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精神病托管中心怎么样?技术过关吗?

大家说说以前哈尔滨比较有名的精神病患者(如;道里大华)_哈尔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34,925贴子:
大家说说以前哈尔滨比较有名的精神病患者(如;道里大华)收藏
哈尔滨LZ...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二十年前在道里与乔四齐名,道里的老人儿都知道。
4L终于有人了,吓的我半天没敢说话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大华曾经入选哈尔滨10大名人
大华是谁啊
..道理的一个傻子~~ 女的 ~~
以前经常在我家那出现 我家在通江街~~骂人 耍泼
朋友你不认识大华?你问问道里中央大街附近的老人没有不认识的
智联招聘,哈尔滨高端人才招聘网,每天更新350万高薪秋林公司招聘信息,年薪30万起!10秒注册填写简历,更多高薪职位精准推荐,更懂你的价值!
0.0这回认识了
3楼的朋友我看好你哟
为什么一会要验证一会又不要验证~~??!法克~~~~我就知道学府三道街那有个老爱指挥交通的精神病~~~~我家附近也有个老女人,可大道骂,一整还唱戏。
红旗小区有个女的 ·~打扮的老港了~~~ 那吸烟的姿势··~&&&
那兰花指 老尿性了
30岁以下的知道大华的不多了
我26 我就知道大华
小时候我吃羊肉串的时候看到她管我旁边那对情侣要袋装的可可奶喝那
大华都没了吧,相仿的那个是山寨版的,炒作,绝对的炒作自己,他背后肯定有一个或者几个经济团体,嘎嘎 !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原来老道外有一个,嘴里总喊:靠,据说是跑船的,船出事受的刺激,靠就是靠岸的意思。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不要说她们精神病她们也不想是只是受道刺激
回复:20楼收到20楼楼长报告,OVER
农大的都知道,小红帽~
回复:17楼嗯
你说的那个大华我从小就知道&&
香坊22以上的基本都知道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香坊的大华和她儿子,姑娘号称三傻,经常在香坊公滨路和红旗大街交叉口的农业银行门口撞炮,惹不起呀,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道外的老靠!老沙!道理的大华!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呵呵道理大华安字片没有不认识的,留个大鞭子,成天满街风跑.98年时候在中央大街还总能看见她,后来听说她死了~!~!~!我25.
这个哥们问这个什么啊!要网罗各路英雄豪杰,揭竿起义,平定四方么?呵呵!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我草 要是不知道傻大华 你都不是哈尔滨人90年代家喻户晓啊
她怎么还有孩子?总在南岗看见一男一女挺胖的
男的穿军绿色衣服 是她的孩子吗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农大 小红帽
登录百度帐号哈尔滨精神病中心
  哈尔滨精神病中心★【黑龙江边防总队医院】1955年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批准在哈尔滨市创建(★咨询电话:400-678--
★ QQ咨询:
)精湛的医疗技术、权威的科室建设、专业的医疗团队,是哈尔滨精神病中心取信于患者的基础。精神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建设科室,已进入全面跨越期,遵循“追求卓越、创优争先”的要求,在失眠症、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植物神经紊乱、更年期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以辽宁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医疗影响力。
