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都携带囊性纤维病遗传方式化基因,怎么生育健康孩子

> 如何避免单基因病遗传给下一代
如何避免单基因病遗传给下一代
关键词:单基因病,健康生育
单基因病是对一类遗传病的统称,这类遗传病受一对突变影响。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2.5万个基因分布在这些染色体上,每对染色体上相对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目前已知的单基因病有6600多种,并以每年30-50种的速度递增,每个人平均携带5-6种突变基因。
列举部分常见的单基因疾病:
苯丙酮尿症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瓜氨酸血症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低瓜氨酸血症
精氨琥珀酸血症
酪氨酸血症I型
高甲硫氨酸血症
组氨酸血症
脯氨酸血症
高胱氨酸症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羟化酶缺乏症
异戊酸血症
戊二酸血症I型
戊二酸血症II型
高丙二酸血症
肉碱摄取缺陷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缺乏症I型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缺乏症I型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中短链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甲基丙二酸血症
长链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多发性羧化酶缺乏症
B -酮硫解酶缺乏症
三功能蛋白缺乏症
半乳糖血症
肝豆状核变性
有机酸血症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生物素酶缺乏症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糖原累积病
高乳酸血症
酪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糖原贮积症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
精氨酸血症
地中海贫血
成骨不全症
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髓延髓肌萎缩症
马凡综合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腓骨肌萎缩症
普拉德-威利综合症
蝴蝶结结节性硬化症
鞘磷脂沉积病
脆性X综合征
亨廷顿舞蹈症
神经纤维瘤
先天性肌强直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视网膜母细胞瘤
血小板无力症
骨髓异常增生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遗传性肾炎
遗传性表皮松解性水疱症
囊性肺纤维化
先天性耳聋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歌舞伎综合征
普瑞特-威利综合征
................
单基因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也就是说单基因病会伴随人的一生,甚至还有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如何避免将单基因病遗传给下一代成为防范单基因病的首要工作。单基因病携带者/患者如何才能生育健康的下一代?
单基因病携带者/患者健康生育的步骤
1.咨询遗传咨询师
2.直系亲属做基因检测
3遗传咨询师绘制遗传系谱图、确定遗传方式
4.确定下一代的患病的条件
5.选择恰当的遗传诊断方式
a.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
b.产前遗传学诊断
c.新生儿遗传病筛查
1.咨询遗传咨询师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不尽相同,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可分为以下几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dominantinheritance),简称常显或A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recessiveinheritance),简称常隐或AR。
X连锁显性遗传(X-linkeddominantinheritance),简称XD。
X连锁隐性遗传(X-linkedrecessiveinheritance),简称XR。
Y连锁遗传(Y-linkedinheritance)。
线粒体遗传(mitochondrialinheritance)。
详细阅读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请点击
有的单基因病只有一种遗传方式,如色盲症是X连锁隐性遗传,这样的疾病生儿子的患病概率比生女儿大。还有些单基因病存在多种遗传方式,如成骨不全症,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有种遗传方式,因此每种单基因遗传病需要经过详细咨询遗传咨询师,通过相关基因检测,画出家族遗传系谱图,确认致病基因和遗传方式。因此,想明确某种单基因病的遗传风险必须要咨询遗传咨询师。
点击咨询遗传咨询师
2.直系亲属做基因筛查
直系亲属的该基因的突变情况越详细,越有助于遗传咨询师确定遗传方式,评估遗传风险。
以一个案例解释说明,某个成年男性A先生患有成骨不全症,他的直系亲属都不患病,本人检测过COL1A1和COL1A2两个基因都发现了突变,为了明确A先生的所患疾病的遗传方式,在遗传咨询师的指导下,A先生的直系亲属,父亲、母亲和妹妹都做了COL1A1和COL1A2基因的基因检测,如果如下:
COL1A1基因
COL1A2基因
3.遗传咨询师绘制遗传系谱图、确定遗传方式
遗传咨询师根据他们直系亲属的基因检测情况结婚患病情况综合考虑,并在现有的成骨不全症的研究基础上,得出COL1A2突变是A先生成骨不全症的致病原因。
4.确定下一代的患病条件
确定了致病原因,为了保证下一代不患病,A先生只需要保证胎儿的&COL1A2基因不突变即可。
5.选择恰当的遗传诊断方式
目前,遗传诊断方式有以下三种。
a.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
b.产前遗传学诊断
c.新生儿遗传病筛查
a.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是在怀孕前进行的,利用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先取出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培养,当培养成囊胚后提取胚胎滋养层物质进行遗传学诊断。由于使用促排卵,因此一次能对多个胚胎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出来后,选择健康胚胎移植入女性子宫,这样就保证了怀孕的胎儿是个健康的胎儿。
这种技术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这种技术有诸多优点
成功率大,一般都能得到健康胚胎;
低风险,现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的精准度高,基本不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安全性高,怀孕的胎儿肯定是健康的,不用提心吊胆,没有引产的顾虑;
情感负担小,胚胎阶段还未与父母健康亲密的情感关系,遗弃患病胚胎所承受情感负担比流产和引产的小;
伤害性小,整个过程只需打针吃药、不会伤及女性子宫、卵巢,和流产和引产比起来,伤害几乎微乎其微。
b.产前遗传学诊断
产前诊断技术是在未做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自然怀孕,不知道肚子里的胎儿是否健康,在孩子怀孕阶段进行遗传学诊断的一种方式。有以下几种产检遗传学诊断方法,每种方法要求的孕周不同,需在规定孕周期间检查。
染色体异常、心脏异常
11周~13周+6
染色体异常
11周~13周+6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基因病&
染色体异常、基因病
脐带血穿刺
染色体异常、基因病、胎儿贫血等
如果此时结果提示胎儿患病,从优生优育的角度一般会引产,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理,引产都是痛苦的,有巨大伤害的。建议每一对单基因病家庭的夫妻慎重考虑。
c.新生儿遗传病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有一项新生儿筛查的检查项目可以检测新生儿是否患有遗传代谢病、先天性内分泌异常以及某些危害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果你们家族的单基因病不在新生儿筛查的疾病名单内,还可以单独做基因检测。但是此时孩子已经出生,如果他是个患儿,也无法改变现状。
遗传咨询和遗传诊断宜早不宜迟,越晚伤痛越大,希望各位父母都做好慎重考虑,遗传病生育网免费为大家提供遗传咨询,如果家庭经济困难者,遗传咨询网还可以帮助联系遗传病生育基金的援助,希望每个单基因病家庭都能生育健康的孩子,阻断遗传病在家族中的传递。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
时间: 1:43:40
&&&&&&&&&&&&&&&&16届高考生物遗传简单题狂刷一百道&&&&&&&&1.下列关于DNA的相关计算中,正确的是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每一条链上都具有胞嘧啶200个n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m个胸腺嘧啶n-1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m个胸腺嘧啶D.无论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A+G)所占的比例均是l/22.在适宜条件下,对人体细胞培养并使其进行正常分裂至第五代,对培养物中细胞的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DNA量等于正常细胞,DNA量两倍于正常细胞,DNA量介于前两种细胞。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第一种细胞均无分裂能力,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少B.第二种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期,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多C.第三种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来源:学+科网ZXK]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第一种细胞比例将增加3.人的肝细胞内可由DNA控制合成的物质是()①胰岛素②mRNA③呼吸氧化酶④氨基酸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个体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定律D.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5.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DNA和RNAB.DNA和蛋白质C.RNA和蛋白质D.蛋白质和脂质156.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内的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DNA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1415D.将该基因置于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N的DNA分子占1/87.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8.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DNA和RNA&&&&试卷第1页,总32页&&&&&&&&&&&&B.RNA和蛋白质C.DNA和蛋白质D.糖类和蛋白质9.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10.下列关于生命体中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螺旋藻(一种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B.DNA分子的解螺旋,使螺旋化的染色体变成丝状的染色质C.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D.高温使某食物蛋白的螺旋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酶水解而易消化11.螺旋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物质或生物结构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些蛋白质具有的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特定的功能B.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链也随之解旋C.