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动漫的一个描写人的片段300字是一些人被困在一天里了,他们每天重复一天,是从一个人拿报纸开始

一个动漫一直在重复的一天的事情,每天都会重新开始,但是有男主知道了这件事,决心要改变这里_百度知道
一个动漫一直在重复的一天的事情,每天都会重新开始,但是有男主知道了这件事,决心要改变这里
我只记得一点男主拿着枪杀班里的学生可是杀了以后又都复活了这是什么动漫...
我只记得一点 男主拿着枪杀班里的学生 可是杀了以后又都复活了
这是什么动漫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莫道此时已惘然知道合伙人
来自娱乐休闲类芝麻团
莫道此时已惘然
采纳数:468
获赞数:2719
参与团队:
出自动画电视动画《神不在的星期天》改编自日本轻小说家入江君人原作的同名轻小说。日,富士见书房官方网站正式宣布了《神不在的星期天》动画化的消息[1]&。动画声优基本沿用了2010年发售的广播剧CD声优,只是哈娜的声优由原先的后藤邑子变更为佐藤利奈[2]&。电视动画于日开始播放,全13话(其中第13话电视未播放)故事描述15年前,神舍弃了世界,从此世上再无人出生,也无人能死去,唯一能给予死者安宁的就只有“守墓人”。女主角“艾”,自幼丧母的她一直在村人的照顾下过着和乐安稳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遇见了一名自称是“食人玩具”的银发少年,将揭开另一层不为人知的真相。[3]&你说的人物是艾利斯·卡勒配音演员:内山昂辉男主角之一。曾被艾拯救(毁灭),在现实世界中活了下去,亲过艾的脸(第五卷末),动画第十二集。在小说第三卷之后正式成为男主。他是欧斯提亚少年少女学校三年四班中的学生(共有18名学生)。艾利斯是18名中的死者,最终被艾·亚斯汀所救。他的16岁生日是与艾、尤力一起度过的。但真实年龄是16+14(黑色平面里度过的时间)=30岁 ,不过外表还是16岁的。被尤力多次说是“萝莉控”。身高并不高,与艾相差30cm。小说第九卷中想要复活艾,向艾表白后把心脏给了艾,失去心脏后仍是活人。和艾一起踏上旅途,寻找让艾完全复活的方法。
应该是这个 知道大概在那集么
从第10集开始到12集,三年四组I
晓晨加油哦知道合伙人
晓晨加油哦
采纳数:85
获赞数:431
Angel Beats!又名《天使的心跳》
应该不是 能说出是那集么
很多集里面都能表达死了又能复活 一天重复一天的事情
不是AB大人................... AB大人我看了好多遍了
噢 那我就不知道了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漫画里的平民史诗-中国青年报
12版:冰点特稿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 往期回顾 & && &&&
冰点特稿第901期
漫画里的平民史诗
本报记者 李斐然
中国青年报
&&&&李昆武
&&&&迁入新居虽值得庆贺,但触目可及的“拆”字让人心情复杂。
&&&&我们垂头丧气和心慌意乱时,有保姆奶奶的慈爱与乐观相伴。
&&&&我们极热情地加入了“兴无灭资”的战斗。
&&&&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去年到云南,点名要见一个“有名的中国人”,叫“李昆武”。周围的中国人纳闷了,不认识这是谁。大使也纳闷了,这个人不是挺有名吗,在法国,人们靠看他的故事了解中国。
&&&&找了一圈才知道,原来李昆武是位漫画家,在法国出了一套书,就叫《一个中国人的一生》。
&&&&老李是地道昆明人,每天经过的地方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条街。他把自己在这片小天地里50多年的生活,一五一十地画进了漫画,在法国成了畅销书。可实际上,他自己既不会说法语,也不会说英语。出书之前,他甚至没怎么见过外国人,“照片上的马克思和斯大林除外”。
