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脑止遗汤是真的能治好孩子遗尿症的各种危害吗?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醒神止?汤治疗小儿遗尿
  【中国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01 中国论文网 /6/view-28269.htm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在睡中小便自?,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本病的发病率较高,以3-10岁小儿较为多见,也有延至青年、成人者。本病的预后较良,但长期不愈,可使儿童精神抑郁,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应当予以重视。目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膀胱功能障碍、睡眠觉醒障碍和夜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或ADH受体水平不足或信号传递途径的障碍等均可引起遗尿。西医治疗遗尿症常用盐酸丙米嗪、山莨菪碱、遗尿丁、盐酸阿替定等[1],但有一定副作用,易停药后反复发作。相比较而言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上有其独特优势所在,远期疗效肯定。笔者自拟醒神止?汤(黄芪10g、蜜麻黄10g、炒山药10g、桑螵蛸15g、益智仁10g、石菖蒲20g、黄连5g、补骨脂10g、金樱子10g、升麻10g)治疗遗尿二十余年,疗效显著,故报告于此,以求同道斧正。   1.典型病例   病例一 刘××、女、10岁,日就诊,挂号单K0239861;遗尿10年,几乎每夜均遗尿,冬季寒凉之时尤甚,常一夜1-3次,平素体质较弱、易患感冒咳嗽、形体瘦小、面色萎黄、纳少厌食、便溏无味、每天1~2次、小便淡黄,舌淡苔白、脉细数无力;辨证为脾肾阳虚;处以:黄芪10g、蜜麻黄10g、炒山药10g、桑螵蛸15g、益智仁10g、石菖蒲20g、黄连5g、补骨脂10g、金樱子10g、升麻10g、厚朴10g、焦神曲10g。服药6剂后,遗尿减轻,近两日未再遗尿,食量稍有增加;以上方调整如下:黄芪10g,蜜麻黄5g,炒山药10g,桑螵蛸15g,益智10g,石菖蒲5g,升麻10g,枳实10g,槟榔10g,厚朴10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又服6剂;患儿仅有一次遗尿,食欲转佳,面色亦转润泽。继以上方调治近一月停药,患儿遗尿消失,食欲正常,面色红润,体重增加。随访半年后见小儿体质增强,后未发遗尿,仅患感冒一次。   病例二李××,女, 9岁, 日就诊,挂号单K0229973;该患儿遗尿9年,睡中遗尿反复1~4次/夜、白天多动少静、性情急躁、神情恍惚、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夜寐则深沉、不易唤醒、唤醒则哭闹、入睡则遗尿、形体瘦小、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 证属脾肾两虚、阴虚火旺;治宜:补肾健脾止遗,养阴清热;以醒神止遗汤加减如下: 黄芪10g、蜜麻黄10g、炒山药10g、桑螵蛸15g、益智10g、石菖蒲5g、升麻10g、补骨脂10g、金樱子10g、黄连5g、柴胡15g。服6剂,患儿遗尿三次,夜间易唤醒,舌淡红苔白、脉稍数。继以上方调治月余,症状缓解,仅仅遗尿1次,病情痊愈。后随访半年,患儿因劳累遗尿两次,现夜间患儿可以自行起夜排尿。   2.讨论   遗尿患儿多系先天禀赋和肾气不足导致下元虚寒,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道而发生遗尿;或后天失于调养,脾肺气虚,则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也可致使水道无约而遗尿。早在《灵枢?本输》就有“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说:“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腑,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充分说明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是本病的主要病因;此外,尚有不良习惯而成者,若自幼缺乏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夜间排尿习惯,或3岁以后仍用“尿不湿”,习惯成自然,而任其自遗。故本病的治疗应以温肾补阳、固摄止遗为原则,辅以清心泻火、通窍醒神。本人依据此原则,自拟醒神止遗汤;方中以桑螵蛸、黄芪、炒山药、补骨脂、金樱子温肾补阳、健脾益气,固摄止遗;石菖蒲、蜜麻黄通窍醒神,交通心肾;益智仁、升麻收敛止遗,黄连清心泻火,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助阳、健脾益气、固精缩尿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麻黄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睡眠深度减弱,当患儿受到膀胱充盈刺激时容易自醒,或易被唤醒,故有效地避免遗尿的发生,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桑螵蛸、升麻有收缩膀胱括约肌,增加膀胱储尿量,减少排尿次数等功效。