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政府的空间筹码分布原理理?

专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学的十四大原理
原理1:区位选择与放弃
原理2: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
原理3: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
原理4: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
原理5: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原理6: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形成地表特性的一种基本自然过程
原理7: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原理8:地方的创造和发展建构了地球表层上差异化的关于人的世界
原理9:人口迁移、产品贸易与地表上的差异性互为因果
原理10:人的个体或群体对空间上利益的竞争是人地关系的第一要义
原理11: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不能为人的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
原理12:空间临界点
原理13:地球表面不同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
原理14:个人之间观念的差异,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是人们在对地球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分歧或对立的基本因素
1 区位选择原理
1.1 原理1:区位选择与放弃
地理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论题是:何事发生在何地,以及为什么?即地理学的“3个W”(what,
where, why)。地理学家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包括自然和人文现象。“人们面临区位选择”是对地理学“3个W”中关于人的活动那部分进行分析的起点。因为对某一区位的选定是以放弃在其他区位的利益为代价的,所以,地理学家在对这个问题分析时,必须设置分析的背景,即人们面临在哪些区位之间进行选择。
设想要建设一座水库,如果坝址已定,比如三峡大坝,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坝高是多少,不同的坝高的淹没范围,淹没地区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状况,移民数量和职业结构等;不同坝高的社会利益,包括发电、防洪和航运。这些都是水库建设选择的背景。
地理学家为了使他们的分析具有一般性,情景设计常常是抽象的、概括性的,尤其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中。比如,冯·杜能[12]为了分析市场和与市场的远近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设定各种农业产品的生产是在与市场中心的不同距离上进行选择。在韦伯[13]的工业区位论中,厂址首先是在燃料地、原料地与市场地之间选择,然后是在运输成本最小和劳动成本最低之间选择,最后是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低与厂商集聚导致成本的降低之间进行选择,以反映生产要素的分布和工厂区位选择本身对工厂区位配置的影响。在克里斯塔勒[14]的中心地方论中,商品是在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体系中的选择,以反映企业的必要生存空间对产品生产位置的作用。以地理学家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学派[15]则强调经济体是在有差异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空间中进行选择,即强调所谓的经济体在社会文化中的“嵌入”。因此,区位选择的背景、或区位选择的情景设计,或者说,思考人们面临什么场面的区位选择,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原理,本文将它概括为“人们面临区位选择,或区位的选择与放弃”。
1.2 原理2: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
区位选择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地点,重要的是选择与这个地点相关的在其他地点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素。比如,个人住房地点的选择,与住房类别、户型相关,也与住房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治安有关,与住房与工作地点、服务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等的距离相关。港口选址,既要看备选地点的通航条件、停泊条件和筑港条件,也要考察它的经济腹地条件,同时还有他与其它港口,比如枢纽港和普通港的关系,以求得最佳方案。在经济特区的选择上,中国就比较成功,比如深圳、珠海和厦门的选择,就充分地利用了这三个城市分别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比邻,且在社会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在前面的例子中,坝高的增加可能导致淹没面积的扩展和移民数量的增多,但可能会增加防洪、发电和航运效益,社会应该选择最佳的方案,以求得最大净利益。
韦伯[13]的工业区位分析充分地体现了“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这个思想。首先是工业区位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地。然后是尽可能地接近运输最佳点和劳动成本最低点。最后是工业集聚到一个因集聚而导致成本降低和因移出运输与劳动最佳点引发成本增加的最佳平衡点。工业区位多种成本要素的综合分析,其要义是将工业分成若干个环节,把每一个环节配置到最有利的位置,这也成为当代跨国公司的主要战略之一。
