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欠债收到法院起诉,被别人起诉,父母一直没去法院,这样会影响孩子上985和211大学吗?

为什么公司都要985,211的毕业生,一张图告诉你答案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段时间,在一档求职类节目中,一位公司的HR,面对一名非985,211的学生,直接说出了:“非985,211学生的简历,我们看都不看。”这样的论调,一时间在网上激起千层浪。
一方面,确实985,211的学生都有着更好的教育背景和经历,公司选择名校毕业生,自然出于“低风险,高回报”的考虑。另一方面,大家又质疑,难道985,211的学生工作能力就一定很强吗?一味地迷信学历,会对学生群体的能力产生一种偏差认知。
可为什么社会会出现这样的认识呢?也许这张图能够提供一些答案和想法。
我们来给大家梳理一下这张图想要说明什么:
1,学历和能力是成正比的:依据箭头所指的方向,越处在图表上部的,表示能力越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处在图表最低端的是初中学历,最顶端的是985,211的学历。
这也代表了一个现代社会求职招聘中的一个普遍认知,即学校好的,能力强。
2,但学历并不能代表能力:图表中的一个细节所示,每个学历都用一个颜色区分。但比如也有代表着三本,大专出身的浅蓝色区块,延伸到了图表的顶端。
这就说明了三本出身的学生也有能力强的,有些和985的学生一样强,也有些比985的学生还要强。
3,高学历很难有低能力:图表中还显示了一个细节,985,211的学生中也有能力比较低的,但是最低还是不会低到与三本学生一样。
毕竟在从高考这样的选拔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学生自然有自己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别的不说,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一定是很不错的。同样都是刚毕业的职场小白,公司肯定更喜欢学习能力强,上手快的同学。
所以这张图又给了我们广大学生群体一个怎样的启事呢?
1,不要过分在意学校出身:很多在高考中失利的学生,可能一直到大学毕业,都还没有从那次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
大学四年都在浑浑噩噩度日,没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想办法改变或者从其他渠道中去提升改变自己。四年时间很宝贵,莫浪费。
当然,好的学校出身,也不意味着你之后的职场之路,就会顺风顺水。名牌大学是你求职的敲门砖,但是能不能得到这个工作,公司还是要看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高考成绩单。
2,利用好自己手里的机遇:好的学校,能够提供较好的教育资源,所以何不利用自己手里的机会,再努力冲刺一把,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多多锻炼自己,让自己以后有机会接触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平台。
学校资源不那么好的同学,也可以利用各类网络课程,实习机会,自我学习,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
就像图表中所显示的那样,好好努力,也有机会和985,211的学生一样,拥有令人刮目相看的高能力,让自己有机会去获得更好的求职资源。
从上面的启事中,我们其实也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无论你现在正处在哪一类学校中,你都必须要努力奋进,进入一个好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未来的日子里,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等着你解决。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有一颗上进努力的心,这才是正道!
专注互联网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们总说的985/211/111到底包含哪些高校?
找工作时你可能会看到这种招聘说明
“本岗位只提供985/211的学生,我们虽然知道其他学校的学生也有很多符合我们的职业要求,但是我们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小概率的事件中。”
然后猛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
(TM)的!好气噢!心里想!
那有很多高三的渣宝问
到底啥是211?啥是985?
给你一张图就明白
当然,你还可以这样理解
“211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院校
“985工程”院校则是“重中之重”
直接甩几张图表给你们理清985/211的学校,你也可以保存下来拿去画圈圈打叉叉。“这学校美女多”,“嗯”,“那学校宿舍炒鸡棒!”其实,呵呵,这些学校是你随便选的吗?