大部分小儿遗尿是功能性的,多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引起。故而本方在治疗小儿遗尿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马骏,金星明.原发性遗尿症的病因学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73一17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关注今日:16 | 主题:425106
微信扫一扫
【心得】《高手过招》系列之三十八:小儿尿床的治疗
页码直达:
丁香园荣誉版主
这个帖子发布于7年零21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小儿尿床的治疗:):)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任之堂主人 编辑于
收起全部有料回复
丁香园荣誉版主
分享一味药,蜂房。以下医案源自何绍奇的《临证得失与读书析疑》一书。尿床多见于小儿,但成人亦有尿床者,治之亦更为棘手。我从前治疗尿床,多用缩泉丸、肾气丸、水陆二仙丹之类,有效者,有不效者,或暂愈不久而又复发。后来用单方公鸡肠一具,洗净,炖烂吃,鸡内金一个研粉冲服,有些效果,但患者很难坚持服用下去,因为北方人不喜欢吃肠杂,嫌脏,洗起来也麻烦。后来我采用了朱老的"蜂房散",即蜂房100克,放瓦片上,焙半焦,研粉,一日二次,白天一次,临睡前一次,每次4克,开水冲服。有一中学生,几乎夜夜尿床,以至不能住校,学习大受影响,四处求医,用了几千元都没有好,我让她服"蜂房散"后,当天就见效,随访大半年中仅一、二次尿床。蜂房有韧性,不烘烤便研不碎,应予注意。近来我在蜂房散的基础上,加进麻黄30克、鸡内金30克,甘草30克,研粉,每服5克,一日二次,观察了一些病人,疗效不错。PS:我读书的时候,跟导师,门诊也有遇见很多小儿尿床的,老师化裁朱老此方,具体方法:常规煎荷包蛋,加用蜂房10g,每天早晨当早餐服用。效果佳。此法方便,实用,儿童也不会因为中药太苦而拒绝服用,大家有机会可以临床一试,当知我言不虚。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wangjo731 编辑于
《高手过招系列》之小儿遗尿症总结
xurongjinan 整理
遗尿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可影响患儿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故小儿遗尿症逐渐成为当今医学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我版站友讨论的基础上,又搜集部分文献资料,从概念、病因病理、辨证分型、疗效标准等方面对小儿遗尿症的相关知识予以总结,冀此文能对广大站友有所裨益。1.概念:
小儿遗尿症(enuresis in children)是指小儿(≥5岁)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尿床从婴儿期开始,未曾有持续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约占80%;继发性遗尿症是指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后再次出现尿床。2.中医对小儿遗尿的认识2.1 尿液的正常代谢过程
知常而达变,要想全面了解遗尿的病因病机,首先要熟悉尿液代谢之生理过程。尿液为津液之余,尿液的代谢是津液代谢的一部分。津液的代谢是一个包括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复杂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灵兰秘典论》载:“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由上可见,人体的津液代谢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津液代谢后的浊液下归于肾,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下输膀胱,变成尿液,由膀胱贮存。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与固摄作用调节。肾气与膀胱之气的作用协调,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及时从溺窍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肾气主上升,膀胱之气主通降。肾气之升,激发尿液的生成并控制其排泄;膀胱之气主通降,推动膀胱收缩而排尿。此为尿液代谢之生理。由上可见,遗尿与肾与膀胱的关系最为密切,此外还可涉及肺脾三焦等脏腑。2.2 小儿的体质特点 (1)稚阴稚阳
