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倒闭要结束生命才能解脱歌词吗

又一家全国百强房企身陷拖欠工资、司法查封、债务重组……的风波之中。
近日,国内一条“深圳某百强房企欠薪3000万,疑资金链断裂,老板去向不明”的消息在地产圈流传,经多个媒体证实,该房企为深圳的奥宸地产。
楼市严控下首家房企倒下
从媒体曝光的情况来看,奥宸地产位于深圳南山阿里云大厦的办公室因拖欠物业费399万余元已经被贴上封条,封条显示的时间是今年6月13日。
从网络上该房企员工的爆料看,早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奥宸地产就开始出现欠发工资的现象,但后来出售了一块土地回笼了部分资金,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但在2015年和2016年再次被爆拖欠施工款项,2015年旗下所有昆明在建项目全部停工,2016年深圳项目观壹城施工放缓,包括部分已售房源在内,超70套房屋被司法查封。
就是这么一家从1996年开始在美国起家,以房地产为龙头的大型民企,如今却深陷泥潭,背后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企业资金链断裂,我们可以直观认为是企业运营不善的原因,但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关注。
事实上,奥宸地产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1月分别拿到两期的预售证,这两期的房产也已经全部售完。
按大家的常规理解来看,如果全部销售完毕是可以回笼资金的,至少是部分资金,不至于酿成今日的恶果。
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国内,房企即便已经拿到了预售证并且完成了销售,还要完成网签备案,如果无法完成网签,银行是不会放按揭贷款的,买房的人无法获得贷款,房企自然无法回笼资金。
而从去年国庆之后到现在,国家在楼市调控方面并非一阵风就过,特别是在金融去杠杆这样的舆论声潮下,想必楼市调控是不会放松。
而网签是一定得走的行政程序,但目前在网签方面要走的流程,条件比以前苛刻多了。
奥宸地产如今深陷泥潭,除了自身经营不善的原因,事实上网签这个环节也没有走好。
从这个角度看,奥宸地产也算是去年开始国家对楼市进行宏观调控之后倒下的第一家房企,其中传递出来的信号,不由得让我们每个人深思。
房企破产大抵如此
每一次限购限贷,往往都有一些野心太大或初出茅庐的房企躺枪。
房企开发不可能全靠自有资金,只能高负债经营,一旦政府调控,银行限贷借不到钱,各个融资通道收紧,就只能寻求高息贷款;
限购又导致房价下跌,房企更是墙倒众人推,一方面融资通道自身难保,利息继续飙升;一方面卖房不及预期,资金回流太慢;
随着房价萎靡的持续,不管是回款还是利息支出都远超预期,开发商资金链开始一个一个断裂,借资方催债,项目被迫停工,业主维权,媒体曝光。
在限购限贷中倒下的房企大抵如此!
上次断裂潮历历在目
拿之前的楼市调控来说,房价在2009年开始暴涨,在2010年国家开始调控,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全国倒下的小房企数不胜数。
日重庆金易房地产开发公司法人代表广斌当时写的一封《致歉信》,更是将无数房企的处境展露无遗。
其中写道:
“我这几年犯了错,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风险控制意识不强,摊子铺大了,对房地产调控和市场收缩的严峻形势估计不够……公司濒临倒闭,所以公司不得已决定断腕求生存,方能确保各位朋友的本金得到保障。……但现在公司出现困难,说再多的对不起都不能表达我对你们的羞愧,我真的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我死了倒是解脱了,但谁来盘活处理这么多资产、这么多项目,谁来保证还大家的血汗钱呀!”
真的是人之将“死”其鸣也哀,人在失去所有,被逼入绝境后的反思,往往让人动容。
不仅开发商惨绝人寰,房企倒闭,开发项目停工,无数的业主也跟着躺枪。业主们维权无门,退房无路,有些甚至走上几年的维权之旅。其实每一轮楼市调控都非常血腥,开发商们更是举步维艰,只是调控过后,又一轮的暴涨,让每个人都忘记了伤痛。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轮调控,同样的剧本,同样的破产悲剧或许又将陆续上演。
“房企还在拼命拿地,也是因为市场情绪所感染,房子卖得太好,而过去多轮调控,最后都是以政府救市,开始新一轮地产牛市,所以房企总笃定认为政府不会彻底让楼市死掉。”近日,深圳一家房地产央企中层管理人士对记者说。
他们压根没去想这一轮货币收紧后,会有什么后果,房贷收紧,销售款回笼周期拉长,融资变难资金链能不能撑住,高价拿的地,等市场调整价格下跌时,开发出来还有没有钱赚?
