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彝文系 我今年高考完,考了420.彝文加试42分,可以录取不?

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学院彝文系录取分_百度知道
该问题可能描述不清,建议你
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学院彝文系录取分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那彝文分呢
参考2015年,本科,最低录取线,文科378,理科39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四川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实施规定发布 今年高考录取 取消三本批次 专科第二批次首设6个平行第一志愿
&&成都商报记者&汪玲&&2015年高考,四川在志愿设置上又有大变化。省教育考试院昨日发布《四川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实施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今年高考的考试、评卷、志愿填报、录取规则等进行了详细部署。&&今年在录取批次的设置上,我省出现重大变化:将取消三本批次,往年在三本批次招生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纳入二本批次录取。在志愿设置上,平行志愿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专科第二批次首次设置了6个平行一志愿。&&取消三本批次 &&独立学院在二本批次招生&&根据《规定》,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设置为本科提前批、本一批、本二批、专科提前批、专一批和专二批共6个批次,首次取消了三本批次。这意味着,往年在三本批次招生的独立学院,今年将全部纳入二本批次招生录取了。&&按照《规定》,本科提前批录取院校包括:军队(武警)院校、国防生招生院校、公安院校本科、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空军和民航招飞院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免费医学定向(本科)招生院校及专业,实施综合考核的试点院校及专业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建设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属重点高校、经核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和专业;本科第二批为除本科提前批和本科第一批之外的普通高校。这意味着,往年在三本批次招生的独立学院,今年将全部纳入二本批次招生。&&在时间安排上,今年高考志愿(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4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含自主招生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8日12∶00,专科志愿在7月2日12∶00前填报。对口招生的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志愿均在6月28日12∶00前填报。&&专科第二批次&&首次设置6个平行第一志愿&&在志愿设置上,今年也有进一步微调。平行志愿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专科第二批次今年首次采用平行志愿。&&各批次具体设置为: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分别设置1个第一志愿和2个平行第二志愿,本科提前批设置一个预科志愿;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专科第一批、专科第二批均设置6个平行的第一志愿,6个平行的预科志愿;本科第二批和专科第一批各设置3个平行的藏文加试、彝文加试志愿。每个学校志愿(除预科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调配志愿。&&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设置6个平行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及专业调配志愿。&&按照要求,各批次招生计划未完成时,将采取公开征集志愿的办法补充生源。未被录取且符合征集志愿条件的考生可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具体志愿个数根据当次未完成计划情况确定。 &&报考外语(理)的考生,可以兼报理工类的院校或系(科)、专业;报考外语(文)的考生可以兼报文史类的院校或系(科)、专业;报考艺术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可以兼报除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同科类的普通高校。 &&高考早知道&&试卷&&今年仍用四川卷&&今年高考四川考生试题除非通用外语语种科目和汉语文外,均由我省命制,试卷由省统一印制。此前省教育厅表示,明年四川高考将启用全国卷测试。&&时间&&仍是6月7、8日考&&全省高考(一类模式除外)6月7、8日进行。&&6月7日 9:00~11:30 语文 15:00-17:00 数学&&6月8日 9:00~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17:00 外语&&外语口试 6月9、10日&&藏文、彝文加试6月9日9:00-10:00&&评卷&&有疑问6月25日12:00前登记&&全部实行网上评卷。考生成绩由招生考试机构逐级通知到考生本人,不公布。拿到成绩后,有疑问需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须于6月25日12:00前到县(市、区)招办登记。成绩复核结果由招生考试机构逐级通知考生本人。 &&录取&&成绩相同,按单科分数排位&&在对考生排序时,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则按单科顺序及单科分数高低排序: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工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当所有高校在我省规定时间内确定调整计划数和调档要求后,省教育考试院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平行志愿只实行一轮投档,不补投。 &&招生&&艺体类&&我省今年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录取分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艺体类本科批(含职教师资、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艺体类专科批(含对口高职、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共三个批次进行,考生在网上一次性填报“四川省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考生志愿”。