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法血沉参考值男参考指标0-21呢

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血液流变学指标含义与评价(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年03期
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血液流变学指标含义与评价(三)
【摘要】:正 红细胞比积的测定采用什么方法?红细胞比积测定在我国多用温氏法(Wintrobe法),而国际上多用微量毛细管法。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建议要统一采用微量毛细管方法(ClinicalHemorheology —453)。此方法特点为用
【作者单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聂金荣;[J];日本医学介绍;1980年05期
陈云亮;;[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80年03期
贺稚平;;[J];青海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王利民;张雅云;;[J];天津医药;1980年08期
白玉书;;[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0年01期
王绍武;刘景汉;李锡金;房志英;;[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黄天卫;;[J];遵义医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张衡;[J];日本医学介绍;1981年09期
王天培;姜凤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1年01期
刘鸿斌;;[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乐义;刘绣云;余小鸣;李富茹;苏燕莉;;[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李斌;林柄栋;刘长令;刘武成;;[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谢雪飞;黄胜英;卢国清;窦建平;夏燕华;周兰芳;;[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欧阳叶新;胡鸿钧;张成武;李夜光;李中奎;耿亚红;;[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沈俊龙;李晓;张友坤;张卫英;;[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马文裴;杨映宁;周文琪;魏书均;周定邦;;[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梁金强;黄芝瑛;;[A];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刘佩娜;姜素华;廖琳;陈静先;刘庆;川本文彦;;[A];中国动物学会全国第九次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王祥科;FDS物理化学课题组;;[A];第一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许笛;陈长伦;王祥科;;[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继丹;[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陈廷锋;[D];复旦大学;2004年
丁晓芳;[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柳倩;[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管乐;[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谢树夺;[D];浙江大学;2002年
肖蕾;[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于曙光;[D];青岛大学;2003年
阿荣;[D];内蒙古大学;2004年
刘巧云;[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孙中武;[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陈剑锋;[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李桂荣;[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的位置: &
对血沉,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检测方法的改进
优质期刊推荐强力定眩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西北药学杂志》2009年03期
强力定眩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强力定眩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用LG-Ⅲ型旋筒式血液黏度计测量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用微量毛细管法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压积;用微量热沉淀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用血小板黏附及体外血栓形成仪测定体外血栓的长度、湿重及血栓指数。结果①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血沉、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变化;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P0.01);血栓长度、血栓湿重和血栓指数明显增大(P0.01);②强力定眩片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沉和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变化;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强力定眩片大剂量组的血栓长度、湿重及血栓指数明显减少(P0.01);中、小剂量的血栓长度和血栓指数明显减少(P0.05),而血栓湿重无明显变化。结论①成功复制了大鼠急性血瘀模型;②强力定眩片可降低血瘀大鼠的血液黏度,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提示其可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并能抑制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③强力定眩片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能是其治疗眩晕症的机理之一。
【作者单位】:
【分类号】:R285.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一萍;熊家平;;[J];湖北中医杂志;2011年06期
常维芳;;[J];哈尔滨医药;2011年06期
汪明德;叶芳建;林亚平;姜萍;刘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8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岩辉;张文杰;魏玉明;余秋颖;;[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年02期
尹政;胡冠宇;夏醒醒;陈勤;;[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志广,赵万洲,陆茵,唐玲芳,张珍玲,张世玮;[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3期
李嘉琳;海春旭;梁欣;刘瑞;王鹏;;[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2期
洪振丰;陈艳华;周建衡;李天骄;;[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1期
陆景坤;陈朝军;王玉华;肖云峰;李文妍;;[J];癌变.畸变.突变;2009年03期
李芳,秦裕辉,陈显雄,李若存,刘桂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年01期