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结构的稳定性D.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实验时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12.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只贮存在DNA分子中B.HIV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C.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D.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所以连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是有限的13.下图表示某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过程①以_____________为原料,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___。(2)过程②除了图中已表示出的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等(写出两项)。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功能蛋白A的分子量变小了,经测序表明这些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是正确的,但从某个谷氨酸开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全部丢失,因此推测转录该功能蛋白A基因的模板链上相应位置的碱基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已知谷氨酸密码子:GAA、GAG)(4)题图表明,靶基因正常表达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3214.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试卷第2页,总32页&&&&&&&&&&&&A.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D.此实验证明DNA是蓝藻的遗传物质15.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A.外祖母B.外祖父C.祖母D.祖父16.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下图表示来自父母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下表分析他们的孩子不可能()&&&&&&&&32&&&&&&&&A.出现椭圆形红细胞B.有1/2的可能性为Rh阴性C.有3/4能产生淀粉酶D.出现既有椭圆形红细胞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17.人的TSD病是由氨基己糖苷酶的合成受阻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病人的基因型为aa。下列原因中最能解释Aa型个体像AA型个体一样健康的是()A.基因A阻止了基因a的转录B.基因a可表达一种能阻止等位基因A转录的抑制蛋白C.在杂合子的胚胎中a突变成A,因此没有Aa型的成人D.Aa型的个体所产生的氨基己糖苷酶数量已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18.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可推测细胞中DNA量的变化。用此方法,在下列时期能检测到培养的皮肤细胞中DNA量加倍的是()A.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B.细胞周期的间期中DNA复制时C.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的中期D.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前期19.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20.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数目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3m?2n2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总数为&&&&试卷第3页,总32页&&&&&&&&&&&&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④G的数量为m-n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21.等位基因一般位于A.DNA两条链上B.联会时形成的四分体上C.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D.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22.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一定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要相等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A.①②B.③④C.②⑤D.A、B、C都不对23.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后代,下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II—3无突变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B、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C、III—11的突变基因来自于I-2D、果蝇群体中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逐代下降24.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2/3B.3/8C.8/9D.3/1625.下列杂交组合(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哪一组会发生性状分离()A.EE×eeB.EE×EeC.EE×EED.Ee×Ee26.身体不透明的纯合子金鱼和身体透明的纯合子金鱼交配,子一代全为半透明金鱼。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性状分离2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及其定律分析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D.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遗传28.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交产生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卷第4页,总32页&&&&&&&&&&&&A.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3B.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3:1C.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1:8D.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129.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地选择了实验材料(豌豆)和严谨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按假说-演绎法)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30.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交配获得F1,全部为红眼果蝇,然后将F1中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F2中雌蝇均为红果蝇,雄蝇中一半红眼一半白眼.现让F2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3,在F3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比例为()A.7:1B.3:1C.5:1D.13:331.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X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阔叶植株的比例为:A.15/28B.13/28C.9/16D.7/1632.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1∶1∶1B.4∶4∶1C.2∶3∶1D.1∶2∶133.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34.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7∶6∶3B.5∶2∶1C.3∶2∶1D.1∶2∶135.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Z,乙为AAZWbbBbBBC.甲为AAZZ,乙为aaZWD.甲为AAZW,乙为aaZZ36.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BB&&&&&&&&b&&&&&&&&试卷第5页,总32页&&&&&&&&&&&&3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哪个过程(&&&&&&&&)&&&&&&&&A.①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38.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显性,圆果对长果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计算分析,其后代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A.1∶0B.1∶2∶1C.1∶1D.1∶1∶1∶139.黄粒(A)高杆(B)玉米与某表现型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杆占3/8,黄粒矮杆占1/8,白粒高杆占3/8,白粒矮秆占1/8,则双亲基因型是()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40.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条件下,aaBBDd与AabbDd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A.3/8B.5/8C.5/16D.3/3241.下列有关于育种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进化和发展42.山清水秀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这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具有A.科学研究价值B.直接价值C.潜在价值D.间接价值43.埃博拉(Ebola)是一个病毒家族,2014年流行于西非的那种埃博拉病毒(如图)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烈性传染病,感染者死亡率高达50%-90%。10月20日,美国相关机构发出了关于埃博拉病毒的最新消息,该病毒疑似已经变异,且传染性更高。这也是继SARS后,最强的一种传染性病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对侵入的埃博拉病毒无免疫能力B.埃博拉病毒易发生变异,与噬菌体比较,二者的遗传物质完全水解后形成的产物有2种不同C.埃博拉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是比细胞还微小的生命结构层次D.埃博拉病毒可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场所、能量等通过分裂产生子代病毒&&&&试卷第6页,总32页&&&&&&&&&&&&44.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单倍体均能得到纯合子B.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虫棉过程实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的共同进化C.饲养金鱼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故它们一定能遗传给后代45.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B.花药离体培养C.基因工程D.杂交46.苯丙酮尿症是苯丙氨酸代谢障碍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下图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Ⅲ1为Ⅱ2和Ⅱ3夫妇未知性别及性状的胎儿(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Ⅱ2的基因型与Ⅰ1相同的概率为2/3B.