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几个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图,麻烦了。

考研时,西方经济学应该怎么复习?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94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8,140分享邀请回答290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7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我正在做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但是不懂怎么用电脑画几何图,请问有人可以帮到我吗?谢谢_百度知道
我正在做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但是不懂怎么用电脑画几何图,请问有人可以帮到我吗?谢谢
用电脑画图,我的电脑是Windows 7的版本,怎么样来画图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用Excel可以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苹果/安卓/wp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道具: 涂鸦板,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变色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本帖最后由 今晚打老五 于
09:45 编辑
& & & & 考完今年的专业课就彻底晕了,题目变化之大简直逆天!342农综四,农经已经完全没有历史部分,还出了计算题,管理学没了名词解释,案例分析出了两道,发展经济学也不考增长模型了,“能力曲线”、“救生艇效应”神马的参考书上根本没有!总之,之前复习的参考书真的没发挥太大作用!
& & & & <font color="#4经济学难度也大幅增加,没了名词解释,一上来就是5道判断分析题,一道8分,然后计算题,微观100分,难度跟往年差不多。但是!但是!但是!宏观不是一直以曼昆为主吗?为什么还考什么“卢卡斯批判”、抽象收入公式?以前见都没见过好不好!总之,834经济学很明显在向高鸿业转,尤其是宏观,以后复习还是以高鸿业为主,曼昆嘛,掌握画图分析就差不多了。
& & & & 不过幸好老师给分比较宽松,虽然题目这么变态,不过大家分数普遍还是比较高的,400+都有好几个,350+一大片,真是皇恩浩荡!感谢党国,感谢人民!我自己的分数就不说了,跟400+的大神还是有点一步之遥的感觉呀(好遗憾···),总之进复试没悬念,估计入主人大也是大概率事件啦啦啦~~当然,首先要感谢备考期间学长学姐给我的耐心指导和非常丰富的备考资料(讲真,农发院老师的课件绝对比参考书有用!),没有这些指点自己可能要走很多弯路,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成绩。同时还要感谢父母、同学的支持,每当自己迷茫、快要放弃的时候都是他们给我勇气坚持下去!最后还要感谢农发院老师手下留情,虽然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答的,还能拿到这个分数已经很满意了!可能他们也觉得我不容易吧,因为每道论述题我都写的慢慢的,专业课考完我才发现,两支全新的水笔都没水了!
& & & & 鉴于题型越变越离谱,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后面的师弟师妹一些建议:
& & & & (一)834经济学
& & & & 这门课最初的官方指定参考书只有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内容非常通俗易懂,题目也不难,基本就是最初级的计算题,还有AD-AS、菲利普斯曲线等等作图分析题,以及名词解释,所以,最初那几年考130+甚至140+真的不是梦,每年都有好几个,平均分也在110以上。
& & & & 但是,自从2015年开始,高鸿业也加入了指定教科书行列(其实,从2014年开始,虽然官方那年还没指定高鸿业,但已经出现很多高鸿业甚至中微的名词了,比如“等价变差”、“补偿变差”、“伯川德竞争”等等)。随之发生的变化是什么呢?微观从简单计算发展为复杂计算,还要涉及到很多比较生僻的概念,对四大市场模型的考察更是年年的重点,乐此不疲!宏观的变化就更大了,从简单的论述、画图分析到宏观经济模型的考察,高鸿业宏观的成分增加了很多,曼昆宏观基本只剩下AD-AS等几个图形分析和部分名词解释。
& & & & 如果要在曼昆和高鸿业之间做一个权重的话,大概是这样:微观经济学,曼昆:高鸿业=2:8;宏观经济学,曼昆:高鸿业=4:6。别忘了,微观是100分,宏观是50分。整体而言,150分的834经济学,曼昆大概占40分,高鸿业占110分!所以,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当然,高鸿业宏观有很多部分是从来不考的,比如国际经济学、经济周期等,应该有针对性的复习。
& & & & 关于复习资料,除了曼昆、高鸿业教材外,金圣才的考研真题详解还是非常推荐的。参考书的课后习题每道题都要认真做,不排除直接从中抽取题目作为试题,以前就发生过。金圣才那本书上的真题也非常有价值,尤其是计算题,宏观的画图分析和计算题也要着重练习。当然,人大的经济学课件可能跟考试更加接近,毕竟是出题老师做的。
& & & & (二)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 & & & 个人感觉这门课的变化比834变化还大,分析如下:
& & & & 1.农业经济学
