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都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官网的!女主角是男主角的学妹!!后来成了他的助理!女主角带一副眼镜!很善良

不惯孩子的“港大” 为何受孩子追捧_网易教育
不惯孩子的“港大” 为何受孩子追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虽然能到香港大学就读的考生还很少,但内地高校不应对许多优秀考生首选香港大学透露出的信息“麻木”。
新华网讯 今年香港大学内地招生堪称“收获丰硕”。截至目前,港大已确定录取内地省级头名11人,包括北京3名文科头名、上海和湖南文理头名等。
高考已经结束了,围绕状元展开的招生竞赛激战方酣。人们注意到,香港大学今年又成为热门学校,目前已确定录取各地状元11名。而去年香港大学也录取了10名内地高考状元,约占内地状元总数的1/7。
人们粗一看,以为港大也特意来挖高考状元,事实恰恰相反——港大并不稀罕状元。早在2005年,就有11名各省市高考状元申请入读港大时被拒绝。理由是:港大对高考分数跟面试表现同等重视,港大不会收录“书呆子”。
港大此举当时颇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内地多年来,凡是各地的高考状元,完全可以任意挑选名牌大学,各高校也为吸引“状元”进校,招数迭出。
并不稀罕状元的港大却没有令考生望而却步,反而有更多的考生希望到港大就读,这是为何?
内地的学子最有发言权。北京的李氟钠2002年作为清华新生参加了赴香港大学学习的选拔,虽然他高考分数不高,但凭着出色的表达能力,通过笔试和面试,进入香港大学化学系。李氟钠说:“在国内读书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但在港大许多事情都逼着你去做。”
人大毕业后来到香港大学任助理教授的刘俏认为,港大的优势首先在于国际化。港大50%的教师都是来自海外,包括美国、欧洲等,教授的能力都是得到国际认可的,达到美国顶尖学校水平。反观国内的一些名校,教材老化,信息封闭,教师视野狭窄,质量当然有差距。今年北京三名女生并列文科高考第一名,但这三名女生全部放弃北京大学选择去港大就读。其中一名学生的家长就向记者披露,孩子选择港大是想尝试不同的体制和教育方式。
事实上,港大和国内高校对待高考状元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取向:港大更注重以国际化的视野进行“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并不在乎有多少状元就读;而国内学校比较看重学校的名气,就读状元的多少似乎被当做教育质量、学校影响力的一个标尺。
眼下,尽管内地名校地位没有因为部分优质生源流向香港高校而被“撼动”,但香港高校参与招生竞争带来的“鲇鱼效应”,也不应忽视。虽然能到香港大学就读的考生还很少,但内地高校不应对许多优秀考生首选香港大学透露出的信息“麻木”。尤其是部分内地高校,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轻视教学质量,过分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有的学校专业设置比较陈旧,教学方式比较僵化,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这些现象不改变,内地高校在考生心目中的竞争力、影响力恐怕就难以得到根本改观。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尹于世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71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香港求职、职场分享、行业揭秘05-15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1686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2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香港大学录取分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