Ⅱ2和Ⅱ3生的第一个孩子(Ⅲ1)患病该的概率为1/420C.若Ⅱ2和Ⅱ3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有该病,则这对夫妇想再生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D.若Ⅲ1为红绿色盲患者,则Ⅱ2和Ⅱ3与两种性状有关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Xb47.如图表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II-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B.II-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C.II-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D.II-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48.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III-9携带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只有一条,其他成员的染色体组成正常。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致病基因属于隐性基因B.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可以位于X染色体上C.Ⅲ-10个体表现正常是由于基因重组的结果D.III-9与II-8染色体数目可能是相同的49.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试卷第7页,总32页&&&&&&&&&&&&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51.下列对有关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多倍体育种需在获得单倍体植株的基础上进行B.单倍体育种需在亲本植株染色体数加倍的基础上进行C.杂交育种的亲本双方可以是具有相对性状的杂合子D.诱变育种可以获得目的基因发生定向变异的新类型5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C.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抗维生素D佝偻病、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中第一种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54.某种严重遗传病大约50,000名男性中有一名患者,一岁左右发病,20岁以前死亡。下图是一个家系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病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B.Ⅰ-2、Ⅱ-2和Ⅲ-3都是携带者C.Ⅲ-1是携带者的概率为l/2D.人群中女性的发病率约为l/.下图是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表现B.A--B的变化通过生存斗争实现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个体抗药性能增强56.对下列细胞图中有关染色体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试卷第8页,总32页&&&&&&&&&&&&A.甲图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是体细胞,也可能是生殖细胞B.甲图所示的细胞如果是体细胞,该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C.乙图所示的细胞如果是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一部分,则该生物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乙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4个着丝点、4个中心粒57.右图纵轴表示青霉菌的菌株数,横轴表示青霉素的产量,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曲线b、c、d表示某实验小组用不同剂量诱变剂处理后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最符合人们要求的菌株是d曲线对应的菌株B.b、c、d三曲线比较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曲线b和a相比说明诱变剂可诱发基因突变,使青霉素产量提高D.结果表明,不同剂量诱变剂处理最终能得到符合要求的类型58.下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59.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包含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B.昆虫的变异可降低其灭绝的可能性C.昆虫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该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加D.最终昆虫和植物总会有一种生物被淘汰60.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性状C.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生物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中生存D.不考虑基因突变,要保证子女中有两个所有染色体上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子女数46量至少2个&&&&&&&&试卷第9页,总32页&&&&&&&&&&&&61.(18分)分析下图并完成有关问题:&&&&&&&&(1)图中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D是_________。如果把DNA换成RNA,则B是________,D是_________。(2)在小麦细胞中,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共有_______种。(3)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用途。刑侦人员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等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就有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DNA侦破的准确率非常高,原因是绝大多数的生物,其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中,而且每个个体的DNA的____________各不相同。DNA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____的物质,它的信息容量非常大,原因是。62.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过程中的__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在_______中。(2)图中(Ⅰ)是________,其上面的三个碱基GAA为______,按从左到右的次序写出(Ⅱ)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碱基的排列顺序__________。(3)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A.神经细胞B.肝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D.脂肪细胞(4)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那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____个氨基酸。63.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试卷第10页,总32页&&&&&&&&&&&&(1)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__时期,图中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2)如果1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该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有______条。,(3)如果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或。(4)要鉴定图中1的主要成分,理论上可选用的鉴定试剂是___________和。64.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该过程主要发生在中,参与催化的酶主要是。(2)图中②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该过程中的直接模板是。(3)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4)图中a表示分子,它的作用是。65.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指导合成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最可能是。该植物花瓣颜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2)亲本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3)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中画出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4)F2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F2中紫色∶红色∶粉红色∶白色的比例为。(5)研究人员用两种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请画出相关的遗传图解。66.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需要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和等条件,其中原料是。&&&&试卷第11页,总32页&&&&&&&&&&&&67.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2分)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4分)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________________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__。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4分)68.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每空1分,共12分)(1)DNA分子是由_______条链组成的,以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___结构。(2)DNA分子中的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________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_______,且按________原则配对。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配对。69.教材基础知识填空(1)把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不能恢复原状了,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2)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气氧化为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合成为糖类。(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4)人类的色盲、血友病的遗传表现与果蝇眼色的遗传非常相似,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3532(5)分别用S、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是;离心的目的是。(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____向的。(7)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________有关。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________有关。