(985是按入选年份排序,左列看完再看右列)
(211是按省份乱序)
另外还有个“1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项目制实施,主要依托国内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建立基地,也是为了推进高等学校自主创新,部分学校与985/211重叠,但不固定,每年会有优胜劣汰。立项的学科主要集中在理工科、农学、医学等,大家感兴趣也可以自己详细了解一下。
今天距离高考还有57天
奋斗在一线的渣宝们
看看上面的学校激励自己,再记住一句话
还有已经步入社会的渣宝们
虽然没有读过什么985/211/111
但依然可以通过努力证明自己
让世界认为自己是一颗沧海遗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012 | 在隔壁的中国,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了
以前在《凤凰周刊》时,什么内容好卖,不是一句能说清,但什么东西不好卖,大家却有一致共识,只要封面和农村题材沾边的,不管具体讲什么,销量都会大幅下降。
我觉得,这显然意见是因为与读者相关性不足的原因,但我业务最好的搭档提供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这不仅是相关性的问题,更是因为体制内的人——正好是当时我们的典型读者——通常会非常不喜欢看到中国社会不光明的东西。
这是她与不同身份的同学、熟人交流得来的结论。她的强烈印象是,大家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中国社会让人痛苦的一面,但非常拒绝谈起这些东西,因为一个人一旦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世界,和他观念中的世界不一样,就会因认知错位带来痛楚。
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他更愿意不假思索地接受后者,不是因为智力的懒惰,而是与他的身份更匹配,所以他们通常会本能地拒绝那个与他们的观念不符的世界的一切信息,这样他们的幸福和平静才会是心安理得的。所以,大家普遍的心态是,你说的我知道,为什么非要给我们讲这个?讲点不负面的不行吗?
与农村相关的一切,天然就是会引发痛苦的「我不想知道」的那一部分,它是一种会破坏个人幸福感、安宁感的信息,那是隔壁的中国,另一个世界,我知道它,但我不希望你提醒它的存在,只要我不被它打扰到就行了。
今天看,我觉得搭档六年前的总结,唯一需要补充的就是,这种心态并不只是体制内的人的心态,而是中国中产阶级的普遍心态。
所以,下面这个观点很正常甚至相当具有代表性:
上海砍人案发生后,不少人建议用校车接送以增加安全系数。
人们真是忘记几年前校车是个多么容易引起情绪对立的关键词,因为频发的校车事故,以至于校车被称为「学生杀手」。当时网上有两种观点特别突出,一种认为政府应当积极有所为,一种则认为政府应当有所不为,加强监管只会添乱。
那段时间,呼吁重视校车完全的建议数不胜数,但很少有人认真分析为什么校车事故突然增多,即使有,通常也是这样的:
还有一些声音则是努力提醒大家,虽然出了这么多惨痛的校车事故,死了这么多孩子,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凡事都有它积极的一面。
下面这种声音,媒体上几乎看不到(请注意红框内的文字)
他最后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我来解释一下。2001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地区学校布局调整」的改革计划,通俗的话讲,就是撤销村里的幼儿园、小学,将之合并到大的乡镇,有些地方,则是撤销乡镇教学点,集中到县城,这就是所谓的「撤点并校」。
它的目的,是为了快速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长期薄弱的问题,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公平教育。「撤点并校」改革提出后,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到了2007年,各地教学点的数量都减少了一半以上。
为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撤点并校」还设置了小学规模必须达到300名学生、一个班40个孩子等科学、合理的标准和规范,农村学校可以像城里的学校看齐。于是,你就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了这种理想成果。
但是,裁撤大批幼儿园小学后,出现了一个棘手的新问题:上学路程过于遥远,中西部6个省区的农村平均距离是4.8公里,山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距离就更远,云南东川区舍块乡的茂麓小学,孩子每天路上要花6个小时。
随着加速裁撤,在基础设施较好,当地农民收入还算凑合的地方,各式各样的校车很快出现了。