&&&&但外国人却对他的生活着了迷。他的书被摆进巴黎左岸老书店的橱窗,放在萨特咖啡馆最显眼的地方,还被翻译成10种语言,在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发行。李昆武凭借这本自传性质的漫画,入围了法国昂古莱姆漫画大奖,一个相当于“漫画界奥斯卡”的奖项,还被邀请参加今年的巴黎书展,见到了法国总统。法国教育部甚至用这本书当教材,教法国人学汉语。前不久,这套书还拿到了第10届中国动漫金龙奖特设的“中国漫画大奖”。
&&&&这一切都超出了老李的想象。他没想到人们会对一个中国人所经历的时代变迁感兴趣,更没想到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告诉他,他的漫画让他们想到自己的一生。
&&&&2005年开始创作这套书的时候,李昆武还在昆明的报社默默地当着美术编辑。那时候,他只是想跟法国人欧励行合作,讲“一个中国人的故事”。
&&&&关于历史,大家看法不一,但是关于人类共通的情感,可以超越政治异见
&&&&自打第一次见面,老欧和老李就强烈意识到对方的不同。老李不会说外语,老欧说不好汉语;老欧觉得老李是个“典型的共产党员”,而老李觉得老欧是个“自由散漫的法国佬”。
&&&&欧励行说,刚认识李昆武的时候,他老穿着一身绿军装来见面,说起话来严肃正经。老欧想聊点轻松的,问他最近有啥新闻,老李就会跟他聊,昨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说了什么什么。
&&&&其实直到现在,老李都还保持着这样的风格。他喜欢穿军装裤,戴帽子,因为“当兵7年,习惯了”。碰上谈得来的朋友,他还会拿着最新的《人民日报》,指着评论跟人分享,“你看看,这稿子写得不错!”
&&&&合作的第一年,两个人几乎什么都没画出来。因为虽然他们同意这本书要画“历史”,可他俩对“历史”的观点不一样:老欧觉得老李画的像“宣传画”,可是老李不明白,画历史嘛,不就是那些东西,京剧花脸,武术气功呗。
&&&&最后,老欧拉老李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边听老李回忆过去的生活,一边拿本子记里面可以出现在漫画里的生活细节——
&&&&上幼儿园赶上“大跃进”,每天的重要任务是跟着妈妈排队,等着去炼钢炉“大炼钢铁”,他们每天晚上都得回家找可以炼钢的材料,炒菜的锅、开门的钥匙……
&&&&上学当“小红卫兵”时,和同学结伴上街,边逛边“造反”,批评拍结婚照的照相馆“不能体现哥们儿夫妇纯洁的战友情谊”,批评公共澡堂是“剥削阶级贪图享受的方式”,甚至反对父亲带他去动物园,因为那是“资产阶级游山玩水的场所”……
&&&&到了1980年代改革开放,舞厅和麻将厅回来了,去夜校学习进修的人也多了起来。走在街上,到处都能听到曾经避之不及的“靡靡之音”,邓丽君的声音在唱,“何日君再来”……
&&&&而到了现在,在那个年轻时到处都在谈革命谈斗争的大街上,人们碰面聊的都是买房买车、出国移民。老李的儿子上小学要托关系,他跑到商店买茅台酒和红塔山,“一定要最贵最好的,我买了送礼用”……
&&&&欧励行说他听得很兴奋,决定把这些都加进书里。可是他很快发现,总有一些细节,老李讲着讲着就不说话了。比如,说起“文革”,好朋友的奶奶在厨房上吊自杀,他沉默了;身为党员干部的父亲因为一张大字报的“揭发”而被人带走,一去就是10年,他也不想谈。
&&&&“每次说起这些,他就说,这都过去了,没什么好说的。可这段时间的中国普通人经历了什么,正是我们所不了解的故事。”欧励行说,“不知道为什么,这好像是那一代中国人闭口不谈的人生秘密。”
&&&&那段时间,欧励行让老李住在自己家,边回忆边创作。终于有天老欧下班回家,发现老李坐在房里,一边画画一边哭。拿过来画一看,画的是被拉去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的父亲。
&&&&画纸上,李昆武再次见到分别近10年的父亲。曾经昂着头在农民面前大谈革命工作的父亲已经变得憔悴,胡子乱糟糟的,眼角也长满如树皮一样的褶皱。李昆武抱着妈妈亲手炖好的鸡肉,在房间里东张西望,却完全认不出面前这个面容沧桑的男人,就是自己的父亲。