2 地表差异性原理
2.1 原理3: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
地理空间如果对个体或群体没有差异性,就不存在所谓的“区位选择”问题。差异性的度量显然是要从对人的意义上看,但在地理空间中,尺度和规模[4]既影响对差异性的度量也影响对它的解释,进而言之,地理学的尺度和规模原理十分考究地理变量的选择。
尺度和规模原理的基本要点是,不同尺度和规模的地理现象,它的作用机制和对它的解释具有显著的差别。比如,小范围的下垫面的植被覆盖变化对大气环流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对城市气候来讲也许就不可忽视。可是,对城市气候变化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小尺度的下垫面所发生的变化,而且要考虑整个气候空间模式的变化对城市气候是否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在人的世界中,如果是在国际进行选择,就必须在全球的尺度来分析,如果是在一国城市之间选择,则应该在国家的尺度上看,可是如果是在城市内部进行选择,就可以大大地缩小范围。然而,范围的缩小并不意味着简单,因为考虑的角度有所差别。比如,在国家间选择,主要是考虑政治、文化、发展机会和收入;在一国的城市之间,关心的主要是收入和发展机会,而在城市内部,也许对地点与服务设施和就业的距离、房价上的因素的权衡就十分重要。
尺度和规模原理还涉及地图的使用,对城市气候和城市土地利用而言,地理学家应使用较大比例尺地图,可是对于城市体系和气候区划研究而言,较小比例尺的地图也许足矣。
2.2 原理4: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
地表差异性产生的自然基础之一是地表的热力差异,它在地球表层的作用无处不在。
大气环流、水循环和生物循环是地球表面上直接与太阳能相关的几个联系十分紧密的自然过程[5,6,16~18]。首先,太阳能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被地表吸收后其温度升高。地表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一部分射向太空。由于海陆间的比热有别,海洋的大于陆地的,因而海陆之间的温度不同,其上空大气膨胀的高度也不等,造成大气上部的压力不同而产生流动,进而下部的压力也不同,这样就发生了海陆之间的大气环流。海陆之间对水分蒸发和吸收的差异以及降水导致了海洋从空中向陆地输送水分。生物通过阳光、水分和其它营养元素而生长,并进行着生物循环。这些过程中各个环节物质的量变和质变,以及热力学的环境效应十分重要,比如温室气体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海岸带和江河湖泊的水生物化学效应等。去掉太阳能这一项,以上这些均不存在,它们是地球表面对太阳能做出反应的第一个综合体。热力差异不仅是大气环流、水循环形成的动力之一,也是形成地表多样性景观的主导因素。
热力差异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地理尺度,并出现在不同的地理现象中。在全球尺度上,比如海陆之间热力差异引致的大气环流和水循环;中等尺度上,高山和山前平原之间的热力差异引发的昼夜之间的风向变化;在较小尺度上的山风和谷风;中国北方山区阴坡和阳坡的热力差异产生了因蒸发差异导致的水分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植物组合和长势。地球上从赤道向两极,从山底到高山顶,由于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土壤、植被类型的分带和分层现象,在地理学中被分别称作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而在海陆之间由于热力差异导致的降水的差异进而形成的土壤、植被类型变化称为经向地带性[19]。
2.3 原理5: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来自地表以外的一些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主要是:地壳运动、日地月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壳运动既是地貌的内营力基础,又是形成地表复杂多样景观的重要地质因素[5,6,16~18]。尽管地理学不研究地壳是如何运动的,但却关注地壳运动的地理环境效应。比如印度洋板块推动青藏高原隆起,对于地理学家而言,我们虽然不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机制,而把它看成是既定的事实,但关心它隆起而引发的地理环境变化,比如对中国地貌、气候、水文的意义。
像地壳运动一样,可以类比的是日地月系统的地理环境效应。比如:日地月相对位置引发的潮汐,是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关注的重要的环境现象;地转偏向力在河流地貌、海洋流、大气环流中的作用等,对于相同运动方向的物体在地球的南北半球却有着不同的效应,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流(交通运输)。换言之,地壳运动、日地月系统的环境效应也是分析地表差异性的重要出发点。
一个很好的案例是关于香港的发展。地转偏向力是河流摆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注入珠江的诸水系也不例外。这些水系汇入珠江后,也会摆动,由于曲流的惯性作用在伶仃水道西侧形成堆积区,东侧则相反,甚至成为侵蚀区。潮汐引发的沉积在珠江口东岸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总体来讲相对较小[20],因而维持了在那里的良好港湾条件。所以,当轮船的吨位越来越大时,澳门的港口条件逐渐失去优势,香港的通航和贸易条件越来越好,为其后来发展为国际商贸和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原理6: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形成地表特性的一种基本自然过程