大多数天使们就是在这样的校车里去幼儿园和小学的(2010年2月26日,江苏如皋发生一起因为装载儿童数量过多,一名幼儿进入面包车内4分钟后窒息死亡的惨剧):
密集出现校车事故,而且死伤主要以偏远地区农村幼儿园和小学生为主的现象,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每次重大校车伤亡事故,都会有人做事故回顾梳理。但往往会把少数城市学生校车事故、高中生(含职高技校)甚至大学生集体活动的校车事故、被老师遗忘校车内窒息而死,以及其他意外事故一并例如、入。
下表是我去掉上述类型后做的整理,它是目前最全面且准确的,但肯定会有相当遗漏(大概因为我是湖南人的缘故,表中湖南事故最多)。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研究者对一刀切的「撤点并校」带来的问题,反应最集中的是造成大量辍学,因为很多地方没有那种罐头式的校车。它造成的失学比例很难评估,因为无人做过抽样调查,而有些小范围的调查数据则高得骇人听闻。
我想,多数人都会高估统一指令计划最终产生的积极效能,而完全意识不到,它带来的问题往往比它试图解决的问题更多,当然,很可能是接触不到或不愿看到这样的信息。
再举个关于教育的例子。
汶川地震中最让人痛心的地方,就是大批学生因为校舍倒塌而死亡。钢筋混凝土里没有钢筋只有铁丝甚至是竹片,这种害死学生的豆腐渣工程,令媒体集中火力猛批过一阵腐败官员腐败和黑心老板。
我们同事邓飞采访时有个颠覆认知的意外发现,造成2万余学生伤亡的质量低劣校舍,几乎都是1990年代「普九」验收期间突击建造。「普九」即1986年颁布的教育法提出20世纪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它有一套从校舍到图书室在内的验收标准。
当时国家财力不济,任务全部压在最基层的乡镇一级:资金自行筹募,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验收。为满足必须一次验收通过、无楼不成校等硬性任务,各地普遍采取采取一次建校、逐年集资的办法应付建筑商。
「普九」的成果是几年内长出一批外观尚可但质量低劣的新教学楼,而地方乡镇则因为历次财政和税费改革,都导致其财力削弱,到2007年为普九欠债500亿元,四川40亿元,很多学校长年被拿不到钱的「黑心老板」堵门催债,直到2007年12月中央政府承诺偿还这笔债务。
可惜我们文章不上网,邓飞写的报道几乎就默默无闻。
让我们继续谈「撤点并校」。你应该注意到2012年达到高峰后,造成重大伤亡的校车事故开始迅速减少,最近几年在公众记忆中甚至都被淡忘了。
为什么校车事故大幅减少了?
因为频繁的惨重校车事故,很多地方出台一刀切的硬性规定,把校车(绝大多数不合格)几乎全数消灭。
再一个,就是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高中、初中阶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小学向中心乡镇集中,学前教育向中心村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创建寄宿制中小学取得巨大进展。
也就是说,校车事故大幅减少,很大程度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校寄宿而不是乘坐校车。
相比震撼性的校车事故,寄宿制会对孩子有何影响,除了研究者,天然难于引发大众关注和讨论,毕竟是隔壁的中国非常不重要的事,既没发生值得我共情的重大惨剧,又没有进入我的世界打扰我。
所以,长期致力于农村教育的梁晓燕女士虽然不断呼吁,似乎从未引起过公众注意。虽然从长远看,它可能是最值得忧心的问题,不但影响着孩子们的将来,也影响着社会的将来。
我第一次知道小学生寄宿制,是2008年发小痛骂小学生搞寄宿制时才无意中得知,当时我只道是新疆地方土政策,后来听梁晓燕演讲才知道,这居然是全国普遍现象,而且正在大力推进中。
「留守儿童」是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惨痛现象,如果我们相信心理学研究中关于父母对孩子成长和塑造的影响,他们最值得担心的,就是心理问题和成年后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虽然部分留守儿童在双亲不在身边时,表现出极强的独立、乐观和坚强精神,但这个群体更典型的是特征是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任性、自私,人格发展不健全,挫折的耐受力极差,喜欢迁怒于人。
一个原有的社会关系秩序被打破后会怎样?90年代南非两个国家公园迁入一批亚成年象,很快保护区内频繁发生犀牛被奸杀现象,原来是亚成年象发情攻击强奸犀牛致死。研究者后来引入成年象后,亚成年雄象的暴力现象被迅速遏制。原因正是成年雄象的到来,重建立了秩序,抑制了年轻雄象的冲动。
青少年成长期,如果环境中缺少成年男性,相当于少年们在攻击性最强最易冲动时,缺少权威抑制,处于权威和秩序的真空,很容易把暴力性的一面释放出来。另外,有研究证据表明,家庭中如果父亲缺位,女儿更容易性早熟,会倾向于用恋爱关系寻求安全。