  哈尔滨精神病中心★黑龙江边防总队医院★全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边防总队医院”,1955年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批准在哈尔滨市创建,承载黑龙江省边防官兵和驻地百姓的身心卫生事业近60年。医院占地面积5万平米,开放床位567张,年门诊7万余人次、年入出院约7000人次,荣立集体军功3次,拥有返聘名老专家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哈尔滨精神病中心率先引进哈尔滨市首台最新第三代EFG-III脑神经递质检测仪,该技术已成功申请PCT美国、日本发明专利产品,经过严格的美国药监局FDA和中国药监局SFDA权威认证的高科技医疗仪器。
  哈尔滨精神病中心★黑龙江边防总队医院精神科★(原黑龙江精神病总医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指定的武警边防官兵精神卫生康复基地,与北京安定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南京脑科医院等权威机构建立了长期医疗技术协作关系,定期开展专家会诊,科室注重引进军内外专业人才,引进了全套国际尖端的精神科专业诊疗设备,并首创了精神疾病的EFG综合诊疗新模式。哈尔滨精神病中心坐拥国务院津贴专家刘明义主任、学者型军医赵寺主任、学术带头人李素云主任作为科室骨干力量常年坐诊,并且汇集京沪名医顾问团定期会诊哈市,探讨和总结精神医学新进展,在临床上熟练应用EFG综合诊疗模式,为精神疾病的高治愈率(98.65%)、低复发率提供了可靠的团队力量和技术保证。
  哈尔滨精神病中心★黑龙江边防总队医院★提醒常见的精神病的症状有:
  1、精神病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第1个念头和第2个念头之间缺乏任何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缺乏条理。医生完全无法与思维破裂的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进行医疗检查。这是常见的精神病的症状。
  2、精神病患者常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精神病的症状为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情感障碍明显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和休息。
  【EFG综合诊疗】进口国际尖端仪器 整合军队医疗资源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推荐的精神疾病检测金标准: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通过定量检测Ach、DA、NE、Glu、5-HT、GABA等6种脑神经递质水平为分析大脑功能和脑部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哈尔滨精神病中心黑龙江边防总队医院精神科充分整合军队医疗资源、结合国际最先进的EFG诊疗技术而首创EFG脑神经递质免疫再生疗法,该疗法有着综合治疗抗复发的优越性。EFG综合治疗失眠当晚见效;抑郁症、焦虑症15分钟缓解,3-5天好转;精神分裂3-5天控制、1疗程基本康;头痛头晕20分钟缓解、1小时基本解除。据统计,EFG综合诊疗精神疾病的临床治愈率高达98.65%,在东北亚各地区的精神卫生机构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温馨提示★:哈尔滨精神病中心黑龙江边防总队医院竭诚为您进行服务,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疗上最忌讳的就是未查明病因,盲目就医,耗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更浪费了精神疾病治疗最佳时机。所以,专家提醒治疗精神疾病查明病因很重要。因此,当我们的焦虑程度已经达到无法自我排解之时,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 坐诊专家:刘明义(国务院津贴专家)
  ★☆ QQ咨询:
