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交个交外国朋友的app怎么这么难

是中国留学生爱扎堆还是真的交外国朋友难,中外留学生齐上阵说法!
关键字: 中国留学生留学和外国人交朋友
微博账号@英国那些事儿7月30日发布一条微博,解密了“中国留学生爱扎堆,不愿主动融入当地社会” 这个现象。这其实是一个偏见,连歪果仁都跳出来表示...其实不是爱扎堆...而是跟歪果仁交朋友真的很难啊....
原标题:“中国留学生爱扎堆,不愿主动融入当地社会?”这个长久以来的偏见,连歪果仁都跳出来表示...其实不是爱扎堆...而是跟歪果仁交朋友真的很难啊....
责任编辑:陈雅莉对于留学生来说,外国人的圈子很难融入吗?
留学之后,异国他乡,最让人心生亲切的就是乡音了吧。我们往往听说,中国留学生喜欢“抱团”。其实,并不是中国留学生喜欢“抱团”,而是很多留学生出国之后,会发现很难融入外国人的圈子。
语言差异、文化习俗不同、认同感的缺失,往往使得中国留学生和外国人存在一定的交流问题,从而产生“难以融入”的感觉。广大留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呢?
@Fan Francis:
确实比较难,而且出国越晚越困难。这显然不只是语言问题,更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就是文化问题。好比在国内,因为历史原因,大多数中国人精神层面依然有“跪着”的表象,使得直至今日,“外国人”在中国依然是个高一等的存在。尽管如此,那些极个别真的谈得上“融入”了中国人圈子的外国人,基本上毫无例外,都是在文化层面已完成或正在完成“皈依”的家伙。
@Rotandsun:
记得以前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三个主要人物最终发生正面碰撞的时候,Tom“提醒”Daisy的那句“remember: I am, you are, and he is"。简单的六个单词I am,you are,he is就把所有人物关系都彻底理清了。
说回问题。往大了讲,全世界70亿人,内心深处可以说没有不喜欢抱团的。你出国了之后喜欢抱团,人家在自己家里就不喜欢了么?我在大学里甚至还听说过好多从小就认识的,直到大学还在一个学校的加拿大当地人。而这只是大背景。
然后你要谈融入,你融进了,可人家没有融入你啊。换句话说,你这样的所谓融入其实就是单方面的无限付出罢了。想象成恋爱关系的话,这得要多累啊。
@知乎用户:
大家关心的事情都不一样啊。
比如我可以和美国同学讨论美国政治, 我可能知道的比他们还多。但我永远也无法体会他们的感觉,无法体会他们的失望和愤怒。他们对我发泄的时候(有个同学因为希拉里败选哭了),我只能出于礼貌附和,内心深处还是想着:“这和我有毛关系。”久而久之,他们也能体会到我和他们的差别:我并不真的关心美国的事情,也就不再在我面前说这些事情了。
另一方面,我也从来不主动和他们说他们不关心的事情。
我们看不一样的电视剧,关注不一样的新闻,情感投射的地方也不一样。理性探讨绰绰有余,但情感共鸣我做不到,所以没办法真的融入。我可以假装关心,但没法真的关心。
现在,我发现不只是美国人,连留学生的圈子我也无法融入了。
但我不觉得的这样就一定不好。人的爱好性格各异,不一定要强求和别人接近。
@:Tianyi Yin在美国的第三个年头,动画研究生一枚。由于男友是美国人,所以经常能体会到这种华人圈子与洋人圈子的不同点。
美国人总体虽然热情好客且不计小节,但除了交流方式(包括语言表达习惯和态度)上的差异,能成为朋友/融入圈子首要的前提是聊得来。“聊得来”表现在人与人交流中同理心的呈现。比如我是北京人,我喜欢鼓楼小吃,后海溜冰,没事儿打打台球,窝在屋里几个初中好友搓着麻将。
但是美国佬下了班放了学,喜欢去SPORTS BAR里面看看球,喝喝啤酒,看看星战(我到现在都弄不清楚星战有多少部),和他的美国基友小伙伴打打联机,或者组团去BAR里撩妹子。所以生活习惯还是略有不同的。