70.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图乙是DNA片段的__________结构。2.填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5〕___________&&&&试卷第12页,总32页&&&&&&&&&&&&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长链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的。碱基对中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4.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向_________(左或右)螺旋的空间结构。71.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b、d所表示的过程分别是,所需酶分别是。(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用图中的字母回答)。(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期。(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_______。72.(8分)下图表示某DNA片段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DNA复制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图中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2)a、b过程需要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过程中碱基配对的不同点是_________,c过程中结构③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用箭头表示)。(3)若图中①所示为某个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DNA两条链中N分别1514为N和N),每个DNA分子中均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的腺嘌呤都占20%,将该14细胞放在含有N的培养基中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5________个,而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73.下面图一为某一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图像。图二为洋葱根尖细胞细胞周期各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图三为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图一中C细胞处于细胞分裂______期。遗传学上做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常常观察图中的A细胞时期,原因是___________,在观察装片时要想把B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将装片向______移动。(2)图二表示的细胞周期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阶段,&&&&试卷第13页,总32页&&&&&&&&&&&&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________,D阶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3)研究细胞周期中DNA和RNA的变化情况时,可以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为区别DNA和RNA,最好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4)图三中①②过程分别发生在图二的____、___阶段。74.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过程①是,此过程既需要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启动子结合的酶进行催化。(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一般是的。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75.如图为DNA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DNA复制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2)①-②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3)③中的子链是(用图中的罗马数字表示)____________。(4)③过程必须遵循____________原则。&&&&试卷第14页,总32页&&&&&&&&&&&&(5)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复制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77.(10分)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实现了中国自然科学诺奖零的突破,其率领的科研团队提取出的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请回答下列问题:(1)导致疟疾的疟原虫属于生物(真核或原核),在青蒿素被提取之前,奎宁广泛被用来治疗疟疾,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DNA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直接抑制,导致疟原虫生命活动出现异常。(2)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摄取方式主要是,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与该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3)氨基酸是组成疟原虫的营养物质,其在细胞中形成各种蛋白质。氨基酸进入疟原虫的方式是,在疟原虫体内以方式形成蛋白质,疟原虫DNA与蛋白质的关系是。(4)屠呦呦分享诺贝尔奖的另外两位科学家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从根本上降低了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其中淋巴丝虫侵入人体后形成蜂巢状组织造成淋巴管堵塞,从而导致机体出现的症状是。78.如下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试卷第15页,总32页&&&&&&&&&&&&(1)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过程,a过程所需的破坏氢键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含有核糖的是________(填数字);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该DNA片段第二次复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________个。(4)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79.(8分)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对基因控制。(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种。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或;(4)根据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对AaBb的植株测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为比例是。80.下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C是,F是;E的基本组成单位是。(2)图中E和基因的关系是。(3)图中〔G〕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4)一个G中含个E,一个E中含个基因81.(7分)果蝇的杏红眼与白眼、黄身与黑身两对相对性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一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均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现让一只甲果蝇(杏红眼黄身♂)与一只乙果蝇(杏红眼黑身♀)单对多次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杏红眼黄身(178只)、白眼黄身(143只):杏红眼黑身(182只)、白眼黑身(139只)。请根据该杂交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杂交实验后代中杏红眼与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受对等位基因控制。甲果蝇的基因型是。(2)杂交实验后代中出现的黄身雌果蝇与甲果蝇有关身色的基因型是否相同?。只考虑该对相对性状,若想判断出身色的显隐关系,可采用的交配组合方式为与甲果蝇杂交。如果后代,则黄身为显性;如果,则黑身为显性。&&&&试卷第16页,总32页&&&&&&&&&&&&(3)在实验室中利用定量培养基来培养果蝇时,其幼虫数目与羽化为成蝇数目的关系如图。试问在培养基中放养多少只幼虫时,其存活率超过50%?()&&&&&&&&(A)30只(B)40只(C)50只(D)60只82.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设甲病与A、a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B、b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性基因;控制乙病的遗传方式_______。(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7:_______;Ⅲ8:_______;Ⅲ10:_______。(3)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83.已知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受S、s和T、t两对等位基因控制,S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型为SS和Ss的个体均开红花;T基因是一种修饰基因,能淡化红色素,当T基因纯合时,色素完全被淡化,植株开白花。回答以下问题。(1)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均开粉红花,则两亲本的杂交组合方式为__________(写出基因型和表现型)。(2)由于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某课题小组用基因型为SsTt的植株进行自交来探究。该小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所选植株的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情况:(如不符合时,不考虑交叉互换)①如________________,则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在方框1内绘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用竖线表示染色体,用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下同)②如子代中粉红色:白色=1:1,则不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方框2中所示。③如_____________,则________,请在方框3内绘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3)如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试卷第17页,总32页&&&&&&&&&&&&植株群体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84.(6分)下图是某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和甲病有关的基因是B和b,和乙病有关的基因是A和a(已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则:&&&&&&&&(1)甲病属于____________,乙病属于____________。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伴Y染色体遗传病(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12的基因型为________。(3)若基因型和概率都分别和Ⅱ-6、Ⅱ-7相同的两个体婚配,则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85.