也许大家觉得调控只是短期行为,熬几年又是一片光明,同样的手段,会不断轮回。侥幸的赌博心理,要看你有没有这个运气!
很多人看到身边利用杠杆炒房的人,瞬间暴富,甚至是实现财务自由,因此心有不甘,凭什么别人没本钱也可以咸鱼翻身,而自己却要傻逼的靠努力工作攒首付?因此也跟着利用杠杆投资房子。
他们预期,市场调整最多两三年就会过去,因此准备着两三年的月供资金,利用各种银行贷款资金在拆东墙补西墙。
在虽然还没有看到房价明显下跌,但拖时间就是个最要命的东西。你资金实力不够,耗不起,那就很危险。别说投资赚钱,到时候能不能保住本金都是问题。
编辑 李江萍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创造更多价值
长按二维码进入南方+小程序交党费致命的2016:企业纷纷倒闭,谁打趴中国实体经济?
生意难做,年末的最后两个月是传统旺季,本以为可以赚点钱过年,谁知道原材料疯涨,各种辅料也比拼着涨价,运输成本上涨,人工工资也要涨,但眼看出口和内需毫无起色,品牌商为打价格战拼命挤压上游供货商……
几近沸腾的经济环境下,有多少企业能够熬过致命的2016?
2016年9月,负增长了长达四年半之久的PPI终于逆转,这标志着中国工业领域全面涨价正式开启。事实上,从年初开始,煤碳、铁矿石、造纸等大宗原材料就开始上涨,数月后传导到整个工业领域。
1.受去产能和其它因素影响,煤碳钢铁狂飙
受工业去产能和楼市去库存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焦煤和动力煤分别较去年年底飙涨超150%和100%。而截至10月21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79.00点,同比上涨19.17点,较年初增长22.63点。高线、三级螺纹钢、热轧卷板等重点钢材品种价格同比上涨27.4%、27.9%、44.9%。
2.化工原料疯涨,将影响下游行业
近半年来,上游化工原料开始猛涨。TDI从年初的1万/吨狂涨到5万/吨;国产金红石型钛白粉由年初9300元/吨涨到14000元/吨,业内人士还坚定的认为继续上涨;新戊二醇已由6000元/吨左右涨到了13800元/吨。与年初相比,市场售价涨幅超过了50%的品种相当多,很多品种涨幅高达一倍甚至超过一倍,例如顺丁橡胶、丙酮、丙烯、丁二烯、顺丁橡胶等。
3.造纸业:产能集中、污染治理和纸业抱团导致价格飞涨
从2014年底开始,原纸价格开始绝地大反弹。此后,涨价风越刮越猛,2015年春的牛卡三连涨,2016年出现白卡六连涨,各种涨价函雪片一般飞向下游包装印刷行业。特别是进入2016年以来,包装原纸每个月都会上涨,每次涨价幅度甚至高达300元/吨。最近,连市场非常低迷的文化纸也开始大涨。
4.家具行业:海绵、木材和运输成本大幅拉涨
TDI从年初时每吨1万多元相比,目前已涨到每吨5万元的水平;软泡聚醚年初市场均价在8,300元/吨,而到了10月份市场大幅拉涨至14,300元/吨左右,累计涨幅72%左右。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拉涨,现在海绵价格已涨了接近一倍。受海绵持续涨价潮连锁反应,加上木材以及物流运输新政的影响,家具行业也开始上调价格。
5.运费上涨,各行各业受影响
9月21日,国家发布“最严治超令”,运费费用涨得飞起。 部分地区物流由6元一件货涨到了10元一件,建材每吨运输成本上涨100元,饲料运输成本上涨35%以上,化工原料涨幅惊人,煤碳上涨10元/吨......
