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代题,求解

2016考研同济五版《线性代数》习题解读(三)_考研信息网_中公教育网
2016考研同济五版《线性代数》习题解读(三)
09:42:57 |
2016考研学习交流群:&
前面给大家推荐了中公考研总结的考研数学线代知识的完整框架,今天分享后续的内容,即线性代数习题的深度解读。
1、用初等变换把矩阵化为最简行阶梯形,基本运算的练习,实际上也可以化为阶梯行而不一定非要最简,这类计算要多加练习,需纯熟掌握。
2、3表面上是要求一个能使已知矩阵化为行最简形的可逆阵,实际上是考察初等矩阵,因为化为行最简形的过程就是初等变换过程,对应的是一系列初等矩阵的乘积,把这一过程搞清楚了,要求的矩阵也就相应清楚了。要知道一个初等矩阵对应一个初等变换,其逆阵也是,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可以有效解决很多问题。
4、求矩阵的逆阵的第二种方法(第一种是伴随阵),基本题,同时建议把这两种方法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书上相应章节有解释),即为什么可以通过这两种方法求逆阵。
5、6是解矩阵方程,关键还是求逆,复习过一遍线代的同学就不用拘泥于一种方法了,选择自己习惯的做法即可。
7、考察矩阵秩的概念,所以矩阵的秩一定要搞清楚:是不为零的子式的最高阶数。所以秩为r的话只需要有一个不为零的r阶子式,但所有的r+1阶子式都为零;至于r-1阶子式,也是有可能为零的,但不可能所有的都为零,否则秩就是r-1而不是r了。
8、还是涉及矩阵的秩,矩阵减少一行,秩最多减1,也可能不减,不难理解,但自己一定要在头脑中把这个过程想清楚。
9、主要考查矩阵的秩和行(列)向量组的秩的关系,实际上它们是一致的,因为已经知道的两个向量是线性无关的,这样此题就转化为一个简单问题:在找两个行向量,与条件中的两个行向量组成的向量组线性无关,最后由于要求方阵,所以还要找一个向量,与前面四个向量组和在一起则线性相关,最容易想到的就是0向量了。
10、矩阵的秩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概念,它能够反映一个矩阵的最主要信息,所以如何求矩阵的秩也就相应的是一类重要问题。矩阵的初等行(列)变换都不会改变其秩,所以可以混用行、列变化把矩阵化为最简形来求出秩。
11题是一个重要命题,经常可以直接拿来用,至于它本身的证明,可以从等价的定义出发:等价是指两个矩阵可以经过初等变换互相得到,而初等变换是不改变矩阵的秩的,所以等价则秩必相等。实际上11题因为太过常用,以至于我们常常认为秩相等才是等价的定义,不过既然是充分必要条件,这样理解也并无不可。
12、选取合适的参数值来确定矩阵的秩,方法不止一种,题目不难但比较典型。
13、14题是求解齐次、非齐次方程组的典型练习,务必熟练掌握。
15、线性方程组的逆问题,即已知解要求写出方程,把矩阵的系数看做未知数来反推即可,因为基础解系中自由未知量的个数和有效方程正好是对应的,个人感觉这类题不太重要。
16、17、18题是线性方程组的一类典型题,考研常见题型,讨论不同参数取值时解的情况,要熟练掌握这类题目。
19、证明本身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由题目得到的启示:由一个向量及其转置(或一个列向量一个行向量)生成的矩阵其秩一定是1。这实际上也不难理解,矩阵的秩是1意味着每行(或每列)都对应成比例,即可以写成某一列向量乘行向量的形式,列向量的元素就是每行的比例系数,反过来也一样,这个大家可自行写一些具体的例子验证,加深印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列向量乘行向量生成的是矩阵,而行向量乘列向量生成的是数。
20、考察的是矩阵的运算对矩阵秩的影响,抓住R(AB)〈=min(R(A),R(B))这个关键命题即可。或者从同解方程组角度出发,即要证明两个矩阵秩相等,可证其方程组同解。
21、注意A是否可逆未知,故不能用求逆的方法证明,这是易犯的错误之一。实际上该题考察的还是方程组只有零解的条件:满秩。关键一步在于把条件改写为A(X-Y)=0
前两章的习题以锻炼计算能力为主,从第三章开始理解层面的内容逐渐增多,很多概念要引起重视。
  2016考研复习已经进入暑期强化阶段,正可谓:得暑假者得考研。考生要学会拒绝诱惑,充实利用好这个暑假,为后期的提高及冲刺阶段做足准备。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6考研、、、、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还推出了,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强化复习助力 !