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表示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图二为Ⅱ2体细胞中控制甲乙两病的基因所在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Ⅱ1与Ⅱ2的后代中,理论上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考虑性别);III5与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3)III7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甲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I代的______________。若III7的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异常生殖细胞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父方/母方/父方或母方)。(4)请在图二中对Ⅱ2的基因组成进行标注定位。86.图一表示某家族甲病(由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b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图二表示Ⅱ3的某个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图三表示该细胞增殖的部分图象(注:图中只显示了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18页,总32页&&&&&&&&&&&&(1)图二曲线上_______点(用字母填空)与图三的C细胞相对应,此曲线G点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2)Ⅱ3体内进行图三所示细胞增殖的场所是__________。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图三细胞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用字母填空)。(3)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遗传。(4)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第Ⅲ代M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87.(8分)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控制);棒眼与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B、b控制)。现有两果蝇杂交,得到F1表现型和数目(只)如下表。灰身棒眼灰身红眼黑身棒眼黑身红眼雌蝇1560500雄蝇请回答:(1)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棒眼与红眼的基因位于。(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和。(3)F1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4)1915年,遗传学家Bridges发现用红眼雌果蝇与X射线处理过的棒眼雄果蝇进行杂交,总能在某些杂交组合的F1中发现红眼雌果蝇。该种红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它自身发生了基因突变还是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了显性基因B(B和b基因都没有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请你设计杂交实验进行检测。实验步骤:用。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则是由于基因突变。若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则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89.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试卷第19页,总32页&&&&&&&&&&&&体上)控制,表现型有: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如下系谱图,请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1)该遗传遵循定律。(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和。(3)6号和7号的后代出现了三种表现型红色、沙色、白色,其比例为。(4)若已知8号不带有B基因,则15号的基因型为,其为纯合子的概率为;若12号与一白色雌狗交配,则生出沙色狗的概率为,生出红色狗的概率为。90.对以下材料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材料一:通过对生物在传种接代中的细胞学分析,染色体的含量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如图所示:(n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条数)&&&&&&&&材料二: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的含量稳定而蛋白质的含量不稳定。材料三:病毒只由核酸(核心)和蛋白质(外壳)两种物质组成,用病毒侵染相应的生物细胞,只有核酸注入到受侵染的细胞内,被侵染的细胞才能最后裂解释放出很多新的病毒。材料四:研究发现,人类、动物、植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中有些种类的遗传物质是DNA,另外一些种类的遗传物质是RNA。(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保持着性。(2)从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来看,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应该是遗传物质。(3)通过分析,你认为在病毒中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材料三”也是证明是遗传物质的证据。(4)从“材料四”中,你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是主要的遗传物质。91.已知玉米子粒的有色与无色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两种纯合类型的玉米杂交,F1子粒全为有色,用F1与纯合子粒无色品种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F1×纯合子粒无色,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3:1;实验2:F1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15:1。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可推知,与玉米子粒有关的基因A、a和B、b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2)实验2的F2中有色子粒玉米的基因型有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让实验1的全部F2植株继续与无色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数量之比为(4)从实验2得到的子粒有色玉米中任取一株,用子粒无色玉米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试卷第20页,总32页&&&&&&&&&&&&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统计这个株系的子粒颜色及数量,理论上可能有种情况,其中为子粒有色:子粒无色=1:1的概率为。92.烟草是两性花,下面是研究人员用烟草进行的杂交实验结果:烟草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其比例为____。(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B的基因型频率是,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烟草植株,方法是____,要达到此目的,还可以采用疗法,与杂交育种相比这种方法的缺点是。93.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期细胞进行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变异。(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写在答题纸的相应方框内)。(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二。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未分离而导致的。(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94.(13分)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红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细叶和宽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图1所示为甲、乙、丙三植株体细胞中这两对基因及有关的染色体组成。甲和乙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红花雄株,且宽叶与细叶各占一半;甲和丙植株杂交,后代中雌株全为红花宽叶,雄株红花宽叶与红花细叶各占一半。请分析回答:(提示:上述两对基因中有一个基因还具有致个体或花粉或卵细胞死亡的效应。)&&&&试卷第21页,总32页&&&&&&&&&&&&(1)植株甲、乙的表现型分别为。(2)甲、乙杂交后代只出现雄株的原因是。Bb(3)该种植物各种可能的杂交组合中,杂交后代中aaXX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答基因型)。并用遗传图解写出杂交过程。&&&&&&&&(4)甲乙杂交后代中一变异植株丁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这种变异类型称为,这种变异(可以/不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为了进一步验证丁的基因组成,可选择与植株(从甲、乙、丙中选择)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98.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22页,总32页&&&&&&&&&&&&(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___。(2)操作①叫_________,操作②叫___________,此处理后必需用纸袋对母本进行__________。(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_色。(4)若亲代皆为纯合体,让F1进行自交,F2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F2的基因类型有及比例为________。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作____________。99.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控制);棒眼与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B、b控制)。现有两果蝇杂交,得到F1表现型和数目(只)如下表。请回答:灰身棒眼雌蝇雄蝇15670灰身红眼082黑身棒眼5026黑身红眼023&&&&&&&&(1)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和。(2)F1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3)1915年,遗传学家Bridges发现用红眼雌果蝇与X射线处理过的棒眼雄果蝇进行杂交,总能在某些杂交组合的F1中发现红眼雌果蝇。该种红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还是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了显性基因B(B和b基因都没有的受精卵不能发育)。①请你设计杂交实验进行检测。实验步骤:。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______,则是由于基因突变。若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______,则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②下面四幅图是Bridges对幼虫的唾腺细胞进行镜检发现的两条X染色体联会情况示意图(字母表示染色体上不同的区段),哪一项支持上面的第二种预测?。&&&&&&&&100.已知某种性别决定属于XY型的动物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图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23页,总32页&&&&&&&&&&&&(1)由图甲可知,无色眼的基因型是,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种。