《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稚”为幼小、柔弱之意;“阴”泛指小儿有形之体,包括肌肤、皮毛、脏腑、筋骨、经络、血脉、津液等物质基础;“阳”则指建立在小儿形质之上的生理功能。现代医家将稚阴稚阳释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病理意义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即小儿抵御病邪侵袭的能力较成人差而易生病;患病后病情变化较快,往往可形成一种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病况,即“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2)纯阳之体
《颅囟经》曰:“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纯阳”是指小儿生长发育最为旺盛,对水谷精气的需求尤为迫切,相对地感到阴不足,说明小儿的代谢旺盛。今概括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病理意义一方面指小儿一旦患病,病邪易从阳化热,临床见小儿热病(证)最多;另一方面指小儿患病后脏腑修复力强,较成人易趋康复,即“脏气清灵,随拨随应”。(3)五脏有余不足
明代***提出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这一论述指出了五脏的特点:肺脾肾不足,心肝有余。此五脏有余与不足非病理的有余与不足,而是“纯阳”、“稚阴稚阳”之体在五脏生理特性中的相对表现而言。它亦决定了小儿的发病特点,即小儿时期以与肺脾肾有关的病证居多。2.3 小儿遗尿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综合上述尿液代谢之生理及小儿体质特点,小儿遗尿的病因病机主要以下几种观点:(1)从肾论治—肾气不足,膀胱虚寒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先天肾气发育未充,肾阳亏虚直接影响膀胱气化、三焦决渎,导致尿液失调。《素问?调经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甲乙经》:“虚则遗溺”。所以遗尿的发病,与肾有重要关系。肾气不足,不能温养膀胱,下元虚寒,命火不能蒸腾水液、鼓动气化、约束膀胱,但昼间能得天阳之助,所以肾与膀胱气化尚可司职,致小便有节有禁;夜间阴气盛极,阳气弱小,肾阳寡助益虚,膀胱气化无权,关门不利,决渎失司而尿自遗。《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大小便诸证》载:“小便者,津液之余也。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腑,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故不能约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睡里自出,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俱虚挟冷所致也。”
治疗当温补肾阳,固涩小便。方选菟丝子散加减。(2)从气论治—肺脾气虚,上不制下
膀胱失约是导致遗尿的最终病机。然而影响膀胱失约的不独为肾,其他脏亦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载“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可见,肺气不足也能引起遗尿。从生理功能方面而言,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其宣发肃降的功能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厚的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的浊液下输到膀胱,为生成尿液之源。《素问?经脉别论》对此过程有所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当肺主行水的功能失常后,水液代谢紊乱,影响膀胱对尿液的贮存和排泄功能,膀胱失司,则可发生遗尿。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凡治小便不禁者,古方多用固涩,此固宜然,然固涩之剂,不过固其门户,此亦治标之意,而非塞源之道也。盖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宜以参芪、归术、桂附、干姜之属为主,然后相机加以固涩之为佐,庶治本之道,而非源流如度。”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固摄,为水液运化之枢纽。脾气虚,则运化无力,固摄无权,令水湿不化,直趋下焦而令自遗。《金匮翼?小便不禁》云:“肺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不禁者……上虚不能制下者也”。
治疗当补肺益脾,固涩膀胱,方选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3)从心论治—心肾失交