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基本的地表过程[5,6,16~18],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地表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基础,土壤侵蚀则是土地生产力损失的直接因素,而搬运和堆积却是河口地貌、冲积平原、洪积扇等形成的基本因素。所以,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外营力因素。进一步讲,地貌会在不同尺度上对气候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水和生物的分布。因此,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上的解释力是十分重要的。
值得关注的是,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渗透在各种地理环境问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季风气候,在中国北方春季,风蚀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的破坏不可轻视,可是在南方山区,水蚀却是最重要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仅造成了当地土壤价值的流失,而且在注入黄河后,在河道的堆积形成了中下游河床的加高,在中国称之为“地上河”和“悬河”。可是,在黄河入海口大量的泥沙堆积为填海造地又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2.5 原理7: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即影响两地发生作用的其他因素不变,地理空间的任何两地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距离的衰减作用既表现在自然地理过程中,也表现在人文地理学诸领域。在自然地理学中,距离往往通过物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产生相互作用的降低。在人文地理学中,距离往往通过交通成本、或中间干预机会起作用,削弱两地的交流,因而距离衰减成为地理学的一条定律[4,19]。
由于距离衰减作用,对任何均质的空间,只要某一物质或事物先占据了某一位置,空间就被异化了。对这一物体或事物越接近,受它的影响就越大。
在经济地理学中,距离衰减作用被分解为:经济体对距离和对其他方面投入的替代性,经济要素对距离的敏感性的差异性。将这个原理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单中心模型[21]”。该模型提出城市的工业和居住竞标地租分别是单位土地工业和居住活动的所得减去其投入后的剩余,由于对交通和对其它投入的替代性,它们都随着与市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然而,单位土地上工业与居住活动关于交通成本的敏感性不同,前者小于后者,这样就造成了增加单位距离而引起的地租减少幅度的差异:工业活动的减少幅度较小,而居住的减少幅度较大。结果是,工业地租竞标曲线的倾斜度较小,居住地租竞标曲线的倾斜度较大。在接近中心,工业竞标地租较小,而在较远的地方,居住竞标地租较小。土地市场会对上述情况做出反应,将土地租给付出最多报酬的活动。最终,居住活动占据中心附近,工业活动在居住活动周边。
在自然地理中,距冷高压越远,空气运动的能耗总量越多,冷高压对当地气候的作用越小。同样的情形是:花粉的传播、地震的破坏作用、污染物的扩散、沙尘暴的扩展等,都因为在这些地理现象中,事物从发生的源地向四周运动时消耗了能量。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洪积扇的形成。当水流与夹杂在其中的其它固体物质一起从山前的出口向外涌出时,随着距离的增加,总体上看水流的冲力在减少,大的颗粒首先留下,然后是较小的,最后是黏土。这样在洪积扇的边缘就形成了隔水层,能够拦截来自于山区的地下径流,可供动植物的生长之需。
2.6 原理8:地方的创造和发展建构了地球表层上差异化的关于人的世界
渗透在地理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论点是,地表的差异性不仅来源于自然界,人类活动会对地球表面的差异性做出反应,可以自生差异性,或加强或减轻源于自然界的差异。
当今最有影响的就是全球化和区域化。海洋为世界范围的贸易提供了交通的自然基础[22],可是只有在大轮船时代它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而且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是它的价值得以发挥的现实条件。比如大西洋沿岸的贸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顺应了上个世纪发展的需要,那时它们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区域大部分被边缘化了。可是当今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却预示了这个区域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显然中国极其重要。你也许注意到了,美国可以左右开弓,位置多么显赫。
关于社会经济系统自身能够产生重要的差异性,众所周知的就是工业革命的出现和传播[1]。它发生在岛国英吉利,使大英帝国成为资本主义的火车头。其他国家工业化的渠道有二:一是模仿,二是与英国进行贸易。可是这两者都与距英国的远近密切相关,因为模仿和贸易都需要付出交通代价,前者涉及人员交流成本,后者涉及产品运输成本。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文化的亲和力,它也与在空间上对英国的接近性有关。事实上,工业革命正是这样,从英国首先传到邻近的西欧,然后向中欧和北美扩散,岛国日本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这是当今世界基本格局的原始因素。社会因素引发的,在地理因素的帮助下,近现代世界上最大的区域发展差异性被创造出来了。