(2)从图甲信息可知,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为(3)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动物的眼色遗传情况,对该种动物的眼色进行了调查,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图乙,其中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①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若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则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②若让6号与7号个体多次交配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F1),则后代(F1)共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F1猩红色眼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若让6号与7号的后代(F1)中的个体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深红色眼个体占101.(10分)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图甲)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系谱图中Ⅱ-1和Ⅱ-2生出Ⅲ-1,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该性状为(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乙的ⅱ区段上,Ⅲ-2和Ⅲ-4交配,所生小羊表现该性状的概率是。若Ⅲ-1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分析它的形成原因是:(填“Ⅱ-1”、“Ⅱ-2”或“Ⅱ-1或Ⅱ-2”)在减数第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所致。(3)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乙的ⅲ区段上,依照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102.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24页,总32页&&&&&&&&&&&&(1)甲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乙遗传病致病是染色体上的_____(显、隐)遗传病。(2)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103.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实验材料:____小鼠;杂交方法: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____,这种突变____(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________。(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____,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________。(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104.图9为某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X、Y或常)染色体上,属于______(显性或隐性)遗传病;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X、Y或常)染色体上,属于______(显性或隐性)遗传病。&&&&试卷第25页,总32页&&&&&&&&&&&&(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3)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且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5)若人群中有一个父亲患甲病但本人健康的女性与一个健康男性结婚,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万分之一。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用分数表示)105.(每空2分共10分)下面表示某家系中白化病(用A/a表示)发病情况的图解,请回答:&&&&&&&&(1)Ⅱ1基因型是____________。(2)如果Ⅱ1和Ⅱ2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3)Ⅲ2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它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若他与一女患者婚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概率是________。106.(6分)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__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2)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4)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107.(20分)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多数患者的发病机制是运载氯离子的载体蛋白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上缺失AAA或AAG三个碱基,从而使该载体蛋白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导致该载体蛋白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出现频发的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等囊性纤维病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囊性纤维病这种变异来源于。(2)图一、图二表示两种出现囊性纤维病的家庭(设该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①从图一可推知,囊性纤维病是染色体性遗传病。②图一中,父亲的基因型为,母亲的基因型为,患病女孩的基因型为。③图二F1中,正常女孩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若她与患病男性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试卷第26页,总32页&&&&&&&&&&&&108.(10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的遗传方式为(2)Ⅱ-2的基因型为,Ⅲ-1的基因型为。(3)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09.回答下列与育种有关的问题: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有两种不同的纯种水稻,一个品种无芒、不抗病,另一个品种有芒、抗病。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下图是培育无芒抗病类型的育种方法。abcA.无芒、不抗病×有芒、抗病――→F1――→F2――→稳定遗传无芒、抗病的类型defgB.无芒、不抗病×有芒、抗病――→F1――→配子――→幼苗――→稳定遗传无芒、抗病的类型(1)方法A.B的育种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过程所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g过程所用试剂的作用原理是。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所阐述的过程是上图中的___________过程。(3)方法A的F2中符合要求的类型占无芒抗病类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_,方法A.B相比,B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0.填出下列各题的育种方法:(14分)(1)花药离体培养出的烟草新品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抗倒伏、不抗锈病的小麦与不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F1培育出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的品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紫外线线辐射稻种,培育出成熟期提前、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系是_______________。(4)无子西瓜的培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利用兰花的离体组织大规模培育兰花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下图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设基因为B、b)家族的系谱图,其中Ⅱ3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试卷第27页,总32页&&&&&&&&&&&&(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染色体性遗传病。(2)Ⅲ7个体的基因型是。若她与正常男子结婚生了患病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育,后代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3)如果Ⅲ8个体同时患有白化病(设基因为a),则Ⅱ4个体的基因型为,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12.下图为某家族患的一种严重遗传病系谱。该病表现以周期性发作的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肌肉疾病。该病伴有钾离子代谢异常,低钾性为最常见。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作用主要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1)该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是性遗传,位于染色体上。Bb(2)若Ⅲ—1与正常女性(XX,b为眼球震颤基因)婚配,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3)要了解Ⅳ—1与Ⅳ—2的后代是否携带致病基因,需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并对Ⅴ—1做_____________。(4)研究人员检测了该家族中正常人和患者相应基因的非模板链碱基序列,如图所示:图中四种不同形状曲线代表四种碱基,峰的顺序表示碱基序列,且一个峰对应一个碱基。该家族正常人的基因非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CGCTCCTTCCGTCT________(按图请补充后面的碱基序列),患者的基因在“↓”所指位置处碱基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导致由其合成的肽链上原来对应的________变为________。(丙氨酸GCA,精氨酸CGU,丝氨酸AGU,组氨酸CAU)&&&&&&&&(5)该基因突变导致骨骼肌细胞膜上K通道蛋白的________发生变化,使血钾浓度降低,最终不能引起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导致肌无力。&&&&试卷第28页,总32页&&&&&&&&+&&&&&&&&&&&&113.(18分)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1)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中的。(2)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3)若Ⅲ11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4)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若A卵与B精子受精,则发育出的Ⅳ17的基因型是,表现型是。若Ⅳ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中不患病的概率是。(5)采取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114.