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证这本教材编写的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数是不是错了?

货币乘数成全了黑色系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夏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导读:货币的宽松则是基础原因,这让在熊市底部已经徘徊五年的商品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4月21日,商品继续在多头的宣泄下暴涨,黑色系、(,)、化工集体暴涨,并且有色也全线上扬,盘中多达14个品种涨停。  其中沥青、铁矿石、鸡蛋、燃料油、PTA、菜粕、豆粕、豆一、豆二、淀粉、PVC、玉米、籼稻收盘涨停,螺纹钢收盘大涨7.38%,棉花上涨6.46%。仅仅螺纹钢主力合约,4月21日成交金额就高达6056亿元。  螺纹钢价格这一轮上涨已经超过50%,而这个上涨是我们在头痛钢铁产能过剩,如何去产能去库存,钢铁企业裁员、减产、减薪的形势下,大多数投资者都在以前过剩的思维下还没有反应过来,钢铁煤炭已经上涨了一大截,真的是形势比人快。  怎么理解?货币,只有货币能解释。由于去年到今年前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宽松,3月份M1上涨达到22%以上,这个上涨很吓人。M1指的是现金和活期存款,M1的增加,说明企业和公众把定期存款变成了现金或者活期存款,意味着经济交易活跃,至少说明经济投资者对未来预期非常乐观。一般这个指标表明股市会进入一个牛市,但是这次却恰恰相反,股市倒是没怎么表现,商品开始大涨,一个商品的品种成交量就超过A股两市成交总和。  那么再次考问,是货币催生了商品吗?近日媒体提供的一个数据非常重要,那就是货币乘数。央行最新数据,3月末货币乘数为5.10,创2006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货币乘数用于衡量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能够派生多少倍的信用扩张,其等于M2除以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为什么这么高?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央行就在想尽办法增加货币乘数,方法一是降低存款,一是取消存贷比考核指标,也就是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成为银行的超额以及居民企业的存款等,银行可以尽最大可能放贷。另外,最近两年,央行的外汇占款一直在萎缩,基础货币就在减少,这自然导致货币乘数提高。  3月末货币乘数处于史上次高值。最高值出现在2006年6月,彼时货币乘数为5.12。自2015年以来,货币乘数进入上行通道,由2014年末的4.18上升至2015年末的5.04。  大家如果记忆力好,应该记得从2007年到2008年开始的那一轮通胀,那次是商品通胀到股市通胀到楼市通胀,央行数次直到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  货币的放量刺激了人们购房的需求,而购房的需求进一步刺激通胀的预期,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刺激投资房产以保值,从而推动一线和二线楼市大涨,楼市大涨带动上涨,其中螺纹钢、焦煤、焦炭等黑色系产品一马当先。  投资增加是此次商品大涨最核心的原因,而房地产的上涨固然与去年出台的一系列购房优惠措施有关,而货币的宽松则是基础原因,这让在熊市底部已经徘徊五年的商品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不过笔者认为,此次期货多头疯狂的宣泄判断不会延续太长,一是美联储的再次加息临近,欧日经济疲软还将继续,美元疲软不会太久,二是中国央行的宽松可能已经阶段性走到头了,近期舆论有可能逆转的信号,只要4月通胀预期加大,商品必然哑火。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马郡 HN022)