遗尿小儿多有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或醒后神志朦胧等现象,也有梦中尿床者。这与“心主神明”有关。《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小儿脏腑特点为肺脾肾不足,心肝有余。盖因小儿肾常虚,肾阴肾阳均未充盈、成熟,且小儿体属纯阳,心火易炽。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火偏亢,心火炽盛,又下汲肾水,耗伤肾阴,形成心肾不交的病理变化。
治疗当清心滋肾,安神固脬,方选交泰丸合导赤散加减。(4)从肝论治—肝经湿热
肝主疏泄,肝之经脉环阴器,抵少腹。肝经郁热,疏泄失司而致遗尿。诚如《证治汇补?遗尿》所说:“遗尿……又有挟热者,因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禁而频来。”
治疗当清利湿热,方可选柴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3. 站友讨论
心神与遗尿的关系及遗尿的病位(在心?在肾?在脑?在脾?)是我版站友讨论的热点。白天患儿可自行控制排尿,晚上患儿睡眠较深,不易唤醒,遗尿后却较前容易唤醒。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任之堂主人认为遗尿的病机同嗜睡相似,可从阴阳的出入考虑。小儿遗尿与心神有关,具体而言与脑关系密切。
Luyanqi999站友认为,遗尿是排尿的一种,不同于小便失禁。心神动,尿液方能排出。白天有意识的排尿和夜间无意识的遗尿两者的机制是相同的,并不是遗尿另有一途。夜间由于种种原因,内在或者外在因素扰动心火,心神动故出现排尿。遗尿之根本在心,在神,也可以说是在脑。在脑绝不是说就是在肾,肾主骨生髓,而非主骨生神。意即髓之形体的形成与肾关系密切,而髓的功用与心关系密切。所用的方药,无论是补是泄,最终目的都是安心神或者相火不妄动罢了。
站友认为很难决然分清小儿遗尿的病位到底在脑还是在肾。肾藏精生髓而通于脑,肾与脑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治疗上填精补肾实际上就有补脑的作用。
此外,我版站友的讨论多集中在对小儿遗尿症的病机及治疗上。对病机的认识与上文所述大致相同。
Suannai78认为,小儿脏腑未盛,尿床与肾失摄纳,膀胱失弱;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痰蒙清窍有关。补肾温脾是固本,化痰开窍为升阳。可选用李东垣的益气聪明汤或钱乙的六味地黄汤。
Wyhongfe2010认为,小儿遗尿主要是小儿肾气不足所致,与脾、肺、膀胱、三焦关系密切,临床常用桂附八味、缩泉丸、补中益气汤三方,并辨证加减:脾肺气虚者,加黄芪、白果、甚至补中益气汤;肝经湿热者,加车前草、栀子。
站友对小儿遗尿的治疗多从脾肾着手,常用异功散去茯苓加怀山药、覆盆子、缩泉丸、鸡内金等,有效率约为70%,治愈率约为50%。并提示用药前须行尿常规及男孩包皮口是否狭窄等检查。
Jinhuaihai认为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尤其是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脾肾为先后天关系,肾主骨生髓开窍于二阴,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主升清。且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治疗应着眼于脾肾,肾足脾旺则症愈,补中益气与缩泉皆喻于此。4. 名家经验(1)黄明志教授经验参见【黄甡.黄明志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147-148】1)探病因,重责肺脾肾:遗尿的发生虽责于肾虚膀胱失约,但与肺脾气虚也有密切关系,久病也可累及于心。2)立治法,重下兼顾上中:治疗时当肺、脾、肾三脏同治,临症时,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立症的不同,再施以不同的侧重,同时酌加清心开窍之品。3)自拟“止遗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而拟。该方肺脾肾三脏同治,开敛固涩并用,并随症减,适应于一切遗尿患儿,其组方如下:炙麻黄3-6 g,煨白果9-15 g,补骨脂、台乌药各10-15 g,太子参15-30 g,石菖蒲、覆盆子各10-15 g,生山药15-30 g,桑螵蛸10-15 g,生黄芪、益智仁各15-30 g,鹿角霜(冲服)6-9 g。
方解:炙麻黄开宣肺气,煨白果收敛肺气,一开一敛,令肺行宣肃之职;石菖蒲、益智仁醒脑开窍,化痰浊而利心智,使不易唤醒的患儿一叫便知;生山药一味,肺脾肾三脏同补,上补肺、中健睥、下固肾,乃平补之佳品,药中之王道也;补骨脂、覆盆子、桑螵蛸补肾固涩,缩泉止遗;乌药、鹿角霜温肾阳,以助膀胱之气化;黄芪、太子参益肺气,令脾行固涩运化水湿之职。如此则肺行治节之职,脾行固摄之令,肾司气化之功,三焦畅行,开合有序,遗尿自止。
若上方疗效不佳或遇到顽固性遗尿患者,黄老擅用郑颉云老中医之经验方,治之取效甚佳,但因内有制马钱子一味,故用药须慎重,组成如下:柴胡、升麻各3-6-9 g,内金6-10-15 g,益智仁、桑螵蛸各10-15 g,制马钱子0.03-0.3 g。该方由升陷汤去甘草,缩泉丸去乌药,加鸡内金、制马钱子所成。方中柴胡、升麻疏肝升提阳气,使下陷之中气得以上提;内金消积止溺;桑螵蛸补肾固精缩尿;益智仁涩精固气、温中缩小便;马钱子温通经络,透达关节,入督脉,上行于脑,兴奋中枢神经。4)外治法,针灸配合药敷脐
