句话,是因为我感到自己很无力。我深深知道,这些文字如果拿给一个身陷传销骗局的人看,他只会觉得,作者是个傻逼,在这里乱放狗屁。我深深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从来不会试图和一个狂热的,不讲道理的人讲常识。很多时候,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反驳和质疑的声音,贪欲早已经幻化为他们人生中某种坚不可摧的信仰,他们必须用全部的力量去捍卫这个信仰。因为这个信仰一倒,他们的人生就倒了。这件事情的颠覆太彻底了,一旦“信仰”倒塌,也意味着他的整个人生都要推倒重来,这件事情的损失太大,他根本承受不起。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狂热地相信心中的那片绿洲,哪怕已经口干舌燥,哪怕已经渴的在喝尿了。毕竟,他们已经被这个庞大的骗局吸干了半生乃至整个家庭的积蓄;毕竟,他们已经被贪婪的焰火烧光了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美好光阴。这时候你希望他能够幡然醒悟,承认自己的过往只是一片虚无,承认自己曾经所谓的奋斗不过是一场骗局,他是承受不起的,他会疯掉的。言及于此,我依然感到无力,只是希望这位思维补丁年轻的读者,能够把持住自己。你应该拥有自己的人生。人生很短,不要走丢了自己!人世很美,不要选择沉沦和那条注定绝望的路。- END -推荐你看:【楼市】狠招来了!楼市进入“**定价”时代!?【】李文星之死触痛了谁?在被骗走性命之前,他们一直知道这里骗局丛生【支付】无现金日开战!支付宝微信抢着给你发钱,你选谁?合家金融专家戳“阅读原文”, 邀好友领优酷会员!《陈嘉映:教育是让人有所领悟地过好自己选择的唯一生活》 精选五财商从娃娃抓起 臭臭读财从人的基本素质上讲,一个人首先要拥有“三商”,也就是智商、情商和财商。每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能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20年前,家长们可能认为孩子智商高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仅仅智商高的人往往会被定义成“书呆子”。在孩子培养的问题上,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有家长都会想尽办法开发孩子的智商,有一些家长可能在开发智力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但是大部分家长却都忽略了财商也是要从小培养的。如果说智商和情商都有一定天生成分的话,那么财商绝对是要靠后天一点一滴积累的。也许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事情都无关紧要,有些富裕家庭的孩子要多少钱父母就给多少,这样会直接导致孩子的财商低下,落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某机构曾针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了的测试,仅有10%的学生的回答基本令人满意。中国的家长们必须认识到,在我国现行的小学和中学的教育体系中,根本没有理财教育,所以要想不让孩子的财商输在起跑线上,就只能靠家长自己了。现在,很多“70后”甚至“80后”已开始为人父母,作为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家长,他们亲身经历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培养孩子财商的问题上应该有充分的前瞻性,在操作上要注意结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财方面的培养。我看过一个数字,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美国的父母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我的一位居住在日本的朋友告诉我,日本人教育孩子也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当然我不是说要照搬国外的做法,有的可能适合中国国情,有的可能不适合。我认为要充分结合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来进行循序渐进的财商培养。同时要注意,培养财商是为了让孩子充分地理解生活,理解财富不是目的,它仅仅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一种工具而已,我们绝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金钱至上”的人。幼儿阶段:财富启蒙这里说的幼儿阶段指的是从3岁到上小学,在这个阶段里首先要让孩子对钱有个基本概念,包括钱是什么样的、钱是用来干什么的、钱是从哪来的。在大街上、商店里,我们经常会看见因为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购买欲望,孩子就在地上打滚,并大声哭闹。孩子不明白为什么家长就是不买。其实家长们应该在孩子开始懂事的时候就让孩子明白,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取不完、用不尽的。要让孩子明白钱是从何而来,其实也并不难,比如当孩子问你:“妈妈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我想你早点回来陪我玩。”这时候你就应该告诉孩子,因为爸爸妈妈要工作,要去赚钱,有了钱才能给你买好吃的。你玩的玩具和漂亮衣服都是爸爸妈妈早出晚归赚钱买回来的。也许孩子刚开始很难理解你的意思,但是三次五次、十次八次之后,孩子总会明白的。孩子上幼儿园后就要开始教孩子认识钱币,从硬币到纸币,进而教会孩子用不同面值的钱币凑成某一特定的数额。