&&&&经历了多年的劳动改造,曾经健谈的父亲变得沉默,他不再跟儿子强调“要做革命的接班人”。李昆武只记得,当时他跟父亲无言地坐在一起,望着月亮。
&&&&欧励行到最后也没去问老李,为什么这一幕会让他哭,但他指着其中一幅父亲衰老的脸部特写说:“也许他就是一边回忆一边画画的时候,看到自己的父亲,仿佛透过画纸正在看着他吧。”
&&&&这个下午成为他们之间很少提及的秘密,但哭过之后,更多的人生秘密可以说得出口了。老李和老欧达成了共识——关于历史,大家看法不一,但是关于人类共通的情感,可以超越政治异见。
&&&&你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强烈的感情?在那个年代,吃就是最强烈的感情
&&&&李昆武在昆明有个小画室,他在那里完成了大部分的画稿。画室在老城区一栋高层大厦里。抬头是一整面墙的世界地图,背后是一整面墙的中国地图,压在书桌底下的是铺满一整张书桌的昆明地图。老李说,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符合毛主席的要求,“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他又给自己再多加一句,“心怀家乡”。
&&&&他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保持着军人的作风,把每天的工作量化,定时定点地完成任务。就这样,他已经完成了包括《一个中国人的一生》等8本书的画稿。
&&&&他从自己的出生开始画起。他常常在陪母亲散步的时候,听她讲小时候的事情。那是1955年,一个“人民群众革命胜利的黄金时期”,虽然当时住着集体宿舍,全家最高级的家当不过是台收音机,但人们终于不必为打仗担惊受怕,母亲常常把不满周岁的李昆武放进小背篓里,哼着歌带他去买菜。
&&&&那时候,父亲对儿子最大的期望来自当时的报纸:“报上说,昆明一个出生不到6个月的女孩,就会说‘毛主席万岁’了!”
&&&&在那个打牌都得“争上游”的年代,他们围在竹编的摇篮边,不甘落后地教儿子说话:“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可是,摇篮里的小婴儿只会支支吾吾地说,“妈……妈……妈主席?”
&&&&在这本自传漫画里,李昆武记录下了当时父亲的沮丧。他跟妻子抱怨:“我担心孩子的脑子不怎么灵光,也没叫他做什么稀奇事,我在报纸上看到,在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好多像他这么大的孩子都能唱《东方红》了。”
&&&&所幸,虽然没能生下来就说“毛主席万岁”,李昆武倒也没“落后”太久。上学后,他就拎着颜料,在省委大院的外墙上画宣传画,不是举着《毛主席语录》的红卫兵,就是微笑着挥手的毛主席。他后来还参了军,成了专门画军队战士的宣传兵。他从没上过专业的绘画课,但在一遍遍临摹毛主席肖像的过程里,学会了画画。
&&&&父亲送给他一本1960年的《宣传画选辑》,成了他的“艺术启蒙老师”。老李在漫画里画着,父亲抱着还是个孩子的他,凑在台灯下一起看,边看还边给儿子讲解,“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一边是好人,一边是坏人,苏联老大哥是好人,美帝国主义是坏人,喏,你看这张漫画,长着鹰钩鼻的,是坏人。”
&&&&长着鹰钩鼻的欧励行对这些内容没意见,但却跟老李在别的内容上吵了起来。漫画里,老李的父亲终于结束劳动改造,回到自己的家。母亲专门炖了一只鸡,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迎接久别的丈夫。他们一见面就哭,哭得说不出话,可下一幕画面就是吃饭,俩人并排坐在餐桌上,相互谦让一只鸡腿。
&&&&在那个食品并不丰盛的年代,母亲把大鸡腿用筷子夹给父亲,父亲舍不得吃,又让给母亲,两个人来来回回,争执着要对方多吃点,翻来翻去几页纸,全都是他们推让鸡腿的手。
&&&&欧励行对这段情节不满意,“他们10年没见了,应该有些别的吧,一对分离了10年的爱人,见面不可能就吃一顿饭。”
&&&&老李反问老欧,“见面不就是吃饭么,不吃饭还能干什么?”