& & & & 农业经济学最早的参考书是农发院元老程漱兰的《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1999年出版),里面对新中国农业发展史的分析极为精辟,里面的很多真知灼见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是,程漱兰教授几年前已经退休,从2013年开始,农发院不再指定农业经济学的参考书,试题也在逐年发生变化,对新中国农业发展史的考察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三农时事热点和农业生产计算题,从最近两年的动向来看,农经的出题模式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一般是4-5道论述或判断分析+1道计算,论述题会结合1号文件或最新的三农热点问题让你发表观点,计算题跟微观经济学差不多,学好高鸿业就足以应对。
& & & & 建议复习方式多元化,抱着一本书死啃是不行的。一是继续学习孔祥智主编的《农业经济学》,对于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知识非常有帮助,论述题和判断分析题的基本知识都跟这本书有关,而且,这本书是农发院数十名老师共同编辑的,也包括出题老师,所以,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当时,仅仅看这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平时还要多关注“三农中国”这样网站,尤其是对中农办、农业部的最新文件、政策的解读,另外,陈锡文、温铁军的演讲视频、论文也可以多多关注,这些都是影响农业政策和学术走向的大牛,出题人必须向这些人看齐。
& & & & 2.管理学
& & & & 管理学的变化还算中规中矩,这两年的出题方向已经基本明确,简答题考察基本知识,比如问你有哪些管理学流派、激励员工的方法有哪些等等;案例分析考察知识运用,难度较大,一方面要熟悉知名公司的运作模式(因为一般考察的都是苹果、阿里之类的知名公司),才能言之有物,一方面还要学会案例分析的基本套路,也就是先搬出这个问题涉及到的管理学理论,把理论内容简要陈述一遍,然后把理论套在案例上进行分析,这个只有靠多练。据了解,管理学出题跟本科生上课内容比较大的关联性(从课件上看出来的),原来就是上本科管理学的老师出的题。
& & & & 建议不要看罗宾斯这本书,而要看金圣才的《罗宾斯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因为,罗宾斯的原书语言非常繁琐,不太适合考研复习,金圣才这本要精练的多。但是,如果之前没有上过管理学课程,建议与讲解视频一起看,否则死记这些知识也是非常痛苦和低效的。到后期,金圣才这本书也可以扔掉,以重点笔记为主。
& & & & 3.发展经济学
& & & & 发展经济学的出题风格也比较跳脱,2014年非常简单,简单到跟参考书没有任何关系,考了几个西方经济学的题目,2015、2016年开始逐渐走入正轨,15年考察了增长模型,16年考察了二孩、双创等热点问题,还有什么“能力曲线”、“救生艇效应”(都是老师课件上的)。总之,考察内容涉猎广泛,仅仅看波金斯那本书也不够(而且波金斯的语言也非常繁琐,不太适合中国人阅读)。
& & & & 建议先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之父)的《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课后习题一定要做,然后看波金斯这本书主要看每章小节。发展经济学被认为是342农综四里面难度最大的一科,其实,只要掌握模型(哈罗德-多马、索洛、刘易斯、托达罗、新增长模型等等),同时多了解最新发展战略(如一带一路、双创、供给侧改革等)的经济学分析(可以看林毅夫、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的网站),考出理想分数并不难。
& & & & 说了这么多,给师弟师妹们一点福利资料,别嫌少~
& & &&资料:http://share.weiyun.com/8c879beef42d59b6e1cea864e0ce3440
& & & & 有问题可以联系我的企鹅:
谢谢学长!
资料有访问密码啊
安安1995 发表于
谢谢学长!你下载到了吗
学长,访问有密码
过期了……哭哭…
前辈您好,链接里的内容过期了,可不可以麻烦再分享一下,或者分享一下您当时获取资料的方法?先谢谢您了~~
我有,人大研二在校生
三农硕士 发表于
我有,人大研二在校生申请读博吗,兄弟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需求和供给图_百度知道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需求和供给图
这两个图的横轴是q,但很明显p才是自变量啊。这不符合常规啊···有谁知道为什么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经济学里的坐标轴把要研究的重点变量放在纵轴,这样做的好处是直观且方便图形的合并。等你学到IS,LM模型时,就可以深切体会到这些好处了。希望这个回答可以符合你的设想。
采纳率:47%
= =!一般西方经济学书中的横轴(X轴)明显是Q不是P。。Y轴是价格,这样做个人认为是因为看价格方便,方便合并(比如讲到price discrimination那里,如果是横轴P就很难合并了)不过也可能和以后学的东西有关
其实横竖轴可以变的,只不过画出来的图形跟书上的有不同而已啦。一般西方经济学书中的横轴是价格。
解放思想,重要的是明白两者的关系,我也在学西方经济学,听学长讲要把数学学好。
图是用来说明问题的 那样设计是为了看价格方便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最简单入门的西方经济学微观基础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图解西方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