在孩子已经熟练掌握用不同钱币组成您要求的特定数额时,就要开始向孩子灌输价值的概念。比如用多少钱可以吃麦当劳、多少钱可以买玩具、多少钱可以买车等等。家长在带孩子逛商场的时候,也要注意教会孩子辨别商品和价签,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在给孩子买玩具或食品的时候,要让孩子看见并且明白到底是用多少钱买的。具体来讲:孩子3岁时,可开始学习辨认硬币和纸币。父母要告诉孩子金钱的重要性,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钱。孩子4岁时,可教孩子认识硬币和纸币所代表的具体数额。要告诉孩子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必须靠自己的劳动获得,而且使孩子认识到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要学会控制与选择。孩子5岁时,要教会孩子用不同面值的钱币凑成某一特定的数额,要告诉孩子钱很重要但不是万能的,要让孩子爱惜财物,但不能贪财。现在的家长们总是想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这造成了孩子不懂得爱惜财物,刚刚还哭着喊着要买的玩具,不一会儿就不喜欢而丢到一边去了。其实非常好,既能培养孩子的储蓄意识,又可以让孩子懂得珍惜东西。记得我小时候也有一个储蓄罐,我攒了很长时间,终于攒了10块钱,母亲给了我一张10元纸币,我把它放在一个夹子里,没事就拿出来看看,根本舍不得花。当孩子一点一点地将零钱积攒起来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明钱来之不易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充分意识到需要多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攒到足够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玩具,同时孩子也会对自己的东西倍加珍惜。孩子6岁时,随着孩子对钱的认识越来越多,并且已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就应该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买简单的东西,同时要教育孩子购物时学会货比三家。小学阶段:零用钱管理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就应该定时定量地给孩子零用钱,并让孩子独立管理。在给孩子零用钱之前,家长应该明确5点第一,给多少钱合适。究竟给孩子多少钱最合适要因人而异,家长必须考虑孩子需要多少钱。年龄小、年级低的孩子的零用钱肯定要比年级高的孩子少;同时,如果有的家长希望通过给予零用钱来发挥改善孩子行为的作用,那就要考虑钱的数额要能达到调动孩子积极性的程度。小孩子容易产生从众的心理,过度限制零花钱往往会让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出现不合群甚至自卑的心理。因此家长们在制订孩子零花钱的标准时,也需要考虑到孩子同学的平均水平,确定合理的范围。第二,给予零用钱的时间间隔有多长。这主要取决于孩子的自制力,一般来讲,年龄小的孩子按周给零用钱,年龄大的孩子可以按月给。对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们来说,在花钱上出现问题是正常情况,比如一天花完一周的钱,家长们不应当采用责备或命令的口吻,而要用温和的语气帮助孩子进行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可以将下周的一半零用钱提前给孩子,但要说明下周的零用钱就只剩一半了。第三,确定零用钱使用的范围。一般来讲,零用钱应该是由孩子独立来管理的,也就是说让孩子用自己的钱买想要的东西。零用钱的使用范围不应包括学费、学习用品、食物、衣物以及家长应该给孩子的礼物,比如生日礼物、成绩优异时得到的奖励等等。当然,独立管理并不意味着不监控,有一些对自己或他人的安全和健康不利的东西,是绝不能买的。第四,除了常规零用钱外,还应该另设挣额外零用钱的机制。孩子如果觉得零用钱不够用,那么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赚取额外的零用钱,比如说通过做家务赚钱,在安排家务的时候必须要讲清楚,哪些常规的家务是应该帮父母做的,哪些特殊的家务才是可以赚钱的。除了做日常家务以外,还可以为孩子安排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负责收集并整理家中的废品,然后卖掉赚钱,但家长不要乱放有用的资料,以免孩子当废品卖了。“工作”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也可以让他们明白,劳动和工作是获得收入的一种方式。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股神”巴菲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推销饮料、送报……除了“工作”以外,还可以为孩子设立“奖学金”,即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后就会有奖金。当然家长也可以为孩子设定特定目标,比如说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就有奖金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赚取额外零用钱的途径最好不要太多,宜控制在3个左右,孩子才更容易专注地去完成。第五,除了零用钱以外,现在的孩子还有一项大收入,那就是压岁钱。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过一个春节,孩子们往往赚得盆满钵满,个个成了“小暴发户”。但根据调查,大多数父母都曾将孩子的压岁钱花掉,理由很简单,孩子太小不会用钱。