  ★☆ 免费咨询电话:400-678--
  ★☆ 门诊时间:8:00-17:00
  ★☆ 医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安发街5号
  ★☆
乘车路线:市内乘公交17、22、25、32、33、58、75、78、83、84、86、88、89、91、112、206路到抚顺街站下车(肯德基对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精神病患现状实录(组图)_精神分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7,414贴子: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精神病患现状实录(组图)收藏
窗里窗外——哈市第一专科医院精神病患现状实录患者正在医院食堂里帮厨。精神病患者的画作不输常人。  道外区白鱼泡湿地往北500米,有一栋灰白色的小楼掩映在绿草丛深处,它的周围没有其他建筑,只有湿地里被风吹拂的芦苇和几只飞鸟,透出些许生气。  四年前,这栋楼被设为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分院。住在这里的人,被称为精神病患者。  尽管外面的世界与他们隔绝已久,但他们仍充满着对亲人和过往的想象与想念。  这里有近400名患者,其中近四十人已基本康复,却被家属“扔”在这里。“进不去,出不来。”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如此形容医院的病房现状,床位使用率达130%。  每天10时20分是自由活动时间,记者的出现,让很多“病号服”凑到门口,“谁的家人来了?”懵懂、敌意、挑衅、诡异……纷杂的目光投过来,却汇出了一个交集——期盼。她12年前患上精神分裂症 3年前捅自己女儿三刀A-A+日09:22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2 条评论  她12年前患上了精神分裂症;3年前失去理智,捅了自己女儿三刀;现在,她在医院通过“工疗”,慢慢还自己的医疗费……她成了精神病院里心甘情愿留下来的“自由人”。  “手纸2元,火腿肠1元,薯片3元……”不用查看账本,拿起仓买任何一样东西,王青云都能流利地说出价格。  仓买就开在医院一楼大厅的一角,是患者们唯一的供货区,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货架上摆放着各式饮料、奶、火腿肠、方便面、小食品,还有卫生纸、牙刷、拖鞋等生活用品,仓买店不大,但一天能接待二三百人,卖上千元的货品。  一到上午的自由活动时间,患者们就会围在焊着铁栏杆的窗户外,喊着王青云买东西。人再多、再乱,王青云都会有条不紊地报价、拿货、收钱、记账,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55岁的王青云,梳着马尾辫,干净利索,说话柔声细语,谁也看不出她也是这里的患者。  听医生说,通过3年多的治疗,王青云的病已经恢复得很好了,明明已经可以出院,为什么不出?  “我不想出去了,在这真的挺好,还有……”,王青云停顿了一下:“我女儿都不要我了,出去也没意思。”说完扯出一个牵强的笑容。  12年前,王青云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感觉身边人都要害她、要杀她。治疗了几年被女儿接回家,谁知不到一年又犯病了。  “当时,我管女儿要工资卡她不给,争吵中突然失去理智,捅了女儿三刀,脸上一刀,肚子两刀。”王青云尽量轻松地说出自己的过去,但面部肌肉不自觉的抽搐显露了她的悲伤。  眼前的王青云如此温和,根本想象不出她发狂的情景。廉凤震院长说,王青云当时是被“120”绑到医院的,女儿办理了住院手续后就消失了。直到去年,医院发短信给她女儿称,王青云可以通过“工疗”挣钱养自己但需要家属签字,女儿才再度出现,随后仅来看过她一次。  “女儿可能到现在还恨我呢,是我对不起她,不来看我也不能怨她,可是天下没有狠心的父母,我还时常惦记她、想她……”王青云边说边低头用力地擦着桌子,一滴泪刚好落在刚刚擦干净的桌子上。  正在这时,窗户外一个中年女患亲切地喊着:“亲爱的,给我一盒奶。”接过奶后,将王青云找回的5角钱返塞回她的手里,挤挤眼睛:“这个给你了,留着吧。”  “这是我‘老公’,”看到这名女患,王青云又恢复了之前开朗的笑容说,“她是我室友,平时很照顾我,我们相处得特别好。