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哪沙碱土PH值

生物防沙治沙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学术论文集》2003年
生物防沙治沙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摘要】:对于生态环境条件恶劣的西北干旱区来讲,降水少,沙漠面积大,采取生物措施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的核心是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与植物种的选择。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首先,应在不与农业争水的前提下考虑水资源合理利用,要研究探索水资源的空间调节和挖潜能力。通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现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下同)和其他有关单位在防沙治沙和沙漠化防治的试验研究的多年积累,其中包括吐鲁番盆地绿洲内部沙荒地的治理、准噶尔沙漠南缘莫索湾沙漠化防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县流沙入侵的防治、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伽师县盐碱地的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油田基地人工绿地建设和沙漠公路生物防护的实施等,显示了干旱和极干旱防沙治沙的可能与成就, 同时总结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一是有效利用各种水资源条件,包括:合理利用自然降水;合理利用弃用洪水资源夏灌;合理利用农闲水冬灌;合理利用地下水,尤其是高矿化度地下咸水;合理利用冲洗土壤盐碱的排水。二是积极采取各种节水保水措施,如选择有效的灌溉方式,节约造林用水;合理利用保水剂、草炭、泥炭等固着沙地土壤中的有效水分。三是选择适宜的耐早、耐盐碱植物物种,根据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点,开展防沙治沙。而最终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沙区的光热条件提高生产力,将沙漠治理与沙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干旱区和极干旱区,利用植物防沙治沙,或是荒漠化防治,其本质都是属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范畴。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水资源是关键;首选乡土植物是基于恢复生态学的原理;景观生态学是恢复生态学实践的理论指导;保护生物学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改变生态环境和提高生产力则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
【分类号】:X17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起,王建民;[J];沉积学报;1998年02期
赵万羽;[J];草业科学;2002年02期
钟巍,熊黑钢,舒强;[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熊黑钢,钟巍,塔西甫拉提,海米提,努尔巴依,高村弘毅,铃木裕一,岛津;[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陈渭南,董光荣,董治宝;[J];地球科学进展;1994年05期
胡卫忠;;[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3年02期
杨健,华贵翁;[J];防护林科技;1998年03期
王晓峰,章海生;[J];湖泊科学;1994年04期
王树基;[J];干旱区地理;1996年01期
刘钰华,刘康;[J];干旱区研究;199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丽;[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杨具瑞;[D];四川大学;2003年
阚耀平;[D];复旦大学;2003年
蔺海明;[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周建忠;[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董智;[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郭占荣;[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0年
金昌宁;[D];兰州大学;2006年
封玲;[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舒强;[D];新疆大学;2001年