但这并不应该成为家长“越俎代庖”的理由,在前文中我有一个建议,就是将孩子的压岁钱独立存入一个账户,设定为孩子的兴趣。兴趣基金必须完全向孩子透明,并且要专款专用,只用于培养兴趣爱好,比如钢琴、电脑、跳舞,但使用之前要开家庭讨论会投票决策。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孩子在使用支配上有归属感,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同时孩子自己决策后轻易放弃的概率也会**降低。当孩子和家长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也不一定要完全否决孩子的想法,可以尝试着和孩子商量。比如孩子想要买游戏机,兴趣基金可以出70%,剩下的30%先由父母出,然后分12个月从孩子的零用钱里扣除,买还是不买由孩子自己决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和贷款意识。初中阶段:从记账开始独立管钱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往往有点“小大人”的心态,尽管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他们非常希望自己具有独立的个性。家长应该充分理解青春期的孩子渴望有自我空间的愿望,因势利导地进行财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单一地采用限制的办法,控制他们的零花钱,反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孩子进入中学以后,可以尝试着让孩子自己管钱。为孩子独立开一个,每月给一定数额的生活费,除了学费和家里的日常支出以外,孩子的所有花费都从生活费里支出,并由孩子自由支配。这里面应该包括孩子每月的日常开销、课外书籍、衣物的支出和零用钱。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孩子必须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家长需每月查账,若发现账目不清,下个月的生活费应扣除一定比例。当孩子独立管理账务遇到困难时,家长也可以不失时机地帮孩子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办法,教给他们一些改善财务状况的方法,例如尝试减少某些不必要的支出。孩子上初中之前,压岁钱作为兴趣基金,孩子虽然有表决权但没有最后的决定权。孩子上初中之后,家长可以将兴趣基金的决定权转交到孩子的手上,但使用上必须要明确钱只能花在兴趣爱好的培养上。虽然原则上不再投票,但在使用之前必须提前申请,父母有建议权。比如孩子如果想用钱买一台游戏机,并保证每天只在做完功课之后玩一小时。作为父母来讲,虽然不该直接反对,但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如果买了游戏机可能一年就不喜欢了,但是若存入银行,不但钱还在而且会生出利息,将来可以买更有用的东西。同时,家长可以不失时机地向孩子普及一些金融基础知识,让孩子明白不同金融产品之间存在的差异,比如银行存款有不同的种类,在给付利息的时候也不一样。当然还可以,不但有很好的收益还高于活期存款。家长应充分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高中阶段:树立投资观念高中生已经日渐成熟,这时家长应该为孩子开立真正的账户,并适时地给孩子介绍一些基本的,比如投资是为了抵抗通胀和增加收入,但投资是有风险的,收益越高风险就可能越大。除了投资理念以外,还可以向孩子介绍一些基本的投资工具,以及手段和方法。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前提下,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实践机会,但我不建议让孩子去,因为这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我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尝试从基金入手,因为基金是由专家来操作,自己不需要付出那么多精力。基金有很多类型,孩子可从了解并入手,将有助于其理念的形成。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基金类型,指定组合方式,并教孩子如何开立、如何购买、如何在网上查询净值。在这个阶段需要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投资并不是,在考虑收益的同时更要有风险意识。既然选择了,就要有承担相应风险的心理准备,有涨就有跌,波动是正常现象,无须天天关注,要教会孩子克服浮躁心理,培养坦然面对的心态。我建议在配置上,尽量不要把的比例投得过大,以免波动幅度太大而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大学阶段:独立管理财富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不一样,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住校,生活费用虽然来源于父母,但具体的支出和管理都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从年龄上看,大学生算是成年人了,应该学会合理控制和安排消费支出,懂得如何开源节流,真正做到独立管理财富。作为家长,如果您是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财商的话,那么在孩子上大学后,应该可以放心地让孩子独立管理财富了。大学生与中学生方面的不同之处还体现在大学生开源的手段更丰富了。在一些西方国家,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贫穷家庭里的孩子,上大学时几乎全都打工赚钱,这就是一种文化,有的国家还出台了专门的制度来管理学生打工,比如有时间上的限制,也有税收方面的优惠等等。