「留守儿童」现象,在人类历史上很难找到一致的。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与之相近而我们又更熟悉的例子,大概只能是美国大城市的黑人社区吧。
无论寄宿制是否是留守儿童的一个子集,小学幼儿园寄宿的孩子遇到的问题,怕是又要比一般的留守儿童更严峻一些。寄宿就意味着孩子们日常与家庭的情感交流被切断,哪怕是只与祖父母在一起。这使孩子心灵和精神上最后的信任纽带都不复存在。
这个时候,如果是遭到校园霸凌甚至性侵等伤害,孩子几乎都不太可能会向家长求教。
最关键的是,如果一个孩子7岁时进入寄宿学校,而班里有几个比他大半岁的孩子,结成团伙喜欢平时欺负人。这就意味着,只要他还在这个学校,那往后的日子,就永远无法摆脱孩子王的控制和摆布,上贡、凌辱、受罚将伴随着整个寄宿学校生涯。
如果不是寄宿,他即使回家没有跟父母说起被凌辱的事,但在父母膝下每天可撒娇邀宠,足以修复校园的创伤,白天是学校被欺辱的倒霉蛋,晚上还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但是,寄宿就完全不同了。对那些天性喜欢争强斗狠,习惯支配凌虐他人的人,寄宿制虽然带来了骨肉分离,但却为他提供了一个可以提前10多年开始演练如何当一个黑道大哥的机会。
研究者认为,一刀切的「撤点并校」,带来了四个社会问题:
一、校车安全
二、寄宿问题
三、家长陪读
四、贫困辍学
如果农村只是我们不想知道的隔壁的中国,而农村孩子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其实就是隔壁的中国在家里打孩子,我不想管闲事,因为与我无关。但是,比起校车安全、家长陪读、贫困辍学,寄宿制问题会带来的潜在危险是不言而喻的。
2008年4月,REAP(农村教育行动计划)调查后发现,陕西寄宿学校抽象调查的2000多名小学生,9.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较为严重。
从自私的角度看,接近10%的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就意味着它与我们已经非常有关系了。是的,十年过去,那些被调查的小学生中最大的,已经开始成年。也就是说,在隔壁的中国,那些孩子已经开始长大了。
昨天看一篇关于反社会行为的论文,提到近年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反社会案件,凶手年龄大都在30-45岁之间,比一般暴力刑事案的凶手年纪偏大,也就是说,这些人大都是走投无路的社会边缘人。
下图,是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危害公共安全 故意伤害 刑事案由」的结果数量。
这个图标似乎是在说明,不需要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等外部因素,目前反社会行为在这个统计口径下,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中。说这已经接近大面积高发似乎不算过分。
只是,我当时的语境,更想强调和突出的,是如果出现经济形势恶化,激化社会矛盾会发生什么。
近年来,欧洲主要国家发生过多起重大城市骚乱和冲突,冷静而清醒的中国观察者大都深为欧洲陷入白左制造的危机而痛心,庆幸中国政府英明,使中国这艘航向星辰大海的巨轮得免于欧洲的祸患。
我想说的是,如果出现经济下滑就业困难,欧洲的城市骚乱同样会在中国上演,事实上,这样的事,城市内战在中国已经预演过一次,可惜我们并没有看清楚。
延伸阅读:
011 | 它是孤立个案,但也可能是系列案的开头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家庭系统排列登上5.13日央视《忏悔录》
原创道同文化与道同行
作者 道同文化
关注道同文化, 一起与道同行
人与人,命运竟然千差万别,有的人健康幸福,有的人痛苦分裂,为何我们会走向不同的道路?这背后是怎样的力量在推动?
道同文化——
传播”身、心、灵“智慧
他,在家里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宝贝孙子,由爷爷奶奶亲手抚养长大
如今却丢下两位耄耋老人无人照管
他,是父母唯一的儿子,父母却对他怨愤难解,提起他只有生气流泪
他,也有自己的小家庭,可如今妻子要与他离婚
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有一对儿女,却无法尽到父亲的责任,两个孩子甚至对他没有多少印象。
他,名叫胡磊(化名),2016年因重罪被押入监狱服刑改造,而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入狱。
在狱中,胡磊对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
他痛恨自己,“我真是畜牲都不如”
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罪犯
他,为何会走上今天的道路?
既然心有悔恨,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可自拔?
又如何才能改邪归正,走上正途呢?