6.原材料疯涨之后,中间行业开始报复性上涨
在硬生生消化掉前几轮原纸疯狂上涨的压力后,包装印刷行业再也坚持不住,从10月开始出现报复性上涨,首批10%的涨幅已经全面铺开,后续上涨压力仍然十分巨大。此外,玻璃价格上涨15%、电路板提价10%、元器件涨价5%,工业制成品各个环节都在酝酿涨价。
在各种成本大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资金不足、订单锐减、缺乏创新、负债高企的企业将率先倒下,实体行业新一轮的破产倒闭潮已经来临。预计未来几年,制造业倒闭潮将呈现集中爆发之势,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
7月25日,河北霸州一家2014年才刚刚成立的一家家具厂老板在几名供货商的围墙押送下跳车跑路!共欠下工人60多万工资和百万货款。
7月29日,成立于2006年的威业家具厂员工聚集在工厂大门外,打出横幅和各种标语,声称“威业家具厂老板跑路”。据了解,该厂已经两个月未发工资,而老板电话无法打通。
7月27日,意大利朗文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老板老板欠款百万跑路。据称该厂所有员工工资未结算,展会上收了客户几十万定金、货没发就跑路了。
7月30日,材料商聚集在成都南方工业园文臣沙发厂(全名“香港文臣家居有限公司”)门口希望能追回材料款,据称老板已经在7月29日跑路,该厂已经三个月工资未发工资。
在这之前的五六月份,珠三角也接连发生标卓、永信、裕健、冠升、雅来特家具行业倒闭潮。
电子业、鞋业、服装业、玩具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倒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而这些倒闭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由于中上制造业大多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靠贴牌或低价优势来获得市场份额。在市场蓬勃发展的上升时间,这种模式尚能获得生存空间。但在市场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企业被迫走上降价之路。结果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企业现金流越来越少,最终破产倒闭。
据初步估算,2014年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吸纳就业人数约1.5亿人。如果未来五年内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被洗牌,将会有5000万人失业,如果有一半的中小企业倒闭,则会有7500万人失业。如果考虑到富士康、金仁宝、三星、裕元这些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就业人口的大型制造业正在或即将撤出中国,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失业人口将远超想象。
我们今天为什么很困难?我们在制造业78年以来的历史上,第四次转型结束了,当第四次转型结束以后,36年来我们所具有的三大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基本上丧失了。
税费:不能承受之重
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动不动被科长起诉罚款,还得找律师。如果还觉得容易的话,可以办个企业试试看!
做生意真的很难,在城中村开个快餐店,结果放眼望去,方圆500米就开了不下5家店。小店一开,动不动就要罚款,卫生啊,广告啊,消防啊,搞不好还有人来收保护费。
各项成本不断增加
对于制造业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食堂菜价,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长期合同,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到处是收费站,产品从北京出厂,到四川某市销售,中转三四次,价格基本是涨三倍,否则就是亏。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出厂价格持续下跌。
融资难,难过上月球
如果你要申请企业贷款,填无数表格和各种申请,会让你觉得办企业好像是在干坏事。
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你的生意不能稳赚钱,银行不想借给你。贷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贷款一个亿给大国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银行自然没有心思理会中小企业了。
房地产摧毁实体经济
房地产已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了。2015年中国GDP是67万亿,其中全国卖地收入是3.4万亿。在房价构成中,地价约占30%,也就是说房地产创造了11.3万亿GDP,再加上中介,装修,家电家具,估计30%的GDP直接由房价而来。另外,3.4万亿的卖地收入,又拉动了铁公基,杠杆率至少是3倍,又是15%GDP。一账算下来,房地产投资在GDP的占比超过45%。
小老板在愁、中老板在挺、大老板咬着牙夜夜难眠
每个月还能拿到工资的员工都应感谢你的老板,尤其是这两年。
有人说:“小老板在愁、中老板在挺、大老板咬着牙夜夜难眠、这就是我们的2015!”这话可能说得有点严重,但2015年,老板们的确不容易。
曾经的百强连锁、福建IT界的“庞然大物”——已经做了15年,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最高峰时员工逾2000人的一丁集团突然倒下了,全国数百家门店突然关闭。消息刷满了朋友圈,也震撼了商圈。
日,一丁副总林德志所撰写的文章出现在网上,正式确认了一丁破产传闻,并发了一篇长文,称“解脱了”。信里面,林德志说了三点反思:
他说,以后牢记这三点,我们一定还会东山再起。
你也许不知道,你上班玩手机的时候,你的老板正在焦虑;你也许不知道,你盼望发薪的时候,你的老板正在下一张借条上签名。现在的老板,80%以上面临着资金压力、经营困难、倒闭风险。海难覆船的时候,最倒霉的是船长,船员可以逃命,但船长却舍不得他那条船!