范庆莲;[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王云超;[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张丙昌;[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赵永来;[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张鹤泽;[D];新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如梅;;[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李永东;敖楠;;[J];中国林业;2011年16期
卢燕华;;[J];广西林业;2011年06期
;[J];四川林勘设计;2011年03期
;[J];国土绿化;2011年07期
吴志勇;;[J];绿化与生活;2011年06期
朱洪如;;[J];林业勘察设计;2011年01期
张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年03期
徐海莉;;[J];山西林业;2011年04期
彭胜群;;[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张宏松;郝同祥;周延富;洪军辉;司志勇;;[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张迈斌;宋汉国;;[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郝福财;;[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康晓达;;[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朱俊凤;;[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吕复扬;翟凌霄;;[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王彬辉;;[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焦居仁;;[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宁启文;[N];农民日报;2005年
本报评论员;[N];人民日报;2005年
;[N];黑龙江日报;2008年
袁汝江 记者
龙群;[N];九江日报;2008年
林苗;[N];张掖日报;2008年
王俊波 赵侠
王海涛;[N];陕西日报;2008年
记者 吴宏林 通讯员 吕海军;[N];华兴时报;2009年
张霞;[N];华兴时报;2009年
白景辉;[N];宁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晓慧;[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张文军;[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张书理;[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胡培兴;[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陈世苹;[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周丹丹;[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刘永俊;[D];兰州大学;2012年
张国祯;[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林长存;[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杜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楠;[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江波;[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王圳;[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陈明;[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白小军;[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丁书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刘晓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业;[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单晓燕;[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富晓松;[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不同立地类型风沙土理化性质与植物种选择的研究