生硫磺粉5 g,葱白3枚,捣泥外敷脐中,1 d换1次,适用于下之虚寒型遗尿;用五倍子、五味子各等份为末(即二子散),热醋调敷脐中,每日更换1次,适用于气虚不能固摄型遗尿。针刺手足遗尿点(手小指末节横纹中点),艾灸关元、气海、百会等以治疗顽固性遗尿,多获良效。(2)秦亮甫针药结合经验参见【程玲,李铭时.秦亮甫针药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21-22】
秦师认为,小儿遗尿的发生主要与肾、膀胱虚寒和肺脾气虚不能固摄有关。此外,内蕴热邪,或外感热邪与脾湿相合,湿热下注于膀胱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根据小儿遗尿的病因、病机特点,秦师认为“治水必先治气,治肾必先治肺”,故针药处方以“温肾缩泉、益气升提”为核心,意在升举下陷之气,恢复升降转输之机,温化水液,从而使膀胱的功能恢复正常。
针灸处方:中极、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百会。
中极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又是膀胱经募穴,具有温肾缩泉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的下合穴,可调理脾胃,畅气血生化之源;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调理足三阴经经气,以加强膀胱的约束之力;关元乃小肠经募穴,又为足三阴经、任脉之交会穴,配百会以益气升提、醒脑清神。中极、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百会采用温针法,以振奋肾阳,使气化有源,膀胱约束有力而遗尿自止。中药处方:自拟金樱缩泉方。方中补骨脂、菟丝子补肾温阳;金樱子、桑螵蛸既能益肾又能涩尿,配安神收涩的煅龙骨、煅牡蛎以加强其缩尿固涩之功;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养肝肾之阴,以阴中求阳,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太子参、黄芪、柴胡益气升提。有湿热见症者,加黄连、黄柏、生甘草。(4)张士卿教授经验参见【张金龙.张士卿教授运用桑螵蛸散和缩泉丸治疗小儿遗尿经验.中医儿科杂志,):1-2】
张教授认为小儿遗尿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下元虚寒或后天失于调养,肺脾气虚,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所致。因肾为先天、封藏之本,元气之根,肾气有固涩下元之功,职司二便;脾为后天之本,正气之源,脾肾为生命活动根源。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肾阳不足,温化无力,膀胱失约则遗尿。脾属中土,性喜燥恶湿而能制水。肺脾功能正常,方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若肺脾气虚,上虚不能制下,则尿不禁也。治疗时应温补肾阳,培元益气,固涩小便。另外临证还要考虑调畅三焦气机,开窍醒神、交通心肾使水火既济。
桑螵蛸散方源于《本草衍义》,由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临床多用党参代替)、茯神、当归、龟板组成。方中桑螵蛸补肾固精止遗为君药;臣药以龙骨收敛固涩且安心神,龟板滋养肾阴亦补心阴;佐以人参大补元气,茯神宁心安神,菖蒲开心窍,远志安神定志,且通肾气上达于心,如此心肾相交,更以当归补心血。诸药共奏交通心肾、补益气血、固脬止遗之效。
缩泉丸方源于《妇人良方》,由益智仁、乌药、山药组成。方中益智仁辛温,温补脾肾,固精气,缩小便为君药;乌药辛温,调气散寒,能除膀胱肾间冷气,止小便频数,故为臣药;更以山药糊丸,取其健脾补肾,固摄精气,为佐使药。三药合用,温肾祛寒,使下焦得温而寒去,则膀胱之气复常,约束有权。5. 单方:蜂房散—Wangjo731站友读何绍奇《临证得失与读书析疑》所得及随师经验分享。1)即蜂房100克,放瓦片上,焙半焦(蜂房有韧性,不焙干不易研碎),研粉,每次4克,开水冲服。一日两次,白天一次,临睡前一次。2)在上方“蜂房散”的基础上,加麻黄30克,鸡内金30克,甘草30克,共研粉,每付5克,一日两次。3)蜂房10克加入鸡蛋中,共煎荷包蛋,每作为早餐每日服用。此外,夜雨江湖站友认为单味益智仁炒服易为小儿接受。6.《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遗尿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遗尿:是指5岁以上幼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入睡后遗尿者。(1)诊断依据:1)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一夜尿床数次。2)发病年龄在5周岁以上。3)小便常规及尿培养多无异常发现。4)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有隐性脊柱裂,泌尿系X线造影可见其结构异常。