再者,这里就算撇开人种不同的问题,就算大家都是中国人,你要硬生生的切入另一个团体中,是不是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一个共同的朋友引荐,然后大家印象还不错,最后运气好才能开开心心玩在一起。
美国人在人际关系上,其实GOSSIP的一点儿不比中国人少,所以个人认为,宁可留个神秘牛人学霸的印象,也不要太舔着脸呵呵的去找人玩,成年人社交还是要讲究心机的。再有一点蛮重要的,美国人基本上很少聊和钱有关的事情,更不会炫富。所以不要做这种炫耀不讨好的事情。
最后,其实作为留学生,如果你专业够厉害,或者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并且说的头头是道,在必要的时候能帮别人一把,以上行为还是能成为很好的友谊切入点的。到时候顺理成章别人尊重你赏识你之后,再做朋友也就不难了。
出来留学,学习事大,社交虽重要,但也不要太费心机的去刻意融入,否则费力不讨好还耽误了时间确实也是不太划算。
@kaidi Guo:
一个天然学霸,你让他开开心心心甘情愿融入学渣们熬夜游戏看淡考试的生活也不简单啊。这问题问的,仿佛只要是一国人,融入和你不是一类人的圈子就很容易似的……
融入圈子,全都是无病呻吟。
我活了二十多年,我自己家,或者说我父母家,我都从来没融入过。
在家从来不主动开口说话,几乎所有时间都呆在一个小卧室里,唯有对着网络,才会稍微轻松自由一些。
如果有可能,一年两年都不想回家。
我相信,80后,90后,有这种感觉和习惯的肯定不止我一人吧。
人生而孤独,根本无需融入。
并不仅仅是家里,上学,工作,其实也是一样的。维系社交是非常麻烦,而且并不适合很多人的。
商业社会是个好东西,那些以前需要社交去维系的繁琐关系,现在只需要钱,就可以获得更好的。
@匿名用户:
假设你是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你有几个小学同学是公务员,你能够融入他们的世界吗?(反过来,你觉得他们会想融入你的世界吗?)你们的世界本来就如同平衡宇宙一样毫不相关。就算同样在中国的中国人都不能也不需要融入,这个命题变成跨国之后也一样。
@知乎用户:
主要是文化圈不一样,聊不到一块儿嘛。
你读剑客侠女修仙者,他读骑士精灵半兽人,聊起来,wtf?
你看海贼火影大话西游,他看漫威DC星际迷航,聊起来,wtf?
你喝龙井毛峰铁观音,他喝摩卡拿铁卡普奇诺,聊起来,wtf?
你追杨洋杨幂杨颖,她追JBJLJT,聊起来,wtf?
你度假,回国吃吃吃,他度假,滑雪冲浪露营,聊起来,wtf?
你教育小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他……,wtf?
你说怎么聊,怎么融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智能评估,在线获取
随时看攻略,查学校
今日搜狐热点在外国学生眼中,中国留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在海外留学,
你一定听到过一个单词
Stereotype(刻板印象)
意思就是根据你的身份(口音,肤色,性格等等)
先入为主的推断你的特性。
留学生到了海外,亚洲人的长相特质很容易和其他人种区别开来。那么在外国学生眼中,中国留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呢?
印象一. 中国学生喜欢抱团?
在知乎上有着亲身经历的留学生们纷纷对于“爱抱团”这一话题进行了吐槽。
亚洲人给人喜欢抱团的印象除了是有不少学生喜欢抱团的事实之外,有一点很重要的是:
亚洲人(包括印度人)!!!长的和大家太不一样!!!!!一抱团就容易被发现啊!!!!
我后来发现!!!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谁不爱抱团啊!!!!可是他们抱团!!!!不说话的话!!!!谁知道他们是一国的啊!!!!