04/22 21:1304/22 13:0504/22 10:0704/22 08:0604/22 00:4604/21 22:4004/21 20:1104/21 19:48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真看不懂:说说我能理解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信马由缰:说说我能理解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不是学金融的,但有的时候无法避开金融学的基础知识。今天写两个小概念,基本上都是自己理解出来的,并不是教科书上的概念(也没看过教科书)。
第一个概念:债务和基础货币。
经常听说基础货币这个词。为了说明以后的问题,今天有必要理解一下基础货币到底是什么?说的简单点,货币是国家信用,是国家印刷出来的。但是国家每年印多少货币才能比较准确的为经济服务呢?印少了,经济体因为缺少货币而无法交易(利息就会暴涨);印多了,又会产生通货膨胀。所以当初美国的开国者之一,汉密尔顿搞出了一个“旋转门计划”,就是用政府的债务来担保发行货币。用政府债务的形式来发行货币的好处就是可以限制政府毫无节制的印刷钞票,因为债务是要偿还的,政府不能无限制的借债,也就不能无限制的印刷钞票。所以被政府以债务形式担保的印钞行为,实际是向市场整体输出了信用基础,其表现形式就是基础货币的增加。
中国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也是实行的赤字财政政策来向市场提供货币信用(从计划经济转型)。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通过权力直接消耗了信贷资源,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两次比较大的通货膨胀的发生。当时有个词:“一放就活,一活就乱”。前朱镕基总理的解决方案就是替换货币对价的债务主体,过去的债务主体是财政赤字,而新的货币发行的债务主体是“外汇储备”。说白了就是自己人的信用靠不住,用洋人的钱来约束货币的供给水平是更有效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为此朱总理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既然要以外汇储备来发行货币,就必须获得外汇储备。所以第一步就是降低人民币汇率,94年?从5.5一下子降到了8.6(当时黑市价格在9的水平);第二步国有企业破产,为市场经济让路(说心里话,那时的国有企业和今天的没有什么两样,生产效率几乎没有,还占着茅坑不拉屎);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就是教育,医疗,住宅市场的私有化。政府退出相关领域,为市场打开需求的大门。第四步,收缴地方财政权利。第五步,也就是重中之重,中国加入了WTO,为中国参与到世界贸易体系打开了最后一扇门。话说远了,总而言之。中国的基础货币是外汇储备(外汇占款),这实际上是中国政府的债务。补充说一下,朱镕基总理是相当有能力和魄力的,他找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症结,并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也留下了后患,但是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我们无法苛求。
小结:基础货币的供给水平被决定于债务水平。美元的信用是美国国债,人民币的信用来自于美元(贸易)。就如美国不能无限制印钞一样,人民币的印刷水平也被决定于外汇储备的增长能力。
引申:昨天,央行将准备金率下调了0.5个百分点。怎样理解这一政策呢?下调存准率之前首先是上调了存准率,上调存准率的原因是因为短期内增加的外汇储备过多导致的货币供给过多,所以央行出面将多余的货币用存款准备金的手段暂时冻结起来,这样就可以平抑货币供给水平的过大波动(这里还有一个货币乘数的放大问题)。但是在过去一年多中,外汇储备增加的来源是什么呢?从2010年6月开始,人民币开启了升值之旅,也迅速的透支了增长潜力(通货膨胀),如果很多热钱是假借贸易渠道进入中国,当人民币升值预期结束,他们会在未来几个月内以加速度的方式冲出中国国门。降低存准率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中国以无力进一步获得外汇储备来满足国内经济对于货币的需求,所以只能采取降低存准率的做法释放前期累积的储备能力,这在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就如我说的,那要看你前期积累下的外汇储备来源的成色是什么?难道我们真的相信在中国的热钱只有几百亿美元的规模?如果热钱开始流出,将进一步的压迫中国央行降低存准率释放流动性,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在我国透支掉经济增长潜力后,要走的岂止是热钱呢?