&&&&“那他们接吻了吗?”欧励行说,“夫妻久别重逢,应该会有更激情的爱。你要把更强烈的感情画出来。”
&&&&老李毫不认同:“你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强烈的感情?在那个年代,吃就是最强烈的感情。”
&&&&这本书不是画给法国人看的,一定要回到中国
&&&&让老李意外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不理解他的不仅仅是老欧。他没想到“创作中的最大敌人”,竟然是自己身边的中国人。
&&&&坚持用笔作画的老李直到现在都不会使用电脑,所以总要找个年轻助理帮他。可他找来的80后助理,却总让他“叹为观止”。
&&&&“几乎在每一页每一幅图,都有年轻人看不懂的谜题。”李昆武说,“到最后几乎是我给他重上了一遍历史课。可我讲的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内容,只是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我从小最讨厌看历史书,可是没想到,我自己画的这本书,好像变成了本历史书。”
&&&&后来,老李但凡找助理,都要先发问,“上一次摸纸质书是什么时候?”可最常见的回答相隔时间都挺远,“上学的时候,课本。”
&&&&在老李长大的昆明,在街上找一家酒吧要比找一家书店容易多了。老李有时候会去离家最近的书店转转,那是家两层楼的大书店,可每次去逛,他都感觉自己走进了“廉价服装批发市场”,一张弹簧床,铺满一摞书,旁边还摆个纸片,“十元三本,会员优惠”。
&&&&翻开那些书,没几本老李看得上的——不是在教人炒股,就在讲解职场人际关系,还有的书他连书名都看不懂——《我不是教你诈》。回家打开电视机,即便抗战剧也“不怎么能看到历史,看到的都是俊男美女谈恋爱”。
&&&&老李发现,对过去的历史不明白的不止是自己的80后助理。他去复印店打印画稿,复印店小妹一边整理打印出来的画纸,一边指着上面的军人服装说,“哦,你在画八路军啊!”
&&&&李昆武认真地跟眼前这个看上去20多岁的年轻人说:“小妹妹,这不是八路军,这是解放军。”
&&&&结果,小妹似乎没听出其中的区别,答复他:“是吗?那不是差不多吗?”
&&&&“从八路军到解放军,中间隔着多重要的历史,现在的年轻人居然分不清楚!”李昆武说,“当时我就觉得,我的书不是画给法国人看的,是画给中国人看的,是画给中国年轻人看的。”
&&&&让他有点尴尬的是,他发现有时候,他的外国读者居然比中国人更懂自己。有次在昆明跟学生座谈,在场的法国留学生竟然能够说得清老李书里的背景情况,甚至还能清楚地列出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年月。
&&&&恰好那次,有个中国学生问他:“为什么你的书不在中国出版?”
&&&&“那个时候我就告诉她,我的书一定要回到中国,不然就没有意义了。”李昆武说。
&&&&我画的并不是政治,我画的是我的一生
&&&&今年,《一个中国人的一生》由三联书店推出中文版。当时有人挺惊讶,因为这套漫画多少有点与众不同,提到了“颇为动荡的时期”,有“大跃进”时期吃一锅饭的人民公社,也有“文革”时贴了整整一面墙的大字报……各个历史时期都被李昆武收进了画里。
&&&&“我第一次到法国参加新书发布会的时候,每个人都问我政治问题,当时我就很意外,我是来宣传书的,但大家看到的似乎都是政治。”李昆武说,“可是我画的并不是政治,我画的是我的一生。”
&&&&中文版的责编颜筝说,她第一次从版权代理那儿听说这套书的时候,对方也提到了其中的政治话题。但是,当她把书拿回家看完之后,她发现里面并不是政治,而是“平民情感的记忆”。合上书,她记住的都是老李经历的那些生活细节——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供给紧张,他在幼儿园吃午饭时,偷偷把碗里的肉片藏在口袋里,带回家给缠着小脚的保姆奶奶吃。
&&&&爸爸爱讲革命大道理,可还是个孩子的儿子不愿听,爸爸就让他在自己脖子上“骑大马”,淘气地抓着头发“拔草”。
&&&&他不爱学英语,念不出来的时候,就偷偷在英语字母底下标注上汉语发音,“龙里夫采眉毛”(Long&live&Chairman&Mao,毛主席万岁)……
&&&&虽然这些细节属于生于1950年代的老李,可它同样让颜筝这样的80后感到亲切。她第一次在画面里看到了她所不熟悉的年代,“既不像影视剧里那么夸张,又不像书本教材里那么冷冰冰”,从没见过的历史记忆,形象地出现在眼前。
&&&&出版时,她还特意在书的封底印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评语:“这部形式独特的中国平民史诗记录下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关注普通中国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日常生活,真实、亲切,打动人心。”
&&&&在德国签售时,有位老人对李昆武说,“我在你的书中看到了自己”,“虽然你在讲一个中国故事,但却让人想到了自己的生活”。
&&&&他告诉老李,他小时候正值二战结束,德国人常要饿肚子。老李小时候饿得只能在墙上画一大桌好吃的,看着解馋,而他则是被妈妈拦在家里不准出去玩,怕饿了没吃的。所以,现在他总爱饭后散步,算是弥补当年的遗憾。
&&&&有一次,在欧洲的读者见面会上,老李叫翻译帮他问个问题,“你们在这本书里最喜欢谁?”