&&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在通知高考成绩后、6月26日17:00前进行。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条件的艺术、体育类考生,可以兼报除本科提前批次以外的普通高校及专业志愿。&&取消三本批次 将有何影响&&1&&上二本线的考生填志愿要更谨慎&&对考生来说,志愿批次和设置上的变化必然带来填报策略的调整。&&“今年上二本线的考生,填志愿就得更注意了。”远播教育高考研究院院长崔小巍认为,取消三本批次,意味着今年划线时就不会再有三本线了,那么原有的三本批次分数段的考生都进入了二本的分数段,往年的分数参照系被完全打乱,竞争可能更为激烈。“打个比方,去年上了二本批次的考生可以填6个二本志愿以及6个三本志愿,而今年就只有6个二本志愿了,本科的录取机会无疑少了一半”。由于二本批次采用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一轮投档,若考生志愿填报不合理,就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落到专科批次录取了。&&2&&对成绩居三本段的考生是利好&&“对于高考成绩原本处于三本段的考生来说,这一消息无疑是一大利好。”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相关招生负责人举例称,该校从2012年起本科专业就全部在二本批次招生了,这几年三本分数段的考生都无法填报该校,而今年,这一分数段的考生可以选择和填报的高校无疑增加了不少。&&3&&或影响知名度不高院校的生源&&就高校而言,取消三本批次,无疑增加了院校间的竞争力。记者昨日采访了几位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他们都表示,取消原有三本批次,可能将对一些专业不受欢迎,知名度不够高的院校造成一定影响。“因为三本分数段的考生都可以填二本了,平行志愿下,考生拥有了更多选择,热门高校自然更火爆,知名度不高的院校则可能造成生源危机。”一位独立学院的招生负责人表示。&&另外,针对二专批次由梯度志愿变为平行志愿这一变化,不少在二专批次招生的高校都表示,平行志愿试点的扩大是必然趋势,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意味着“选择机会更多,落榜的风险更低”。&&十大加分项目取消&&这五大加分项目保留&&2015年起,我省高考加分项目将出现大瘦身。省教育考试院昨发布《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意见》,川版高考加分改革尘埃落定,共删除了10项高考加分项目。&&取消奥赛等5项全国性加分&&2015年前获得奖项的仍可加5分&&《意见》指出,除退役士兵、烈士子女等加分项目外,四川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个加分项目。日后获得这些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加分资格。但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意见》指出,日前在高中阶段已取得5大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应届毕业生,可给予加分,分值一律调整为5分。其中,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各级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考生在2015年至2017年录取中加5分,2018年起不再加分。&&取消5项地方性加分项目 &&“单优考生”照顾政策被取消&&根据《意见》,2015年,第一志愿报考我省地方属农、林院校农、林专业的考生将不再享受加10分的照顾政策,而全省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成绩名列同类专业前三名的考生,省内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本、专科录取时,文考成绩达到省控线而未上学校调档线或文考成绩在省控线下20分以内可破格录取的政策也被取消了。&&此次在删除的地方性照顾政策中,单优考生(高考单科成绩名列全省前万分之一的考生)也在被删除之列。2015年起,单科成绩好不再具有明显投档优势。&&此外,还有部分地方性民族加分被取消。2015年起,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峨边县、马边县、米易县、盐边县、石棉县、北川县、平武县、汉源县、宝兴县、兴文县、宣汉县、叙永县、古蔺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荥经县,仁和区、金口河区的艺术体育类考生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控制分数线的,省内院校录取时不再享受加5分的照顾。2018年起,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我省地方属院校加5分的加分项目也将被取消。 &&在此轮瘦身中,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得到了保留(见右表)。这些加分都是针对省内院校的,省外院校是否执行呢?省教育考试院表示,上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中加分分值超出20分的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省内高校在川招生。省外高校在川招生时,若学校认可我省上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则按我省政策加分投档,由学校根据其录取规则决定是否录取;若学校明确认可的加分分值上限为20分,则投档时按学校要求执行。&&保留的加分项目&&{1}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2} 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 &&{3} 烈士子女加20分。&&{4} 普通类专业录取时,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本科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本一批院校)加25分,报考其他院校加50分;其汉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院校加10分,报考其他院校加25分。攀枝花市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院校加10分,报考其他院校加25分;其汉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院校加5分,报考其他院校加10分。&&{5} 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时,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文考成绩加35分,其汉族考生加20分;攀枝花市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文考成绩加20分,其汉族考生加10分。其他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 [] [] []
发帖区已有条跟帖&&&&
html +='立即抢购';
html +='';