塔里木沙漠公路南北贯通塔克拉玛干沙漠,全长562km,其中穿越沙漠段长446km,是世界上穿越流动沙漠最长的等级公路,也是世界交通史上的伟大创举。然而,风沙危害对沙漠公路安全运行构成了巨大威胁,为确保沙漠公路正常修建和早期安全运营,在沙漠公路建设的同时配套建立了机械防沙体系,但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养护措施难于支撑沙漠公路的正常运行。因此,建立以生物防沙措施为主体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势在必行,作为确保塔里木沙漠公路长久畅通的防护林生态工程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塔里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根据工程中划分6个立地类型区,21个立地类型的分级系统,从多方面分析和研究了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土理化性质,对其肥力体系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根据适地适树的基本要求,为塔里木沙漠公路生物防护体系选择适宜的植物种,以期为塔里木沙漠公路生物防护体系及防护林生态工程的建立和深入研究积累基础资料。⑴沙漠公路沿线风沙&
(本文共46页)
权威出处: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新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积33.7×104km2,是我国第一大沙漠[1].气候极端炎热、干旱,自然条件恶劣,被称为“死亡之海”.南北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一条沙漠公路北起轮台县314国道,南至民丰县315国道,全长562km[2],沿公路两侧营建的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长436km,包含了所有流沙和沙害隐患地段.工程始建于2004年,并于2006年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的建成,有效的控制了公路沙害,保障了公路的长久畅通.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区域跨度大,沿线地貌类型复杂,造林难度大,因此对沿线造林立地类型进行合理的划分是工程的基础和首要.目前,虽然对立地分类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模式,但对于中小尺度范围内的立地类型的划分,分类系统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具体划分时,依据因子的选择及尺度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在工程设计时我们已将沿线造林立地类型进行了初步划分[3,4],并基本满足了工程建设需要...&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高速公路作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对缓解区域客货运输矛盾、促进各地沟通与交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骆汉,2014)。但高速公路建设在使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像环境破坏这样的负面影响(江玉林等,2008;孙乔宝等,2000),大量的挖方、填方,导致大面积的土石裸露边坡出现,原有的土层和原生植被损毁殆尽,景观破坏严重,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局部小气候恶化及生物链破坏等(刘东明等,2010)。因此,响应国家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决策,对高速公路边坡进行绿化,防治边坡水土流失、泥石流等问题刻不容缓。然而,由于施工者对公路边坡的立地条件缺少了解,在不同立地条件的公路边坡均采用相同的绿化措施和植物种,导致大片公路边坡植被长势衰弱、叶片发黄,栽植后第二年甚至全部死亡,直接影响了公路景观和生态环境(杨勇等,2002)。1893年,德国学者Raman在其编著的“森林土壤和立地学”中首次提到了森林立地学,芬...&
(本文共11页)
权威出处:
