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ff14陈旧的乐谱性骨折后脑勺第二节半脱位压脊髓神经针灸可以治疗

当前位置: >>
针灸治疗学复习题
第五章 骨伤科病证 第一节 据伤 一、填空题 1.扭伤的治则是 、 ,针刺为主,泻法,陈伤者可 2.膝部扭伤可取 、 、 、 、 。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是治疗颈部扭伤的基本处方 A.大椎 B.天柱 C.风府 D.风池 E.后溪 2.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是治疗腰部扭伤的基本处方 A.肾俞 B.腰阳关 C.腰奇穴 D.委中 E.阿是穴 3.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是治疗膝部扭伤的基本处方 A.膝眼 B.鹤顶 C.风市 D.梁丘 E.阳陵泉 4.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是治疗踝部扭伤的基本处方 A.解溪 B.委中 C.昆仑 D.申脉 E.丘墟 (二)B 型题 A.后溪 B.委中 C.阳陵泉 D.合谷 E.阳池 1.以上穴位用于治疗膝部扭伤的是( ) 2.以上穴位用于治疗颈部扭伤的是( ) 3.以上穴位用于治疗腕部扭伤的是( ) (三)D 型题 1.扭伤的治则是( ) A.通经活络 B.消肿止痛 C.祛风散寒 D.行气止痛 E.调和气血 2.下列有关扭伤的针灸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扭伤局部及邻近取穴为主 B.阿是穴不适用于治疗扭伤 C.陈旧性损伤可在针刺的基础上加灸 。 D.陈旧性损伤不可加灸 E.刺络拔罐疗法将加重病情 (四)X 型题 1. 治疗腕部扭伤的基本处方包括( ) A.阳池 B.大陵 C.阳谷 D.阳溪 E.外关 2.治疗膝部扭伤的基本处方取穴有( ) A.膝眼 B.鹤顶 C.梁丘 D.阳陵泉 E.丘墟 3.治疗腰部扭伤的基本处方取穴有( ) A.肾俞 B.承扶 C.腰阳关 D.解溪 E.委中 4.肘部扭伤可取( ) A.曲池 B.小海 C.天井 D.少海 E.阳谷 5.扭伤可采用( ) A.针刺 B.刺络拔罐 C.耳针 D.穴位注射 E.以上均错 三、改错题 治疗扭伤早期应热敷。 四、简答题 1.试述扭伤的针灸治则。 2.试写出针灸治疗腕部扭伤的基本处方。 五、问答题 1.试述治疗扭伤的针灸操作。 2.如何运用刺络拔罐法治疗扭伤? 六、病案分析题 王某,男,20 岁,学生,2002 年 4 月 8 日初诊。 患者昨日下午因打球不慎扭伤外踝部,当时即剧烈疼痛,用红花油等药外涂,症状未有 减轻。现患处青紫肿胀疼痛,活动及按压痛甚,行走不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稍细。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通经活络 消肿止痛 灸 2.膝眼 鹤顶 梁丘 阳陵泉 膝阳关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C 2.C 腰奇穴多用于治疗癫痫。 3.C 4.B 委中多用于治疗腰背部疾患。 (二)B 型题 1.C 2.A 3.E (三)1)型题 1.AB 2.AC (四)X 型题 1.A、B、C、D、E 2.A、B、C、D 丘墟一般不用于治疗膝部扭伤。 3.A、C、E 4.A、B、C、D 5.A、B、C、D 三、改错题 冷敷 不可热敷,以免加重出血。 四、简答题 1.通经活络、消肿止痛,针刺为主(陈伤者可灸),泻法。 2.阳池、阳溪、阳谷、外关、大陵。 五、问答题 1.治疗扭伤的穴位按常规操作,针刺用泻法。若新伤局部肿胀明显时,可用三棱针点 刺局部,并加拔火罐;久病者针刺时可加灸。 2.取阿是穴。先用三棱针点刺,或用皮肤针重叩出血,然后再加拔火罐。适用寸:新 伤局部血肿明显、陈伤瘀血久留、寒邪袭络等病证。 六、病案分析题 病因病机:剧烈运动,踝关节损伤,经气受阻,气血瘀滞。 诊断:踝关节损伤。 治则:通经活络、消肿止痛,针刺为主(陈伤者可灸),泻法。 处方:以局部和邻近取穴为主。可取解溪、昆仑、申脉、丘墟、照海。 方义:以扭伤部位局部及邻近取穴为主,可有效地发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的作用,使患处损伤组织功能恢复正常。 第二节 落枕 一、填空题 1.落枕又称 2.落枕的治则为 、 ,针灸并用,泻法。 3.治疗落枕的基本处方取穴是 、 。 、 主要是加强主穴疏通经气、活络止痛之力。 4.落枕病及少阳经者可加 5.耳针治疗落枕可取 、 。 6.治疗落枕的关键在于针刺远端穴位要 ,并令患者配合 。局部穴位应强 调 。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治疗落枕病及督脉、太阳经者,可在基本处方上再加( ) A.风池、风市、肩井 B.肩井、肩外俞、风市 C.肩外俞、风府、天柱 D.风市、风池、风府 E.风府、肩井、风池 2.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能治疗落枕 A.后溪 B.悬钟 C.阿是穴 D.委中 E.落枕穴 3.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能拔罐治疗落枕 A.大椎 B.肩井 C.肩外俞 D.阿是穴 E.风池 (二)B 型题 A.风府 B.承山 C.风池 D.天柱 E.肩外俞 1.治疗落枕病及少阳经者,可在基本处方上再加( ) 2.属督脉穴,针之可疏通项背部经气的是( ) 3.可用拇指尖重掐至局部酸胀,适宜于治疗落枕初始的是( (三)D 型题 1.落枕的针灸治则是( ) A.针灸并用 B.只针不灸 C.只灸不针 D.泻法 E.平补平泻 2.关于皮肤针叩刺治疗落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叩刺颈项强痛部位 B.可叩刺肩背部压痛点 C.可叩刺健侧承山穴 D.可叩刺脚部颈椎反射区 E.忌在皮肤针叩刺部位拔火罐 3.治疗落枕的基本处方取穴有( ) A.落枕穴、后溪 B.肩外俞、大椎 C.悬钟、阿是穴 D.风池、肩井 E.大椎、合谷 (四)X 型题 1.治疗落枕的基本处方取穴有( ) A.落枕穴 B.后溪 C.悬钟 D.阿是穴 E.肩s 2.若用耳针治疗落枕,应取穴( ) A.颈 B.肩 C.颈椎) D.耳尖 E.神门 3.拔罐法用于治疗落枕可( ) A.局部先行皮肤针叩刺 B.局部毫针刺后再拔 C.