人类自生差异性的基本事实就是关于“地方”的创造和发展所导致地方之间的差异。所以地理学家用“地方”这个术语作为分析地表关于人的世界差异性的载体[1,3,4,23,24],它是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一个特定的地域或位置。任何一个“地方”在地球表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具有地理位置和大小,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地理位置通常用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的相对距离与方向来表示,尺度的选择十分重要。自然环境是对人有重要价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如气候、土地、水资源和矿产。文化通常包含:人们的生计特征,如从事农林牧渔,还是工商文教科研行政;人们的对地方的认同方面,比如语言、价值观、建筑风格、服饰和风俗等;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组织形式诸等方面的内容。一个地方可以由多个地方来组合,以反映更大尺度上地球表面作为人的住所的意义。
“区域”是地理学家分析地表差异性的另一个术语,它具有位置、范围和边界以及等级。区域可以是地方的细分,也可以是地方的组合。当它是地方的一部分时,通常表达地方的一个或几个(比如成因、功能和景观诸等方面的)属性在这个范围的一致性以及与其他部分的区别性。可是当区域由多个地方组成时,它通常表示这些地方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具有的一致性以及与其他地方的区别性。地理学家正是这样以相互关联着的,不同尺度的地方和区域来表达和分析地球表面关于人的世界的空间组织。
2.7 原理9:人口迁移、产品贸易与地表上的差异性互为因果
迁移和产品贸易(地域分工)是人类对空间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反应,也是塑造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它具有深刻的原因和过程。
迁移发生的基本因素是推力和拉力,起因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1,3]。应该说推力和拉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但我们往往可以依据各方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区分迁移是由推力还由有拉力所主导。比如:伊拉克难民逃往他国,可以说是伊拉克战争这个推力主导的;美国政府放宽移民限制而引发迁移的增加就是拉力主导的。迁移还可以分为强迫的和自愿的:当年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就是强迫的,而英国殖民者到美洲却是自愿的。
迁移同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关于迁移的解释有:空间互动,人力资本,预期收入假设,两部门理论,家庭决策理论,信息与网络理论,迁移找寻理论,不完全信息、动态和多次迁移理论等,但迁入区与迁出区之间的差异性是其基础。
产品贸易也是区域差异的结果。两地贸易的基本条件是它们之间关于某种商品的价格差不小于它们之间的运输代价。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价格差?是它们之间的相对成本差。如果一地的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相对较多,同时某种产品对这种要素的需求也较密集,那么该地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就比较低,它的价格也较低,反之亦然。这是地区资源相对丰裕程度产生的贸易基础[25]。可是地区之间的生产技术也会有差异,显然对于任何一种产品而言,只要两地的生产技术有差别,在生产要素相同分布条件下,技术先进的必然生产成本低。生产技术先进性差异的地理基础是什么?一为地区的创新力,二是技术的空间扩散。当代对创新的研究发现,如果企业集聚,它们的创新会在相互之间得到比较好的借鉴、吸收和模仿。如果你怕自己的技术被别人利用,你选择离开集聚区,但你会落后,因此,产业发生了集聚,地理因素再一次对生产和贸易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新经济地理学家看来,地区竞争力或地区生产成本的降低是它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结果,因此,从社会网络结构研究地区的生产、贸易和竞争力也十分重要。
3 空间竞争和相互依存
3.1 原理10:人的个体或群体对空间上利益的竞争是人地关系的第一要义
有机体个体或群体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对空间的竞争。空间竞争反映关于空间利益的争夺,如对某地石油资源、土地、消费市场的占据。空间竞争渗透于地理空间的各个角落,是地理景观形成的一个基本机制。在自然地理中动植物对生存空间的竞争,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杂草对人工草的排挤,另一个是“占山为王”的老虎对自己领地的捍卫。像拉采尔那样的地理学家[11,26],认为国家是一个有机体,也会像生物那样对生存空间进行竞争。在人文地理中,古代部落首领的领地,古今宗主国和附属国的依存,现代国家间的结盟都体现了对空间的竞争,而企业的区位竞争在当今世界则比比皆是。
重要的是,空间竞争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进行区位选择的主要方式和过程,因而就成了理解和解释社会文化景观形成,尤其是经济景观形成的基本原理。当今,大多数经济要素的配置经由市场竞争来进行[21,27],所以,对空间市场竞争的分析和理解十分关键。
空间市场的明显特征是它具有空间维度,加入这个特性,它既影响个体的竞争策略,同时影响其区位选择。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个体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把它看成是给定的,能做的是使成本最小化。这样一来,选择成本最小的区位,以及在已定区位上的产出优化是最佳的策略。杜能、韦伯的古典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如果厂商能够通过区位选择影响市场份额或市场价格,战略区位问题也许会出现。比如,在霍泰林的线型空间市场竞争中,占据中央区位将会获得大份额的市场。如果企业不在中央区位布局,市场对它将是不利的,这导致经济可能会在那里集中。