森林立地类型是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就是把立地条件相近,具有相同生产力而不相连的地段组合起来划为一类,按类型选用造林树种,设计相应的营林措施。1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1.1利用主导环境因子分类根据环境因子,特别是主导环境因子的异同性,进行分级和组合来划分立地类型,有的辅以立地指数。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无林、少林地区,以及因森林破坏严重实在难以利用现有森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的地区。其特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广为应用。但这种方法包含的因子较少,分类比较粗放[1]。1.2利用生活因子分类根据生活因子划分立地类型。具体做法如下:①以纵坐标代表土壤湿度,横坐标代表土壤养分;②土壤湿度从极干旱至湿润分为若干水分级,并以数字表示各自干湿程度,同时借助于植物组成和覆盖指示水分状况;③土壤养分按土类、土层厚度分为若干养分级,也以字母表示其养分高低;④最后制成二维表格形式。1.3利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用某个树种的立地指数...&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立地是林木生长的土地和空间.立地类型划分是将立地条件及其林木生长效果相近的林地或林分归并为类型,是适地适树的理论依据.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立地类型划分做了研究[1-2],但一般采用手工给定阈值划分立地类型组,而不是根据野外调查数据的实际分布情况进行科学分类.为此,本文拟应用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算法发现立地的分布模式,实现科学划分立地类型组,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1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的立地类型组分类1.1数据来源在闽西北连城县梅花山、将乐县龙栖山、武夷山市武夷山3个自然保护区杉木天然混交林及顺昌县高阳乡半天然杉木混交林按群落结构特点随机设置184块样地,每个样地100 m2.按常规方法进行土壤调查,测定以下立地因子: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土壤A层厚度、土层厚度、质地、紧实度、母岩等[3].1.2数据预处理林思祖等[3]提出采用主分量分析理论计算11个立地因子的主分量.本研究用信息占用量最多的2...&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1楚雄州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1 .1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楚雄州森林立地类型分类,是在云南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中立地类型组的框架下,进行第二级分类,即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立地类型组是具有相似生态条件立地类型的组合,主要依据同一生物气候带中具有相同的地形条件,并且形成相似的土壤类型,同时参考其它因素如森林植被来划分的。在云南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中,我州森林立地类型组主要是“高山亚高山暗棕壤(棕壤)立地类型组”、“中山(棕壤)黄棕壤立地类型组”、“中山红壤立地类型组”、“中山低山紫色土立地类型组”和“干热河谷燥红土立地类型组”5类。在立地类型组的框架下,再根据海拔、地形地貌、土壤及植被等因子的差异及各地经营强度,划分森林立地类型。这种森林立地类型既与云南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相对应,而又力求使其具有森林立地类型亚类型的性质,从而简化森林立地系统的结构,便于林业科技人员操作,同时又能满足小范围造林设计、速生丰产林设计和各项营林施工设计的需要。1.2楚...&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是世界最神秘的流动性沙漠,被称作“死亡之海”和“进去出不来的地方”,&10月21日,《国家地理》的15位会员和两名随队记者,沿克里雅河进入腹地的乡,然后从那里出发,在五天四夜的时间内徒步穿越了130余公里的茫茫大漠,赶到距离河十余公里的第二条沙漠公路(217国道)。途中发现这个极旱地带更像是一个“失落的家园”,隐藏着河道摆动的轨迹、还有各种沙漠植物和鲜见的动物。引子
从飞,再到,我们在17日下午四点到达了目的地。
小小的机场正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中,但是鲜见绿色的植被。机场的工作人员捂着大墨镜,撑着太阳伞站在外面引导旅客。来接我们的关师傅说,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白天不热,夜晚也不冷,阳光每天都刺眼得很,看什么都是明晃晃的。
不过城区却缤纷得多,广场上垂柳和白杨交织,浓荫匝地,手持纸扇的市民在翩然起舞,无论如何都给人盛夏的感觉。
这里的夜降临的比晚两个小时,天亮的时间自然也晚。早上七点多醒来,外面还是一片漆黑沉寂的夜色。八点半,晨曦微露,新的一天来临,我们在等候各地赶来的会员的间隙,感受着西疆小城的温暖。