局部走罐 D.直接拔于阿是穴 E.直接拔于风池穴 三、改错题 治疗风寒型落枕宜只针不灸,针用补法。 四、简答题 1.试述落枕的针灸治则。 2.试写出针灸治疗落枕的基本处方。 五、问答题 1.试述治疗落枕的针灸操作。 2.如何运用指针疗法治疗落枕? 六、病案分析题 刘某,女,34 岁,公务员。2002 年 3 月 2 日初诊。 患者昨日下午工作繁忙,下班时突感头项强痛、转侧困难,经活动、自我按摩症状稍有 缓解。 但今晨起症状又有所加重, 现颈项强痛, 不能俯仰转侧。 检查时, 局部肌肉压痛明显, 但无红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失枕” “失颈” 2.疏筋活络 行气止痛 3.大椎 落枕穴 后溪 悬钟 阿是穴 4.风池 肩井 5.颈 颈椎 神门 6.强刺激 颈项部运动 “以痛为输”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C 肩外俞是子太阳经穴,风府是督脉穴,天柱是足太阳经穴。 2.D 委中主治急性腰扭伤及膝关节屈伸不利。 3.E 风池穴因不易拔罐,故在拔罐疗法中多不取。 (二)B 型题 1.C 风池属少阳经。 2.A 风府是督脉穴,为诸阳之会。 3.B (三)D 型题 1.A、D 落枕可用针刺,属风寒所致者,可加灸。落枕多为实证,故用泻法。 2.A、B 3.A、C (四)X 型题 1.A、B、C、D 落枕若表现有肩痛时才用肩髂,非基本处方用穴。 2.A、C、E 肩主治肩部疾病,耳尖用于发热、高血压、目赤肿痛。 3.A、B、C、D 风池穴处不宜拔罐。 三、改错题 针灸并用,泻法 四、简答题 1.疏筋活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2.大椎、落枕穴、后溪、悬钟、阿是穴。 五、问答题 1.常规针刺,针刺远端穴位的,同时嘱患者在行针中向前、后、左、右活动颈项部; 由风寒所致者局部加灸。 2.取患侧承山穴。医者以拇指尖重掐至局部酸胀,边指掐边让患者活动颈部。适宜于 病症初始。 六、病案分析题 病因病机:长期伏案,颈肌疲劳,气血不和,筋脉拘急。 诊断:落枕。 治则:疏筋活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大椎、落枕穴、后溪、悬钟、阿是穴。 方义:大椎是督脉穴,位于项背部,与阿是穴同用可疏通局部经气,使脉络通畅,通则 不痛;后溪属手太阳经,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针之可疏通项背部经气;悬钟是足少 阳经穴,能疏通经络、宣通气血;落枕穴是治疗落枕的经验效穴,有活血通络、解痉镇痛作 用。 第三节 颈椎病 一、填空题 、 ,针灸并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1.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原则是 、 、 、 。 2.治疗颈椎病的基本处方取穴是 3.颈椎病上肢及手指麻痛甚者可在主方的基础上加 、 、 ,以疏通 经络、调理气血。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治疗颈椎病头晕目眩者可在墓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A.膈俞、条口、风府 B.风府、曲池、外关 C.曲池、合谷、外关 D.风池、百会、太阳 E.天突、风门、风府 2.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能治疗肝肾亏虚型颈椎病 A.足三里 B.大椎 C.天柱 D.颈椎夹脊 E.地机 3.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能治疗风寒痹阻型颈椎病 A.风门 B.风府 C.后溪 D.天柱 E.内关 4.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不能治疗颈椎病上肢及手指麻痛 A.曲池、合谷、外关 B.曲池、内关、阳谷 C.尺泽、太渊、肩k D.内关、合谷、孔最 E.外关、合谷、阳谷 (二)B 型题 A.膈俞、合谷、太冲 B.天宗、条口、合谷 C.百会、风池、太阳 D.曲池、合谷、外关 E.风府、风门、天宗 1.治疗颈椎病劳损血瘀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2.治疗颈椎病头晕目眩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3.治疗颈椎病上肢及手指麻痛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三)D 型题 1.颈椎病的治疗原则是( ) A.针灸并用 B.补法 C.泻法或平补平泻 D.只灸不针 E.只针不灸 2.治疗颈椎病的墓本处方取穴是 ( ) A.肩井、天宗 B.风门、风府 C. 天突、内关 D.大椎、颈夹脊 E.天柱、后溪 (四)X 型题 1.治疗颈椎病的基本处方包括( ) A.大椎 B.天柱 C.天宗 D.后溪 E.颈椎夹脊 2.治疗颈椎病上肢及手指麻痛甚者可选( ) A.天柱、大椎、后溪 B.后溪、颈椎央脊、大椎 C.曲池、合谷、外关 D.内关、列缺、肩龋 E.腕骨、列缺、肩k 3.治疗颈椎病头晕、头痛、目眩者可选( ) A.百会、大椎、天柱、风池 B.太阳、后溪、颈椎夹脊、风池 C.风池、天突、曲池、内关 D.风门、膈俞、肩髑、条口 E.条口、肝俞、足三里、内关 4.颈椎病届风寒痹阻者治疗时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加( ) A.风门 B.风府 C.条口 D.肩井 E.风巾 三、改错题 治疗颈椎病取颈夹脊,具有扶止祛邪的作用。 四、简答题 1.试述颈椎病的针灸治则。 2.试写出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基本处方。 五、问答题) 1.试述治疗颈椎病的针灸操作。 2.如何运用皮肤针法治疗颈椎病? 六、病案分析题 刘某,男,50 岁,教师,2001 年 6 月 2 日初诊。 颈项部痛伴左上肢手指麻木发凉 1 年。1 年前因夜卧不慎致颈脊、肩臂酸楚,经治疗缓 解。 但遇寒即发,尤其近 2 个月症状加重,颈强脊痛, 活动受限,肩臂酸楚,f 臂麻木发冷。 查体:颈椎 5、6、7 棘突左侧旁压痛,颈肌僵硬,X 线片示:第 4、5、6、7 颈椎前缘有不 同程度的唇样增生,颈椎前突曲度消火,呈颈强直。舌苔薄白,脉弦紧。 