一、说教和棍棒下的教育
在胡磊此前出现行为偏差时,家人并未放任不管,而是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管教。只是,家人受教育程度有限,尤其在面对此类问题时,更不知道怎样对胡磊进行教育。
胡磊的继母一直在对他进行单纯的说教。
然而,大道理讲来讲去,嘴巴都干掉,对于胡磊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胡磊的父亲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
胡磊小时候,一不听话调皮捣蛋,父亲就直接揍他一顿。严重的时候把他背上的皮都打掉了。
直到胡磊入狱,胡父依然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对民警说,你们该用刑就用刑。
胡磊的父母顾不上去探究其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是简单的说教和体罚,而这些都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
随着胡磊长大,问题不断累积。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家人干脆把他排除在家庭之外,大家都不愿提起他。
结果,胡磊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刚刚出狱就又受到蛊惑,参与入室抢劫案件,给社会及他人都造成了严重危害,最终被判以重刑。
二、母爱的缺失与隔代教养方式的不统一
在胡磊小时候,生母曾因为沾染赌博欠下很多债,胡父不得不选择单方面离婚。但是,胡父并不愿意对年幼的胡磊提及。
生母的忽然离家让胡磊慌了神,他不明白家里发生了什么,母亲去哪里了?母亲不要他了吗?
家里来了一个陌生的女人取代了生母的位置,当他的继母。
胡磊对此很抗拒。他希望父亲能和以前一样把生母找回来。
然而这个希望却不断落空,生母只与他在邻居家悄悄见过一次面后,就再也没来看过他。他不明白为什么?只天真的认为只要继母走了,生母自然会回来。
为了唤回生母,胡磊故意制造与继母的矛盾。仗着爷爷奶奶的溺爱,胡磊经常向他们告状,加油添醋的诉说继母如何对自己不好。导致爷爷奶奶和继母冲突不断。
父亲反过来又责怪胡磊不听话,对他一顿打骂。被爷爷奶奶看到了又去责怪胡磊的父亲。
隔代教养最大的问题是盲目的宠溺和无界限的包容。
两代人教养方式的不统一,造成父母的权威一降再降,胡磊仗着爷爷奶奶撑腰,越来越不把父母放在眼里,对于父亲的责打也逐渐麻木。
为了避免和继母的矛盾,胡磊搬到爷爷奶奶家住,自此更加缺乏约束和管教。
三、比较造成低自尊
在胡磊服刑期间,监狱的民警通过国学教育、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对其引导,希望其改过自新。
得知胡磊的家人不能接纳他,没有到监狱看望过他,民警又到胡磊家中对其家人做工作。
在民警的劝说下,家人终于同意来监狱与胡磊见面。
面对久未见面的家人,胡磊流下悔恨的眼泪,并保证说以后一定要改悔,再也不让家人失望。他说我会在监狱学一门技术。
然而,这时,胡磊的继母没有对胡磊鼓励和肯定,反而说起了别人家的孩子如何的有出息:
胡磊的头越来越低,在继母的口中,想必他会越来越自责,是啊,为什么一起长大的同伴,自己和别人差距这么大?别人那么有成就,自己却在监狱服刑,一无是处。。。 。。。
比较,是中国父母最擅长的教育方式之一。
而比较最大的好处就是
能以最快的速度毁掉一个人的自信心,
那些有较低自我评价和低自尊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好比较的父母。
而心理学研究发现,问题行为的孩子往往都伴随着较低的自我评价和低自尊。
他们缺乏自信,胆小、退缩。缺乏安全感,在比较中习惯性的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永远年比自己强,自己永远不能让父母满意。
因此,他们有理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理由表现出破坏性的行为。有理由违反纪律与规定,有理由对自己说:我不行,我不能。因为,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那些把 “ 看人家学习多好,看人家多活泼,看人家多听话,看看人家。。。”这些话放在嘴边的父母,首先需要看看对自己是否满意。是否把对自身的不满转介到了孩子身上。
一个无法接纳和认可自己的人长大后成就感较低,他们中的很多人内心还会继续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阴影之下。
扩展阅读:
孩子胆小没有自信怎么办?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上)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下)
四、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是在呼唤爱
继母到来以后,没多久,胡磊的妹妹出生了,家里不再只有胡磊一个孩子。
胡磊心想:自己必须制造点事情,这样才能吸引父亲的注意。
然而,胡磊制造麻烦之后,并没有吸引父亲的关注和爱护,反而是失望和更加严厉的惩罚。
为了帮助胡磊及家人看到犯罪行为背后的动因,监狱的民警采用了系统排列的方法。首先,请陌生人代表胡磊的家庭成员,让胡磊把家庭成员排列出来。
在排列过程中,民警发现,胡磊在刻意压抑自己对生母的情绪。
胡磊自小与生母的分离造成了他童年的创伤,躯体的僵化。他的眼睛一直不看向生母。
在民警的引导下,胡磊开始面对生母,逐步释放出内在压抑的情绪。他一次次的问生母的代表:
“你是不要我了吗?”