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就此问题。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试管,吸管等。(1)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其中某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⑤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两处错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的结果如下:实验组别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细胞数目(个/mL)10..&&&&&&&&①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试卷第29页,总32页&&&&&&&&&&&&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小鼠发生癌变的原因及有关问题:①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下列条件可称为致癌因子的是___________。A.紫外线B.甘油C.肝炎病毒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E.葡萄糖F.尼古丁G.丙酮酸H.核辐射②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③已知一小鼠癌变前基因型为AABB,现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癌变后小鼠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15.(14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实验一实验二甲×乙乙×丙F1全为灰鼠全为黑鼠F29灰鼠∶3黑鼠∶4白鼠3黑鼠∶1白鼠&&&&&&&&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丁×纯合黑鼠F11黄鼠∶1灰鼠F2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实验三&&&&&&&&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___(“显”或“隐”)性突变。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116.某种鼠的毛色受A、a和B、b两对基因的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基因B使色素呈灰色,基因b纯合时毛色为黑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毛色呈白色。现有一只白色雌鼠与一只灰色雄鼠两亲本杂交,F1为灰色雌鼠和黑色雄鼠。F1雌、雄鼠交配后,F2中灰色:黑色:白色=3:3:2(上述过程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与X、Y染色体上的同源部分无关)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30页,总32页&&&&&&&&&&&&(1)A、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毛色的遗传符合定律,定律相关内容是由孟德尔运用科学研究中的___________法研究得出的。(2)在上述过程中,两只亲本中白色雌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灰色雄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3)让上述F2中灰色雌、雄鼠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灰色:黑色:白色=,子代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是。117.下图为某家庭遗传系谱图,Ⅲ-9与Ⅲ-10为异卵双生的双胞胎,Ⅲ-13与Ⅲ-14为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已知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A、a基因控制;眼白化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B、b基因控制。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据图判断,图右标注的②是患_____的女性,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图右标注的③是患________的男性。(2)Ⅱ-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3)Ⅲ-1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Ⅲ-9与Ⅲ-10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Ⅲ-13与Ⅲ-1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4)若Ⅲ-9与Ⅲ-13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5)通过基因诊断等手段,可以对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进行________。118.(8分)小麦可同偃麦草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119.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如图。&&&&&&&&试卷第31页,总32页&&&&&&&&&&&&(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性状,其中长刚毛是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种,③基因型为。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试卷第32页,总32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依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A+T+C+G=2000个,A=T=600,C=G=400,但在该DNA分子的每一条链上,所具有的胞嘧啶不一定是200个,A项n错误;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1)·m个胸腺嘧啶,B项错nn-1误;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后共需要[(2-1)·m—(2-1)·m]=n-12·m个胸腺嘧啶,C项正确;在双链DNA分子中,(A+G)所占的比例是l/2,在单链DNA分子中,(A+G)所占的比例不一定是l/2,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及其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D【解析】DNA量等于正常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分裂的G1期,A错误;DNA量两倍于正常细胞是由于DNA复制,也可能处于G2期,B错误;DNA量介于前两种之间属于S期,细胞正在分裂,C错误;用药物抑制细胞DNA复制则DNA量等于正常细胞量增多,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分裂3.B【解析】胰岛素基因在肝细胞中不表达,因此肝细胞中的DNA不能控制合成胰岛素,①错误;肝细胞中的DNA可以控制相应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能合成mRNA,②正确;人体所有细胞中的DNA都能控制呼吸酶的合成,③正确;氨基酸不是由DNA控制合成的,④错误。【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4.D【解析】基因表达具有选择性,A错误;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B错误;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有丝分裂过程不遵循分离定律,C错误;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D正确;答案是D。【考点定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5.B【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的组成,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6.B【解析】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中,也有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A错误;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基因为双链DNA,双链DNA中A数=T数,C数=G数,则有C+G=100%—(A+T)=60%,每一条及整个双链DNA中(C+G)/(A+T)为3∶2,B正确;DNA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②,而DNA聚合酶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及DNA连接酶作用的是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健①部位,C错误;以15N标记DNA在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3次后共得到23=8个DNA,其中含15N的DNA是2个,占的比例为2/23=1/4,D错误。【考点定位】DNA的结构、复制【名师点睛】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关系也是学生易错点:若取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0代),将其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答案第1页,总41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1)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有2n个(n表示复制代数),只含14N的有(2n一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占总数比例为2/2n。(3)子代DNA分子的总链数为2n×2=2n+1条。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占总数比例为2/2n+1=1/2n。做题时,应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7.C【解析】根据题意,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因此可直接影响细胞分裂;各种血细胞均来自于造血干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会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免疫能力降低,因此C正确。A、C、D选项均与细胞分裂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不受抗癌药物的直接影响。【考点定位】细胞癌变及其防治【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中的“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8.C【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选C。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9.B【解析】试题分析: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加入是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液,故A项不正确;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故B项正确;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影响观察效果,故C项不正确;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利于DNA与染色剂结,故D项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10.D【解析】A.螺旋藻(一种蓝藻)细胞,是原核生物细胞,不含叶绿体,但也可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含相应的光合作用色素及酶,A错误;B.染色体解螺旋,使螺旋化的染色体变成丝状的染色质,B错误;C.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不是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C错误;D.