试析木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祛风散寒 疏筋活络 2.大椎 天柱 后溪 颈椎夹脊 3.曲池 合谷 外关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D 加风池、百会、太阳可祛风醒脑、明目止痛。 2.E 地机是脾经穴,不用于治疗颈椎病。 3.E 4.A (二)B 型题 1.A 膈俞、合谷、太冲可活血化瘀、通络小痛。 2.C 白会、风池、太阳可祛风醒脑、明日止痛; 3.D 上肢及手指麻痛加曲池、合谷、外关叫,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三)D 型题 1.A、C 2.D、E (四)X 型题 1. A、B、D、E 2.A、B、C 3.A、B 4.A、B 风门、风府可怯风通络。 三、改错题 疏理局部气血而止痛 四、简答题 1.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原则是祛风散寒、疏筋活络,针灸并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2.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 五、问答题 1.大椎穴直刺 1~1.5 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施平补 平泻法,使针感向项、肩臂部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操作。每日或隔日 1 次。 2.叩打大椎、大杆、肩中俞、肩外俞,使皮肤发红并有少量出血,然后加拔火罐。 六、病案分析题 病因病机: 长期伏案劳作, 肝肾不足, 筋骨失养, 加之感受外邪, 客于经脉, 气血瘀滞, 经脉痹阻所致。 诊断:颈椎病。 证型:风寒痹阻证。 治则:祛风散寒、疏筋活络,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以局部取穴为主。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风门、风府。 方义:大椎是督脉穴,为诸阳之会,刺之能激发诸阳经经气,通阳活络;后溪、天柱分 别为手、足太阳经穴,天柱为局部取穴,后溪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与督脉相通,二穴配伍可 疏调太阳、督脉经气,通络上痛;颈椎夹脊穴具有疏理局部气血而止痛的作用。风门、风府 可祛风通络。诸穴远近相配,共奏祛风散寒、疏筋活络、理气止痛之功。 第四节 肩关节周围炎 一、填空题 1. 肩周炎又称 、 、 , 因其患病午龄在 岁左右, 故又称 2.肩周炎的治则是 、 ,针灸并用,泻法。 3.治疗肩周炎的主穴处方是 、 、 、 、 。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病属人阴经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 A.尺泽、阴陵泉 B. 承山、手三里 C.阳陵泉、后溪 D.手三里、阳陵泉 E.曲池、阳陵泉 2.下列各项中除( )外均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基本穴位 A.肩三针 B.阿是穴 C.阳陵泉 D.天府 E.中平穴 (二)B 型题 A.中平穴 B.手三里 C.太溪 D.昆仑 E.尺泽 1.以上与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无关的穴位是( ) 2.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经验效穴是( ) 3.肩关节周围炎病属太阴经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 A.条口 B.肩贞 C.阳陵泉 D.中平 E.于三里 4.治疗肩周炎时所取的“肩三针”指的是肩骶、肩前和( ) 5.治疗肩周炎痛在阳明、太阳经采用透穴法时应取( )透承山 6.治疗肩周炎能起疏筋活络、通经止痛作用的穴是( ) 7.治疗肩周炎病属阳明经者除取主穴外,还应取( ) (三)D 型题 1.肩关节周围炎的基本治则是( ) A.针灸并用 B.只针不灸 C.只灸不针 D.泻法 E.平补平泻 2.肩关节周围炎病属阳明、少 pH 经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亡加( ) A.手三里 B.足三里 C.外关 D.后溪。 E.昆仑 (四)X 型题 1.肩周炎的治则是( ) A.疏筋通络、行气活血 B.针灸并用 C.泻法 D.补法 E.只针不灸 2.治疗肩周炎可采用( ) A.电针 B.刺络拔罐 C.耳针 D.芒针 E.穴位注射 三、改错题 肩周炎病属人刚经者加曲泽、阳陵泉;病属阳明、少阳经昔加支正、内关。 四、简答题 1.试述肩周炎的针灸治则。 2.试写出钊灸治疗肩周炎的基本处方。 五、问答题 1.试述治疗肩周炎的针灸操作。 2.如何运用芒针法治疗肩周炎? 3.如何运用刺络拔罐法治疗肩周炎? 六、病案分析题 孙某,男,46 岁,工人。20()2 年 5 月 8 日初诊。 右肩关节疼痛 2 个月, 加重 1 周。 个州前下作中因用力较猛扭伤肩部, 2 引起局部疼痛, 经沾动疼痛稍有缓解,未给予治疗。之后常感肩部酸困,时有疼痛,近 1 周疼痛明显,并向 颈部和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胸部活动受限制,手臂外展时疼痛加剧,查:三角肌压痛 明显、 ;舌淡红,苔薄白,脉稍沉。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漏肩风” “肩凝症” “冻结肩” 50 “五十肩” 2.疏筋通络 行气活血 3.肩龋 肩前 肩贞 阿是穴 阳陵泉 中平穴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A 因属太阴经病,放取手、足太阴经穴尺泽、阴陵泉以疏通太阴经经气。 2.D (二)B 型题 1.C 太溪为肾经穴,多不用于治肩周炎。 2.A 3.E 尺泽属于太阴肺经。 4.B 5.A 条口属足阳明经,承山届足太阳经,囚肩周炎痛在阳明、太阳经,故常取条口透 承山。 6.C 阳陵泉是八会之筋会,能起疏筋活络、通经止痛作用。 7.E 手工里是手阳明经穴,可加强卞穴疏通经气的作用, , (三)D 型题 1.A、D 2.A、C 证属少阳经可加外关,证属阳明经可加手―:里。 (四)X 型题 1.A、B、C 2.A、B、C、D、E 三、改错题 尺泽、阴陵泉 手三里、外关 四、简答题 1.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原则是疏筋通络、行经活血,针灸并用,泻法。 2.针灸治疗胸周炎的基本处方是:肩k、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 五、问答题 1.肩前、肩贞要把握好针刺角度和方向,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可深刺或透向 阴陵泉; 条口透承山町用强刺激; 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 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 并行走罐。 余穴均按常规操作。凡在远端穴位行针时,均令患者活动肩部。 2.取肩鹘透极泉、眉贞透极泉、条口透承 LU 等。肩不能抬举者,可局部多向透刺,使 肩能抬举。条口透承山时,边行针边令病人活动患肢,动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以免 引起疼痛。 3.对肩部肿胀疼痛明显而瘀阻浅丧者,可用皮肤针中等强度叩刺患部,使局部皮肤微 微渗血,再加拔火罐; 如瘀阻较深者, 可用三棱针点刺 2~3 针, 致少量出血, 再加拔火罐, 使瘀血外出,邪祛络通。每周 2 次。 六、病案分析题 病因病机:劳累闪挫,气血阻滞。 诊断:肩周炎。 证型:阳明、少阳经证。 治则:疏筋通络、行气活血,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肩髑、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于三里、外关。 方义:局部近取肩髑、肩前、肩贞,是渭“肩三针” ,配局部阿是穴,针泻艾灸,可祛 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疏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 周炎的经验效穴。因证届阳咧、少阳经,加手三里、外关可疏通阳叫、少阳经经气。渚八远 近相配,使病邪得祛,筋脉疏通,气血调和,终痛自止。 第五节 肘劳 一、填空题 1.肘劳俗称 ,属于中医学 、 的范畴。 2.肘劳相当于西医学的 ,或称 。 3.肘劳的治则是 、 ,针灸并用,泻法。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针灸治疗肘劳下臂旋后受限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 Lb 口( ) A.下廉 B.少诲 C.尺泽 D.天井 E.阿是穴 2.针灸治疗肘劳下臂旋前受限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 A.下廉 B.少海 C.尺泽 D.天井 E.阿是穴 3.针灸治疗肘劳肘内侧疼痛者可在基本处力的基础上加( ) A.下廉 B.少海 C.尺泽 D.天井 E.阿是穴 4.针灸治疗肘劳肘尖疼痛者可庄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 A. 下廉 B. 少海 C. 尺泽 D.天井 E.阿是穴 5.下列各项中除( )外均为治疗肘劳的基本穴位 A.曲池 B.肘s C.手三里 D.手五里 E.内关 (二)B 型题 A.曲池 B.曲泽 C.阿是穴 D.天井 E.支正 1.属于阳明经,治疗肘劳旨在疏通经络气血的穴位是( ) 2.在治疗肘劳时:昔肘尖疼痛可在主穴处方的甚础上加( ) (三)D 型题 1.肘劳的治则是( ) A.针灸并用 B.只针不灸 C.泻法 D.补法 E.平补平泻 2.下列关于肘劳治疗所施的针刺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经外穴按常规刺沾 B.经穴应深刺透刺 C.阿是穴不可作多向透刺或多针齐刺 D.阿是穴不能按常规刺法 E.阿是穴可用火针点刺 (四)X 型题 1.耳针治疗肘劳常选穴位有( ) A.相应敏感点 B.神门 C.皮质下 D.肾上腺 E.心 2.下列可用来治疗肘劳的穴位有 ( ) A.曲池 D.肘s C.手三里 D.手五里 E.阿是穴 3.选用阿是穴治疗肘劳可采用( ) A.直刺深刺 B.多向透刺 C.多针齐刺 D.火针 E.刺络拔罐 4.治疗肘劳可采用( ) A.火针 B.刺络拔罐 C.针刺 D.穴位注射 E.电针 三、改错题 针灸治疗肘劳以远道取为主,针灸并用,泻法。 四、简答题 1.试述肘劳的针灸治则。 2.试写出针灸治疗肘劳的基本处方。 五、问答题 1.试述治疗肘劳的针灸操作。 2.如何运用火针法治疗肘劳? 六、病案分析题 党某,32 岁,公务员,2002 年 5 月 27 日初诊。 右肘关节疼痛半年。半年前因工作较忙,使肘关节疲劳而致酸困不适。之后逐渐出现疼 痛,握物无力,用力握拳及竹:前臂旋转动作如绞毛巾时疼痛加刷,下臂旋前受限。杏:具 肱桡关节有一个局限而敏感的压痛点。舌芥薄,质淡红,脉细。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网球肘” 伤筋 痹证 2.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综合征 3.疏筋活血 通络止痛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C 2.A 3.B 4.D 5.E 内关主要治疗胃、心、胸病。 (二)B 型题 1.A 曲池为于阳明经穴。 2.D 肘尖疼痛加天井。 (三)D 型题 1.A、C 2.A、C (四)X 型题 1.A、B、C、D ,心与肘劳无关。 2.A、B、C、D、E 3.A、C、D、E 4.A、B、C、D、E 三、改错题 局部取穴 四、简答题 1.钊灸治疗肘劳的原则为疏筋活血、通络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2.针灸治疗肘劳以局部取穴为主。其基本处方是:曲池、肘s、手三里、手五里、阿 是穴。 五、问答题 1. 经穴按常规针刺, 阿是穴可作多向透刺或多针齐刺, 留针 20~30 分钟。 可同时施灸, 针后也可在痛点拔一小火罐。 2. 取阿是穴(可取 1~2 个痛点), 常规消毒后, 将火针置酒精灯上烧红, 迅速点刺。3~ 5 日后,如仍有疼痛则再点刺 1 次。 六、病案分析题 病因病机:劳累过度,筋脉损伤,肘部经气不通,不通则痛。 诊断:肘劳。 