&&&&有人说喜欢缠小脚的保姆奶奶,有人说喜欢小群的奶奶,因为她们慈祥又善良,直到今天都让人感到温暖。
&&&&在那个到处都在挖防空洞的年代,小群的奶奶牵着害怕打架的孩子们的手,陪他们参加防空演习。第一次参加防空演习的李昆武紧张得摔倒了,栽进田地里的粪池,弄脏了衣服,沮丧地哭了起来。小群奶奶拿玉米叶替他擦衣服,哄他不要哭,“你看,没事了吧?生活就该这样,保持希望,不要动不动就垂头丧气。”
&&&&不过,让老李意外的是,居然有人说,最喜欢书里面的父亲。
&&&&老李问他,父亲的政治观点与你们的都不一样,你们不是讨厌这样的人吗?
&&&&他直到今天还记得那个观众的答案:“但他是个好人,是个好爸爸。”
&&&&如果你有记忆,你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虽然漫画卖得不错,可是老李还是有心事。前些日子他跟老战友叙旧,两个人聊起了钓鱼岛的新闻。在一旁的服务生一直打岔插嘴,想参与他们的讨论。让老李迷惑的是,这个看上去顶多18岁的小伙子一会儿坚持说,“钓鱼岛必须打下来”,一会儿又言之凿凿地强调,“钓鱼岛不能打”。
&&&&老李问他:“你为什么说钓鱼岛必须打?为什么又说钓鱼岛不该打?”
&&&&小伙子告诉他,网上都在说这事,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
&&&&“我看到他觉得特别痛心,他没有判断,只有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人云亦云。”老李说,“因为没有记忆,不懂得历史,又急于求成,才想一味追求结论。”
&&&&这个年轻人让他想到年轻时的自己。那时候,他也讨厌看书,讨厌动脑子,碰巧赶上一个不必上课的年代,他就乐得跟小伙伴出去疯玩。大家都说要“除四害”,他就跟着打苍蝇、抓老鼠;大家都说要“扫四旧”,他就跟着冲进陌生人的家里,烧了古字画,砸了雕塑品;后来,满大街贴满了大字报,他也跟着凑热闹,“揭发”跟自己闹别扭的同学家事,写成检举信,边吆喝边在路口分发……
&&&&那时候,才十几岁的李昆武只觉得“太好玩儿了”。直到有一天,大家推搡着他在老师脸上画“资产阶级乌龟”,他才意识到“一定是哪儿错了”。没过多久,就着手电的微光,他和妈妈在那些“令人生畏的大字报”上,读到了身为干部的父亲的“罪行”。第二天,父亲被陌生人带走了,一别数年杳无音讯。临别时专门为父亲炖的鸡,都没来得及吃一口。
&&&&漫画里,老李记下了当时那分疯狂后的懊悔和悲伤。他跑去找朋友小群,结果她却一个人抱着膝盖坐在家门口。她的父母也被人带走,而她的奶奶,那个曾经替孩子擦眼泪、教他们要保持希望的奶奶,因为绝望吊死在厨房里。
&&&&两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坐在空荡荡的屋子前,久久不说话。后来,李昆武替小群写寻找父母的字条,像当初贴大字报那样发出去,可曾经贴大字报的墙壁,早已贴满了寻亲启事,没了空地儿。他对小群说:“大字报的事,你说得对,我们真应该把它们全烧掉!”