在这里生活,没有外面复杂的人际关系,我还能自己挣钱,自给自足。”  王青云细数着,仓买店工作收入800元,装棉签300元,打扫病房卫生100元,给病人叠被20元,一个月入账1000多元。入院后因为女儿没交钱,她欠了2万多医疗费,通过“工疗”现在已偿还了1万多。  对于未来,王青云已设想满满:“再过一年多,我就能还完欠医院的费,剩下我要攒起来,留着今后养老用。就这样在这里生活吧,简单快乐。”  至于王青云的工资卡,她乐呵呵地说:“工资卡已经从女儿那要回来了,现在在院长手里呢。”  正说着,廉凤震院长偷偷向记者摇摇头,小声说:“工资卡根本不在医院,不敢告诉她,王青云和她女儿的那些爱恨呀,谁也理不清她从20岁的小姑娘一直住到了50岁的老太太A-A+日09:22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2 条评论  她是医院30年的“长客”,从20岁的小姑娘一直住到了50岁的“老太太”,而她只有一个愿望,“出去帮我捎个信儿给我哥,让他来看看我,来接我。”  正和王青云聊天时,一个头发花白、精瘦的女人神秘兮兮地走过来,趴在栏杆上盯着记者笑:“我是不是见过你,你是不是我同学,出去帮我捎个信儿给我哥,让他来看看我,让他来接我。”住在这里的人都知道,说这话的是夏平,很惦念家人,总会吵着要见家人,大家早已习以为常。  夏平是住院时间最长的,和院长张聪沛同年“入院”,从20岁的小姑娘住到50岁的“老太太”,从第一专科医院总院到分院,整整30年都耗在这里,重性精神分裂症的常年折磨让她上看去像六七十岁的人。  快吃午饭了,在医生的催促下,患者们排成一行往楼上的病区走,记者跟着夏平和王青云一起进入病房。  医院病房共有3层,男患区、女患区和老弱病残区,长长的走廊,房间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每个房间设5张病床,统一的蓝花、粉花被褥将男女病区分得清清楚楚,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地擦得干干净净。除了每个楼层门口那个“与世隔绝”的厚重铁拉门外,这里看上去比综合医院病房还要整洁。  走廊尽头是一间活动室,里面有电视,还有一个长长的大桌子。平时没事,患者们可以在这里看电视、下象棋,做些手工、包装棉签等“工疗”。可是夏平就喜欢干两件事,一是一个人坐着发呆,或者站在病房门口“喊人”。  趁着开饭之前的空档,夏平又跑到楼梯口的大门那,隔着玻璃门招手喊着医生:“妹妹,你给我哥哥打个电话,让他来看我,我想吃香蕉了给我买点来。”  夏平的主治医生会配合夏平笑着点头,说一定打电话。医生说,夏平说要见家人就是精神状态好的时候,见到家人特别开心,还会缠着让他们接她出院,高兴时还会蹦出几句英文。但她的病情时好时坏,一个月大约有一周多会处于发病期,出现幻听,烦躁不安地来回走。  在这里的病人,犯病真的比外面的天气变得还快。  下午再见到夏平时,她的精神状态突然变得很差,神情呆滞,见到记者也不理,茫然地踱着碎步,嘴里反复念叨着什么……
他得上精神分裂症18年 爱上了同医院的女病友A-A+日09:22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2 条评论  “我想出去结婚。”得上精神分裂症18年的他,爱上了同医院的女病友,“有个自己的家多好!”  夏平算是幸运的,治疗费单位付,哥哥和弟弟还会定期来看她,给她二三百元的零花钱。每次看到夏平家人来看她,马景达都分外眼红。  “小旭,家人来看你了。”听到医生的喊声,马景达霍地站起,抻脖子使劲往外看,一看不是叫自己,又悻悻地啐了一口。  “我爸都一年多没来看我了。”午饭有马景达最爱吃的牛肉炖土豆,还有炝菜花,他大嚼着牛肉,却仍不忘嘟囔着。  49岁的马景达是整个医院里最想出院的一个,一周前,就因为医生不批准,家人不来接,老实、从不惹事的他一气之下,用头撞碎了病房的玻璃,留下的红印至今还依稀可见。  吃过午饭,马景达正在和病友下象棋,这是他一天最欢乐的时光,医生说记者想找他聊聊,谈谈出院的问题,马景达乐得立刻放下手里的棋子,一路小跑奔了过来,不顾病友在后面大喊今后再也不和他玩了。  “我病好了,我就想回家,我想出去”。一见到记者,马景达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迫切地向记者表达着出院的愿望,眼巴巴地瞅着记者,眼神里带着恳求,写满坚定。  “我爸从去年春节后就没再来过,我都好了,他怎么就不接我出院呢。”马景达的话语中,充斥着严重的不满。  “今年年初,马景达80岁的老父亲就去世了,担心他知道后会犯病,所以一直没敢告诉他。”医院业务院长姚立峰偷偷地告诉记者,马景达现在精神状态比较稳定,出院不是不可以,但如果独自生活,不按时服药,准保犯病。而他家里现在的情况,也不允许他出院。他是独生子,得上精神分裂症的18年里,一直都是父亲照顾他。现在只有一个表姐来看他,他出院后根本就没人照顾他,也不会有人主动接他出院。  “为什么这么着急出院?”  “我想出去结婚。”原来着急出院,除了见家人,还另有“隐情”。马景达嘿嘿地摸着头傻笑着:“我处了个女朋友,想早点出去和她成家,有个自己的家多好。”原来,年初他和一个女病友恋爱了,但每天只能在上午自由活动时见上一面,他觉得太不自由了,他想两个人能天天在一起。  女患病区的医生说,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后,马景达突然变得细心体贴起来,家里送来的东西,他总是舍不得吃,常常求医生送到女朋友病房里。  马景达一直想到食堂工作,为了安抚他的情绪,姚立峰院长答应他,只要他不出院了,就允许他到食堂工作。可是,马景达听后连连摇头:“我还是想出院。”  “我一个月退休金能开1000多元,出院后什么都不做也够花了,没事就到南方旅游,没有房子可以暂时住宾馆,找那种5块钱一天的就行。”说起出院后的打算,马景达脸上浮现了陶醉的神情。长时间的医院生活,使他早已经与外面的世界脱节。  “到现在还是有点恨她,脸上被妈妈划的伤口缝了20多针。”作为女儿,这是比较真实的想法,“我如果接她回家,她再犯病怎么办?”也许这样的想法,表达了很多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内心矛盾。  看到马景达那么想出院,夏平疯疯癫癫地念着家人,很多患者成天盼着家人来,温和的王青云自己有时会生“闷气”:“在医院不是挺好的吗,干吗偏要出去?”  廉凤震院长说,其实王青云就是嘴硬,她比谁都想女儿,只是不肯承认,觉得有愧于女儿。  每次提到女儿,王青云眼中就会划过一丝悲伤,与出院那种奢望想比较,她现在更希望女儿能来看看她。  记者辗转得到了王青云女儿的电话,试着与她沟通。  “说实话,把妈妈放在精神病院里,我很安心。”电话那头,王青云女儿小菲的电话没有拐弯抹角,直言得有些唐突。  “到现在还是有点恨她。”小菲说,自己现在过得并不好,脸上被妈妈划的伤口缝了20多针,因为没钱治病,肚子上的伤口没养好还留下了病根,这些都是妈妈给我造成的。医院方面跟我说,现在你妈妈病已经恢复得很好了,不打算接她出院吗?  “我实在是接不了她,现在每天忙工作,一个月才挣2000多元,我妈回来了,一是经济负担太重,还有我哪有时间去看着她,她再犯病怎么办,再伤人我可没钱赔付。”  “听说你妈妈的工资卡在你那,这些年你也没交付她的医疗费。”  当记者提到工资卡,小菲的情绪突然很激动:“我承认我动用了卡里的钱,父母离异,没人管我,我要生活呀。”  “我现在真的不想活了,可是我想如果我死了,妈妈就真的没人管了,我又不忍心,可是你试过当你睡觉时,你妈妈在厨房磨刀吗?”小菲哭着说,对于妈妈那种又恨又爱的心情,如果不是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是无法理解的。  谈到最后,小菲承认妈妈伤害她并不是出自本意,不能怨她,可她就是无法逾越心中的这个坎儿。  “我就是不想见她,不想接受她。”小菲说得决绝,惧怕、私心、逃避……谁能猜测她此时的想法呢?
1/3患者的家属一个月以上都不来看一次A-A+日09:22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2 条评论  “360名精神疾病患者中,有1/3患者的家属一个月以上都不来看一次;还有几十位病患的家属常年不来看,其实大部分人的病情已基本恢复。”  食堂厨房里,老庞和其他3个患者正在认真地择着芹菜,他们每天都会到厨房帮忙,洗菜、刷碗、搞卫生。在医院这算最好的活儿,因为可以出病区工作,还给几百元的报酬,选出的都是恢复特别好的患者。  在制作间,十几个女患正认真地包棉签,麻利地将棉签码入特殊的小铲子中,10支一行,5行入袋。小旭是这里的“快手”,两三个小时就能装三四百袋。  “今年医院的10亩地,秋收了4万斤白菜,3、4千斤萝卜,这些都是患者们自己种的,夏天还会种柿子、黄瓜等各种蔬菜,纯绿色的,都是患者们自己种自己吃。”廉凤震院长说,谁也没想到,医院的“工疗”会做得这么成功,全院大约2/3患者都参与到其中,或多或少的做点什么。  