治则:疏筋活血、通络止痛,针灸开用,泻法。 处方:以局部取穴为上。取曲池、肘髀、于三甲、手五里,阿足穴、下廉。 方义:肘劳好发于肘外侧,此乃手阳明经脉所过之处,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又“主润 宗筋” ,对劳损引起的肘关节疼痛,取手阳明经曲池、刖髓、手二里、用五里旨在疏通经络 气血, 配用阿是穴以祛邪活络、 疏筋止痛。 因下臂旋前受限, 故加下廉以加强疏筋活络之力。 第六节 腱鞘囊肿(附:腱鞘炎) 一、填空题 、 等范畴。 1.腱鞘囊肿属中医学的 、 ,以针刺为主,泻法。 2.腱鞘囊肿的治则是 3.治疗腱鞘囊肿针刺后最好厂囊肿处加压包扎 3~5 天,以 。 4.治疗腱鞘囊肿局部取用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气,具有 、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下列各项中属腱鞘囊肿治疗处方的是( ) A.阳陵泉 B.悬钟 C.阴陵泉 D.囊肿局部 E.合谷 2.下列关于腱鞘囊肿治则不正确的是( ) A.针刺为主 B.泻法 C.行气活血 D.化瘀散结 E.补法 (二)B 型题 A.外关 B.阳溪 C.囊肿局部 D.后溪 E.曲池 1. 针灸治疗腱鞘囊肿常取穴位足( ) 2.火针治疗腱鞘囊肿的操作部位在 ( ) (三)D 型题 腱鞘囊肿的治则是( ) A.针刺为主 B.泻法 C.补法 D.针灸并用的作用。 E.平补平泻 (四)X 型题 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有( ) A.毫钊围刺 B.火针 C.温针 D.穴位注射 E.穴位贴敷 三、改错题 治疗腱鞘囊肿的原则是清热解毒,以灸法为主,补法。 四、简答题 1.试述腱鞘囊肿的针灸治则。 2.试写出针灸治疗腱鞘囊肿的基本处方。 五、问答题 1.试述治疗腱鞘囊肿的针灸操作。 2.如何运川火针法治疗腱鞘囊肿? 六、病案分析题 贾某,男,23 岁,工人。2002 年 4 月 2 日初诊。 右腕背关节打?肿块已近 8 个月。局部酸麻,腕部活动即痛。查:其肿块突出体表,大 如蚕豆,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皮肤尤粘连,推之能活动,触之有囊性感,压之稍有酸痫 感。其他尤不适。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筋瘤” “筋结” 2.行气活血 化瘀散结 3.加速吸收 4.疏筋活血 通络散结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D 2.E 腱鞘囊肿多为瘀血内停或气血凝滞而逐渐形成,故不宜用补法。 (二)B 型题 1.C 2.C (三)D 型题 A、B (四)X 型题 A、B、C 三、改错题 行气活血、化瘀敞结 针刺 泻法 四、简答题 1.治疗腱鞘囊肿的原则是行气活血、化瘀散结,以针刺为主,泻法。 2.治疗腱鞘囊肿即在囊肿局部进行针刺。 五、问答题 1.用毫针在囊肿四周呈 45°分别向囊底刺入,穿透囊壁,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 10 分钟; 或在囊肿高点处进针, 直刺穿透囊壁, 行提插捻转泻法, 然后将针上提, 向四周斜刺, 穿透囊壁,行提插捻转泻沾。出计时摇人针孔,用手指山轩而重挤压囊肿片刻,将囊液尽可 能全部挤出,最后用消毒棉球加压敷盖。如果囊肿复发町再行针刺。 2.在囊肿上选 2~3 个点作标汜,待火针烧红后,迅速点刺。出针后用于指由轻而重挤 出囊液,并用消毒棉球加压敷盖。 六、病案分析题 病因病机:劳作伤筋,经气阻滞,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渐成囊肿。 诊断:腱鞘囊肿。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敞结,以针刺为主,泻法。 处方:囊肿局部。 方义:治疗本病局部取用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气,具有疏筋活血、通络散结的作用。 附:腱鞘炎 一、填空题 1.腱鞘炎属于巾医学 或 的范畴。 2.狭窄性腱鞘炎又有 和 之分。 3.在手指仲屈时常发生弹响声,故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 4.针灸治疗腱鞘炎的原则为 , , 。 5. 治疗腱鞘炎以局部取穴为主。 其基本处方取穴是 、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治疗腱鞘炎的基本处方取穴有( ) A.外关 B.内关 C.阳谷 D.列缺 E.神门 2.下列关于腱鞘炎的针灸治则正确的是( ) A.艾灸为主 B.泻法 C.补法 D.软坚散结 E. 疏筋活络 3.治疗腱鞘炎不能用的方法是( ) A.艾灸 B.针刺 C.拔罐 D.穴位贴敷 E.穴位注射 (二)B 型题 A.外关 B.涌泉 C.阿是穴 D.后溪 E.曲池 1.治疗腱鞘炎的基本处方取穴有 ( ) 2.穴位贴敷及穴位注别治疗腱靴炎的穴位是( ) (三)D 型题 1.腱鞘炎的治则是( ) A.只针不灸 B.泻法 C.只灸不针 D.针灸并用 E.平补平泻 2.治疗腱鞘炎的基本处方取穴有 ( ) A.列缺、阳溪。 、 、 。 B.后溪、腕骨 C.阳溪、腕骨 D.合谷、阿是穴 E.外关、太渊 (四)X 型题 1.治疗腱鞘炎可取的主穴有( ) A.后溪 B. 阳溪 C.列缺 D.阿是穴 E.合谷 2.治疗腱鞘炎的方法有( ) A.拔罐 B.针刺 C.穴位贴敷 D.穴位注射 E.艾灸 三、改错题 针灸治疗腱鞘炎的基本处方是列缺、商阳、内关、阿是穴。 四、简答题 1. 试述腱鞘炎的针灸治则。 2.试写出针灸治疗腱鞘炎的基本处方。 五、问答题 试述治疗腱鞘炎的针灸操作。 六、病案分析题 于某,女,36 岁,工人。2001 年 12 月 26 日初诊。 右腕关节疼痛 4 个月。4 个月前因劳损引起右腕搀痛,活动叫加重,拇指仲屈时常发出 惮响声。有时拇指因痛甚而不能活动。查:右腕桡骨茎突部轻度肿胀,触痛明显。舌淡,苔 白,脉细稍弦。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则、针灸处方反方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筋痹” “筋凝症” 2.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3. “弹响指’ ’ 4.