$("#tg-content").html(html);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彝语言文化学院筹建于1988年,经教委批准,1989年正式建立,并于当年秋季开始招生,至今已培养毕业近1400名合格的彝汉双语师资人才。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简介
彝语言文化学院筹建于1988年,经教委批准,1989年正式建立,并于当年秋季开始招生,至今已培养毕业近1400名合格的彝汉双语师资人才。现有7个专业及方
向,在校生821名,外国留学生3名。毕业就业面向“特岗”教师、“一村一名大学生”、“西部志愿”、“三支一扶”、国家公务员、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硕士研究生及州内外各县市中小学教师招考等。2008年被评为西昌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彝语言文化学院师资队伍由三个部分组成: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校内其它系(部)优秀骨干教师和外聘教师。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主要担任彝语言文学、社会学、文化学、翻译学等教学任务,有资格和条件的兼任部分汉语和英语课教学;由于各专业都实行双语教学,所以选择性地在校内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轻化工程学院聘请优秀骨干教师担任用汉语和英语授课的专业主干课教学任务;此外,在聘请中国社会科学
院、川大、西华师大、中央民大的和各地双语教学专家为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系内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讲师及助教12人;教师学历为博士2人,硕士15人,本科11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人,省劳动模范、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省十佳青年教师、省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各1人,凉山州拔尖人才1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西昌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人、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优秀骨干教师3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各1人。2005年经四川省人事厅批准西昌学院彝文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被授予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资格评议权。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科研概述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本科,文学学士学位,彝文加试)
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彝、汉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党政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文秘、翻译、编辑和新闻出版及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写作、、现代彝语、文艺美学、彝族文学概论等课程。
行政管理 (本科,管理学学士学位,彝文加试)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法学等各方面知识,掌握有彝、汉语言文学系统知识和行政管理学基础知识的,能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党政管理部门、社会团体等公共领域从事管理以及教育、文秘、新闻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双语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概论、现代汉语、秘书学、地方政府学、领导科学、申论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理学学士,彝文加试)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彝族科技文化修养,掌握数学和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民族中等学校从事彝汉双语数学教育、教学,数学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能力。鼓励成绩突出的学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开设的主要课程:、、、大学彝语文、专业翻译、初等代数研究、初等几何研究、微分方程等。
彝语言文化学院一贯坚持教学科研一起抓,以科研促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近几年来该系教师主持“新世纪四川彝族文学研究”、“大学彝语文课程建设研究”、“高校师范汉彝双语素质教育基础课程体系研究”等21项国家、省级和院级科研项目;参研联合国“儿基会”项目1项,中英合作项目1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专任教师在全国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424篇;出版《当代彝文文学研究》《中国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中国当代彝族文学创作论》《大学彝语文》《当代彝文文选教程》《古代彝文文选教程》《现代彝语教程》等25部专著和教材。
彝语言文化学院现有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教师教学科研成果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1项,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评论奖1项,省级科研成果优秀专著奖1项,省彝族文化 “支格阿龙奖”1项,巴蜀文艺奖1项,四川省文学奖1项,四川省优秀图书奖2项。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专业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英语) (专科,彝文加试)