那些说我国学生抱团的。
不只是中国学生抱团啊,来五道口看看,韩国学生是一团一团出现的,法国学生也是一团一团出现的,非洲(可能)学生也是一团一团出现的,德国学生也是一团一团出现的啊。不管在哪国的哪国留学生,都是自带一团一团的出场设定啊。
“爱抱团”可能是外国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第一印象。小编所住的住宿楼是专门为语言文化交流所设计的。设定是学习这门语言(中法意西日德)的人和Native speaker都可以入住。各国抱团这一现象在这里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地美国人和美国人抱团,外国人和外国人抱团。细分下来各个国家的人都有自己的小团体。外国人不用心的话基本分别不出亚洲人的长相,在一些华人偏多的州他们基本看到一个亚洲脸孔就以为是中国人。
小编有次在用日语和几个日本来的妹子聊天,寝室楼一姑娘带着自己的家人来参观。一看到我们脱口而出 “This is Chinese Program”得了,估计在学校他们看到一波一波的韩国人,日本人等等,心中不定在想 “中国人又抱团了”
印象二. 数学好
中国人普遍数学好在外国人的心中已经成为了既成事实了。出国了以后才发现无论以前在国内数学好不好在美国都能在数学课上混下去!作为国内高中甚至初中必修的基础微积分到了美国成为了只有数学尖子生高中选修的课程,在美国的 数学课上还会被外国学生所视为“大腿”曾经小编在一次微积分考试后走出考场等同学,考试都结束了好一会,同学才走出考场。面对我的抱怨解释道“我周围的美国人交卷以后硬要我拿出草稿纸和我对答案”。
有一次经济学课课堂小组讨论,到了最后靠数学算出结果的一歩。哎怎么有人一脸期待的看着我,哎怎么所有组员都一脸坚定地看着我。好吧,我来算!
因为数学好这一优势,中国学生在外国高校普遍会选择计算机,统计,数学等专业,并成为该专业的佼佼者。
印象三. 都是吃货
美国的吃食相对比较简单,一顿饭一个三明治就可以解决了。在美国最著名的中餐要数芙蓉蛋左宗棠鸡这种的美式快餐类中餐,他们很难想象为什么中国人愿意在吃上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在他们眼中做菜好像是东方人与生俱来的神秘技能。可知道有多少中国留学生为了自己的中国胃从出国前的十指不沾阳春水锻炼出了“大厨”的手艺?
作为全美排名靠前的食堂,小编的学校食堂把重心放在了中餐上。在异乡每天能吃着地道的中餐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在食堂每每看到外国人大啃着烤鸭,喝着红豆汤你会感觉没什么毛病啊。有次学校食堂煮了麻辣烫,我兴高采烈地和一些美国同学说今天食堂有Hot Pot! “What is Hot Pot”他们纷纷问。又过了几个月,变成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和我说“Hey, We just had Hot Pot in the dining hall.”
如果再遇到外国人问为什么中国人对吃那么讲究,你应该说如果你来自一个各个地区都有数不尽特色美食的国家,你也会对吃有着超出一般的执着的。
印象四. 社交神奇-微信
相比外国人大多数都用Messenger,WhatsApp之类的社交APP, 中国人有个特别的社交神器-微信。
自打出了国以后,你以为你已经走出了围城,其实依然还在围城里面。甚至可以追溯到出国之前,留学生们借助着微信快速建立起在异国的留学生圈子。异国他乡的求学是孤独而繁琐的,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家里人为自己铺路操劳,可是现实中在异国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操办。微信的留学生群是个好东西,让我们可以依然停留在自己熟悉的文化与语言中,给予我们指引。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初次尝试建立Facebook这些社交软件并不是件难事,可是很难维持对这些异国化软件的更新和日常查看。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社交软件和微信朋友圈存在着明显的结界,大多数微信的好友是不会到Facebook上去的。一句话说Facebook注重的是你在海外的社交圈,微信更注重于私人朋友圈的领域。
印象五. 不爱发言+考试技能MAX
外国人对中国留学生的考试技能十分佩服。
明明上课时中国留学生从来不发言,
怎么考试成绩可以这么好?!!!