记得十几年前,我在英国上大学的时候,虽然在国内从未打过工,但是一出国,马上入乡随俗地开始打工赚钱。我刷过碗、当过清洁工、卖过货、做过帮厨,赚的钱虽然不多,但也基本够自己在国外的生活费开支,这包括了房租、吃饭、养车、回国探亲的机票等等。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打工赚钱的机会也很多,传统的方式比如当家教、在快餐店打工、在超市做促销员,有一点资金的学生还可以在学校里做些小生意,如开设服装店、音像店、饰品店等等。当然,大学生在开源的同时要注意:不要太注重当前赚了多少钱,重要的是学习和积累经验;赚的钱也不要都花完,要开始进行财富管理。根据自己每月的消费账目作出预算,在留出足够的资金之后,还要适当多留一点风险储备金,以应对不时之需。然后可以用剩下的资金开始尝试投资,还是那句话,尽量不要,除非学的是证券类专业。不要把目标定在追求收益最大化上,而是应该以学习基础、积累为主要目的。要懂得才是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的基础。由于大多数学生可支配的资金有限,因此较为适合的理财方式,目前的门槛已经降至100元,学生完全可以负担得起。长期定投的优势主要在于平均成本、熨平波动,但从风险的角度考虑,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选择两只不同类型的基金进行,比如分别定投。对于,我建议定投一只被动型的,因为从投资效果来看,主动型股票基金很难长期跑赢,而从费率的角度来看,指数基金无疑更“便宜”。近年来,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工具。很多,比如可以有一定的折扣,另外信用卡消费可以积分并有礼品赠送,最重要的是信用卡有透支额度,可以弥补短期资金缺口。但正是这些信用卡的诱惑,常常会使大学生因冲动而刷卡消费,这不但会使生活成本增加,而且一旦无法按时还款,还得支付高额透支利息,甚至可能影响持卡人的信用记录。因此使用信用卡时尽量不要透支取现,因为取现的金额是不免息的,而且有很高的手续费。当然财商出众的大学生一定能学会合理、有效地使用信用卡,并把信用卡当做一个,而非简单的消费工具,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您的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最后,我想说的是,财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慢慢地培养、长期地积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父母都需要提前规划、悉心引导,这是一项比较烦琐的系统工程,也是父母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程。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无限地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管理财富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尽早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让孩子拥有出众的财商,这将使孩子受益终生。《陈嘉映:教育是让人有所领悟地过好自己选择的唯一生活》 精选六财商究竟该如何培养?3到12岁这10年你要这么做时间:日 19:50:03 中财网曾经有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她发现儿子特别喜欢买玩具,越贵的,越要买,玩具在家中堆积如山,儿子往往喜新厌旧。后来这位母亲与一位心理学者谈到这个现象。学者问她,“是不是日常花很少时间去陪伴孩子?是不是通过买玩具给儿子来作为补偿?”其实,孩子是通过不断买玩具、买贵的,来确定自己在母亲心中的位置,来确定到底母亲爱不爱他。他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宁愿工作也不愿意花时间和他在一起,为什么让玩具来陪伴自己。这位母亲终于明白孩子的情感诉求是通过买东西曲折地表现出来的。后来,她渐渐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与孩子多了语言上的沟通;带孩子到她工作的地方,让孩子了解母亲工作的辛劳,渐渐体会母亲赚钱的不容易。最终,母子之间,多了彼此的了解与尊重,孩子不再强求买玩具,甚至学习如何储蓄。还有一个孩子,从小喜欢收集汽水瓶盖、钱币与邮票。他6岁卖出第一块口香糖、10岁卖爆米花、11岁买,他专注于学习投资、实践投资,他善于总结的原因,并努力避免亏损的风险。在35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百万富翁。若干年后,他成为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回忆10岁那一年,曾是的父亲带他去纽约证券交易所,拜访了规模最大的经纪公司之一的负责人。那一次的交易所之行,激发了他一生对证券投资的热爱,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巴菲特。智商上的学习能力、情商上的专注,成就了他一生富有的财商智慧。毫无疑问,巴菲特拥有超高的财商,财商决定未来富裕与否。同时,我们也看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许幼小时某一次偶然事件就能奠定未来。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向巴菲特学习,学习投资、学习卖东西,因为每个孩子的天赋、兴趣不一样。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长达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做的,是唤醒他们的财商潜力,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概念。