李呈华,王珍;[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李平,王志强;[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陈明;龙子江;王靓;;[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陈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戴宁;李大伟;陈乔;程惠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聂鲡蓉;郑曙明;仇登高;;[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韩丽华;;[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郑梅生;朱琳;郑云菊;;[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王世彪;何继红;杨军英;杨铖;;[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喜香;;[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允娜;景书州;郑魁山;;[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胡廉;熊承良;徐惠敏;熊锦文;田永红;明钰;熊芬;;[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胡廉;熊承良;李红钢;田永红;丁晓芳;李双;卫海;;[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赵亚娟;高莉;;[A];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会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后续论文)[C];2008年
杨卫丽;曾祥周;任守忠;陈峰;张俊清;刘明生;;[A];海南省药学会2007年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楚淘;[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蒋蕾;[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树明;[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虹霖;[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于定荣;[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龚志华;[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彭尧书;[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潘玲;[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封洲燕;[D];浙江大学;2001年
王健;[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利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继曼;[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袁彩红;[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刘伟;[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刘芳芳;[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商李超;[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芳;[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黄济嘉;[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文;[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恒;[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昕嫄;[J];广西中医药;2002年03期
文雯;张朋;;[J];河南中医;2009年02期
马建功;;[J];中外医疗;2009年20期
顾一煌;吴云川;张宏如;史曙生;;[J];江苏中医药;2009年12期
王中琳;[J];辽宁中医杂志;2002年12期
王慧颖;李坤寅;陈博;;[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尹全吉;付玉英;;[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09期
杨式友;[J];时珍国药研究;1997年05期
陈颖异,何晓文,肖振宇;[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年02期
汪明德;吴静怡;许浩;陈素红;姜萍;周倩茹;;[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04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青;[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明海,孙晓明,管靖华,秦延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3年02期
郭东艳;杨大坚;陈士林;;[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10期
尹一子,李子健,睢大员,于晓风;[J];中成药;1999年04期
邓岩辉,张文杰,卢熠,袁博,孙燕燕;[J];中国药房;2005年08期
吴彦,孙建宁;[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04期
王巧云;刘永云;徐理华;刘金苹;李娜;;[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2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玉琴;王立赞;荆延祥;林琳;朱凡河;张维兴;刘宪西;孔繁英;温福才;;[J];济宁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张凤梅;冯玉明;王道明;庞朝善;滕晓晓;;[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年01期
周建英;严冬萍;刘涛;刘学凤;;[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年06期
田志芳;李兰顺;;[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韩清石,李新兰,安全礼,唐成平,韩丽群,李娜;[J];中原医刊;1995年05期
王春林,肖强,吴小燕,余清声,管锦霞;[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1997年03期
陈民利;王辉;林琳;寿旗扬;周卫民;王德军;徐孝平;;[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6年04期
韩岚;许钒;章小兵;史俊;戴敏;彭代银;刘青云;;[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李雪玲,胡锡衷,林赛梅,刘小晴;[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4年Z1期
王佑华;周端;杨建梅;曹敏;苑素云;肖梅芳;金若敏;;[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龙福;;[A];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及血瘀证高级论坛和研修班论文汇编[C];2004年
魏健;张庆富;;[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黄惜吟;郑国伟;黄执缨;陈少如;;[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任世禾;谢家骏;;[A];全国基层中医临床应用学术会论文集[C];1996年
韦洪林;线丽波;张冬梅;;[A];迎接新世纪——2000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叶菁;叶晓菱;徐丽萍;魏茂元;;[A];迎接新世纪——2000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张福昌;;[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张瑞玲;;[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陶连方;;[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潘秀贤;黄霖庆;罗林玲;蔡焕荣;吕蓉;;[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颖;[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李继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万青;[N];大众卫生报;2006年