&&&&“如果你有记忆,你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李昆武感慨道,“可现在好多年轻人看看微博上的观点,就拿过来当自己的观点,并没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
&&&&老李说,小时候做了错事,长大了就总想着“赎罪”。他现在得空儿就爱往文物市场跑,看到跟当年打砸时相似的东西,就花钱买下来。他甚至有次买下了一套日军侵华时期的老照片,并把这段历史画成了漫画,叫做《伤痕》。
&&&&虽然每天都在画这些试图记录历史的书,但即便是他的家人,都没能读得下去。老李的女儿在时尚杂志社工作,看完漫画初稿却“几乎什么都没记住”。在英国工作的儿子,直到看到《卫报》报道,才打电话给老爸:“原来你出了这样一本书?”
&&&&“也许现在,人们还不愿意看我的书,但100年以后,当人们想知道,在过去的那个年代,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他就一定会再次想起我的这本书。从这本书里面,他们就能找到答案。”李昆武半是无奈半是笃定地说。
&&&&欢呼时会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依然是“毛主席万岁”
&&&&老李笑称,他最怕“认真的读者拿着漫画找我算账”。因为如果有人真的按照漫画里的场景去找,昆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较真的读者,他将找不到父亲办公的地方,那里已经卖给投资公司当办公室了;也找不到“斗私批修”的会场,那里现在变成了小商品自由市场。甚至,在这套书的封面,老李拿着画笔画宣传画的墙壁,现在都变了模样——它变成了昆明夜晚最热闹的酒吧夜店一条街,一过午夜就会弥散着酒精和香水的味道。
&&&&只有站在大院门口穿着军装的哨兵,能让老李感到一点点熟悉。可哨兵旁边的服装店,又把他拉回了看不懂的陌生时代——那是一家叫做“绝对诱惑”的女装店,昏暗的房间里,挂着一排排低胸晚礼服。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三个时代。建国初期的金色时代,十年‘文革’的动乱时代,还有改革开放后的商品经济时代。”老李常常跟小助理掰着手指算,“三个时代,个个不同,全被我们赶上了,正好是我们这辈人的整个人生!”
&&&&在漫画的第三册,老李自己也惊讶于笔下这个复杂又多样的“第三个时代”:
&&&&路边认识的收废铁的小夫妇,“下海”成了老板,赚了一大笔钱,开起了连锁餐馆。
&&&&国营工厂的工人们凑在一起开玩笑,面对可能到来的“下岗”,嘻嘻哈哈地编着顺口溜:“老板老板行行好,我是国企大元老,以前混过红卫兵,文化知识没多少,从今往后跟您跑,铁饭碗我不计较,给泥饭碗也是宝……”
&&&&老李说,虽然有时候并不理解,但他也只能把眼前的生活记录下来。比如,他画桑拿城里认识的小妹挤大巴回老家,参加山里祖父的葬礼,虽然人们依然按照老传统,吹喇叭放鞭炮,可烧的纸已经变了样——有人烧纸糊的“凯迪拉克”,有人烧纸的名牌服装,还有的纸钱叫做“路路通”,上面用英语印着“The&Bank&of&Heaven(天堂银行)”。
&&&&每天白天画完这些漫画稿,李昆武就会回到小时候住的大院,陪还住在那里的妈妈散步。他们会走过父亲遭批斗的马路,路过小群曾经的家,经过小时候批斗老师的学校。
&&&&眼前的一切都不一样了。贴满大字报的墙壁早已拆了,种上了一排郁郁葱葱的树。曾要在老师脸上画“资产阶级乌龟”的会场,现在变成了学校里的面包房。学生坐在路边的板凳上,吃着冰激凌。
&&&&老李说,有时候他觉得“记忆很不真实”,“看着眼前的一切,会有种错觉,仿佛过去的日子从来没有发生过”。
&&&&但总有一些小事,让他重新记起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比如,眼前的这些学生,高兴时总会大叫“耶”或者“哇塞”,但是对生于1950年代的他来说,欢呼时会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依然是“毛主席万岁”。
&&&&(本版图片均由李昆武提供)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挺旧的一部外国电影,一个男人老重复一天的生活,好像还有个小女孩和他住一起。。_百度知道
挺旧的一部外国电影,一个男人老重复一天的生活,好像还有个小女孩和他住一起。。
这个男人老重复一天的生活,早晨起来在街上走还踩到狗屎,回到住处,小女孩告诉他她妈妈怎样怎样。。这部电影是我小时候(2000年左右)在正大剧场节目里看到的,这只是个片段。后来有...