是脚下的一座小城,因为石油开发而兴起,境内有一条孔雀河,原来是流到的,随着上游开发用水量加大,中途就断流了,现在又引水注入,让它丰盈了起来,流到了。还有一个波斯登湖,算是内陆最大的湖了,不过中科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穆桂金老师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水中有一些矿化度,算是微咸的湖。
8点30分从出发的时候,晨曦微露。的黎明要比晚两个小时,早上8点外面还是黑漆漆的一片,四静得很。到了十点,太阳才刚刚跃出不久,马上又变得炫目刺眼,不戴墨镜几乎无法跟它对视。
按计划我们今天要赶到县城,也就是尼雅,大约720公里,其中横穿的公路全程580公里,那头一直连接着。
从城区驶上314国道,路边都是灰蒙蒙的石灰山矿。跟314国道平行的还有一条铁路线,据说是直通的。铁路南侧冷不丁的就出现了一块绿洲,穆老师告诉我,孔雀河从波斯登湖流出以后,经过南,在城市西侧成了一个绿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冲击平原。
从314国道转入石油输出线库伦支线,路边开始出现红柳。不过越往里走,盐碱地就变得多了起来,专家称呼它为盐漠。说这些地方本身都是可以开垦的,但是水是主要问题,这里的地下水位本身很高,造成了地表盐结晶。
进入沙漠公路零公里处不远,就是西气东输的起点,原来经常有路过的车辆停下来拍照,现在门前醒目的大标语写着严禁拍照,所以车就没停,路过的时候拍摄了两张。
中午的时候车队赶到了,领队去帮大家安排午饭,穆老师带领大伙去看。河道很浅,河道中间裸露着沙丘,感觉很像,河滩被冲刷下来,水也是浑浊的,混合着泥沙,流淌得很慢。两岸还有抽灌设备,是灌溉棉花地的。尽管缺水,当地政府还是希望多开发一些农田。
沿着沙漠公路向西直下的时候,不时可以看到大片的胡杨林中穿拆的棉花。吐露出星星点点的花白色棉蕊。路旁也有几家棉花厂,车进车出的,不过看不清厂内的情形。随着往沙漠深入,沙漠公路两侧只能看到的防风防沙带了。公路两侧几十米宽的范围内生长着红柳和梭梭等沙漠植物。
当地投资2亿多人民币引进滴灌技术,在其中436公里长的一段公路两边建造了108个水井房,每隔4公里一个,是负责滴漏灌溉的,如果公路边的防沙植物缺水,就要开机灌溉。因为公路两旁是芦苇、梭梭,所以如果不是起伏的沙丘和纹路清晰的沙脊线,几乎感觉不到是在沙漠里行走。
路过塔中不远,看到水井坊边有一个妇女在值守,大家走了过去。水井坊一般都是一对夫妇值守,每月1600元钱,每周都有人负责送来一次给养,一大桶水,还有土豆、萝卜、菜花等这些容易放的蔬菜。每天上午开机6个小时,下午再开机6个小时,一到夜里7点,机器停止运转,就没有电了,所以女主人要赶到每天晚上7点之前把晚饭做好。用的是电炉子。
女主人告诉我们,这里夏天很热,太阳晒得墙都是烫的,都是睡在外面。没有电视机和收音机,枯燥无聊的很。
夫妇俩来自,每年开春进来,11月初就该回家了。白天男主人会骑着自行车沿途检查滴漏管道,翻动滴水处的方向。尽管每个水井坊之间只隔着4公里,却很少串门聊天,所以女主人见人来,话说起来没完。她给我们讲述在沙漠里捉到的跳跳鼠,比划着它有怎样一双大耳朵,又怎么绝食在三天后饿死。
没人来的时候,她就倚着门,无聊地看着空中飞过的黑鸟,在不停地变换着队形。
进入沙漠公路不远,我们在沙漠公路的一侧看到中石油在沙漠上竖立的巨幅标语:只有荒凉的人生,没有荒凉的沙漠。这片沙漠是网格状治理的试验田,1995年建成时是用尼龙网和苇子编织的方格来防沙,几十年的风沙早就将防沙网吹的面目全非。这样的网格每过几年就要重新植入一次,以阻隔沙子的淹没。
沙漠公路在440公里处开始出现胡杨,这意味着接近脉了,发源于脉的雅通古孜河道流过这里,孕育了号称沙漠第一村的雅通古孜村。这片绿洲在沙漠公路473公里至于474公里处,专家推测这里应该是雅通古孜河道的末端。村子距离沙漠公路还有18公里,那里住着300多户人,生活上是自给自足。据说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人无意间闯入,还被村里的人当成了间谍。
在沙漠公里447公里处,是古精绝国,国,而我们后天即将到达的属于古国。
沙漠公路结束的地方,就是县城,这个城市就是过去的尼雅,著名的尼雅古城离县城还有七十多公里,现在被限制进入,要想上去的话,需要付出上万块钱。
路上跟穆老师交谈,他说的意思本来是“失去的家园”,被翻译成“死亡之海”,“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不过现在没有这么可怕。是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原来的意思应该是消失的家园,不过翻译的时候译成了沙漠,一直没有人更正它。
沿沙漠公路一直往南,到达下的尼雅。
&&水是我们最需要的&早上10点多出发,进入&&乡已经是下午5点。
达里雅是河的意思,布依是岸边,所以&&也被翻译成大河边的村庄。所在的位置是北纬38°21’33.5”,东经81°51’55.2”。
如今中石油已经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基地,我们进村的时候,见到五六个身穿红色制服的年轻人正逛来逛去。看到我们,一帮人马上围了过来,很热情的寒暄。中间还有跟川籍会员攀上老乡的。聊天中得知,这些中石油的员工,在这里一待就是一两个月,跟维吾尔族的村民语言又不通,所以工作之余百无聊赖。我们吃晚饭的时候,他们也在旁边围观。