他不要求你与这艘船共存亡,只请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
很多人都想自己创业当老板。总觉得现在老板给的待遇太少,不够,想单飞,其实,又有多少人真的明白老板的苦衷,为何不好好利用好现在的平台,做最好的自己!
10个老板,9个都是苦出来的。没有谁随随便便就能成功,每一位老板们可以说都有一笔“血泪帐”。事实上,很多老板在日常生活方面,花钱不如职员潇洒,甚至被人说“抠门”,做什么都要“算帐”。其实老板长期生活在成本和利润之间,花一笔钱,自然而然就会细算,经营本来都要精打细算,何况当了老板,就等于是自己的长工,不管生意好不好,收入高不高,你都得扛着。
当一个老板,因为企业是自己的,开弓就没有回头箭,谁也不会因为你的生意不好就同情你,谦让你;该交的税要交,该付的工资不能不付,房租,水电,办公费等,一分也不能少,大家都是在这个市场找饭吃,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在严酷的环境中,人最强烈的本能就是生存;老板在激烈的竞争中,唯一的选择就是赢利。
关注时势新闻,洞察经济动态,想了解更多原油、天然气、白银投资资讯可关注笔者微信公众号:晨锋论金(njwd1888)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星晨急便陈平:倒闭了,我解脱了
星晨急便陈平:倒闭了,我解脱了
发布时间:日 10:39:07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自3月星晨急便&倒闭门&事件以来,业界的目光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星晨急便。日前,星晨急便董事长陈平很洒脱地坐到了中国商报记者面前。陈平不仅给我们还原了他怎么从零开始创立宅急送到如何赌气离开,也介绍了他如何牵手开创星晨急便新时代,直到3年后草草收兵的历程,俨然就是一部颇具戏剧情节的创业史。尤其是对于星晨急便失败的教训,陈平也首次做了系统的反思。  自3月份星晨急便&倒闭门&事件以来,业界的目光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星晨急便。即便最近中国民营业老大的&跨界&动作频频,依然没有影响人们对于星晨急便何去何从的关注。  日前,星晨急便董事长陈平很洒脱地坐到了中国商报记者面前。其惟一的要求就是不要过多地谈及星晨急便及其他本人往后的打算,因为目前只是有眉目,但一切还未敲定。对于其他,知无不言。尤其是对于星晨急便失败的教训,陈平也首次做了系统的反思。因为陈平认为,这样对于后来者或者行业的发展更有意义。  在持续4至5个小时的对话过程中,陈平不仅给我们还原了他怎么从零开始创立宅急送到如何赌气离开,再到怎么牵手开创星晨急便新时代,直到3年后草草收兵的历程,俨然就是一部颇具戏剧情节的创业史。同时也讲述了他从小学习油画、再当兵、上军校以及赴日留学的故事。  星晨急便是陈平因义气用事离开宅急送后创立的一家全新的公司。创立之前,陈平踌躇满志,充满了憧憬,方向明确而坚定&&做中国第一家&云&企业。不曾想,五年征途三年终结,星晨急便被做成了一锅彻彻底底的&夹生饭&。  把星晨急便拆零出售  第一,我不坑蒙拐骗;第二,我不投机取巧;第三,我自己很踏实;第四,我在这个行业有十几年都成功了,怎么会一夜之间成为一个傻子呢,这不可能的。  中国商报:自今年3月份&倒闭门&事件以来,关于星晨急便的何去何从,一直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今天借这个机会,您能不能帮我们介绍一下截至目前为止的状况?  陈平:目前星晨急便面临3个结局:申请破产、寻求资金重新启动和找一个合适的平台转让或收购,我个人倾向于第3个。因为破产清算虽然最简单,但是对一些债权债务人不公平,也对不起我这3年所付出的心血;重新启动,在商业模式不改变的情况下,即便找到资金,也会像星晨急便的头3年一样,遇到一些风浪和过不去的坎;惟有把星晨急便现有资源转给需要它的电商或者物流公司,相比较而言应该是最好的出路。  尽管星晨急便现仍处于停业状态,但其所拥有的几千个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络还在运营当中。它的资产价值还是有些分量的,尤其是它的系统,绝对不同于市场上简单的系统,这是我和我的团队用3年时间,投资1000多万元,根据电商的B2C业态、C2C业态、代收货款的业态,还有怎么去管理加盟商质量和资金的业态,组建和打造的一个系统。它对于新接盘的公司来说,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时间和资金。  另外就是星晨急便的这个管理团队,更是一笔财富。他们每个人都拥有5至6年的从业经验,这些是用钱买不回来的。  不同的是,之前我们看到收购的都是一个完整的企业,你在正常经营,我来接盘,我可以清楚地看得到你的每一个环节,评估完给你个估价、打钱。