疏筋活络、消肿止痛 针灸并用 平补平泻法 5.列缺 合谷 阳溪 阿是穴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D 2.E 3.C 因腱鞘炎多发生于腕关节桡侧或指关节处,敝不宜拔罐。 (二)B 型题 1.C 2,C (三)D 型题 1.D、E 2.A、D (四)X 型题 1.B、C、D、E 2.B、C、D、E 拔罐法不适宜腱鞘炎的治疗。 三、改错题 合谷、阳溪 四、简答题 1.针灸治疗腱鞘炎的原则为疏筋活络、消肿止痛,针灸并用,平补平泻法。 2.针灸治疗腱鞘炎的基本处方是:列缺、合谷、阳溪、阿是穴; 五、问答题 阿是穴因所在部位肌肉的厚薄不同针刺深浅可灵活掌握; 其他穴位按常规操作。 若在针 刺的同时配合加灸,则疗效更好。 六、病案分析题 病因病机:劳伤损及经筋,气血运行不畅。 诊断:腱鞘炎。 治则:疏筋活络,针灸并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以局部取穴为主。列缺、合谷、阳溪、阿足穴。 方义: 腱鞘炎好发于桡骨茎突周围, 累及于太阴、 手阳明经脉, 列缺正在桡骨茎突之上, 合谷、阳溪二穴也在其周围,外加阿是穴均属局部或邻近取穴,有通经活络、疏筋止痛的作 用。 第七节 外伤性截瘫 一、填空题 ,属中医学 的范畴。 1.外伤性截瘫是指由外伤而致的 2.外伤性截瘫的治则是 、 ,针刺为主,平补千泻: 3. 治疗外伤性截瘫除取环跳、 委中、 阳陵泉、 足三里、 悬钟、 三阴交外, 还必须 4. 对外伤性截瘫肝肾亏虚型的治疗除选用主穴外, 还应选用 、 以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治疗外伤性截瘫必取的穴位是( ) A.损伤脊柱上、下 1~2 个棘突的督脉穴及其夹脊穴 B.肝俞 C.肾俞 D.关元 E.阴陵泉 2.对外伤性截瘫的治疗,具总的治疗原则是( ) A. 祛邪散寒、通经活络 B.清热祛邪、疏通经络 C.补益肝肾、通利小便 D.疏通督脉、调和气血 E.宜通阳气、活血化瘀 3. 下列各项山除( )外均町治疗外伤性截瘫 A.委中 B. 三阴交 C.悬钟 D.风池 E. 足三里 4.治疗外伤性截瘫,小便不通者叫?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A.委中 B.三阴交 C.阴陵泉 D.悬钟 E.足三里 (二)D 型题 外伤性截瘫的治则是( ) A.滋养肝肾、补益气血。 。 B.疏通督脉、调和气血 C.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D.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E.多灸少针,针用补法 (三)X 型题 1.外伤性截瘫的治则是( ) A.疏通督脉 B.调和气血 C.祛邪通络 D.针刺为主 E,平补平泻 2.治疗外伤性截瘫的基本处方用穴有 ( ) A.损伤脊柱 1:下 1―2 个棘突的督脉穴及其夹脊穴 B.悬钟 C.阳陵泉 D.委中 E.环跳 三、改错题 电针法治疗外伤性截瘫适用于痉挛性瘫痪。 四、简答题 1.试述外伤性截瘫的针灸治则。 2.试写出针灸治疗外伤性截瘫的基本处力。 五、问答题 1.试述治疗外伤性截瘫的针灸操作。 2.如何运用皮肤针法治疗外伤性截瘫? 六、病案分析题 方某。男,20 岁,农民。2001 年 8 月 3 日初诊。 因车祸致神志昏迷,经抢救而苏醒。后因第 2、3 腰椎横突骨折,第 4 腰椎粉碎性骨折 合并脊髓损伤,双下肢截瘫,二便头禁,前来针灸科治疗。查:其双下肢无自主运动,肌力 为 0 级,肌张力低下,感觉消失;腹壁、肛门及提睾反射均消失.膝腱反射消失。舌芥腻, 脉弦细。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脊髓横断性病变 “痿证” 2.疏通督脉 调和气血 3.损伤脊柱上、下 1~2 个棘突的督脉穴及其夹脊穴 4.肝俞 肾俞 关元 补益肝肾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A 2.D 因本病是脊髓受损,伤及督脉,使气血运行障碍,故治以疏通督脉、调和气血。 3.D 风池可祛风解表、清头明目、通利官窍,无治疗外伤性截瘫之效。 4.C 阴陵泉可健脾利湿、通利小便。 (二)D 型题 B、D 因本病是脊髓受损,伤及督脉,使气血运行障碍,故治以疏通督脉、调和气血; 其早期可为实证,后期由实转虚,故多用平补平泻法。 (三)X 型题 1.A、B、D、E 2.A、B、C、D、E 三、改错题 弛缓性瘫痪 四、简答题 1.针灸治疗外伤性截瘫的原则是疏通督脉、调和气血,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2.损伤脊柱上、下 1~2 个棘突的督脉穴及其夹脊穴、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 悬钟、三阴交。 五、问答题 1.督脉穴用 28 号、2 寸毫针向上斜刺 1.5 寸左右,如进针有阻力突然降低的感觉, 或出现触电样感向二阴及下肢放射,当终止进针,以免造成脊髓新的损伤;夹脊穴可刺向椎 间孔,使针感向脊柱两侧或相应肢体放射,或相应部位的体腔出现紧束感;关元、中极在排 小便后针刺,使针感向外生殖器放射,若尿潴留则应注意针刺深度;其他穴位按常规操作。 2.取督脉背腰段、足太阳经,瘫痪肢体的手、足三阳经及太阴经。每次选 2~3 经,按 循行部位以中等叩刺力量逐经叩打, 至皮肤潮红或隐隐出血为度。 由于瘫痪肢体神经调节障 碍,故叩刺前必须在叩打部位严格消毒,以防针孔感染。 六、病案分析题 病因病机:外伤致瘀,经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脊髓受损则肾、督二脉之气阻遏,筋 骨失养,故肢体麻木,痿瘫不用。 诊断:外伤性截瘫。 证型:经脉瘀阻证。 治则:疏通督脉,调和气血,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损伤脊柱上、下 1~2 个棘突的督脉穴及其夹脊穴、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 里、悬钟、三阴交、合谷、太冲、膈俞、长强、中极、关元、肾俞、膀胱俞、大 肠俞。 方义:外伤性截瘫多系督脉受损,督脉“并于脊里” ,取损伤脊柱上、下 1~2 个棘突的 督脉穴及其夹脊穴可激发受损部位的经气,调和气血,有促进神经机能恢复的功用;环跳、 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可调理经气、舒筋活络,对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悬钟 是髓会,是治疗下肢痿证的常用穴;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之交会穴,针之可补肝肾、养气血、 通经脉、强筋骨。