美国的课程大多会将出勤率作为评判成绩的一部分,其中出勤率可以分为Participation或者Attendance。Attendance正如国内的点名,只要人到了就可以拿到分数。相比之下,Participation可能是中国学生非常头疼的一部分,Participation意为课堂参与率,你只有和同学或老师互动才能得到这一分值。
中国的课堂教育相对比较含蓄,重于接受知识,分析内容而不需要提供你的观点。美国的教育系统注重于个人对内容的理解,你可以对内容持有接受,批判甚至怀疑这么一个态度。
中国留学生课堂发言的忧虑在于怕口音不标准以及怕讲错。但是你也许会发现美国学生就很踊跃发言,很多情况下说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抒发自己感受。
到了考试期间相比大多数美国学生喜欢组成各个学习小组,虽然可以多角度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在紧凑的考试周效率是偏低的。中国学生还是比较偏好根据课堂整理的笔记和outline自己进行学习。经历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中国学生对于有范围的考试还是优势十分明显。
作为带有印记的中国学生
作为一个外来者,我们该怎么做来融入美国社会呢。下面是几个建议:
外国人觉得中国人很难交往是因为一般来说中国学生都不愿意多于外国人交流。很多人会强调语言问题,其实美国是个多元的国家,他们早已习惯各种种族各种口音。只要你习惯了和外国人交流,久而久之放开以后英语也能得到很大的进步。
如果为了迎合外国人,伪装自己的性格和文化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一个中国人会说一口英语,远渡重洋来到另一个国家。对比一些连外洲都没有去过的本地学生,无论是学识,思维能力还是阅历都至少是不输给他们的。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平等的位置上社交。
和一些喜欢中国/学中文的本地学生社交
随着中国的强大,西方一些国家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在每一个大学都会有中文课程和专业的开展。对中国产生兴趣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途径就是和外国人交流,同理外国人也喜欢和中国人交流来提升他们的中文和对中国的认知。如果你对和外国学生社交心生惶恐的话,不妨先交一些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朋友。
图为美中日三国学生进行纸牌麻将的现场。
事实上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性,不能用一个Stereotype刻板印象以偏概全。中美之间的文化冲突虽是交流的障碍,却也是和外国学生沟通, 向他们展示真正中国人的桥梁。 总之祝愿每个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能在异国获得属于自己的未来!
本文由Shoo-in Career编写,Shoo-in Career诚意推荐,版权归Shoo-in Career所有,转载请联系contact@shooin.co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为什么很多在国外留学生活的中国人,圈子里还都是中国人?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44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9分享邀请回答298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image.abroadapp.cn/abroad/video/One-Direction-Review-Tweets-Reacting-to-Zayns-Hair---The-Graham-Norton-Show-on-BBC-America.mp4第三步:巧妙打进英伦圈等积累了一定的地道英语表达(约一个月后),可尝试打入英国人的圈子。以下几类人群最有可能成为你的第一批white friends:好了,技巧这是这些,如果回忆起其他的,我会再来补充哒~更多好玩的,大家可以来这里看看,我们最近开放内测咯,名额有限→
(二维码自动识别)135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一般跟中国人还是和外国人谈恋爱_百度知道
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一般跟中国人还是和外国人谈恋爱
一般有多少人会谈恋爱
我有更好的答案
那要看性别和性格了。如果一心想混个绿卡,又喜欢黑长直或白长直的女生,一般都会找外国人谈恋爱,虽然她们很少能如愿以偿地混到绿卡,但至少可以尝尝外国男人的滋味。至于男生,找外国人谈恋爱的较少,就算谈也是随便玩玩的居多,因为带一个外国妞回家,被父母反对的机率太大了,你不能指望你的父母都懂外语。而且从中国传统父母的观点来看,很少有人希望自己的孙子是个杂种。
采纳率:26%
个人认为:谈恋爱的人应该不多,毕竟是去留学,很不容易了,都会珍惜这次机会
如果有谈恋爱的那也是跟中国人比较多,以为都是同一个国家的,接触会比外国人
更容易一些