“你为什么离开我?”
你知道人家怎么看我的吗?人家都说我是没妈的孩子。
如果不是因为你,我能变成这样子吗?
你看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子。
你不能逃避责任。
最后,胡磊对生母的代表大声说:我恨你!我一辈子都恨你!当他说出这句压抑许久的话,整个人都瘫坐在了地上。而这恨的背后,不正是他隐藏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却一直没有得到的母亲的爱吗?
这些话不知道胡磊在内心说了多少遍。
一次次向往母亲的爱都无法得到,最终,爱变为了对母亲的怨恨。
他恨母亲也恨自己。最终走上自毁的道路。
犯罪行为的背后源自对父亲和母亲的爱的追寻。
这一刻,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希望得到父亲关注,母亲爱护的孩子。
五、不被家人认同和接纳
民警到胡磊家家访时,胡父表示不愿提起胡磊,也不愿意到监狱去看他。更为他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深感怨愤。
民警给胡磊的儿子看一本家族树的画书,书上画着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家庭成员。民警问胡磊的儿子,这都是谁呢?
小朋友指着年老的两个老人说爷爷、奶奶。
当指向下面的青年男性,也说是爷爷。
而这个人本该是身为父亲的胡磊。
胡磊的女儿在纸上画出家庭成员,把胡磊画在最边上。
距离其他家庭成员都很远。
可以看出,在年幼的孩子心中,对于在监狱服刑的胡磊印象非常的模糊。
家人可能也很少在孩子面前提到胡磊,他被整个家庭排除在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归属感是人的最基本心理需求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接纳、认可。
扩展阅读:
为什么中国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修家谱和设祠堂?
那些与家人失去联系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家族让我们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我们被接纳和认可,带给我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资源,满足我们对于爱的需求。
失去了与家人的联系的孩子会感到孤苦无依。
从小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一生都会寻找被丢弃的答案,一生都会追问“为什么?为什么不要我?为什么抛弃我?”
很多家庭因为某些成员作出了违背家族利益或不被他人和社会认可的事情,没有人愿意提及他,没有人愿意记得他。他就像家族中的一个耻辱被大家看不起和唾弃。又像家庭中的一个黑洞被大家选择忽视和遗忘。
然而系统会记得,后代会在命运中再次展现他的样貌,提醒家族中的成员,曾经有一位成员也该被所有人记得,也属于这个家族之中。
这就是系统排列源于现象学的观察和经验。
胡磊的母亲因为赌博和欠债也不被家人接纳和认可。胡磊的奶奶对他说;“你就和你妈妈一样,你妈妈这个样子,你也这个样子,你们都一样。”
孩子在内心深处都渴望与父母保持连结,这从胡磊对生母的”恨“当中我们可以看的很清楚。
奶奶的话无疑给胡磊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他要像生母一样有较严重的行为问题,这样,他才可以像生母。才可以与生母保持连结,在内心不分离。
胡磊潜意识里为了纪念生母,复制了生母的命运,也沾染恶习,以此来保持和生母的连结。
因此,尽管悔恨,胡磊却不由自主的不断走上犯罪的道路。这背后是来自生命的爱。
那些表面看起来十恶不赦的罪犯,往往内在都有一颗受伤的心。不当的教养方式,不良的家庭环境,造成他们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言语的唠叨、说教、鞭打、严惩都无法解决问题。
家族中的动力推动他们走出了悲剧性的命运。或是活在纠葛与牵连中,或者重复着家人命运,或是代替家人受苦受罪,而这背后都是源于对于家族的忠诚和爱。
至此,我们看到恨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感,犯罪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动力。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性,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命。
如果你能从这个案例中获得一些启发,欢迎你留言给我们,谈谈你的看法。
如果你也是系统排列的学习者,欢迎你联系我们,共同交流和探讨。
如果你有一些疑问希望获得支持和解答,我们正在推出咨询优惠的福利活动, 点击关注,可以在平台导引了解详情。
道同文化与道同行
点击关注,了解最新福利
附:《挣扎的灵魂——逆子》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院起诉费用标准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