佟耿雪;[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章茂森;[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张继增;[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史耀华;[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程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赵民生;[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余小静?本报记者
张文章;[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开;[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李松林;[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杨振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曹立幸;[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张梅;[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于永杰;[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龚中良;[D];中南大学;2006年
邹富胜;[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陈长青;[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何丽清;[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艺;[D];吉林大学;2007年
蒋文斌;[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张海峰;[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铭;[D];福建中医学院;2001年
劳建新;[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毛娜娜;[D];苏州大学;2008年
翟春杰;[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张洪为;[D];泸州医学院;2009年
郭峰;[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王丽敏;[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临床检验医学基本知识问答与自测试题
当前文档过大,建议您在wifi环境下观看血流变检查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流变学介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血液流变学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细胞)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血液流变学测定的方法是一种物理学方法,其中一些参数可能会与用其他方法测定的参数有出入,检查流变学时以流变学的测定结果为准。 在测定流变学时最好加做血脂(主要是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因这两项对流变学影响很大。
可用于血液血流变检查的疾病:
(一)、血管性疾病
1 高血压,
2 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
3 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
4 周围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脉管炎,眼视网膜血管病等)。
(二)、代谢性疾病
1 糖尿病,
2 高脂蛋白血症,
3 高纤维蛋白血症,
4 高球蛋白血症。
(三)、血液病
1 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 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 白血病,
4 多发性骨髓瘤。
(四)、其他
1 休克,脏器衰竭,器官移植,慢性肝炎,肺心病,抑郁性精神病。
2 中医范围中的血瘀症等。
血流变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1、全血粘度检测
全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变学基本特征的参数,也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重要指标。影响全血粘度的主要因素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及血浆粘度等。根据切变率的不同,一般分为高、中、低切粘度。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
[临床意义]: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的重要参数,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的流变性质发生异常,可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发生组织缺水和缺氧、代谢失调、肌体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后果。
2、血浆粘度
血浆粘度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影响血浆粘度的因素有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白蛋白、脂类和血糖等。临床意义]
血浆粘度越高,全血粘度也越高。临床血浆粘度增高可见于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一些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3、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压积又称红细胞比容、比积,是指将不改变红细胞体积的抗凝血放置于温氏管或毛细管中,经一定离心力离心一段时间后,被压紧的红细胞层占血液容积的比例。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增高:见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红细胞压积降低:见于正常孕妇、各种贫血患者以及应用干扰素、青霉素、吲哚美辛、维生素A等药物。
4、全血还原粘度检测
全血还原粘度是指红细胞压积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也称单位压积粘度。
[临床意义]:
全血还原粘度反映了红细胞自身的流变性质对血液粘度的贡献。
(1).若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高,说明血液粘度大,而且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变化有关,有参考意义。
(2).若全血粘度高而全血还原粘度正常,说明红细胞压积高(血液稠)而引起血液粘度大,但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并无异常(对粘度贡献不大)。
(3).若全血粘度正常而全血还原粘度高,表明红细胞压积低(血液稀),但红细胞自身的流变性质异常(对粘度贡献过大),说明全血粘度还是高的,也有参考意义。
(4).若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正常,说明血液粘度正常。
5.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聚集性是指,当血液的切变力降低到一定程度,红细胞互相叠连形成所谓“缗钱状”聚集物的能力。
[临床意义]:
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伴有红细胞聚集性升高,如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肺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病等。
6.红细胞变形指数
红细胞变形性是指红细胞在血液流动中的变形能力,也就是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其形状的特性。
[临床意义]:
临床上红细胞变形性减低主要见于一些溶血性贫血、心肌梗死、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和外周血管病、糖尿病、肺心病等。
(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第1—3天变化明显。
(2).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变形明显低于健康人。糖尿病患者也有类似改变,有血管并发症者更差。
(3).高脂血症使红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膜面积增加,红细胞变成棘状,变形性降低。