(2)证候分类:1)肾气不足:睡中遗尿,尿量多,尿色清,熟睡,不易叫醒,面色淡白,精神不振,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2)脾肺气虚:睡中遗尿,尿频而量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偏淡,脉缓细。3)肝经湿热:睡中遗尿,尿频量少,性情急躁,手足心热,唇红而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3)疗效评定:1)治愈:经治后未再遗尿。2)好转:遗尿次数减少,睡眠中能叫醒排尿。3)未愈:遗尿无变化。7.西医对小儿遗尿症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在2~3岁后,大脑皮质已能控制脊髓排尿中枢而控制排尿,并在睡眠中因尿意而觉醒。如因不合理的排尿训练,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障碍,环境的改变,精神紧张,身体过度劳累等因素使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影响对排尿中枢的控制,在熟睡时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时生反射性排尿,即为遗尿。其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枢神经系统功能发育成熟延迟;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膀胱功能紊乱(神经性膀胱)排尿时括约肌和逼尿肌不协调,日间出现尿频,夜间膀胱不稳定收缩,膀胱容量少而导致遗尿。
治疗上多采取三大策略:增加膀胱容量、减少夜间尿量、促进夜间排尿控制功能的出现到发育成熟,采取其中任何一种策略都可以使夜间遗尿得到改善乃至治愈。治疗又可分为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主要采用膀胱功能训练和唤醒疗法。指导儿童在白天尽量多饮水,使膀胱容量扩张,当患儿要排尿时,嘱其尽量憋尿,直到不能忍受为止,增大膀胱容量。另外,患儿在白天排尿时,排尿过程尽量分多次进行,加强尿道外括约肌和腹内肌对排尿的控制,以控制膀胱颈部下垂,达到夜间控制遗尿的目的。唤醒治疗使用尿湿报警器或闹钟,将湿度感应器放在患儿内裤上,一排尿则报警唤醒患儿,以训练患儿对膀胱膨胀的敏感性并及时苏醒。
药物治疗主要涉及三类药物:一为人工合成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压素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是临床应用人工合成抗利尿激素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血管加压素除有抗利尿作用外,还有改善睡眠障碍、促进觉醒的作用。抗利尿激素能够浓缩尿液,从而减少尿液量和血管内压力,使膀胱颈下降,逼尿肌收缩减少,遗尿症得到改善。以去氨加压素为代表。此类药物短期内疗效明显,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用药时须限水以防水中毒、高血压等副作用。二为抗胆碱能药物。奥昔布宁是目前遗尿症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胆碱受体阻断剂,其治疗机制在于能解除膀胱平滑肌痉挛,松弛逼尿肌,减少其收缩频率,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是合并有不稳定膀胱的遗尿症的首选药物。三为甲氯芬酯,为中枢兴奋剂,可兴奋,有利于唤醒。近年的研究认为,其有促进脑代谢、改善记忆的作用。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任堂主的这个帖子抛得好!单纯的验方,有效方贴出来增加的是经验,当然前提是还需要记忆力够好,都能记得住才行。要是大家把发生遗尿的病因病机讨论明白了,那才真是解决了问题的根本,也是任堂主发此贴的用意所在吧。遗尿也是排尿的一种,不是小便失禁。不管是下意识也好,有意识也好,排尿必有心神动方才能排出。夜间由于种种原因,内在或者外在因素扰动心火,心神动故出现排尿。白天有意识的排尿和夜间遗尿的机制是相同的,并不是遗尿另有一途。肾虚不固、脾阳不升的表现应该是尿频,憋不住尿,而不是遗尿。补肾、健脾的方法有效并不能说就是肾虚、脾虚导致的遗尿,从老年人肾虚、脾虚时出现的是尿频,而不是遗尿可以看出这一点。遗尿根本还是在心,在神,也可以说是在脑。在脑绝不是说就是在肾,肾主骨生髓,没有说肾主骨生神,这是说髓之形体的形成与肾关系密切,而髓的功用与心关系密切。所用的方药,无论是补,还是泄,最终目的都是心神足或者相火不妄动罢了。非要在任堂主的选项中选一项的话,我选脑,其实最终还是——心神。当然,要是再小一点孩子,就不一定是这么回事了,这个题目说的是尿床,也许孩子是清醒的,也想不尿床,可是一有尿意就憋不住了,结果尿床了,这个不在上面说的范围内。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luyanqi999 编辑于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遗尿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