我要再次强调的是人民币的信用(基础货币的供给)是依靠外汇储备的,降存准率虽然还不意味着外汇储备的直接减少,但是就外汇储备的成色而言已经是开始打了折扣了。昨日B股的暴跌和降准的内在逻辑就是如此,人民币计价资产成色开始下降了。
第二个概念,货币乘数:
理解货币乘数前,请大家想象一下没有银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个应该不是很难,严格来说我国直到近代一直没有银行这个东西。没有了银行,就没有了借贷行为(也就没有货币乘数),你家即使再有钱也是埋在院子里,因为钱不生钱。最好的选择是钱多了你去买地,变成大地主。中国的历史差不多就是这么个循环,因为钱不能生钱,所以就去兼并土地,最后是揭竿而起。呵呵,这就是传说中的“重农主义”?而相对的“重商主义”一定要有金融行为,也就是钱能生钱。可以说没有犹太人的金融创新,呵呵,说穿了不过是高利贷,世界还停留在哪个阶段还真不好说。
不展开了,接着写货币乘数。到底什么是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有多大作用?我还是举个例子吧。清朝后期,山西钱庄发展起来了,它的本质就是在玩货币乘数,它发现了这里的奥秘,就是把暂时不用的银子借给能够获利的人会赚到更多的银子。这个比例是惊人的,比如100两银子可以通过先后借给甲乙丙丁,而实现400两银子的作用。那么这个货币乘数就是4倍。用平均报酬率10%来推算,100两银子的基础货币将社会总收益率提高到了40%,山西钱庄提供了这个服务,所以它发了。说白了,就是把社会中暂时沉淀起来的货币再使用起来,这个过程就是货币的信用创造过程。货币乘数越高,交易越频繁,使用的基础货币相对越少。
但是货币的信用创造过程是一个双刃剑。当社会的真实生产力无法有效提升,货币的信用创造过程一定会带来信用泡沫,因为货币无法找到合适的等价商品。高明的社会组织者甚至会利用这一信用泡沫来消除一段时期积累下来的货币风险,比如利用股市,楼市,黄金泡沫;有的国家甚至可以通过推高他国的泡沫来转嫁本国的货币危机;甚至还可以通过战争手段来终止货币乘数的扩张。比如,打仗了,谁还会做生意呢?没人做生意了,货币乘数必然变小。问题是货币乘数变小了,那些靠过度信用支撑的资产泡沫价格怎么办?人为的阻止,只会让战争和动荡来的更加猛烈。这也是我去年7月就开始预见到的事情:动荡是通货紧缩的必要条件。也是我昨天博文中所讲到的逻辑:人民币放水(降存准率)的后果一定是中东的冲突升级,来更猛烈的阻断货币乘数,同时工业用大宗商品比如伦铜可能会再次向下大幅度突破。世界实际长期利率的飙升不以名义利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资产价格再一次的大幅度贬值,从这点看:道指并未见底。
好了,今天写的貌似有点“专业”了,请懂金融的行家绕过,当然有重大逻辑错误的请您批评指正。中午出发,晚上到梅河口,明天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苹果/安卓/wp
积分 7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涂鸦板,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显身卡, 匿名卡, 金钱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隐身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变色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在网上查了很久,很多都写着货币乘数计算公式是:
k=(Rc+1)/(Rd+Re+Rc)。
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
而货币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但如果用基本计算公式:货币供给/基础货币,来推导,是得不到k=(Rc+1)/(Rd+Re+Rc) 这条公式的,我查看了几本货币银行学的书,书上的公式推导跟我的一样,如下图,同样不是k=(Rc+1)/(Rd+Re+Rc) ,如果要得到k=(Rc+1)/(Rd+Re+Rc)这条公式,唯一的可能就是没有非交易存款,也就是说所有存款都当作是活期存款,也就是下图中的rt*t是为零。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k=(Rc+1)/(Rd+Re+Rc) 中的Re 是超额准备金率,但下图的公式中e是超额准备金占活期存款的比率,这是不同的,要Re跟e是一样的,也是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所有存款都当作是活期存款,那e也可以说是超额准备金率。
在计算货币乘数的时候要用到哪条公式?还是两条都对,只是在我国的货币乘数计算中存款都当作是活期存款?
因为在有些国家,活期与定期存款是有不同准备金率的,但我国是不分活期还是定期,只要是存款都是同样的准备金率,那是不是说,有些国家就按下图的公式计算,而我国因为不把存款分为活期和定期,就可以当所有存款都是活期存款,那就可以用到k=(Rc+1)/(Rd+Re+Rc) 这条简化了的公式计算?
别去纠结货币乘数的细节问题,我们要从宏观视野上明白。
货币具有乘数效应,是一个存在着巨大金融漏洞的货币体系,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应该要禁止货币具有乘数效益.
西方的经济学,有些也是忽悠我们的。
这就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在直接融资的社会里,货币是没有乘数效应的,即使有准备金率,也是没有乘数效应.
而通过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的货币体系里,才有货币乘数效应,准备金率,是限制最大信贷规模的约束条件 ...