而星晨急便相当于把公司肢解了,把它拆成零件来卖,对方收购之后,多了一个&攒&的过程。  中国商报:您花15年成就了宅急送以及您之前事业的辉煌,但自从赌气出走后到负气创办星晨急便直至目前这境况,总共不到5年时间。如今再回过头来看这事,您会做如何评价?  陈平: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在不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我的能力,说陈平不应该失败的。是的,第一,我不坑蒙拐骗;第二,我不投机取巧;第三,我自己很踏实;第四,我在这个行业有十几年都成功了,怎么会一夜之间成为一个傻子呢,这不可能的。  最后我和他们一聊,他们也都说失败是应该的,虽然你的方向是对的,但是你选的时候不正确。你创业的时候全国已经有十几个平台了,四通一达加宅急送加,你一上来就要做平台,这是不正确的。第二,你有这么多钱吗,你拿100块钱去做1000元才能做起来的事情,不成功也是正常的。第三,你心态不好,你是赌气出来的,哪有赌气办企业的呢。这几点都决定了你肯定不行。  纠结下的&夹生饭&  实不相瞒,星晨急便自创立伊始,我就觉得心里没底。越往后走,越感觉到像是一碗&夹生饭&。但当时始终找不出做成&夹生饭&的原因,也没时间和精力去琢磨。直到现在才明白:原来自始至终我和星晨急便都是在纠结中挣扎过来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商报:据了解,您在决定创办星晨急便之前,其实已经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当时的结论是怎样的?  陈平:的确是这样。也正是因为这个调查,才坚定了我创立新公司的信念。  2008年,整个市场形势一片大好。所有的电商都是200%的增长,而在物流行业增长一直都处在20%至30%之间。当时,京东、凡客、亚马逊、当当等电子商务已经开始在自建物流,但他们自建物流所占有的、包裹的配送比例不足30%,还有70%还是要依托社会物流,就是要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另外,还有一个最吸引我重新创业的因素就是淘宝模式。据调查,淘宝量虽大,但其物流有几个短板。第一,淘宝只能用线上支付,不能在线下支付。拥有宅急送6年线下支付经验的陈平认定这是一个机会。第二,淘宝没有仓库,大量的货物分散在卖家的家里面,很难去做集散,对于物流成本是一个浪费。第三,淘宝没有落地配。  淘宝的这些问题,让我觉得自己的进入能够为淘宝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电子商务物流节省成本、扩大规模,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物流是一个高增长的领域,有非常大的进入空间和可行性。&这也是当时我和我的团队调查后的一致结论。  中国商报:既然如此,最后星晨急便怎么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陈平:自事件发生后,我也仔细地在反思,依然觉得当初的方向没错。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还主要是企业自身出了问题。  实不相瞒,星晨急便自创立伊始,我就觉得心里没底。越往后走,越感觉到像是一碗&夹生饭&。但当时始终找不出做成&夹生饭&的原因,也没时间和精力去琢磨。直到现在才明白:原来自始至终我和星晨急便都是在纠结中挣扎过来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就是投资和规模的失衡问题。当时就有很多业内人士提醒,目前大小物流公司各分天下,要重新创立一家全国性的物流平台,至少要有3个&5&&&&5亿、5年和5千人&,没有这个很难做起来。而星晨急便一上来规模就铺得很大。  我当时总觉得电子商务这个市场很大,只要是遍地开花,一样可以把盘子托住,因为这个票量(包裹的数量)足够了。但却忽视了我们当时的投资只有5000万元的现实。即便在2010年3月,星晨急便曾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投资,但砸进的7000万元真金白银对星晨急便仍只是杯水车薪。  资金不到位,我和公司都陷入了投资与规模的纠结。规模已经做大了,投资少,再去找钱也不容易,不去找钱,按照一个亿的规模缩减,前面的工作又白做了。  中国商报:在这纠结的关键时刻,您又做出了何种抉择?对之后的星晨急便陷入的窘境有何影响?  陈平:星晨急便最初的设计是受淘宝的商业模式的启发,只提供平台,让加盟商来开发、经营客户。我只是提供班车、中转、发货、IT系统、客服、保险等公共的东西。后来发现,这个平台的收成养不起这个平台,加盟商只交点租金而已。