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得伸展、松散,易被酶水解而易消化,D正确。【考点定位】DNA分子的结构、原核生物、染色体与染色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高中阶段接触过的螺旋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能是螺旋的;染色质螺旋会成为染色体,染色体解螺旋变成丝状的染色质;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打开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需要解旋酶;一些生物的名称如螺旋藻(一种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但也可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含相应的光合作用色素及酶。11.B【解析】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特定的功能,故A正确。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但此时DNA的双链不会解开,只有解旋时DNA双链才解开,故B错误。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稳定性,主要是外侧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骨架,故C正确。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叶绿体相对不是集中在一起,便于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故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易错警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3个易错点&&&&答案第2页,总41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1)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有四个原因,并非同时具备才能确定两个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而是只要具备其中的一点,这两个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就不同。(2)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出现差异。(3)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多肽,而不是蛋白质,多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12.B【解析】RNA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A错误;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其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B正确;不同生物的DNA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C错误;虽然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但连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D错误;答案是B。【考点定位】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名师点睛】知识拓展:1、细胞类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上;(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13.(1)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2)转运RNA、氨基酸和能量(任意两项即可)提高肽链合成的效率(3)C―→A(或CTT―→ATT、CTC―→ATC)(4)活化的蛋白激酶A激活基因调控蛋白并使其磷酸化,进一步使靶基因活化,进而表达出相关的蛋白质【解析】(1)图中①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的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催化。(2)过程②是翻译,除了图中已表示出的模板条件外,还需要转运RNA、氨基酸和能量等条件。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提高肽链合成的效率。(3)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功能蛋白A的分子量变小了,经测序表明这些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是正确的,但从某个谷氨酸开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全部丢失,应该是决定某个谷氨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由于终止密码子有UAA、UAG、UGA三种,谷氨酸密码子是GAA或GAG,因此推测转录该功能蛋白A基因的模板链上相应位置的碱基发生的变化是CTT→ATT或CTC→ATC。(4)由图形可知,靶基因正常表达的机理是活化的蛋白激酶A激活基因调控蛋白并使其磷酸化,进一步使靶基因活化,进而表达出相关的蛋白质。【考点定位】基因表达及其调控【名师点睛】转录时mRNA的延伸方向是5’→3’,与模板链的方向相反,所以功能蛋白A基因的模板链上相应位置的碱基发生的变化是CTT→ATT或CTC→ATC时,对应的密码子变化为GAA→UAA或GAG→UAG,均能使mRNA中的谷氨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信号,导致肽链变短。14.B32【解析】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磷酸基团,A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蛋白质外壳与蓝藻分离,B正确;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C错误;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名师点睛】噬菌体是一类微生物病毒,可侵染蓝藻及细菌等微生物;侵染时其DNA进入寄主细胞,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搅拌离心后,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分布在上清液中,子代噬菌体与寄主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15.C【解析】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Y染色体的遗传途径是祖父→父亲→该男性;其X&&&&答案第3页,总41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染色体的遗传途径是外祖母→母亲→该男性或外祖父→母亲→该男性;所以其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母,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人类的性别决定16.B【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母EeXee父,则子代基因型为Ee:ee=1:1,可出现椭圆形红细胞,A正确;母DDXdd父,则子代基因型为Dd,全为Rh阳性,B错误;母AaXAa父,则子代基因型为AA:Aa:aa=1:2:1,则子代有3/4能产生淀粉酶,C正确;母AaEeXAaee父,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则卵细胞基因型为AE:ae=1:1,精子的基因型为Ae:ae=1:1,所以子代可出现既有椭圆形红细胞又能产生淀粉酶(AE)的类型,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完全连锁遗传17.D【解析】根据题意,病人的基因型为aa,a基因会导致氨基己糖苷酶的合成受阻,是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受影响,所以若Aa型的个体所产生的氨基己糖苷酶数量已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则其表现型与AA型个体一样健康,D正确;若基因A阻止了基因a的转录,但由于a基因的存在,使得Aa型的个体所产生的氨基己糖苷酶数量不能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则Aa型个体不能像AA型个体一样健康,A错误;若基因a可表达一种能阻止等位基因A转录的抑制蛋白,则Aa型个体会像aa型个体一样患病,B错误;若在杂合子的胚胎中a突变成A,因此没有aa型的成人,C错误。【考点定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突变【名师点睛】要求能从题给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病人的基因型为aa,a基因会导致氨基己糖苷酶的合成受阻,是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受影响,所以若Aa型的个体所产生的氨基己糖苷酶数量已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则其表现型与AA型个体一样健康。18.A【解析】根据题意,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可推测细胞中DNA量的变化,所以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都含有染色单体,后期没有染色单体,可知与正常细胞相比,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核DNA含量加倍,A正确;细胞周期的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观察不到染色体形态变化,不能确定细胞中的DNA复含量,B错误;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有染色单体,仅观察此时期不能看到染色体形态变化,因而不能确定细胞中DNA如何变化,C错误;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有同源染色体也有染色单体,仅观察此时期不能看到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因而不能确定细胞中DNA如何变化,D错误。【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19.A【解析】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A错误;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B正确;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也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C正确;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间期或末期)或2个DNA分子(分裂期),D正确;答案是A。【考点定位】基因、染色体与DNA关系20.D【解析】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所以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①正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2n+(m-2n)/2×3=(3m-2n)/2,②正确;双链DNA中,A=T=n,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③正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答案第4页,总41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腺嘌呤数为n,则A=T=n,则C=G=(m-2n)/2,④错误;答案是D。【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名师点睛】总结归纳: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关计算规律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规律2: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和占总碱基的50%。规律3: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和。规律4&&&&&&&&:。&&&&&&&&规律5:。21.B【解析】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才会联会,B正确;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C错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囊性纤维病的治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