看你是用什么标准衡量货币供给,是M1,还是M2
不同口径的标准,货币乘数是不一样的。
而且就是活期存款,也不是统一的法定准备金率,比如十万美金以下的法定准备金率,和超过十万美金的活期存款的部分的法定准备金率也是不同的。
无论是M1还是M2, 比如现金漏损率( currency drain ratio): α=现金/存款,意愿的存款准备金率(desired reserve ratio): β=银行的意愿准备金(法定+超额)/存款,存款=D
multiplier=money sup ...
总评分:&论坛币 + 20&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5137, 订阅: 28
现在只学到了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 mm=cu+1/cu+re
看你是用什么标准衡量货币供给,是M1,还是M2
不同口径的标准,货币乘数是不一样的。
而且就是活期存款,也不是统一的法定准备金率,比如十万美金以下的法定准备金率,和超过十万美金的活期存款的部分的法定准备金率也是不同的。
无论是M1还是M2, 比如现金漏损率( currency drain ratio): α=现金/存款,意愿的存款准备金率(desired reserve ratio): β=银行的意愿准备金(法定+超额)/存款,存款=D
multiplier=money supply/monetary base=(currency+deposits)/(currency+reserves held by banks)=(α+1)*D/(α+β)*D=(α+1)/(α+β)
别去纠结货币乘数的细节问题,我们要从宏观视野上明白。
货币具有乘数效应,是一个存在着巨大金融漏洞的货币体系,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应该要禁止货币具有乘数效益.
西方的经济学,有些也是忽悠我们的。
这就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在直接融资的社会里,货币是没有乘数效应的,即使有准备金率,也是没有乘数效应.
而通过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的货币体系里,才有货币乘数效应,准备金率,是限制最大信贷规模的约束条件。
这是维基关于货币乘数的描述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ey_multiplier
货币乘数效应释放派生货币的趋势如下图.
以下,举例,以说明货币乘数效应的巨大危害。因为它将导致金融银行系统轻易发生系统性的挤兑风险.
过去十数年消费信贷刺激生产信贷同步繁荣导致信贷泡沫,是货币乘数的正过程发挥着作用。
& & 未来庞大规模的债务危机之下需求减少,资金赢利水平降低,风险增大,必然会刺激大量资本撤离中国,那么货币乘数的逆向过程可就不是那么好处理的了,就相当于泼出去的水,并不是想收就能收得回的。
& & 下面的举例,能更好的解释清楚未来的危机从何处而来。
& & 假如美元资本带1000亿来中国投资,换成8000亿人民币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在中国货币市场流通。
  经过3年,中国这8000亿按货币乘数,放贷形成了4*万亿债务(同时也是3.2万亿的派生货币,与基础货币地位完全相同),形成了5*8000=4万亿M2提款权,央行的准备金库里正好收储备8000亿人民币的准备金(货币乘数理想的极限释放状态)。全社会就没有多余的流动性了。
  OK,我们假设这个美国人不赚1分钱,还是8000亿人民币按1:8的汇率流出,不带走中国人民的一分钱财富。
  那么这个4万亿M2提款权中,必然有8000亿是这个美国人的。
  假如他提款8000亿,所有的商业银行都会被挤兑,因此,只有央行动用准备金支付。把准备金库的8000亿全部支付给美国人后。央行准备金库空了。
  这个时候,银行里还有4万亿-8千万=3.2万亿存款等着提款,而银行贷出的3.2万亿信贷债务,因为全社会没有流动性,没有了消费能力,必然全部无法偿还去杠杆,全部会形成呆坏账。全部破产违约。
  于是,银行的3.2万亿存款无法支付,银行大面积破产。
& & 不能忽略了最后的结果,央行的外汇储备1000亿美圆也没有了,挤兑美圆的同时必然也挤兑人民币,国际热钱资本来中国即使不赢利,不掠夺中国的财富,一进一出,也可以导致相当的危机,更何况他们在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掠夺转移了大量的财富。
  这就是货币乘数逆过程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这个灾难性的后果,就是中国银行发生大面积破产事件,并无法避免,无以挽救!