短期来说,财商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长期来说,有利于孩子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与经济承担能力,让孩子拥有成为富翁的武器!与语文、英语、数学学科的学习不同,在财商能力的学习与培养上,幼儿直至少年时期主要是受家庭、朋友和媒体的影响。一个人的理财观念,大约在12岁前就建立了。而在学龄前和小学阶段,孩子与父母接触最多,父母就是孩子财商教育的启蒙老师,父母的理财观念与习惯将潜移默化孩子的财商观念与品质。因此,我们提倡,施教者首先是父母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财商教育和国外相比,对于财商教育,我们在近几年才开始关注。而且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年少时,学校或家庭也不曾给予过这方面的教育。不同年龄的孩子,财商教育的重点是不同的。那么,作为家长,怎样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财商教育呢?此前,美国知名育儿杂志《家长》的一篇文章,给3~12岁儿童财商启蒙教育提供了一些建议,当然这只是参考,不能照搬。正如美国国家Erica Sandberg所说的,“我们要牢记,每个孩子成长成熟的节奏都不同”,“但你只要把握住以下这些基本的时间线,你就会拥有一个极好的开始,同时也不会错过每一个培养孩子财商的最佳时机。”3岁:练习等待在这个年龄,孩子应该学会等待,培养耐心,也该明白——在愿望不能马上实现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简单的“延迟满足”训练,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方法:告诉你的孩子,你会给他一块饼干,但如果他多等10分钟,你就可以给他两块。鼓励他选择多等10分钟。. 收获:明白耐心等待往往能得到更好的结果。4岁:学数数你的孩子可能还无法了解金钱的意义,但他已经能够很好地数数了,有些孩子还能掌握简单的加法。因此,你可以开始把简单的数学技巧和财商教育联系起来。让孩子明白“数学有用”,同时还能提高他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是一举两得。. 方法:给孩子一堆面值各异的硬币,让他数数一共有多少钱。每个星期向他介绍一种新的硬币,比如“这是一个一毛钱,这是一个一块钱”。让他练习从一堆钱里把特定的硬币全部找出来。一旦孩子弄明白了所有硬币的名称,让他给所有硬币分类。每个星期都给他更多硬币,增加挑战的难度。. 收获:硬币的名称和大小5岁:拒绝不合理要求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学会相互攀比了,我们要在他开始叫喊“可是Tommy有一个”的时候制止他。. 方法:告诉孩子“我不可能给你买所有你想要的东西,所以你只能选择最重要的。”当孩子在商店里看到两样东西的时候,让他只选一个。无情的事实是:让妈妈对孩子说“不”有时候比让孩子接受拒绝还要难。. 收获:让孩子明白——买东西是需要花钱的,所以你无法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6岁:发放零花钱许多专家都建议,在孩子6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零用钱,这就意味着——当他们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存钱来实现目标。. 方法:每个星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具体数量根据家庭和个人情况调节。通用的做法是,几岁的孩子就发几块钱。不过要注意的是,国内一些专家认为——零花钱不应该和家务挂钩。零用钱只是用来教会孩子理财的工作,而家务是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 收获:如果你需要什么东西,你必须弄清这样东西值多少钱,要想得到它,你必须学会储蓄。7岁:“长大以后做什么?”在这个年龄,老师会问孩子“长大之后想做什么?”因此,现在是和孩子谈论未来职业的最好时机。你还应该向孩子提到,尽管工作是为了挣钱,但如果足够幸运,你同时也会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努力让孩子感到:工作挣钱是积极向上的事情。. 方法:问问孩子,他未来想做什么工作,让他把自己梦想中的工作画出来。和他一起动手,也给你自己的工作画幅速写。向孩子解释,你在工作中承担什么责任,你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工作,以及你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工作。. 收获:让孩子明白,人们工作是为了挣钱,但他们可以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作为事业。8岁:了解成本孩子所掌握的加减法已经足以让他轻松了解金钱的来源和去向了。. 方法:从现在开始,在你支付账单的时候,让孩子坐在身边。数据——特别是租金和贷款——对他来说数额巨大,无法完全理解。但你可以让他帮着做一些简单的记账工作,或者把一些数字加加减减。. 收获:让孩子明白,成年人必须支付账单,但只要有足够的收入和积蓄,付账就不是问题。9岁:开一个存款账户到了9岁,孩子已经有足够的自制力,可以了解存款的意义了。这是给孩子开立存款户头的最佳年龄。. 方法:带孩子去开户,在里面存上比如30块钱。但不要让他随意取款——如果他想要花一大笔钱,比如说买一辆自行车,让他先来征得你的同意。你还要告诉他,如果他想存款,你随时可以带他去银行。孩子每存一块钱,考虑给他一块钱作为奖励。. 