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人的 人家虽然不追着我们中国人看热闹,但是却经常好奇地向中国人提一些问题,在此归纳为10条,以飨国内读者。 1.你最惊讶的事情是什么? 到了西方,刚结识的外国同事、朋友或老师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到了我们国家,最令你震惊和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们要以诚实的态度去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答案应该是:这里的一切和我的想象差不多。原因很简单,今天的中国人通过报刊、电视、电影、因特网等媒介对西方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翔实的了解,来到国外,除了一时语言还有所不适应以外,真的怎么也体会不到Culture Shock(&文化震撼&)。许多外国朋友对这个答案自然很不过瘾。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觉得你们来自&黄土地&上那个至今还&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穷乡僻壤,乍一到我们这灯红酒绿的发达世界一定觉得头晕目眩,有很多感触吧! 2.北京什么时候&改名&的? 出国在外,总是有外国人问&Peking&(&北京&过去在英文中的通常拼法)什么时候被改成&Beijing&(&北京&的汉语拼音,现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拼法)的。对这个问题,我总是胸有成竹地答道:北京就是北京,从来就没改过名,只是拼音的方式改用中国汉语拼音。可就有一次,一位略通汉语的法国人接着问:那为什么&中国&不用汉语拼成zhongguo&在国外通用呢?我一时语塞。是啊,&中国&在英文里是&China&,在法文里是&Chine&(发音&士因呢&),在阿拉伯语中是&思因&,在泰语中是&今&,还真就是没有叫&Zhongguo&(中国)或是&Zhonghua&(中华)的。不过不要着急,将来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以后的中国的外文名称说不定就叫Zhongguo。 3.狗肉好吃吗? 刚到巴黎时,有法国人问:你喜欢吃狗肉吗?我那时初出神州,不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不论我怎么回答,我都承认了吃狗肉这个事实,而这正是他想达到的目的。在这些外国人看来,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你们怎忍食而啖之!?不过,我很难告诉外国人,狗儿在中国虽然一样可以看家、破案、陪主人,但是地位却不高,名声也不大好。比如我们中国人在贬低他人时常说&狗仗人势&、&走狗&、&臭狗屎&等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吃点这&狗东西&的肉也算不上什么吧。当然在老外面前千万不要夸耀鱼翅熊掌燕窝,免得担上虐待动物的罪名。 4.用筷子怎么喝汤? 许多老外下功夫练习使用筷子,到了中国餐馆就拒绝用刀叉,说是不使用筷子就吃不出中餐的滋味。可是有一件事许多外国人始终搞不明白,那就是用筷子怎么喝汤?我听见有老外自作聪明地说一定是有一种像吸管那样的筷子,平时夹菜吃饭,喝汤的时候就放在嘴里吸。我告诉他们,中国人喝汤的时候把筷子放在一边,或用勺子喝,或端起碗喝。外国人听了似信非信:就这么简单? 5.哪个是姓,哪个是名? 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姓在前名在后,很符合逻辑。而西方人则不然,要先说名字,然后再说姓。所以外国人见了中国人的名字,不知所以然,往往要问:那个是姓,那个是名?回答当然是:我的前面的名字是姓,后面的名字是名字。别看这么简单,用英语说就罗嗦了,老外总是弄混。所以现在好多中国人出国后自报家名时干脆把姓名颠倒。 6.你不高兴吗? 记得那次去法国,在戴高乐机场有法国朋友来接,张牙舞爪,连亲带吻,夸张的动作好像几辈子没见面。同时来接机的还有在巴黎的中国同学,老乡遇老乡,虽然是两眼泪汪汪,但仅仅是握握手而已,脸上却平静如水。这令老外大为不解:难道你们不高兴吗?怎么跟外国人解释呢?中国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主要指心情的愉悦,而不是嘻嘻哈哈的外在表现。当然,凡事总有个例外。我的一位中国朋友爱说爱笑,表情发达,虽然也是黑眼睛、黑头发和黄皮肤,但是总是有洋人打听她是美国还是拉美哪个国家的人? 7.你有没有&关系&? 中文&关系&(guanxi)一词已经成为打入西方语汇的少数中文词之一。有一次我在一家出口公司申请职位,公司人事主管以神秘的口吻问我:&在中国有没有&#39;关系&#39;?&实际上,西方人与中国人一样讲究关系。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美国人从小学起就知道&KISSING-UP&,类似于中文的&溜须拍马&,专门用来取悦老师拉关系,以&提高&课程分数。有一次,一位美籍华人试图说服我中国人所说的&关系&和美国人心目中的&关系&还是不一样。他举了个例子:假设比尔·盖茨介绍一个年轻人到另一家电脑公司去工作,如果这是家美国公司,那么那美国老板会想盖茨介绍来的人,素质一定不错,留下;如果这是家中国公司,中国老板会想这可是盖茨介绍来的人,我不雇用他岂不是太不给人家面子了吗? 8.为什么中文这么难? 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想学中文。但是往往练了一会儿&妈、麻、马、骂&以后就有点泄气:&为什么中文这么难?&中文对西方人来说有点难不假,但更要命的是西方人学中文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在他们的语汇中,往往用&中文&这个词泛指不可理喻之事、或看着新鲜但又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东西。