所谓“工疗”,就是通过患者自己动手工作,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让患者们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逐渐让他们回归社会。做农活、洗衣房、刺绣手工、打扫卫生等,这里的“工疗”有很多种,而且都是有偿有钱的。  廉凤震院长说,医院每个月都会为“工疗”支付上万元的补助费,像装棉签,加工厂一袋就给一分多钱,价格太低,怕调动不起患者们的积极性,医院又自己掏腰包增加到一包3分钱。  还有一个“私心”,就是给那些长期出不去的患者贴补些费用,让他们尽量能自给自足,手头上有点钱。  廉凤震院长估算了一下,医院现在住了360名精神疾病患者,有1/3患者的家属一个月以上都不来看一次,医疗费用经常是拖三五个月才交。有三四十人基本处于“弃管”状态,家属常年不来看,医疗费用交不上,其中有十个人完全通过在医院工作,自己赚生活费,其实大部分人的病情已基本恢复,随时可以出院。  “有无家人的照料,患者的复发率会差一倍以上。”然而,住进医院的还是少数,据粗略统计,哈市还约有90%重性精神病患者流放在外,他们更危险。  “与物质欲望相比,精神病患者更需要精神的慰藉。”与精神病患者打了30多年交道,张聪沛深有体会。  目前,我市重性精神病患者大约有30万人,但录入我市精神病防治管理系统仅有2.7万余人,约有90%重性精神病患者流放在外,像精神分裂症这样的病,致残率达80%,如果不及时治疗,一辈子都不能变回正常人。张聪沛说,这些隐形患者,不少是因为家属有“病耻感”的心理,怕被人知道家中有精神病患者而受到周遭人的歧视。鄙视、推脱、遗弃……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这些比尖刀还要可怕。  张聪沛说,如果有家人和周围人的精神支持,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病程会缩减到一半以上;有无家人的照料,患者的复发率会差一倍以上。  “精神疾病看似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别太吝啬,希望大家能对精神病患者好点,多点关爱,少点歧视,这样不难,而且对所有人都好。”采访最后,张聪沛院长嘱托记者,一定要把这句话说给读者听。  冬日的残阳下,这幢灰白色的小楼被夕阳粉饰得格外静谧、安详,一窗之隔,楼内的悲欢离合与楼外的现实世界被分割开来。窗内的人“不要求,不一定没期待。不落泪,不一定没伤痕。不说话,不一定没心声”;窗外的人,很少愿意触碰窗里的世界。  离开时,记者强烈地感觉到身后追随的目光,似在送别,又像期盼——下一次来自窗外的爱与问候,与自己有关……  (作者:实习生 汪溪 记者 杨茉/文 王东/摄)
可怕。。。
看了挺伤心的
这让我想起了住院时的病友,恢复的好的天天一起聊天打发时间
好长,都看完了,想起自己住院了,曾经住过半年,精分这个群体,恢复得再好,也都笼罩着一股淡淡的悲伤。
肖申克的救赎
我倒是想躲进去永远不出来,现实中的竞争让我很累,里面很平等,不过就是不自由,可能我发病时幻想我是大人物,里面的人也对我比较客气,加上父母兄长经常看我,我住了三次院了还没觉得里面多恐怖,不过幻想被害时我也有自杀经历,现在都看淡了,觉得里面的人一般还是比较善良的。阿弥陀佛。不过我也不想再住院了,折腾不起了,我哥哥说我不吃药再犯病就不管我了,我老父亲过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没人管我,我活着好累,好怕,哎。
登录百度帐号当前位置:&&&&&&黑龙江省哈尔滨精神病科医院查询
Department
医院排行榜
全国TOP1:
精神病科最新咨询
黑龙江省哈尔滨精神病科医院查询
按地区找:
--选择医院等级--
只看官网提供预约的医院&&
重点科室:哈尔滨第一精神病专科医院_百度知道
哈尔滨第一精神病专科医院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上海不都是骗子
来自医疗卫生类芝麻团
上海不都是骗子
采纳数:1351
获赞数:4954
擅长:暂未定制
参与团队:
你要地址还是什么?地址是道外区宏伟路与卫星路交叉口。电话百度一下吧。治疗范围,所有精神神经类疾病包括心理。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精神病托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