收获:攒钱太有趣了!10岁:传授用卡知识在孩子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肯定早就有人向他提起过信用卡的用处了。在他被同龄人的错误信息和坏习惯误导之前,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他。. 方法:把你皮夹里所有的卡片都拿出来。告诉孩子哪些是,哪些是信用卡……向孩子解释不同卡片之间的区别。等你到商店消费的时候,让孩子帮助你刷卡。同时告诉孩子,刷卡会对账户带来什么改变。如果你们使用的是信用卡,你可以这样说:“刷这张卡,就等于向发卡机构借了一笔钱——如果我不按时偿还,他们会对我罚款,但我一直都会按时还款!”. 收获:的原理,以及按时还钱的重要性。11岁:理性消费观这个年龄的孩子会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人们会告诉他们:买这个很酷,买那个很时髦。你所要做的,是把孩子拉回现实。. 方法:一起翻看杂志,给孩子看各种品牌广告。猜猜看广告商都为广告付出了多少费用,告诉孩子,他们在设法操控消费者的情绪,使其购买商品。. 收获:学会理性消费。12岁:示范理智购物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应该学会理性购物。家长应该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购买便宜的商品,什么时候应该购买高品质的商品,以及如何判断商品的品质。. 方法:带着孩子去购物,向他们展示价格便宜的商品和同类的高品质商品。告诉他们如何分辨两者的差别(比如,衣服的材料和剪裁,名牌商品等等)。当你选择便宜的那件,解释原因;当你选择更贵的那件时,告诉孩子你为什么愿意为它付出更多钱。. 收获:价格并不是做出消费选择的唯一条件——做出聪明的选择比仅仅选择好的或者选择便宜的更加重要。(.每.日.经.济.新.闻)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国内统一刊号 CN51-0127 全国邮发代号 61-149《陈嘉映:教育是让人有所领悟地过好自己选择的唯一生活》 精选七我之所以能够在这谈谈家庭教育的心得,确实是因为我接触的孩子太多了。从我在北大开始教书,一直到后来办新东方,到现在从新东方走出去的700多万学生。我看到过很多幸福的学生,也看到了很多被耽误的学生;我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成功感到无比的幸福,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不成功而痛不欲生;我看到很多贫困家庭最后因为孩子有出息而生活的满心幸福;我也看到很多亿万富翁的家庭,最后因为孩子问题父母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好多父母都和我说:“俞老师,我把我所有的钱都捐给你,只要你能把我的孩子变成正常的、幸福的孩子。”我常常对他们说:“现在你们说这个已经太晚了,因为孩子是从一出生开始到18岁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18岁以前做完。”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中,从农业社会一下进入了商业社会。而现在的中国对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本身的认识又不完整,中国人在商业社会里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小企业都陷入这样一个慌乱中间,而在这样一个慌乱中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诚恳,但孩子诚恳后又在外面受别人欺负;我们教育孩子善良,结果我们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就会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的方针出了问题。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人品教育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为什么错误?因为它最后变成了家庭的唯一标准。而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中国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我们中国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一个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财富。我自己深深地陷入到这样的痛苦之中,许多人见到我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俞老师,你现在也进入中国富豪榜了!”没有人会说:“俞老师,你的人品不错。”第二句是:“你作为新东方的掌门人,新东方很赚钱啊。”假如说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吗?如果我成了一个身无分文,必须要靠自己的力气赚钱的人时,还会有人过来告诉我:“俞老师,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那时候我才觉得这个人是我真正的朋友,真正认可了我的成功。我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我赚了钱,而是我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是一个心中没有邪恶念头的人,从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个字组成一个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