就像出租房子,如果有1000个卖家进来,我的房租可以平摊掉,但是只进来100个,剩下的900个就要靠我自己来承担了。没有办法,就自己去卖,我们就自己去开发客户,养了庞大的销售队伍,这样矛盾就来了。  加盟商说我们抢了他们的客户,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样加盟商就会离心离德。现在是我做也不行,不做也不行,做了伤害加盟商的利益,不做,我亏不起啊。一个月几百万元的亏损,而自己做可以减少亏损。说到底还是投资不够。  中国商报:据了解,在扛不住加盟商的压力后,星晨急便又开始&想招&了。只是战略总这么变来变去,企业岂不是总难找准自身的定位,那自然就更别谈健康发展了。  陈平:是这样的。这也正是我的第三个纠结的地方&&战略和执行的错位。星晨急便最初是做平台,不管是C2C还是B2C,谁的货都收,做了8个月,规模是一哄而起,但是亏损很大。阿里巴巴进来后星晨急便又改做C2C,因为阿里巴巴是战略投资,要为淘宝的战略服务。  虽然,星晨急便和淘宝主观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客观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历时8个月,花费两三千万元去建仓、做代收货款、在淘宝做广告,结果把仓建了以后没人进来。  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淘宝物流尽管问题不少,但却是堡垒一块。其他物流很难切入禁区。淘宝有一个很奇特的商业模式,线上是卖家,线下变成了&四通一达&的一个加盟网点,淘宝的卖家基本不是赚商品差价而是赚运费的,大都是2块钱进,2块钱出,但是收买家5块钱的运费。这5块钱的运费,卖家向&四通一达&交2块,剩下的3块自己就赚了。这样以来,他们进仓要脱离&四通一达&,再赚运费就很困难了。  淘宝没做成,战略又变了。2011年3月,星晨急便转型做B2C,给当当、京东送货。但是,这些大客户都有自建物流,给星晨急便的单子都是偏远地区的,又出现了第四个纠结&&票量(包裹的数量)与盈利的纠结。  中国商报:请具体介绍介绍。  陈平:做B2C时,我们研究发现一天至少需要5万票才能保持星晨急便的收支平衡。于是就拼命去达成5万的量,看能不能找到这个拐点,最后量达到了,亏损还加大了。票量与盈利永远是平行线,找不到交叉点。  当当一天就能给到5000票,收购鑫飞鸿时已经达到3.5万票了,但是亏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加大了。因为这个票量没有质量,给的都是偏远郊区的难啃的骨头,量起来了,但是年底连续3个月的报表都是亏损。  彼时,我和公司又陷入继续做还是放弃B2C的纠结中,此时&邂逅&了鑫飞鸿,于是决定收购鑫飞鸿转做传统。事实上,现在看来,如果当时坚持做B2C,哪怕只做边缘的内陆城市,甚至是县镇乡的派送,包括北京的远郊区县也是会成功的,这些地方还是有创业机会的。  中国商报:您当时任董事长,对于公司的战略应该拥有至高的决策权,您怎么就允许刚成立的公司变来变去呢?  陈平:其实这也就是我想谈的第5个纠结:投资者与经营者的矛盾。星晨急便的团队大部分来自于宅急送,他们之所以放弃宅急送的高薪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就是为了实现他们当老板的梦。  当时他们就希望我不用太辛苦,不要再直接参与管理了。在宅急送大事小事都是我说了算,我说什么他们都要听着。他们既然出来了就不想再做原来的听从者,而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说了算,如果还是打工的话就不用出来了。  经过再三权衡,我接受了他们的建议。我就做个纯粹的投资者。为了让他们保持大一点的股份,我把从宅急送带来的3000万借给他们入股。  创立星晨急便,我的意思是重新&归零&,像宅急送一样,从3辆车、7个人做起来。而随我出来的这些人,都是职业经理人,不是创业者。他们把宅急送的经营、管理模式直接拿过来用,却没有考虑到宅急送有15年的基础,而他们面临的现实是既没有客户又没有资金。  创业是需要直接参与的,边开车边接电话,才可能发现、解决问题。但星晨急便新团队的工作作风却是坐办公室打电话。他们的想法是简单地把宅急送移过来,于是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过去在宅急送,全国各地的员工开会、搞活动都是免费的。来星晨急便后,他们还是采用了这一套。但却没考虑到两者的差别:宅急送是直营,下属把所有的收入全给公司,让公司去分配;而星晨急便大量采用的是加盟,加盟者给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加盟费,是合作者,要明算账的。这就和直营有很大区别。  