英语里有&中国迷宫&(CHINESE PUZZLE)的说法,任何晦涩难懂的事都可以用这个词形容。另外,&中国盒子&(CHINESE BOXES)原指大盒子套一串小盒子的中国小玩艺儿,现引喻复杂之事;&中国拷贝&(CHINESECOPY)这个词指一个把原件缺点和疵点都完满地复制的拷贝方式。记得我在法国读书时一次考试,卷子发下来后,只听旁边的法国同学嘟囔&C&#39;EST DUCHINOIS&(&这简直是中文!&)。 9.你会功夫吗? 走在国外的街头,时不时一些外国人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冲你划拳踢腿,嘴里含混不清地说:kongfu(功夫)或者JackieChang(成龙的外文名)。原来这是些功夫爱好者,想与中国人交流一下体会。一旦聊起来,他们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会功夫吗?&在许多外国人眼里,中国人从小就练功夫,虽然不一定能像成龙那样飞檐走壁,但是对付个把地痞流氓还是绰绰有余。有一次我到非洲的坦桑尼亚出差,晚饭后想在达累斯萨拉姆的街头遛弯。出去之前问旅馆服务人员外面治安如何,有没有危险。那黑人看看我,说:有你在就不危险。因为当地人认为中国人个个功夫了得,惹不起。 10.有清凉油吗? 出国准备行装带点什么东西是很费思量的事。除了个人日常用品,总还是想带点有特色的纪念品,与外国朋友交往的时候用得上。比如双面绣、折叠扇、邮票、手绢之类都不失为良好的选择。以我个人的经验,最好再带上几大盒清凉油。不知为什么,清凉油这东西国外没有厂家生产,似乎也没有店家从中国进口销售。外国人一般比较喜欢薄荷的味道,再加上清凉油有祛痒提神的奇效,尤其受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朋友的宠爱。许多外国人见了中国人都问:&有清凉油吗?&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去拉美的一个小国,进海关的时候,边防警察仔细看了看护照,确认是中国人以后,突然伸出手来,嘴里念念叨叨,似乎要什么补充证件:&清凉油……&。这位朋友顺手从口袋里掏出一盒清凉油递过去,顺利进关,皆大欢喜。 外国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 一个大学教授让人发冷汗的讲演 演讲人:浙大高分子物理郑强教授 地点:浙江图书馆报告厅 精彩语录节选: “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你能建10所世界一流大学,那美国有多少所?日本有多少所?现在的实际状况是:世界上前200所大学,中国一所都排不进!在亚洲能排出几所?我到国外去看了以后,感到要将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像共产主义理想.“ “以前说“无知无畏“,现在却是“无知才无畏“,许多企业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科委的人请来吃一顿饭,喝一点酒,他就给你签个字,再把我们这些教授胁迫到那里去,给你盖个章,然后就是“填补国内外空白“、“国际先进水平“,写论文则是“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首次科学发现“等等,这都是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深深地为此担忧!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领导无知,是他们倡导了这个主流.我知道在座的处长或老总日子很难过,因为你们不写这样的报表,就拿不到钱,项目就得不到批准.教授也同样如此,天天写报告,而不是在实验室静下心来好好搞研究,这是很严重的!“ “我们国家的现实和发展就是这样:凡是依赖不成的,我们自己都能搞得像模像样,比如二弹一星;凡是能够引进的,就都搞不成.......现在很多合资企业就这样,卖点东西,而没有去考虑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殊不知,这就是社会的恶性循环!“ “我认为: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你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呢?......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要改革二件事:第一,取消六级考试,你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看看研究生写得论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说不会计算机就是文盲,这又是一个误区!我现在是教授,我顾不上搞计算机!“ “你看我,从高中开始学英语,大学学,硕士学,博士学,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说中国人怎么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我这几天就教训我手下的几位女学生,问她们在干什么,看不到人影,一天到晚考这样、考那样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呢!