出现在中心地方论中的是关于空间的垄断竞争型市场分析。由于交通距离的存在,每一个厂商在它的市场区内享有垄断权,但同时面临来自周边厂商的竞争,因此,各个厂商的市场力是有限的,在市场区范围尽可能大和空间弥合性的原则下,蜂巢状的空间市场结构出现了。由于不同类别企业的门槛范围的差别,最终形成了有等级的蜂巢状的空间市场体系。然而,在当代关于同类商业的空间集聚式模式研究中,消费者为节约挑选引起的交通成本的购物行为是导致商家集聚的基本因素。如果一些同类商家集聚起来,分散布局的将失去吸引力,因为消费者为了挑选的便利将不去孤立布局的商家那里。
关于商品的垄断竞争模型为当代产业集聚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在那里,新贸易理论被延伸到了经济地理学中,如同俄林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研究一样。在垄断竞争模型中,如果企业集聚起来,将会分享大的劳动力市场的优势,降低劳动成本;企业的技术革新会因为相互的接近而外溢,使每一个企业均受益。另外半成品的供应也显得方便,节约了运输成本。这些都是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好处,称为外部经济。这样一来,企业会因地方的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降低成本,外地的要素会因集聚区的高效率而向此地集中,但此时分散力也在增强,比如地价和交通成本等。
3.2 原理11: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不能为人的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
空间竞争反映了人的个体、群体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但所有的个体或群体占据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都不能为这些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它们要按照支配它们运动的法则行事。其结果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竞争环境对人类活动起作用。镶嵌、依附、互动和相互依存是人地关系的另一类表现。人类塑造的景观是他周围环境的一部分,二者存在紧密的关系。比如,北京城镶嵌在华北平原的西山和军都山脚下,是按照人们的需要而建设的。在这里,镶嵌意味着将北京城与它周围的土地拼在一起,以符合人的意志。可是,我们知道大气和降水以及其他一些地理因素在北京城内和城外之间仍旧按照它们的法则进行活动,使北京城仍然处在环境因素的包围之中。先有这块土地,后有北京城,后者是一个人工制品,依附于前者,但对前者具有显著的影响。如果没有西山和军都山给养的水资源,没有它们作为屏障拦截来自西北方向的寒流,也许就没有北京城,正是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一方人,培育了这座历史名城。但北京城与它的周围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互动。它限制了工业在其上风上水方的发展,却给其下风下水的地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例证,反映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最基本关系。
在自然地理中,先有岩石圈,其次是大气和水圈,然后是生物和土壤。这个先后顺序表现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依附关系。可是,良好的土壤是动植物生长的基础,继而言之,是生物圈处于良好状态的基础。生物圈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碳库,通过对大气中碳的调整而调整气候。所以,现存的地球表层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的相互依存体系。人类的竞争会在不同尺度上触动自然界中的一些要素,其后果是必然要引发这个相互依存的体系的响应,也许消化,也许放大人对地球的触动。所以,地理学家从互动的角度的分析十分重要。
4 原理12:空间临界点
地理空间中许多临界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地理分析中的基本思考方法。比如海岸带、雪线、城乡交错带、农牧交错带、市场区边界、吸引范围边界、势力圈边界(势力均衡点)等。雪线意味着雪与水的气温边界在那里,雪线的变动暗示着温度的空间变动;城乡交错带兆示城乡影响力在那里的均衡,地租与地用在那里势均力敌;农牧交错带意味着对粮食和畜产品的需求与土地适宜性在那里的较量达到了平衡,在这个交错带一旁的农区,土地对粮食的适宜性占据了优势,而在相反的一侧,则是对畜牧业的适宜性居于上风;在市场区、吸引范围和势力圈的边界上,消费者(或被吸引者)对相邻中心的光顾(依附)概率趋于0.5(处于中立),这是市场(或核心区)之间竞争的结果,而边界之外的区域则分别倚重于其中一方。海岸带是当今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表面上看它是大陆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但其背后隐藏着大气、水、生物和人类等几大圈层的相互影响,是在一定时期内这几大圈层之间互动的一种均衡状态在海陆交接处的表现。
在临界点,突变现象比较常见,其中许多具有重要意义,是地理分析中的基本切入点之一。比如在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个综合体中,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地表和大气的温度已基本趋于稳定。现在人类将藏于地球内部的大量化石燃料用作能源,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原先存在于这个综合体中的碳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多为地球升温创造了机会,因为它吸收了更多的来自于地表的长波辐射。大气温度的升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效应:一方面可能增加降雨,另一方面必然增加蒸发。如果后者的效应大于前者的,那么,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将面临更加严重的缺水威胁,可能超越某一个临界值而发生灾变。