我们停留的村民班家,对面就是乡卫生院,有五六间房子,但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走动。卫生院东边是学校,刚开始没有动静,放学后陆续有十来个孩子走了出来,还有百十个孩子是住校的,他们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见村里来了陌生人,唧唧喳喳地挤在围墙里面,纷纷伸出手掌,用大拇指对着额头,用生硬的汉语喊:你好。接下去的话就再也不会说了,然后他们会很突兀地冒出一句:拜拜。
&&说是乡,其实还没个村子大,只有十来户人家的样子。不一会儿东西南北就逛了个遍。东边、北边和西边三面都有胡杨林,正对的却是沙丘。村东的胡杨林,在夕晖里落英缤纷,洒落满地的金黄,而北边绵延不断的胡杨林,叶子却大多数还是绿色的。这片胡杨林的根部上方,遗留着一尺多高的洪水浸泡过的痕迹。后来请教了穆老师才知道,河道中每年会有几次洪水流过村庄,最远可以穿过村庄后向北达到二、三十公里的地方,冬天会有水在这里的河道中存上一、两个月。不过现在克里雅河在离&&十几公里的地方就已经干涸了。
我们在北边这片胡杨上,发现了2002年建造的一处水质净化站。铭牌上的文字记录说:&&地下水资源其实十分丰富,但含氟量严重超标,对人体有害。所以这里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都很紧张。晚饭的时候,会员刚刚攀上的一个石油老乡,热情的邀请我们晚上去他们那里洗漱,后来我们过去了才知道,他们用的饮用水是从几百公里外的基地拉来的,而净化车里的水,应该是当地的,因为&&的水比中下游的水质要好些,净化之后用来洗漱沐浴绝对没有问题,只是净化车的处理能力有限,所以处理过的水每人每天都要定量使用。
摆动在沙漠里的河道痕迹
10月22日9点不到就吃过了早饭,驼队捆绑给养耽误了半天工夫,徒步向西进入沙漠时候已经是上午11点多,领队赵超和向导他们商量后告诉大家,这天的计划是走出这片绿洲,大家还打趣说一定会很轻松。五辆越野车和奔驰给养车在村口鸣笛跟我们道别,村口金色的胡杨林里卷起一溜烟尘。
不过走出村子就发现,头天的路走起来远没有想象的容易。脚下都是塘土,比沙子还细,这种土跟沙子的区别是,一旦下雨,沙子会变得平整结实,而这些塘土遇到水则会变成泥浆。没雨的时候,塘土比沙子更松软,一脚踩上去,噗嗤就淹没到脚脖,然后腾起老高的尘土,溅的大腿以下全是。
这些旧河道,原来冬季的时候会有水,现在都干涸着,有些地方是薄薄的一层水泥状的堆积物,看上去硬邦邦的,一踩就是一个坑,刚好把鞋子陷进去,拔出来要用劲。
向导小顾拿着登山杖引路,大家跟着他绕到路边的芦苇丛里,这里的芦苇长不高,所以也不值得收割,都是枯萎的,从根部齐刷刷地断掉,像是刚收割过的麦茬地。走起来磕磕绊绊的。不过没过多久就进入了沙丘,大家开奋起来,几个人忍不住从高处往下滑。就这样在沙丘和绿洲交替中前行,午饭时回头再看,&&村口的胡杨林已经消失在视野之外。
阳光升得更高了,被风堆砌的沙脊线显得越发醒目,像网格状,上面附着像在水面激荡的波纹,它们基本上朝着南北一个方向缓缓铺陈,非常有韵味。越往里走,沙丘越多,向导不时提醒我们,要沿着骆驼走过的脚印走,这样脚下的沙子会变得硬实一些,人走在上面也会感觉轻松。但是沙丘忽上忽下,膝盖频繁用力,不一会就酸痛起来。
在我们第一天的徒步穿越里,身边还伴着大片的胡杨和红柳,有的胡杨枯死了很久,硕大的躯干矗立在沙砾堆里。有的上面冷不丁地长着一个细枝,伸出令人晃眼的金黄色叶片。胡杨树的叶片很奇怪,有的像杨树叶,有的像柳树叶,有的是柳叶和杨叶生长在同一棵树上。站在高处远眺,大片的沙丘层层叠叠的,起伏不定,近看是螺纹,远观又连成一片,连缀不断,没有胡杨遮挡的地方,显得越发空旷。
因为第一天是适应性穿越,所以到晚上六点半扎营的时候,直线距离只走了不到15公里了。一号营地在北纬38°21’32.4”,东经18°43’58.5”,东边的沙丘上从南到北是一溜儿十几棵胡杨树,而我们的帐篷边上,却是露出沙地的芦苇茬子。穆老师说,这些生长芦苇的地方,曾经是旧时河道摆动的地方,现在,它们和那些生长了数百年的胡杨树一起,依旧顽强地保留着河道曾经来过的痕迹。
白天暴晒凌晨巨冷
10月23日早上7点不到,就被帐篷外的祷告声惊醒了,紧接着,&&来的黑大个王中兴在帐篷外嚷嚷,喊大家起床,大家故意不搭理他。头天晚上他喝了一点白酒,又吃了出发前刚从老乡那里买的大芸(中药肉苁蓉),睡不着,就四处嚷嚷着要开篝火晚会,大家都不吭声,躲在帐篷里偷笑。一大早他又起来了,围坐在驼工那里烤火。
黎明的时候感觉突然变冷了,睡袋里一点热气都没了,好不容易赖到八点半,天这才蒙蒙亮,打开头灯看,帐篷上面结了一圈冰,睡袋外面脚头部位也都是冰碴子。起来看看温度计,只有零下五度,难怪这么冷。
驼工就和衣睡在外面沙地里,身上只有军大衣和被子。他们每天凌晨要做祷告,所以不到七点就会起床,然后和面做囊。维语的意思是“库莓切”。馕的做法是:和好面做成面饼,将烧红的沙子摊开,把面饼放在烧红的沙子上,然后再用红炭灰和沙子埋上,15到20分钟即可食用。有时候会做带馅的馕。他们随身带有一些块状的羊油,在手里搓成一缕一缕的,撒在面里,烤的方法还是一样的。他们吃的很简单,一块馕,就着砖茶吃。茶叶平时就包在塑料袋里,压得结结实实的,像一块板砖,每次要喝时就用手掰上几块,泡在茶壶里。他们很少吃蔬菜,吃的话也只吃白菜和有限的几样,其他没吃过的他们是不吃的。我们临进沙漠时买了两只羊宰好带着,每天晚上炖好后都会盛一些羊肉块分给他们吃。
说来奇怪,沙漠里白天的温度最高接近30℃,好多人的左半边脸都被太阳晒脱皮了,变得暗红,我们出发时候带的羊肉却始终没变质。原来他们事先把宰好的羊肉包裹在干净的白布里,外面裹上棉被,夜里就凉到外面,上面冻成冰碴子,第二天再包上,比冰箱还管用。
我们吃的东西也是这样。中午停下来吃午餐的时候,香肠、粥几乎还都是结冰的,西瓜往嘴里一放,冰得人浑身打激灵。加上每顿饭上面都有一层细沙,所以每次吃饭都很难忘。