你整天考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收你们的钱,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日本去要交手续费,到日本留学是为日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日本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挣了一笔钱后要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日本人.你们都没有注意这件事,这里面都是经济问题.这就是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 “中小学的教育就是听话,老师管干部,干部管同学,孩子们都学会了成年化的处世方式,这是害人啊!这样强迫性地做了一些好事后,没有把做好事与做人准则结合起来去培养,而只学会了拍马屁、讨老师喜欢、说成人话.上次电视上就曾经播出,一个小孩得了个奖,主诗人问他最愿意说什么,他说:“我最愿意跟江爷爷说:我向你报告!““江爷爷“是谁?还不是老师教的!孩子们在中小学活得很累,到了大学就没人管了,所以就要玩、就要谈恋爱.“ “我们有很多同学成绩好,却什么都做不了.在我们大学像我这种程度的人,招博士生是从来不看成绩的,成绩算什么!现在我从事的这个领域在中国有叁个杰出的人才,当初在读研究生时都补考过,而成绩考得好的几个人却都跑到美国去卖中药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作老板的可不能这样啊!......人才的梯队一定要合理,而不要认为教授就是万能的、博士就是万能的.中国的教育体系就是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充满希望和理想,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实际上,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扫地能扫好,也应该受到尊重;打扫厕所能打扫干净,也应该受到尊重,不能动不动就要高学历.我要提醒的是:在国外可不是这样,美国、日本的博士就很难找到工作,为什么?因为老板心疼钱,招了博士要给他高工资,而他能做什么用呢?这是个具体问题.“ “科技到底该干什么?高科技到底该干什么?如果我是科技部长,该玩的就玩,就像陈景润,他就是玩!陈景润如果是处在今天的中国,他绝对是要去讨饭的,因为他不会去搞产业化,他的英语也不好,他说话都不流利,中文都讲不好,按现在“标准“,他是个文盲,还谈什么教授!日本人就是喜欢美国人,我跟日本人说:你们这个民族爱谁,谁就要向你们扔原子弹.日本人就是喜欢黑人也不喜欢中国人.......我特别对我们的女教授、女同学说:在日本人面前一句日文都不要讲,会也不要讲;日本人一听说你讲英文,特别是看到中国女孩讲英文,腿都要发软,这是真的!“ “中国人为什么这些年都往外跑,最重要的是要让国民自己爱自己国家.......如果我是杭州的市长,我绝对不是狭隘的民族自尊心——如果杭州有什么灾难,我就首先把杭州的老百姓安排在香格里拉,让外国人在外面排队!(掌声!)这样,你才会让你的国民爱自己的国家!一个日本的农民跑到峨嵋山去玩,骨头摔断了,你就用中国空军的直升飞机去救他,而在日本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宿舍里死了7天才被发现;名古屋大学的一对中国博士夫妇和孩子误食有毒磨菇,孩子和母亲死了,父亲则是重症肝炎,在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的门诊室等了12个小时,也没有一个日本教授来看望!而你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友好,以为自己很大度,实际上是被人家耻笑,笑你的无知!你们这个民族贱!我们不能这样!我们的领导人跑到国外去访问,看到有几个人在欢迎他们,就感到挺有面子;而外国来了个什么人物,都是警车开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是自豪还是悲哀?所有这些,对教育工作来讲,都是深层次的问题.所以我经常讲,我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我教育我的学生,首先是学会做人,没有这些,你学了高分子,外语都是花架子,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观念或是一个问题:是不是技术越新越好?今天谈的就都是提醒大家的......技术并不是越新越好,技术要有储备.日本的企业现在卖的东西大都是10年或15年前的技术,好东西他不拿出来,他要等到现有的技术把成本收回并获得尽可能高额的利润以后才会拿出来.其次,我的对手什么时候推出新东西时,我才会出手.不要以为你今天好不容易搞了生产线,明天又有新的了,你的钱还没赚到就换新的,有什么用?我这次到日本刚好谈到悬浮列车——即使何先生在我也要说,这是中国人又在玩高新科技.悬浮列车目前在理论上都还不成熟.日本现在最完善,最经济的就是新干线! 从经济和市场的概念来讲,越先进的东西,风险越大,有可能得到的回报就越少!“
请采纳!
中国女人在国外受欢迎的程度比中国男人高的多 但是最后成的都很少 中外差别还是很大的 日韩可能好一些 毕竟文化相近
到了国外,似乎就是到了‘解放区’,恋爱和同居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而且不分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以投缘为准。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中国留学生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外国人交朋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