5 人类活动的外部性及其协调性
5.1 原理13:地球表面不同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
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存在这样的情形,个人或群体的活动对他人或群体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对于正面的影响,受益者没有给予回报,而对于负面的影响,受害者却没有得到补偿,这种情形称作外部性[15]。外部性是产生环境问题的基础原因。比如:在个体上,乘坐小汽车的人,因为汽车的尾气危害了他人而没有付出代价,它会只顾个人的利益而不实施减污措施。当然,其他人会仿效。可是,如果收取合理的污染费,一方面可能会有尾气处理器安装在汽车上,另一方面可能减少汽车数量,或减少行车里程。在区域尺度上,山区的村民在治理水土流失上的劳动如果得不到切实的回报,也许下一步的开荒行动会紧跟其后。在全球尺度上,发达国家在早先的工业化进程中污染了环境,可是并没有付出代价,如果现在反而要求发展中国家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同时对援助承诺不兑现,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也将难以得到全面治理。所以,地球表面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基本出发点。
人类活动还有很多正的外部性。比如在城市里人们的集聚导致了新思想的良好传播,加快了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的生产。
5.2 原理14:个人之间观念的差异,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是人们在对地球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分歧或对立的基本因素
由于个人观念的差异,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使得人们在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一些分歧或对立[15]。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必须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寻找利益平衡点,使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得到发展,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处在良性演变之中。
问题的关键点是各个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别,它是导致区域之间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理念差异的基础性原因。另外,区域间人们收入来源的差异,具体地讲是产业结构的差异产生了利益上的差异。比如中国发达地区对土地作为二、三产业的需求要远高于落后地区,从而将保护耕地的责任推给了后者。但落后地区也需要发展,生产粮食在自给以外,对于生产更多商品粮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也不高。一些发达国家将自己的废弃物运往发展中国家进行处理,就是借用了发展阶段有别对环境保护需求不同这个“缺口”。
6 结论和讨论
可以从地理学的研究中精炼出十四大原理。其中原理1和原理2是关于区位选择的基本要义,即存在众多可以选择的区位,对任何一个的选定都是以放弃在其他区位上的利益为代价的,而且在每一个区位的利益不仅仅表现在该地点上,还包括与其相关的在其他地点的好处,区位选择的法则是应选取可获最大利益的区位。这些旨在说明人们如何做区位选择。原理3~原理9是关于地球表面差异性的要点,包括自然力、社会作用力和分析的尺度等方面。地表差异性与区位选择存在着相互作用。原理10和原理11是关于人地关系分析的基本观点。人地关系既是人与人之间对空间相关利益的竞争,同时又在不同的尺度上表现出人的活动与其环境的镶嵌和互动,对环境的依附以及一些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地理因素通过影响人们的竞争环境对人类活动起作用。原理12是关于地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地理分析的各个层面。原理13和原理14是关于地球表面开发保护政策的出发要点,协调发生在不同尺度上人们利益的不一致性是其核心。
  本文是将原理按照“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一般因果律”来理解的。所以本文重视这些原理在经典的和现代地理研究中的普遍意义,而不仅仅是在当前或某些时段。关于空间、区位、地方和区域这些术语,本文强调它们在地理分析上的意义但不是如何被定义。地理学家以空间、区位、地方和区域为框架将地球表面作为人类的家乡来解剖,并从形成它们的因素在地表的作用力的变化,即“生理学研究”,来分析地球表面作为人类的家乡的演变。原理13和原理14是关于人类之家的“病因学”基础的人文部分。
  地理学的研究问题会与其他学科的有一些交叉,比如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本文概括的原理13和原理14就是良好的例证,但地理学的独到视角是从不同地理尺度上进行的系统分析,这是地理学家所要坚持的共识。
没有更多推荐了,
加入CSDN,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与500万程序员共同成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态分布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