本专业方向以培养学生具备彝、英、汉三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文秘公关、师范教育等素质,强化三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培养。为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新闻宣传、专业翻译、党政管理部门培养合格的三语复合型应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综合英语、基础英语、彝英汉翻译学、英语视听、大学彝语文、实用英语写作、英语会话等课程。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化学)(专科,彝文加试)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合格的初级中学彝汉双语师资,能在化学、制药、环境、材料及化学相关学科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应用技术开发的新型双语理科人才。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大学彝语文、专业翻译、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工技术、高等数学、环境化学等。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彝语文) (专科,彝文单独考试)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彝、汉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行政管理学等素质的专门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彝族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彝汉教育师范技能的培养,为民族地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彝汉双语语文师资。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双语教学法、现代彝语、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现当代彝文选、汉语写作、现当代文学、普通话理论与实践等。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彝数学) (专科,彝文单独考试)
该专业方向的培养具备彝汉双语数学基础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为目的。强化数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彝语文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等素质的培养,为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其他部门培养合格的应用性彝汉双语数学师资。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大学彝语文、现代汉语、数学分析、初等代数、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专业翻译、数据原理及应用、微分方程等。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科研成果
1 当代彝文文学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1年11月 阿牛木支著
2 中国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 年 6 月 洛边木果著
3 中国当代彝族文学创作论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 阿牛木支著
4 凉山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8年10月 马史火、阿牛木支著
5 大学彝语文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0年12月 洛边木果主编
6 当代彝文文选教程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年8月 张克蒂主编
7 现代彝语教程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6年12月 何刚主编
8 大学彝语文(修订本)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7年10月 曲木伍各、洛边木果主编
9 支格阿龙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8年10月 沙马打各、阿牛木支主编
10 支格阿龙故事选编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9年8月 杨正勇、沙马打各主编
11 古代彝文文选教程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年8月 孙子呷呷、罗洪瓦达、何刚副主编
12 自主创新教育研究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年12月 肖雪副主编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专业建设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招生。其前身是1989年设置的彝语言文学专科专业,已培养本、专科生1500余人,现有本科在校生288人。2005年取得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学科评议权,2007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教师25人,其中正副教授17人,博士硕士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各1人,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省突出贡献专家、省劳动模范各2人,省教学名师、省师德标兵、高校十佳青年教师、优秀教师各1人。
专业建设以学科融合、注重应用、彝汉并举为宗旨,突出师范教育、民族文化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教育、跨文化多语种同步教育和跨学科实践教育。已经形成专业建设的民族性、人才培养的复合性、民族文化的传承性特色 。
建有语言实验室1个、同声传译室1个、多媒体教室9间,共享实验室6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7个,特色文献资源库1个,省级精品课7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研究项目三十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获国家、省级各类科研成果奖16项。