(责任编辑:ly6504)
本文相关热点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一起考?考研考试已解决问题
急求帮助解一道线代题
提问时间: 02:30:08
照片中,怎么得到r(a1 a2 a3)&r(B1 B2 B3)的?我没看明白,求指点。r(a1 a2 a3)&r(B1 B2 B3)&=3,所以r(a1 a2 a3)&3?
浏览次数:1789
an=a1+(n-1)d a3=a1+2da4=a1+3da3-a4=5-------&d=-5a1xa2xa5xa6=a1*(a1+d)*(a1+4d)*(a1+5d)=(a1*a1-25a1)(a1*a1-25a1+100)a1未知。向量a1 =(1,0)^T,a2 =(-1,1)^T,任设非零向量 a3=(0,1)^T,取b1=a1, b2=a2+kb1,其中 k=-(a1*a2)/(b1*b1)=1/2,
则 b2= =(-1/2,1/2,1)^T;b3=a3++nb2+mb1, 其中 m=-(a3*b1)/(b1*b1)=0, n=-(a3*b2)/(b2*b2)=2/3, 则 b3= =(1/3,-1/3,1/3)^T, 于是b1 =(1,0)^T, b2= =(-1/2,1/2,1)^T, b3= =(1/3,-1/3,1/3)^T 两两正交。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线代练习题(最终稿)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线代练习题(最终稿)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9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内容简介/线性代数习题全解
《线性代数习题全解》是与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科数学基础系列教材《线性代数》(张学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相配套的习题全解,主要作为学生学习《线性代数》课程时演算习题的解题指导以及复习应试的参考书,同时也可供讲授《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师备课和批改作业时参考。全书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与教材同步,对《线性代数》教材中各章的全部习题与总习题都给出了完整、典型、详实的解答,对重点习题给出了分析和解题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书目录/线性代数习题全解
第一章 矩阵第二章 线性方程组第三章 向量空间第四章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五章 二次型第六章 线性代数应用与模型
内容提要/线性代数习题全解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提出要组织编写一套《习题全解(全析)》系列图书,编辑们对该系列图书清晰的思路与准确的定位,与我们的想法一拍即合,立即触发了我们的编写欲望。我们多次征求本科生、专科生,乃至研究生的意见,更加坚定了我们写好本的信心,进一步明确了本的定位,这就是——像习题课一样,与学生们一起通过对习题的分析、讨论、求解,总结,扎实掌握大学数学的基础,领悟大学数学的真谛。这就间我们写作本书的初衷。本书按照被全国许多院校经济、管理等专业采用的赵树嫄主编的《线性代数》(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章节顺序编写,可以与该教材配套使用。本书详细给出全部习题的解答。真正从学习者的角度,给出解题的每一个过程与步骤,以免略掉一些看拟简单但对有些同学理解解题思路很关键的细节。学习是一个过程,而过程由环节组成。只有注重环节,控制过程,才能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对学习大学数学来讲,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是两个重要环节。
编辑推荐/线性代数习题全解
从书特色:名校名师亲自编写,作者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欢迎,作者亲力亲为。立体化多层次设计,精心设计四大系列丛书:习题全解(全析)系列,“不是好学生的作业,而是优秀教师习题课的教案”同步辅导系列,帮助学生适应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全程学习指导系列,培养学生基本解题能力,同时兼顾考研基本题型的介绍,使课程学习与研准备相衔接。典型题精讲系列,在更高层次上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算理与数学思想。全新理念,全新组合,帮助读者培养用数学思想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用数学力增强读者的竞争力。
目录/线性代数习题全解
第一章 行列式第二章 矩阵第三章 线性方程给第四章 矩阵的特征值第五章 二次型综合测试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16:51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