23日是我们徒步进入沙漠的第二天,所见只有连片的沙丘和沙梁,胡杨树、红柳等植株都渐渐稀少了,下午的途中已经很少看到,只有一两株露出&&,绿意盈盈。不过驼工竟然在一棵红柳的根部挖到了一块红薯一样的野生大芸。据说这种中药通常寄生在红柳根部,惹得大家后来一看到红柳就大喊,下面会不会有大芸?
队员每天的任务就是不停地走,通常是收好帐篷,吃罢早饭就出发,驼队收拾好随后出发,在中午两点半左右赶上我们,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休息吃午饭,然后等驼队先走,十几名队员一路跟随,渐渐就于驼队拉开了距离。这天大家走的很累,晚上七点前方还没有传来露营的消息,说是需要找到有树的地方,能生火能放骆驼。很多人的腿都酸得抬不起来,只好一步一步往前挪。又过了半个小时,前方终于传来扎营的消息,不过等我们赶到了看,周围并没有什么树,驼工正从很远的地方背回两大捆胡杨枝条升火。
二号营地所处的位置是北纬38°21’21.9”,东经81°33’26.9”周围起伏不定,甚至连一块平整的沙地都没有,帐篷都没法搭,大概是天黑了,不能再继续往前走了。另外大家也实在都走不动了,一到营地,几乎连搭帐篷的力气都没有了。趁着向导他们启动发电机,扯上电灯做饭的当儿,拉伤了韧带的王中兴,卷起裤管坐在沙地上查看伤情,已经连续8次参加国家地理杂志的极限考察活动的62岁的&&老游,跑前跑后的帮他拿药。我和小奚疲惫地躺在驼工点燃的火堆旁数星星,在离我们很近的蓝色苍穹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晶亮的眼睛。
&&&&&&&&&我们看到了“蹦蹦鸟”和“沙漠”
24日早上照例10点多出发,这天驼队走的道路有些偏北,直到下午3点我们才赶到它们休息的地方吃午饭。
不过这天的收获似乎比头天大。早上收帐篷的时候,眼前突然有一个小动物飞快的跑过。“野兔”,有人大声喊。只见那只灰色的动物倏地翻越沙丘不见了,不大一会儿又露出头来,向北折去。看起来不像在跑,蹦蹦跳跳的,但是十分快捷。忽然间就见它一展翅膀,腾空而起,原来是一只“蹦蹦鸟”。一直研究鸟类摄影的领队赵超说,这种鸟叫白尾地鸦,也是沙漠特有的鸟类,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还生存8000多只。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草籽。
上午出发不久就进入低沙丘区,一眼能望出去很远,有些沙丘间也是平平整整的,有些还散落着几棵胡杨树,倒是扎营的好地方,如果昨天再坚持走上半个多小时,帐篷之下的沙地或许更平整舒服一些。
等到我们下到沙丘间的平地时,才发现有些地段布满了白色的块状物,走上去嘎吱作响,有的地方还有珊瑚状的块状物,密密麻麻地散落着,随后赶上来的穆老师介绍说,这里也是河道摆动过的地方,河道在沙漠里的摆动幅度,有时候会达到几十公里。果然,在河道不远处就分布有零零星星的胡杨。不过我们在河道里并没有看到芦苇。穆老师告诉大家,那些珊瑚状的钙状物,其实就是芦苇,河道干涸之后,河道中的芦苇被泥沙埋没,腐烂后周围留下钙和氧化铁胶结的物质。穆老师无意中还发现了一块褐色的石头,玲珑剔透的,放到可以浮起来。再去找已经没有第二块了。
穆老师打开了手中的GPS定位系统,确认这个地方已经接近我们要穿越的全程的一半了,若干年前河道曾经在沙漠深处摆动,这是我们未曾意料到的。大家边走边聊,在行进的过程中一抬头,突然发现西边距离几百米远的地方,一辆卡车正飞快地驶过,大家愣了一下,激动地站到沙丘上拼命挥手尖叫,那辆车似乎并没有看到我们,一溜烟地远去了。我们猜想卡车驶过的地方可能是石油用推土机推出的一条沙漠道路。进入沙漠之前,在&&基地的石油工人就提醒我们,他们用推土机在沙漠推了一条道路,物探车和给养车可以从一头开到另一头,估计就是这条路吧。
一行人在沙漠里走了三天,冷不丁看到一辆外来的车从身边开过,大家都很激动,不过更让人惊喜的还在后面。午饭后我们刚行进了一个多小时候,走在前面的人突然尖叫起来,眼前竟然横着一条整齐的沙道,上午那辆卡车就是沿着它前行的。原来这就是石油公司为了石油勘探的方便专门推出来的,事先在两点定位,中间划出一条直线,推土机一路推过去。勘探到那里,路就推到哪里。大家觉得很兴奋,还专门站到路中间集体合影。走了几天的沙丘,沿着平整的沙道行走的感觉别提有多轻松了。可是这种兴奋只维持了十来分钟,很快就发现,驼队沿着道路向行进了一段,就从前面岔了过去,然后依旧一直往西走了下去。这条呈东南和走向的路,跟我们从东往西的穿越路线刚好是交叉的。
大家一边走一边感慨,在交通通讯发达的今天,就日人迹罕至的茫茫大漠,看来都不能算是人间净土了。这条快捷的或许会让那些心怀探险欲望的人觉得索然无味。
穿过沙道一直向西走不多远,就是一座大沙山,曾经数次考察沙漠的穆桂金说,这是我们要翻越的最大沙山之一。人走到沙山最高处远眺,当真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脚下眼前都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层层叠叠地连缀着,分不清哪是起点,哪是终点,这些沙丘形态各异,布局自然,就连沙丘之上的风缀的沙纹,都越发细致,像是无数双巧手在细腻金黄的沙丘之上随意却又有规律挥洒而成的花纹。
这样的沙丘翻越起来非常困难,也激发了更多的征服感,不过我们行进的速度在向导看来还是慢的,晚饭的时候听到议论,说是照这样的速度,我们5天是走不出沙漠的,跟领队商量着,要么增加每天的行程,要么延迟走出去的日期。弄得一拨人心里都没底,我们能否按照预定的时间走出去呢?