加合谷、太冲、膈俞加强活血通络之力;二便失禁加长强、中极、关元、 肾俞、膀胱俞、大肠俞可补益肾气、调理肠道。 第八节 足跟痛 一、填空题 , , ,泻法或平补平泻。 1.足跟痛的治则是 2.治疗足跟痛的基本处方取穴是 、 , 、 。 、 。 3.足跟痛的耳针治疗应取 、 、 、 等穴。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 治疗足跟痛宜( ) A.只针不灸 B.只灸不针 C.少针多灸 D.少灸多针 E.针灸并用 2.治疗足跟痛因气虚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 A.太溪、足三里 B.脾俞、足三里 C.膻中、足三里 D.阳陵泉、膻中 E.太冲、侠溪 3.治疗足跟痛痛及小腿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 A.太溪、委中、 B.脾俞、承山 C,膻中、委中 D.承山、阳陵泉 E.太冲、委中 4.下列各项中除( )外均可治疗足跟痛血瘀型 A.肝俞、承山 B.昆仑、申脉 C.膈俞、阿是穴 D.太冲、太溪 E.悬钟、照海 (二)B 型题 A.肝俞、肾俞 B.厥阴俞、心俞 C.足三里、脾俞 D.太冲、膈俞 E.承山、阳陵泉 1.治疗足跟痛血瘀型时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选取穴位( ) 2.治疗足跟痛肝肾不足者时町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选取穴位( 3.治疗足跟痛痛及小腿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选取穴位( (三)D 型题 1.治疗足跟痛应针灸并用,针用( ) A.补法 B.泻法 C.平补平泻 D.点刺 E.沿皮刺 2.下列各项中可治血瘀型足跟痛的穴位是( ) A.隔俞 B.承山 C.肾俞 D.太冲 E.以上均不是 3.头针治疗足跟痛可取( ) A.顶旁 1 线 B.顶旁 2 线 C.顶颞前斜线 D.顶颞后斜线 E.以上均不足 4.足跟痛的治疗原则是( ) A.祛风散寒 B.疏经通络 C.化瘀止痛 D.消肿止痛 E.行气卜痛 5.下列各项中可以治疗足跟痛连及小腿的穴位是( ) A.承山 B. 阳陵泉 C.条口 D.丰隆 E.阴陵泉 (四)X 型题) ) 1.足跟痛的治则为( ) A.泻法 B.化瘀止痛 C.疏经通络 D.针灸并用 E.平补平泻 2.治疗足跟筛的基本处方穴位有 ( ) A.照海 B.太溪 C.昆仑 D.阿是穴 E.申脉 三、改错题 耳针治疗足跟痛应取足跟、肾、肝、脾等穴。 四、简答题 1.试述足跟痛的针灸治则。 2.试写山针灸治疗足跟痛的基本处方、 , 五、问答题 1.试述治疗足跟痛的针灸操作。 2.如何运用耳针法治疗足跟痛? 六、病案分析题 高某,用,59 岁,农民。2001 年 12 月 23 日初诊。 左足跟痛 5 个月。足跟不敢着地。运动及行走后疼痛加重,休息减轻。查:足跟部肿胀 不明显,压痛明显,压痛点在足根中部或稍偏内侧。X 线摄片检杏:跟骨结节前方有骨刺。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疏经通络 化瘀止痛 针灸并用 2.太溪 照海 昆仑 中脉 悬钟阿是穴 3.足跟 肾 神门 皮质下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E 2.B 脾俞、足三里可健脾益气。 3.D 承山、阳陵泉町柔筋止痛。 4.A (二)B 型题 1.D 血瘀型加膈俞,久冲可活血祛瘀。 2.A 肝肾不足型加肝俞、肾俞可补益肝肾。 3.E 治疗足跟痛痛及/I、腿者加承山、阳陵泉可柔筋上痛。 (三)D 型题 1.B、C 2.A、D 膈俞、太冲可活血祛瘀。 3.A、D 4.B、C 5.A、B (四)X 型题 1.A、B、C、D、E 2.A、B、C、D、E 三、改错题 神门、皮质下 四、简答题 1.疏经通络、化瘀帐痛,针灸并用,泻法或平补乎泻。 2.针灸治疗足跟痛的基本处方是太溪、照海、昆仑、申脉、悬钟、阿是穴。 五、问答题 1.在采用针灸治疗足跟痛时太溪、昆仑穴常采取互相透刺法;申脉、照海则刺向 跟底部;其他穴位常规针刺。针刺与灸法同用可增强疗效。 2.取足跟、肾、神门、皮质下等穴。毫针刺入,快速捻转,留针 0.5―1 小时。必要 时可埋针。轻者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六、病案分析题 病因病机:肝肾亏虚,气血失和,筋脉失养,气血阻滞而成。 诊断:足跟痛。 证型:肝肾不足证。 治则:疏经通络、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太溪、照海、昆仑、申脉、悬钟、阿是穴、肝俞、肾俞。 方义:太溪是足少阴经之原穴,足少阴经“别人跟中” ,配照海强健筋骨、宣痹镇痛; 昆仑、 申脉位厂足跟部, 属于足太阳经, 能舒筋脉、 行气血、 通络止痛; 悬钟为八会之髓会, 既可补髓壮骨,又能通经活络;阿是穴直达病所,以疏通局部经气、化瘀定痛。加 BT 俞、 肾俞可补益肝肾。 第九节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一、填空题 、 、 、 等范畴。 1.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 、 。 针灸并用, 泻法或乎补平泻。 2. 颞下颁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治则为 3.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基本处方是 、 、 、 。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下列各项中除( )外均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治则 A.补法 B.泻法 C.平补平泻 D.祛风散寒 E.舒筋活络 2.下列各项中除( )外均可治疗颞下颁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A.听宫 B.下关 C.翳明 D.颊乍 E.合谷 3.