西昌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自创办之日起就确立了“一立足两拓展”的办学目标定位,即立足民族教育,拓展民族文化研究与开发利用能力和为地方社会事业建设提供人才培养。多年来,始终重视教学改革,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的改革,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现有专业教师(包括具有彝英汉双语或三语教学能力教师)22名,年龄超过50岁的2人,40-50岁的8人,30-40岁的8人,30岁以下的6人;博士2人,硕士8人,博、硕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以上;正教授7人,副教授7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以上。教师中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全国优秀教师、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劳动模范、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省十佳青年教师各1名,西昌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带头人各2名。专业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26篇,出版专著(教材)21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建有语言实验室2个(试验设备总价值达89元),校外彝汉双语教学实践基地3个、彝族文化实践基地3个。2005年11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西昌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学科取得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资格评议权,使今后该专业的建设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地区发展需要,专业带头人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较好的学术知名度,师资队伍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强劲的专业技术背景。并具有很强的学科支撑,良好的专业发展前景,较强的综合实力和人才市场需求。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实验室建设
彝/汉/英同声传译技术实验室建设
除了省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和行政管理本科外,固定招收彝英双语班和“一类模式”彝汉双语班,在校生共7个专业821名。所有班级人数基本上都在45人以上,最多班级人数达68人。教学上需要完成所有班级的彝语方言辨析、彝语语音学、彝语语法学、英语听力、彝英语法比较、彝英口语互译实践、彝汉口语互译实践、彝族文献资料视听、彝汉现代教育技术、彝汉多媒体制作等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开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英双语教育、彝汉双语教育等全国民族院校为了教学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早已建有形成规模的彝/汉/英同声传译技术实验室。近几年来,根据学校学分制建设与改革要求和专业实际需要,大大加强了实践教学,专业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我院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全院师生反映强烈且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为了我院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和提高学生彝、英、汉三语教学与读、写、听、说、译的实践能力,学校为我院2009年投入15万进行彝/汉/英同声传译技术实验室前期建设,投入35万建设。在彝/汉/英同声传译技术实验室建成后,我院学生的实践、实训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西昌学院彝文系2010录取分数线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藏文加试、彝文加试征集志愿的通知
发布日期:日作者:信息科
1293153701937319
272916:00—3010:00
http://zj.sceea.cn
3“”
“”
&&&&&&&&&&&&&&&&&&&&&&&&&&&&&&
&&&&&&&&&&&&&&&&&&&& &&&&&&&&&&2014729
请考生注意:以下公布的各院校的地址、办学性质、各专业的收费标准及专业要求等,请以《2014年招生计划合订本》公布的为准。院校录取规则和相关要求请查询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汇编》。
一、文科&&&&&&&&&&&&&&&&&&&&&&&&&&&&&&&&&&&&&&&&&&&&&&&&&&&&&&&&&&&&&&&&
学校代号、名称及专业代号、名称&&& 计划&&&&&&&&&&&&&&&&&&&&&&&&&&&&&&&&&&&&&&&&&&&&&&&&&&&&&&&&&&&&&
0357 西南民族大学&&&&&&&&&&&&&&&&&&&& &&&&&&4&&&&&&&&&&&&&&&&&&&&&&&&&&&&&&&&&&&&&&&&&&&&&&&&&&&&&&
& 70&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英双语)(加试彝文)&&&&&&&&&&&&& &&&&&&&2&&&&&&&&&&&&&&&&&&&&&&&&&&&&&&&&&&&&&&&
& D2& 旅游管理(藏汉双语)(加试藏文,甘孜州订单定向计划)&&&& &&&&&&&&2&&&&&&&&&&&&&&&&&&&&&&&&&&&&&&&&&&&&&&&
&&&&&&&&&&&&&& &&&&&&&&&&&&&&&&&&&&&&&&&&&&&&&&&&&&&&&&&&&&&&&&&&&&&&&&&&&&&&&&&&&&&&&&&&&&&&&&&&&
5143 四川民族学院&&&&&&&&&&&&&&&&&&&&&&&&&& 3&&&&&&&&&&&&&&&&&&&&&&&&&&&&&&&&&&&&&&&&&&&&&&&&&&&&&&
& 22& 旅游管理(藏汉双语)(加试藏文)&&&&&&&&&&&&&&&&&&&&&&&&&&&&&&&& 3&&&&&&&&&&&&&&&&&&&& &&&&&&&&&&&&&&&&&&&&&&&&
&&&&&&&&&&&&&&&&&&&&&&&&&&&&&&&&&&&&&&&&&&&&&&&&&&&&&&&&&&&&&&&&&&&&&&&&&&&&&&&&&&&&&&&&&&&&&&&&&&&
二、理科&&&&&&&&&&&&&&&&&&&&&&&&&&&&&&&&&&&&&&&&&&&&&&&&&&&&&&&&&&&&&&&&&&&&&&&&&&&&&&&&&&&&&&&&&&&
学校代号、名称及专业代号、名称&&& 计划&&&&&&&&&& &&&&&&&&&&&&&&&&&&&&&&&&&&&&&&&&&&&&&&&&&&&&&&&&&&&
5114 西昌学院&&&&&&&&&&&&&&&&&&&&&&&&&&&&&& 1&&&&&&&&&&&&&&&&&&&&&&&&&&&&&&&&&&&&&&&&&&&&&&&&&&&&&&
& 39&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加试彝文)&&&&&&&&&&&&&&&&&&&&&&&& &&&&&&1&&&&&&&&&&&&&&&&&&&&&&&&&&&&&&&&&&&&&&&
&&&&&&&&&& &
&&&&&&&&&&&&&&&&&& 20147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昌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