& & 这就是经济事物背后的客观,客观事物内在的逻辑。
总评分:&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2&
信用等级 + 1&
楼上说得挺详细的
本帖最后由 Blue_Style 于
12:01 编辑
那在开放资本市场的环境下,降准既提高了货币乘数又降低了央行准备金,即使现在中国存款准备金率相比外国有点高,但也会产生破坏经济的隐患。楼主对这有何看法!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货币乘数见顶?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本报记者 杨志锦 北京报道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计算,3月末货币乘数为5.10,创2006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货币乘数用于衡量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能够派生多少倍的信用扩张,其等于M2除以基础货币。
  外媒日前报道称,随着信贷的加大投放,货币乘数已攀升至十年来最高水平,中国央行刺激新增信贷来支撑经济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货币乘数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存贷比取消后,商业银行贷款增加推升M2;二是降准。”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存准率下降后,基础货币降低,货币乘数上升,而后者是更为主要的原因。”
  目前实际货币乘数(5.10)已和理论上最大货币乘数(5.13)相当接近。分析人士称,由于商业银行放贷高峰已过、货币乘数不会无限度提高,未来货币增速回到13%以下将是大概率事件。
  此前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将今年M2的预期增速目标设为1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央行外汇占款下降的背景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MLF、PSL等方式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以及通过降准提高货币乘数将是维持M2增速的主要措施。
  货币乘数5.10为史上次高值
  按照惯例,央行一般于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货币乘数数据。市场机构依据央行货币当局货币资产负债表及M2计算月度货币乘数。
  具体而言,货币乘数等于M2除以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为货币发行与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之和。其中货币发行为流通中的现金与库存现金之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近似等于存款准备金。
  根据相关数据计算,3月末货币乘数为5.10,处于史上次高值。最高值出现在2006年6月,彼时货币乘数为5.12。自2015年以来,货币乘数进入上行通道,由2014年末的4.18上升至2015年末的5.04。
  “货币乘数在目前更多反映央行货币市场操作的结果,对实体经济情况的反映有限。”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利率汇率研究员季天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央行刺激新一轮信贷的方法更多是去年的降息,数量型的操作到目前为止以被动调节流动性为主,主动刺激的措施并不明显。”
  他介绍,今年一月份央行不停地通过逆回购、MLF操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基础货币规模上升,货币乘数是下降的。如果央行采取降准的操作,来适应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下降,任由基础货币规模降低,货币乘数就会上升。
  央行在去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2015年央行多次通过下调法定准备金率提供了大量流动性,这是2015年基础货币余额下降、货币乘数提高的重要原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3月末货币乘数之所以上升,一方面在于信贷规模扩张带来M2增长,另一方面在于3月初央行采取了降准的措施。谢亚轩认为降准的因素更为重要。
  分析师杨为敩表示,用1/(法定准备金率+最小超额备付金率)来测算最大货币乘数的话,最大货币乘数仅仅维持在 5.13。
  谢亚轩表示,由于商业银行存准率还处于高位,未来央行还是会降准。“只要降准,理论上最大货币乘数还会再上升。”
  货币政策路径选择
  央行的数据显示,3月末基础货币28.33万亿,相比上月下降2.47%。基础货币仍延续负增长态势。
  自2001年加入后至2013年,中国基础货币的主要贡献者是央行外汇占款。而去年央行外汇占款下降2.21万亿,并仍处于下行通道,由此带来基础货币下行压力。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在基础货币下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力度回落、未来货币乘数不会无限提高的情况下,M2有下行趋势,其增速有可能回落到13%的下方。这将跌破年初两会设定的M2增速目标。根据央行的数据,3月末M2增速为13.4%。
  “如果要保证广义货币13%的增速,货币乘数不能轻易下降,必要时还需要通过降准来提高货币乘数。”谢亚轩表示,“降准的必要性肯定有,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在高位,也有下降的空间。”
  谢亚轩认为,今年央行降准的节奏会低于市场预期。从前三月数据来看,央行外汇占款降幅持续收窄,未来有可能会继续改善。
  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了降准之外,还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PSL、MLF等渠道主动投放基础货币以实现M2增长。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准 货币乘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