另外,大量采用加盟方式扩充的做法给星晨急便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为加盟的网点通常难以控制服务品质,一旦加盟商因自身利益得不到满足而退出网络,星晨急便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声誉就很难得到保证。  失败后反而解脱了  其实,1.2亿元资金买回来的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教训,而是整个团队的教训。后来一个高层离开时说他现在明白了当时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我很感动,都掉泪了。而且,以后不管谁创业,如果也遇到这些纠结,就不要再往前走了,停下来反思才是正确的选择。  中国商报:按您的说话,星晨急便的3年,实际上就是纠结的3年。也正因为此,星晨急便在投资、商业模式、团队、定位等多方面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也做成了彻彻底底的&夹生饭&。  陈平:可以这么说。我真正痛苦的也就是在星晨急便的3年。在星晨急便,我越走越心虚,因为我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这些纠结我解决不了。现在星晨急便虽然失败了,但我却&解脱&了。  中国商报:虽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省察的事业也不值得做!&但您以1.2亿元亲身试错为代价换来的无比珍贵的经验和教训。您觉得值吗?  陈平:其实,1.2亿元资金买回来的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教训,而是整个团队的教训。后来一个高层离开时说他现在明白了当时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我很感动,都掉泪了。而且,以后不管谁创业,如果也遇到这些纠结,就不要再往前走了,停下来反思才是正确的选择。  中国商报:尽管截至目前,星辰急便的事情还没有最终收尾,但对于你个人而言至少是&解脱了&。现在是不是该考虑你个人未来的打算了?有人认为,无论是从宅急送目前的现状来看,还是从你的发展来看,重新回归宅急送都是个最好的选择。对此你怎么看?  陈平:我个人可以选择的事情有很多,只是在星辰急便还没有给员工和加盟商一个相对圆满的交代之前,还没有具体考虑过。对于宅急送,肯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现在确实也有为家族企业做点什么的想法,只是也会面临不少问题。毕竟当初离开宅急送是我主动提出来的,现在又想回去,我大哥、二哥在心理上也不好接受,毕竟这不是&菜园门&。其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旦我回去后,现有团队和人员的安排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慢慢来吧。(来源:《中国商报》王立勇)
近期,国内“独角兽”掀起了一阵史上最密集的IPO热潮,电商平台首当其中。为此,7月18日,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8上半年中国“泛电商”独角兽数据报告》(全文下载)。报告统计分析了截止7月1日的94家“泛电商”独角兽公司,包括:1)零售电商“独角兽”榜:拼多多、瓜子二手车、易果生鲜、万达电商 、美丽联合、小红书 、云集 、宝宝树 、转转 、洋码头、我买网 、蜜芽宝贝 、每日优鲜 、卷皮网等;2)生活服务电商“独角兽”榜:美团点评、饿了么、口碑、淘票票、土巴兔、猫眼电影、58到家、驴妈妈等;3)在线教育“独角兽”榜:VIPKID、一起作业、沪江网校、VIPABC、猿辅导、学霸君、作业帮等;4)金融科技“独角兽”榜: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借贷宝、微众银行、平安医保科技、人人贷、微贷网 、易生金服、比特大陆等;5)物流科技“独角兽”:菜鸟、满帮、易商、丰巢科技、罗计物流、新达达 、云鸟配送等;6)交通出行“独角兽”:滴滴出行、神州专车、ofo、摩拜、曹操专车、ETCP停车、首汽约车等。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电商智库】
01日01日01日01日01日01日01日01日
100EC将邮件推送
股票名称/代码
阿里巴巴BABA.US
唯品会VIPS.US
宝尊电商BZUN.US
聚美优品JMEI.US
寺库SECO.US
100EC官方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难道只能放弃才能解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