(4).多发性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雷诺氏病、高血压病、肿瘤均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吸烟也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的沉降速度。
[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快:
(1).结核和风湿的活动期血沉常增快,当病情好转或稳定,血沉也逐渐恢复正常;
(2).用于鉴别心肌梗死与心绞痛;胃癌与胃溃疡;盆腔炎性包块与无并发症卵巢囊肿,前者血沉明显增快,后者正常或略有增高;
(3).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浆中出现大量异常球蛋白,血沉加速非常显著。
8、血沉方程K值
通过血沉方程K值的计算,把血沉转换成一个不依赖于红细胞压积的指标,这样血沉方程K值比血沉更能客观地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变化。
9、红细胞刚性指数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及质量保持相对稳定。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红细胞生成和破坏的失常,都会引起红细胞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改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临床意义]:
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形性越小,是高切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
10、红细胞电泳时间
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移动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叫红细胞电泳时间。影响电泳时间的因素主要与血浆中血脂、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增加以及血浆粘度的增加有关。
[临床意义]
缺血性中风、冠心病、肺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红细胞电泳率都降低,电泳时间延长。
11、纤维蛋白原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系统中的重要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是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它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减少见于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新生儿及早产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贫血、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恶性肿瘤及某些产科急症。
(2).纤维蛋白原增多见于妊娠晚期妊高症、老年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和尿毒症、烧伤、放射病、多发性骨髓瘤、休克、手术后、心肌梗死及剧烈运动后。
项目名称(或组合名称):血流变检测
一、患者准备:
1、饮食:这是影响血脂最主要的因素,采血前应空腹12h以上,一般晚餐后,除饮水外,不能进食其他食物,检查前4天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食物,保持清淡饮食。检查前几天应该禁忌饮酒。
2、药物: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变化与黏度成正比,因此影响血脂的药物也可使血黏度增高。检查前应暂停服用能够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
3、采血时间:血液黏度有昼夜节律性变化,一般上午11时及晚上8时出现两次高峰。生物节律和进食都会影响血细胞压积,血浆蛋白组成,血液与血浆黏度,因此一般在早晨空腹时采血,时间在7:00-10:00为宜,对急重患者随机检查者应注明进食几小时后采血,妇女月经期血黏度偏低,故应避开月经期。
二、护士采血:
1、采集者准备:消毒用具,止血带,真空采血绿管(),正确粘贴条码
2、采血方式:
2.1一般采用肘前静脉血,采者应取坐位。
2.2采血针头的内径以较大为好,选用3号以上的针头,而且应干燥和硅化。可使用塑料注射器或已硅化的玻璃注射器。
2.3采血过程中压脉带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min。针头刺入静脉后立即松开压脉带,安静约5s再开始抽血。采血过程不宜太快,以避免剪切力对红细胞造成损伤,抽血时抽力不宜过大,必须缓缓抽取,以免血液流经针头时受到异常剪切力。
2.4 向容器加血前须拔去针头,以防由注射器向外排血时切应力过大而损坏红细胞。然后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中。
2.5血液与抗凝剂应立即混合,采用旋转混匀法须混合30s以上,以免凝血,但也要避免剧烈振摇,以免溶血。
3、采集量:静脉血5ml
4、及时送检:血液标本采集后最好立即检查,搁置过久,可能会导致细胞形态改变,影响结果检测。
三、注意事项:
1、受试者采血前若禁食同时又禁水10h以上,会引起血液浓缩,血液黏度假性升高。
2、采血方式不当可引起黏度测定误差。根据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的建议,压脉带压迫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针头插入血管后,应在压脉带松开5s后开始抽血,抽血时用力不宜过猛。抗凝剂以用肝素。为防止对血液的稀释作用,应采用固体抗凝剂,若采用液体抗凝剂,应提高抗凝剂的浓度,以减少加入液体的量。
3、于4h内完成测试,若存放于4℃冰箱可延长至12h,血样不宜在0℃以下存放,因为在冷冻条件下红细胞会发生破裂。进食会引起红细胞比容和血浆成分的变化,因此,采血时间以清晨空腹为宜。
4、仪器开机应预温20分钟左右,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3-25℃。因为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血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反之亦然。实验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标定,使用非牛顿质控物判断仪器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在进行标本测定之前,进行椎板维护和毛细管维护,充分冲洗椎板和加样针。
四、医生解读:
【参考范围】(方法:旋转测定法)
红细胞压积:
0.38~0.508
0.335~0.45
全血黏度低切:
全血黏度中切:
全血黏度高切:
血浆黏度:
全血还原黏度低切:
11.02~19.84
11.34~22.78
全血还原黏度中切:
6.25~10.51
6.46~12.22
全血还原黏度高切: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刚性指数:
红细胞变形指数:
红细胞电泳指数:
【临床意义】
血液黏度增高称高黏度综合征,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血流变缓,助长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缺氧。影响全血黏度的主要因素为红细胞数量、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影响血浆黏度的主要因素是纤维蛋白原(Fg)和免疫球蛋白(Ig)。
血液黏度增高见于:
1、血浆蛋白异常:①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各种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肝硬化、慢性感染症、雷诺综合征等。②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急性感染症、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恶性肿瘤、组织损伤或坏死、肾功能不全等。
2、红细胞增多及白细胞高度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COPD、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原因的失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3、红细胞变形性降低:镰状红细胞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未控制的糖尿病。
4、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沉增速的各种情况。
血液黏度减低:见于各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沉指标正常值是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