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头昏头痛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 A.风池、太阳 B.听会、太阳 C.听会、百会 D.大迎、翳明 E.翳明、听会 4.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扯:耳鸣耳聋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 A.风池、肝俞 B.翳风、耳门 C.听宫、翳明 D.大迎、翳明 E.太阳、百会 5.下列各项中除( )外均可用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治疗 A.电针 B.指针 C.耳针 D.走罐 E.穴位注射 (二)B 型题 A.听宫、下关 B.肝俞、肾俞 C.太阳、风池 D.合谷、颊车 E.地仓、大迎 1.以上各项山与颞下颁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治疗无关的是( ) 2.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头昏头痛者,町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3.治疗颢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肝肾不足者,叫在基本处方的暴础上加( (三)D 型题 1.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町选用( ) A.针灸并用 B.补法 C.只针不灸 D.只灸不针 E.泻法或平补平泻 2.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基本处方取穴是( ) A.听宫、下关 B.颊车、合谷 C.地仓、太阳 D.人迎、禾s E.巨s、下关 3.治疗颞下颁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若伴头昏头痛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A.风池 B.风市 C.太阳 D.太溪 E.颧s (四)X 型题 1.颢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治则是( ) A.祛风散寒 B.疏筋活络 C.针灸并用 D.泻法 E.平补平泻 2.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基本处方是( ) A.听宫 B.下关 C.后溪 D.颊车 E.合谷 3.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治疗操作方法是( ) A.得气后行泻法 B.使针感向面颊及颢颌关节部放射 C.风寒痹阻证重用灸法) )) D.每日或隔门针刺 E.禁用电针 三、简答题 1.试述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针灸治则。 2.试写出针灸治疗颞下颁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基本处方。 四、问答题 1.试述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针灸操作。 2.如何运用指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五、病案分析题 吴某,女,51 岁,干部。2002 年 4 月 17 日初诊。 左颞颌关节部酸胀疼痛半个月。半个月前外出受风致张口受限,渐咀嚼时疼痛。现遇风 冷症状加重。查:左侧颁 F 明显压痛,左头颞部轻度压痛,颞颌关节轻度弹响。舌淡、苔薄 白,脉弦略紧。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珍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颔痛” “颊痛” “口噤不开” “牙关脱臼” 2.祛风散寒 疏筋活络 3.听宫 下关 颊车 合谷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1.A 2.B 翳明穴主治眼日疾患。 3.A 风池、太阳町祛风醒脑。 4.B 对耳鸣耳聋者取翳风、耳门为局部近取,可止鸣复聪。 5.D (二)B 型题 1.E 地仓、大迎不能治疗颞下领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2.C 风池、太阳可祛风醒脑。 3.B 肝俞、肾俞可补益肝肾。 (三)D 型题 1.A、E 2.A、B 3.A、C 风池、太阳可祛风醒脑。 (四)X 型题 1.A、B、C、D、E 2.A、B、D、E 3.A、B、C、D 三、简答题 1.祛风散寒、疏筋活络,针灸并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2.针灸治疗颞 F 颌关节功能亲乱综合征的基本处方是听宫、 F 关、颊车、合谷。 四、问答题 1. 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可按常规操作,得气后行泻法,使针感向面颊 及颞颌关节部放射。寒湿痹阻证重用灸法。 2.取下关、颊乍、听宫、颧髅(均双侧)。用食指端持续点压,患侧穴位稍加用力,每 穴点压 1~2 分钟,间歇 3~5 分钟后再依次点压。每穴点压 3~5 遍,每周 2―3 次。 五、病案分析题 病因病机:风寒外袭面颊,局部经筋拘急,牙关不利,故弹响酸痛。 诊断: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证型:寒湿痹阻证。 治则:祛风散寒、疏筋活络,针用泻法,重用灸法。 处方:听宫、下关、颊车、合谷 方义: 听宫是手太阳经穴, 且是于太阳经与手少阳经交会穴, 下关、 颊车足足阳明经穴, 三穴均为局部近取,刮?疏通面部经气,是治疗颢领关节病变的主要穴;合谷是手阳明经原 穴,善治头面之疾(面口合谷收)。因本证为寒湿痹阻,故重用灸法。诸八远近相配,针灸扦 施,共奏通经活络、祛散寒邪、开噤止痛之效。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旧血迹怎么洗干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