这个男人老重复一天的生活,早晨起来在街上走还踩到狗屎,回到住处,小女孩告诉他她妈妈怎样怎样。。这部电影是我小时候(2000年左右)在正大剧场节目里看到的,这只是个片段。后来有事就没看完,一直记着,哪位好心人能告诉我这部电影的名字,感激不尽~~
&#xe6b9;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lollypop0205知道合伙人
lollypop0205
采纳数:1327
获赞数:12565
名 十二点零一分  ◎片
名 12:01  ◎年
代 日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爱情 / 惊悚 / 科幻 / 喜剧  ◎语
言 英语  ◎字
幕 简体中文射手网下载  ◎IMDB评分 6.6/10( 1302票 )  ◎IMDB链接   ◎分
级 英国:15 德国:12 挪威:11 美国:PG-13 荷兰:12  ◎文件格式 XVID + MPEG-1 Audio layer 3  ◎视频尺寸 624 x 336  ◎文件大小 1CD 700mb 50 x 15mb  ◎片
长 94min  ◎导
演 杰克·肖德 Jack Sholder  ◎主
演 罗宾·巴利特 Robin Bartlett  马丁·兰道 Martin Landau  乔纳森·斯利文曼 Jonathan Silverman  丹尼·特乔 Danny Trejo  Cheryl Anderson  Giuseppe Andrews  Constance Marie  Helen Slater  ◎简
介  男主人公所在的乌特瑞尔公司研究的原子超级加速器导致时间反弹,4月27日这一天反复出现,所有的人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这一天的行为,只有主人公巴瑞·托马斯由于在开动原子超级加速器时受到了电击,导致原子量级与普通人不同。是惟一一个由于能量量级改变,能够记忆到这种反弹的人。恰好在4月27日这天,他的同事丽萨被刺杀,他决心利用时间的反弹去救丽萨。一次不成二次,反反复复,结果,在时间第五次反弹时,终于将凶手莫克斯利捉拿归案,挽回了丽萨的姓命。  【《12:01》生命里不可重复的】(转)  《12:01》是我4年前在电视上看的一部电影,一直没有看见有VCD或者DVD卖,却一直想买到,因为这是少数让我在一定时期内毫不犹豫的说“最爱”的电影。这是一部科幻片,故事讲的是在一家科研机构工作的男子爱上了一个冷艳的女同事,这天中午他亲眼见到她被人枪杀。当夜他烂醉,痛哭,他在她生前竟然没有向她表白!他潮湿的手不小心碰到了插座,电流通过他的身体,正在此时,雷电大作,巨大的电流因而导入他的体内。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他没死,而且在醒来之后发现了一件最最荒谬的事情:他发现今天和昨天竟然是同样一天!电影用了相同的一系列镜头表现:7点闹钟响,他睡眼惺忪的起床,报童砰的一声把厚厚的报纸扔到门前,镜头冷静甚至可说平板,却隐隐有一种未知的恐怖感慢慢伸起,让人全身毛孔缩紧。他展开报纸:THURSDAY 赫然在目。天那!昨天不就是周四吗?是他暗恋的女子死去的日子,他怎么会记错。他开车去上班,发现他在哪里遇见谁,谁和他说什么话,谁的表情,都与昨天一模一样,女子像昨天一样和他微笑的打招呼,他的表情真是有看头:惊喜、疑问、恐惧、不信……然后女子又在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时间同样地被暗杀了一次。他大惧,然后大惑,为什么时间在原地打转?为什么别人都记不得了呢?当夜他没有睡,发现时间到了12:01就回到星期四的早上7点,一切重复:闹钟响起,报童砰的一声把厚厚的报纸扔到门前。  他马上醒悟:我得告诉女子,阻止她又被人暗杀。