每人脚上都打了泡&走到第四天,很多人背上的小包都显得多余,我的腰部被背包摩得酸痛,几乎直不起腰。所以早上出发的时候,把身上能减轻的东西都减轻了,全部打包放到驼背上。只留饮用水和水果。
但是衣服不能一下子脱掉太多。早饭的时候还冻得打哈哈,走上半个小时汗就出来了,走动的时候穿少点没关系,但冲锋衣还是要带的,因为到了下午六七点,通常会起微风,温度就下降很快,会感觉到冷。而驼队中午的饭都是事先收拾到一个骆驼身上的,中午休息的时候只从那峰骆驼上取下来就行了。衣服一旦打到包里,只有到夜里露营时才能取出来,很容易着凉。所以事先多穿一件,边走边脱,然后袖子一系,缠在腰间。中间休息的时候再披上。很多时候,走在后面的人会发现,前面人身上的衣服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换了一种颜色。
对于这样白天暴晒夜里冰冷的情况,大家还都能应付,不过脚上打泡的滋味可不好受。几天走下来,所有人的脚上都打了泡,头几天一直表现很坚强的冯大姐脱了鞋子,大家看到她脚后跟磨破的地方已经变黑了。她说穿的鞋子比较大,第一天就磨破了。62岁的老游右脚的小拇指上起了一个泡,几乎跟小拇指一样大了,却丝毫没见他落在后面,大家看得既钦佩又心疼。
脚上的水泡都是晚上用针挑破了再裹上创可贴。泡挑破之后走动起来本来就疼,鞋子里一进沙子,感觉更是不着力。
而徒步到第四天,遇到的沙丘却一个比一个高。下午到达一个沙丘的最高处,穆老师测试了一下,显示我们所在的海拔高度是1229米,也就是说,这座沙丘比1178米的丘间平地高出了51米。类似这样的沙丘,我们一天翻越了4座,站到每座沙丘上向四周望,视野之内,似乎都是天际,却又没有天际线,只有数不清的沙丘连接在一起,不知道哪里是边缘。
晚餐的时候终于有好消息,说还有20公里的直线距离,如果第二天能够走得快一些,就能在天黑之前赶到距离&&十来公里的第二条沙漠公路,然后坐上等候在那里的车辆,驱车近3个小时赶到,美美地洗上一个热水澡。
一帮人兴奋起来,还有几个举手说,愿意在沙漠里再住一晚,大家都笑他们。经过几天的风沙洗礼,只觉得浑身每个毛孔都是沙子,最初安排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家都是计算着使用,几乎没人用它们洗脸,早上一块湿巾擦擦脸和脖子,晚上一块湿巾擦擦脸和脚。脚是必须擦的,因为白天鞋子一直陷在沙子堆里,晚上一脱衣服发现,袜子里、脚趾头缝里都是沙子,有过沙漠经验的穆老师告诉大家,晚上用湿巾擦擦脚,会保暖一些,一试果然如此。
&&来的老鲁发誓一星期不刷牙不洗脸,结果第三天终于破戒了,说不洗脸晚上冻得睡不着。至于水果,直接从箱子里拿出来,在衣服上蹭一下就吃进肚子里了,反正每顿饭上面都有一层沙子,水果则干净得多。
队伍里的6个女性,始终跟在队伍后面。&&来的小奚拄着一根胡杨的枝,磕磕绊绊的,还不时走到最前面。跟老公第一次进入沙漠的冯大姐,一直坚持自己走,她的老公膝盖受过伤,走动的时候几乎抬不起腿,她却鼓励他一直坚持着,下午老公终于坚持不住了,陪前两天受伤的王中兴骑了一阵子骆驼,冯大姐还是老大不高兴。
&&&&&&&&&&&&&&&&&我们走出了沙漠
早上出发时,领导赵超安排所有没骑过骆驼的人都要体验一把。大家也不再推辞,不过行进一个小时就都让了出来。而穆老师那里,则始终坚持不肯骑骆驼。
队伍行进的速度明显比前几天快了很多,下午4点的时候前面传过来话说,我们已经走了十七八公里,还有六七公里的样子。
又走了一两个小时,&&西缘的红&&,也就是麻扎塔格山出现在眼前,它的东边就是&&。
傍晚八点,在金黄色的落日余晖里,终于看到一辆旅游大巴,停在我们的视野之内,那就是第二条沙漠公路,也就是217国道,我们出来的位置,在北纬38°26’39.9”,东经80°58’01.5”,距离出发的地方,似乎有些偏离。早我们半个小时到达的骆驼,已经卸掉身上的给养和背包,在密密麻麻的灌木丛里休憩。跟我们一起走过来的驼工,忙着替大伙拿东西,有的队友拿出身上的不用的物品送给他们。
语言不同,他们始终微笑着。
在我们驱车赶往的夜色里,我回头看,他们正抱着大捆的红柳枝往沙漠里走,他们今晚又要露宿在这里了,据说明天一早赶十来公里到&&,让疲惫的骆驼饮饱了水,然后沿着我们来时的路往家赶。我们走了五天的路,他们在第三天就能走出去。
本篇游记共含9138个文字,4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C) 2018 Mafengwo.cn
马蜂窝客服:国内海外 +86-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