他开车如飞,撞车了,快速移动让人几乎眩晕的镜头忽然一黑,绝望的尖叫响起。他死了。  男子满身大汗的被闹钟惊醒,时针如往常般指在7点。不,撞车不是噩梦,而是真正发生过的,可是时间又倒流了。他睡眼惺忪的起床,报童砰的一声把厚厚的报纸扔到门前,他展开报纸:THURSDAY 赫然在目。他再次去找女子,叫她不要在吃午饭的时候去买黄色的兰花(或是别的什么花),因为那里有人要枪杀她。女子笑,显然不相信这个平时只有点头之交的年轻男子。男子激动,引起了另一个男子前来保护女子,男子几乎放弃,忽然他对女子说,你的传呼马上就要响,在女子疑惑的目光里传呼应声而响。他们在女子应该被枪杀的地方找到了两个想杀害女子的男子,开始调查这件事。女子认为是雷电改变了男子的能量级,所以他才能脱离这个时间系统,现在他们必须找出是什么让时间不停重复。  在这一天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女子渐渐对他有了好感,她渐渐卸下了冷漠的面具,她告诉他她小时侯养过一只金丝雀,后来小鸟死了,她很伤心,把小鸟埋在花园里,还用纸板做了墓碑,上面写着“FLY TO HEAVEN”。两人互相动心,他们倒在床上温存,女子说:“我从来不随便和人上床,”男子说,“我也从来不随便和人上床。”让人不禁莞尔。时间飞逝,男子发现时间马上就要到12点了,他慌忙问女子:“你喜欢的数字?颜色?歌星?……”女子十分奇怪,但还是告诉了他。12:01不可抗拒的来到,时间倒退,镜头飞速倒退:男子从床上下来,穿衣服,退出门外,和女子分开,上车,车子倒退,他上床,7点闹钟响,他睡眼惺忪的起床,报童砰的一声把厚厚的报纸扔到门前,他展开报纸:THURSDAY 赫然在目。这快速倒退的一系列镜头让我非常悲哀,可能是美到极至的东西都会带着悲凉吧。  他上班,遇见女子,女子依然冷淡,男子问:“你真的不记得我们之间发生的了吗?”女子端详他:“你有一种熟悉感。”男子于是说:“Three ,one ,yellow, the Carptances, Fly to Heaven.”女子无比震撼,相信了男子所说的。他们找到了时间倒流的原因:是两个科学家为了私欲,要把知道他们秘密的女子杀死,而时间的原地打转是一台巨大的粒子加速器造成的,它拥有难以想象的能量,让时间不再倒退就只能把加速器毁掉。因为这样做会有生命危险,女子问:“你能就这样活下去吗?”男子说:“我不能忍受没有四季,爱情无法向前发展,每天重复前一天的生活。”原话已经在记忆里的模糊,大概的意思应该就是这样。后来是坏人在自己制造的加速器里被压死了,这一晚的12:01后,新的、无法预测和无法复制的一天开始了。  看完这部片子,人好象虚脱了,和生活着的现实世界剥离,进入了一个思维的空间:男子是因为被电击才能够发现时间在不断打转,那么电击之前他岂不是反反复复地看见自己的心上人被子弹击中,轰然倒地吗?如果他有记忆他还能够如此悲伤吗?是尼采说的吗,一切事情在发生之前就注定被原谅了,因为不论是大屠杀还是革命,都会过去,要是一件事不停的重复发生,就会成为一个大硬块,永远不能平复。那么爱情呢?是不是可以重复呢?我的看法是,即使时间可以重复,爱也是不能重复的。虽然人们常常说,“如果一切从头开始,我还是爱你”其实人生有太多的偶然,而每一个偶然都会改变生命的颜色。如果男子被撞死时间便不再重复,如果他从来不曾被电击,那么,他和她,如何能相爱?所以,在你爱的这一刻,不要去想别的,因为它永不再来。
mykksky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62
获赞数:220
是《土拨鼠之日》吧
匿名用户知道合伙人
知道,叫梦想奔驰,好像爱的流刑地也像
匿名用户知道合伙人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人多的片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